•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求助:翻译电白县志的一段话 (5人在浏览)

QUOTE(jizun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1:13 PM)
电白县志完整留存的清代两版,除了一些简介性资料外,大都是一些功名表,没什么实用之处,民国修的也是政治任务,只有稿本。据网上介绍《电白县乡土志》可读性很高,我也还在寻找。

研究电白历史,中华书局2000年出版的内容最全,我旧年在官网上买到一本,发过来居然还盖着研究室藏印,估计他们在倒卖老本了,刚登上去看看已经没货了http://www.crbook.cn/node/19448。

如果在找关于氏族的资料,大族自己谱上都有,小族的县志也没有记载,可以参考一下这篇乡土志上的氏族篇:http://0668.cc/index.php?showtopic=180252
[snapback]3407878[/snapback]​




希望兄台找到了分享一下!

至于族谱,我姓氏长辈多次外出寻根,不果,我心有不甘。
 
QUOTE(山野闲人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1:14 PM)
电白人有很多是从福建、江西那边来的。

据我们族谱及相关史料记录,我们的族人就是由甘肃--江西--福建-广东(如果没记错的话)

电白本部也原居民的,因受中原文化影响较少,得而保留较多的上古方言。外来人估计也受当地语言影响而形成多种语言
[snapback]3407880[/snapback]​




原居民方言是?
 
QUOTE(byronroy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1:17 PM)
希望兄台找到了分享一下!

至于族谱,我姓氏长辈多次外出寻根,不果,我心有不甘。
[snapback]3407883[/snapback]​



是什么姓?我今晚回去翻翻新版的看看有没有。
 
岭南以博大的胸怀,为中原及其他地区的流民提供了一个栖息地,也产生了大大小小不计其数的宗族(民族)问题,而如何妥善解决这种民族矛盾,就成了政治问题,也是文化问题,冼夫人研究的一个重要功用,也就在此,一千多年前的冼夫人如何很好地解决错综复杂的民族矛盾,今天有非常重要现实借鉴意义。
 
QUOTE(byronroy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2:14 PM)
您抬举我了。

我没有能力和学问考究电白始祖,我只对大衙、自己村和自己姓氏很有兴趣,甚至乐意出钱寻根源。

我村乃大衙一个自然村,却有十几种姓氏!!!让我很惊讶,至今找不到满意的答案。
[snapback]3407879[/snapback]​




我所说的,就是B哥自己的祖先如何来到电白,寻根是华夏族的一个重要心理情结,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传基因。
 
QUOTE(byronroy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12:01 PM)
你直接点击论坛游民那个帖子里面的“电白县志pdf版”就可以下载了!
[snapback]3407837[/snapback]​


给连接。
 
QUOTE(jizun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1:19 PM)
是什么姓?我今晚回去翻翻新版的看看有没有。
[snapback]3407885[/snapback]​




感谢!

见论坛短信
 
QUOTE(byronroy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2:14 PM)
您抬举我了。

我没有能力和学问考究电白始祖,我只对大衙、自己村和自己姓氏很有兴趣,甚至乐意出钱寻根源。

我村乃大衙一个自然村,却有十几种姓氏!!!让我很惊讶,至今找不到满意的答案。
[snapback]3407879[/snapback]​




一个自然村十几个姓,估计B哥的祖上入住该村没多久;我祖先在清咸丰年间来到现居住地,至今宗族已繁衍到以千人为单位,在当地属大姓.....
 
QUOTE(云水谣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1:41 PM)
已经不能下载了,呵呵
[snapback]3407900[/snapback]​




我刚刚试了,可以哦。
 
QUOTE(kzb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1:43 PM)
去年,因我们重修族谱,也查阅过明清时的电白县志及高州府志(电子版)。印象中好像旧时电白共分五图,一,二图旧有,大概是在电白沿海一带,三,四,五图在明成化年间左右招各地流民(多是福建来的)成立,区域大多是在电白山区。 还有以前林头是榄头,那霍是罗霍,旦场是蛋场的,可能因利乘便或还有什么别的原因,改了现在的名,就不得而知了。以上仅凭记忆,可能有纰漏。
[snapback]3407863[/snapback]​



长见识了,改地名是官方惯例,不过是官本位的一个微小体现吧。五图具体包括什么地方?B哥所截三图,具体就截图上面的地方吗?明成化以后,电白由二图增加到五图,行政区域增加一倍有多啊。
 
QUOTE(云水谣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1:39 PM)
一个自然村十几个姓,估计B哥的祖上入住该村没多久;我祖先在清咸丰年间来到现居住地,至今宗族已繁衍到以千人为单位,在当地属大姓.....
[snapback]3407899[/snapback]​




因无从考究,所以每年清明,长辈都会提起。

村中,我姓氏也算是大姓了。
 
QUOTE(byronroy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2:46 PM)
我刚刚试了,可以哦。
[snapback]3407904[/snapback]​



估计我得罪人多,人品不咋滴,不能下载,呵呵。


[attachmentid=299575]
 

附件

  • QQ截图20120822135303.png
    QQ截图20120822135303.png
    33.5 KB · 查看: 166
QUOTE(byronroy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2:51 PM)
因无从考究,所以每年清明,长辈都会提起。

村中,我姓氏也算是大姓了。
[snapback]3407907[/snapback]​



是不是可以从祖先墓葬入手,看能找到的墓葬,大概是那个年代的?这样就有了原点,顺藤摸瓜,应该可以找到蛛丝马迹的。
 
QUOTE(云水谣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1:50 PM)
长见识了,改地名是官方惯例,不过是官本位的一个微小体现吧。五图具体包括什么地方?B哥所截三图,具体就截图上面的地方吗?明成化以后,电白由二图增加到五图,行政区域增加一倍有多啊。
[snapback]3407906[/snapback]​




[attachmentid=299576]

[attachmentid=299577]
 

附件

  • 10.JPG
    10.JPG
    205.6 KB · 查看: 187
  • 11.JPG
    11.JPG
    213.3 KB · 查看: 171
QUOTE(云水谣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1:54 PM)
估计我得罪人多,人品不咋滴,不能下载,呵呵。
[attachmentid=299575]
[snapback]3407908[/snapback]​




我已经Email给你了。
请查收
 
QUOTE(论坛游民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3:00 PM)
[attachmentid=299576]

[attachmentid=299577]
[snapback]3407915[/snapback]​




非常感谢!

隋唐时霞洞属良德县啊,高州人争冼夫人故里时,有提到冼夫人(或者冯家)属良德县的,呵呵。
 
QUOTE(byronroy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03:04 PM)
我已经Email给你了。
请查收
[snapback]3407917[/snapback]​



非常感谢!
 
看全文,基本上不需要翻译了,不懂的可以联系上下文意思来蒙也能蒙个五五六六的,王婆卖瓜一下(笑),B哥截图为五图之三图的行政区域。现在塘底改名叫塘砥了(读音塘石),鹅掌山为现在鹅皇嶂吧(乡下人称罗皇岭)。
 
看那些地方好像姓李的多 莫非B哥姓李?
 
QUOTE(byronroy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11:40 AM)
[attachmentid=299568]

请帮忙翻译一下截图的古文,感谢!

face3.gif

[snapback]3407804[/snapback]​


电白的行政区或宋代设十一乡,具体乡名、里数无可考。

元代,乡、里改称都、图,但县辖都名、图数亦无可考。

至明代,县行政区或称乡、都、村,乡与里、都与图并列同级、明成化年间迁县治,朗韶、朗肆、地安、怀德等六乡割并茂名县,其余五乡随县立图。

迁县后招收韶州(今韶关)流民于县中部居住,立德善乡三图管理。

一图在电城西北30至40里,管辖的小乡为圆田、塘村、尖山、观珠、王坑、平山、塘砥、谭儒、渡头、东涌、西涌;

二图在电城北40至90里,小乡为{勾、黄姜、花山、双石、罗坑、立石、黄陶、连垌、黎村、严坑、伦村、白泥等;

三图在电城西北70至80里,小乡有河角、横山、大衙、热水、山塘、黄蛉、塘口、平湖、黄冈、新村、观山、南台、良塘、东坑、土泥等。

楼主所说的就是所述德善乡三图。

三图过去是没有的,明成化年间招收流民后设立。

仅此而已
 
楼上很专业很齐全,不知对B哥寻根有木有帮助,流民来自韶州,呵呵
 
QUOTE(byronroy @ 2012年08月22日 Wednesday, 11:59 AM)
明成化,据百度,应是公元1465-1487年。
[snapback]3407834[/snapback]​


face3.gif
正确!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