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爱猪猪
在这个太阳下有谁不同
- 注册
- 2005-05-13
- 帖子
- 2,457
- 反馈评分
- 1
- 点数
- 61
在《色,戒》还没上映前,没有人会事先猜到,这部电影最火爆的不是情色,而是它的政治。没有人会想到《色,戒》会掀起政治风暴。台湾绿营的一些舆论,开始批评李安,说他的《色,戒》没有讲台语,没有“台湾优先”,却只是讲一些“中国人抗战的故事”。马英九在看完电影后,流下了热泪,说《色,戒》表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大义,立刻被绿营媒体所严厉批判,说他“太政治化”了,根本不懂文学与电影。而陈水扁也一反先例,没有像上一次李安挟《断背山》之誉归来时,在总统府接见他。
从更深一层看,李安的《色,戒》演绎,让绿营感到芒刺在背。因为《色,戒》拍出了“中国悲情”,还原了台湾问题的根源,让全球观众重温那段历史,了解数亿中国人在日本军国主义铁蹄下的生存状态。一些“台独”人士所颂扬的日本殖民统治,曾经被无数中国人所抵抗,而最终的抗战胜利,也使台湾从日本人统治中解放出来。
因而《色,戒》中最浓烈的不是它的“色”,而是它的“中国悲情”,床上戏无论多么激烈,无论多么欲仙欲死,也只是两个人的博弈与命运。但《色,戒》的背景,却是牵涉到几亿中国人在沦为亡国奴之际的博弈与命运轨迹。
这部电影对两岸三地的观众来说,勾起了心中的中华情怀;在漆黑的电影院中,发现那些湮灭了的历史集体记忆突然闪亮起来。尤其是香港观众,更没想到香港大学和抗战的关系,也听到熟悉的广东话,竟然是电影中暗杀的密码。那天《色,戒》在香港首映,为香港大学慈善筹款。电影中出现了香港大学的场景,也有香港雨夜的电车,以及一些早已飘远的时代氛围。
那是一九四零年间,中国抗战已打了三年,沦丧了半壁江山。香港也在危卵之下,日军进占也是迫在眉睫(日军是在一九四一年底偷袭珍珠港,也随即攻陷香港)。在这风雨飘摇的岁月,李安的《色,戒》展现当时港大校园的感觉,那些在广州沦陷后逃到香港的岭南大学学生,在港大借读,并上演爱国话剧。那天晚上港大的陆佑堂挤满了人,大家在看这些青年学生慷慨激昂的演出,演到高潮时,剧中的一句对白“中国不能亡!”立刻引起台下观众的巨大共鸣,其中一人在席中站起来呼应:“中国不能亡!”然后全场观众也起立大喊:“中国不能亡!”
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汤唯演的岭南大学学生,才有这样强烈的意志,去用自己的身躯和灵魂,投身更险恶的特务战场。一名美丽的大学生为何甘愿去当一名杀手,还先要自己“破瓜”失身,再学习以美人计色诱,身陷最危险的处境。李安的电影,并不是一般的港产片那种“非历史”的,无厘头式的打打杀杀,而是一环扣一环地呈现她的杀机,如何一步一步地目睹国土沦亡,眼看一车又一车的国军开往前线,而自己只能在风雨飘摇的香港读书,在香港大学陆佑堂演一出爱国剧,之后流离失所到了上海,又要耻辱地面对沦陷区的生活,看老百姓越过外白渡桥时要向日本皇军鞠躬,学校里也开始强迫学日文,戏院里也要演日本占领军的政治宣传片……
对那些青春的肉体来说,没有什么比走上这个特殊的战场更能燃烧生命的理想。李安心中的女主角,融合了郑苹如和张爱玲的角色,承载了中国近代史的悲情,责任与荣誉,逐渐走向情欲与死亡交缠的世界,也让二零零七年的全球华人,感受那种绝望与希望交缠的时代氛围。
正是这样的“中国悲情”,使这位大学生走向危险的道路。她差不多成功了,让那位大汉奸、特务头子动了情,让他和她不仅在床上缠绵,还让他意乱情迷,在搞特务杀人及审讯俘虏时,在满地血腥的情景中,还想到她的倩影,闻到她的气味。但他的情也勾起了她的情,使她在最后的关头功亏一篑。
她在恐惧与痛恨中陷入情欲的漩涡,也陷入情爱的幻象诱惑中,并且最后付出死亡的代价。她那些热血沸腾的同学,也和她一起被绑赴刑场。让青春的激情,化为一股历史的悲情,深深地印刻在全球华人的心版上。
电影悲剧的源头不仅是个人性格的悲情,也是源于一幕大时代的中国悲情。没有这样的大时代的悲情,就没有这样的悲情杀手。没有悲情的中国,就没有这样的悲情色戒。
而这一历史视角也颠覆了绿营的论述。近年“台独”所强调的“台湾悲情”,发现必须面对它过去所不愿意面对的“中国悲情”。李安的《色,戒》以浓彩重墨,重现那段在台湾早已被压抑和遗忘的历史,也掀起了一场意外的政治风暴。(作者系《亚洲周刊》主编)
从更深一层看,李安的《色,戒》演绎,让绿营感到芒刺在背。因为《色,戒》拍出了“中国悲情”,还原了台湾问题的根源,让全球观众重温那段历史,了解数亿中国人在日本军国主义铁蹄下的生存状态。一些“台独”人士所颂扬的日本殖民统治,曾经被无数中国人所抵抗,而最终的抗战胜利,也使台湾从日本人统治中解放出来。
因而《色,戒》中最浓烈的不是它的“色”,而是它的“中国悲情”,床上戏无论多么激烈,无论多么欲仙欲死,也只是两个人的博弈与命运。但《色,戒》的背景,却是牵涉到几亿中国人在沦为亡国奴之际的博弈与命运轨迹。
这部电影对两岸三地的观众来说,勾起了心中的中华情怀;在漆黑的电影院中,发现那些湮灭了的历史集体记忆突然闪亮起来。尤其是香港观众,更没想到香港大学和抗战的关系,也听到熟悉的广东话,竟然是电影中暗杀的密码。那天《色,戒》在香港首映,为香港大学慈善筹款。电影中出现了香港大学的场景,也有香港雨夜的电车,以及一些早已飘远的时代氛围。
那是一九四零年间,中国抗战已打了三年,沦丧了半壁江山。香港也在危卵之下,日军进占也是迫在眉睫(日军是在一九四一年底偷袭珍珠港,也随即攻陷香港)。在这风雨飘摇的岁月,李安的《色,戒》展现当时港大校园的感觉,那些在广州沦陷后逃到香港的岭南大学学生,在港大借读,并上演爱国话剧。那天晚上港大的陆佑堂挤满了人,大家在看这些青年学生慷慨激昂的演出,演到高潮时,剧中的一句对白“中国不能亡!”立刻引起台下观众的巨大共鸣,其中一人在席中站起来呼应:“中国不能亡!”然后全场观众也起立大喊:“中国不能亡!”
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汤唯演的岭南大学学生,才有这样强烈的意志,去用自己的身躯和灵魂,投身更险恶的特务战场。一名美丽的大学生为何甘愿去当一名杀手,还先要自己“破瓜”失身,再学习以美人计色诱,身陷最危险的处境。李安的电影,并不是一般的港产片那种“非历史”的,无厘头式的打打杀杀,而是一环扣一环地呈现她的杀机,如何一步一步地目睹国土沦亡,眼看一车又一车的国军开往前线,而自己只能在风雨飘摇的香港读书,在香港大学陆佑堂演一出爱国剧,之后流离失所到了上海,又要耻辱地面对沦陷区的生活,看老百姓越过外白渡桥时要向日本皇军鞠躬,学校里也开始强迫学日文,戏院里也要演日本占领军的政治宣传片……
对那些青春的肉体来说,没有什么比走上这个特殊的战场更能燃烧生命的理想。李安心中的女主角,融合了郑苹如和张爱玲的角色,承载了中国近代史的悲情,责任与荣誉,逐渐走向情欲与死亡交缠的世界,也让二零零七年的全球华人,感受那种绝望与希望交缠的时代氛围。
正是这样的“中国悲情”,使这位大学生走向危险的道路。她差不多成功了,让那位大汉奸、特务头子动了情,让他和她不仅在床上缠绵,还让他意乱情迷,在搞特务杀人及审讯俘虏时,在满地血腥的情景中,还想到她的倩影,闻到她的气味。但他的情也勾起了她的情,使她在最后的关头功亏一篑。
她在恐惧与痛恨中陷入情欲的漩涡,也陷入情爱的幻象诱惑中,并且最后付出死亡的代价。她那些热血沸腾的同学,也和她一起被绑赴刑场。让青春的激情,化为一股历史的悲情,深深地印刻在全球华人的心版上。
电影悲剧的源头不仅是个人性格的悲情,也是源于一幕大时代的中国悲情。没有这样的大时代的悲情,就没有这样的悲情杀手。没有悲情的中国,就没有这样的悲情色戒。
而这一历史视角也颠覆了绿营的论述。近年“台独”所强调的“台湾悲情”,发现必须面对它过去所不愿意面对的“中国悲情”。李安的《色,戒》以浓彩重墨,重现那段在台湾早已被压抑和遗忘的历史,也掀起了一场意外的政治风暴。(作者系《亚洲周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