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古良德霞洞堡辨误和存疑(转贴) (1人在浏览)

温柔的慈悲

学前班
注册
2006-12-19
帖子
84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古良德霞洞堡辨误和存疑

偶翻郑显国所著的《碧海浮山》,书中认为新、旧唐书所说的冯盎籍贯高州良德,是在今天的电白县霞洞镇,冼夫人的后裔聚居在今电白霞洞。《碧海浮山》出书在1998年12月,此后,郑显国以及一些学者都对此观点做了不少论述,前后不一,有些是虚拟幻造,我认为他们这种做法不够系统,也借此文指出他们的缺点,大家互相探讨。

由于地域的关系,高州和电白对冼夫人和冯氏家族的籍贯颇多争议,主要集中于冼夫人、冯盎等是电白人还是高州人,冼夫人子孙居住在电白霞洞还是在高州北部良德。至今学术界对冼夫人的籍贯已有比较科学的定论,即冼夫人是电白电城山兜丁村人。而冯氏的籍贯争论还是比较多,比较认定的说法应该是今高州东北部人。

我来列举郑显国及其他学者认为冯氏家族定居电白霞洞的说法的漏洞。

郑显国在《碧海浮山》中为了说明“冯盎高州良德人也”即良德霞洞人的说法,做了以下阐述:唐武德六年(623年)高凉郡被废,直至唐天宝元年(742)又改回高凉郡,这是最后一次置高凉郡,地域西移,只辖良德县(唐武德五年划归高州,地域为今高州的古丁、深镇、大潮、东岸、大井南、曹江、谢鸡、新垌、根子、及今电白霞洞)、电白县(今高州长坡、石龙、大坡、云潭,今电白的那霍、黄岭、罗坑、沙琅、观珠、大衙北部)、连江县(今电白的树仔、电城、爵山、岭门、马踏、望夫及阳西的新墟、儒洞、沙扒等镇),郡治保安城(连江改名,今电白马踏岳禄下村)。我们不妨按此叙述来画画地图,良德县从今高州北部横过高州中部、西部、南部到电白的霞洞,狭窄绵长几十公里,夹在唐朝的电白县和茂名县之间而边接南巴县,显然这是没有道理的事情。此后,郑显国在其《电白的历史变迁及其地域考析》一文中,对此也持怀疑,随后又据清道光《电白县志》载:“谨案县之下博乡即唐书地理志之良德县也。”光绪《高州府志》也载:“案电白志云良德县故在下博乡一都,离今县城十里,霞洞、木院、三桥等。”再次肯定了电白霞洞唐时属于良德县地,很可能良德县地也象电白县地那样,地域呈南北狭长形,从曹江、谢鸡至新垌、黄岭南西、根子东直达霞洞等“电白西北一隅一地”,要不然霞洞成了良德县的飞地。但郑显国还是有置疑,1987年从霞洞挖出冼夫人五代孙媳妇许夫人墓的墓志铭来看,如果霞洞曾是良德县辖地的话,只能是唐龙朔元年(661)以前的事,此时霞洞是南巴县地了。

但是“良德县霞洞”的结论显然是难以自圆其说,为此郑显国在2003年1月25日的《茂名日报》再次发表了讨论冯冼故里的文章《开发历史遗址必须尊重历史》。首先他对高州和电白的争论提出:判断历史是非的标准是,一是有充分的史料,二是文物物证。他指出,冯氏子孙古时定居何地?历史是这样记载的:“冯盎为夫人之孙,唐时家于良德即霞洞堡地”(乾隆《高州府志》卷九),“越国公故里在县西七十里霞洞堡,据唐书列传冯盎良德人,今城西七十里下博乡霞洞堡即旧良德地,宋开宝省入电白,太平寰宇记载冯家村在电白县界。”(道光光绪《电白县志》)“海水在保宁县界南十里接恩州,冯家村冯盎即界人也。”(宋《太平寰宇记》卷一六一)。从而认为,唐时冯盎及子孙家居今电白霞洞,还有从1983年和1987年两次在霞洞晏公岭挖掘出冼夫人第五代孙媳许夫人墓及第六代孙夫妇(均为冯盎孙辈)合葬墓的墓志铭可清楚冯盎一族确是家居霞洞冯家村(今大村)。郑显国现在不再死认唐朝良德县的地域是狭长至霞洞的了,而是篡改历史资料后,认为良德不是良德县的指称,而是县(应是唐朝南巴县)以下的一个区域更小的地名。

冼夫人后裔居住在霞洞所谓最有力的证据是在那里发现的冯氏家族墓葬,有顺政郡许夫人墓和冼夫人第六代孙夫妇合葬墓,许夫人之君应为冯盎之子冯智玳。不过顺政郡许夫人墓碑是这样记载,夫人埋葬“于潘州南巴县之下浮里。”显然当时的墓碑言霞洞(当时为下浮里)乃南巴之地。我们显然可以看到,所谓良德县霞洞堡是不正确的;在郑显国看来,合理的解释是:“下浮里”在此前称“良德”也。

同时,陈祖辉在《关于“古良德今电白”问题》一文中,也做出同样的论述。他引资料两侧,其一明朝化州人陈鉴在《蒋节母吴硕人传》中所说“最著者,古良德今电白冯宝妻冼夫人......”。其次明黄佐《广州人物传》和欧大任《百越先贤传》所说:“融以上,坟墓皆在新会,宝以下,乃居高州之良德”。他就此论述,资料多同于郑显国《开发历史遗址必须尊重历史》。他得出结论:此良德非良德县,而是南朝、隋、唐初霞洞堡的旧称。同时他认为县府志所说霞洞旧时属良德县,是县府志有误,因为这是与史实不合。他从而描述到:南朝梁,冯业携子冯宝赴任罗州刺史,路经良德,被良德(即今霞洞)风光吸引,后知丁村冼氏女生得瑰丽奇特,便令冯宝居于良德,以便于就近和冼氏修好,后娶回冼夫人,冯氏便定居在良德了。至唐武德五年(622年)十二月,冯盎入朝拜谒唐高祖李渊,被授为高州总管。泷州良德县于是来属高州。六年,冯盎回到高州就任。为免辖区内重要地名相重,于是保留良德县,以良德在浮山之下,改名下浮里,并以祖居为家。圣历元年(698),其孙被“矫诬”大逆,遭抄家灭族。下浮里之冯氏首当其冲,被绞的被绞,被流放的被流放,避走的避走,自此一空。祖居和坟墓也均被夷为平地。于是陈祖辉在另一文《关于唐朝冯冼两家活动消失问题》也有相似描述。

我再次重述郑显国所说的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判断历史是非的标准:一是有充分的史料(史志记载),二是文物物证。那么郑、陈两人也并不严格遵守这两条标准,而且史志也并非全部可信,这是我们科学研究应持的谨慎态度。

我们来看《旧唐书》记载:“冯盎,高州良德人也。累代为本部大首领。”遍观唐书列传,指称人物之籍贯,是以府县为基础的,不及以下的小地名。籍贯又多以其父辈居住地、人物的出生地。高州良德人,只及良德县,而不会到霞洞旧时的称呼的小地名。冯盎出生在隋朝571年,其时高州治高凉郡、电白郡、连江郡、南巴郡、阳春郡、杜陵、永宁、海昌郡、高兴郡、齐安郡、宋康郡等。此时良德属泷州永熙郡,不属当时高州。隋开皇九年(589),改郡为县,高州治高凉县、电白县、杜陵、海安、石龙、茂名、吴川、阳春、连江等十县。良德县仍不属高州。隋大业三年(607)废高州复称高凉,至唐武德六年(623)废高凉郡复称高州,此时良德县才划归高州,且一直到宋开宝五年(972)良德县才废。《旧唐书》为后晋(936―946)修,《新唐书》为欧阳修(1007-1072)等人所修,两书皆称冯盎为“高州良德人”。由于冯盎出生时,良德属泷州,只是在他52岁时良德才划归高州,称“高州良德人”就应存疑问。应是《旧唐书》作者时代(此时是“高州良德县”)对冯盎籍贯的确定,而《新唐书》沿袭了《旧唐书》的说法。而不会以区区一个小地名来指称籍贯,或起码称“高州某某(县)良德人也”,良德才会是小地名。

史书并非都正确,我们必须科学地对待,而不能动辄引用史书而不做考究,这不是一个学人的态度。由于在明清时期,茂名县和电白县两地已对冯冼的祖籍已经有了争执,在各县县志、以致府志出现了互相矛盾的地方。

我查阅了道光《电白县志》,在“卷八 建置”有:“考电白冼夫人庙,霞洞为最古,冯盎为冼夫人之孙,唐时家于良德,即霞洞堡地。”“卷十六 古迹(城址)”有:“良德县故址在下博乡一都,离今县城西七十里。旧县志里图云霞洞、木院......梁陈隋唐俱属良德县,宋开宝省入电白。......乾隆府志载良德在茂名县北七十里怀乡,误。”及“越国公故里在县西七十里霞洞堡。据唐书列传,冯盎良德人,今城西七十里下博乡霞洞堡即旧良德地,宋开宝省入电白县,太平寰宇记载冯家村在电白县界。”又及“越国公冯盎墓,明《一统志》在旧良德县东南二十五里,今电白境有碑云唐冯府君之墓。”据以上《电白县志》资料,它反复认为霞洞是旧良德县地,否定旧良德是在今高州东北。显然这些史志资料是十分错误的。陈、郑既引用此中资料,又否定这些资料。对于霞洞旧称“良德”的说法,陈、郑两人也只是据县府志和明朝末年陈鉴的一句话作的推测,没有更早的史料记载。而他们引用宋《太平寰宇记》:“海水在保宁县界南十里接恩州,冯家村冯盎即此界人也。”和以上县志资料,和霞洞冯氏家族的墓葬,得出冯盎一族确是家居霞洞冯家村(今大村)。显然也是错误的。郑显国在《碧海浮山》中有对保宁县前身连江县县域的说明,大概是今电白树仔、电城、爵山、岭门、马踏、望夫及阳西县的新墟、儒洞、沙扒等地,《太平寰宇记》说冯家村在保宁县界南十里接恩州(今恩平),显然这里是在今阳西县、阳江市,真正的冯盎墓就在阳江市城北,冯盎大部分时间的任官地在阳江,其后裔应有定居在阳江。而不是指霞洞所谓的冯家村(这个冯家村也是陈、郑两人臆指的)。

郑显国在《碧海浮山》中说电白霞洞古为交通发达之地,所以冼、冯家族选择此地定居,这种说法是没什么道理的,古代农业社会并不以海边有海而交通、经济发达,主要以官道为主干线的交通,北部山区因农业发达,也有优势。古良德也并不是什么偏僻之地,其地所发现的古文物如西域的铜像、和治铁工厂,量具生产工场等表明良德的文明文化也有一定的水平。郑显国又引用《越绝书》说俚人是聚居在粤西沿海一带的民族,而不是内陆山区县份的,且不知《越绝书》是战国后期的著作,东汉人辑录的,是讲春秋战国吴、越国的方志(国内现存最早的方志书),而并不是讲岭南俚族人的。南北朝、隋、唐时,俚族遍布于广东全省(见《冼夫人魂》上,练铭志文),郑显国如此乱套,别出心栽。

至于霞洞发现冯氏家族的墓地,以此认定这里是冯氏家族的聚居地,也是不科学的。墓地是居住地,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都没有这样的风俗习惯。虽然也有墓地是居住地的可能,但也允许别的地方的人来此找墓地吧。倘若如此,高州冯氏族谱载冯宝墓在良德乡东十五里凤凰山磨盘岭,今发现是在高州市平山镇水库中的磨盘岭,那儿正是古良德县城东十五里的地方,那么,史书说冯盎是高州良德人不就更加合理了吗!但我们也不能因之而确认此冯宝墓的真伪(光绪《高州府志》、《茂名县志》俱称冯府君墓为冯盎墓,不正确,因为真正的冯盎墓在阳江市城北),也不因之而确认冯宝定居高州良德。确认冯氏家族定居良德的史料也十分缺乏。

今天高州长坡、东岸、平山等地聚居着众多的冯、冼后裔,在其族谱上无法考据其是冯宝、冼夫人的后裔。族谱在民间的兴盛是在宋朝,冯、冼的族谱世系比较明确的是从明朝开始,因此我们不能尽信冯冼之族谱。我们对其姑且存疑。高州各姓族谱,伪托假造之情况很普遍,这是中国族谱的通病。

冯氏是否为北燕冯弘之后也是值得怀疑的。史书说冯盎累世为部曲首领,考冈州刺史(今新会)冯士、冈州首领冯岑翁(见《隋书》冼夫人传)等皆为地方部落首领,(可参见《缅茄树》第五期,林天蔚文),冯氏可能也是土著。概因为北燕王冯弘国亡436年投高丽国,居二年,子孙族人皆被杀,似难有漏网者。(435年,北燕曾遣使求救于南朝刘宋王朝,刘宋赐冯弘燕王封号。北燕与刘宋有联系,冯弘族人投刘宋有这种可能。)至于为何罗州刺史冯融虽世为州牧,而令多不行,只因他是来自新会,而不证明他不是俚族人。据《广东通志》、道光《广东通志》载,南朝梁的统治者为加强对粤西俚人的统治,笼络俚人渠帅,把俚区纳入郡县,于梁大通中(528年)在粤西大量增设郡县,给俚渠帅封官。因为在南朝,岭南仍是俚、僚等越族人的天下。史书说冯业约436年自北而来,即被南朝宋封为怀化侯任新会刺史,《化州县志》又载其为罗州刺史了。至南朝梁冯融,是冯业之孙,仍为罗州刺史。但为什么冼夫人逝世后,是冼夫人的后裔冯氏,而不是原先是溪峒首领的冼氏成为百越首领呢?可能就因为冯氏原本就是土著,才那么轻而易举的。我们不能尽信冯、冼氏族谱,《北史》、《隋书》、《唐书》载冯业浮海归宋之事,亦应置疑。

还有,冯冼后裔落籍各有不同的。冯盎三十六个儿子,被封于各地为官,分别各地落籍。一般不会聚居在离当官城市偏远的的乡村,所以这又是霞洞不太可能是冯氏家族的聚居地的原因,家族墓地在那里则不奇怪。至于史称高力士为潘州人,因其祖父冯智玳、父亲冯君衡(据陕西浦城出土高力士碑)为潘州刺史,居潘州城(今高州城),史书便说他是潘州人了。
 

相似主题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