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也谈“创造性”教育 (1人在浏览)

知识,不管是英文、计算机还是手术刀,都是工具,如果说人才就是那些能娴熟运用这些工具的人,那么中国确实有不少人才。

如果人才的出发点是去毁掉整个地球,我宁愿全世界都没有人才。
 
QUOTE(byronroy @ 2010年12月23日 Thursday, 11:21 AM)
回“什么样的教育模式出人才?”:

何为人才?
如果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才却埋没良心和人类基本道德为共党利益说话,也是很恐怖的。
[snapback]3074290[/snapback]​



回答你的还是同一句话:

当局者恐怕没有这种思维,就算是老蒋也希望将国家搞好。

这句话恐怕没有党派立场。
 
QUOTE(玄海拾贝 @ 2010年12月23日 Thursday, 11:29 AM)
回答你的还是同一句话:

当局者恐怕没有这种思维,就算是老蒋也希望将国家搞好。

这句话恐怕没有党派立场。

[snapback]3074295[/snapback]​



我也奇了怪了!怎么说到教育的本质问题后,成天吵吵嚷嚷的“老师”

们却躲开了?剩下两个完全不同阵营的死硬分子在隔海探讨,可笑不?

不,这说明“只有自己口袋的才是自己的”,我们中国的民心就沦丧到

了这么个程度。
 
都是“思想观念混乱”的错啊,大师你出山挽救他们吧。
 
这才有点像辩论
 
QUOTE(异乡飘零 @ 2010年12月23日 Thursday, 03:53 PM)
这才有点像辩论
[snapback]3074395[/snapback]​



我就不习惯“骂娘”或者“喷粪”,但是我就是没有办法堵住别人不“喷粪”。
 
QUOTE(玄海拾贝 @ 2010年12月23日 Thursday, 04:36 PM)
我就不习惯“骂娘”或者“喷粪”,但是我就是没有办法堵住别人不“喷粪”。
[snapback]3074409[/snapback]​


难道都是别人的错?
 
QUOTE(byronroy @ 2010年12月23日 Thursday, 11:23 AM)
知识,不管是英文、计算机还是手术刀,都是工具,如果说人才就是那些能娴熟运用这些工具的人,那么中国确实有不少人才。

如果人才的出发点是去毁掉整个地球,我宁愿全世界都没有人才。
[snapback]3074291[/snapback]​



现阶段可预见的确实是这么回事,人类自从进入文明发展到现在都没停止过在毁灭地球,除非回复原始时代。然而未可预见的结果则尚未能确定到底是不断毁灭还是壮大成长。
 
QUOTE(异乡飘零 @ 2010年12月23日 Thursday, 06:09 PM)
难道都是别人的错?
[snapback]3074427[/snapback]​



难道“喷粪”骂人就对?若说“玄海拾贝”该骂的话,纵观“喷粪”者的嘴脸,哪个地方不是他们的剑锋所指?
 
QUOTE(宇宙细胞 @ 2010年12月23日 Thursday, 06:36 PM)
现阶段可预见的确实是这么回事,人类自从进入文明发展到现在都没停止过在毁灭地球,除非回复原始时代。然而未可预见的结果则尚未能确定到底是不断毁灭还是壮大成长。
[snapback]3074431[/snapback]​



这又提出了另一个有趣的话题--地球的作用与功能。

“地”从天而生,悬于茫茫太空之中,与众星一道,顺时顺势,大旋于天,
小转随己。此便是时空之地也。然,地并非天之饰物,乃衍生万灵之根也。
是故,万灵随地而生,万物得地而长。人乃万物之首,万物之灵,同有使用
万物之权。纵观原始至今,地球之面貌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赤地千
里到莽莽原野,不知经历了多少个冬夏春秋。而又从莽莽之原变成当今之都
市林立,人流如海,可谓上天造物,鬼斧神工。有人怀疑如此下去,地球则
毁矣!诚天地造物,何以致用?若造而无用,岂不枉费天地之初衷?是故根
本无需“杞人忧天”。或许有人怀疑竭尽地下资源后,人类所用能源从何而
来?这可是自然社会必须思考的课题。但若回顾祖先们使用“松节”照明过
渡到电灯的发明,你还愁届时无可用之物?天无绝人之路,这是亘古之道。
 
QUOTE(玄海拾贝 @ 2010年12月24日 Friday, 09:50 AM)
这又提出了另一个有趣的话题--地球的作用与功能。

“地”从天而生,悬于茫茫太空之中,与众星一道,顺时顺势,大旋于天,
小转随己。此便是时空之地也。然,地并非天之饰物,乃衍生万灵之根也。
是故,万灵随地而生,万物得地而长。人乃万物之首,万物之灵,同有使用
万物之权。纵观原始至今,地球之面貌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赤地千
里到莽莽原野,不知经历了多少个冬夏春秋。而又从莽莽之原变成当今之都
市林立,人流如海,可谓上天造物,鬼斧神工。有人怀疑如此下去,地球则
毁矣!诚天地造物,何以致用?若造而无用,岂不枉费天地之初衷?是故根
本无需“杞人忧天”。或许有人怀疑竭尽地下资源后,人类所用能源从何而
来?这可是自然社会必须思考的课题。但若回顾祖先们使用“松节”照明过
渡到电灯的发明,你还愁届时无可用之物?天无绝人之路,这是亘古之道。

[snapback]3074594[/snapback]​



希望电白的老乡将来能解决人类的能源危机问题。若是这样,电白将闻名天下。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教师罢课请愿书
中共中央、国务院、江苏省政府、江苏省教育厅、市县教育局:
  我们都是教师,当年我们怀着对“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的美好憧憬,步上了三尺讲坛,满怀信心要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多少年来,我们拖儿带女、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地工作,总以为可以得到人们的尊重、社会的认可,但在物欲横流、物价飞涨的今天,我们却不得不为正常的日常开支而担忧劳累。我们都是十年寒窗苦读出来的,很多人依靠父母的东挪西借支撑着修完学业,至今余债未清。我们都是正常人,也要结婚生子、敬老养小,微薄的收入只能勉强养家糊口。现实使我们不得不在负债中挣命,在贫穷中苦度。政府有些领导每次检查我们的工作,不是恐吓,就是叫我们要有奉献精神。我们只能在职业的良知与生活的窘迫中默默奉献。有人用打油诗生动描绘了我们的现状,读来令人辛酸:
  “上告教委整死你;得罪校长治死你;笨蛋学生气死你;野蛮家长打死你;不涨工资穷死你;竞聘上岗玩死你;职称评定熬死你;考试排名压死你;教育改革累死你;假期培训忙死你;光辉职业哄死你;一生操劳病死你。”
  《教师法》的出台曾给予我们巨大的惊喜,尤其是第25条更给了我们心灵的安慰。我们曾经是那么坚信,教师有了法律保障,证明了政府与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将教师与国家公务员等同对待,更让我们感觉到公务员不愧为“人民的公仆”,能够与教师一样安贫乐道,其精神也算难能可贵。但是,这种惊喜只是过眼云烟。就在我们无法应对物价成倍增长、最渴望增加薪金得以正常生存的时候,我们却遭到了实现社会主义以来最不公正的待遇:国家公务员增加月收入不到2000元,而我们增加的只有他们的十五分之一。这种巨大的反差只能让我们看到《教师法》的虚伪性与政府中某些人的欺骗性。而且,很难有一个充分的理由来解释这种荒唐的事实。试明查暗访一番,我们当地的国家公务员的阳光年薪有几个不是60000元以上?大权独揽者更是收入斐然。如果再算上他们的灰色收入,所谓“人民的公仆”游戏一年抵得上人民的教师辛苦五、六年。这让我们所有的教师百思不得其解,凭什么高薪者需要加薪,低薪者则保持低薪?这种荒谬的逻辑好有一比,即强盗是吃肉的,就一定要给他们更多的肉吃;乞丐是饿着的,则必须让他们继续饿着。
  有官员解释说,公务员的加薪不叫“加薪”,叫增加补贴?那么请问,公务员在哪些方面需要增加补贴?难道他们的工作比教师辛苦?难道他们的生活比教师困窘?难道他们的生财之道比教师还少?难道他们的社会地位比教师更低?又有官员说,给公务员加薪是为了高薪养廉。这种解释无异于自暴奇丑,即他们默认了自己是贪污腐化的、是不廉洁的,只要一加薪,他们就廉洁了。令人发笑的是,倘若公务员仍然不廉洁,是否还要继续加薪?反之,政府没有给教师贪污腐化的权利与机会,我们只能在教师这种唯一的职业上辛苦耕耘、固守清贫。因为教师太廉洁了,所以也就成了不加薪的理由。荒谬啊,荒谬!还有一位是我们的市委领导,他曾语重心长地劝我们教师道:“你们难道就等这几个钱用吗?”我们的回答很肯定:“是的!”因为我们每天工作十一二个小时,收入比每天工作八小时的泥瓦匠还低,这种微薄的薪金已经置我们于生活的最底层。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而能一生驰骋的,我们的确需要增加收入来维持我们的基本生活。
  我们不是对国家公务员天生芥蒂,也不是对他们心存诽谤,而是通过比较,让明眼人彻底了解此次调薪的严重不合理性,希望社会与政府不要将尊师重教置于形式上,更不希望政府成为鄙视教师、漠视教育的罪魁祸首。各级政府应该牢记这样一句名言:“对待穷人的态度 ,考验一个社会的良知;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考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教师既是穷人,又是知识分子,因此,对待教师的态度,既是在考验我们政府的良知,也是在考验我们政府的文明程度。我们不是常常反思十年文革的错误吗?因为打击迫害知识分子,导致了中国的综合国力落后于发达国家至少20年。我们不希望我们的政府好了疮疤忘了痛,在文革三十年后再制造一个文革的翻版。
  调薪的极度不合理性已经严重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我们没有足够的理由要求学生学好知识,因为教师的知识首先已经严重贬值;我们也没有理由要求学生遵纪守法,因为我们的政府首先在亵渎法律;我们也没有理由继续无私奉献,因为我们的奉献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政府的腐败;我们更没有理由支持某些公务员先生的工作,因为我们不想永远成为愚民政策的受害者。我们唯一要做的是,为自己合理、合法的权益而抗争。我们没有过多的奢望,只是首先通过集体请愿,希望各级政府体察民情、换位思考、尊重法律、以身作则,给教师以公务员的同等待遇,将尊师重教落实在行动上。如果我们得不到合情、合理、合法的对待,我们将会不断抗争,并决定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采取游行、罢课等行动。
  今天,教师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已经显而易见,我们在不放弃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况下集体请愿,既表明我们良知未泯,又表明我们可怜之至。但我们对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并未完全失望。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有度过三年困难时期的顽强毅力,有应对四川大地震的拼搏精神,有十年文革的惨痛教训……她们既克服了许多巨大的困难,也纠正了许多历史性的错误。我们相信,在对待教师待遇的问题上,党、国家和地方政府一定会发扬优良传统,克服具体困难,迅速给出正确的处理意见,给教师、社会、子孙后代,乃至历史一个完美的交待。
 
QUOTE(leomen @ 2010年12月24日 Friday, 11:22 AM)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教师罢课请愿书
中共中央、国务院、江苏省政府、江苏省教育厅、市县教育局:
  我们都是教师,当年我们怀着对“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的美好憧憬,步上了三尺讲坛,满怀信心要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多少年来,我们拖儿带女、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地工作,总以为可以得到人们的尊重、社会的认可,但在物欲横流、物价飞涨的今天,我们却不得不为正常的日常开支而担忧劳累。我们都是十年寒窗苦读出来的,很多人依靠父母的东挪西借支撑着修完学业,至今余债未清。我们都是正常人,也要结婚生子、敬老养小,微薄的收入只能勉强养家糊口。现实使我们不得不在负债中挣命,在贫穷中苦度。政府有些领导每次检查我们的工作,不是恐吓,就是叫我们要有奉献精神。我们只能在职业的良知与生活的窘迫中默默奉献。有人用打油诗生动描绘了我们的现状,读来令人辛酸:
  ......
[snapback]3074631[/snapback]​



最好就本论题说说“创造性教育”理论的是非曲直。
 
QUOTE(玄海拾贝 @ 2010年12月23日 Thursday, 10:32 AM)
当局者恐怕没有这种思维,就算是老蒋也希望将国家搞好。
[snapback]3074275[/snapback]​



[一种声音]林辉:民国政府是如何对待知识分子的

不少描述民国时期的书籍或文章都慨叹那个时期的知识份子,是一批有“骨气”而又“好玩”、“有趣”且学问深厚之人。他们有时如孩童般天真,而且对于世事,亦常有惊世骇俗的作为。显而易见,他们可以如此恣意妄为正是得益于民国政府的宽容。民国时期,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蒋介石治下的南京、重庆国民政府,不仅礼遇知识份子,使其成为高收入阶层,而且对于那些冒犯自己的知识份子也尽量包容。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开启了北洋军阀统治时代。当时,虽然军阀间混战不断,北京政权更迭频繁,但除了土匪出身的张作霖,其他军阀都表现出对民国共和政体的尊重。他们不管如何霸道,对言论自由、思想自由、学校自治都不过多干涉,而且承认宪法,敬畏法律程序,甚至对于公共舆论也十分忌惮。比如段祺瑞,当总理时就主张新闻自由,后来虽然受到舆论强烈批评并最终下野,也依旧没有控制媒体。

  还有袁世凯对待国学大师章太炎的态度也甚为有趣。1914年,民国最牛的大师之一章太炎,因不满袁世凯的独裁统治,遂前往总统府去叫骂,并砸了总统府的家具。袁世凯只是将其软禁在龙泉寺,并每月提供五百大洋作为生活费用,同时亲自手书下人八条保护准则,其中包括:“饮食起居用款多少不计”,“毁物骂人,听其自便,毁后再购,骂则听之”,诸如此类的条款。

  再如皖系军阀孙传芳前去拜访国学大师马一浮,马一浮不肯与其见面。慑于孙传芳的权势,家人劝他不必搞得太僵,就问是否“可以告诉他你不在家?”马一浮却予以拒绝:“告诉他,人在家,就是不见!”孙传芳只好悻悻地走了,马一浮也没遇到什么麻烦。

  1927年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后,继续秉持了北洋政府对待知识份子的态度。当时大学教授的薪水为400-600元(相当于现在的18000元),副教授为260-400元,讲师为200-260元,助教为100-180元。而当时北京四合院一个月的租金不过20元,北京一个四口之家,每个月60元就可以维持正常的生活,上海100元就可以。因此,说当时的知识份子为高收入阶层丝毫也不过分。

  对于那些敢于批评政府、敢于冒犯领袖的知识份子,蒋介石和国民党高官的态度又如何呢?当时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主角是国学大师刘文典和蒋介石。

  1928年,刘文典担任安徽大学校长。蒋介石多次表示要来视察,但均遭到刘文典的拒绝。刘文典表示,大学不是衙门,不需要向权贵献媚。后来,学生闹学潮,蒋介石让他当面汇报,并交出闹事学生的名单,刘文典再次拒绝,并指着蒋介石说:“你就是军阀!”蒋介石听了十分生气,当场打了他两个耳光。而刘文典也不甘示弱,当众飞起一脚踢在了蒋介石的肚子上。蒋于是将他当场抓了起来,说要枪毙。不过在蔡元培、陈立夫等人说情后,被关了七天的刘文典被释放了。

  而人称傅大炮的北大教授傅斯年,在1938年担任国民参政员时,曾两次上书弹劾行政院长孔祥熙,并最终在国民参政大会上把孔赶下了台,即便蒋介石说情也没有用。其后,傅斯年的一篇《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不可》,又将孔的继任者宋子文也赶下了台。一个国民参政员一下子赶走两任行政院长,历史上也是并不多见的。

  还有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总参谋白崇禧聘请著名教授、翻译家乔大壮当参议,并讲明不过问政务,只做些不相干的应酬文字。有一次,白崇禧将乔大壮的文稿改动了几个字。乔大壮立即面见白崇禧,严厉指责:“阁下是总参谋长,我是中央大学文学教授,各人自有一行。如果你能改我的文字,我也改你的作战计划,行不行?”白崇禧无言以对,只得把改过的文字又改了回来。

  西南联大期间,蔡元培病逝,中央研究院院长职位空缺,需要补选。按当时程序,应先由数十名资深学者组成的中研院评议会推举候选人,再由政府遴选任命。胡适、翁文灏、朱家骅三人被学界目为主要候选人,其中又以胡适呼声最高。但此时胡适正担任驻美大使,因“驻美大使”是个“肥差”,不少人想取而代之,特别是权势冲天的孔祥熙更是觊觎已久。

  学界不少人虽然希望胡适回国领导中研院,但又不愿让孔氏得逞,便不拟投胡适的票。恰在此时蒋介石也想对选举施加影响,在选举前亲自下条子要“举顾孟余出来。”此举触怒了学界。选举前夕,担任评议员的学者聚会,陈寅恪大谈学术自由主义,主张“院长必须在外国学界有声望”,“我们总不能单举几个蒋先生的秘书。”他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学界的态度为蒋介石所知,他虽很不高兴,却又无可奈何,最终只得依据程序,由朱家骅代理中研院院长。

  由此可以看出,民国政府对自由主义知识份子的人格、知识和信仰都保持了一定的尊敬。而知识份子对待政府则是:你不对的时候我批评你,你对的时候,我就支持你。

来源:独角兽博客
 
QUOTE(玄海拾贝 @ 2010年12月24日 Friday, 04:02 PM)
最好就本论题说说“创造性教育”理论的是非曲直。
[snapback]3074708[/snapback]​



[一种声音]我们为何编不出一套好的小学语文教材

王学进 评论作者

12月15日《中国青年报》的冰点特稿是围绕上海作家叶开和女儿乔乔如何对抗语文展开叙述的,女儿的对抗办法是大量阅读《哈利・波特》《格列佛游记》等经典名著,爸爸的对抗办法则是给《语文教学与研究》开专栏,批判“病态的教育带给语文的痛”,同时帮助孩子将教材中汲取的垃圾给倒出来,父女俩之所以要这样对抗语文,盖因为教材包括教法实在太烂了。

一本由郭初阳、蔡朝阳他们编写的《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的出版,一套由叶圣陶编、丰之恺插图的《开明国语读本》的重版,犹如两枚重磅炸弹射向当下的小学语文教材,此期冰点特稿更是像一把锋利的柳叶刀,将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进行了深入的勾画、挑刺,彻底暴露了教材的可恶面貌。

奇怪吧?建国60多年来,偌大的中国竟然编不出一套像模像样的小学语文教材,学生和家长反而要把70多年前出版的《开明国语读本》视为至宝,这不仅是编辑的悲哀,更是语文教育的悲哀。有那么多现成的中外名著可以选编,有那么多的专家学者参与教材编写,可为什么就是编不出一套好的语文教材,到底是什么原因?

根本原因就在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外人有所不知,编写者并不能完全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及识文断字的需要编选教材,而是要按照教材编审委员会预先框定的宗旨、范围来确定课文,凡是入选的课文都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与党和国家某个特定时期的政策策略及政治方向保持高度一致,也就是说,教材并不单是教会学生识文断字的,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增强爱国主义感情等,结果造成了语文教材承载了太多语文知识以外的负累,如道德教化和意识形态。

比较一下两种教材,我1966年入学开蒙的第一课学的是“万岁”课文,70年前的孩子在《开明国语读本》第一册第八课的“新国文”中学到的是“天地日月”四个字,你说,哪种教材更受学生欢迎?当然,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不会再编“万岁”课文了,但要体现意识形态的编辑意图则并没完全放弃。就以人教版的教材来说,12册共计46篇,平均每册4篇涉及意识形态的内容。

这并不是说语文教材不能涉及“思想性”和“政治性”,而是要看选择什么样的思想和政治内容。美国的教科书也是注重“思想性”和“政治性”的,只不过其“思想性”关乎好的公共生活。对此,徐贲先生举了由Pearson公司出版的英文教科书(Literature:ReadingandLanguage)为例,举证在美国即使是一本传授与文学有关的知识的英文教科书,也强调“思想性”,只不过它不是灌输某种权力意识形态的教条,而是启发学生思考一些与好的公共生活有关的认知、判断、价值观问题:真实、好坏是非、不同知识重要性的区别、个性和个体尊严、群体身份认同和塑造。(9月24日《南方网》)

与美国注重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传授普世价值的思想灌输不同,我们的编辑太急功近利了,他们必须配合每个阶段的政治运动随时调整政治方向,选择迎合时代需要的课文,而苦就苦在他们往往来不及跟风,因为我们的政治运动经常是一波接一波,让人目不暇接,这样,编辑就只能随着政治动向的改变转移不断调整编辑思路,选择一些临时性的旨在思想灌输的课文塞给学生和老师,根本不可能像美国的同行那样,能够一劳永逸地完成思想灌输,因为体现在美国教科书中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具有恒久的价值,而且还是普世的。

在用什么样的“思想”灌输给学生的问题没解决好之前,估计,我国很长时间难以编辑出版一套好的小学语文教材;反之,当这个问题解决后,广大中小学生才有望拥有一套自己喜欢的教材。

来源:红网
 
QUOTE(玄海拾贝 @ 2010年12月24日 Friday, 09:50 AM)
这又提出了另一个有趣的话题--地球的作用与功能。

“地”从天而生,悬于茫茫太空之中,与众星一道,顺时顺势,大旋于天,
小转随己。此便是时空之地也。然,地并非天之饰物,乃衍生万灵之根也。
是故,万灵随地而生,万物得地而长。人乃万物之首,万物之灵,同有使用
万物之权。纵观原始至今,地球之面貌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赤地千
里到莽莽原野,不知经历了多少个冬夏春秋。而又从莽莽之原变成当今之都
市林立,人流如海,可谓上天造物,鬼斧神工。有人怀疑如此下去,地球则
毁矣!诚天地造物,何以致用?若造而无用,岂不枉费天地之初衷?是故根
本无需“杞人忧天”。或许有人怀疑竭尽地下资源后,人类所用能源从何而
来?这可是自然社会必须思考的课题。但若回顾祖先们使用“松节”照明过
渡到电灯的发明,你还愁届时无可用之物?天无绝人之路,这是亘古之道。

[snapback]3074594[/snapback]​



这也与“创造性教育”理论的是非曲直有关联?
QUOTE(玄海拾贝 @ 2010年12月24日 Friday, 04:02 PM)
最好就本论题说说“创造性教育”理论的是非曲直。
[snapback]3074708[/snapback]​
 
QUOTE(异乡飘零 @ 2010年12月24日 Friday, 05:28 PM)
这也与“创造性教育”理论的是非曲直有关联?
[snapback]3074754[/snapback]​



由于“宇宙细胞”提出了另一个有趣的话题--地球的作用与功能。要么你也提个我感兴趣的话题?恐怕你没这个水平。
 
QUOTE(玄海拾贝 @ 2010年12月24日 Friday, 05:29 PM)
由于“宇宙细胞”提出了另一个有趣的话题--地球的作用与功能。要么你也提个我感兴趣的话题?恐怕你没这个水平。
[snapback]3074755[/snapback]​


确实没有你纸上谈兵的水平,我的问题还没必要向你提,你也没能力解决。
曾经向你提过一个问题,你始终不敢回答:
你说铁腕也是圈子的一员,我知道铁腕是徐局的得力助手,按照你的逻辑,那么圈子的带头大哥就是徐局。你说是不是?铁证面前,请你回答我。
 
QUOTE(异乡飘零 @ 2010年12月24日 Friday, 05:36 PM)
确实没有你纸上谈兵的水平,我的问题还没必要向你提,你也没能力解决。
曾经向你提过一个问题,你始终不敢回答:
你说铁腕也是圈子的一员,我知道铁腕是徐局的得力助手,按照你的逻辑,那么圈子的带头大哥就是徐局。你说是不是?铁证面前,请你回答我。
[snapback]3074760[/snapback]​



是你在回答了!

再者,我对你这样愚笨的问题不感兴趣!

你们最感兴趣的问题是“民主选举”,我确实没办法也不支持这种不合国情的选举。
 
QUOTE(玄海拾贝 @ 2010年12月24日 Friday, 05:41 PM)
是你在回答了!

再者,我对你这样愚笨的问题不感兴趣!

你们最感兴趣的问题是“民主选举”,我确实没办法也不支持这种不合国情的选举。

[snapback]3074766[/snapback]​


极力推荐你当添叔的首席顾问
 
cx.gif
 
QUOTE(异乡飘零 @ 2010年12月24日 Friday, 06:01 PM)
极力推荐你当添叔的首席顾问
[snapback]3074775[/snapback]​



笑话!添叔也要“顾问”?治理一个小小的电白也要“顾问”?
 
好像电白县政府是有顾问的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