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讨论 看着过10000.00元的民校收费,不禁心生感慨 (4人在浏览)

电白民办学校风头盖过公办学校,家长学生都惨叫连连,追究其源头,只能说电白的老板们和电白的官老爷们太会资本运作,也说明了“私有化”的泛滥已经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当一切产业都是私有化时,番薯三们才真正知道“苦”字怎么写了!

不是说从明年起取消民校招生资格吗
 
鲁迅死的挺早的,不知道是不是跟看这个世界太多事不顺眼,有关
鲁迅吃糖饼死的!鲁迅太喜欢吃糖了,身体亚健康。
 




鲁 迅



I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鲁迅用的最多的色彩依次是白、黑、红,属于基本色彩,不能互相关联。倘使排列,便会引起一阵紧张。然而乌蓝、青白便在短短几句中显现了。)



“小栓的爹,你就去么?”是一个老女人的声音。里边的小屋子里,也发出一阵咳嗽。



“唔。”老栓一面听,一面应,一面扣上衣服;伸手过去说,“你给我罢。”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钱,交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的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子去了。那屋子里面,正在窸窸窣窣的响,接着便是一通咳嗽。老栓候他平静下去,才低低的叫道,“小栓……你不要起来。……店么?你娘会安排的。”



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他安心睡了;便出了门,走到街上。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的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屋子里冷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然而乌蓝、青白过后,大抵是黑沉沉与灰白,可是为什么老栓为什么会觉得爽快呢?又为什么会牵涉到生命呢?又怎么样的本领给人生命呢?)



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里看见一条丁字街,明明白白横着。他便退了几步,寻到一家关着门的铺子,蹩进檐下,靠门立住了。好一会,身上觉得有些发冷。



“哼,老头子。”



“倒高兴……。”



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了。一个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老栓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并且看出衣上暗红的镶边。



一阵脚步声响,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静了一会,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将他挤倒了。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的往下滴。



(大抵鲁迅想传达出来一种阴沉的氛围——一群看客像鬼一样徘徊,仿佛没有任何外貌。脖颈伸得很长,仿佛一群鸭被无形的手捏着往上提,可是仍旧不知获得些什么。)



(轰的一声,便全然向后退,眼前却之间一黑色的人掌握着价值规律,分明地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画面由黑白逐渐转为暗红(镶边),再到鲜红一点一点往下低。然而可以推知两个可悲的事实:一个年轻的生命在众多人的冷眼中消逝了;然而消逝过后,又全然变成了他人手中的货,会给人以神通。)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的想交给他,却又不敢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画面逐步从暗黑走向亮堂,然而读者的心却如铁锥一丝一毫地向下坠。原本一个纯粹的生命,现在却突然变成人血馒头,将成为新的生命,注入到别人的躯壳里,收获许多幸福。然而别的事情大抵也可不甚关心,如死者的悲哀、看客的好奇,而人血馒头却可像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好将自己家族的生命延续下去。)



I I



老栓走到家,店面早经收拾干净,一排一排的茶桌,滑溜溜的发光。但是没有客人;只有小栓坐在里排的桌前吃饭,大粒的汗,从额上滚下,夹袄也帖住了脊心,两块肩胛骨高高凸出,印成一个洋文的“八”字。老栓见这样子,不免皱一皱展开的眉心。他的女人,从灶下急急走出,睁着眼睛,嘴唇有些发抖。



“得了么?”



“得了。”



两个人一齐走进灶下,商量了一会;华大妈便出去了,不多时,拿着一片老荷叶回来,摊在桌上。老栓也打开灯笼罩,用荷叶重新包了那红的馒头。小栓也吃完饭,他的母亲慌忙说:“小栓──你坐着,不要到这里来。”一面整顿了灶火,老栓便把一个碧绿的包,一个红红白白的破灯笼,一同塞在灶里;一阵红黑的火焰过去时,店屋里散满了一种奇怪的香味。“好香!你们吃什么点心呀?”这是驼背五少爷到了。这人每天总在茶馆里过日,来得最早,去得最迟,此时恰恰蹩到临街的壁角的桌边,便坐下问话,然而没有人答应他。“炒米粥么?”仍然没有人应。老栓匆匆走出,给他泡上茶。



“小栓进来罢!”华大妈叫小栓进了里面的屋子,中间放好一条凳,小栓坐了。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



“吃下去罢,──病便好了。”



小栓撮起这黑东西,看了一会,似乎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说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的拗开了,焦皮里面窜出一道白气,白气散了,是两半个白面的馒头。──不多工夫,已经全在肚里了,却全忘了什么味;面前只剩下一张空盘。他的旁边,一面立着他的父亲,一面立着他的母亲,两人的眼光,都仿佛要在他身上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便禁不住心跳起来,按着胸膛,又是一阵咳嗽。



“睡一会罢,──便好了。”



小栓依他母亲的话,咳着睡了。华大妈候他喘气平静,才轻轻的给他盖上了满幅补钉的夹被。



(然而从第II部分中我们可以从中窥伺到华老栓一家所受到的封建主义的压迫——政治压迫、经济剥削、思想统治的三合一式的压迫。然而鲁迅大多不愿将笔触融入仅仅对于原本封建主义压迫的客观描述,反而凭借细节一笔带过,倒是更喜欢描绘这些被压迫、剥削的人的意识形态,比如曾经读过的《祝福》中的祥林嫂受到的压迫,鲁四老爷一家把祥林嫂当成可以多做活的佣人;而中介将她到处出卖;她的婆婆将她强行嫁给贺家坳

的贺老六,为了收彩礼给自己儿子作为彩礼。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发生的自然而然,但祥林嫂的态度呢?她用自己辛苦的劳动换来了十二元鹰洋,而买的是门槛——即他人践踏自己的门票与资格,而踏与跨的结束也未能使祥林嫂的命运发生显著的改观。因而鲁迅作品的伟大性在于,他所描写的封建社会的剥削与压迫并非仅仅凭借政府权力的强制性为前提,而是以封建劳苦大众自身的愚昧与落后为前提。所以现在有些资本家去灌输一些理念:996是福报、资本家为大众带来了就业、结构性优化、狼性淘汰小资等等。)



(后来又隐约想起鲁迅曾经写过的一篇叫做《夏三虫》的杂文:

夏天近了,将有三虫:蚤,蚊,蝇。

假如有谁提出一个问题,问我三者之中,

最爱什么,而且非爱一个不可,又不准像“青年必读书”那样的缴白卷的。



我便只得回答道:跳蚤。



跳蚤的来吮血,虽然可恶,而一声不响地就是一口,何等直截爽快。蚊子便不然了,一针叮进皮肤,自然还可以算得有点彻底的,但当未叮之前,要哼哼地发一篇大议论,却使人觉得讨厌。如果所哼的是说明人血应该给它充饥的理由,那可更其讨厌了。)



(要吸你的血,反而不断强调吸你血的合理性,不断为攫取找到更自洽的理由,这大概是资本家的谬论了。然而封建主义已经是洗脑成功了的,反而极省检地去描摹自甘剥削的客观状态,就更显可悲了。)



(然而那些自己甘愿引颈受戮的细节描写才更让人心寒: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的钱、重病的小栓休息却盖着的是满副补丁的夹被。而即使这么窘迫的物质条件,却在最终那包钱的交换价值仅仅等同于一个刽子手临刑前顺手搞到的人血馒头,然而刽子手一开始并没有逼迫华老栓,而是华老栓自己心甘情愿走上街头换取的物件。然而这个物件(人血馒头)已经变成了一碟乌黑的圆东西——也就是一个充满生机、却被杀害了的、一点一滴滴鲜血的生命。在这里,小栓仿佛拿着自己的性命一般,这就是生命的移植了。一旁的父母更为紧张,他们拿出一生的积蓄换来的人血馒头,希望往儿子体内注入他人的生命。这一节中,鲁迅清晰地向我们展示出了三种生命形态:生命的消散、生命的空洞与生命的愚昧。这三者都令人恐惧,浑身发凉。)



I I I



店里坐着许多人,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的给客人冲茶;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



“老栓,你有些不舒服么?──你生病么?”一个花白胡子的人说。



“没有。”



“没有?──我想笑嘻嘻的,原也不像……”花白胡子便取消了自己的话。



“老栓只是忙。要是他的儿子……”驼背五少爷话还未完,突然闯进了一个满脸横肉的人,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刚进门,便对老栓嚷道:



“吃了么?好了么?老栓,就是运气了你!你运气,要不是我信息灵……。”



老栓一手提了茶壶,一手恭恭敬敬的垂着;笑嘻嘻的听。满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听。华大妈也黑着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叶来,加上一个橄榄,老栓便去冲了水。



“这是包好!这是与众不同的。你想,趁热的拿来,趁热的吃下。”横肉的人只是嚷。



“真的呢,要没有康大叔照顾,怎么会这样……”华大妈也很感激的谢他。



“包好,包好!这样的趁热吃下,这样的人血馒头,什么痨病都包好!”



华大妈听到“痨病”这两个字,变了一点脸色,似乎有些不高兴;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讪着走开了。这康大叔却没有觉察,仍然提高了喉咙只是嚷,嚷得里面睡着的小栓也合伙咳嗽起来。



“原来你家小栓碰到了这样的好运气了。这病自然一定全好;怪不得老栓整天的笑着呢。”花白胡子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低声下气的问道,“康大叔──听说今天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谁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事?”



“谁的?不就是夏四奶奶的儿子么?那个小家伙!”康大叔见众人都耸起耳朵听他,便格外高兴,横肉块块饱绽,越发大声说,“这小东西不要命,不要就是了。我可是这一回一点没有得到好处;连剥下来的衣服,都给管牢的红眼睛阿义拿去了。──第一要算我们栓叔运气;第二是夏三爷赏了二十五两雪白的银子,独自落腰包,一文不花。”



小栓慢慢的从小屋子里走出,两手按了胸口,不住的咳嗽;走到灶下,盛出一碗冷饭,泡上热水,坐下便吃。华大妈跟着他走,轻轻的问道,“小栓,你好些么?──你仍旧只是肚饿?……”



“包好,包好!”康大叔瞥了小栓一眼,仍然回过脸,对众人说,“夏三爷真是乖角儿,要是他不先告官,连他满门抄斩。现在怎样?银子!──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关在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



“阿呀,那还了得。”坐在后排的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很现出气愤模样。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底细的,他却和他攀谈了。他说: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你想:这是人话么?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这么穷,榨不出一点油水,已经气破肚皮了。他还要老虎头上搔痒,便给他两个嘴巴!”



“义哥是一手好拳棒,这两下,一定够他受用了。”壁角的驼背忽然高兴起来。

“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康大叔显出看他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



听着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滞;话也停顿了。小栓已经吃完饭,吃得满头流汗,头上都冒出蒸气来。



“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的说。



“发了疯了。”二十多岁的人也恍然大悟的说。



店里的坐客,便又现出活气,谈笑起来。小栓也趁着热闹,拚命咳嗽;康大叔走上前,拍他肩膀说:



“包好!小栓──你不要这么咳。包好!”



“疯了。”驼背五少爷点着头说。



(做药的人姓夏,吃药的人姓华,连在一起就是华夏,然而在那时的中国,华吃掉了夏。小说名字叫“药”,然而华夏的药方又在何处呢?老栓、小栓的名字也能进一步解读:中国传统社会中,父子的名字不能用同一个字,这是家讳。鲁迅博学多才肯定知道这一禁忌,却故意命名为老栓、小栓,含义是什么呢?下一辈的小栓仍然像父辈老栓一样:体格健全、思想麻木。“栓”左木右全,隐喻昭然若揭:全然麻木;另外,“栓”字本身就是塞子的意思,塞子代表不通。革命者的鲜血被全然麻木的愚氓吃掉了)



(看客一号,驼背五少爷,无名无姓,特征告诉我们这是一个畸形的人;看客二号,花白胡子,无名无姓,特征告诉我们这是一个老朽的人;看客三号,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无名无姓,年轻人,不老朽、不畸形,是中国的未来、华夏的希望,却和畸形、老朽一样的思想,连话都毫无见解,只有两句附和话:“阿呀,那还得了。”“发了疯了。”然而这些人聚在一起正是一群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无个性就是他们的个性,无思想就是他们的思想,无意识就是他们的意识、无目的就是他们的目的,所以他们不需要拥有名字,不能把他们当成人物典型来看,他们只是一群看客,一个群体。)



(第三节不仅命名大有学问,而且引出了故事的一条暗线:夏家只有一个老娘,还很贫穷。一个年轻的生命在夏四奶奶的抚养下艰难成长;怎样获得了“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的信念;他怎样为自己的信念奋斗、参与革命......却被自己的亲人夏三爷为了银子所出卖。即使被关进了牢里还要劝牢头造反,红眼睛阿义这时还要去榨取他的油水,榨不出油水却全然听到“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于是给了他两个嘴巴。他被打了反而说:“阿义可怜可怜哩。”可那些看客却不理解——看客们听到夏家儿子的话“气愤”,看到他被打又“高兴”,看他说“阿义可怜”又目光板滞,最后又恍然大悟地得出结论是夏家的儿子疯了。这些看客的麻木构成了一个圈,而夏家儿子就落入这个圈里,不仅理想与价值不被理解,不仅仅被看客们消解为无,而且还被视为疯子,被彻底的排斥,甚至成为了被任意伤害和杀害的正当理由,在这些看客声里,小栓两次咳嗽,旨在提醒我们,不仅看客们麻木不仁,还有更麻木不仁的人想用夏家儿子的生命换取新的生命。)



(这一节结束时,小栓拼命咳嗽的声音和康大叔“包好”“包好”的嚷嚷,与看客们“疯了”的声音,会让我们忍不住发问:到底是谁疯了?)



I V



西关外靠着城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的馒头。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坐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



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他,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座坟前,放下了篮子。



(这是小说的最后一幕:坟场。华、夏两家的母亲在这里相遇,华家的故事已经埋葬结尾了。夏家母亲脸色惨白,踌躇甚至羞愧,尽管他儿子是为了社会和国家而死,是一个崇高的生命;而在社会的眼里,他是一个被处死刑的囚犯。在这样的舆论压力下,他本应感到光荣的母亲都感觉羞愧——这正是这部小说最让人绝望的地方:最绝望的不是一个年轻的生命被杀害,而是被杀害后仍旧得不到主流社会的认可,只能称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即使流淌了鲜血,也只是被麻木不仁的老栓、小栓利用,甚至连自己的母亲也不能理解。)



那坟与小栓的坟,一字儿排着,中间只隔一条小路。华大妈看他排好四碟菜,一碗饭,立着哭了一通,化过纸锭;心里暗暗地想,“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那老女人徘徊观望了一回,忽然手脚有些发抖,跄跄踉踉退下几步,瞪着眼只是发怔。



华大妈见这样子,生怕他伤心到快要发狂了;便忍不住立起身,跨过小路,低声对他说,“你这位老奶奶不要伤心了,──我们还是回去罢。”



那人点一点头,眼睛仍然向上瞪着;也低声吃吃的说道,“你看,──看这是什么呢?”



华大妈跟了他指头看去,眼光便到了前面的坟,这坟上草根还没有全合,露出一块一块的黄土,煞是难看。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



他们的眼睛都已老花多年了,但望这红白的花,却还能明白看见。花也不很多,圆圆的排成一个圈,不很精神,倒也整齐。华大妈忙看他儿子和别人的坟,却只有不怕冷的几点青白小花,零星开着;便觉得心里忽然感到一种不足和空虚,不愿意根究。



那老女人又走近几步,细看了一遍,自言自语的说,“这没有根,不像自己开的。──这地方有谁来呢?孩子不会来玩;──亲戚本家早不来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她想了又想,忽又流下泪来,大声说道:



“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你还是忘不了,伤心不过,今天特意显点灵,要我知道么?”他四面一看,只见一只乌鸦,站在一株没有叶的树上,便接着说,“我知道了。──瑜儿,可怜他们坑了你,他们将来总有报应,天都知道;你闭了眼睛就是了。──你如果真在这里,听到我的话,──便教这乌鸦飞上你的坟顶,给我看罢。”



(从此,我们知道夏家儿子全名叫夏瑜。夏、秋均为季节;瑜、瑾均为美玉【怀瑾握瑜】,夏瑜借指秋瑾。夏瑜生命消散了,但已经有人祭拜过;夏瑜英勇牺牲了,却还有革命者前赴后继为着革命的未来而奋斗。)



(华大妈看见儿子坟冢上只开着清白小花,突然感到不足和空虚,这说明她感到儿子死亡毫无价值;而夏瑜的母亲却惊异地近乎发狂,发出了剧烈的内心转变——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这说明夏瑜之死对于中国思想社会并非毫无影响,也因此浸润了华大妈的心。)



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两人站在枯草丛里,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



许多的工夫过去了;上坟的人渐渐增多,几个老的小的,在土坟间出没。



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便想到要走;一面劝着说,“我们还是回去罢。”



那老女人叹一口气,无精打采的收起饭菜;又迟疑了一刻,终于慢慢地走了。嘴里自言自语的说,“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药》中华、夏两家象征着中国,夏大妈朦胧地意识到了自己儿子的正义性与杀害自己儿子的邪恶性,于是心中萌生着一种并不明确的复仇愿望——他们将来总有报应。怀着这种茫然的复仇心理,她希望乌鸦回应她的期待,也因此感染了华大妈——但仅仅是期望自己和家人命运完善。)



(乌鸦“铁铸一般站着”形象刚劲有力,大叫震悚而凄厉,不让人厌恶。乌鸦的艺术形象是孤傲遒劲、强劲有力的。)
 
应夏兄所说,网上转来鲁迅的《药》鉴赏
 
《药》是我读书时最喜欢的文章,我觉得小说比诗歌对联好看多了
 
《药》是我读书时最喜欢的文章,我觉得小说比诗歌对联好看多了
很明显,你还没有读懂鲁迅的巜药》。
当时的物业公司,向愚味的人民,强力宣传人血可以治病,让愚昧的人去吃反对物业公司人的血,这叫杀人诛心。愚昧的人吃了反对物业的人,肯定更加认定反对物业的人是坏人,要不然你吃不下口。让反对物业的人死心,是愚昧的人吃了你的同伙。使反对物业的人,和愚昧的人不能在一起推翻物业公司。
《药》就是叫愚昧的人,不要再去吃人血馒头。可现在还是一样,很多愚昧的人想吃,被物业认定的异类分子的血。
 
现在的电海已经被水东中甩了半条街了,不敢说几条街。
真不知你是真无知啊还是假无知,水东什么时候好过电海了?还几条街,我现在只知道电海、水东、实验、高级、电白这所谓的五架马车,现在一架已解体,剩下的水东好像每次都是第一吧,倒数第一吧。原来没有变马车时,电海差不多1000人左右本科,水东、实验合起来也有四百左右,后来成马车后,电海一下子少了一半,水东一百几,实验一百几,高级也 是一百几,电白几十,而我们的名校一中,招了几千正取生后又招了所谓自主生后,每次电白第一,从来不敢把入学成绩跟升学成绩公布出来,取上线率
 
现在的教育,跟我那时候,没有区别
 
最后编辑: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