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骇客
博士生
- 注册
- 2009-10-25
- 帖子
- 1,464
- 反馈评分
- 238
- 点数
- 101
● 于泽远(北京特稿)
昨天是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逝世21周年纪念日,总理温家宝在《人民日报》发表长篇怀念文章。这是1989年胡耀邦去世后,首位中共政治局常委以个人名义怀念这位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急先锋、后被保守势力拉下马的前总书记。
除了温家宝这篇饱含崇敬和深情的怀念文章外,一些报纸和网站也纷纷发表文章或制作专题,让人们重温胡耀邦的改革、开明、亲民、清廉形象,暗讽当今官员腐败、公正缺失、改革乏力的社会现实。
胡耀邦生于1915年,11岁就参加中共地下活动,19岁参加长征,20岁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和组织部长,是中共革命早期著名的“红小鬼”之一。完整的履历使胡耀邦在中共队伍中擢升很快,1952年,他被毛泽东钦点为共青团中央书记,并在1956年的中共八大上成为中央委员,在党内的人气扶摇直上。胡耀邦统领共青团中央长达10多年,直到今天仍被共青团系统干部尊为楷模和导师。
“文革”期间,胡耀邦和大多数中共高级干部一样经历无数次批斗,并被送去劳动改造。1976年“文革”结束后,中国逐步摆脱毛泽东的阶级斗争路线,胡耀邦也迎来他政治生涯中最为辉煌的10年。他不仅登上中共最高职位,还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个思想解放、勇于改革的领导者形象。
对改革开放
胡立下两大功劳
对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胡耀邦立下了两大功劳:一是发起真理标准大讨论,冲破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二是平反大量冤假错案,开始彻底否定毛泽东发动的“文革”等政治运动。尽管这两件大事离不开邓小平、叶剑英等元老的强力支持,但胡耀邦在第一线出谋划策最多,承担风险最大,态度最为坚决,也是不争的事实。
胡耀邦的改革勇气和大刀阔斧的改革行动受到改革派首脑邓小平的赏识,随着邓小平在党内的领袖地位逐步稳固,胡耀邦也走到前台,成为中共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1981年6月,胡耀邦接替华国锋任中共中央主席,1982年中共十二大后,胡耀邦出任中共总书记。在邓小平支持下,胡耀邦全面推进改革,一路高歌猛进,成绩斐然,古老的中国处处涌动改革之潮。
但当改革不可避免地触碰到政治制度瓶颈时,胡耀邦的胆识和勇气开始给他带来了麻烦。胡耀邦和他的伯乐邓小平一样,都认为必须改革中共僵化的政治体制。1986年6月,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说:“现在看,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引发全国上下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热烈讨论。一些思想自由的知识分子四处演说,为政治改革呐喊助威,引发中共内部保守派的恐慌和反对。1986年底,少数城市出现大学生游行,要求官方推进政改。多数曾经支持改革的党内元老担心政改可能导致“江山变色”,转而与保守派联合起来向默许探讨政改的胡耀邦乃至邓小平施压,迫使胡耀邦于1987年1月辞去总书记职务。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突发心脏病去世。去世诱发了著名的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
六四以后,改革派继续把胡耀邦当做改革的旗帜。而在保守派眼里,胡耀邦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代表。官方则尽量不提胡耀邦的名字,以减少不必要的争议和麻烦。
不过,2005年11月,官方举行了一场高规格会议纪念胡耀邦诞辰90周年。一直以胡耀邦为师的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时任国家副主席的曾庆红给予胡耀邦高度评价。分析人士认为,除温家宝外,那次高规格会议的背后推手也包括曾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中共总书记胡锦涛。
无论世人如何评判,胡耀邦早已走入历史。包括温家宝在内的人们至今对他尊崇有加,应该与当前改革在一些领域、尤其是政治领域停滞不前有一定的关系。人们希望通过胡耀邦唤起中国曾经具有的改革勇气,但在特殊利益集团无法撼动、改革缺乏共识、举步维艰的当下,重温胡耀邦或许能为改革造些声势,要翻起当年胡耀邦推动真理标准讨论和平反冤假错案那样的改革大浪,恐怕就是一个字:难!
转自《联合早报》
昨天是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逝世21周年纪念日,总理温家宝在《人民日报》发表长篇怀念文章。这是1989年胡耀邦去世后,首位中共政治局常委以个人名义怀念这位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急先锋、后被保守势力拉下马的前总书记。
除了温家宝这篇饱含崇敬和深情的怀念文章外,一些报纸和网站也纷纷发表文章或制作专题,让人们重温胡耀邦的改革、开明、亲民、清廉形象,暗讽当今官员腐败、公正缺失、改革乏力的社会现实。
胡耀邦生于1915年,11岁就参加中共地下活动,19岁参加长征,20岁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和组织部长,是中共革命早期著名的“红小鬼”之一。完整的履历使胡耀邦在中共队伍中擢升很快,1952年,他被毛泽东钦点为共青团中央书记,并在1956年的中共八大上成为中央委员,在党内的人气扶摇直上。胡耀邦统领共青团中央长达10多年,直到今天仍被共青团系统干部尊为楷模和导师。
“文革”期间,胡耀邦和大多数中共高级干部一样经历无数次批斗,并被送去劳动改造。1976年“文革”结束后,中国逐步摆脱毛泽东的阶级斗争路线,胡耀邦也迎来他政治生涯中最为辉煌的10年。他不仅登上中共最高职位,还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一个思想解放、勇于改革的领导者形象。
对改革开放
胡立下两大功劳
对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胡耀邦立下了两大功劳:一是发起真理标准大讨论,冲破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二是平反大量冤假错案,开始彻底否定毛泽东发动的“文革”等政治运动。尽管这两件大事离不开邓小平、叶剑英等元老的强力支持,但胡耀邦在第一线出谋划策最多,承担风险最大,态度最为坚决,也是不争的事实。
胡耀邦的改革勇气和大刀阔斧的改革行动受到改革派首脑邓小平的赏识,随着邓小平在党内的领袖地位逐步稳固,胡耀邦也走到前台,成为中共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1981年6月,胡耀邦接替华国锋任中共中央主席,1982年中共十二大后,胡耀邦出任中共总书记。在邓小平支持下,胡耀邦全面推进改革,一路高歌猛进,成绩斐然,古老的中国处处涌动改革之潮。
但当改革不可避免地触碰到政治制度瓶颈时,胡耀邦的胆识和勇气开始给他带来了麻烦。胡耀邦和他的伯乐邓小平一样,都认为必须改革中共僵化的政治体制。1986年6月,邓小平在一次讲话中说:“现在看,不搞政治体制改革不能适应形势”,引发全国上下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的热烈讨论。一些思想自由的知识分子四处演说,为政治改革呐喊助威,引发中共内部保守派的恐慌和反对。1986年底,少数城市出现大学生游行,要求官方推进政改。多数曾经支持改革的党内元老担心政改可能导致“江山变色”,转而与保守派联合起来向默许探讨政改的胡耀邦乃至邓小平施压,迫使胡耀邦于1987年1月辞去总书记职务。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突发心脏病去世。去世诱发了著名的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
六四以后,改革派继续把胡耀邦当做改革的旗帜。而在保守派眼里,胡耀邦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代表。官方则尽量不提胡耀邦的名字,以减少不必要的争议和麻烦。
不过,2005年11月,官方举行了一场高规格会议纪念胡耀邦诞辰90周年。一直以胡耀邦为师的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时任国家副主席的曾庆红给予胡耀邦高度评价。分析人士认为,除温家宝外,那次高规格会议的背后推手也包括曾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中共总书记胡锦涛。
无论世人如何评判,胡耀邦早已走入历史。包括温家宝在内的人们至今对他尊崇有加,应该与当前改革在一些领域、尤其是政治领域停滞不前有一定的关系。人们希望通过胡耀邦唤起中国曾经具有的改革勇气,但在特殊利益集团无法撼动、改革缺乏共识、举步维艰的当下,重温胡耀邦或许能为改革造些声势,要翻起当年胡耀邦推动真理标准讨论和平反冤假错案那样的改革大浪,恐怕就是一个字:难!
转自《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