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横……P……挖塞……讨厌……去死吧…… (1人在浏览)

魔力小子

学前班
注册
2004-12-17
帖子
57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是不会给自家闺女取名叫“妖”的。妖是什么呀?女人不好才成“妖”。如那妲己误国害人,武则天牝鸡司晨等等,都被史学家称为“妖精”、“妖孽”。虚构故事里,《西游记》最是妖精成堆,那个石人孙悟空拖着一根金箍棒逢女人便认作妖,一味扑上前便打,令人感觉作者吴承恩似乎是受过女人的伤害,一直意难平,有很大的心理问题。蒲松龄手里,妖大大的有了一些好的,她们在人间受气,在阴间成妖,常常化魂儿来献媚来勾引书生,浪漫又纯情。
因特网时代,一些传统观念都被改写了。女孩子,被管束得太严了,人人内心深处都有渴望叛逆、渴望破坏点什么的愿望。于是,“妖”就被她们在因特网上用上了。网络就给了一切承受着升学和考试种种压力、内向、压抑、对家长老师怀着轻微不满、对传统生活怀有无法理解的抗拒心理的女孩以用武之地。她们在这里结交各式各样的朋友,充分锻炼了语言的插科打诨能力,通过网上安全的捣乱、作怪形式,让内心的紧张得到舒解。当然,同时也肯定无谓地耽误了许多宝贵时光,浪费了大好生命。在这一个看似简单的表面现象的背后,其实,隐含着一个很复杂的文化命题。为什么,这一代女性写手,会不约而同地写到一些跟传统社会价值观念反叛、相悖的东西,而最后,她们又会聪明地归结到“坏女孩学好”的主题。这的确值得家长、老师、教育工作者、社会学家深思。再想一想,如我这般的一路“三好”成长起来的中年女性,假如昔日重来,我会不会也以“小妖”的面目登场?
答案是肯定的
 
怎么有点像偶
 
再顶~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