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4-08-30
- 帖子
- 2,403
- 反馈评分
- 0
- 点数
- 61
※※※【 中 国 百 年 英 雄 榜 】※※※[50p]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邓世昌】 (1849-1894)
清末海军将领。字正卿,广东番禺(今广东广州)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生。他精于测量、驾驶、曾任南洋水师舰只管带。李鸿章治海军,深知其能,调入北洋舰队。1887年随丁汝昌赴英国购铁甲舰,任总兵兼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黄海战役中他英勇善战,在旗舰督旗荡下。立即自悬督旗,指挥作战,遭到日舰围攻,在弹尽、舰伤之际,率全舰官兵,决心以死报国,开足马力,欲猛撞敌舰吉野,与之同尽。不幸被敌鱼雷击中,他与全舰二百五十人壮烈牺牲。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丁汝昌】(1836-1895)
清末海军将领。字禹廷,号次章,安徽庐江人。参加淮军后,初隶长江水师。从刘铭章镇压捻军,升提督。1874年李鸿章创办海军,次年派他至英国购买军舰。1888年北洋舰队编成,被任命为海军提督。他属淮系,而军中多闽人,故事多掣肘。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他主张先发制人,出击日本海军,被李鸿章拒绝。9月率舰队护送运兵船只到鸭绿江口大东沟,返航时突遭日舰袭击,遂发动黄海反击战。他身负重伤,李鸿章命之退守山东威海卫“保船避战”。次年,日军分海陆两路进攻威海卫,占领两岸炮台,逼他投降;他严辞拒绝,下令毁炮沉船,以表抗敌决心。因美、德顾问和部分将领不从,乃令冒死突围,但仍遭反对,后服毒自杀。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关天培】(1781-1841)
清朝将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行伍出身。积功提升,曾任苏凇镇总兵,署江南提督。道光十四年(1834年),任广东水师提督。十九年,积极协助林则徐查禁鸦片,训练水师,加强海防,屡挫英国侵略军的挑衅。1841年2月,英舰攻虎门,他即向两广总督琦善请援,不允,遂率部死守横档、永安、靖远诸炮台,25日,英军从横档登陆。次日,他在靖远炮台奋力抗敌,创痕遍体,血透衣襟,与游击麦廷章等四百余将士壮烈牺牲。有《筹海初集》。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林则徐】(1785-1850)
清朝官员。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嘉庆进士,入翰林院。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起,曾在浙江、江苏、湖北、河南、山东等地任职,办理过军政、漕务、盐政、河工、水利等事,重实际调查,干练有绩,由道台迁升至巡抚。
道光十七年(1837年)初,任湖广总督,严禁鸦片,卓有成效。次年上奏道光帝,力主禁烟,遂受命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赴粤查禁鸦片。十九年,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合力严缉走私烟贩,惩处受贿官吏,迫令英美烟贩交出鸦片237万余斤,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起,在虎门当众销毁;又提出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正确贸易方针,以孤立英国侵略者;会同水师提督关天培筹划海防,倡办义勇,屡挫英军武装挑衅。
为了解西方情况,他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编成《四洲志》,并译外国律例、军事技术等著述,开创了近代研究西方的风气。1840年初任两广总督。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因广州防守严密,遂被上攻占定海,陈兵大沽;因投降派乘机诬陷,旋被革职。次年5月,复受命往镇海军营帮办军务,又遭谗害,不久被流放新疆。
曾在该地屯田,兴办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1845年起,被起用为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1849年,因病退职返乡时英国侵略者强占福州城地筑房,他联合士绅上书闽浙总督刘韵珂,力主将侵略者驱逐出城。1850年,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病死于广东普宁县。赠太傅,谥文忠。
他对沙俄蓄谋侵略中国中国的野心有所觉察,晚年曾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有《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林则徐日记》等。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刘铭传】(1836-1895)
清末淮军将领。字省三,安徽合肥人。1854年在乡办团练。李鸿章创建淮军,他募勇建铭字营。1862年被李鸿章调至上海,进攻苏南,镇压太平军。1864年陷常州,杀太平军头目陈坤书。1865年起又先後随曾国藩、李鸿章镇压捻军,升直隶提督。1860年上疏建议修建铁路。1884年中法战争时督办台湾军务,提出整顿海防十项建议,多见施行。同年,法军于基隆登陆,他诱敌深入,击败法军。1885年升台湾巡抚,任内造铁路、开煤矿,大力开发和建设台湾,台防益固。1890年加兵部尚书衔帮办海军军务,不久因病退职。有《刘壮肃公奏议》、《大潜山房诗稿》。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刘步蟾】(1852-1895)清末海军将领。字子香,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1875年被送往英国学习枪炮、水雷等技。回国後,由李鸿章推荐,升游击,会办北洋草房,协助制定海军军制、营归。1895年赴德国购领船舰,任北洋水师右翼总兵。1894年中日战起,黄海战役中丁汝昌受伤,他代为督战指挥,鏖战三时许,多次击中敌舰。次年,为威海卫海战中英勇抗敌,以身殉国。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谭嗣同】(1865-1898)
清末维新变法官员。字复生,号壮飞,湖南省浏阳县人。湖北巡抚谭 继洵之子,与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陈三立等号称"晚清四公子",少年时博览群书,好任侠,喜词章,富于思想。青年时期为父命所迫,曾六赴南北省试,因不喜科举时文,屡考不中。1884年,入新疆巡抚刘锦棠,後又游历西北、东南各省考察民情,结交名士。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惨败,丧权失地,群情愤慨。谭嗣同痛感自己的精力多敝于考据词章,无补于事,决心致力于维新变法。1895年与唐才常等在浏阳筹建算学馆,创办新学,并撰文提出变法主张,首开湖南 维新之风。8月,北京成立强学会,即赴京自称康有为“私淑弟子”。
1896年,他以父命入资为候补知府,在南京待委,此间时往上海与梁启超讨论学问,研究变法理论。还潜心读书,与杨文会研讨佛学,撰成其代表性著作《仁学》。1897年,应湖南巡抚陈宝箴等邀,回长沙创办新政。先後设立事务学堂、《湘学新报》(旬刊)、《湘报》(日刊)、南学会、武备学堂及保卫局,并筹办内河轮船、修筑湘粤铁路及开采矿产等。使湖南成为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下诏宣布变法。由侍读学士徐致靖推荐,授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新政。戊戌政变时,为袁世凯出卖,慈禧太后于9月21日发动政变,对维新派残酷镇压。谭嗣同拒绝出走。24日,被捕下狱。28日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等同被杀害,世称戊戌六君子。其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刘光第】(1859-1898)
清末维新变法人士。字裴村,四川富顺人。光绪进士。1883年任刑部主事。1898年入保国会。戊戌变法时,由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荐,授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湖南守旧党曾廉上书请杀康梁,他与谭嗣同按条详驳之。戊戌政变时被杀。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介白堂诗文集》、《 衷圣斋文集》。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康广仁】(1867-1898)
清末维新变法人士。号右博,又号大中,广东南海(今广东广州)人。康有为幼弟。1897年在澳门主持《知新报》,後又经理上海不缠足会艾书、大同译书局。1898年,在京协助康有为草拟新政奏稿及联络事宜。戊戌政变时遇难。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左宗棠】(1812-1885)
晚清著名军事家,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12年(1831年)举人。三次会试不中,遂绝意考场,潜心专研舆地、兵法。为人多智略,性狂傲。1852-1863年,编练“楚军”,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屡建奇功,人称“常胜将军”。同治5年(1866年),授陕甘总督,制定经营西北战略:进兵陕西,必先清关外;进兵甘肃,必先清陕西;驻兵兰州,必先清各路。后破西捻军和回民起义军,稳定了清朝北部疆土。光绪元年(1875年),以“塞防论”反李鸿章的海防论,力主收复新疆,以固塞防。清说什么采纳其意,授钦差大臣,组建西征军。二年,西征军誓师出关,抵肃州。左宗棠命人抬棺材一口,随军出征,以示不收复新疆决不生还的决心。,主将如此,全军将士无不愿效死力。左宗棠为各军制定了“缓进急战、先南后北”的战略。1876年8月,西征军一举收复北疆重镇乌鲁木齐,平定新疆北路。三年,克达坂城、托克逊、吐鲁番,分裂头目阿古柏战败自杀。年底,收复喀什(现名)、和田。1878年1月,西征军全部收复南疆,取得了西征大捷,脱离祖国十余年的新疆再度回到祖国怀抱。同时,他条陈新疆建省方案,并请与俄国交涉收复伊犁。左宗棠以他收复新疆的巨大功绩而名垂青史。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孙文】(1866-1925)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号逸仙,又号中山,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早年曾在檀香山、香港、广州等地求学。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1895年在广州筹备武装起义,事败後流亡日本。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1912年1月1日,光复後的各地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同年2月南北议和达成协议,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4年1月主持第一次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发表改组宣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底,孙中山为了谋求中国的南北统一,抱病北上,不幸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
同日,中国国民党在京要员含悲召开会议,讨论治丧事宜,决议葬礼用国民礼制,以示平等;葬地遵孙中山遗愿选择在南京紫金山。并于当天将孙中山遗体护送到协和医院,进行防腐手术。3月15日,在协和医院入殓,置于棺内,上罩玻璃盖,并送回铁狮子胡同行宫,以备瞻仰。3月19日,在宋庆龄、宋子文、孔祥熙、张继、汪精卫、于右任、李大钊、陈树人等人的护送下,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移至中央公园(此後不久改名为中山公园)社稷坛大殿安放,供各界人士吊唁。在短短20天的时间里,前往吊唁、致祭的中外人士达74.68万人,未签名者达100余万人,送来的挽联达六万余副,花圈7000余个,挽幛500余幅。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宋庆龄的挽联是:
负改造宏谟,许世以身,有功于民,有功于国,斯人卓著千秋业; 综平生伟绩,大书其事,或布在方,或布在策,此後流传万古名。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廖仲恺】(1877-1925)
近 代 民 主 革 命 家, 国 民 党 左 派 领 袖。 原 名 恩 煦, 又 名 夷 白。 广 东 归 善 县(今 惠 阳) 人。 出 身 于 美 国 华 侨 家 庭。 1893 年 回 国。 1902 年 留 学 日 本。 1905 年 加 入 同 盟 会, 任 同 盟 会 外 务 部 干 事, 中 国 留 日 学 生 会 会 长。 辛 亥 革 命 后, 任 广 东 军 政 府 总 参 议, 兼 理 财 政。 二 次 革 命 失 败 后 流 亡 日 本, 参 加 中 华 革 命 党。 1917 年 任 护 法 军 政 府 财 政 次 长、 署 理 财 政 总 长。 1919 年 在 上 海 参 与 创 办 《星 期 评 论》 和 《建 设》 杂 志, 宣 传 民 主 革 命 思 想。 1921 年 在 广 州 任 财 政 部 次 长、 广 东 财 政 厅 长。 1922 年 后 积 极 协 助 孙 中 山 改 组 国 民 党, 确 立 联 俄、 联 共、 扶 助 农 工 三 大 政 策。 1924 年 国 民 党 改 组 后, 被 选 为 中 央 执 行 委 员 会 常 务 委 员, 历 任 工 人 部 长、 农 民 部 长、 黄 埔 军 校 党 代 表、 广 东 省 长、 财 政 部 长、 军 需 总 监 等 职。坚 持 执 行 孙 中 山 的 三 大 政 策。 参 与 领 导 平 定 商 团 叛 乱。 1925 年, 指 挥 东 征 军 作 战, 平 定 杨 希 闵、 刘 震 寰 的 叛 乱。 7 月 任 中 华 民 国 国 民 政 府 常 务 委 员、 财 政 部 长、 军 事 委 员 会 常 务 委 员。 省 港 大 罢 工 发 生 后, 被 聘 请 为 罢 工 委 员 会 顾 问。 1925 年 8 月 20 日 在 广 州 被 国 民 党 右 派 暗 杀。 遗 有 《廖 仲 恺 集》。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邓世昌】 (1849-1894)
清末海军将领。字正卿,广东番禺(今广东广州)人。福州船政学堂第一届毕业生。他精于测量、驾驶、曾任南洋水师舰只管带。李鸿章治海军,深知其能,调入北洋舰队。1887年随丁汝昌赴英国购铁甲舰,任总兵兼致远号巡洋舰管带。1894年黄海战役中他英勇善战,在旗舰督旗荡下。立即自悬督旗,指挥作战,遭到日舰围攻,在弹尽、舰伤之际,率全舰官兵,决心以死报国,开足马力,欲猛撞敌舰吉野,与之同尽。不幸被敌鱼雷击中,他与全舰二百五十人壮烈牺牲。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丁汝昌】(1836-1895)
清末海军将领。字禹廷,号次章,安徽庐江人。参加淮军后,初隶长江水师。从刘铭章镇压捻军,升提督。1874年李鸿章创办海军,次年派他至英国购买军舰。1888年北洋舰队编成,被任命为海军提督。他属淮系,而军中多闽人,故事多掣肘。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他主张先发制人,出击日本海军,被李鸿章拒绝。9月率舰队护送运兵船只到鸭绿江口大东沟,返航时突遭日舰袭击,遂发动黄海反击战。他身负重伤,李鸿章命之退守山东威海卫“保船避战”。次年,日军分海陆两路进攻威海卫,占领两岸炮台,逼他投降;他严辞拒绝,下令毁炮沉船,以表抗敌决心。因美、德顾问和部分将领不从,乃令冒死突围,但仍遭反对,后服毒自杀。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关天培】(1781-1841)
清朝将领。字仲因,号滋圃,江苏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行伍出身。积功提升,曾任苏凇镇总兵,署江南提督。道光十四年(1834年),任广东水师提督。十九年,积极协助林则徐查禁鸦片,训练水师,加强海防,屡挫英国侵略军的挑衅。1841年2月,英舰攻虎门,他即向两广总督琦善请援,不允,遂率部死守横档、永安、靖远诸炮台,25日,英军从横档登陆。次日,他在靖远炮台奋力抗敌,创痕遍体,血透衣襟,与游击麦廷章等四百余将士壮烈牺牲。有《筹海初集》。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林则徐】(1785-1850)
清朝官员。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嘉庆进士,入翰林院。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起,曾在浙江、江苏、湖北、河南、山东等地任职,办理过军政、漕务、盐政、河工、水利等事,重实际调查,干练有绩,由道台迁升至巡抚。
道光十七年(1837年)初,任湖广总督,严禁鸦片,卓有成效。次年上奏道光帝,力主禁烟,遂受命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赴粤查禁鸦片。十九年,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合力严缉走私烟贩,惩处受贿官吏,迫令英美烟贩交出鸦片237万余斤,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起,在虎门当众销毁;又提出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正确贸易方针,以孤立英国侵略者;会同水师提督关天培筹划海防,倡办义勇,屡挫英军武装挑衅。
为了解西方情况,他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编成《四洲志》,并译外国律例、军事技术等著述,开创了近代研究西方的风气。1840年初任两广总督。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因广州防守严密,遂被上攻占定海,陈兵大沽;因投降派乘机诬陷,旋被革职。次年5月,复受命往镇海军营帮办军务,又遭谗害,不久被流放新疆。
曾在该地屯田,兴办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1845年起,被起用为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1849年,因病退职返乡时英国侵略者强占福州城地筑房,他联合士绅上书闽浙总督刘韵珂,力主将侵略者驱逐出城。1850年,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病死于广东普宁县。赠太傅,谥文忠。
他对沙俄蓄谋侵略中国中国的野心有所觉察,晚年曾说:“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有《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林则徐日记》等。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刘铭传】(1836-1895)
清末淮军将领。字省三,安徽合肥人。1854年在乡办团练。李鸿章创建淮军,他募勇建铭字营。1862年被李鸿章调至上海,进攻苏南,镇压太平军。1864年陷常州,杀太平军头目陈坤书。1865年起又先後随曾国藩、李鸿章镇压捻军,升直隶提督。1860年上疏建议修建铁路。1884年中法战争时督办台湾军务,提出整顿海防十项建议,多见施行。同年,法军于基隆登陆,他诱敌深入,击败法军。1885年升台湾巡抚,任内造铁路、开煤矿,大力开发和建设台湾,台防益固。1890年加兵部尚书衔帮办海军军务,不久因病退职。有《刘壮肃公奏议》、《大潜山房诗稿》。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刘步蟾】(1852-1895)清末海军将领。字子香,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1875年被送往英国学习枪炮、水雷等技。回国後,由李鸿章推荐,升游击,会办北洋草房,协助制定海军军制、营归。1895年赴德国购领船舰,任北洋水师右翼总兵。1894年中日战起,黄海战役中丁汝昌受伤,他代为督战指挥,鏖战三时许,多次击中敌舰。次年,为威海卫海战中英勇抗敌,以身殉国。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谭嗣同】(1865-1898)
清末维新变法官员。字复生,号壮飞,湖南省浏阳县人。湖北巡抚谭 继洵之子,与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陈三立等号称"晚清四公子",少年时博览群书,好任侠,喜词章,富于思想。青年时期为父命所迫,曾六赴南北省试,因不喜科举时文,屡考不中。1884年,入新疆巡抚刘锦棠,後又游历西北、东南各省考察民情,结交名士。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惨败,丧权失地,群情愤慨。谭嗣同痛感自己的精力多敝于考据词章,无补于事,决心致力于维新变法。1895年与唐才常等在浏阳筹建算学馆,创办新学,并撰文提出变法主张,首开湖南 维新之风。8月,北京成立强学会,即赴京自称康有为“私淑弟子”。
1896年,他以父命入资为候补知府,在南京待委,此间时往上海与梁启超讨论学问,研究变法理论。还潜心读书,与杨文会研讨佛学,撰成其代表性著作《仁学》。1897年,应湖南巡抚陈宝箴等邀,回长沙创办新政。先後设立事务学堂、《湘学新报》(旬刊)、《湘报》(日刊)、南学会、武备学堂及保卫局,并筹办内河轮船、修筑湘粤铁路及开采矿产等。使湖南成为全国最富朝气的一省。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下诏宣布变法。由侍读学士徐致靖推荐,授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与新政。戊戌政变时,为袁世凯出卖,慈禧太后于9月21日发动政变,对维新派残酷镇压。谭嗣同拒绝出走。24日,被捕下狱。28日杨深秀、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等同被杀害,世称戊戌六君子。其著作编为《谭嗣同全集》。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刘光第】(1859-1898)
清末维新变法人士。字裴村,四川富顺人。光绪进士。1883年任刑部主事。1898年入保国会。戊戌变法时,由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荐,授四品卿衔军机章京、参预新政。湖南守旧党曾廉上书请杀康梁,他与谭嗣同按条详驳之。戊戌政变时被杀。为“戊戌六君子”之一。有《介白堂诗文集》、《 衷圣斋文集》。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康广仁】(1867-1898)
清末维新变法人士。号右博,又号大中,广东南海(今广东广州)人。康有为幼弟。1897年在澳门主持《知新报》,後又经理上海不缠足会艾书、大同译书局。1898年,在京协助康有为草拟新政奏稿及联络事宜。戊戌政变时遇难。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左宗棠】(1812-1885)
晚清著名军事家,字季高。湖南湘阴人。道光12年(1831年)举人。三次会试不中,遂绝意考场,潜心专研舆地、兵法。为人多智略,性狂傲。1852-1863年,编练“楚军”,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屡建奇功,人称“常胜将军”。同治5年(1866年),授陕甘总督,制定经营西北战略:进兵陕西,必先清关外;进兵甘肃,必先清陕西;驻兵兰州,必先清各路。后破西捻军和回民起义军,稳定了清朝北部疆土。光绪元年(1875年),以“塞防论”反李鸿章的海防论,力主收复新疆,以固塞防。清说什么采纳其意,授钦差大臣,组建西征军。二年,西征军誓师出关,抵肃州。左宗棠命人抬棺材一口,随军出征,以示不收复新疆决不生还的决心。,主将如此,全军将士无不愿效死力。左宗棠为各军制定了“缓进急战、先南后北”的战略。1876年8月,西征军一举收复北疆重镇乌鲁木齐,平定新疆北路。三年,克达坂城、托克逊、吐鲁番,分裂头目阿古柏战败自杀。年底,收复喀什(现名)、和田。1878年1月,西征军全部收复南疆,取得了西征大捷,脱离祖国十余年的新疆再度回到祖国怀抱。同时,他条陈新疆建省方案,并请与俄国交涉收复伊犁。左宗棠以他收复新疆的巨大功绩而名垂青史。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孙文】(1866-1925)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号逸仙,又号中山,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人。早年曾在檀香山、香港、广州等地求学。1894年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1895年在广州筹备武装起义,事败後流亡日本。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组成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1912年1月1日,光复後的各地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同年2月南北议和达成协议,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1919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4年1月主持第一次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发表改组宣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底,孙中山为了谋求中国的南北统一,抱病北上,不幸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
同日,中国国民党在京要员含悲召开会议,讨论治丧事宜,决议葬礼用国民礼制,以示平等;葬地遵孙中山遗愿选择在南京紫金山。并于当天将孙中山遗体护送到协和医院,进行防腐手术。3月15日,在协和医院入殓,置于棺内,上罩玻璃盖,并送回铁狮子胡同行宫,以备瞻仰。3月19日,在宋庆龄、宋子文、孔祥熙、张继、汪精卫、于右任、李大钊、陈树人等人的护送下,孙中山先生的灵柩移至中央公园(此後不久改名为中山公园)社稷坛大殿安放,供各界人士吊唁。在短短20天的时间里,前往吊唁、致祭的中外人士达74.68万人,未签名者达100余万人,送来的挽联达六万余副,花圈7000余个,挽幛500余幅。孙中山先生的夫人宋庆龄的挽联是:
负改造宏谟,许世以身,有功于民,有功于国,斯人卓著千秋业; 综平生伟绩,大书其事,或布在方,或布在策,此後流传万古名。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廖仲恺】(1877-1925)
近 代 民 主 革 命 家, 国 民 党 左 派 领 袖。 原 名 恩 煦, 又 名 夷 白。 广 东 归 善 县(今 惠 阳) 人。 出 身 于 美 国 华 侨 家 庭。 1893 年 回 国。 1902 年 留 学 日 本。 1905 年 加 入 同 盟 会, 任 同 盟 会 外 务 部 干 事, 中 国 留 日 学 生 会 会 长。 辛 亥 革 命 后, 任 广 东 军 政 府 总 参 议, 兼 理 财 政。 二 次 革 命 失 败 后 流 亡 日 本, 参 加 中 华 革 命 党。 1917 年 任 护 法 军 政 府 财 政 次 长、 署 理 财 政 总 长。 1919 年 在 上 海 参 与 创 办 《星 期 评 论》 和 《建 设》 杂 志, 宣 传 民 主 革 命 思 想。 1921 年 在 广 州 任 财 政 部 次 长、 广 东 财 政 厅 长。 1922 年 后 积 极 协 助 孙 中 山 改 组 国 民 党, 确 立 联 俄、 联 共、 扶 助 农 工 三 大 政 策。 1924 年 国 民 党 改 组 后, 被 选 为 中 央 执 行 委 员 会 常 务 委 员, 历 任 工 人 部 长、 农 民 部 长、 黄 埔 军 校 党 代 表、 广 东 省 长、 财 政 部 长、 军 需 总 监 等 职。坚 持 执 行 孙 中 山 的 三 大 政 策。 参 与 领 导 平 定 商 团 叛 乱。 1925 年, 指 挥 东 征 军 作 战, 平 定 杨 希 闵、 刘 震 寰 的 叛 乱。 7 月 任 中 华 民 国 国 民 政 府 常 务 委 员、 财 政 部 长、 军 事 委 员 会 常 务 委 员。 省 港 大 罢 工 发 生 后, 被 聘 请 为 罢 工 委 员 会 顾 问。 1925 年 8 月 20 日 在 广 州 被 国 民 党 右 派 暗 杀。 遗 有 《廖 仲 恺 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