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扩建电白县第二中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人在浏览)

或者二中可以像四中那样,合并沙琅中学,将初中部设在沙琅中学,二中为高中部。
 
QUOTE(黎苡铭 @ 2010年03月15日 Monday, 01:28 PM)
广东省教育厅:
电白县第二中学座落在电白山区中心镇――沙琅。这所中学有着辉煌的历史,在文革前,教学质量在全县数一数二,是全国不可多得的一所设点远离县城五十多公里的名校。这所威水学校的元气在文革中受伤,有必要速速为其恢复,扩大做强。
不防将电白县设想成两大版块:沿海与山区。山区镇有:那霍、罗坑、望夫、沙琅、黄岭、观珠、下垌、马踏等镇,总人口占了全县近一半,山区的孩子更想更爱更有必要读书,而沙琅镇居于电白山区中心,是“圆心”,几个山区镇位于“圆边”上,这几个镇通往沙琅近乎“直径”,交通极方便。先辈在沙琅镇建立电白县第二中学,有据可循,慧眼独到。一个地方富强文明离不开教育的兴旺,扩建电白县第二中学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其一,方便山区孩子近距离求学,可以节省开支,减轻家长负担;其二,缓解交通压力,山区的孩子来回挤车为哪般?为的是到县城上高中;其三,可热闹、繁荣山区,也有利于全县均衡发展,遍地开花。头太重尾过轻都谈不上全面发展――高中学校肩并肩排列在县城水东,好看,但不科学,地球负担重,人员太集中,呼出的气与空气成对流,浑浊,不环保。办高中须重心下移到山区,扩建电白县第二中学迫在眉睫:由于电白县第二中学近两年来管教渐见起色,学生渐多,课室有限,近百学生头碰头缩扎在一个教室上课。因位置不足,很多学生要求进电白二中读书,唯有通过考试决出人员,想进而又不能进来的学生唯有舍近求远,另寻它校了。且不说教育工作者,就连外人都认为要扩建电白二中了,是时候了。有教育界人士闻风过来考察,电白二中因此也争得上百万的支建款,但,在笔者看来,实在太“小气”了,远远不能解决“气候”,将电白县第二中学高中部建成可容纳五千名以上学生的规模,不为过。让山区孩子甚至海边孩子分流过来就读高中,使电白沿海与山区的上空书声朗朗,浓郁的读书竞争氛围一旦形成,正气也就尾随而来,“书声”均习,才谈得上和谐。“大手笔”在沙琅办大高中部,是应运而建,是对电白县教育硬件建设的一个转移与补充,符合实际,顺民心,福泽后世,天地皆欢。目前的电白二中空间所限,难扩建的话,可在沙琅镇其它地方选址建造,原校设为初中部,新校设为高中部.
沙琅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并被广东省选为首批宜居城镇试点镇(全省共10个),是有严格的考核指标的,其中之一,就是地域拓展的空间够大,有发展潜力。电白的教育要上新台阶,要成为教育强县,作为山区的代表――沙琅镇,没有一间有一定规模的高中学校的话,是行不通的,重视并尽快将电白县第二中学扩建,是建设宜居城镇配套的需要,是电白二中“劫后”重现生机,发展壮大,分担教育重压,顺应时势的迫切要求。当属掌权为民者的英明决策!
[snapback]2940367[/snapback]​


拟同意,呈汪洋同志阅示。
 
乡镇级学校的衰落是城乡差距拉大的重要体现,乡村教育资源严重缺乏、滞后。为什么教师要拼命往县城或者邻近县城的地方调?老实说,老师那一千几百块钱工资,到县城居住只会增加负担,但在教育这一块,没有人比身在其中的教师更明了乡村和城镇的教育差距了,很多人其实就是为了子女的教育才调到县城的。好的老师都进了县城,乡镇的学校必然走进恶性循环的前进道路。
顶黎的为民请命情怀,但我觉得二中要重振雄风,不是一封信有用的,只有一人一票选县长才有可能。
 
QUOTE(异乡飘零 @ 2010年03月16日 Tuesday, 02:18 AM)
不是扩建校园就可以做强,就硬件设施而言,云谭两间中学都不及二中,但山区片大部分学生都去云谭就读。究其原因,是因为二中的校风和教学质量都无法跟云谭两间中学相提并论。因此,二中想重振文革前之名气,首先要整治好校风和提高教学质量,再谈扩建。
名声不是虚有其表的。

[snapback]2940683[/snapback]​


种子、跟有经验的农夫都下海边了,山里就成了荒地,这荒地再没人开荒就变成荒山野岭------这个现实早就有人指出了!
 
异乡飘零的建议是电白专教育的出路,电白与高州教育的差异主要是校风校纪及老师的责任心,硬件暂不明显。要做好这些不要只指望教育部门,公安机关的积极参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敢干敢为才为关键。
 
异乡飘零的建议是电白教育的出路,电白与高州教育的差异主要是校风校纪及老师的责任心,硬件暂不明显。要做好这些不要只指望教育部门,公安机关的积极参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敢干敢为才为关键。
 
QUOTE(黎苡铭 @ 2010年03月15日 Monday, 01:28 PM)
广东省教育厅:
电白县第二中学座落在电白山区中心镇――沙琅。这所中学有着辉煌的历史,在文革前,教学质量在全县数一数二,是全国不可多得的一所设点远离县城五十多公里的名校。这所威水学校的元气在文革中受伤,有必要速速为其恢复,扩大做强。
不防将电白县设想成两大版块:沿海与山区。山区镇有:那霍、罗坑、望夫、沙琅、黄岭、观珠、下垌、马踏等镇,总人口占了全县近一半,山区的孩子更想更爱更有必要读书,而沙琅镇居于电白山区中心,是“圆心”,几个山区镇位于“圆边”上,这几个镇通往沙琅近乎“直径”,交通极方便。先辈在沙琅镇建立电白县第二中学,有据可循,慧眼独到。一个地方富强文明离不开教育的兴旺,扩建电白县第二中学其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其一,方便山区孩子近距离求学,可以节省开支,减轻家长负担;其二,缓解交通压力,山区的孩子来回挤车为哪般?为的是到县城上高中;其三,可热闹、繁荣山区,也有利于全县均衡发展,遍地开花。头太重尾过轻都谈不上全面发展――高中学校肩并肩排列在县城水东,好看,但不科学,地球负担重,人员太集中,呼出的气与空气成对流,浑浊,不环保。办高中须重心下移到山区,扩建电白县第二中学迫在眉睫:由于电白县第二中学近两年来管教渐见起色,学生渐多,课室有限,近百学生头碰头缩扎在一个教室上课。因位置不足,很多学生要求进电白二中读书,唯有通过考试决出人员,想进而又不能进来的学生唯有舍近求远,另寻它校了。且不说教育工作者,就连外人都认为要扩建电白二中了,是时候了。有教育界人士闻风过来考察,电白二中因此也争得上百万的支建款,但,在笔者看来,实在太“小气”了,远远不能解决“气候”,将电白县第二中学高中部建成可容纳五千名以上学生的规模,不为过。让山区孩子甚至海边孩子分流过来就读高中,使电白沿海与山区的上空书声朗朗,浓郁的读书竞争氛围一旦形成,正气也就尾随而来,“书声”均习,才谈得上和谐。“大手笔”在沙琅办大高中部,是应运而建,是对电白县教育硬件建设的一个转移与补充,符合实际,顺民心,福泽后世,天地皆欢。目前的电白二中空间所限,难扩建的话,可在沙琅镇其它地方选址建造,原校设为初中部,新校设为高中部.
沙琅被评为全国重点镇,并被广东省选为首批宜居城镇试点镇(全省共10个),是有严格的考核指标的,其中之一,就是地域拓展的空间够大,有发展潜力。电白的教育要上新台阶,要成为教育强县,作为山区的代表――沙琅镇,没有一间有一定规模的高中学校的话,是行不通的,重视并尽快将电白县第二中学扩建,是建设宜居城镇配套的需要,是电白二中“劫后”重现生机,发展壮大,分担教育重压,顺应时势的迫切要求。当属掌权为民者的英明决策!
[snapback]2940367[/snapback]​


好建议!不过在沙琅新建一个“建成可容纳五千名以上学生的规模”的高中部,10年内都是没可能的事…
 
加强山区教育是必要的,但目前条件下并不是扩建学校的问题。其实现在下面学校并不是学位紧张,而是资源浪费,二中近年出现初一爆满是因为换了一个校长!如果真有人愿意在二中读高中,那就应该还二中本来的面目,把初中退到沙琅中学等这些初中学校去办。政府若能提高山区教师待遇,把好的校长好的老师留在山区,那些孩子还会往县城跑往云潭爬吗?有了优秀的生源成绩还会上不去吗?除了教师待遇是一个问题外,当权者的决策也是一个关键,像电白中学招高中就完全是从个人利益出发,根本不考虑教育布局,这倒好把一间条件这么好的学校搞得不伦不类!山区的百姓盼望有一间好的高中,县城的居民也希望有一间真正能读书的初中啊!个人意见是如果投资建校未必能留住学生,如果把建校的资金用来补充教学设备,提高教师待遇必有能看得到的效果。
 
QUOTE(农夫 @ 2010年03月18日 Thursday, 12:34 PM)
加强山区教育是必要的,但目前条件下并不是扩建学校的问题。其实现在下面学校并不是学位紧张,而是资源浪费,二中近年出现初一爆满是因为换了一个校长!如果真有人愿意在二中读高中,那就应该还二中本来的面目,把初中退到沙琅中学等这些初中学校去办。政府若能提高山区教师待遇,把好的校长好的老师留在山区,那些孩子还会往县城跑往云潭爬吗?有了优秀的生源成绩还会上不去吗?除了教师待遇是一个问题外,当权者的决策也是一个关键,像电白中学招高中就完全是从个人利益出发,根本不考虑教育布局,这倒好把一间条件这么好的学校搞得不伦不类!山区的百姓盼望有一间好的高中,县城的居民也希望有一间真正能读书的初中啊!个人意见是如果投资建校未必能留住学生,如果把建校的资金用来补充教学设备,提高教师待遇必有能看得到的效果。
[snapback]2941627[/snapback]​



沙琅中学、电白二中这两“杯水”都满了,呈溢出状态了,能从这杯“倒”到那杯就解决问题吗?扩容是解决“水多”的有效途径。
在沙琅办纯高中学校,时机已成熟。筑好巢,管好巢,凤自然来,何患无生源?
 
QUOTE(化骨绵豆 @ 2010年03月16日 Tuesday, 11:23 PM)
乡镇级学校的衰落是城乡差距拉大的重要体现,乡村教育资源严重缺乏、滞后。为什么教师要拼命往县城或者邻近县城的地方调?老实说,老师那一千几百块钱工资,到县城居住只会增加负担,但在教育这一块,没有人比身在其中的教师更明了乡村和城镇的教育差距了,很多人其实就是为了子女的教育才调到县城的。好的老师都进了县城,乡镇的学校必然走进恶性循环的前进道路。
顶黎的为民请命情怀,但我觉得二中要重振雄风,不是一封信有用的,只有一人一票选县长才有可能。
[snapback]2941080[/snapback]​




何年何日才能盼到
wacko2.gif
 
QUOTE(化骨绵豆 @ 2010年03月16日 Tuesday, 11:23 PM)
乡镇级学校的衰落是城乡差距拉大的重要体现,乡村教育资源严重缺乏、滞后。为什么教师要拼命往县城或者邻近县城的地方调?老实说,老师那一千几百块钱工资,到县城居住只会增加负担,但在教育这一块,没有人比身在其中的教师更明了乡村和城镇的教育差距了,很多人其实就是为了子女的教育才调到县城的。好的老师都进了县城,乡镇的学校必然走进恶性循环的前进道路。
顶黎的为民请命情怀,但我觉得二中要重振雄风,不是一封信有用的,只有一人一票选县长才有可能。
[snapback]2941080[/snapback]​




QUOTE(byronroy @ 2010年03月19日 Friday, 01:46 AM)
何年何日才能盼到
wacko2.gif

[snapback]2941922[/snapback]​


高州的市长是一人一票选的吗?怎别人的教育就能搞得好?
 
QUOTE(黎苡铭 @ 2010年03月18日 Thursday, 04:03 PM)
沙琅中学、电白二中这两“杯水”都满了,呈溢出状态了,能从这杯“倒”到那杯就解决问题吗?扩容是解决“水多”的有效途径。
在沙琅办纯高中学校,时机已成熟。筑好巢,管好巢,凤自然来,何患无生源?
[snapback]2941718[/snapback]​


我倒是听说下面的中学教室都是空空的
 
连镇长都不能直选,谈何容易
 
QUOTE(Cary @ 2010年03月19日 Friday, 02:39 AM)
高州的市长是一人一票选的吗?怎别人的教育就能搞得好?
[snapback]2941936[/snapback]​


非常遗憾地告诉你,这是人种的问题。客观一点,是社会风气的问题,不信你深入了解一下电白教师的观点,看有几个真心认同读书有用的?又有几个是喜欢读书的?

我认为要搞好一间高中,需要有良好的环境、良好的师资队伍,当然还要有一间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现在电白的领导都忙于在水东建中学附小小学附中什么的。想靠政府搞好二中,基本没戏,搞好二中的前提是搞垮一中、水东中和电海中,我认为这是中国教育改革的远景。未来优秀的高中,一定是私人办的。如果我的股票能连续十次翻倍的话,我一定会在电白办一间学校,办学校比养猪好多了。
 
QUOTE(沧海一声啸 @ 2010年03月20日 Saturday, 10:30 AM)
非常遗憾地告诉你,这是人种的问题。客观一点,是社会风气的问题,不信你深入了解一下电白教师的观点,看有几个真心认同读书有用的?又有几个是喜欢读书的?

我认为要搞好一间高中,需要有良好的环境、良好的师资队伍,当然还要有一间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现在电白的领导都忙于在水东建中学附小小学附中什么的。想靠政府搞好二中,基本没戏,搞好二中的前提是搞垮一中、水东中和电海中,我认为这是中国教育改革的远景。未来优秀的高中,一定是私人办的。如果我的股票能连续十次翻倍的话,我一定会在电白办一间学校,办学校比养猪好多了。
[snapback]2942355[/snapback]​


你办学校,你要读的书不是汉语,那你办的学校用哪国的教科书呢?你又请谁来教呀?电白的教师你肯定不会请,你跟他们有仇。等你的股票升了你到天上办学吧。
 
我认为可以把二中作为山区片的重点中学来定位。
 
电白加油
 
感觉教育局不大重视二、三、四。。。。等不在水东镇内的中学
 
你想贪污经费吧??电白二中有什么资格扩建??二中的老师没文化,教育不能提高,就算你扩建了,也没人来读,浪费国家资源。。
 
QUOTE(异乡飘零 @ 2010年03月16日 Tuesday, 02:18 AM)
不是扩建校园就可以做强,就硬件设施而言,云谭两间中学都不及二中,但山区片大部分学生都去云谭就读。究其原因,是因为二中的校风和教学质量都无法跟云谭两间中学相提并论。因此,二中想重振文革前之名气,首先要整治好校风和提高教学质量,再谈扩建。
名声不是虚有其表的。

[snapback]2940683[/snapback]​


说得对
 
QUOTE(不差钱 @ 2010年03月16日 Tuesday, 04:05 PM)
拟同意,呈汪洋同志阅示。
[snapback]2940897[/snapback]​


你以为你很有才华啊??
 
QUOTE(什么是民主 @ 2010年03月15日 Monday, 01:44 PM)
愿望是好的,但文中论据及论证过程没能说明扩建二中的必要性.

再扩建,有浪费资源可能.如电三中\四中.
[snapback]2940375[/snapback]​


说得对支持一下!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