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张五常 (1人在浏览)

byronroy

.
荣誉会员
注册
2005-08-17
帖子
70,153
反馈评分
356
点数
191
近日偶然得张五常先生之博客,也在其中走了一段路,偶有所感,略以数字记之,与诸君共享.其人勿须过多介绍,百度之,可得无数评论,我唯推荐其博客,以供参考.其文字包罗万象,杂七杂八的东西一大筐,觅珍品而食之为妙.

我也会断断续续写些文字来记忆我自己的感想,更多的是转载他的文字,如果诸君观其文字后有何感想,也请分享之.

我文字有见笑之处,多多包涵.

其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angwuchang
 
我转他的"读书的方法"为首,皆因我自己上学不多,平时也会读各种类型的书,可是不管阅何书,如果方法不对,感觉还是悟不到作者之意和其中的奥妙.有时在他人字里词间如有意会,感觉比任何其他事情都还愉快.

找对方法读对书
smile.gif



读书的方法(1984.01.03)
http://blog.sina.com.cn 1984年01月03日11:40 s_cheung


新年时节,送些什么给学生呢?送他们一些读书的方法吧。

首先声明,我要谈的是为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后者,香港的学生都是专家――猜题目、背课文之能,世间少有。但为知识而读书可以帮助考试,为考试而读书却未必可助知识的增长。知识是读书的目的(An End);考试只是一个方法(A Means)。然而香港学生(或教育制度)却很显然地将这两样东西颠倒过来。

我可在四个大前提下给学生们建议一些实用的读书方法。若能习惯运用,不但可以减轻考试的压力,而对更重要的知识投资会是事半功倍。

(一)以理解代替记忆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课程比较容易记得。但理解其实并不是辅助记忆――理解是记忆的代替。强记理论不仅很难记得准确;当需要应用时,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意,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道理很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但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理解越深越准确,记忆就越清楚,而应用起来就越能得心应手。所以读书要贯通――理论上的不同重点的连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要在这些方面有显著的进步易如反掌,而学生也不需多花时间。他只要能改三个坏习惯,一年内就会判若两人。

第一个坏习惯,就是上课时「狂」抄笔记。笔记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抄笔记有一个无法补救的缺点――听讲时抄笔记分心太大!将不明白的东西抄下来,而忽略了要专心理解讲者的要点,得不偿失。我肯定这是一般香港学生的坏习惯。例如好几次我故意将颇明显的错误写在黑板上,二百多学生中竟无一人发觉,只知低着头忙着将错误抄在笔记上。

笔记有两个用途。(1)将明白了的内容,笔记要点。但若觉得只记要点都引起分心,就应放弃笔记。明白了讲者的内容是决不会在几天之内忘记的。很多讲者的数据在书本上可以找到,而在书本上没有的可在课后补记。老师与书本的主要分别,就是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上课主要是学习老师的思想推理方法。(2)在课上听不懂的,若见同学太多而不便发问,就可用笔记写下不明之处,于课后问老师或同学。换言之,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要比记下已明白的重要。

第二个坏习惯,就是将课程内的每个课题分开读,而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此无法融会贯通。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将每一个课题分开读,强记,一见试题,不管问什么,只要是似乎与某课题有关,就大「开水喉」,希望「撞」中,这是第二个坏习惯最明显的例子。

要改这个坏习惯,就要在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要花点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能稍知这些必有的连带关系,理解的增长就一日千里。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任何学术都是从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越精,所知的就越基本。若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就不得其门而入。

第三个坏习惯,主要是指大学生的,就是在选课的时候,只想选较容易的或讲课动听的老师。其实定了某一系之后,选课应以老师学问的渊博为准则,其它一切都不重要。跟一个高手学习,得其十之一、二,远胜跟一个平庸的学得十之八、九。这是因为在任何一门学术里面所分开的各种科目,都是殊途同归。理解力的增长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异。老师若不是有相当本领,就不能启发学生去找寻不同科目之间的通论。



(二)思想集中才有兴趣

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只有思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力。无论任何科目,无论这科目是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

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认为不够时间读书的学生都是因为不够集中力。就算是读大学,每天课后能思想集中两三小时也已足够。要培养集中力也很简单。第一,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厌书是大忌。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将一只手表放在书桌上。先看手表,然后开始读书或做功课。若你发觉能常常在三十分钟内完全不记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能于每次读书时都完全忘记外物一小时以上,你就不用担心你的集中力。



(三)问比答重要

很多学生怕发问,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就是要脸皮厚!就算是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你都可以问。

从来没有问题是太浅的。正相反,在学术上有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由三几个浅之又浅的问题问出来的。学术上的进展往往要靠盲拳打死老师傅。很多作高深研究的学者之所以要教书,就是因为年轻学生能提出的浅问题,往往是一个知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虽然没有问得太浅这回事,但愚蠢的问题却不胜枚举。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学什么问题是愚蠢或是多余。若不发问,就很难学得其中奥妙。

老师因为学生多而不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花很多时间。认真的学生就应该在发问前先作准备工夫。这工夫是求学上的一个重要过程。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分清楚「知」与「不知」,最容易就是做发问前的准备工夫。这准备工夫大致上有三个步骤――

第一,问题可分三类――A,「是什么」(What?);B,「怎样办」(How?);C,「为什么」(Why?)。学生要先断定问题是哪一类。A类问的是事实;B类问的是方法;C类问的是理论。问题一经断定是哪一类,学生就应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哪方面的,因而可免却混淆。若要问的问题包括是多过一类的,就要将问题以类分开。这一分就可显出自己的「不知」所在。第二,要尽量去将问题加上特性。换言之,你要问的一点越尖越好。第三,在问老师之前,学生要先问自己问题的答案是否可轻易地在书本上找到。若然,就不应花老师的时间。大致上,用以上的步骤发问,答案是自己可以轻易地找到的。若仍须问老师的话,你发问前的准备工作会使他觉得你是孺子可教。



(四)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点

学生坐下来对着书本,拿起尺,用颜色笔加底线及其它强调记号。读了一遍,行行都有记号,这是毁书,不是读书。书要分三读。

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的翻一次好。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它底线或记号却不用。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

在大学里,选择书本阅读是极其重要的。好的书或文章应该重读又重读;平凡的一次快读便已足够。在研究院的一流学生,选读物的时间往往要比读书的时间多。

虽然我在以上建议的读书方法是着重大学生,但绝大部分也适合中小学生学习。自小花一两年的时间去养成这些读书的习惯,你会发觉读书之乐,难以为外人道。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u/47841af7010002r6
 
毫无疑问,大家都会同意知识就是力量,张五常先生在文章里也提及了此观点.然而,愚认为,在当下,知识与技能来得同样重要:知识提供技能基础,却是技能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通俗点就是赚取生活费用的工具和资历).因工作,我遇人甚多,这些年里,也为某些人感慨:有部分几乎有着同样的知识背景,却在而立之年颇显差异,无论从精神状态还是物质来衡量,皆因:未能将知识转化成为技能的部分持续磨练,以至钝而不能用,也是一个悲哀,应验了一句:学历的有效期不会超过五年,甚者,学历与能力差异甚大.眼看国内民主和改革之声高涨,还是要经常磨练自己的利刃以应时势,所谓"刀客,刀就生命"
终生学习,乃是上上之道.




知识就是力量(1991.01.18)
http://blog.sina.com.cn 1991年01月18日15:32

英谚云: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如非通过翻译之笔,中国历来没有这句话,或类似的说法。这是中国人的悲哀。

力本来是有形之物,但从西方文化那方面看,无形的思想,也是力量了。我不是说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没有类似的概念―― 事实上,中国人的抽象思想能力绝不后人。但在中国的成语中,这样的话似乎没有听过;而中国人低贬知识的力量,由来已久。在传统上我们有墨守成规的某家某家学说,在革命中我们的口号琅琅上口,知识是何物不值一提。

回顾历史,我觉得几百年来,中国执政者中尊重知识的重要人物,只有清初的康熙。康熙真是一个开明的好皇帝。在一个闭关自守的国度中,他的思想开放得令人难以置信。他欢迎外来的宾客;还不耻下问:「你能否教我怎样改进人民的生活?」这句话,中国的执政者再没有「下问」,已有好几百年了。

慈禧太后要建造颐和园,没有经费,就动用海军的粮饷。后人唾而骂之。为什么慈禧要那样做?答案是:康熙老早定下法例――永不加税!说起来,这个皇帝以少数民族之「尊」竟能把整个中国管理得头头是道,也不过是以知识化为力量。他博学多才,有恃无恐,不是酒淞α渴仟臼裁矗

从小我就欣赏「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因为自己手无搏鸡之力,就逼着要向知识那方面打主意。在美国的学术界内,知识与力量的相连是一个黄金定律。

记得在越战争期间,美国不少青年反战。这些青年之中有一部分是什么也要反的。在洛杉矶加州大学的经济系内,有三几个属于造反派的青年教师,跑进艾智仁的办公室内说:「你们老头子有权,我们后生小子没有,所以非造反不可!」艾氏气定神闲地回答说:「知识就是力量。你们何必造反?只要你们的经济知识能胜过我,『权』就是你们的。」

是的,在学术行内,知识不仅是力,也是权。若知识与权力不连带在一起,那么学术的发展就困难了。八二年我回港任职,当系主任,朋友问:「校方给你很大的权力吧?」我回答说:「那种权力有等于无,因为行政上的权力可有而不可用:一用起来,同事们不高兴,这权力就无所适从。」不久前,港大一位行政人员说:「你是系主任,权在你手上!」我回答:「我们经济系谁做主任也没有分别。谁对经济学知得多,谁就有权,这是因为我知道其它同事都是以知识作权力的后盾。」他听得莫名其妙,可能他没听过或忽略了「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

自八二年回港任教职后,我就开始对「知识就是力量」之说有点疑问了。在我们这个东方之珠的大都会中,知识归知识,权力归权力。这本来没有什么不妥。问题是,教育界中有些稍有权力的人,拜了毛泽东为师,视知识如粪土。

香港的教育真的是无奇不有。某些管理考试事宜的人似乎对我说:「你们当教授的懂得教学,但考试的事不是你们的专长,还是由我来管吧。」某些以教育为己任的专家似乎对我说:「你们教授的学术水平比我们高得多,但你们只懂学术,不懂教育,这后者非由我们来管不可。」一些因为学问平平无奇而逼着要搞一些可有可无的行政的人似乎对我说:「你们的学问看来不错,但你们在学生之间可以私相授受,胡作非为,我们非管不可!」这真是从门缝里观人,把人看得扁了。

近乎上述的诸如此类的话,我回港八年中已不知听过多少遍了。到最后,我不能不发点牢骚。当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对我说那些话时,我很不客气地回应:「我有很多学生的学生已经在美国当教授。我要怎样教,教什么,没有谁可以管得着。」

最近,一位朋友见我从不卖帐地办事,忍不住说:「你的权力似乎很大呀!」我回答说:「我讨厌权力,但我知道,知识就是力量!」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u/47841af7010007a2
 
好过送脑白金・・嘻嘻
 
不晓得是否因最近感冒了,人容易来情绪,读罢此文,眼里湿湿的.我母亲也是我一生当中最宝贵的财富,虽然母亲未曾受过教育,却影响我至深.我对母亲的爱,母亲能感觉到,这是我最欣慰的了.母亲不喜欢城市的生活,居乡下,所以我经常都会回去跟她聊聊家常.我还会躺她怀里,让她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脸和头发,而我每每看到母亲的白发,心里满是辛酸,岁月不饶人...

此文中,我亦很赞同张五常先生说的各种”爱”,愚认为正是时下稀缺的.我太太常常问我,缘何会心系同乡会或学友会呀一类的群体活动,我笑笑对她说:你先生我爱得泛滥,哈哈,想来不无道理:因为如果说做一个事情有目的,那我着实想不到我参与这类的群体活动有何得益,反而影响自己专注事业.可天生就是喜欢如此,自己也着实无奈,只好限制自己少点参与,以免影响事业.然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结良友,实是人生一大幸事…




独自莫凭阑――从母亲的病说起(1991.05.10)
http://blog.sina.com.cn 1991年05月10日15:47 s_cheung

「独自莫凭阑!」是李煜说的。

母亲病重,心乱如麻!六四悲剧,电视目不忍睹,当时八十八岁的母亲哭了一场,心神不属,在西湾河的街旁呆坐,跌倒了。进医院,动了两次手术,其后一年多来,身体时好时坏,有过四次纪录:昏迷不醒好几天。

母亲的生命意识极强;所有认识她的亲戚朋友都那样说。年多前,她病重不醒,群医束 手,我俯在她耳边问:「妈,是我,听不听到我的声音?」过了良久,她彷佛轻轻点头。我于是继续说:「妈,医生们都已尽所能,而我更无能为力。唯一的希望是 靠你自己,你明白吗?」过了一阵,她点点头,这次点头是比较明显了。一个星期后,她终于苏醒过来。
如今,她九十岁了。不久前,她不知怎样的伤了腰部,痛得要命,不能起床了。医生替她下了些止痛药,使她进入半昏迷的状态中。年多来这是第五次的病情恶化。一个九十岁的人,心弱,肾弱,视力差,看物模糊不清,虽然热爱生命,所余的日子不会很多的吧。想到这点,我感到很寂寞。

人的生存不可以没有爱。朋友对我的爱,是关怀,我很珍惜;妻子对我的爱,是眷顾, 我很高兴;儿女对我的爱,是尊敬,我很骄傲。然而,母亲对我的爱,无微不至,是无以伦比的。母亲怎样爱我,如同我怎样爱自己的儿女。儿女似乎对此不知道。 母亲对我的爱,我是知道的,希望她知道我真的知道。

母亲既然来日无多,我就天天跑到医院去看她。她半昏半醒,知道是我,总是用力地吸 一口氧气,问:「有没有吃鱼油丸,有没有喝牛肉汤,有没有用足六两的牛肉呀?」我听着,泪如雨下。她看不见我的眼泪,只听见我装作喜悦的声音:「鱼油丸最近买了六瓶,吃也吃不完,牛肉每天六两,都是最好的!」我是个不爱说谎的人,但要使母亲心安,我不能不那样说。白色的谎言是为了爱而说的。

「两个孙儿怎样呀?」她一次又一次地问。回答这问题,我倒不用说谎:「思远读书很 厉害,思琪读书的兴趣不大,但成绩还是很不错的。」她这一问和我这一答,不知重复过多少遍了。她老了,记不清楚,一次又一次地问是很自然的事。两天前她再 问,我答了之后忍不住补充说:「思远过目不忘,是你遗传的。说起来,我和思远的读书天分都应该远不及你。」

在旁的护士小姐听着,不以为然,用怀疑的表情向我一笑。母亲住医院久矣。一个没有进过学校的老妇人,日常说的都是不知科技为何物的话,怎可以远胜现代的青年呢?我于是向那护士小姐解释说:「我母亲没有读过书,思想很旧,是真的。但我小时过目不忘,今天我的儿子也如是,是她老人家给我们的重要礼物。老人家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她年轻时过耳不忘,思想快如闪电。如果她有机会读书,我们后一辈的又怎能胜她?」

说来真的是话长了。我父亲的智力仅差强人意,但我们张家「内」、「外」的后辈,却出了五个读书出类拔萃的人物。我的一个侄子到美国去读大学,只五年半就拿了博士,现今是知名的教授了。一个侄女在湖北省考第一。另一个在广州,英语完全不懂,我设法把他弄到美国去,只六年就获电机工程的硕士,拿到了什么学术奖。相比起来,我和自己儿子的读书本领,雕虫小技矣!

基因的遗传,比家财的遗传有意思得多了。人类的进化,新陈代谢,是有连贯性的。基因是连贯的事,家财怎可以「连贯」呢?

父母与儿女之间的爱,基因与遗传显然没有多大关系。养父与养子之间的爱,何尝不是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母亲给我和儿女的基因遗传,好的我们感激,坏的无话可说,但不足以论爱。我爱母亲,是因为她对我无微不至。她的存在,使我有难以形容的温馨感。

「独自莫凭阑!」于今母亲来日无多,思往事,一时间我有独自凭阑之感,不禁悲从中来。

《凭阑集》已经搁笔,正准备结集成书。我补写此文,是想对读者作一点交代:因为母亲的病,我没有心情再写些什么。继《凭阑集》之后的《话说天下大势》,要停止一个时期了。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u/47841af7010007a8
 
我一直羡慕写作如有神来之笔的高手,总感觉阅其文如见其人,感染之力,绝不逊于亲自拜会.我常浸泡于形形色色的文字之中,喜怒哀乐无不品尝.然而,近日得一同乡提点,提起“人云亦云”一词,初见此词,打了个冷颤:自己是否陷入其中而不得入其门?苦思量之下,乃放心:自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自己本无先天之优,习他人之长处,亦是上上道.


文采何物?(1992.02.21)
http://blog.sina.com.cn 1992年02月21日20:26 s_cheung

好的文章要有内容,要清晰可读,而同样重要的是要有文采。「文采」者,怪物也。倘若我们问胡菊人、舒巷城、岑逸飞、戴天、张文达等文章高手,文采究竟是何 物,他们多半答不出来。但假若我们给他们几篇文章,问哪一篇较有文采,他们的答案多半是会相同的。这正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也。

文采还有一个奇特之处。正如幽默一样,文采似乎是天生的,要学也学不到。我从来没有遇到一个从前毫不幽默现在变得很 幽默的人,也没有见过一个文采忽然从无到有的。假若这个观点是对的话,文采与气质、遗传有关了。以我家为例,这个「基因」理论可以置信。我的父亲只读过三 年书,但中英文都写得文采斐然;我的儿子好读、好写,有文采不足为奇,但我的女儿懒读、懒写,但执起笔来,文采好得出人意外。我想,这和他们祖父的遗传基 因有关吧。

我前思后想,也不大明白文采是什么。但不明白的也可以谈,可以随意地猜测一下。先举一些前人的大有文采的例子吧――

曹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孟浩然:「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白居易:「未能抛却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李贺:「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李商隐:「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欧阳修:「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秦少游:「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李清照:「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陆游:「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辛弃疾:「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纳兰容若:「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不恨天涯行役苦,只恨西风,吹梦成今古。」
黄仲则:「似此星晨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苏曼殊:「风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
鲁迅:「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毛泽东:「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以上是一些文采斐然的例子。我可以在几分钟之内多举数十个,但因为认为例子够了(大可以让我们从中试谈谈文采为何物),故不再多举。且让我们在上述的例子中先找出共同的特征吧。我认为它们共同的特征有如下三点:

其一,它们都并非艰深难明、引经据典之句,可说单纯之极。其二,它们没有做作,读来好像作者是随意写出来的(虽然作者可能想了几夜才那样写,但读者却感到是不渲不染的随意而自然之作)。其三,它们读来通畅,可以琅琅上口,而且声韵有抑扬顿挫之妙。

假若我们以如上三点来界定文采,那么简而言之,文采可说是纯真的表达,是没有做作的感情,是自然的流露,使人读来有舒畅之感。也是因为读来舒畅,读之者感到不滞于物,觉得飘飘若仙,过瘾之至也。

文采是一种艺术。大好的文采就好像莫扎特的音乐,很纯洁。文采是来自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引起共鸣的表达。我们不容易说明它是什么,但一经表达了,大家都感到有同样的感受。因此,我们知其然,但不一定知其所以然。

既然是纯真的艺术表达,那么文采应该与生俱来的。问题是,我们在复杂的社会中长大,有被污染的可能性。一些人遇污而染,而另一些人却好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这后者只要读书识字能文,其文章写来就往往文采斐然了。

以气质、基因决定文采,我的见解是,一些人似乎天生下来就能够「一心二用」,要污则污,要不染则不染,灵感一到,或感受一来,随意下笔,文字就「洗」得一干二净,其光采就在纸上显现出来了。

文章来源:http://blog.sina.com.cn/u/47841af7010008h3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