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电白一中建校100周年校庆选择性邀请校友参加。 (2人在浏览)

一直都很佩服天涯老师,敢于说真话。现在不少学校都把有权有势的人说成是自己的校友,只要对方不反对,说多几年就变成真的了。
 
QUOTE(zhou @ 2014年10月03日 Friday, 12:28 PM)
天涯老师,可能一中校友是回答水东学生的,水东学生帖中说每届每班只请三人,与一中校友发的一封信内容有很大误差。
[snapback]3704710[/snapback]​


对不起,一中历史我不了解,我没有看到哪里说每班只请三人,我发这个没有对天涯老师不敬的意思,请您原谅!
 
QUOTE(水东学生 @ 2014年10月02日 Thursday, 11:25 PM)
近接通知,电白一中建校一百周年校庆,历届每班只限三人参加。
试问:是否怕校友众多,校区容不下,禁止全面通知,只搞小圈子校庆?
我想,组织者一定是认为自电白一中建校起的第一届毕业生至二0一四级新生都回来参加了,不然怎会禁止学生回母校参加校庆?我想,文革时期毕业能回来的都少了,何况一百年前出生的学生!
纵观各地学校的校庆,都在报纸广而告之,让学友有机会回母校一聚,看看母校的发展。
历届毕业生,藏龙卧虎,一些有志为母校建设、发展的学子,由于没接到邀请,势必伤心!
电白一中的校庆,真让人伤透了心。
[snapback]3704529[/snapback]​


可能是有聚餐,招待不过来吧,怕失了礼数,毕竟每年都毕业成百上千位学生,听说一中的老师也没有参加聚餐,组织者可能收到信息会有好几万校友回来,所以就下限客令?我小人物一个,没有听说这回事
kun.gif
 
作为电白一中曾经的一分子,我们确不懂从网上了解一中校庆的事,因为离开母校N年了,为生存在外拼搏,哪有空闲时间了解母校的现况?搞100周年校庆这么重要的事,只在一中网上发布个消息,似有偷偷摸摸之嫌。

既然有口头通知少数人才可参加校庆,从近年一中领导唯利是图的表现看,我相信会是真的。
 
QUOTE(水东学生 @ 2014年10月02日 Thursday, 11:25 PM)
近接通知,电白一中建校一百周年校庆,历届每班只限三人参加。
试问:是否怕校友众多,校区容不下,禁止全面通知,只搞小圈子校庆?
我想,组织者一定是认为自电白一中建校起的第一届毕业生至二0一四级新生都回来参加了,不然怎会禁止学生回母校参加校庆?我想,文革时期毕业能回来的都少了,何况一百年前出生的学生!
纵观各地学校的校庆,都在报纸广而告之,让学友有机会回母校一聚,看看母校的发展。
历届毕业生,藏龙卧虎,一些有志为母校建设、发展的学子,由于没接到邀请,势必伤心!
电白一中的校庆,真让人伤透了心。
[snapback]3704529[/snapback]​


哪里的消息啊,谁说的不让其他校友回来。造谣可是犯罪呢
 
QUOTE(tianya @ 2014年10月03日 Friday, 12:15 AM)
----------------------------------------------------------------------------------------------------

据我所知,1965年,电白一中曾举行15周年校庆,地点电白县水东大戏院。电白一中何来百年历史?听说,电白一中是1950年才出现的校名,上世纪50年代末,电白一中才从原国民党县立电白中学原址迁往水东镇。目前,电白四中也自称有百年历史,这段历史就是把原国民党县立电白中学存在的历史加了进去。
许多人认为,国民党县立电白中学的办学历史应与解放后新成立的电白四中、电白一中的历史分开来,因为彼此没有传承关系,招牌不同,创办者不同!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原深圳市委书记李灏,电白四中说李灏是自己的学生,电白一中则把李灏列入本校杰出校友名单!!!事实是:解放前李灏是国民党县立电白中学初中毕业生,广东省省立第九中学高中毕业生。
[snapback]3704561[/snapback]​


老校基本都有改过名的,改名不算健新校,校龄都是算最前身建校时间的。
 
QUOTE(tianya @ 2014年10月03日 Friday, 02:23 PM)
--------------------------------------------------------------------------------------------------
我的母校是电白县红卫中学。现在的电白一中只认钱----多数学生是交了大笔赞助费的,有多少穷人的优秀子女因为无力交巨额赞助费而被迫转读二流中学。

不要太在乎电白一中是否邀请自己回去参加校庆,这个校庆的最终目的是拉赞助费。
[snapback]3704746[/snapback]​


可能不是教育系统的不清楚,择校生的人数是教育局里面根据招生情况定下来的,近几年的都不超过15%,不知道你所说的多数是哪里得来的数据。
当然校庆肯定会拉赞助,并且拉赞助还是比较重要的目的。哪里发展不需要钱的
 
QUOTE(情况属实 @ 2014年10月03日 Friday, 07:00 PM)
可能不是教育系统的不清楚,择校生的人数是教育局里面根据招生情况定下来的,近几年的都不超过15%,不知道你所说的多数是哪里得来的数据。
当然校庆肯定会拉赞助,并且拉赞助还是比较重要的目的。哪里发展不需要钱的
[snapback]3704821[/snapback]​



---------------------------------------------------------------------------------------------------

现在是百分之15是高价生了,这我不知道!以前,社会上传是6、7成是靠赞助费进入一中读书的,少数凭最高分数入读一中。


目前电白一中每个班是多少学生呢?我们读初中、高中时,班额50人以内,班额庞大如何教?把一所中学

弄成一座商业色彩浓厚的万人城镇,这大概世上不多见的吧?

我到孙中山的老家翠亨村旅游,特意去看了中山纪念中学。目前该校只有学生6300人,而占地面积达850亩,有公园,体育运动场不在教学区域和宿舍区域,高层建筑极少,彼此间距离合理,给人一种强烈的舒适感,宽阔感,环境非常优美、清静、汽车出入少!



[attachmentid=333398]

[attachmentid=333399]

[attachmentid=333400]


[attachmentid=333401]

[attachmentid=333402]


[attachmentid=333403]
通往中山纪念中学的道路,来往汽车很少。



中山纪念中学
http://dt.zsedu.net/index.jsp?id=2
 
名人争着抢,如上清华的那位没有在电白上过一天高中,但那年挂在水东圩街的横幅却说是我们这考上的。苦逼的人啊你就认命吧,争口气,就象马大人所说“你今天对我爱搭不理,我明天让你{攀不起"。
 
就电白一中百年校庆问题,我想请教坛友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成立的,今年是65年


国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怎么不把中华民国建国历史也算进去呢?按电白一中百年历史的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也该把民国这段历史加上才对吧? 甚至也该把唐、宋、元、明、清也算进去
cx.gif



又请教一个问题:李灏算是电白一中学生,还是应该算是电白四中学生?有更好的准确表达为

何要舍弃呢:李灏是国民党县立电白中学初中毕业生。



因为解放后,人民政府废除国民党县立电白中学校名,并在该校原址设立电白一中,所以才有

了1965年电白一中15年校庆在水东人民大戏院举行的这段历史!!!!不信我的说法就去问问仍

然健在的原电白一中老校长、原电白县教育科科长(当时叫科、不叫局)、原电白县教育局局长

谢克明 。在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初期,谢克明先后曾两度出任电白县教育局(教育科)局长和

电白县第一中学校长。

 
论坛荣誉主席


用户组: 用户
发表总数: 5181
精华主题数: 0
现金: 22706 元
存款: 0 元
注册日期: 2009-09-08
用户编号: 64941



QUOTE(tianya @ 2014年10月03日 Friday, 02:23 PM)
--------------------------------------------------------------------------------------------------
我的母校是电白县红卫中学。现在的电白一中只认钱----多数学生是交了大笔赞助费的,有多少穷人的优秀子女因为无力交巨额赞助费而被迫转读二流中学。

不要太在乎电白一中是否邀请自己回去参加校庆,这个校庆的最终目的是拉赞助费。



一言惊醒梦中人!
 
今天老板跟俺说了,校庆那天也要跟他去,要是到时醉了还是怎样的负责送他回去,还叫我到时要多跟在他身边,以备他跟校友们打招呼时也过去混个脸熟。俺问他要是人家问起俺该不该说自己也是校友呀,老板沉思片刻说:“你要说是茂名一中的。”
 
QUOTE(tianya @ 2014年10月03日 Friday, 02:45 PM)
多谢提醒。
[snapback]3704754[/snapback]​


哈哈!一中校友所说的证据一看我就猜到是说每班限3人一事。电白县立中学四几年也曾搬至现在的霞洞中学(原址是电白三中)的位置,那么说电白三中和霞洞中学都可以说是该学校传承下来的,争此名分的可以增加至四间学校才对。可以这么说吗?天涯老师。
 
电白一中挂着100周年庆典难免有沽名钓誉之嫌。
 
都是这样了,不是说学校欠一个球场就是欠一个体育馆什么的。这些捐款才无从查处,金钱衡量能力的国度是多么可怕。
 
QUOTE(东澳夕照 @ 2014年10月03日 Friday, 11:47 PM)
哈哈!一中校友所说的证据一看我就猜到是说每班限3人一事。电白县立中学四几年也曾搬至现在的霞洞中学(原址是电白三中)的位置,那么说电白三中和霞洞中学都可以说是该学校传承下来的,争此名分的可以增加至四间学校才对。可以这么说吗?天涯老师。
[snapback]3704939[/snapback]​



---------------------------------------------------------------------------------------------------

你这一说,我就醒悟了。BJ大学化学系博士导师何美娟就是电白三中初中毕业的,县立电白中学在上世纪40年代走日本仔时曾搬到下垌继续办学,所以,电白一中就将何美娟老师列入自己的校友名单了,但问题又来了,何美娟老师是上世纪50年代在电白三中毕业的啊!不知何美娟是否也承认自己是电白一中校友呢?


尊重历史,就不该曲解历史。写历史,是要分段写,人家才知道历史的真相,按自己的需要来写,那会造成历史的糊涂账。李灏明明是国民党县立中学培养的学生,硬要说是自己培养的,人家李灏心底下也不一定认可!


是的,正因为这样,电白四中就跟电白一中争名分,在争继承县立电白中学的历史遗产!电白三中、下垌中学可能不争那么厉害吧?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大家都不要争论了:电白一中和电白四中是在原国民党县里电白中学的故址先后设立的......
 
QUOTE(tianya @ 2014年10月03日 Friday, 11:18 PM)
---------------------------------------------------------------------------------------------------

你这一说,我就醒悟了。BJ大学化学系博士导师何美娟就是电白三中初中毕业的,县立电白中学在上世纪40年代走日本仔时曾搬到下垌继续办学,所以,电白一中就将何美娟老师列入自己的校友名单了,但问题又来了,何美娟老师是上世纪50年代在电白三中毕业的啊!不知何美娟是否也承认自己是电白一中校友呢?
[snapback]3704951[/snapback]​


我明了,电白一中把五间中学所出的名人都列为自己的校友。脸皮之后让我想起海大师。
 
电白四中前身是电阳试院。所以算起来电白一中有二百年历史了。
电白区第四中学坐落于电白区沿海中心镇――电城镇东街,学校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清朝嘉庆二十三年创办的 “电阳试院”,迄今已历190年。在邑人黄作槐、朱元昌等同乡的协助下,于1914年(民国三年)9月20日创办了电白县县立初级中学,后来发展成为今天的电白四中。该校文化底蕴深厚,育人氛围浓郁,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中文名
电白区第四中学


外文名
No.4 Middle School of Dianbai


简 称
电白四中(或:电四中)


校 训
爱国、团结、求实、创新


创办时间
1818年(嘉庆23年,原电阳试院)
 
解放前

电白县第四中学坐落于电白县沿海中心镇―电城镇东街,学校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清朝嘉庆二十三年创办的“电阳试院”,迄今已历190年。[1]
在邑人黄作槐、朱元昌等同乡的协助下,于1914年(民国三年)9月20日创办了电白县县立初级中学(简称“电中”)。校址在电白县府所在地电城的原清朝电阳试院。 始创时,校门朝南,校后是一小丘。校舍很简陋,由于师资和经费不足,只能招三个初中班,1927年邵鸿藻任校长,扩建教室二间,学生食堂一间,每年招生六个初中班。1934年至1936年,为适应农村小学发展的需要,每年招收简师两个班。

抗日战争爆发后,电城屡遭日机轰炸,校舍伤损严重。1938年冬季学校迁往霞洞大村。其时电中仍有六个班。1940年陈作新任校长,请准招收高中一个班,至此电中才成为一间完全中学。1945年,学校已有高中三个班,初中十二个班,学生约九百人。1947年秋学校由霞洞大村迁回电城原址。

解放后

解放后,电中改为电白县第一中学。1951年电白县人民政府从电城迁往水东,学校高中部随迁并入当时的电白县第四中学(即现在的电一中)。同年,原电白县第六中学(校址在树仔萃坡)并入本校。1956年秋,上级决定电白一中与电白四中对调名称,因此本校称“电白县第四中学”。1958年学校重招高中一个班。同年马踏初中班并入本校。1963年国家调整国民经济计划,学校停招高中,直到1968年。
电白县第四中学
1969年至1983年,电四中改名为“电白县电城镇中学”。在这期间,经历了郭瑞章、张继贤、崔锦生等校长的拼搏,破旧立新,自力更生,先后建起了两幢二层教学楼。1984年起重称“电白县第四中学”。
 
如回去,我只当做同学聚会的日子。 据我所知,我们班至少出了三个中学校长,每班去三人肯定不够。

虽然高中毕业于一中,但仍认为,百年历史应归四中。
 
争来争去乱套了,不如将电阳试院的历史算进去,两百年了,更有意思。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