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有无人认识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 (1人在浏览)

注册
2010-07-28
帖子
19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此人七八十年代长期在茂名石化任职,据闻其妻子为茂名人,女儿出生在茂名并曾就读于茂名石化中学,在天津首创滨海新区战略,是茂名市滨海新区的学习对象,其在深圳任职期间,首创中国高新技术博览会,确立了深圳的高新科技产业地位,深得中央信任,后调任山东与时任山东省委书记,16大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共同主政山东,在山东提出“黄河三角洲”和“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成功将山东从农业大省转变为工业大省,其任内山东省GDP成果进入2万亿俱乐部,排名全国第三。为人极其低调,极少发表富有个性的言论,其经济手腕强硬,人称GDP舵手。
以下为其主政的地方在其任内的经济表现:
1997~2001年期间 张高丽主政广东深圳,经济快速增长,增速远远高于同期的沿海大城市
1997年 深圳 1130.01亿元 19%
1998年 深圳 1289.02亿元 14%
1999年 深圳 1436.03亿元 11.4%
2000年 深圳 1665.47亿元 16%
2001年 深圳 1954.65亿元 17.4%

2002~2007年初期间 张高丽主政山东,迎来了该省经济最迅猛增长期
2002年 山东 10552.06亿元 11.8%
2003年 山东 12430.00亿元 17.8%
2004年 山东 15490.70亿元 24.6%
2005年 山东 18468.30亿元 19.2%
2006年 山东 21846.70亿元 18.3%

2007年至今 张高丽主政天津,迎来了滨海新区大开发的新高潮,天津经济在全国可谓非常亮眼,即使是08年也不受影响!
2007年 天津 5018.28亿元 15.1%
2008年 天津 6354.38亿元 16.5%
2009年 天津 预期增长12%,在全国省市自治区中排第三位

以下资料来源:国民党中央政策会大陆情势双周报1545期

(一)生平背景

  张高丽生于1946年11月,福建省晋江人。1970年8月毕业于厦门大学经济系,取得经济学学士学位。同年8月参加工作,并于1973年11月加入中国GCD。张高丽在大学毕业后,进入石油部广东省茂名石油公司工作。在1970年8月至1977年4月之间,先后担任工人、生产指挥部办公室秘书,政治部团总支部书记,以及公司团委副书记。1977年4月至1980年10月之间,任该公司炼油厂一车间党总支部书记,教导员,炼油厂党委副书记、书记。1980年10月至1984年10月担任党委常委、计划处处长、副经理。

  张高丽在1984年离开茂名石油公司,踏入仕途。先后担任广东省茂名市委副书记、中国石化总公司茂名石油工业公司经理(1984年10月至1985年5月)、广东省经济委员会主任(1985年5月至1988年1月)、广东省计划委员会主任(1992年11月至1994年4月)、广东省副省长(1988年1月至1997年12月)、广东省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规划协调领导小组组长(1993年5月至1997年12月)、广东省委常委(1993年5月至1998年5月)。

  任副省长期间,他曾经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1990年4月至1990年7月),取得出任高干的训练资格。1997年起先后担任深圳市委书记(1997年12月至2001年11月)、广东省委副书记(1998年5月至2001年11月),成为广东省主要领导人和副省级市的一把手,并在同年十五大上当选候补中央委员。

  2001年张高丽离开生活多年的广东,出任山东省代省长(2001年12月至2002年3月)、省长(2002年3月至2003年1月),成为正部级干部,在2002年担任山东省委书记(2002年11月至2007年3月)。2007年3月张高丽调任天津市委书记,成为直辖市的一把手,并在十七大上当选政治局委员。

     (二)政绩表现

 1997年底,时任广东省副省长的张高丽调往深圳出任市委书记。此时深圳虽已是中国大陆非常现代化的城市,但相对邻近的香港,城市面貌却仍显得落后。张高丽到任后,以改变深圳形象作为他的施政重点。1998年9月,深圳市宣布全面实施「城市形象工程」,包括一年内完成建设滨海大道、深南大道及老东门步行街改造等项目,全面提升城市的形象。

  此外,为了提升深圳的技术发展,张高丽在1998年将每年一次的「深圳荔枝节」改名为「高新技术交易会」。1999年10月首届高交会开幕,总理朱F基亲自出席。自2008年为止,高交会已召开了九届。

  2000年2月,总书记江泽民在广东发表「三个代表」讲话后,曾赴深圳考察。据当时「人民日报」报导,江泽民对于张高丽执政下的深圳赞誉有加,他表示「看到深圳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到非常高兴。」外界认为江泽民肯定深圳建设成果的立场,是张高丽在隔年被升调山东的原因。

  担任山东省长期间,张高丽低调实干的作风得到山东省委书记吴官正的赞赏。2002年10月吴官正升任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后,张高丽接任山东省委书记。在山东主政的6年,张高丽为当地基础建设做出许多贡献,实现了村村通水泥公路的构想,还提出半岛经济、突破河泽、平安山东、社会主义新山东等新思想。

  张高丽的具体施政包括严格保护耕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培植大型企业并创建知名品牌;大力实施促强扶弱带中间战略,做到东部突破烟台,中部突破济南,西部突破菏泽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张高丽在主政山东期间,该省的经济增长快速。截至2006年,山东省的GDP增速14.5%,GDP总量首次超过 2兆元,继广东之后,与江苏省一起进入2兆GDP俱乐部。
张高丽的个人作风被外界认为是大公无私,反贪腐的作法是六亲不认。他曾在该省两会代表团分组会上向全省代表表态,提到自己是南方人,来到山东以后许多南方很多企业要到山东发展,但如果有自己的家朋好友要求关说,执办人员必须做到不接待、不给情面、不办事的原则,否则严惩不贷。

  此外,张高丽的观念相当新颖,敢于突破现行体制的不足。为了增加对山东官员的执政压力,他甚至公开省级的党务讯息。2003年6月4日,张高丽决定将为期两天的省委高层会议以电视直播的方式向公众开放,置于全省9000万人的目光之下。

  张高丽在山东的亮丽政绩,使得中央在2007年调任他为天津市委书记,推动环渤海地区的经贸发展。张高丽认为滨海新区的开发关系着天津的前途,还牵动整个环渤海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局。他表示要把加快滨海新区的开发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快港口、机场、公路、铁路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增强滨海新区连接国内外、联系南北方、沟通中西部的枢纽功能,并建设东疆保税港区,以做到「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的目标。

  张高丽希望未来天津将主导环渤海的经贸发展,成为中国大陆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以及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此外,天津和青岛同处环渤海地区,但过去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因素,两市的竞争大于合作。以张高丽主政山东所建立的人脉,可能可以化解天津与青岛的矛盾,进一步加强两市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局面。

  张高丽赴天津就职的另一个使命,就是打破当地地方主义,改善天津的贪腐问题。天津作为全中国大陆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伴生而来的问题是官员的贪腐事件层出不穷。2006年6月原天津检察长李宝金也因收受贿赂与挪用公款而被双规,并于2007年12月判处死缓。张高丽就任天津市委书记后,于2008年开始进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并制订该规划的「施行办法」,希望在2012年之前能确实改善天津的贪腐问题。2007年6月天津政协主席宋平顺就因包养情妇,为情妇谋取巨额不正当利益的情事遭到调查,因而畏罪自杀。

      (三)未来发展

 张高丽的学经历卓越。其经贸背景与任职地方的良好官声,使他的仕途平顺。从广东调任山东,继而任职天津,可谓步步高升。此外,他在主政天津的短短两年,建立不少廉政制度。重用张高丽入主天津,不外乎是两项目的:经济持续发展与防制贪腐。这两项目地都是当前执政的首要难题。如果未来张高丽能在天津做出一番实绩,无异是对地方官吏树立榜样,也为自己未来的政治前途铺路。

  张高丽资历完备,在「珠三角」和「环渤海」这两个重要的经济区域都有长期工作的经历。前中央组织部部长贺国强在评价张高丽时说,张高丽长期在沿海发达省份和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工作,有比较丰富的领导和管理大城市的经历和经验。对现年六十二岁的张高丽而言,最佳的仕途蓝图应该是在十八大时升任政治局常委,担任人大、政协、纪委、政法委任何一个单位的一把手,然后任满退休,一如尉健行的前例。张高丽的崛起并无明显的家族背景,走的是政绩取向的路径。他的崛起也可以看出第四代领导人对于政绩的重视,以务实的态度来考核官员的政绩,解决当前的两项执政难题――经济发展与贪腐防制。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天津市委书记。

男,汉族,1946年11月生,福建晋江人,1973年12月入党,1970年8月参加工作,厦门大学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毕业,大学学历。

1965-1970年 厦门大学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学习

1970-1977年 石油部广东茂名石油公司工人、生产指挥部办公室秘书,政治部团总支书记、公司团委副书记

1977-1980年 石油部广东茂名石油公司炼油厂一车间党总支书记、教导员,厂党委副书记、书记

1980-1984年 石油部茂名石油工业公司党委常委、计划处处长,副经理

1984-1985年 广东省茂名市委副书记、中国石化总公司茂名石油工业公司经理

1985-1988年 广东省经济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1988-1992年 广东省副省长(其间:1990年4月-7月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学习)

1992-1993年 广东省副省长兼省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1993-1994年 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兼省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1994-1997年 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

1997-1998年 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

1998-2000年 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

2000-2001年 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1-2002年 山东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长

2002-2003年 山东省委书记、省长

2003-2007年 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7-2007年 天津市委书记

2007- 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

中共第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楼主没认识张高丽吗?不管他在茂名还是在深圳,一直都是比较低调。
 
说明一点,不是所有在茂名任职的人都是“贪官”。希望下届能到中央任职为国家贡献~~~~
 
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
 
我未闻其名,亦未识其人;
其亦未闻吾名,未见吾人。
 
QUOTE(三玄未悟 @ 2011年09月25日 Sunday, 06:03 PM)
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
[snapback]3226877[/snapback]​


我也是如此而矣!
 
这个年头做官。。。。。。。。。。。。。

如果不是靠出事出名。。。。那就望儿子出事来出名。。。。。

好官不出名。。。。。。。
 
原花都区委书记潘潇“为人也很低调”,也经常在纪委会上大叫反腐,
结果呢,还不是包了五个空姐。中共的官,没出事就是好官
 
这个在湛江湖光岩种树留念的李清厅长和张高丽书记很熟的,他俩曾经是同事又是上下级关系。李系坡心镇潭板墟人,中大毕业。认识张高丽又有什么用呢?就像我哦也认识李清父亲20多年了,我和他父亲是同行,不过他是校长,我是教师仔。
 
曾经握过手。
但是,不是我和他。
 
李据说在潮州主政时威望颇高,口啤不错。

张在广东不能再上一层楼,只好另外高就了,不过现在看起来,选择很正确嘛。

而深圳于幼军,就没这么好运气了。落了一个留党察看,不过还好也没有什么事。

不知道是不是广东的政府一把手,多为要在广州升,深圳的再有才能,也只能外地高升了。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