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迎来新的一个二战胜利日的时候,日本也如期迎来了自投降纪念日,而在这一天发生的一切都在表明二战结果并没有让日本受到应有的惩罚,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也并没有如美国一般畅享二战带来的战争红利。香港保钓船在日本水警的围追堵截中最终实现了踏足钓鱼岛让红旗招展的伟业,日本右翼政客们打着奉祀亡灵的旗号无视亚洲受害国家人民感情与东京政府的禁令再度前往靖国神社惨败,而日本首相与天皇在这一天的相关表态都十足的耐人寻味。可以说,六十七年后的今天战争造成的伤痛依旧未能抹平,中日韩等国家纠葛的矛盾随着日本民族情绪的膨胀以及亚洲各国的相继崛起而再度发酵。李明博登陆独岛对日全面摊牌,中日钓鱼岛争端也日益走向临界点,东京可以想见的将会进一步的向华盛顿靠拢,与美国一道共同在亚太构筑扼杀中国崛起的包围网。中国的崛起进程正在走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关键节点,日本也在逐步实现冲战败国身份的转型。借助中美全面竞争的大背景,日本只会在军事大国的道路上走的更远,为重新夺取在东亚的领袖地位而放手一搏。我们不希望东亚国家的崛起演变成一场零和游戏,但是却不得不承认战争阴影正在步步蔓延!
从此次保钓事件来看,北京或许并不完全希望中日争端的进一步激化,只是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的进程促使中国只能越来越通过海上维权还削弱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保钓船登陆事件尽管并非北京所愿,但是也会极大的振奋民族士气,吸引国际目光,反制日本侵占岛屿的图谋,更重要的是北京不可能打压保钓之举表现的民心士气。正如登岛船长所言,爱国者今日终得偿所愿,狠狠出口恶气的同时也真正让红旗漫卷在海风之中。尽管我们一再主张对钓鱼岛的主权,但是钓鱼岛实际被日本控制的现实则让北京难以下手,更何谈在其上留下主权符号。政府举动受制于种种更加宏观的考量而难以在中日争端中放的太开,毕竟战争并不是中国所愿意看到的。相反。民间人士在政府职权部门的护送下自发保钓之举则是将难题踢给了日本方面,让东京坐拥庞大军力却难以下手。说来或许羞愧,但是这确实是可以看到的最佳解决。登岛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博弈才是重中之重。反观日本领导人在当日对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表态,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日本在现实中的彷徨。野田出于选票政治的需要,在对华态度上可谓极尽强硬,但是在必要的姿态之后又不可能轻易踏破历史红线,也否决了地方议员以种种理由的登岛申请。对华强硬仅仅是手段,和中国彻底撕破脸则不是一个成熟政治家愿意达到的目的。缺乏存在感的日本天皇作为二战日美议和的折中产物,长期以来仅仅是一个符号而已,而此次罕见发声也足见其对日本内外局势之忧虑。两个跌跌撞撞的巨人,在东亚的窄轨上狭路相逢!
中日大势此消彼长,顺逆皆在须臾之间。钓鱼岛问题作为历史问题与现实矛盾的切合点,随时都可能诱发中日两国的全面对抗。在对抗几乎是一种定局的情况下,或许中国的相关职能部门应更多介入其中,尽早适应争端,发挥其更多的作用。
从此次保钓事件来看,北京或许并不完全希望中日争端的进一步激化,只是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的进程促使中国只能越来越通过海上维权还削弱日本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保钓船登陆事件尽管并非北京所愿,但是也会极大的振奋民族士气,吸引国际目光,反制日本侵占岛屿的图谋,更重要的是北京不可能打压保钓之举表现的民心士气。正如登岛船长所言,爱国者今日终得偿所愿,狠狠出口恶气的同时也真正让红旗漫卷在海风之中。尽管我们一再主张对钓鱼岛的主权,但是钓鱼岛实际被日本控制的现实则让北京难以下手,更何谈在其上留下主权符号。政府举动受制于种种更加宏观的考量而难以在中日争端中放的太开,毕竟战争并不是中国所愿意看到的。相反。民间人士在政府职权部门的护送下自发保钓之举则是将难题踢给了日本方面,让东京坐拥庞大军力却难以下手。说来或许羞愧,但是这确实是可以看到的最佳解决。登岛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博弈才是重中之重。反观日本领导人在当日对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表态,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的看到日本在现实中的彷徨。野田出于选票政治的需要,在对华态度上可谓极尽强硬,但是在必要的姿态之后又不可能轻易踏破历史红线,也否决了地方议员以种种理由的登岛申请。对华强硬仅仅是手段,和中国彻底撕破脸则不是一个成熟政治家愿意达到的目的。缺乏存在感的日本天皇作为二战日美议和的折中产物,长期以来仅仅是一个符号而已,而此次罕见发声也足见其对日本内外局势之忧虑。两个跌跌撞撞的巨人,在东亚的窄轨上狭路相逢!
中日大势此消彼长,顺逆皆在须臾之间。钓鱼岛问题作为历史问题与现实矛盾的切合点,随时都可能诱发中日两国的全面对抗。在对抗几乎是一种定局的情况下,或许中国的相关职能部门应更多介入其中,尽早适应争端,发挥其更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