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新概念”,这八年 (1人在浏览)

一建中情

小学四年级
注册
2006-01-18
帖子
293
反馈评分
0
点数
1
年龄
36
前几天永南问我看了没,我说没有,找不到文化周刊那版.
该死的南方日报,怎么没有了..
去阅览室也没看到...一定有人私藏了...
现在终于看到了....









“新概念”,这八年

--------------------------------------------------------------------------------


  中国语文的“奥林匹克”?“一篇作文进北大”?

  “新概念”写作的8年之路,引发人们对当今青少年写作的无止境疑问......

  “新概念”,这八年

  核心提示

  1999年,上海《萌芽》杂志社与国内多所名牌大学联合主办了首届“新概念作文大奖赛”,主张让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语文学科,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成为文化传承与塑造灵魂的方方式与通道。大赛提出了堪称经典的三条方针,无疑是一个“叛逆者”的姿态:“新思维”―――提倡无拘无束;“新新表达”―――使用个性语言;“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地感受、体察生活。

  在王蒙、叶辛、余华、方方、叶兆言等一些著名作家和部分高校学者的评选和推介下,“新概念”迅速发展成为全国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中学生作文大赛。韩寒、郭敬明、张悦然、胡坚、蒋峰等一批青年作家,凭借《书店》、《求医》、《杯中窥人》、《我们最后的校园民谣》、《陶之陨》等作品进入公众视野。

  近日,作家出版社推出了《第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选择收录了最新一届赛事的获奖作品。已经八岁的新概念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姿态?今天怎么客观地看待它的影响和作用?新概念是中国的“语文奥林匹克”吗?读者者对新概念已经产生审美疲劳了吗?中国青少年的写作潜能是开发过度还是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人们发现,新概念这这八年,带来的除了一连串令人惊艳的新人新作之外,更多的是对今天青少年写作的无止境的疑问……

  17岁的“韩流”

  1999年,17岁的韩寒注定要扮演不安分且引人注目的角色。

  “一杯水,一个纸团,过半个时辰,纸团沉到杯底。”对于这个场景,韩寒潇洒地写下一篇《杯中窥人》――“人刚出生好比这团干布,可以严谨地律己;接触社会这水,哪怕是清水,……本来的严谨也会慢慢被舒展开,渐渐被浸润透。”

  凭借这篇关于中国民族劣根性的千字文,韩寒问鼎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那一年他还是上海松江二中一名高中生。此后,他的名字开始频频出现在主办方上海《萌芽》杂志和其他刊物上,再之后他出版了名噪一时的《三重门》,掀起一股“作践”应试教育的“韩流”。

  当年也荣获一等奖的朱珍,曾在文章里写道,“如果没有《萌芽》编辑的力推,我和韩寒都不会是一等奖。或许也就不是今天的桃之11和韩寒了。”与新概念联系在一起的名字,还有郭敬明、张悦然、陈佳勇、胡坚、蒋峰……他们通过新概念成名、著书,上百万的版税和粉丝大军的拥戴瞬间纷至沓来。到今天,每年有7万多热爱阅读和写作的青少年,向新概念大赛投去满含梦想的心血之作。

  在《萌芽》社长赵长天看来,大赛首先改变的是《萌芽》本身――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文学逐渐边缘化,文学刊物的发行数量锐减。1995年,曾经发行30多万份的《萌芽》只剩下1万多份了,而且订户以中年人为主。“我们急于改变这种状况,想发现年轻作者,想发表能引起年轻人共鸣的作品。”开始,他们请中学语文老师推荐好文章,不料推荐来的作文,基本上都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很八股的文章”。这时,社会各界对中学语文教育存在弊端的检讨声日渐高涨。在这种情况下,提倡“新思维”、“新表达”、“真体验”的新概念大赛诞生了。到今天,借新概念的东风,被封为“青春文学大本营”的《萌芽》,发行量已突破50万份,在全国文学期刊中遥遥领先。

  从第一届大赛起,由作家出版社与《萌芽》杂志社共同打造的《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逐渐成为出版业界颇有影响力的一块招牌。迄今,前七届获奖作品选已销售近300万册,发行码洋1.2亿多。作家出版社副社长扈文建说,如果把盗版以及伪书也考虑在内的话,新概念的读者群保守估计也有一亿多,甚至两亿。“有着众多的参与者和大量的阅读者,是新概念最成功的地方。”

  中国语文的“奥林匹克”?

  即使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新概念的“游戏规则”,感觉和韩寒也有点像――比较酷、另类。第一届当场作文决赛试题就剑走偏锋――“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在没有任何限制、暗示的前提下,一切体裁、观点、风格,都不为过、不为错,只要能自圆其说。纵观新概念历年大赛的题目,无论是富于哲理还是诗意,总是给参赛者留下无限开阔的空间:“蛇与绳”、“2011”、“假如明天没有太阳”、“我所不能抵达的世界”、“心如白开水”……与此同时,大赛竞争之惨烈在全国同类比赛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以2005年第七届比赛为例,共有7万余人参赛,仅207人进入复赛,竞争度远远胜过高考。

  有相当多的评论认为,新概念获奖作文,无论在技法还是思想成熟上,都体现了年轻作者所能达到的最高峰,更重要的是,新概念有一个堪称极其专业、庞大、高规格的评委队伍,所以又有中国语文“奥林匹克”之称。历届大赛均由王蒙担任复赛评委会主任。马原、苏童、余华、陈村、叶兆言、方方、铁凝、格非、孙甘露等众多著名作家都曾担任评委。

  著名作家赵丽宏在读了获奖作文后,第一印象是“吃惊”,然后是“感到欣慰”。他在《青春的光彩谁也无法扼杀》一文里说,“这些参赛作品,使评委们感到惊异,中学生思维的活跃,想像力的丰富,语言的活泼,出乎意料”,“如果以同样的命题给很多声名显赫的作家,能否写到这样?难说”。评委会主任王蒙曾经开玩笑地说过,新概念的文章漂亮老辣,我们可以搁笔了。

  然而,评委之一的陈村更愿意淡化新概念本身的竞技性质,在他眼里,新概念更像一个游乐场。陈村说,新概念给予了孩子们一个自由抒发心灵的空间。“传统的语文考试让大家非常难受,很不喜欢,但是新概念不然,孩子们愿意去阅读这些由他们同龄人写的作品,觉得道出了他们的心声。”

  “一篇作文进北大”?

  新概念横空出世之后,其社会影响力几乎是以“三级跳”的方式暴增:参赛稿件第一届4000份、第二届1.5万余份、第三届的2.8万余份,而到第八届的7万余份。对于许多高三学生而言,新概念的诱惑力显得更加实际――从第一届开始,与《萌芽》共同发起比赛的全国重点大学,承诺为获奖的高三文科人才提供破格录取的“绿色通道”。1999年第一届、2000年第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有21名一等奖获奖者被各大高校破格免试录取。

  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大赛对于中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推进效果是明显的,一个证据是1999年之后高考作文题的渐变,例如出现《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样的考题,印证了新概念倡导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是顺应教改方向的;而另一种观点则表示,传说中的“一篇作文进北大”的优待政策,成为那些数理化不及格的偏科学生的最佳借口,让热爱文学的心染上碍眼的功利色彩。

  曾经是优胜者的蒋峰写过的一段话显得耐人寻味:“它(新概念)的出现确实给很多彷徨无定的孩子指引了一条道路。”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对高校的橄榄枝买账的。最典型的还是第一届风云人物,韩寒拒绝进复旦大学旁听,刘嘉俊被保送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基地班,不到两年,就因缺课率太高决定休学,醉心于社会工作与文学创作。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新概念的魅力或许在于它可能成为一个孩子实现作家梦的直接跳板。在韩寒之前,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出版几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并且卖到近200万册,根本是不可想像的事。至于像后来居上的郭敬明那样,跻身中文版《福布斯》名人榜和2005年中国最有市场价值的作家三甲之列,更是天方夜谭。在这种前提下,指责《萌芽》和新概念为出版界低龄化推波助澜的批评之声不时出现。

  畅销品牌遭遇“审美疲劳”?

  《萌芽》和作家出版社还必须面对的一个尴尬是,他们共同打造的《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从第一届到第七届,销量逐年呈下滑趋势,第一届卖了80多万册,头两届的销量加起来,在整个系列总计近300万册销量中占了将近一半。

  原因除了盗版猖獗之外,还有人认为,新概念后期推出的新人感召力不足,远不及韩寒那样能引发轰动效应的“狠角色”。陈村对此的看法是:第一个敢于道出自己对教育体制强烈不满的人,自然是最受关注的。之后这样的人群大量出现,以致表达的观点有些文本的泛化,无法带给人韩寒当年的兴奋。

  为此,《第八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进行了全新改版:首先,编排设置上共分六个栏目,不以参赛选手的年龄段划分A、B、C组,而是以他们参赛作品的题材内容分门别类;其次,装祯设计上,A、B两卷合为一册,32开改为16开。在价格上由48元降到了43元。

  步入成熟期后的新概念应该是怎样的?赵长天在《序》中写到:一个健康的社会,要形成有利于新生力量冒头成长的机制。在市场的力量轻易就可以把文学异化的当下,新概念要倡导的依然是文学的“本原状态”――“心灵的自由表达,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对生活的真实描摹,是对人性的深刻剖析。”、“是你有话要说,不吐不快,是你内心的情感冲动推动你去写,而不是为了得奖而写。”

  “也许有人会说,8岁的新概念已经变成旧概念了,已经不新了。”作家社副社长扈文建说,“但是,在今天的中国,它还处于无人超越、无人颠覆的地位,所以,它还是一种新概念。”

  交锋:

  如何看待出版低龄化?

  “新概念”评委、著名作家陈村:

  市场本身会优胜劣汰

  新概念的成功,是建立在中国中学语言学习的缺失之上的,文学的意义被抹杀了。中学考试的那些语文题目,让王蒙去做,都很难及格。新概念的目的在于鼓励孩子们的写作,给予孩子抒发心灵的自由的机会。我觉得写作市场化是好的,而且应该全面的市场化,让市场去自然平衡。我们可以用市场来检验文本。为了迎合市场而写的商业化的文学,即使成功也只是暂时的。像《麦田里的守望者》,经过了那么多年,还能在读者中引起共鸣。

  青年作家陈希我:

  低龄化写作离文学太远

  新概念可以让那些数理化都不及格,但是文笔较好的学生进入大学,这本身就是不好的。画家吴冠中有个孙子画画不错,拿画来向他请教的时候,他对孙子说,你不要画画,先学好数理化再说。要成为一个作家,是有很多不可预计的因素的,过早地、孤注一掷地走上这条路,可能会付出很惨痛的代价。所有人都想成为韩寒,所有人都想成为李宇春,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成为他们的。韩寒和李宇春后面,“死”了一大批人。每年那么多的人去参赛,获奖的毕竟是少数人,获奖了而又出名的更加是少之又少。我觉得写作出版的低龄化现象不好。很多孩子写的不好还在写,这暂且不说。一些写的较好的孩子,走上出版道路后,结果不见得会好。这种孩子,我们通常称之为早慧,历史上来看,早慧的孩子命运都不太好,因为太早就受到了肯定,太早就被呵护、或被歪曲。而真正的文学是需要丰富的经历和文化积淀的,过早受到肯定,对他今后的成长不利。他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写的东西离文学甚远,所谓的通俗化写作,跟真正的写作不一样,只是貌似文学。

  “新概念”优胜者王皓舒:

  “新概念”不是拿来出名的

  作为一个作者,我越来越感到,实力是最重要的。谁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是谁能在这个视野中发展壮大获得长久的肯定和广泛的认可,靠的就是实力。获一个奖没有什么了不起,最多说明你有一点天分,每年获新概念一等奖的人有几十个,后来真正坚持写作的人只是屈指可数,取得好成绩的就更少了。我要说的是,新概念不是用来出名的。我曾参加过《萌芽》杂志社举办的关于新概念前途的研讨会,主办方一直都注意到新概念自身的调整。其实在我看来,最需要调整的,不是新概念本身,而是参赛者的心态。中国青少年写作,受到市场的鼓励,这是大家都看到的事实。可是我对中国的图书市场,仍然表示失望,因为它太乱了,很多环节都有问题,不少青少年作者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常常受骗。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书写好,找一家有信用的出版社,让作品与读者好好地见面。

  作家出版社副社长扈文建:

  真正成气候的写作者大都超过18岁

  新概念培养出来的、真正成气候的写作者,大多都是超过18岁的,因而我并不觉得新概念导致了出版的低龄化。近年来的获奖者的作品和往届一样,都非常的优秀。但是没有像以往的获奖者影响力那么大,韩寒、郭敬明的地位几乎已经不可逾越了。因为他们毕竟是最早的新概念获奖者,毕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随着新概念生理周期的衰落,现在的获奖者影响力很难超越他们。也许有些青少年会写出一些向市场妥协的文章,但是这无可厚非。因为能够驾驭市场,他本身已经具有了相当的水平。在我看来,大部分的参赛者都没有这种过度受市场影响的现象。像现在东方卫视的陈佳勇,他一直都在坚持自己的写作,决不向市场低头。

  专访

  《萌芽》杂志社社长赵长天:为青少年写作培育沃土

  记者(以下简称“记”):“新概念”发展到今天怎么客观地看待它的影响和作用?

  赵长天(以下简称“赵”):八年来,“新概念”作文最大的作用,是使得年轻人重新走近了文学。在当时,学生们面对高考的压力,除了阅读课本上的作品,基本不读文学,不看文学刊物。我们曾经悲哀地认为年轻人已经不喜欢文学了,文学后继无人了。首届大赛后,我们收到很多读者来信,说没想到文章还可以这样写,没想到文学这么有意思。《首届新概念大赛获奖作品选》发行60多万套,萌芽杂志的销量也直线上升。这些年来青春文学的火红,就是从新概念作文开始的。同时,新概念作文对中学语文教育、作文教育的变化,也起了相当的作用。

  记:您认可新概念是中国的“语文奥林匹克”这种说法吗?前七届获奖作品选已销售近300万册,发行码洋1.2亿多。您认为这一品牌的成功是基于什么因素?

  赵:是有过这样的评价。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成功主要是社会有这个需要。青年人天生是需要文学的,只是当时的语文教育,将充满人性之美和生活趣味的语文,变成机械枯燥的应试训练。新概念的流行就在于:它让青年学生从作文中重新发现了文学的魅力。

  记:在人们印象中,诞生之初的新概念是以反权威、反应试的姿态出现的,那么现在有人说他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权威,一种新的框框,您怎么看?

  赵:新概念其实只是相对于应试的作文而言是新的,它的要求就是文学写作的要求。我们希望保持新概念作文的权威性,但不希望成为框框。文学创作最反对框框。如果有人认为已经有了新的框框,那么我们希望打破它。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应试作文。中学语文教育和文学写作毕竟不能等同。中学语文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母语,会有大量的能力训练,会有很多规范化的要求,这是必须的。

  记:您在《序》中特别谈到新概念应号召“回归写作本身”,这是基于一种什么样的考虑?对于青少年写作和出版低龄化,新概念是不是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催化作用?

  赵:学生写作容易犯的毛病一是追求形式,追求华丽的辞藻,忽视内容,刻意模仿。我们希望青少年写作者避免这些毛病,写自己最熟悉的、感受最真切的生活。写作低龄化是好事,年轻人有机会出书,也是好事。只有充满机会的社会才是一个有活力的社会。只是不要拔苗助长、不要恶意的商业炒作。这些是我们一贯反对的,我想不能把市场经济中出现的一些毛病怪罪于新概念作文。我也希望,现在青少年的文学写作,不要受太多的市场的影响。

  记:韩寒、郭敬明、张悦然、胡坚、蒋峰等一批青年作家都是因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奖而进入公众的视野。但我们感觉后期出的新人似乎感召力方面不足,是人们对新概念产生审美疲劳了吗?

  赵:八年来,获奖作者的水准基本没有大起大落,每年都有一些很优秀的作者。当然,现在青春文学铺天盖地,当年韩寒出来时的惊艳感不会再有了。我们也不想去追求“出新”,作品是要不断出新的,一个文学活动不能老是出新。其实,社会是通过市场和媒体来了解青年作家的。有很多很有潜力的年轻人,还没有被公众了解。最重要的原因是文学评论的缺失。完全用市场作为标准,肯定是有问题的。

  记:现在网络又成了青少年写作出名的一块宝地,新概念对学生还有多大影响力?已经八岁的新概念面临一些什么样的挑战和迷惑?

  赵:网络很好,让青年有了新的机会。但新概念作文有一个很权威的评委会,这是网络无法取代的。我们没有太多的迷惑,文学是一个恒久的事业,需要耐心,需要毅力,需要孜孜不倦。我们希望长期坚持下去,保持权威性,让年轻人有一个展示才能的平台,能为年轻人破土而出创造好的条件。这是成熟后的新概念作文应有的姿态。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郭珊实习生/刘妍制图/夏彩霞

  图:

  韩寒

  赵长天

  陈村
 
新概念还是脱不了考试概念!
 
dt.gif
混蛋
 
自从初中毕业
就几乎没看了
 
我后桌上个星期买来就看完了
感觉是
一界比一界差
我说买一本STORY100都比这东西强多了
 
QUOTE(小瞬 @ 2006年08月05日 Saturday, 07:46 PM)
我后桌上个星期买来就看完了
感觉是
一界比一界差
我说买一本STORY100都比这东西强多了
[snapback]1420084[/snapback]​


很好,文学就像做菜,经过炒作后没有东西还是原味的
 
最死是炒来炒去还是那死谱
 
一种菜就是一个样的,猪肉汤不会变成鸡蛋汤
 
有些句子我们写是病句,他们写就是风格
 
这也叫文学?
 
尿急啊!!!
aiya.gif
 
.....无语ING.....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