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
把问题复杂化,连学生都听不明白,当然也治理不好国家。只有深入浅出,大家才能弄明白是哪回事,这样才够淫荡嘛。当然,这是需要功力的。
首先得说说郑子产这个人。子产铸刑书,叔向唱反调,是历史上大大有名的事件。子产制定了中国历史第一部公知于众的成文法,这时,晋国的贤人、子产的好朋友叔向,写了一封信给子产,表示他对子产的失望,整个心哇凉哇凉的,认为子产的行为于礼不合,有违圣人治国之道。
这是法治与德治之争。
了解一句话,要联系上下文。所以复制一下原文: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 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 “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 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 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我理解的大概意思如下:治理国家的最高境界就象鸟生鱼汤那样,自己有很高的道德境界,治理国家没有私心,并且能言行一致。这样子,上梁正,下梁就不敢歪。所以,圣人治国就算没有什么成文的条条框框,也能服众。因为,圣人的一言一行,都是道了。其实,这就是老子说的行不言之教,就是以“宽”治国。
其次,就是严厉的手段治国,主要是指制定各种刑罚,使人民害怕,也能维持稳定。这就是治国以“猛”。
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孔子的意思是说:不要放纵一些专门搞阴谋诡计,表面一套,内里一套的伪君子,如果不是这样,就没有老实人了。要打击偷盗抢劫等各种犯罪,就要赏罚分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由此看出,孔子是很有法治思想的。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法,正是因为惩罚了极少的人,才能保护了绝大多数的人,没有原则的德,不是道德。这就是道的有情跟无情。法与德,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矣。
一部好的法,就会无限地接近道。它是人人平等的,它是能让老百姓更有尊严地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