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寻找电白教育失败根源! (1人在浏览)

不想做电白人

小学一年级
注册
2009-12-01
帖子
101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以鄙人浅见,电白教育之失败应从根源抓起。何为根源?生源和师源。首先应解决教师温饱问题,教师都饿死谁来教书育人?每月工资不能按月发放这是失败原因之一。
2.电白教育领导注重门面功夫太多。当官的闲着没事干整天是检查什么的,作业只要求次数,不讲究质量,听课要多少次以上。写什么反思。。。。。只有教师同行才能了解到其中的苦衷。如果老师们把那么多时间全放在辅导学生身上我相信成绩一定能提高!
3.中心学校的腐败无能。取消了教办却又成立了个中心学校,挂羊头卖起了狗肉。正是这个中心学校把每年的教育经费一口吃光了,留下个烂摊子要学校去承担。相信很多镇的都是这样吧,学校每个学期都超支,奖金分文不取反而还欠了一大堆债。中心学校每个学期都按学生人头分派垃圾资料,目的不是为是教学质量,而是为了自己荷包创收。
总之多得数不清了,留点给其他同行说说吧。
 
不用寻了,茂名地区的教育看的不是电白。主政电白的官僚阶层看的不是教育,由此一直开始,教育在电白一直走下坡路,直至失去持久竞争力,变成了没落的电白。
 
关注
 
QUOTE(不想做电白人 @ 2011年01月25日 Tuesday, 08:55 PM)
以鄙人浅见,电白教育之失败应从根源抓起。何为根源?生源和师源。首先应解决教师温饱问题,教师都饿死谁来教书育人?每月工资不能按月发放这是失败原因之一。
2.电白教育领导注重门面功夫太多。当官的闲着没事干整天是检查什么的,作业只要求次数,不讲究质量,听课要多少次以上。写什么反思。。。。。只有教师同行才能了解到其中的苦衷。如果老师们把那么多时间全放在辅导学生身上我相信成绩一定能提高!
3.中心学校的腐败无能。取消了教办却又成立了个中心学校,挂羊头卖起了狗肉。正是这个中心学校把每年的教育经费一口吃光了,留下个烂摊子要学校去承担。相信很多镇的都是这样吧,学校每个学期都超支,奖金分文不取反而还欠了一大堆债。中心学校每个学期都按学生人头分派垃圾资料,目的不是为是教学质量,而是为了自己荷包创收。
总之多得数不清了,留点给其他同行说说吧。
[snapback]3089303[/snapback]​



请这位教师谈谈感想--

广东为什么出不了教育家?



DD关于广东高考几个问题的思考


各级有关领导:
经过几年的高考改革实践,我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高考指挥棒对我们的影响。现将我们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向你们反映,并希望得到你们的理解与支持,并敦促广东方面做出必要的修改,以利于我们中学阶段的教学工作。
一、关于高考英语题型的问题
一)取消“知识点”考查的问题

从前几年开始,广东省便取消了“单项选择”――知识点的考查,取而代之的是“语法填空”。而事实上,广东的“语法填空”并非考查学生的语法知识基础,而是综合的阅读理解能力。此与后面的“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是功能上的重复。更严重的是,此对中学阶段的教学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中学的教师与学生都以为:语法基础知识已不再是重点考查的对象。因此,他们就集中精力在浩如烟海的阅读理解中盲游。事实上,外语的习得第一步就得掌握一定的词汇与相应的规则,在一定的词汇与规则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语言的习得。此是所有学过外语的人的共识。而广东省考试中心,不顾中国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英语作为母语国家的教学理念,取消了“单项选择”,此对我县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从理念到实践均造成了莫大的负面影响。纵观全国各地的高考英语试题,没有几个省是这么处理基础知识的考查的。而广东其他学科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则非常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唯有英语学科的情况特殊。这是英语学科在玩弄“变戏法”,而并非在搞变革。自以为从形式上进行一些的跟以前不同的变化处理就能赢取“改革家”称号的功利思想在作怪。
二)“写作”题型的“八股”模式问题
广东高考英语的写作分两部分,一为基础写作,二为读写任务。分几项写作的内容并不要紧,最要命的是一些不可理解的规定,如, “基础写作”不准超过五个句子,多了就扣分;“读写任务”的第一个自然段,也就是第一个句子,绝对不能超过三十个单词。多了或少了都不行,都要扣分。我们就觉得奇了怪了。难道英语中就有这么个死规定?我们学习英语就没有过这样的死规定。我们的老师教我们用许许多多的替代法,如名词短语,介词短语、形容词短语、分词短语等等代替从句的功能,或用从句代替短语的功能等都是英语中常用的表达方法之一。若按照现在的规定,我们写不到五个句子,用不到三十个单词就表达了“写作”的内容的话,岂不是要扣分?以前都没有的这些死规定,现在改革了,死的规定倒来了。我们就不明白,为什么不可以是四个或六个句子?为什么不可以是二十五或三十五个单词?广东省教育厅考试中心就是天皇老子,连英语的表达法都可以规定?我们的祖辈早在“五四运动”就反掉了“八股”,开创了新文化的纪元,而广东考试中心竟有能力将死掉了将近百年的“八股”救活,此功德真是“胜造七级浮屠”呀!
附:广东的高考写作题目
Ⅳ 写作
(共两节,满分40分) (2007年英语试题)
第一节 基础写作(共1小题,满分15分)
上周,我们以“谁是你的偶像”为题,在2600名学生中进行了一次调查(survey)。以下是调查数据:
[attachmentid=253697]
[写作内容]
根据以上数据,写一篇短文,包括以下内容:
1.调查时间、调查问题以及调查对象;
2.男女生在以明星为偶像方面的差异;
3.“父母”在男女生偶像中的排序差异;
4.男女生在以伟人为偶像方面的异同;
5.你的偶像及理由。
[写作要求]
1.只能使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
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姓名和学校名称。
第二节 读写任务(共l小题,满分25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按照要求写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Dear Ari,

[写作内容]
假设你就是信中的Ari,父亲在你出生的时候写了这封信。今天是父亲50岁生日,你准备以写信的方式,祝贺他的生日。以下是信的内容(信的开头和结尾已经为你写好):
1.以约30个词概括父亲在他信中对你的期望;
2.以约120个词表达你对父亲的感恩,并包括如下要点:
(1)读信后的感受;
(2)以你自己成长的经历说明你的感受;
(3)表达你对父亲的感激和祝福。
二、关于政策延续性问题
一)标准分的使用问题

我们广东的教育相对其他省份来说是不怎么理想的,但我们自认为满意的是前几年的“标准分”的计算方法运用,尽管它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但就指导与评价中学教学效果来说,是没有任何一种方法的运用能与之比拟的。它不仅能对中学的教学效果进行纵向的比较,对学科之间的横向比较有同样评价效果。当然,标准分同样也掩盖了与其他省份的差异,这也是它的不足之处。但经过实践了多年的我们认为,对于基层的我们来说,这并不重要,因我们并没有必要去参考北大附中或清华附中的教学效果情况,而恰恰相反,我们要对我们周围的情况有较深的了解,从而不断的反思我们自身的工作。
然而,从某年开始,广东便取消了标准分的计算方法的运用,重新回到了原始分的老路。我们认为,原始分的计算对学生来说是极为不公的,因为任何一位命题者都不可能将自己所设计的题目难度与其他人的相同,甚至连自己设计的两份题目的难度都可能差异甚大。因此,用原始分计算学生总分的方法除了对学生不公外,更要命的是它使一贯使用标准分来衡量与周边学科教学效果的基层单位来说,那是致命的。因不能对学科进行横向的比较,从而导致本单位的奖惩不公、不平、不明。奖惩不公会是什么效果?相信诸位就不用我多说了。
是什么原因使得运用了那么长时间的标准分而“寿终正寝”?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认为,过重的政治色彩是主要的因素。因为标准分是前人的劳动成果,没有自己的政治资本,自己要有自己的做法,自己要走自己的路,以求得炫耀或升迁的资本。在这种功利思想的作用之下,“泼水甩掉了孩子”的事情就不难出现了。
据我所知,2008年高考化学的评卷中就出现了问题,不过为了大局,外界所知甚少罢了。原因是化学卷的难度过大,开始的评分又紧,到发现时已经有问题了,因此就调整要求。这么一来一往,问题就更加严重了。至于事情的细节如何?派人做调查不就清楚了吗?若是使用标准分的计算方法,就算是试题的难度出现了问题,那也不会影响学生的前途命运的,但按照现在这么处理,那就要看谁家的风水好了!
二)对全部考生全面进行“口语听力考试”问题
也是在这种功利思想的作用之下,新的领班人物就要出台新的措施了――广东省考试中心已正式发文,2011年(也就是现在的高一学生)高考,全省文、理、体育、艺术类考生均要参加“口语听力考试”。我们的高一教师与学生均在做着这样的准备。
我们知道,“听说读写”是学英语人的四项基本要求,但我们认为,是不是所有人都要学英语?是不是所有人都要学到这样的程度?世界上有没有一个国家达到了这样的水平?据我所知,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先进的发达国家均未达到如此的水平。难道广东就超越了时空?且不说我们能否超越英美,但我们深知,并不是所有人都具有“听说读写”四项皆全的能力。要是这样的话,十三亿人都可以当总统,都可以当歌星,都可以当什么什么的家了!还要什么农民?还要什么工人?按照广东考试中心的思路,十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田野将充斥着娇滴滴的伦敦口语,我们的工厂将充斥着直白白的美国之音了!是广东考试中心的功利思想在作怪,还是广东考试中心的思路出现了“分裂”?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粤东粤西不比珠江三角洲,拿不出那么多的资源来应付一万三千多的考生的“口语听力考试”。说到资源――就是资金问题了。想到这里,我就恍然大悟了――若全省搞起来,那将是多么可观的数字呀!届时,硬件设备的发放、软件设备的迂回收入与学生报考费的收入等,将会造就多少个新时代的“和|”呀!
三、尊重学生劳动成果问题
尽管英语的阅卷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但广东的试题还不至于全部扼杀英语传统的“手头功夫”――“写”的要求,还有作文。因此,现代化不可能取代阅卷教师的劳动。但从阅卷老师所提供的情况来看,这又是“一忧”。据说,每个阅卷老师每天工作7个钟头。中间休息两段时间――上午中途休息20分钟,下午同样。现按照阅卷的速度来划分阅卷教师的质量――优者每天700-800份卷(指单阅作文卷);中者400-500份;劣者200-300份。也就是说,优者每份卷用不到30秒,中者仅用了一分钟,劣者也不到两分钟。这也仅是个平均水平,若情况特殊的话,那就更加有限了。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的大笔一挥就决定了考生当年的命运了。我们的老师发现了作文阅卷的空子,因此,就教差生如何去“蒙”,如“照抄原文”呀,“照抄阅读理解中的文段”等等!倘若这样下去,我们又会造就一大批“投机取巧”接班人。
我们就不明白,考生的报考费应足够支付他们考试费用吧?若不够的话,那考试中心所收的费用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若够了的话,为啥又要卡的那么死呢?我们应为考生着想,我们应提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洋思中学)的思想和观念,我们都是过来人,理应深知“十年寒窗之苦”。但愿有关方面的领导有机会听到基层的声音。
 

附件

  • 偶像.bmp
    173.5 KB · 查看: 75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