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现在的年轻人,食有鱼、住有楼、行有车,幸福已成为常数,可不一定知道,在改革开放前的60、70年代,别说鱼肉,就是每天能吃上一餐干饭,就算很幸福了,所以,年轻人应该通过过来人或者父辈爷辈,了解真实情况,客观地解读这段历史。
斩柴佬根据有关资料,介绍下这个时期电白百姓的生活状况,供大家参考,也算是备忘录吧!
一、干部:
1974年县定编干部1529人,实有人数1650人,1981年,当时的湛江地区行政公署确定电白属特等县,县级行政编制584人,公社级按每社33人计,电白当时27个公社,定编891人。584+891=1475,实际上是年享受行政拨款的干部1619人。
国家干部工资实行行政24个级别,和工人工资级别刚好相反,级别越高工资越少,24级月薪21元;23级32元;22级40.5元;21级56元;20级64元;19级72元;18级84元;17级96元;16级110元;15级124元;14级168元;13级240元…,处级(县团级)一般在14至16级之间,一般干部(包括中小学教师)多在18到21级之间,当时电白县内,月工资过百元的干部屈指可数。
企业单位中的办事员、科员、技术员、职员、干部等,也按行政级别;工人(企业单位、餐饮业服务员等)则分八级级别,级别越高,工资越高。
工人、服务员等需要学徒期,学徒工需学三年,月薪16.5~18元;一级工32元;二级工38.5~40.5元;三级工48.5元;四级工56元;5级工64元;七级工74元;八级工86元,高级技师100元以上。
二、城镇居民:
全部实行票证制。有粮本、副食本和各种票证。
粮食供应及标准:
男性普通工作者每月30斤,女性27斤;干部及脑力劳动者27斤;高中学生27斤,初中学生25斤;10岁以上普通居民22斤;10岁以下居民12 ― 20斤。
粮食分细粮面粉或大米,细粮看年景好坏占供应量的30%至70%。粗粮有玉米、红薯、一斤粮票可换5斤红薯或玉米。一斤粮票可换2斤红薯面。食用油每人每月4两,过年半斤。干部随级别不同每月供应1斤至3斤。
粮票直是城镇居民获得口粮的主要凭证,粮票分本地粮票和全国粮票,地方粮票不能跨省用。换全国粮票需开单位证明和派出所的通行证,去什么地方,住多少天换相应的全国粮票。 在当年,没有票证,有钱也寸步难行,城镇居民生活中如果缺少票证,日子简直没法过。那时的人们都视票证为“命根子”。
三、农民:
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生产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生产队劳动人员统称社员。
社员实行劳动工分制,男壮劳力每天10个工分,弱劳力每天2~5个工分;女壮劳力每天8个工分。劳动工分每月结算累计,每10个工分算一个劳动日,年底结帐时,按劳动日分配粮食和社员劳动产生的资金,社员口粮按人口粮+劳动粮的方式分配,人口占70%;劳动占30%,换句话说,就是未参加劳动的少年和失去劳力的老人只能享受正常劳动人员70%的口粮。
所谓口粮是指上交完成公粮、余粮之后所剩余的可供社员分配的粮食,多余的多分,少余少分,不够,自己解决,解决不了,就是缺粮户。缺粮户由大队汇总向上一级申报返销粮,每人每天250克,这返销粮并不是现成金灿灿的稻谷,只是给你一张返销粮票证,要吃粮,还得自己掏钱去粮管所买现在连猪也不一定吃的发霉米。
那时粮食产量普遍不高,1965 ― 1978年,全县农民年均口粮350斤(谷)左右,这个数字还包括杂粮折算稻谷在内,由于粮食短少,农民一日三餐常以番薯、木薯等杂粮为主食,兼喝一点稀粥,生活富裕一些的,每一圩日晚才吃一餐干饭。
社员劳动产生的资金包括粮食折款、农副产品出售所得款、工业、副业(养鱼、养猪、种植经济作物之类)生产所得款,外出搞副业(比如泥水木匠等手艺人)社员缴交的副业款等项相加,除去购置生产资料开支,干部开会出差开支,公积、公益金提留等项之外的剩余部分,一般每个劳动日4到6角钱。
粮食由生产队按当年收益情况分配,但日常必需的青菜之类则由生产队按入册分配的人口,每人分配2分自留地自行解决,自留地种菜或其它什么作物,由社员个人决定(一般也就种点葱菜、番薯而已)。
养殖:每户可养少量鸡鸭,可养一头猪、不准养牛。猪养大后,不能自行处理,要按“购六留四”比例出售给公社食品站统一宰杀,所谓“购六留四”是按生猪的毛重计,60%按食品站自己定的收购价结算付钱,这收购价比市场价低很多;40%虽说按市场价结算,但通常也比正常的市场价低不少,生猪出售之后,如果猪主想吃猪肉的话,还得以比收购价高得多的市场价买回来吃。呵呵,在那个时期,吃猪肉是很奢侈的事。
农民的年口粮只是稻谷、番薯木薯,没有粮票米簿,想出门办事(就在县内也好),必须要在出门时用口袋装上蒸熟的番薯和稀粥以裹腹,公社驻在的圩镇虽有一两间饭店,但没粮票是买不到饭吃的,你不带番薯和稀粥,只有饿肚子的份。
四、民生:
1、穿衣:
极少成衣供应,每人每年只分配一丈三尺六寸布票,买布当然还要掏钱,没有布票有钱也徒劳,偶尔会有些降证(票)布卖,这些三寸或五寸布票能买一尺布的混纺布很受欢迎,每个公社所在地都有一个一个纱布门市部,一到圩日,纱布门市部保证早早就排起长龙,这条长龙就是等候买降票布的年轻村姑。
2、日用品供应
物资奇缺,商业、物资部门发行了难以数计的购物票证,几乎所有的日常生活用品、副食品都要凭证购买,并严格按户口分发,城镇户口可买一般的日用品,如牙膏肥皂之类。农村户口除了煤油票外,其他的基本没有。缝纫机、手表、自行车三大件需要专用票,掌握在物资调拨部门或公社干部手中,普通农民即使有钱也买不到。
3、住房:
有单位的人由单位分配住房,声称平均每人三平米,实际上达不到这个标准,干部随级别不同享受住房不同,即使是县处级,也只有相对独立、有专用厨卫的平房而已,一般干部(含中小学教师),条件好的单位,可能住单间,条件不那么好的,两人一间也是平常事,当然,厕所每个单位只有一间。普通老百姓实际住房每人不到1.5平米,祖孙三代同住一间房是平常的事。农民多住祖屋或自建房,自建房低矮,泥砖垒成,瓦面或茅草面。
4、交通:
电白县汽车站1950年成立,只有两辆直位硬座客车;1956年3月汽车站改称湛江专区汽运公司513车队,营运客车增至7辆225个座位;59年增加到10辆;至1977年电白汽车站也只有客车21辆840个座位而已,可见出行并不是容易事。
由于交通工具缺乏,无论城乡,拥有一辆自行车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在那时,如果你有一辆新的双杠大链盒凤凰自行车,绝对比现在的奔驰600还拉风。
城乡居民出行,除了受交通工具缺乏制约外,还有政府严格的户口管理机制。政府控制出行,从这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必须由单位出具证明,再到有户政管理权限的部门换取通行证才能成行,否则,恭喜你,沿途若遇军警查证,无证则当盲流处理,只好去收容所住到单位领导来领回。
出行交通工具也分级,火车硬坐不按级别,卧铺需有科级工作证证,软卧和飞机必须是县团级以上干部,也就是行政级别15级以上者才可乘坐,低于这个级别的,别说你没钱,就是有钱人家也不会让你坐。
5、教育:
小学教育:当时电白县下辖24个人民公社,3个镇,共有380个大队(含居委会),每个大队都设有小学,大的自然村设有耕读班,当时全县各公社都设一名耕读辅导员,专抓耕读小学工作。据有关资料披露,至1979年,全县共有小学404所,在校小学生15万多。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初级教育虽说收费,但收费很少,小学学杂费每学期2元,书本费2元。初中收费2、5元,代收书本费2、5元,高中学生连书本费在内也不超过10元。
别看一个小学生一个学期才交4元钱是小数目,在那个年代,农民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出售鸡鸭及蛋品换钱,解决日常生活开支,而一家4、5孩子是常见的事,如把家中4、5个孩子的学费和书本费同时交齐,那么就意味着这个家庭一个月的生活费没有着落,更何况每年有两个学期,这个家庭就有两个月荤腥不能沾了!
中学教育:60年代初到文革开始时,电白县有中学十三所:一中(水东);二中(沙琅);三中(霞洞);四中(电城);五中(坡心);六中(观珠);七中(博贺);八中(旦场);九中(马踏);十中(那霍);十一中(羊角);十二中(小良);十三中(南海);除这十三所县立中学外,部分公社还开办农业中学,实行半农半读的教学机制。
文革开始后的1968年,每个公社都有一所中学,以所在公社(镇)命名,电白一中是名列第一的中学,改称“红卫中”学”,“水东中学"则在“水东五七中学”基础上扩大改称;其它各公社(镇)一概以所在公社名命名。这个时期,全县有中学27所,其中完中7所,在校学生16270人,其中高中学生626人。
大学是很难上的,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70年代初曾搞过推荐制,条件必须是红五类出身,经过两年以上劳动锻炼的高中毕业生,现在的电白干部队伍以及教师队伍中,可能还活跃这个时期的“大学生”
干部子弟上大学相对容易,一有特殊的优惠政策。二则大权在握。
6、医疗:
六十年代初期,电白县全县只有医疗机构23个,病床150张,医务人员总数120多人,医疗设备也限于普通显微镜、血压计、高压灭菌器和一些普通的手术器械。农村医疗条件极差,由于医药短缺,病人死亡率极高,因此出现了民间的多种“疗法”,如打鸡血疗法等令当今人不可想象的事。
县内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干部职工实行公费医疗制度,比较大的单位有自己的医务室,如电白盐场、林头糖厂,曙光场、水丰场等,小病在本单位看,每个单位都有上级医院。得大病病人到上级医院医治,需要交2毛钱的挂号费。
不公平的现象那时更严重。
五、文化生活:
1、演出:
“电白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也称“轻骑队”,科级编制,事业单位,有队员15人,演出节目有小粤剧《补锅》、《小保管上任》、《两个队长》;小歌剧《一条鱼》、《一块开荒地》;自编雷话剧《一元钱》以及当时风行的小演唱、弹唱、歌舞等。该队曾经自带行李、自挑道具深入山区农村,走过400多条村庄,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做出过贡献,1969年8月,该队并入县粤剧团,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2、电影:
1958年到1980年设有电白县电影管理站(1981年后改称电影公司),县文化局属下副科级单位,该管理站有工作人员100多人,1976年拥有35mm放映机两队(水东、电城各一队)、16mm放映机18队、8、75mm放映机36队;放映的影片基本是那个年代生产的。可以这么说,看电影是那个时期最好的休闲方式,也是唯一的方式。
3、收音机:
一般情况只有中波,县团级以上者可买有短波的收音机。听短波如听外国台按偷听敌台论处,可判3至10年徒刑,如有散播判刑更重。
4、电视机:
一般较大的单位才有,街道工厂没有,高级干部到副部级别才可能有,城镇普通家庭,有收音机的都不多,电视机更是稀罕物,农村家庭,见都少见,好在那个年代,到处都有高音喇叭,承担传播政治信息和娱乐的双重功能。
现在的年轻人,食有鱼、住有楼、行有车,幸福已成为常数,可不一定知道,在改革开放前的60、70年代,别说鱼肉,就是每天能吃上一餐干饭,就算很幸福了,所以,年轻人应该通过过来人或者父辈爷辈,了解真实情况,客观地解读这段历史。
斩柴佬根据有关资料,介绍下这个时期电白百姓的生活状况,供大家参考,也算是备忘录吧!
一、干部:
1974年县定编干部1529人,实有人数1650人,1981年,当时的湛江地区行政公署确定电白属特等县,县级行政编制584人,公社级按每社33人计,电白当时27个公社,定编891人。584+891=1475,实际上是年享受行政拨款的干部1619人。
国家干部工资实行行政24个级别,和工人工资级别刚好相反,级别越高工资越少,24级月薪21元;23级32元;22级40.5元;21级56元;20级64元;19级72元;18级84元;17级96元;16级110元;15级124元;14级168元;13级240元…,处级(县团级)一般在14至16级之间,一般干部(包括中小学教师)多在18到21级之间,当时电白县内,月工资过百元的干部屈指可数。
企业单位中的办事员、科员、技术员、职员、干部等,也按行政级别;工人(企业单位、餐饮业服务员等)则分八级级别,级别越高,工资越高。
工人、服务员等需要学徒期,学徒工需学三年,月薪16.5~18元;一级工32元;二级工38.5~40.5元;三级工48.5元;四级工56元;5级工64元;七级工74元;八级工86元,高级技师100元以上。
二、城镇居民:
全部实行票证制。有粮本、副食本和各种票证。
粮食供应及标准:
男性普通工作者每月30斤,女性27斤;干部及脑力劳动者27斤;高中学生27斤,初中学生25斤;10岁以上普通居民22斤;10岁以下居民12 ― 20斤。
粮食分细粮面粉或大米,细粮看年景好坏占供应量的30%至70%。粗粮有玉米、红薯、一斤粮票可换5斤红薯或玉米。一斤粮票可换2斤红薯面。食用油每人每月4两,过年半斤。干部随级别不同每月供应1斤至3斤。
粮票直是城镇居民获得口粮的主要凭证,粮票分本地粮票和全国粮票,地方粮票不能跨省用。换全国粮票需开单位证明和派出所的通行证,去什么地方,住多少天换相应的全国粮票。 在当年,没有票证,有钱也寸步难行,城镇居民生活中如果缺少票证,日子简直没法过。那时的人们都视票证为“命根子”。
三、农民:
实行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队(生产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生产队劳动人员统称社员。
社员实行劳动工分制,男壮劳力每天10个工分,弱劳力每天2~5个工分;女壮劳力每天8个工分。劳动工分每月结算累计,每10个工分算一个劳动日,年底结帐时,按劳动日分配粮食和社员劳动产生的资金,社员口粮按人口粮+劳动粮的方式分配,人口占70%;劳动占30%,换句话说,就是未参加劳动的少年和失去劳力的老人只能享受正常劳动人员70%的口粮。
所谓口粮是指上交完成公粮、余粮之后所剩余的可供社员分配的粮食,多余的多分,少余少分,不够,自己解决,解决不了,就是缺粮户。缺粮户由大队汇总向上一级申报返销粮,每人每天250克,这返销粮并不是现成金灿灿的稻谷,只是给你一张返销粮票证,要吃粮,还得自己掏钱去粮管所买现在连猪也不一定吃的发霉米。
那时粮食产量普遍不高,1965 ― 1978年,全县农民年均口粮350斤(谷)左右,这个数字还包括杂粮折算稻谷在内,由于粮食短少,农民一日三餐常以番薯、木薯等杂粮为主食,兼喝一点稀粥,生活富裕一些的,每一圩日晚才吃一餐干饭。
社员劳动产生的资金包括粮食折款、农副产品出售所得款、工业、副业(养鱼、养猪、种植经济作物之类)生产所得款,外出搞副业(比如泥水木匠等手艺人)社员缴交的副业款等项相加,除去购置生产资料开支,干部开会出差开支,公积、公益金提留等项之外的剩余部分,一般每个劳动日4到6角钱。
粮食由生产队按当年收益情况分配,但日常必需的青菜之类则由生产队按入册分配的人口,每人分配2分自留地自行解决,自留地种菜或其它什么作物,由社员个人决定(一般也就种点葱菜、番薯而已)。
养殖:每户可养少量鸡鸭,可养一头猪、不准养牛。猪养大后,不能自行处理,要按“购六留四”比例出售给公社食品站统一宰杀,所谓“购六留四”是按生猪的毛重计,60%按食品站自己定的收购价结算付钱,这收购价比市场价低很多;40%虽说按市场价结算,但通常也比正常的市场价低不少,生猪出售之后,如果猪主想吃猪肉的话,还得以比收购价高得多的市场价买回来吃。呵呵,在那个时期,吃猪肉是很奢侈的事。
农民的年口粮只是稻谷、番薯木薯,没有粮票米簿,想出门办事(就在县内也好),必须要在出门时用口袋装上蒸熟的番薯和稀粥以裹腹,公社驻在的圩镇虽有一两间饭店,但没粮票是买不到饭吃的,你不带番薯和稀粥,只有饿肚子的份。
四、民生:
1、穿衣:
极少成衣供应,每人每年只分配一丈三尺六寸布票,买布当然还要掏钱,没有布票有钱也徒劳,偶尔会有些降证(票)布卖,这些三寸或五寸布票能买一尺布的混纺布很受欢迎,每个公社所在地都有一个一个纱布门市部,一到圩日,纱布门市部保证早早就排起长龙,这条长龙就是等候买降票布的年轻村姑。
2、日用品供应
物资奇缺,商业、物资部门发行了难以数计的购物票证,几乎所有的日常生活用品、副食品都要凭证购买,并严格按户口分发,城镇户口可买一般的日用品,如牙膏肥皂之类。农村户口除了煤油票外,其他的基本没有。缝纫机、手表、自行车三大件需要专用票,掌握在物资调拨部门或公社干部手中,普通农民即使有钱也买不到。
3、住房:
有单位的人由单位分配住房,声称平均每人三平米,实际上达不到这个标准,干部随级别不同享受住房不同,即使是县处级,也只有相对独立、有专用厨卫的平房而已,一般干部(含中小学教师),条件好的单位,可能住单间,条件不那么好的,两人一间也是平常事,当然,厕所每个单位只有一间。普通老百姓实际住房每人不到1.5平米,祖孙三代同住一间房是平常的事。农民多住祖屋或自建房,自建房低矮,泥砖垒成,瓦面或茅草面。
4、交通:
电白县汽车站1950年成立,只有两辆直位硬座客车;1956年3月汽车站改称湛江专区汽运公司513车队,营运客车增至7辆225个座位;59年增加到10辆;至1977年电白汽车站也只有客车21辆840个座位而已,可见出行并不是容易事。
由于交通工具缺乏,无论城乡,拥有一辆自行车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在那时,如果你有一辆新的双杠大链盒凤凰自行车,绝对比现在的奔驰600还拉风。
城乡居民出行,除了受交通工具缺乏制约外,还有政府严格的户口管理机制。政府控制出行,从这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必须由单位出具证明,再到有户政管理权限的部门换取通行证才能成行,否则,恭喜你,沿途若遇军警查证,无证则当盲流处理,只好去收容所住到单位领导来领回。
出行交通工具也分级,火车硬坐不按级别,卧铺需有科级工作证证,软卧和飞机必须是县团级以上干部,也就是行政级别15级以上者才可乘坐,低于这个级别的,别说你没钱,就是有钱人家也不会让你坐。
5、教育:
小学教育:当时电白县下辖24个人民公社,3个镇,共有380个大队(含居委会),每个大队都设有小学,大的自然村设有耕读班,当时全县各公社都设一名耕读辅导员,专抓耕读小学工作。据有关资料披露,至1979年,全县共有小学404所,在校小学生15万多。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初级教育虽说收费,但收费很少,小学学杂费每学期2元,书本费2元。初中收费2、5元,代收书本费2、5元,高中学生连书本费在内也不超过10元。
别看一个小学生一个学期才交4元钱是小数目,在那个年代,农民家庭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出售鸡鸭及蛋品换钱,解决日常生活开支,而一家4、5孩子是常见的事,如把家中4、5个孩子的学费和书本费同时交齐,那么就意味着这个家庭一个月的生活费没有着落,更何况每年有两个学期,这个家庭就有两个月荤腥不能沾了!
中学教育:60年代初到文革开始时,电白县有中学十三所:一中(水东);二中(沙琅);三中(霞洞);四中(电城);五中(坡心);六中(观珠);七中(博贺);八中(旦场);九中(马踏);十中(那霍);十一中(羊角);十二中(小良);十三中(南海);除这十三所县立中学外,部分公社还开办农业中学,实行半农半读的教学机制。
文革开始后的1968年,每个公社都有一所中学,以所在公社(镇)命名,电白一中是名列第一的中学,改称“红卫中”学”,“水东中学"则在“水东五七中学”基础上扩大改称;其它各公社(镇)一概以所在公社名命名。这个时期,全县有中学27所,其中完中7所,在校学生16270人,其中高中学生626人。
大学是很难上的,千里挑一甚至万里挑一。70年代初曾搞过推荐制,条件必须是红五类出身,经过两年以上劳动锻炼的高中毕业生,现在的电白干部队伍以及教师队伍中,可能还活跃这个时期的“大学生”
干部子弟上大学相对容易,一有特殊的优惠政策。二则大权在握。
6、医疗:
六十年代初期,电白县全县只有医疗机构23个,病床150张,医务人员总数120多人,医疗设备也限于普通显微镜、血压计、高压灭菌器和一些普通的手术器械。农村医疗条件极差,由于医药短缺,病人死亡率极高,因此出现了民间的多种“疗法”,如打鸡血疗法等令当今人不可想象的事。
县内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干部职工实行公费医疗制度,比较大的单位有自己的医务室,如电白盐场、林头糖厂,曙光场、水丰场等,小病在本单位看,每个单位都有上级医院。得大病病人到上级医院医治,需要交2毛钱的挂号费。
不公平的现象那时更严重。
五、文化生活:
1、演出:
“电白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也称“轻骑队”,科级编制,事业单位,有队员15人,演出节目有小粤剧《补锅》、《小保管上任》、《两个队长》;小歌剧《一条鱼》、《一块开荒地》;自编雷话剧《一元钱》以及当时风行的小演唱、弹唱、歌舞等。该队曾经自带行李、自挑道具深入山区农村,走过400多条村庄,为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做出过贡献,1969年8月,该队并入县粤剧团,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2、电影:
1958年到1980年设有电白县电影管理站(1981年后改称电影公司),县文化局属下副科级单位,该管理站有工作人员100多人,1976年拥有35mm放映机两队(水东、电城各一队)、16mm放映机18队、8、75mm放映机36队;放映的影片基本是那个年代生产的。可以这么说,看电影是那个时期最好的休闲方式,也是唯一的方式。
3、收音机:
一般情况只有中波,县团级以上者可买有短波的收音机。听短波如听外国台按偷听敌台论处,可判3至10年徒刑,如有散播判刑更重。
4、电视机:
一般较大的单位才有,街道工厂没有,高级干部到副部级别才可能有,城镇普通家庭,有收音机的都不多,电视机更是稀罕物,农村家庭,见都少见,好在那个年代,到处都有高音喇叭,承担传播政治信息和娱乐的双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