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放鸡岛之一 走进传说与历史
2009-06-03 11:40:29 作者:潘雪梅 来源:名升网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放鸡岛缥缈于碧波之中,如螺如髻,东北与莲头岭相对,西北和龙头山遥望,为电白海港的一大屏障,是通往大洋的门户。传说昔时有渔人耕海至此,遭风浪阻挠,回归不得,遇仙人云游到此,渔人拱手参拜。仙人慈悲为怀,将身携宝扇朝南海一煽,顿时风平浪静。此后海峡风浪不比往年凶猛。渔人感念仙人恩泽,筑草亭纪念,设神庙祀之。凡航海者过此,必祀以生鸡,放生于山上,因而此岛有放鸡之名。
放鸡岛并非一个荒蛮小岛。该岛位于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上,这条海路沿广东海岸线一路向西,再向南经南海、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千百年来,肩负着东西方文化与商贸交流重任的商船经过这里,常停船上岛避风或取水,因而留下了东西方文化与商贸交流的足迹,而历代名人学士每每登临此岛,更留下不少珍贵诗文墨宝。
李德裕大概是有史记载的最早上放鸡岛的大人物。李德裕(公元787―850年)字文饶,河北赞皇赵县人,是一位爱国政治家。从唐文宗至武宗年代任宰相,内制宦官,外抑藩镇,对国家安定作出重大贡献,封爵卫公,又号李卫公。唐宣宗继位后听信奸臣馋言,于大中元年(847年)将其贬为潮州司马,后又贬为崖州(海南岛)司户。大中二年他赴任途经电白登上放鸡岛,以为此即崖州。土人告之,李卫公无限感慨,并立一石碑记事,叙海道险要人生多艰。后人念他刚直不阿,忠心爱国,在岛上建庙以祀。李公庙后则成为湾舟吊古一景点。
李德裕所立石碑至今已难觅踪影,有人说他当时感叹成诗曰:“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其实这首诗的作者并非李德裕,而是在他之前的杨炎。不过李德裕的命运与杨炎极为相似。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天兴人(今陕西凤翔),唐德宗时任宰相,后被贬为崖州司马,并在途中被赐死。这首诗是杨炎在赴海南途中所作,但如果说李卫公在放鸡岛上吟诵与自己命运、身份十分相似的前人诗句,那也是十分贴切的。
用手机登陆ai0668.wapai.cn
ai0668智能0668手机网站,重点报道与电白有关的新闻和关注每天电白同乡论坛电白论坛版块热点评论,方便电白人时时刻刻用手机关注电白。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2009-06-03 11:40:29 作者:潘雪梅 来源:名升网

放鸡岛缥缈于碧波之中,如螺如髻,东北与莲头岭相对,西北和龙头山遥望,为电白海港的一大屏障,是通往大洋的门户。传说昔时有渔人耕海至此,遭风浪阻挠,回归不得,遇仙人云游到此,渔人拱手参拜。仙人慈悲为怀,将身携宝扇朝南海一煽,顿时风平浪静。此后海峡风浪不比往年凶猛。渔人感念仙人恩泽,筑草亭纪念,设神庙祀之。凡航海者过此,必祀以生鸡,放生于山上,因而此岛有放鸡之名。
放鸡岛并非一个荒蛮小岛。该岛位于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上,这条海路沿广东海岸线一路向西,再向南经南海、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千百年来,肩负着东西方文化与商贸交流重任的商船经过这里,常停船上岛避风或取水,因而留下了东西方文化与商贸交流的足迹,而历代名人学士每每登临此岛,更留下不少珍贵诗文墨宝。
李德裕大概是有史记载的最早上放鸡岛的大人物。李德裕(公元787―850年)字文饶,河北赞皇赵县人,是一位爱国政治家。从唐文宗至武宗年代任宰相,内制宦官,外抑藩镇,对国家安定作出重大贡献,封爵卫公,又号李卫公。唐宣宗继位后听信奸臣馋言,于大中元年(847年)将其贬为潮州司马,后又贬为崖州(海南岛)司户。大中二年他赴任途经电白登上放鸡岛,以为此即崖州。土人告之,李卫公无限感慨,并立一石碑记事,叙海道险要人生多艰。后人念他刚直不阿,忠心爱国,在岛上建庙以祀。李公庙后则成为湾舟吊古一景点。
李德裕所立石碑至今已难觅踪影,有人说他当时感叹成诗曰:“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其实这首诗的作者并非李德裕,而是在他之前的杨炎。不过李德裕的命运与杨炎极为相似。杨炎(727年-781年),字公南,凤翔天兴人(今陕西凤翔),唐德宗时任宰相,后被贬为崖州司马,并在途中被赐死。这首诗是杨炎在赴海南途中所作,但如果说李卫公在放鸡岛上吟诵与自己命运、身份十分相似的前人诗句,那也是十分贴切的。
用手机登陆ai0668.wapai.cn
ai0668智能0668手机网站,重点报道与电白有关的新闻和关注每天电白同乡论坛电白论坛版块热点评论,方便电白人时时刻刻用手机关注电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