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宁可居无楼 不可居无书 (1人在浏览)

黎苡铭

初中二年级
注册
2008-10-28
帖子
469
反馈评分
0
点数
1
吴其南先生1974年高中毕业,成为村中香饽饽的文化人,他毛遂自荐,决心把青春热血洒在家乡热土上。1977年,他成为电白沙琅堂砥小学一名乡村民办教师。学位紧缺成为当时适龄儿童入学的障碍,也成了吴老师的心头结。他省吃俭用,自掏钱包,于1983年利用村中私堂办学,取名“堂新小学”,拥有一、二年级共两个教学班,邀请原沙琅渡头小学退休校长一起任教。至1993年,该校发展成完全小学,1994年纳入公办学校管理,并更名为“堂英小学”。爱心、能力得到肯定,1996年,吴其南老师被上级安排到渡头小学任教。
渡头的村庄错落散居,群山相隔,逃学、厌学、失学现象之严重曾让吴老师转辗难眠。“出生在穷乡僻壤之地,见识本来就少,不读书,怎行?”吴老师自言自语,他首先想到家访,用爱心开路。学生一旦出现缺课、伤风感冒、表现异常等现象,就会让吴老师的心悬挂起来,每遇到这情况,不论是烈日当空还是狂风暴雨,他上完课都会急匆匆翻山过坳进行家访。老师与家长沟通,共同监管学生,及时发现、纠正偏差,激励进步,使学生在信任、关心、鞭策中沿着正轨不断前进。学生毕业进入中学后,吴老师依然不时过问其学习、生活情况,为学生加油鼓劲。这无微不至的跟踪服务,增强了家长支持子女将学业进行到底的信心,挽救了很多因家境困难而准备半途而废的学生,使他们从彷徨中解脱出来,借亲朋戚友之力,克服困难,奋斗成材。师生情深,亦师亦父,有口皆碑,八十年代,石古墩残疾学生肖增干跟吴老师同吃同住,吴老师常年用单车接送他上学。给困难学生买一支笔一本簿更是吴老师的家常便饭,这平常的不经意之举温暖了童心,成为学生日后成功时的美好回忆,也成为他们感恩回报社会的一种延伸。
自从吴老师进入渡头小学以来,勤教力学之风开始盛行。很多家长愿意出钱请吴老师为孩子补课,出现请家教这一现象,在经济还比较落后的山村是难能可贵的。不过,细想一下,也不足为奇,近几年,每年都有吴老师的学生考上大学,其中不乏女生,这让纯朴的村民信心倍增。吴老师担任六年级数学兼班主任以来,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2001年,他所教的班总平均分名列全县二等奖;2003年小学毕业试中,他所教的学生有六人数学满分;2004年以来,他所教的班总平均分在全镇二十多间小学中,排名保持在前四名。他本人曾获得全镇教学竞赛一等奖,曾获得县级教学论文二等奖,说课检查优秀奖。如此优秀,难免受青睐,2001年堂砥村干部上门要求吴老师回家乡任教,但渡头干部、群众坚决不同意,最后还是尊重其本人意愿,“在这里根深了,难割舍”,继续留在渡头小学任教至今。
樟木根这个村庄的孩子到渡头小学要走两公里的山路,途经一跨度三米的小溪,歪歪扭扭的几条发黑杂木无精打采横在小溪上,这就是“木桥”,承载着孩子们的希望。但,当雨天来了,这段路格外泥泞,木桥更露险态。学生常常因此而迟到,伴着一身“泥服”。1998年始,吴老师每年都带学生对此路段进行修补,连续七年不间断,2006年,他出钱请人把木桥改建成水泥桥,笑称:那是对幼小生命的尊重与呵护。
要教好学生,首先要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如果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我就没资格教育别人的孩子,己所之能,方能施之于人”,吴老师如是说。在他看来,让自己的孩子读好书,给学生、家长就是一部难得的教材。每月二百多元工资,连自己的生活都难展愁眉,何况一家几口,谈何容易?
每天凌晨,只要听到一下“嘎吱”关门声,就知是吴老师跟爱妻到菜园割菜去了,他要走八里多山路,把菜送到镇上过给菜贩,然后火速赶回学校上课,他还经营几亩被外出打工的村民所废弃的田地,种些水稻,帮补家用。年复一年,他用辛勤与汗水支撑着子女的学杂生活费。当左邻右舍陆陆续续拆旧建新,一座座“打工楼”拔地而起时,当吴老师向亲戚朋友借钱时,便听到好言相劝:“孩子读完初中了,也该去打工攒钱起楼了,特别是女孩,迟早要嫁人,读那么多书干嘛。”对此,吴老师自有一番见解:“女人读书对改变命运比男人更明显更重要,何况男女受教育的权利没有轻重之分,书不可不读,楼房可以没有。”立场坚定,信念不移,生活拮据就得精打细算,咸萝卜是吴老师全家一日三餐的常菜,星期六、日,将两只鸡蛋搅碎煮成清稀见底的鸡蛋汤就成了吴老师一家七口晚餐的美味。隔十天八天,黄昏时分,到市场买四、五两肥猪肉切成薄片跟青菜混合煮汤,在吴老师看来,味道鲜美可解馋,“孩子吃完,舔舔嘴,做功课去了”。乐观将寒酸融化,贫穷俭朴可以养德怡情,思变进取,在慈父兼严师双重角色的言传身教下,吴老师的孩子自幼就变得乖巧懂事,勤奋好学,应验了‘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的孩子都成材。透过木门缝隙,里面墙壁出现裂痕,清晰显眼,如吴老师额上的皱纹,印记了沧桑、简朴。三个‘金凤凰’从这旧陋泥房中飞出,各奔前程,有了不同的归宿。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河角村民郭菊梅受到吴老师的影响,也千方百计培养子女读书,已有两个读大学;上渡头杨基信家境一般,受到吴老师的感染,坚决将三男一女共四个孩子培养成材,已有两个上大学,另两个正读高中、初中;堂砥生马村吴作周,原计划在沙琅买屋地建楼房,当他看到吴老师咬紧牙关将子女送进高等学府时,触动很深,也不甘示弱,放弃买屋地的念头,举家在水东租屋住,让老婆专职服侍子女读书,自己则用摩托车搭客兼顾生活,乐此不疲。
为渡头村的孩子成材做好“育苗”工作,平心静气养蕙兰,桃李遍地,满园芳香,这就是吴其南-----一位已有三十一年教龄的乡村教师的心愿与追求。
 
好老师!
 
阅之,感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矣.

吴老师其南,身正影正,言传身教,令人佩服.
 
我想关心地问一句:吴老师现在转正了吗?
 
老一辈的老师有几个差的呢。。。。。。。。
现在的。。。。。。
 
QUOTE(1026683989 @ 2010年08月16日 Monday, 10:01 PM)
我想关心地问一句:吴老师现在转正了吗?
[snapback]3016656[/snapback]​


08年转为正式教师,但也快退休了。
 
惭愧,今方拜读到黎老师的文章。
你老的文章读起来让人有淡淡的墨香,呵呵!
相反,TIANYA的文章读起来沧桑感更强烈,欲哭无泪。。。
相同的是你们浓浓的人文关怀。

挺你!!
 
QUOTE(225522 @ 2010年08月16日 Monday, 10:21 PM)
老一辈的老师有几个差的呢。。。。。。。。
现在的。。。。。。
[snapback]3016665[/snapback]​



时也
 
命也?
 
为师者!致敬!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