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有没有理由怀疑“铁碗”?》之纰漏 (1人在浏览)

黎苡铭

初中二年级
注册
2008-10-28
帖子
469
反馈评分
0
点数
1
纰漏一:“DD再考证电白论坛读者的辨析水平”

一个人即使有入目三分之眼光,也没时间与精力对众生一一“透视”,电白论坛读者少则数百,多则以万为计,个人在短期内甚至穷其一生都无法真正接触、了解每个读者。该文作者心水是指电白论坛读者的辨析水平“低”、“不怎么样”,草草下论,实属以偏概全一典例。副题“DD再考证电白论坛读者的辨析水平”,起得虚浮,结合文中所述,易使人遐想“以众人之愚蠢衬托个人之聪明”。然而,众人是盲还是聪,是不能以个人意志强加的,当然,“骄傲的架子要在伙伴面前摆,也是世间的老规矩”,可宽容看待,大可不究。若是“抽样”考证,从而得出“电白论坛读者的辨析水平低下”,更无法从文中看出有力例证,因果不搭,请看本人以下几针的投向。
“因为平时极尽攻击中华论理道德及时政的“圈子”人马,竟然一改常态,对“铁碗”极尽恭维之辞,此便引起了“玄海拾贝”的怀疑”。本人不认同这段话,将其针毙。

谈到“常态”与“变态”,不妨从电白治安带上一笔。曾何时,本人所在单位(当然是处于电白一个镇)干部职工的摩托车,隔天不是整车被盗,就是化油器被拆;某路段有人被抢财物的硝烟还没散,又闻到连车带人被伤的腥味。。。。。。群众对治安的焦虑不亚于“米票”年代因饥渴伤害肚子所产生的担忧。偷、抢现象是电白过去的“常态”,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变态”----传闻偷抢之声变小了,频繁度也不那么密了,群众欣喜,久旱逢甘露,谢天地,是情理,也是良心。一旦治安稳定持续下去,就成“常态”。扪心自问,电白治安明显好转,换来我等夫妻逍遥于乡间小路上,是要以牺牲公安领导、干警作息时间,甚至家庭幸福为代价的,也不难想象,他们承受的精神压力是巨大的。电视新闻常有镜头:年轻女家长紧紧拥抱民警而泣,双膝下跪,千恩万谢,孩子失而复得,让家长“过激”,是自然而然产生的正常行为,只有亲历者,才体会到个中滋味。经历了治安混乱而产生的恐慌,会对治安好转多一份祈盼,在治安“常态”与“变态”转变间,民众喜出望外,心存感激,有网友产生“拉横幅”感谢公安,甚至想“自发捐款”慰问公安等念头,都是一种本心反应,是对电白治安改善的默认,是对目前电白公安领导、干警工作的一种肯定;是聊表谢意的自然流露。鼓掌声、叫好声就算赛过雷声,只要发自内心,有何不妥?明示了电白公安工作方法得当,措施得力,效果显著,鼓舞士气,持续作战下去。个人、家庭、社会历来都主张积极,避免消极。大众对徐局、铁腕等公安同志加以赞许,视为生命财产保护神,珍爱有加,是出于公心。真正把身心工作投入到公安之中,是单调乏味的,民众报以喝彩声以示支持就是难得的精神粮食了。为保一方平安,殚精竭虑,流汗流泪甚至流血,枕食不安,想你给个满意的眼神,算奢求吗?至于担心过于亲近热捧会成坏事,大可不必,相信徐局、铁腕等这班人在岗一日,立场意志就坚定一日,有为民这一理念植根心底,是不易受利诱动摇的。公安工作干得好就直说好,要网友沉默低调无异于赛场上赶走那些为刘翔呐喊助威的群众,未必有利。也许是作者久困书房,少露世面,没有真正体会、对比过电白治安前后所发生的变化,抑或私怨未断,把“恭维”字样搬错了地方。


纰漏三:“一贯阴阳怪气的“二马先生”竟将其常用的联系方式(手机与邮箱)公诸于此,呼吁网民大众向他“报案”。“玄海拾贝”生怕广大网民中计,曾呼吁网民不要上当受骗”。

二马先生”与“铁腕扭乾坤”公布报案联系方式,意味着任务更多,工作量更大,是要勇气与责任的。只要善意、真实,不管公布联系方式是否同属一人,都是无关重要的,重要的是:多方宣传,让更多人更快获得联系方式,使公安掌握更多线索,从快从重打击罪犯。网友依照所给的联系方式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证明信息是真实的。遗憾的是,“玄贝”过急呼吁网民不要上当,在“呼吁”之前其本人应当做而未做的一环是:按对方所给联系方式加以验证。电白公安配合网络整治社会,回应迅速,将被公安系统效仿。

纰漏三:“时隔一月有余吧,当“铁碗”将“电白失踪少女事件”的结果向广大网民通报时,“玄海拾贝”就发现了一个动机线索DD“铁碗”在贪功(当然,谁不一样?)。本来是广州公安破的案,并由“新快报”向全省通报了事件的过程,其中有“已在当地报案”的字眼。我从报案的日期中发现,电白当局并没有怎么的过程,但“铁碗”却将结果说得神乎其神,因此便引起了“玄海拾贝”的怀疑与询问”

唐朝时的杜甫想为民做好事,立功劳,够得上“贪功”,其为了做官,饿死儿子,最后连自己饿着吃饱胀死,真是十足“贪官”,这种“贪功”、“贪官“之所以被后人传诵,是因其本意为民。单以“电白少女失踪事件”来挑剔,就成了“乱问责”,主次不分。电白公安警力、精力有限,管好电白这地盘就尽了本份,当然跨界相互配合工作也未尝不可。公安工作,除了真抓实干,还要加大宣传,震慑罪犯,这需理解还要配合。用对人,尽其力,团结一致,相信电白治安环境可达到令外人向往这一境界。
 
其实少女失踪时间,电白警方并没有说的神乎其神。

贝哥是另有目的的。
 
更正:


其实少女失踪事件,电白警方并没有说的神乎其神。

贝哥是另有目的的。
 
黎头:大师还是别惹的好。

二马:都是签名惹的祸。
 
法师若是真有目的而来论坛,就可惜了其一身才学
 
QUOTE(byronroy @ 2010年12月31日 Friday, 04:25 PM)
法师若是真有目的而来论坛,就可惜了其一身才学
[snapback]3077539[/snapback]​




不排除这种可能,个人意见。
 
暂且不阴谋论,姑且相信只是或有狂想症
 
QUOTE(飘落的黄叶 @ 2010年12月31日 Friday, 04:19 PM)
黎头:大师还是别惹的好。

二马:都是签名惹的祸。
[snapback]3077533[/snapback]​


“惹”字用得不爽
1、彼此素未谋面,谈不上有什么公怨私仇,各抒己见而已。
2、各自作文,精辟还是拙劣,本人没兴趣去比较。
 
QUOTE(byronroy @ 2010年12月31日 Friday, 04:29 PM)
暂且不阴谋论,姑且相信只是或有狂想症
[snapback]3077544[/snapback]​


敢做为何不敢认呢?
 
QUOTE(黎苡铭 @ 2010年12月31日 Friday, 07:07 PM)
“惹”字用得不爽
1、彼此素未谋面,谈不上有什么公怨私仇,各抒己见而已。2、各自作文,精辟还是拙劣,本人没兴趣去比较。
[snapback]3077610[/snapback]​


这话不错!避免被某人所利用。
 
face3.gif
好文!咱不结派,只说自己想说的!
 
face3.gif
B哥、湖海德高望重,若说得不合我意,照骂!
玄海、宇宙才华横溢,没道理的言论我也破口大骂!
先骂了改天有机会见面再负荆请罪!
 
但愿电白越来越好!
 
QUOTE(黎苡铭 @ 2010年12月31日 Friday, 07:07 PM)
“惹”字用得不爽
1、彼此素未谋面,谈不上有什么公怨私仇,各抒己见而已。
2、各自作文,精辟还是拙劣,本人没兴趣去比较。
[snapback]3077610[/snapback]​




与黎苡铭先生商榷


纰漏一:“DD再考证电白论坛读者的辨析水平”
纰漏一:谈到“常态”与“变态”,不妨从电白治安带上一笔。
纰漏三:“一贯阴阳怪气的“二马先生”竟将其常用的联系方式(手机与邮箱)公诸于此,呼吁网民大众向他“报案”。“玄海拾贝”生怕广大网民中计,曾呼吁网民不要上当受骗”。

“有没有理由怀疑‘铁腕’?”一文问世至今,应有几天矣!今日得见“黎苡铭”先生以“三纰漏”为剑,直取“玄海拾贝”之“软肋”,可谓幸甚。首先鄙人要承认“黎某”还是个文人,不似“圈子”的“小兄弟”如此“喷粪”。但从“黎某”的开篇之辞中,鄙人同感耻笑“玄海拾贝”沽名钓誉,诋毁论坛读者辨析水平之名。因此,“玄海拾贝”就有必要与您老商榷如下三“纰漏”了。
一、自从拙文问世,曾遭诸多咒骂,从未有象先生如此的分析(尽管您同样暗含某意),相信您老不会视而不见。此说明了什么?何为辨析?“二马先生”曾找过字典了,不知您老可曾看见?不知您的“纰漏一”是否成立?
二、您老将“常态”理解得有点偏颇了。“圈子”之常态是什么?您老若经常浏览电白论坛的话,恐怕您就不会这么理解了。鄙人文中也说得很清楚:纵观“圈子”的言论剑锋所指,中华伦理、道德、价值、时政,甚至包括自然天灾DD“阿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无不成为其攻击中华之理据。上至中南海,下至电白县府、教局、财局,甚至连“蓝田坡”非法炮竹厂事件也成为其攻击时政的突破口,但近月以来,眼中容不得半粒沙子的“圈子”却对电白治安高呼“万岁”......象“圈子”这类的社会“批评家”,焉有“刀下留人”?您说,您老对“圈子”的“常态”是不是欠缺一点了解?因此,您老的“纰漏二”是否站得住脚?
三、“二马先生”的联络方式早就出现在论坛,比“铁腕”的不知要早多少个月,因此就排除了“二马先生”照抄“铁腕”的号码以乱视听的可能。纵观“二马先生”一贯的言论观点及立场,其乃百分百的“异见人士”,与“圈子”的言论观点及立场无不一致。这么一个人,怎么会为社会治安而疾呼?而现实上,他确实又这么做了,这说明了什么?无非只有两种可能DD1、他确实身在公安,且有权向社会公布联络方式并索取此方面的线索。2、他履行公务的身份职责与本身的意志相矛盾。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应该说屡见不鲜。那么,你的“纰漏三”算得成功了一半,但另一半您老忽略了。您说呢?
最后,鄙人要恭喜“黎”老能找出0.5个“纰漏”。佩服!
 
QUOTE(玄海拾贝 @ 2011年01月04日 Tuesday, 09:41 AM)
与黎苡铭先生商榷
纰漏一:“DD再考证电白论坛读者的辨析水平”
纰漏一:谈到“常态”与“变态”,不妨从电白治安带上一笔。
纰漏三:“一贯阴阳怪气的“二马先生”竟将其常用的联系方式(手机与邮箱)公诸于此,呼吁网民大众向他“报案”。“玄海拾贝”生怕广大网民中计,曾呼吁网民不要上当受骗”。

“有没有理由怀疑‘铁腕’?”一文问世至今,应有几天矣!今日得见“黎苡铭”先生以“三纰漏”为剑,直取“玄海拾贝”之“软肋”,可谓幸甚。首先鄙人要承认“黎某”还是个文人,不似“圈子”的“小兄弟”如此“喷粪”。但从“黎某”的开篇之辞中,鄙人同感耻笑“玄海拾贝”沽名钓誉,诋毁论坛读者辨析水平之名。因此,“玄海拾贝”就有必要与您老商榷如下三“纰漏”了。
一、自从拙文问世,曾遭诸多咒骂,从未有象先生如此的分析(尽管您同样暗含某意),相信您老不会视而不见。此说明了什么?何为辨析?“二马先生”曾找过字典了,不知您老可曾看见?不知您的“纰漏一”是否成立?
二、您老将“常态”理解得有点偏颇了。“圈子”之常态是什么?您老若经常浏览电白论坛的话,恐怕您就不会这么理解了。鄙人文中也说得很清楚:纵观“圈子”的言论剑锋所指,中华伦理、道德、价值、时政,甚至包括自然天灾DD“阿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无不成为其攻击中华之理据。上至中南海,下至电白县府、教局、财局,甚至连“蓝田坡”非法炮竹厂事件也成为其攻击时政的突破口,但近月以来,眼中容不得半粒沙子的“圈子”却对电白治安高呼“万岁”......象“圈子”这类的社会“批评家”,焉有“刀下留人”?您说,您老对“圈子”的“常态”是不是欠缺一点了解?因此,您老的“纰漏二”是否站得住脚?
三、“二马先生”的联络方式早就出现在论坛,比“铁腕”的不知要早多少个月,因此就排除了“二马先生”照抄“铁腕”的号码以乱视听的可能。纵观“二马先生”一贯的言论观点及立场,其乃百分百的“异见人士”,与“圈子”的言论观点及立场无不一致。这么一个人,怎么会为社会治安而疾呼?而现实上,他确实又这么做了,这说明了什么?无非只有两种可能DD1、他确实身在公安,且有权向社会公布联络方式并索取此方面的线索。2、他履行公务的身份职责与本身的意志相矛盾。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应该说屡见不鲜。那么,你的“纰漏三”算得成功了一半,但另一半您老忽略了。您说呢?
最后,鄙人要恭喜“黎”老能找出0.5个“纰漏”。佩服!
[snapback]3079187[/snapback]​


为何字不加大,你又不加红色,怎就换个人啦?那个说文言文的家伙真的如三玄未悟所说去金塘。
 
QUOTE(玄海拾贝 @ 2011年01月04日 Tuesday, 09:41 AM)
与黎苡铭先生商榷

纰漏一:“DD再考证电白论坛读者的辨析水平”
纰漏一:谈到“常态”与“变态”,不妨从电白治安带上一笔。
纰漏三:“一贯阴阳怪气的“二马先生”竟将其常用的联系方式(手机与邮箱)公诸于此,呼吁网民大众向他“报案”。“玄海拾贝”生怕广大网民中计,曾呼吁网民不要上当受骗”。

“有没有理由怀疑‘铁腕’?”一文问世至今,应有几天矣!今日得见“黎苡铭”先生以“三纰漏”为剑,直取“玄海拾贝”之“软肋”,可谓幸甚。首先鄙人要承认“黎某”还是个文人,不似“圈子”的“小兄弟”如此“喷粪”。但从“黎某”的开篇之辞中,鄙人同感耻笑“玄海拾贝”沽名钓誉,诋毁论坛读者辨析水平之名。因此,“玄海拾贝”就有必要与您老商榷如下三“纰漏”了。
一、自从拙文问世,曾遭诸多咒骂,从未有象先生如此的分析(尽管您同样暗含某意),相信您老不会视而不见。此说明了什么?何为辨析?“二马先生”曾找过字典了,不知您老可曾看见?不知您的“纰漏一”是否成立?
二、您老将“常态”理解得有点偏颇了。“圈子”之常态是什么?您老若经常浏览电白论坛的话,恐怕您就不会这么理解了。鄙人文中也说得很清楚:纵观“圈子”的言论剑锋所指,中华伦理、道德、价值、时政,甚至包括自然天灾DD“阿尼诺”与“拉尼娜”现象,无不成为其攻击中华之理据。上至中南海,下至电白县府、教局、财局,甚至连“蓝田坡”非法炮竹厂事件也成为其攻击时政的突破口,但近月以来,眼中容不得半粒沙子的“圈子”却对电白治安高呼“万岁”......象“圈子”这类的社会“批评家”,焉有“刀下留人”?您说,您老对“圈子”的“常态”是不是欠缺一点了解?因此,您老的“纰漏二”是否站得住脚?
三、“二马先生”的联络方式早就出现在论坛,比“铁腕”的不知要早多少个月,因此就排除了“二马先生”照抄“铁腕”的号码以乱视听的可能。纵观“二马先生”一贯的言论观点及立场,其乃百分百的“异见人士”,与“圈子”的言论观点及立场无不一致。这么一个人,怎么会为社会治安而疾呼?而现实上,他确实又这么做了,这说明了什么?无非只有两种可能DD1、他确实身在公安,且有权向社会公布联络方式并索取此方面的线索。2、他履行公务的身份职责与本身的意志相矛盾。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应该说屡见不鲜。那么,你的“纰漏三”算得成功了一半,但另一半您老忽略了。您说呢?
最后,鄙人要恭喜“黎”老能找出0.5个“纰漏”。佩服!


QUOTE(杀Q使者 @ 2011年01月04日 Tuesday, 12:44 PM)
为何字不加大,你又不加红色,怎就换个人啦?那个说文言文的家伙真的如三玄未悟所说去金塘。
[snapback]3079263[/snapback]​



这就是“圈子”人马的素质!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