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电白县猪肉价格遭暴力控制 养殖户肉商叫屈 (1人在浏览)

六时十六分

小学二年级
注册
2011-03-19
帖子
173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7个月前,茂名电白县肉价每市斤高达16元,高出茂名市区一半。去年底,《南方日报》连续报道这一现象,如今电白老百姓已经吃上平价肉,铁板一块的电白猪肉市场终于刮起了平价风。
然而,表面上风平浪静的电白猪肉市场,私底下却暗流汹涌。
近日,《南方日报》编辑部收到一份印着29个鲜红手印的投诉信,反映电白的养猪户和肉商愈加度日艰难。
记者再次前往电白,深入调查发现,猪肉降价让当地百姓拍手叫好,却也压弯了养猪户和肉商的脊背。处于链条中间环节的电白食品公司,却独得厚利―――价格越降,他们越赚钱。
更加令人担心的是,维护这条畸形橄榄型产业链的,是暴力控制。黑幕下,赔钱的养猪户和肉商如履薄冰,噤若寒蝉。
电白县城开卖低价肉
建议价格其实就是强制定价,虽然是物价局挂出的限价表,但巡视的人却来自食品公司,卖高价的惩罚措施也直接与食品公司挂钩
去年年底至今,电白猪肉经历了两次降价。第一次出现在《南方日报》2009年12月11日报道后的第二天。
当时,电白县物价局监制的猪肉零售建议价的牌子规定:每市斤前腿瘦肉13元、排骨14元等。
彼时,国内猪肉市场持续疲软,生猪收购、零售价连续数月降低,媒体上“青菜价高过肉价”、“肉价卖成萝卜价”的声音不绝于耳。
在全国一片跌声中,电白的肉价依旧“刺眼”。
电白肉商龚琛介绍,《南方日报》报道后,“上面来的调查组多了起来,经常有说普通话的人来问猪价”。
于是,电白肉价应势再次下降。2010年5月26日,电白猪肉市场迎来新一轮的“降价风”。
这一天,电白四个主要猪肉市场―――水东、上排垌、三角圩、新湖市场内均悬挂起一张新的“猪肉零售建议价”:排骨每斤不超过12元,前腿瘦肉每斤不超过11元。
这个价格,虽然每斤仍高出茂名市区约2元,但对于电白老百姓而言,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低价肉”。
7月2日,记者走访电白县四家猪肉市场,此时距“建议价”公布已逾一月,这张由电白物价局出示的限价表,得到了强有力的贯彻执行。
“建议价格其实就是强制定价”,三角圩数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肉商介绍,每天都有食品公司雇来的年轻人在监控。如果发现有肉商卖肉高于“建议价格”,便立即上报给食品公司。“不准再卖肉已是轻罚,喊打喊杀的威胁也经常挂在他们嘴边”。
虽然是物价局挂出的限价表,但巡视的人却来自食品公司,卖高价的惩罚措施也直接与食品公司挂钩。
对此,电白食品公司的上级主管、电白县经贸局局长何一生却认为,电白猪肉高价的根本原因在于肉商的高利润,“养猪有四个环节:猪苗、养殖、屠宰和市场销售。前三个环节党和国家都有政策来调节,为什么最后的这个环节不采取政策,而由市场来调节?”
在这样的逻辑下,限价措施变得顺理成章。
养殖户:猪越养越肥越肥越贱
为维持这种低水平的收购价格,养殖户说电白有人在“人为调节市场”,手段之一便是减少收购量
电白县城周边农户将自己的猪卖给肉联厂之外,肉联厂的员工也会到农村地区去收购。
“这种农村肥猪的价格很便宜,只能卖到每斤4块钱的价格”,据电白县城周边养猪户刘平介绍,销售好一些的瘦肉型猪,出售价也不会超过每斤5元。
以前,养猪户卖猪可以按水重,也可以按宰杀后的肉重计价。所谓水重,就是生猪屠宰前的重量。从利润角度考虑,大多情况下,养殖户都会选择后者。
但现在,食品公司规定收购方式必须按水重计算,具体价格由收购的人“看猪定价”,“想高就高,想低就低”,刘平说,光是这一个环节,每头猪能给食品公司增加100元利润。
为维持这种低水平的收购价格,刘平说电白有人在“人为调节市场”,手段之一便是减少收购量。
据他透露,养猪户在肉联厂登记的要卖出的猪至少有2000多头,但肉联厂两三个月都不去收。
猪该出栏时出不了栏,每多喂一天,就意味着增加成本。“更要命的是,越养越肥,越肥越贱”,刘平说,以前220斤的猪能顺利脱手,现在长到300多斤仍然滞销。
食品公司来人收购时,一看到大肥猪,就将价格压了再压。
讽刺的是,电白县作为生猪输出大县,当地养猪户生猪卖不完,食品公司收购的生猪竟然很多都来自外地,“因为收购外地的猪更便宜。”
刘平说,为了让自己的猪能够卖出去,在食品公司来收猪时,养猪户一般都会“悄悄”塞给他们一个红包。
养一头猪要亏两三百元,这笔账,刘平反复算了好几次,得出最后结论: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不能再养猪了。
 
黑暗呀
 
市场上挂牌上定着:排骨17元,前腿瘦肉16元,可卖的还是排骨23元,前腿瘦肉20元。(上排市场)
 
QUOTE(成成 @ 2011年12月16日 Friday, 12:30 PM)
市场上挂牌上定着:排骨17元,前腿瘦肉16元,可卖的还是排骨23元,前腿瘦肉20元。(上排市场)
[snapback]3293154[/snapback]​
 
顶顶
 
QUOTE(中国足球队希望收政府官员为队员 @ 2011年12月16日 Friday, 12:23 PM)
黑暗呀
[snapback]3293148[/snapback]​
 
dk.gif
其实全电白卖最贵的市场是新湖市场,前腿肉有天我都买了22,回家还被老婆罚做饭
 
那一年,苍井空还是处女,冠希还没有相机,李刚还没有儿子,菊花只是一种花,企鹅不是qq,2B我只知道是铅笔,买方便面还有调料,杯具只是用来刷牙,楼房是用来住的,黄瓜香蕉只是用来吃的,教授还不是叫兽,太阳还不叫日,领导不会写日记,鸭梨还没有这么大,肚子大了知道是谁的,我们还相信真情。现在,哥已经无语了,唯有用这扯蛋的态度,去面对这操蛋的人生。
 
QUOTE(六时十六分 @ 2011年12月16日 Friday, 10:44 AM)
7个月前,茂名电白县肉价每市斤高达16元,高出茂名市区一半。去年底,《南方日报》连续报道这一现象,如今电白老百姓已经吃上平价肉,铁板一块的电白猪肉市场终于刮起了平价风。
然而,表面上风平浪静的电白猪肉市场,私底下却暗流汹涌。
近日,《南方日报》编辑部收到一份印着29个鲜红手印的投诉信,反映电白的养猪户和肉商愈加度日艰难。
记者再次前往电白,深入调查发现,猪肉降价让当地百姓拍手叫好,却也压弯了养猪户和肉商的脊背。处于链条中间环节的电白食品公司,却独得厚利―――价格越降,他们越赚钱。
更加令人担心的是,维护这条畸形橄榄型产业链的,是暴力控制。黑幕下,赔钱的养猪户和肉商如履薄冰,噤若寒蝉。
电白县城开卖低价肉
建议价格其实就是强制定价,虽然是物价局挂出的限价表,但巡视的人却来自食品公司,卖高价的惩罚措施也直接与食品公司挂钩
去年年底至今,电白猪肉经历了两次降价。第一次出现在《南方日报》2009年12月11日报道后的第二天。
当时,电白县物价局监制的猪肉零售建议价的牌子规定:每市斤前腿瘦肉13元、排骨14元等。
彼时,国内猪肉市场持续疲软,生猪收购、零售价连续数月降低,媒体上“青菜价高过肉价”、“肉价卖成萝卜价”的声音不绝于耳。
在全国一片跌声中,电白的肉价依旧“刺眼”。
电白肉商龚琛介绍,《南方日报》报道后,“上面来的调查组多了起来,经常有说普通话的人来问猪价”。
于是,电白肉价应势再次下降。2010年5月26日,电白猪肉市场迎来新一轮的“降价风”。
这一天,电白四个主要猪肉市场―――水东、上排垌、三角圩、新湖市场内均悬挂起一张新的“猪肉零售建议价”:排骨每斤不超过12元,前腿瘦肉每斤不超过11元。
这个价格,虽然每斤仍高出茂名市区约2元,但对于电白老百姓而言,已经是“前所未有的低价肉”。
7月2日,记者走访电白县四家猪肉市场,此时距“建议价”公布已逾一月,这张由电白物价局出示的限价表,得到了强有力的贯彻执行。
“建议价格其实就是强制定价”,三角圩数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肉商介绍,每天都有食品公司雇来的年轻人在监控。如果发现有肉商卖肉高于“建议价格”,便立即上报给食品公司。“不准再卖肉已是轻罚,喊打喊杀的威胁也经常挂在他们嘴边”。
虽然是物价局挂出的限价表,但巡视的人却来自食品公司,卖高价的惩罚措施也直接与食品公司挂钩。
对此,电白食品公司的上级主管、电白县经贸局局长何一生却认为,电白猪肉高价的根本原因在于肉商的高利润,“养猪有四个环节:猪苗、养殖、屠宰和市场销售。前三个环节党和国家都有政策来调节,为什么最后的这个环节不采取政策,而由市场来调节?”
在这样的逻辑下,限价措施变得顺理成章。
养殖户:猪越养越肥越肥越贱
为维持这种低水平的收购价格,养殖户说电白有人在“人为调节市场”,手段之一便是减少收购量
电白县城周边农户将自己的猪卖给肉联厂之外,肉联厂的员工也会到农村地区去收购。
“这种农村肥猪的价格很便宜,只能卖到每斤4块钱的价格”,据电白县城周边养猪户刘平介绍,销售好一些的瘦肉型猪,出售价也不会超过每斤5元。
以前,养猪户卖猪可以按水重,也可以按宰杀后的肉重计价。所谓水重,就是生猪屠宰前的重量。从利润角度考虑,大多情况下,养殖户都会选择后者。
但现在,食品公司规定收购方式必须按水重计算,具体价格由收购的人“看猪定价”,“想高就高,想低就低”,刘平说,光是这一个环节,每头猪能给食品公司增加100元利润。
为维持这种低水平的收购价格,刘平说电白有人在“人为调节市场”,手段之一便是减少收购量。
据他透露,养猪户在肉联厂登记的要卖出的猪至少有2000多头,但肉联厂两三个月都不去收。
猪该出栏时出不了栏,每多喂一天,就意味着增加成本。“更要命的是,越养越肥,越肥越贱”,刘平说,以前220斤的猪能顺利脱手,现在长到300多斤仍然滞销。
食品公司来人收购时,一看到大肥猪,就将价格压了再压。
讽刺的是,电白县作为生猪输出大县,当地养猪户生猪卖不完,食品公司收购的生猪竟然很多都来自外地,“因为收购外地的猪更便宜。”
刘平说,为了让自己的猪能够卖出去,在食品公司来收猪时,养猪户一般都会“悄悄”塞给他们一个红包。
养一头猪要亏两三百元,这笔账,刘平反复算了好几次,得出最后结论: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不能再养猪了。

[snapback]3293092[/snapback]​


平时人民不是养成只吃贵的习惯了吗?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