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为霞洞崔王两姓祖先昭雪 (2人在浏览)

注册
2006-11-26
帖子
2,431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为霞洞崔王两姓祖先昭雪


DD析“两祖公一祖婆”之荒谬


http://www.525427.net/forum.php?mod=viewth...&extra=#pid7133


  听个别崔王两姓的不屑子孙说,崔王两姓同一祖婆。言下之意,即是崔姓的祖公与王姓的祖公共同娶一祖婆,更简单的说辞是,两个男人共同娶一个老婆。听了崔王这些愚昧的子孙匪夷所思的言语后,鄙人不禁为崔王的先祖脸红了,怎么崔王两姓的后人竟有如此不堪的后代?鄙人曾研究过中华的传统,唯见三妻六妾的记载,可没有一女奉两夫的先例。那么怎么崔王两姓的后人竟然接受“同一祖婆”的说法而使自己的先祖蒙羞?鄙人出于对历史的负责,同时为了崔王两姓人家的荣辱,查找了原茂名历史研究权威李爵勋先生的原著,其说,霞洞崔氏五世祖吴佐,王氏五世祖万选,于明代分别从旦场崔家园和电城东门仔外保宁乡双村仔,以姻亲关系,一同迁来霞洞开族,并在宴公庙原址重修冼太夫人庙共同祭祀。每年正月十七年例,崔王两姓各自请来省内名角戏班摆擂台,此已是后话。当时宴公庙的门口作有对联:上联是,合众心而奉一尊,诚可千古敬可千古。下联是,分法相以庇两族,王也万年崔也万年。
  从李爵勋先生的文字记载里面可以看出,崔王两姓有姻缘,但并非同母异父的血缘关系,且崔氏一世祖与王氏一世祖并非有姻亲关系。从中国百家姓中同可考究崔王两姓之渊源,并非如电白崔王两姓不屑子孙的胡说八道(或许也存在外姓人家诬陷诋毁崔王两姓的阴谋也未曾不可)。至于同一祖婆之说,还有一个可能是后人的愚昧,错误理解了宴公庙门前的对联DD合众心而奉一尊,诚可千古敬可千古。分法相以庇两族,王也万年崔也万年。上联的“一尊”被愚昧的后人理解为“一个祖婆”,下联的“两族”被杜撰为“崔王”两姓的始祖乃折中的方案DD同父异母的两个儿子分别取崔姓与王姓。殊不知,上联中的“一尊”乃秦隋时代的“岭南圣母”DD“冼太夫人”,并非电白崔王两姓的“祖婆”。出于对于历史伟人的崇敬,也不仅仅局限于明清时代的电白郡崔王两姓,高州、化州、海南等地均有“冼太夫人”的供奉庙宇,如若按照崔王两姓某些愚昧后人的说辞,那高州、化州、海南等地的中华子民同是其所说的“同母异父”的兄弟了,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从宴公庙门前的对联中可以看出,当时重修冼太夫人庙很是庄重,上下两联的对联的用词寓意可谓很有造诣。“合众心而奉一尊,诚可千古敬可千古。分法相以庇两族,王也万年崔也万年。”可是鄙人认为,当时的文胆未必深通神道,况且上联中用了“而”表示转折,对两姓人家同心合力修建“冼太夫人”庙有一种阻塞的不当之嫌,如若去掉“而”,而用一逗号“,”分开,则显得言简意赅,如,合众心,奉一尊,诚可千古敬可千古。下联的措辞 “分法相以庇两族”更加欠妥,因为神的形象是不可分的,一分为二之神,则不是原神。且神之能,并非当时的文胆常人的思维所能及也。如若改为“伸双臂,佑两族,王也万年崔也万年”则与上联的“合众心,奉一尊,诚可千古敬可千古”对得较为工整,且言简意赅,没有文字上的累赘。  
  以上乃鄙人对霞洞崔王两姓人家历史典故的考证,你认为如何?还请不吝赐教。
  
  
合众心,奉一尊,诚可千古敬可千古

伸双臂,佑两族,王也万年崔也万年

 
  
 
楼主的解说很精彩,但对你改的对联不不敢苟同 ,虽然我对对联没什么认识,但人家用的古文言,而你改之后更像现代文,失去了一种韵味。
 
QUOTE(lang138 @ 2011年07月11日 Monday, 01:17 PM)
楼主的解说很精彩,但对你改的对联不不敢苟同 ,虽然我对对联没什么认识,但人家用的古文言,而你改之后更像现代文,失去了一种韵味。
[snapback]3177666[/snapback]​




不会吧?这是对联,怎么成了现代文了?哈哈哈哈!!!!!! 



  
合众心,奉一尊,诚可千古敬可千古

伸双臂,佑两族,王也万年崔也万年
 
海公公姓崔吗?
 

附件

  • 崔立.JPG
    崔立.JPG
    43 KB · 查看: 84
QUOTE(一日坛 @ 2011年07月11日 Monday, 03:52 PM)
海公公姓崔吗?
[snapback]3177778[/snapback]​



玄海还在“电白乱弹”的监狱里,还未有刑满释放。


      [attachmentid=265542]
 

附件

  • 慈悲为怀.jpg
    慈悲为怀.jpg
    65.8 KB · 查看: 76
历史,还真的有不少迷
 
这个你是讲不清的,这种事只有当事人知,其他人越讲越乱,越讲越麻烦。
 
古时女人丧夫后为生活改嫁的情况也是有的,这就崔王同一祖婆的了。
 
这也算考究?强词夺理的胡扯罢了!
 
“中南海”特派员在茂名地区的各大论坛都很活跃啊,生意火红火红的
 
QUOTE(lianwu779 @ 2011年07月12日 Tuesday, 02:10 AM)
古时女人丧夫后为生活改嫁的情况也是有的,这就崔王同一祖婆的了。
[snapback]3178179[/snapback]​



崔门乃望族,何须要个带龟的寡妇?笑话了吧?此外,崔王两姓同修宴公庙

以纪念冼太夫人,这就成了祖婆?何况秦隋时代的冼太夫人怎么当了明代崔

王两姓的祖婆?此外,崔王两姓是到了电白郡才有的吗?你可知道崔家源于

何时何地?请看:


    http://www.zgbjx5.com/index.php

  崔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五十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不定) 。
  传说是姜太公即姜尚的嫡亲被封在山东一个叫“崔”的地方而得此姓。(据《齐鲁晚报》)
详细字义
  崔 cuī 形声。字从山,从隹,隹亦声。“隹”本指“鸟儿”,特指“鸟头”,引申指“尖头”。“山”与“隹”联合起来表示“山尖头”、“尖头山”。本义:尖峰。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ok7 cui1 [宝安腔] cui1 [梅县腔] cui1 [海陆丰腔] cui1 [东莞腔] cui1 [客语拼音字汇] cui1 [台湾四县腔] cui1
编辑本段康熙字典
  【寅集中】【山字部】崔 •康熙笔画:11 •部外笔画:8
  《广韵》昨回切《集韵》《韵会》徂回切《正韵》遵绥切,音摧。《说文》高大也。《广韵》崔嵬也。《诗•齐风》南山崔崔。《注》高大貌。《何晏•景福殿赋》高甍崔嵬。 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仓回切,音催。齐邑名。济南东朝阳县有崔城。 又姓。《广韵》齐丁公之子,食采於崔,因以为氏。 《集韵》或作㠑隹。
编辑本段说文解字
  【卷九】【山部】崔 大高也。从山隹声。
编辑本段崔姓来源
  出自姜姓,为炎帝神农氏后裔
  西周初年,有姜姓吕尚,字子牙,为官太师,也称师尚父,又俗称姜太公,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为诸侯国,建都营丘。姜太公有一子名常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康王时为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为齐丁公。齐丁公有嫡子名季子,本应继承齐国君位,却让位于弟叔乙,自己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章丘县西北的崔氏城),遂为崔氏,故崔氏的始祖为崔季子。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述为:“姜姓本炎帝,生于姜水,因以为姓。”姜姓部族是羌人的一支,姜、羌二字古音相同。羌字从羊从人,表示族名;姜字从羊从女,表示族姓,他们都生活在我国西部地区。《说文》云:“羌,西戎牧羊人也……西方羌从羊”;《风俗通》谓:“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而姜姓部族原来也居住在今陕西省扶风县一带。《水经注•渭水》说:“岐水又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这里所记的姜水和姜氏城,可能就是姜姓部族最早活动的地区。由于姜、羌同源,故《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姜姓之别也”;近代人章炳麟也指出:“姜姓出于西羌”,追其祖先都应是以牧羊为主或以羊为图腾的部族。然而,姜姓部族很早就从羌人中分离出来,他们的居住地在羌人的东部,其经济生活也由游牧转变为以农业为主。据传姜姓部族的始祖为神农氏,或称炎帝。《说文》释“姜”字曰:“神农居姜水,因以为姓。”《帝王世纪》述:“炎帝神农氏,姜姓也……长于姜水,因以氏焉。”关于神农氏开始从事农业的故事在古代流传极广,可知以炎帝神农氏为始祖的姜姓部族,实为羌人中最先进入农业经济阶段的一支。
  在中国古史传说中,最早、最显赫的氏族即姜姓炎帝族与姬姓黄帝族。炎帝族的姜姓部落和黄帝族的姬姓部落原来十分接近,两族还有亲属关系。《国语•晋语》曰:“昔少典氏娶于有(足乔)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姜、姬两姓有密切的血缘关系,他们不但世为婚姻之族,而且不断争斗,其中最著名的是蚩尤与黄帝之战,或曰炎黄之战,战争的结局以炎帝族失败与黄帝族胜利而告终。在史前时代,姜姓部族辗转四迁之地甚多。在历史的进程中,炎帝的许多子孙分为很多支系,变易为其他姓氏。
  姜姓较主要的一支即吕氏,据《吕氏世系表》载:“共工氏从孙伯夷,佐尧掌四岳,佐禹治水,封为吕侯,为吕姓之始。”《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吕氏出自姜姓。炎帝裔孙为诸侯,号共工氏,有地在弘农之间,从孙伯夷,佐尧掌礼,使偏(通遍)掌四岳,为诸侯伯(通霸),号太岳。又佐禹治水,有功,赐氏曰吕,封为吕侯。”可见,吕姓,源自姜姓,是由古部族名和古国名、古邑名等而得姓。炎帝的后裔,共工氏从(堂)孙伯夷,是帝颛顼之师,帝尧时辅政,掌管礼仪,帝舜时正式任命他为秩宗,并告诫他说:“伯夷啊,由你做秩宗,早晚都要小心恭敬,只有为玖清明才能正直。”伯夷牢记帝舜教诲,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禹代行天子之政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的“心吕之臣”(吕,据许慎《说文解字》:“吕,脊骨也,象形。”《新唐书•宰相世系》:“吕者,膂也,谓能为股肱心膂也。”心吕之臣意即心腹之臣)。为嘉奖伯夷,帝舜晚年赐伯夷姓姜,赐氏为吕,并封他为吕侯,形成吕氏部族。伯夷的后代,早年活动于甘青山岳地区,由于崇拜山岳之神,形成了四岳部落。在尧、舜、夏禹时代,四岳成为部落联盟的山岳祭司,也是当时强大的部落之一。吕与申,皆为四岳部落之后,属羌人的一支,是姜姓的主要分支。《诗经•大雅•崧高》称:“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这里的甫就是吕,《尚书•吕刑》在《礼记•表记》中引作《甫刑》,就是明证。)
  原始社会末期,吕部族由羌人分出,与亲族申部族由甘肃东部东迁。在申人迁至今陕西甘泉县之北的上申川时,吕人同时迁至上申川之北的吕川,即今志丹县东北的杏子河。杏子河发源于靖边县的白云山,东流注于延河,后流入黄河。吕人正是顺着延河河谷,东渡黄河,与申同时迁至今山西中部的吕梁山。今山西乡宁县东南4公里地有吕乡废城,是吕进入山西的落脚点。有人考证:“吕氏旧地,疑当在是”。这里接近舜都蒲坂及夏都安邑,伯夷便在此接受帝舜的赐封,建立侯爵国吕国,世称吕侯。吕人在夏、商时世有其国,后又东迁至汾水中游肥沃的平原,今存古吕城遗址。《元和郡县志》记载:“霍邑西南十里有吕乡。”霍邑在今山西霍县西南。商朝末年,吕国成为周人的同盟。西周中期,吕国南迁至宛,即今河南南阳。
  商周之际,吕侯支孙吕尚(据《竹书纪年•帝系名号归一图》,又称臧丈人、吕牙、吕望、吕消,后来人们又从其祖姓称他为姜尚、姜子牙、姜太公)在灭商建周的过程中建立了盖世功勋,成为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史记•齐太公世家》说他是“东海上人”,《吕氏春秋》说他“东夷之士”,《战国策》又说他是“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而《竹书纪年》 (战国时魏国史臣纂录古书及其国典籍而成的史书)则说:吕尚为“魏之汲邑(今河南卫辉)人”,西晋《太公吕望表》、东魏《太公碑记》、宋《太公舟人》诸文,均称吕望为汲入。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太公钓鱼台管理处曾为研究吕尚的籍贯,从豫南吕姓封地《西周时吕国南迁至宛即今河南南阳),到古称东海郡的山东郯城,最后来到河南卫辉。他们遍查各地,均未能查到说明吕尚籍贯的史实资料,更末发现任何历史遗迹,而关于吕尚为汲人,确有多方面的论证依据。
  吕尚青年时期,家境穷困,曾在朝歌 (今河南淇县)屠牛卖肉,后又到孟津(今河南孟州南)司厨卖饭,他还在商朝做过官,因感商纣王昏残无道,辞官而去。他曾游说诸侯,却无人欣赏,失望之余,遂隐居下来,此即《孟子》所言“太公避纣(乱),居于东海之滨”。后来,吕尚听说西伯姬昌(周文王)在西岐崇贤尚老,就千里跋涉,迁徙至今陕西。这时的吕尚已届古稀之年,但他谙识典籍,见闻广博,胸怀治国之道,心藏用兵之术,兴世强国之心不衰。相传,吕尚到陕西后,垂钓于渭滨,与姬昌出游狩猎相遇,两人一见如故,非常投机。姬昌听了吕尚侃侃而谈的治国安邦之策,赞赏不已,遂同载而归,并高兴地对吕尚道:“我先君太公曾预言:‘当有圣人到周,周因而能兴盛,此即指先生吧?我的太公期望先生好久啦!”姬昌尊吕尚为“太公望”,并立为掌管军事的“太师”。
  吕尚辅佐西伯操练兵马,励精图治,西伯攻灭密须(今甘肃灵台西)、黎(今山西黎城)、崇(今陕西西安沣水西),建丰邑(今陕西长安县沣河以西),多出自他的谋略。西伯死后,姬发继位,史称周武王,尊吕尚为“师尚父”,迁都于镐(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姬发继位后的第九年,在吕尚和周公的协助下,率军东征,进攻商朝,会盟孟津,当时有800多个大小不等诸侯背殷投周。吕尚认为虽然灭亡殷商的条件基本成熟,但殷纣的实力还不可轻视,建议暂缓出兵伐纣。又过了两年,殷纣王杀比干、囚箕子之后,招致天怒人怨、众叛亲离。于是周武王以吕尚为国师,率部伐纣,由孟津渡河,大战于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周军在吕尚指挥下,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纣王之军如堤溃岸崩,纷纷倒戈。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朝歌城中,登鹿台自焚。根据吕尚的建议,周武王悬纣王首级示众,到社庙前,祀告天地,宣布伐纣战争的最后胜利。武王灭商之后,在各国拥戴下建立了周朝,他派人封比干墓,释放被囚禁的箕子,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朝歌,散发鹿台所藏钱财和巨桥国库所积粟米赈济贫民,又派人视察传国之宝――九鼎。接着,吕尚又带兵东征商的亲族同盟军――淮夷、徐夷、莱夷以及奄、齐、郯、薄姑等17国。
  周武王称王天下后,大封同姓宗族和异姓功臣谋士。吕尚受封东夷族齐国故地,仍称齐国,他即是齐太公。齐国为侯爵,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北)。齐国地处泰山以北,多处近海,地处僻远,发展农业的条件较差,受中原影响较小,东夷人的风俗习惯更为浓厚。齐太公在打败了东夷人莱侯的进攻,安定了封国后,对于东夷人的风俗采取了保留与因袭的态度。齐太公没有强制性也推行周朝的制度和礼仪文化,对于东夷人的传统习俗不是加以革除,而是加以因袭,只是对其君臣之礼略加简化。在经济政策和经济思想方面,重视发展经济,利用靠近大海的条件,因地制宜,在注意发展农业均同时,还注意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齐民争为渔盐之利,齐文化更多地表现出许多工商社会文化的特点。齐国很快成为经济、军事强国。
  周武王灭商后不久便病逝,其子成王姬诵继位。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辅政,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蔡叔等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商王纣子武庚乘机拉拢管叔、蔡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薄姑等郡,起兵反周。周公率领大军东征,齐太公参与了平叛。周成王策命齐太公对五侯九伯有征讨其罪的权利:“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关,北到无棣,在此范围之内的五等诸侯,九州方伯,若有罪,皆得以征讨他们。”齐国从此代替天子征讨不服从者,成为东方大国。
  姜太公有个儿子叫常周成王时为朝廷重臣,周康王时为顾命大臣,死后谥号为齐丁公。齐丁公有个嫡子季子,本应继承齐国君位,或许出自宽厚与世无争的秉性,或许厌倦了纷争的人世,看破了红尘;或许惧怕相互倾轧,争权夺利,担当兄弟反目为仇相互残杀,骨肉相残,杀庶逐弟的罪名,姜季把父亲传给他的齐国国君的位子拱手让给了弟弟叔乙,自己甘愿要了一个名叫崔的地方为食邑,过一种田园生活,崔邑即今山东章丘县西北的崔氏城。其后,姜季子就在这里定居并繁衍生息,他的子孙逐渐以邑为姓,改姜姓为崔姓。
  少数民族崔姓
  据有关资料,现在彝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亦有崔姓分布。唐时新罗国有人姓崔,今朝鲜半岛崔姓是该地的主要姓氏之一。清代高丽人崔姓共分四个支派,出易州、瓜克山、刚城府、得州等地,今为朝鲜族第一大姓。清代满洲人有姓崔的,世居辽阳。清代满洲八旗姓崔佳氏者后改为崔,如今满族仍有崔姓。
  崔姓迁徙史
  崔氏发源于山东省境内。其后在汉晋南北朝、隋唐这段漫长的时期里,一直称盛于清河、博陵两部之间的武城安平两地。其间,崔氏还繁衍到了河北、河南、陕西、山西、甘肃等省。
  东汉末年的时候,军阀混战,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千余避乱入朝鲜,后发展成为朝鲜族大姓;西晋至唐代,崔氏还分布于今山西、浙江、江苏、广西、安徽、陕西、甘肃等省的一些地方;西晋时被列为北方氏族之首。唐代以后崔姓大批南迁,主要分布于今天的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省。宋代时,崔氏最集中的地方在清河和博陵。
  宋代以后,崔氏分布地更广,有的于清代以后移居东南亚一些国家。
  迁台及移居海外
  崔姓移居台湾,多在明清时期,尤其是清康熙帝时占据台湾的郑氏集团归顺后,清在台湾设府置县,招徕东南沿海居民到台湾垦殖,以开发、建设台湾的这一阶段。现居台湾的崔姓居民大多是从广东、福建两省迁居而去的,现分布在台湾全省各地。
  1949年,大陆解放,崔氏一些成员随国民党迁移至台湾,其中较有名气的有崔书琴、崔垂言、崔百城等人。
  此外,还有一些崔氏成员在中国近代时期移居香港和澳门,其中最具盛名的是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澳门建筑置业商会会长、澳门基本法协会会长崔德祺。
  自明末以来,东南沿海省份的一些崔姓人士为谋生的需要,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海外崔姓主要聚居地在今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崔氏与李、朴同是大姓之一,朝鲜崔姓也修有家谱。如朝鲜朔宁《崔氏世谱》,三编,总目一卷,崔鹤九编,1913年朝鲜铜活字本,4册。该谱以崔天老为始祖,崔善甫为一世祖。分甲乙丙三编,各编又分上下,皆世传。末册版心刻“朔宁崔氏谱总目”,内载行状、墓志等。
  崔姓家谱介绍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牒、家乘、世谱,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谱,即用以记载宗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举凡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人口兴衰、人物掌故、风物人情都可以入谱,可以说是宗族的发展史。家谱大致包括13项内容:序文;凡例;世系世表;源流、宗派;诰敕、象赞;别传、墓志;祠堂记、祠规;家规、宗约;家训、家范;义田记、义庄记;墓记、墓图;艺术、著作等,一般30年左右续修一次。一位对谱牒研究有素的学者认为:“如果说,国家编正史、州县纂方志、家族修谱牒,构成中国宗法社会历史大厦三大支柱的话,那么就数量之多,影响之广来说,当首推谱牒。”前代学者,如顾炎武、王夫之、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在治学中,也都重视使用家谱资料,以补正史之不足。在历史上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族人流亡或迁徙,首先要携带的就是家谱。
  《盱南崔氏族谱》(建昌崔氏)为清雍正年间崔仁懋等编。该支崔氏奉崔伦为始祖,崔伦自唐代乾符年间由抚州青泥徙居南城之北港(即今崔坊),是为建昌崔姓一世祖。南城、南丰、新城、广昌、泸溪各族支派皆其后裔。此家谱共16卷,卷一为谱序,卷二至十六为世传。
  安徽太平崔氏《仟源崔敦五堂支谱》为民国十八年(1929年)崔森编,该谱记唐代崔群之后世居宣州,至元代寿一公始由宣城洪林桥迁太平东乡黟山之阳,为始迁一世祖。传至第四世,分为东分、西分两派。传至第八世,东分有(火+汉-氵),生五子:琬、珊、武、文、曼,遂为五房,此谱载蟆下五房之世系,故称“五房支谱”。卷首外纪统谱世系(自汉代崔篆至唐代崔篆至唐代崔群)、内纪统谱世系(崔群到寿一之父省五)、人物类志,卷一敦五堂世系总图考,卷二至九二房至五房世系图考,卷十艺文,卷终墓图。
  民国十三年(1924年)崔铸编的《仟源崔氏悼叙堂支谱》(共10卷,首一卷,终一卷)为《仟源崔敦五堂支谱》中第九世崔滚一支,这支谱,属东分。“悼叙堂”即滚公支堂名。卷首新序,卷一旧序、簪缨考,卷二至九世系图及世传,卷九至十墓图、契据、艺文,卷终为本支祠产及历置公产及创修支谱跋。 安徽无为《濡须崔氏宗谱》(八卷),为崔筱云等编,民国十八年(1929年)三戟堂活字本。该谱记载:南宋绍兴年间有舜民自铜陵迁无为,是为始迁祖。但该支自舜民以后世系不详。此谱以明宣德至嘉靖人崔彪为大房之祖,崔志清为二房之祖。
  湖南宁乡《崔氏七修族谱》共25卷,末一卷,崔黼编,为民国二年(1913年)默荫堂活字本。该谱以南宋时崔比为始迁祖,崔比自江西迁来宁乡。所存各卷为乐吾房、举臣房、赞明房、让吾房、爱台房、斗宇房、养心房、少州房、少溪房之系图,以及世传、墓图,卷末为存族编(辑名存而传阙者)、收族编(辑远徙各处者)。宁乡《崔氏八修族谱》系民国二年谱之重修本。宁乡崔氏支系又有崔荫樾等纂修的《博陵崔氏四修云岫支谱》(10卷),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三戟堂木活字本。该谱以南宋人崔比第76代孙崔守曾为宗祖。崔守曾于明万历四十七年筑别墅于宁乡板石衡,题曰“云岫”。卷一谱序,卷二系图,卷三至九行传,卷十墓图、字据等。
  家谱可为研究社会变革和历史事件提供有力佐证。如明朝初年的洪洞迁民,正史中虽然也有记载,但不甚详细,而家族谱 (尤其今河南、山东等地家谱)中记载得较为详备。
  另据河南省孟津县大崔沟《崔氏家谱》记载:崔氏本居山西洪洞,迁于河南,相传;五门河北横岭,一居巩县白沙,一居孟津油坊街,一居洛阳太古庄,一居大崔沟,崔沟祖茔在村后北岭……今河南省巩义市《白沙崔氏源流》记载:白沙崔氏始祖崔思义,兄弟四人,原籍山西省潞安州等籍长子县:兴宁村。元末战乱迭起,人民离散。明太祖定鼎后,河南一带,地广人稀,官府组织移民。其长兄思仁守祖业于山西,其三弟、四弟思礼、思智分别迁居河南温县南部驼坞村、遂平县沙河店。二弟思义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迁居巩县白沙村,成为白沙崔氏始祖。始祖下分五门,今已繁衍二十四世。1995年统计,白沙计有崔氏后代 6000余人。今河南省洛宁县、沈丘县、郸城县、宜阳县、洛阳市郊、偃师市、永城市、濮阳市区和山东省鄄城县等地的崔姓家谱,都记有明初洪洞迁民事,均将其支系自山西东迁之人奉为其始祖。
  崔姓在历史上源于姜姓,相传是炎帝的后代。西周初年,炎帝裔孙姜尚因辅佐文王、武王建周有功,被分封于齐,建齐国,为公爵。数传至齐丁公时,有长子姜季子应袭公爵,但辞而不受,让位于胞弟叔乙。叔乙继位后,把崔邑(今山东章丘西北)一带的地方赏赐给他作为食邑。从此,季子的子孙便在崔邑居住下来,后来又把食邑的名称崔当作姓氏,从而成为崔姓人。
  崔姓得姓以后,世代在齐国担任重要官职,是当时的公卿世家之一。如季子八世孙崔杼是齐国权臣,独揽朝政大权多年。后来由于他在政争中失败,崔姓才在齐国失去权势,南迁鲁国(今山东曲阜一带)。秦朝时,崔杼裔孙崔意如被封为东莱侯。入汉以后,崔意如长子崔业袭封这一爵位,并在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东北)定居下来。崔业弟崔仲牟,另居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二人的后代在汉魏南北朝及隋唐时各发展成为强宗大族,名贤辈出,史称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由于两支崔姓人繁衍众多,加上仕宦迁徙等原因,崔姓又进一步分衍出郑州崔氏、鄢陵崔氏、齐州崔氏、青州崔氏,以及清河大房崔氏、清河小房崔氏、博陵大房崔氏、博陵第二房崔氏、博陵第三房崔氏、南祖房崔氏等。公在唐代,崔姓就由清河、博陵二望分出10房崔氏,累计出了29位宰相。当时天下有“言贵姓者莫如崔卢李郑王”的俗谚,崔姓被当作天下最著名的姓氏之一,公认为“天下第一高门,北方豪族之首”。
  山东省境内现今仍然存在崔氏的分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一部分崔氏北上关外,东北三省均有分支。
 
QUOTE(lianwu779 @ 2011年07月12日 Tuesday, 02:10 AM)
古时女人丧夫后为生活改嫁的情况也是有的,这就崔王同一祖婆的了。
[snapback]3178179[/snapback]​



王姓源流

http://www.zgbjx5.com/do/bencandy.php?fid=96&id=1396


王姓起源有八:

  1、出自姬姓。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因为直言进谏,使王上大怒,被废为庶民,迁居到琅琊(今山东省胶南一带),世代繁衍生息。因其本为王族,世人称其为“王家”,就延用成姓。还有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其后代子孙因故散居京兆、河间一带,以本为王族之故,自称为王姓。后世沿袭未改,渐成大姓。

  2、出自妫姓,为古帝王虞舜之后,居于北海、陈留一带,因源出古君王后裔,世为王姓。

  3、出自子姓,是成汤的后人。殷末,王子比干,为纣王的兄长,因劝谏纣王被杀,葬于汲郡,其子孙居其地以守陵墓。因源出王族之故,改姓王氏。

  4、出自田姓。公元前368年,田和取代姜姓为齐国君主,史称“田氏代齐”,传八王,被秦所灭,其子孙被废为庶民,其中一支自认为齐国王族,遂以王为姓。

  5、出自春秋时魏献子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各自为王。后业魏亡于秦,其王族避难于各地。因其中有不少支庶子孙为魏国王族,故改姓王。如信陵君魏无忌,避难于泰山,至西汉入朝,被封为兰陵君。其后自谓出自王公显贵之家,易姓王氏。

  6、出自燕太子丹之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自立,建立新朝称帝。燕太子丹玄孙名嘉,上献符命,为王莽所宠,赐姓王氏,与帝王同姓。历史上因封赐姓王的人还多,其子孙也以王为氏。

  7、出自少数民族。据《通志.氏族略》称:王姓“出河南者,为可频氏;出冯诩者,为钳耳族;出营州者,本高丽;出安东者,本柯史布。此皆虏姓之王,大抵子以王者之后,号曰王氏。”

  8、出于自改姓为王氏的。举如南朝梁将王僧辩,本为鲜卑族,姓乌丸氏,后自改姓王;隋代有个王世充,本为西域胡支姓,入中原后,也自改姓王;五代时人刘去非,自己改名换姓叫王保义,其子孙延袭姓王;满族完颜氏,有的改为王姓;蒙古族耶律氏,也改为王姓。

二、郡望堂号

  1、堂号 王姓堂号有"三槐"、"槐阴",其中"三槐堂"比较有名。

  2、郡望 太原郡:战国秦庄王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司徒王允。

  京兆郡:三国魏时置郡。此支王氏,出自姬姓毕公高之后。

  天水郡:西汉置郡。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之后。

  中山郡:汉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北魏中山王王睿。

  陈留郡:西汉置郡。此支王氏,其开基始祖为妫姓齐王建之孙安。

  河东郡:秦置郡。此支王氏,出自殷商王子比干、周灵王太子晋 及周平王太孙赤之后。

  河南郡:汉置郡。此支王氏,出自鲜卑族可频氏王氏之后。
 
楼主考证后得出结果,博陵崔氏是自己祖先。
自古至今,凡是取得一点功绩的土莽人物都在美化自己祖先,袁世凯说自己的祖先是袁崇焕,据考证袁崇焕没有子嗣,袁大头因此事落了一个大笑话;朱元璋一个小混混出身,当上皇帝后开始换祖先,但历史上朱氏实在没几个拿得出手的,想来想去最后叩认宋代迂儒朱熹为祖先,一个和他十八辈子拉不上杆的人最后成了他的先人。朱元璋那土帽堂兄实在看不过眼,跑到南京大嚷:重八啊重八,你现在当了皇帝,就不认祖宗啦?我们家自唐代起就搬到凤阳,什么时候去过徽州了?此事弄得朱元璋颜面全无。
大家可以猜测,楼主连一个小科长都不是,居然也学别人换老爸,居心叵测,不知何用意?
霞洞以前是文化区,想来文人不少,自有能人去考证崔王两姓渊源。想不到的是,一个精神病患者对崔王两姓念念有词,难道霞洞没人了吗?
据考证,楼主的祖先来自朝鲜崔氏。
 
QUOTE(东澳夕照 @ 2011年07月12日 Tuesday, 10:19 AM)
[snapback]3178307[/snapback]​



    树大有枯枝

  诚然,在南下广东,扎根电海之崔姓后人,其中也不乏不谙人间正道,为非作歹之徒。据考证,崔氏电海始祖九九公贞房之十四世正源公之后人DD“栋”之二十二世孙曾出崔翼周,官拜翰林士大夫,负责皇子之教习,可谓甚得皇宠。崔翼周之弟崔基周倚仗其兄之威,横行乡里,无恶不作,竟胆敢拦截娶亲队列,强抢新娘。由于其乃当地一霸,乡里未敢拔刀相助。且其家丁势众,娶亲队伍被殴散,以致新娘被迫遂其愿。而后,娶亲人家上告官府,当时高州府官知崔翼周之权势,不敢受理。然,天道苍苍,地道茫茫,有人竟然将此案直捅清皇。清皇对恩师之弟不耻行为同是龙颜震怒,即派人查实。岂料崔翼周不思皇恩,暗中派人作梗,企图庇护其虎狼之弟。诚然,天道苍苍茫,冥冥之中岂容夺人妻女之恶棍?钦差将崔基周之恶行与其兄崔翼周之作梗如实禀告清皇,清皇龙颜大怒,即令将崔翼周推出午门斩首,崔基周就地正法,以正吏治民风。此后,崔翼周、崔基周之后人丁凋零,崔基周之二十六世后人被土改镇压,二十七世个别子孙虽有配偶,然二十八世孙几乎殆尽。崔翼周之二十六世后人唯有德清、德中有后,可是德清之子斌无后,也曾受贿赂X万元,安排一女子为其属下当公务员。此举虽未事发,然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此将有待后人进一步考证了。
  姜氏太公望吕尚于电海之后人,曾出不少州府达官贵胄:节定公,授湖广按察司签事;八世祖南山公,授湖广按察司签事;效崇公,授浙江、福建布政使司参议;并轲公,授江南苏州府吴县教化 ......除了达官贵胄,崔门同出深谙神道之人,如甘村之崔腾云公可是名赫一时的术士兼教育家,著有《易观本辞》、《律吕课蕴》、《经华集》等论著,奉命主持建造电阳试院。崔门还有闻名遐迩义士崔良,高举义旗,率部屯兵浮山岭,抗击南下之清兵,后不幸牺牲。廿三世孙崔培树曾任民国广州兵工厂厂长,后迁台授少将军衔;廿五世孙崔文明曾任电白县副书记,政协主席等职;崔真基,电白商界成功人士,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太公吕望清河、博陵两郡之后人,可谓遍布全国各地及海外,成功人士无数,但由于受地域条件的制约,未能一一将太公后人中之佼佼者皆列其中,此为大撼,并望有缘知情者提供细节,不胜感激。
 
QUOTE(沧海一声啸 @ 2011年07月12日 Tuesday, 10:50 AM)
    树大有枯枝

  诚然,在南下广东,扎根电海之崔姓后人,其中也不乏不谙人间正道,为非作歹之徒。据考证,崔氏电海始祖九九公贞房之十四世正源公之后人DD“栋”之二十二世孙曾出崔翼周,官拜翰林士大夫,负责皇子之教习,可谓甚得皇宠。崔翼周之弟崔基周倚仗其兄之威,横行乡里,无恶不作,竟胆敢拦截娶亲队列,强抢新娘。由于其乃当地一霸,乡里未敢拔刀相助。且其家丁势众,娶亲队伍被殴散,以致新娘被迫遂其愿。而后,娶亲人家上告官府,当时高州府官知崔翼周之权势,不敢受理。然,天道苍苍,地道茫茫,有人竟然将此案直捅清皇。清皇对恩师之弟不耻行为同是龙颜震怒,即派人查实。岂料崔翼周不思皇恩,暗中派人作梗,企图庇护其虎狼之弟。诚然,天道苍苍茫,冥冥之中岂容夺人妻女之恶棍?钦差将崔基周之恶行与其兄崔翼周之作梗如实禀告清皇,清皇龙颜大怒,即令将崔翼周推出午门斩首,崔基周就地正法,以正吏治民风。此后,崔翼周、崔基周之后人丁凋零,崔基周之二十六世后人被土改镇压,二十七世个别子孙虽有配偶,然二十八世孙几乎殆尽。崔翼周之二十六世后人唯有德清、德中有后,可是德清之子斌无后,也曾受贿赂X万元,安排一女子为其属下当公务员。此举虽未事发,然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此将有待后人进一步考证了。
  姜氏太公望吕尚于电海之后人,曾出不少州府达官贵胄:节定公,授湖广按察司签事;八世祖南山公,授湖广按察司签事;效崇公,授浙江、福建布政使司参议;并轲公,授江南苏州府吴县教化 ......除了达官贵胄,崔门同出深谙神道之人,如甘村之崔腾云公可是名赫一时的术士兼教育家,著有《易观本辞》、《律吕课蕴》、《经华集》等论著,奉命主持建造电阳试院。崔门还有闻名遐迩义士崔良,高举义旗,率部屯兵浮山岭,抗击南下之清兵,后不幸牺牲。廿三世孙崔培树曾任民国广州兵工厂厂长,后迁台授少将军衔;廿五世孙崔文明曾任电白县副书记,政协主席等职;崔真基,电白商界成功人士,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太公吕望清河、博陵两郡之后人,可谓遍布全国各地及海外,成功人士无数,但由于受地域条件的制约,未能一一将太公后人中之佼佼者皆列其中,此为大撼,并望有缘知情者提供细节,不胜感激。
[snapback]3178343[/snapback]​


老屁眼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是崔氏的垃圾。你爷我不姓崔,你发这样的屁东西讽刺不了我。
 
QUOTE(admin @ 2011年07月12日 Tuesday, 11:24 AM)
下一步考虑将沧海一声啸和玄海拾贝的帖子合并,都是同一个IP发出。
[snapback]3178363[/snapback]​


楼主死不要脸
 
楼主说的是来霞洞的崔王先祖,而不是全国的崔王先祖。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