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电白论坛八周年征文比赛 (1人在浏览)

大屋村遗迹(三)





[attachmentid=293389]

[attachmentid=293390]

[attachmentid=293391]

[attachmentid=293392]

[attachmentid=293393]

[attachmentid=293394]


[attachmentid=293395]

[attachmentid=293396]

[attachmentid=293397]

[attachmentid=293398]
 
大屋村遗迹(四)





[attachmentid=293399]

[attachmentid=293400]


[attachmentid=293401]

[attachmentid=293402]

[attachmentid=293403]

[attachmentid=293404]

[attachmentid=293405]

[attachmentid=293406]

[attachmentid=293407]

[attachmentid=293408]

[attachmentid=293409]
 
2012年4月4日清明节是钟氏后裔传统祭祖日,这天各地钟子奇的子孙也赶

回来。他们用大烧猪去拜祭自己的共同祖宗,完成扫墓仪式后,将回到钟公祠集体吃饭。

在封建社会,钟氏后裔也出过武举人和文职官员。那个低着头从祠堂出来的是钟老师(见

图1),是村里的文化人,待客彬彬有礼。从祠堂楹联看,钟氏的先祖应是河南省颖水人。

在祠堂里外,我见到了钟氏这个大家族的妇女们分工整菜、洗碗、洗筷、男人们在炒菜;

年龄大的长辈则在候等开台吃饭。我感受到了这个大家族的团结和睦的幸福。





[attachmentid=293420]


[attachmentid=293422]

[attachmentid=293423]

[attachmentid=293424]
 
以下资料图片转载于网络

 钟子奇(康熙六十年1721年------ 嘉庆六年1801年)   广东人,千万

富翁。   祖上由福建长汀某祖分支广东潮州府揭阳县均布寨,世远年湮,族谱遗失,无

从稽考。   钟子奇年轻时,潮地屡遭兵祸,宅舍丙丁,家道衰落。钟子奇就与其母及其

弟等徙居附近山麓,编茅为屋,烧炭为业,真是艰苦备尝。   后来,钟子奇偶遇一堪舆

家赖布农,赖布农赠以福地数穴,安葬先人骸骨,复嘱子奇兄弟等徙居远方,可期发达。  
 
乾隆初年,钟子奇携妻子黄氏和3个子女来至清远,以为远矣,遂卜居焉。初到后岗,仍

旧业炭 ,继徙龙塘,兼事农业,家道渐兴,便在和谷岭建住宅一所(迄今基址尚存)。   

和谷岭人要重修庙宇,索捐巨款,钟子奇无力应付,该处土人群起不良之心,遂在钟子奇

屋对面新建一庙,钟子奇只好搬家。   钟子奇搬到石角马头石居住,其子钟声亮在小黄

牛的帮助下得到一个小型宝藏,便花了18年兴建了清远翰林院,复返潮洲接其母及其弟等

来居。 钟子奇从此安居乐业了,满足而死。钟子奇后代现有千人,都是普通人,

没有什么名人了,也就是近来出了一个钟敏毅研究能源危机与人造太阳出了名,居于百度

搜索钟姓头条,但其研究成果还有待验证。在学问方面,钟子奇算是越穷越生,越生越穷

吗?谁能说得清呢?





[attachmentid=293430]

幼时常逐戏于此,“大屋”早前的人丁兴旺氛围让钟计新记忆犹新。



[attachmentid=293431]

“九厅十八井”全景。虽历时二百余年,仍气势不减。

[attachmentid=293432]


老妇独居于此已六十年,正同“大屋”一起慢慢老去。


[attachmentid=293441]

“十八井”井井相通,古为仓储之用。





 
QUOTE(广州卖手机大哥 @ 2012年04月13日 Friday, 12:17 PM)
好…
[snapback]3347070[/snapback]​




QUOTE(byronroy @ 2012年04月13日 Friday, 09:26 PM)
图文并茂,娓娓道来,身临其境!
赞!
[snapback]3347249[/snapback]​




请tianya同乡短信告知您的联系地址、电话和收件人以便水区国际集团寄出参赛奖品!
 
恭喜tianya老师.
 
QUOTE(温柔一剑 @ 2012年04月17日 Tuesday, 11:59 AM)
恭喜tianya老师.
[snapback]3348792[/snapback]​




----------------------------------------------------------------------------------------------



[attachmentid=293592]


"日月如梭催人老"-----在下老之将至,但有时看到年轻的

网友恭维自己,多少有点像在沙漠旅行发现绿洲、找到了水源时而兴奋。谢谢你!


[attachmentid=293596]
 
QUOTE(qwe2012 @ 2012年04月21日 Saturday, 11:43 AM)
羡慕
[snapback]3350345[/snapback]​



是羡慕tianya老师的才华,还是羡慕论坛的奖品呀!
 
QUOTE(tianya @ 2012年04月20日 Friday, 10:37 PM)
----------------------------------------------------------------------------------------------
[attachmentid=293592]
"日月如梭催人老"-----在下老之将至,但有时看到年轻的

网友恭维自己,多少有点像在沙漠旅行发现绿洲、找到了水源时而兴奋。谢谢你!


[attachmentid=293596]
[snapback]3350188[/snapback]​




QUOTE(温柔一剑 @ 2012年04月21日 Saturday, 02:13 PM)
是羡慕tianya老师的才华,还是羡慕论坛的奖品呀!
[snapback]3350387[/snapback]​




tianya文字中有种岁月的魅力,读了如沐春风!
 
QUOTE(qwe2012 @ 2012年04月21日 Saturday, 12:43 PM)
羡慕
[snapback]3350345[/snapback]​



--------------------------------------------------------------------------------------------


阁下也写一篇去参赛,一定能获奖,因为获奖要求条件不高。


[attachmentid=293682]
 
QUOTE(云水谣 @ 2012年04月22日 Sunday, 01:26 AM)
楼主实至名归,恭喜!
[snapback]3350621[/snapback]​



----------------------------------------------------------------------------------------------


论坛是一块藏龙卧虎之地,我没想到几张照片、几行文字也能获奖......谢谢

云水谣网友的留言
 
QUOTE(东去西去 @ 2012年04月21日 Saturday, 06:48 PM)

[snapback]3350469[/snapback]​



---------------------------------------------------------------------------------------------





晕? this is life , Don't seriously 。
 
[attachmentid=293938]


[attachmentid=293937]

拍于钟子奇祠堂
 
QUOTE(byronroy @ 2012年04月21日 Saturday, 04:15 PM)
tianya文字中有种岁月的魅力,读了如沐春风!
[snapback]3350416[/snapback]​





--------------------------------------------------------------------------------------------




荷花因为有绿叶衬托而美丽,如果说论坛是荷花,那么你和其它网友就是绿

叶。引用他人一句话:



论坛有你更精彩



[attachmentid=293940]

拍于开平立园
 
勤劳的乡下人,拍于赴清远九厅十八井途中


[attachmentid=293941]


[attachmentid=293942]
 
天涯啊天涯,你能不能将镜头多对准那些更有价值的东西?
对那些意义不大的可以少拍,要有精品意识。
 
QUOTE(绿色长城 @ 2012年04月28日 Saturday, 08:13 AM)
天涯啊天涯,你能不能将镜头多对准那些更有价值的东西?
对那些意义不大的可以少拍,要有精品意识。
[snapback]3353708[/snapback]​



----------------------------------------------------------------------------------------


你的意见很好,你是我的诤友,我将尽量提高自己的“精品意识”。说实

话,摄影技术一直是我的弱项,我只是比较注意写文章时去扣紧中心思想。我写的“九厅

十八井”一文已做了删改,并把标题更为《外地人看大屋》上传到“清远地带”子栏......



附录:《外地人看大屋》全文


大 屋 村 随 想

森林之歌/图文


我的家乡是湛江地区电白县水东,这是一座濒海县城,从小长在海

边,对清远有一种陌生感,因为以前从未到过,今年4月在清城逗留期间,无意中知道在北

江流域清远段石角镇马头石村有一座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古民居----大屋村,于是前往那儿

探幽访古。



大屋村背枕马头岭 视野开阔,不能想象,在两百多年前的农耕社会,这里一带仿若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

闻.....。”就是现在,对于我这个来自远方的游客来说,依然不难找到“狗吠深巷中,鸡鸣

桑树颠”那类似的场景。



大屋历经沧桑,俨然一条废弃的村庄。一座大屋就是一部村史,现在游客见到的大

屋是经历战火、200多年大风暴雨侵蚀后的遗迹,许多房顶、角子、屋梁已塌毁,地面长

出一片片野生植物,栖息大屋的小鸟听到游客的脚步声纷纷惊飞,我对着遗迹、遗物顿生

感慨,于是我想起了那首描写豪门兴衰古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

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据说,大屋的建造者系钟子奇的儿孙,在封建社会,钟氏后裔出过武举人和文

职官员。如今钟氏后裔几乎已搬离祖屋了。


大屋村后裔慎终追远,筹资建了一座纪念石村钟姓始祖钟子奇祠堂 ,祠堂楹联含有清远鼻

祖的名称和说明祖宗的祖宗来系自中原地区河南省、潮汕 :

钟山世德扬清远 颖水家声振揭阳

2012年4月4日清明节是钟氏后裔传统祭祖日,这天各地钟姓子孙也赶回来,祠堂右侧的

旷地停了好几辆小车,显示了一些钟氏后裔车主的经济地位与身份。“祖宗虽远,祭祀不

可不诚”,他们用大烧猪去拜祭自己的共同祖宗,以示不忘先人恩德,完成扫墓仪式后,

将回到祠堂集体吃饭。

在祠堂里外,我见到了钟氏这个大家族的妇女们分工整菜、洗碗、洗筷、男人们在炒

菜;年龄大的长辈则在候等开台吃饭。我感受到了这个大家族团结、和睦的幸福气氛。

“承前祖德勤和俭 启后子孙读与耕中”-----在我游览大屋村、石村、子奇钟公祠

堂的过程中,我觉得钟氏后裔继承了祖辈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知书识礼,掌握了谋生致

富技能。钟氏后裔熬过了兵荒马乱的年代,告别了毛泽东的乌托邦,沐浴着先辈想不到的

和平阳光,他们依靠勤奋,凭借聪明才干,用劳动的双手在祖屋附近的石村建起了一栋栋

宽敞、美观的楼房,享受到了当今社会的物质文明和比祖宗更舒适,更安定、更安全的生

存环境,看着石村文化广场,幸福的毛毛雨已纷纷洒到这片万物竟长的土地上。




网友点击下面链接,可浏览到在“清远地带”论坛的全文及

图片

外地人看大屋
http://www.qyzone.com/forum.php?mod=viewth...&fromuid=111754
 
超前参赛的?
今天才看到,呵呵。
 
QUOTE(湖海山人 @ 2014年08月02日 Saturday, 05:16 PM)
超前参赛的?
今天才看到,呵呵。
[snapback]3680974[/snapback]​




两年前的帖子了,奖品已领取。



[attachmentid=330825]

在李玉楷的故乡广东清新县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