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同乡论坛又上新闻了:热心老师帮助流浪女找到亲人 (1人在浏览)

家长昵称

小学一年级
注册
2010-07-20
帖子
127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本报讯 (见习记者 张晓文 柯柱基)2010年12月29日,一名叫湖海山人的网友在电白同乡论坛发表了一篇名为 《请帮助一流离失所的妇女》的帖子,呼吁网友和政府有关部门帮助一名流浪女寻找她的亲人。该贴发布后,在论坛引起网友们的强烈关注。

当日上午,记者联系了帖子的发布者湖海山人廖老师。廖老师告诉记者,发现流浪女的是他的同事崔老师。崔老师是龙山中学一名退休教师,现在电海附中附近居住。该流浪女在电海中学东路边搭棚居住已有数月,起初崔老师以为她只是普通的拾荒者,并未关注此事。后因美化市容,施工人员将她搭的小木棚拆了。当晚,由于没有地方居住,她在马路边睡了一夜。次日,崔老师途经此地,见到她睡在马路边,既可怜又危险,就主动上前去了解她的情况,还给了她一点钱。她患有轻度精神病,语言沟通有一定困难。在崔老师的耐心询问下,才了解到她的一些基本情况。她叫张双红,今年四十多岁,湖南省洞口县花园乡宝湾村人,二十年前(期间未与湖南家人联系过)嫁来电白县铺北村 (经多方查找,该村并不存在)。崔老师当时还问了她丈夫和亲人的信息,但她的回答十分含糊。掌握了初步信息后,崔老师委托廖老师在网上发布帖子,希望通过网络,呼吁大家帮助张双红寻找亲人。

下午,记者赶到廖老师拍照的地点电海中学东路,张双红却不知所踪。当地居民告诉记者,张双红的木棚被拆后,几名好心的工人,帮张双红把 “家”搬到了电海附中旁临时搭建的旧工棚。

12月30日,在多番联系洞口县花园乡乡政府无果的情况下,崔老师和廖老师决定按张双红提供的地址,给张双红的二哥发了一份快件,通知其家人尽快联系他们。

2011年元旦,大家都在欢度节日时,崔老师和廖老师却因张双红一事犯愁:冷空气再度南下,张双红住的临时工棚已经残旧不堪,无法遮风挡雨。

另一方面,在电白同乡论坛,有网友呼吁大家给张双红送旧衣服和旧棉被,有网友还纠正了张双红提供的夫家地址,认为是大衙的铺贝村而不是辅北村。

1月7日,廖老师发给张双红二哥的快件终于有了回音。张双红的二哥先给崔老师打来了电话,张双红侄女随后也打来了电话了解情况。为了让张双红的亲人进一步确认张双红的身份,廖老师把在电白同乡论坛发布的帖子发给他们看,不过他们看后表示,无法肯定照片中的人就是张双红,毕竟时间相隔太久了。直至张双红另一名亲人看了 帖子后,才肯定张双红就是与他们失去联系二十年的亲人。当晚,在崔老师和廖老师的帮助下,张双红与远在湖南的家人通了电话。因长年没有联系,彼此都有陌生感,电话中话题不多。

联系上了家人,但张双红返家一事又遇上了困难。张双红二哥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大好,加上双红二哥年事已高,路途遥远不方便行动,家里小的又还在上学,其他亲人都有工作在身,最快也要十来天才能请假过来。

为了让张双红尽早与家人团聚,崔老师提议与廖老师共同护送张双红回家。张双红的家人也主动表示愿意承担所有费用。记者为此联系了电白救助站,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也表示愿意为张双红提供救助,将张双红送回家。正在崔老师与廖老师商量通过什么渠道把张双红送回家时,张双红的亲人那边也传来了好消息:张双红在深圳打工的侄子和外甥正赶来电白,他们将送张双红回家。

1月9日凌晨五点,张双红的侄子和外甥抵达电白。在廖老师的指引下,他们见到了张双红,与阔别二十年的亲人见面后,他们眼眶都湿了。因多年不见,张双红已经认不出她的侄子和外甥了,不愿与他们说话。直至侄子和外甥把自己的小名告诉她,她才渐渐接受这两位从远方赶来的亲人。随后,她的侄子和外甥为她进行了简单的梳理,还带她去买了吃和衣服鞋子。

据张双红口述,她丈夫在辅北村,离家时生有三子,最大的八岁,最小的还在吃奶。崔老师和廖老师打听到茂南区有个辅北村,决定全程陪同张双红和她的外甥去找她的夫家。

9日上午,崔老师等一行在茂名市区问了许多公车司机和的士司机,均被告知无此村。后来,一名的士司机告诉他们,辅北村在电白观珠镇,但不是十分肯定。崔老师一行抱着一线希望去到了观珠镇,辗转了一个下午,还去了当地派出所询问,依然没有打听到辅北村。

9日晚上,原计划由张双红的侄子和外甥先带她去深圳,但吃过饭后,她突然不愿走了,又回到了原来居住的旧工棚。崔老师告诉记者,她可能要见了自己的儿子才肯走。张双红的外甥也认为,最好能找到张双红的夫家,跟她的儿子打声招呼再走,否则这一去可能就不复返了。考虑到张双红的丈夫可能跟她有矛盾才导致她流离失所,所以即使找到她的夫家,也会把她带回湖南。

1月10日,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廖老师把张双红丈夫的名字发到了网上,希望网友出力找到她的夫家。公布了张双红的丈夫名字不久,一名不愿透露姓名和身份的网友私下把张双红丈夫的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告诉了廖老师。网友提供的住址与张双红说的村名并不相符,但崔老师认为,这个地址很有可能就是张双红丈夫的住址,因为张双红可能记错了村名。

目前,张双红的两位外甥已经回了深圳,请了年假后再过来与张双红按网友提供的地址去找张双红的夫家。

此前,电白义工团也有义工前往张双红居住的地方,给张双红送去了一些棉被,棉衣及干粮。义工告诉记者,当他们帮张双红穿起棉衣的时候,看到她的笑容是如此的灿烂,内心有种说不出的滋味,义工们真诚希望她能够早日回家,享受家庭的温暖。
 
顶礼老崔、老廖
 
爱心的老乡们,你们辛苦了
face3.gif
 
好人一生平安
 
那个晚上,七点多,一朋友打电话来,说他发烧了,叫我帮忙买点吃的过去。

我刚打包完粥,一男人走过来,说他儿子饿了,没钱,想让我把那打包的粥给他。我犹豫了,看那男人虽穿得破烂,但身体健壮,没理他就走了。

当时收入低,一直想存钱买部摩托车,不舍得乱花钱。我在朋友那里,想了又想,还是回头去找那个人,帮他买点吃的。

可是,找不到那人了。

这么多年,我一想起这事,就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一大男人能放下自尊讨吃的,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当我的心变得越来越冷酷时,我都会用这事来提醒自己,责备自己。

一时的犹豫,换来多年的不安。现我见些流浪的人,都会给点钱他们买面包。

所以,我一直敬佩那些能尽自己绵薄之力,伸出援助之手的人。那是我做不到的事。

谢谢义工团。谢谢。
 
弘扬友爱精神
建设幸福广东
 
人间自有真情在!
face3.gif
 
我今天查了三张《茂名日报》,应该有十二个版了,没有看到这条新闻。
 
感谢上面各位朋友!感谢记者!
如果能找到丈夫和孩子,或者让她回湖南老家才能功行圆满。现在走完了一半路。
 
很好很好,廖老师很好。

张记柯记很好。
 
QUOTE(湖海山人 @ 2011年01月13日 Thursday, 07:59 PM)
感谢上面各位朋友!感谢记者!
如果能找到丈夫和孩子,或者让她回湖南老家才能功行圆满。现在走完了一半路。
[snapback]3083981[/snapback]​


打了个病句,没有看,下次出题我记得用。
如果就;只有才。
 
QUOTE(byronroy @ 2011年01月14日 Friday, 11:16 AM)
被助者回去没?
[snapback]3084137[/snapback]​


还没有,还需要再做第二步更好玩的工作。
她可能想让记者做一个更有趣的跟踪报道。
 
QUOTE(湖海山人 @ 2011年01月14日 Friday, 09:59 PM)
还没有,还需要再做第二步更好玩的工作。
她可能想让记者做一个更有趣的跟踪报道。
[snapback]3084354[/snapback]​



有趣有趣~好玩好玩
山人又卖关子
 
QUOTE(大嘴蛤蟆 @ 2011年01月13日 Thursday, 12:43 PM)
那个晚上,七点多,一朋友打电话来,说他发烧了,叫我帮忙买点吃的过去。

我刚打包完粥,一男人走过来,说他儿子饿了,没钱,想让我把那打包的粥给他。我犹豫了,看那男人虽穿得破烂,但身体健壮,没理他就走了。

当时收入低,一直想存钱买部摩托车,不舍得乱花钱。我在朋友那里,想了又想,还是回头去找那个人,帮他买点吃的。

可是,找不到那人了。

这么多年,我一想起这事,就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一大男人能放下自尊讨吃的,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当我的心变得越来越冷酷时,我都会用这事来提醒自己,责备自己。

一时的犹豫,换来多年的不安。现我见些流浪的人,都会给点钱他们买面包。

所以,我一直敬佩那些能尽自己绵薄之力,伸出援助之手的人。那是我做不到的事。

谢谢义工团。谢谢。
[snapback]3083853[/snapback]​


几年前的一个晚上,我散步到东阳南街,见一个男人蹲在电影院门口对面,抱着一个约两三岁的孩子,孩子饿的哇哇叫,男人很羞涩,我知道这绝不会是“专乞”,我正想掏出几块钱,摸摸口袋,居然连一块钱都没有。我立即快步回家,拿出十块钱,骑上摩托,赶回电影院门口,可是那可怜的两父子已不知所踪(转了东湖西湖也没有看到)。几年了,这事令我一直都很遗憾。
 
QUOTE(湖海山人 @ 2011年01月13日 Thursday, 08:51 PM)
原来在13版,我才看了十二版。
[snapback]3083998[/snapback]​



好像找到了家人并与家人团聚的报道有几个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结果,是否有些猫腻?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