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涯佬历史演变 (3人在浏览)

榕树头下小子

小学三年级
注册
2006-03-30
帖子
234
反馈评分
0
点数
1
wa.gif
讲涯话的广大兄弟,小弟特开设这个小坛,贴些自己知道的有关我们祖先的历史资料,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大家张贴自己收集的资料,让后来者也能约略知道自己的根....
 

附件

  • IMG1836B.jpg
    IMG1836B.jpg
    16.3 KB · 查看: 235
呵,,,我也和讲涯哦,,,,
但不是讲涯的
 
要认识涯佬(客家人)在电白的历史,要从宋朝被元朝所灭,最后一场战斗谈起--“崖山战役”!(在今广东新会市南),“涯话”(有时也叫崖话)得名也是流亡将士为了纪念这次“亡国”战役而起的,也方便日后联系和组织。战败后的将士向广东茂名地区逃亡,各寻生路。下面贴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希望大家中意。谁有这方面的资料也请贴出来,大家一起参阅。
 
  宋蒙崖山海战

  2006年1月20日
  《文明进程之战》
  http://www.hanhuncn.com/Html/Wnhczz/20060120133934109.html

  云低岭暗水苍茫,此是崖山古战场。
  帆影依稀张鹄鹞,涛声仿佛斗豺狼。
  艰难未就中兴业,慷概犹增百代先。
  二十万人齐殉国,银湖今日有余香。
   ----田汉(著名作家/词曲家)

  崖山海战是宋朝末年宋朝与元朝的一次战役,这场战争直接关系到南宋流亡朝廷的兴亡,最终宋军全军失败告终。此次战役之后,宋朝也随之覆灭。

  元军在襄樊之战大破宋军以后,直逼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德v二年(1276年)宋朝朝廷求和不成,于是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投降。宋度宗的杨淑妃在国舅杨亮节的护卫下,带着自己的儿子即宋朝二王(益王赵是、广王赵m)出逃,在金华与大臣陆秀夫、张世杰、陈宜中、文天祥等会合。接着进封赵是为天下兵马都元帅,赵m为副元帅。元军统帅伯颜继续对二王穷追不舍,于是二王只好逃到福州。不久,刚满7岁的赵是登基做皇帝,是为宋端宗,改元“景炎”,尊生母、宋度宗的杨淑妃为杨太后,加封弟弟赵m为卫王,张世杰为大将,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陈宜中为丞相,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并组织抗元工作。

  赵是做皇帝以后,元朝加紧灭宋步伐。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福州沦陷,宋端宗的南宋流亡小朝廷直奔泉州。张世杰要求借船,却遭到泉州市舶司、阿拉伯裔商人蒲寿庚拒绝,随即早有异心的蒲寿庚投降元朝。张世杰抢夺船只出海o南宋流亡小朝廷只好去广东。宋端宗准备逃到雷州,不料遇到台风,帝舟倾覆,端宗差点溺死并因此得病。左丞相陈宜中建议带宋端宗到占城(今越南南部),并自己前往占城,但后来二王数次召其回来都不返;最后逃到暹罗(今泰国),最后死在那里。端宗死后,由弟弟7岁的卫王赵m登基,年号祥兴。赵m登基以后,左丞相陆秀夫和太傅(皇帝的老师)张世杰护卫著赵m逃到崖山山,在当地成立据点,准备继续抗元。

  不久o在现时广东和江西二省抗元的文天祥得不到流亡朝廷的支援,被张弘范部将王惟义在海丰县的五坡岭生擒,在陆地的抗元势力覆灭。

  祥兴二年(1279年),元将张弘范大举进攻赵m朝廷。后来在不久以前攻占广州的西夏后裔李恒也带领援军也加入战事。宋军兵力号称20多万,实际其中十数万为文官、宫女、太监和其他非战斗人员,各类船只千余艘;元军张弘范和李恒也有近十万人,战船数百艘。这时宋军中有建议认为应该先占领海湾出口,保护向西方的撤退路线。张世杰为防止士兵逃亡,否决建议,并下令尽焚陆地上的宫殿、房屋、据点;又将下令千多艘宋军船只以“连环船”的办法用大绳索一字形连贯在海湾内,并且安排赵m的“龙舟”放在军队中间。元军以小船载茅草和膏脂,乘风纵火冲向宋船。但宋船皆涂泥,并在每条船上横放一根长木,以抵御元军的火攻。元朝水师火攻不成,以水师封锁海湾,又以陆军断绝宋军汲水及砍柴的道路。宋军吃干粮十余日,饮海水之士兵呕泄。张世杰率苏刘义和方兴日大战元军,张弘范擒张世杰甥韩某,以其向张世杰三次招降不果。

  二月六日癸未,张弘范预备猛攻,元军中有建议先用火炮,弘范认为火炮打乱宋军的一字阵型,令其容易撤退。明日,张弘范将其军分成四份,宋军的东、南、北三面皆驻一军;弘范自领一军与宋军相去里余,并以奏乐为以总攻讯号。首先北军乘潮进攻宋军北边失败,李恒等顺潮而退。元军假装奏乐乐,宋军听后以为元军正在宴会,稍微松懈了。正午时段,张弘范的水师于是正面进攻,接著用布遮蔽预先建成并埋下伏兵的船楼,以鸣金为进攻讯号。各伏兵负盾俯伏,在矢雨下驶近宋船。两边船舰接近,元军鸣金撤布交战,一时间连破七艘宋船。宋师大败,元军一路打到宋军中央。这时张世杰早见大势已去,抽调精兵,并已经预先和苏刘义带领余部十余只船舰斩断大索突围而去。赵m的船在军队中间,四十三岁的陆秀夫见无法突围,便背着8岁的赵m跳海自杀。不少后宫和大臣亦相继跳海自杀。《宋史》记载七日后,十余万具尸体浮海。张世杰希望奉杨太后的名义再找宋朝赵氏后人为主,再图后举;但杨太后在听闻宋帝m的死讯在后亦赴海自杀,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不久张世杰在大风雨下溺死于平章山下(约今广东省阳江市西南的海陵岛对开海面)。

  张世杰的死意味着宋朝廷有组织的抵抗结束,华夏民族进入了亡国为奴的时期。

  崖门战役大事年表

  宋端宗景炎元年,公历1276年12月:泉州市舶司阿拉伯裔商人蒲寿庚投靠元朝。
  宋端宗景炎二年,1278年1月16日:宋端宗的龙舟倾覆,端宗差点溺死。陈宜中前往占城。
 
  《正说宋朝十八帝》:端宗赵g 末帝赵m
  
  来源:Tom.com http://cul.news.tom.com 2005年08月04日


  景炎元年(1276)――祥兴二年(1279)
  德v二年(1276)二月,南宋正式投降元朝,延续了300余年的宋朝宣告灭亡。
  此后,赵g、赵m兄弟先后被宋室遗民拥立为帝,建立起流亡小朝廷,南宋臣民的抗元斗争在二王的旗帜下又坚持了数年。此时元朝一统中原已是大势所趋,小朝廷的反抗也只是垂死挣扎而已。尽管如此,南宋臣民体现出的忠义之气,仍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流亡小朝廷

  德v二年正月,宋朝败亡已定。在元军进入临安以前,谢太后封赵g为益王、判福州、福建安抚大使,赵m为广王、判泉州兼判南外宗正,命人保护二王逃出了临安。赵g一行躲过元军的层层围堵,到达温州。陆秀夫派人招来了躲藏于此的陈宜中,张世杰也率兵从定海前来会合。温州有座江心寺,南宋初年高宗南逃的时候曾到过这里,其御座此时还保存完好,众人于座下大哭,拥戴益王赵g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广王赵m为副元帅。此后二王就成为宋室遗民心目中仅存的希望。
  都元帅府成立后,众人决定前往远离元军威胁的福建。五月一日,赵g在福州即位,是为端宗,改元景炎。册封杨淑妃为太后,垂帘听政,进封赵m为卫王。已经两次逃跑的陈宜中被任命为左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陈文龙、刘黼为参知政事,张世杰为枢密副使,陆秀夫为签书枢密院事,苏刘义主管殿前司。流亡小朝廷在福州建立起来,并粗具规模。
  流亡政权刚建立,外临强敌,内部却开始争权夺利,官员之间相互倾轧,分化了本已非常孱(chán)弱的力量。时杨淑妃的弟弟杨亮节居中掌权,秀王赵与y以赵氏宗亲的身份对杨亮节的所作所为多所谏止,遭到杨亮节的忌恨。杨亮节遂把赵与y(zhái)派往浙东。朝臣有人言秀王忠孝两全,应该留下来辅佐朝廷,杨亮节听后更为忧虑,担心自己地位难保,驱逐赵与y的心意更加坚决。赵与y后来在处州与元军交战,被俘不屈而死。宰相陈宜中此时又使出自己擅长的党同伐异手段,排斥异已,指使言官将陆秀夫弹劾出朝廷。在小朝廷立足未稳的时刻,陈宜中的这种行为引起众人的普遍不满,张世杰责备陈宜中说:“现在是什么时候?还在动不动就以台谏论人!”陈宜中无奈之下,将陆秀夫召回。
  南宋虽然已经投降元朝,但还有许多地区依然掌握在宋室遗民的手中。福建、两广大片地区仍处在流亡小朝廷的控制之下,李庭芝坚守的淮东、淮西地区也进行着拉锯战。但在元军的进攻下,淮东、淮西等地相继失陷,李庭芝战死。景炎元年(1276)十一月,元军逼近福州,此时小朝廷还有正规军17万,民兵30万,淮兵万人,拥有的兵力远比元军要多,完全可以与之一较高下,但由于朝政由陈宜中、张世杰二人主持,陈宜中一直就是一个胆小鬼,张世杰也“惟务远遁”,因此小朝廷在福州立足未稳,就又开始了逃亡。十一月十五日,陈宜中、张世杰护送着端宗赵g、卫王赵m及杨太妃乘一艘海船逃跑,刚刚入海,就与元朝水军相遇,由于天气不好,大雾弥漫,才侥幸得以脱身。离开福州之后,小朝廷失去了最后一个根据地,此后只能建立海上行朝,四处流亡。
  端宗一行辗转泉州、潮州、惠州等地。景炎三年(1278)春,来到雷州附近的洲。逃亡途中,宰相陈宜中借口联络占城,一去不返,第三次充当了可耻的逃兵。端宗由于在逃亡途中受到飓风惊吓,惊恐成疾,四月十五日死于洲,年仅11岁。端宗死后,群龙无首,眼看小朝廷就要分崩离析,陆秀夫慷慨激昂,振作士气:“诸君为何散去?度宗一子还在,他怎么办呢?古人有靠一城一旅复兴的,何况如今还有上万将士,只要老天不绝赵氏,难道不能靠此再造一个国家么?”众臣便又拥立年方7岁的赵m为帝,由杨太后垂帘听政,改元祥兴。
  元军步步为营,小朝廷已陷入三面包围之下。洲地处雷州半岛,而雷州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对战局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元军的猛攻之下,雷州失守,小朝廷形势危急。张世杰数次派军想夺回雷州,但都没有成功,于是将流亡政权迁至崖山。崖山位于今广东省新会市南,与西面的汤瓶山对峙如门,称为崖门,宽仅里许,形成天然港口,内可藏舟。“每大风南起,水从海外排闼而入,怒涛奔突,浪涌如山”,而“崖山东西对峙,其北水浅”,每天早晨和中午涨潮落潮时分,既可“乘潮而战”,又可“顺潮而出”。崖山的这种地理特点,后来被元军利用,导致宋军大败。
  小朝廷到达崖山时,尚有正规军和民兵20万人,而进攻的元军只有数万,仅就兵力而言,双方相差悬殊,且元军不善水战,宋军无疑在这方面占有优势。但张世杰已经对前途不抱希望,放弃了对崖门入海口的控制,把千余艘战船背山面海,用大索连接,四面围起楼栅,结成水寨方阵,把木制战船两侧用衬垫覆盖,以防御元军的火箭和炮弩,赵m的御船居于方阵之中,打算在此死守。张世杰此举有两大失误,一是放弃了对入海口的控制权,等于把战争的主动权拱手交给了对方;二是把千余战船贯以大索,结成水寨,虽然集中了力量,但却丧失了机动性,相当于把宋军暴露在敌人面前,任人攻打。元将张弘范率水军赶到,控制了崖山之南的入海口,又从北面和南面两个侧翼切断了宋军的所有退路。宋军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10多天的防御战中,将士们只能以干粮充饥,饮海水解渴,饮过海水的士兵呕吐不止,战斗力严重削弱。
  一个暴风雨的早晨,元军对宋军发起总攻。元将李恒指挥水军利用早晨退潮、海水南流的时机,渡过平时战舰难以渡过的浅水,从北面对宋军发动了一场突袭,到中午,北面的宋军已被元军击溃。南面的元军又在张弘范的指挥下,利用中午涨潮、海水北流的时机,向宋军发动了另一次进攻。宋军南北受敌,士兵又身心疲惫,无力战斗,全线溃败。战斗从黎明进行到黄昏,宋军多艘战舰被毁。张世杰见水师阵脚大乱,战船为大索联贯,进退不得,下令砍断绳索,率10余战舰护卫杨太后突围。
  张世杰率帅船杀到外围,见赵m的御船过于庞大,被外围的船只阻隔在中间,无法突围,便派小舟前去接应。当时天色已晚,海面上风雨大作,对面不辨人影,陆秀夫惟恐小船为元军假冒,断然拒绝来人将赵m接走。张世杰无奈,只得率战舰护卫着杨太后杀出崖门。宋军败局已定,陆秀夫知道已没有逃脱的可能,便把自己的妻子儿子赶下大海,然后对赵m说:“事已至此,陛下当为国捐躯。德v皇帝受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赵m身穿龙袍,胸挂玉玺,随陆秀夫跳海自尽。官员、妇女、将士们也纷纷随之跳海。
  这是一场少见的残酷战役。结束时,海面上到处漂浮着尸体。文天祥此时正在崖山元营,亲眼目睹了这一惨状,他在诗中写道:“羯来南海上,人死乱如麻。腥浪拍心碎,飙(biāo)风吹鬓华。”据记载,宋朝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10万人!
  陆秀夫负帝投海图数天之后,陆秀夫尸体浮出海面,被乡人收葬。元军在清理战场的时候,发现一具身穿黄衣的幼童尸体,身上带有金玺,上书“诏书之宝”四字,送交张弘范,经确认是赵m所带玉玺。张弘范再派人寻找赵m尸体时,已下落不明。
  张世杰带着杨太后冲出重围。听到帝m的死讯后,杨太后痛哭,投水自尽。张世杰收拾残部,逃亡海上。突遭暴风雨,张世杰仰天大呼:“我为赵氏已经尽心尽力了,一君亡,又立一君,如今又已亡矣。如今遭逢大风,不知天意如何?若老天不要我存复赵氏,就让大风吹翻我的船吧!”话语刚落,狂风大作,船便沉于海中。
  崖山之战是元军消灭南宋最后一战,流亡近三年的南宋小朝廷灭亡。张世杰、陆秀夫等人的部署失当,是崖山之战失败的重要原因。虽然如此,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节,不能不让人叹服。

  宋陵大浩劫

  宋朝皇帝陵墓本在河南奉先(河南巩义市),北宋9帝除徽、钦二帝被金人掳走,客死异乡外,其余7帝均葬于此。北宋灭亡以后,河南地区为金朝控制,宋帝当然不能继续葬在奉先。绍兴元年(1131),哲宗皇后孟氏去世,遗命先择地“攒殡”,待恢复中原以后,再归葬河南。后葬于绍兴府会稽县宝山泰宁寺。后来此地就成为南宋的皇家陵园,高宗、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及徽宗梓宫均葬在这里。
  宋朝灭亡不久,在元朝政府的默许之下,发生了一场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盗墓行动。这次盗墓的首要人物是西藏僧人杨琏真加。杨琏真加是吐蕃高僧八思巴的弟子,元世祖忽必烈崇尚佛教,尊八思巴为帝师,杨琏真加遂凭借老师的关系被任命为江南诸路释教总摄,总管江南地区佛教事务。
  最先被盗的宋陵是魏王赵恺的坟墓。赵恺是孝宗的次子,葬在会稽县山阴法华山天长寺。至元二十二年(1285),会稽县泰宁寺僧人宗允、宗恺为讨好杨琏真加,勾结天长寺僧人福闻发掘了魏王赵恺的陵墓,获得不少珠宝,献给了杨琏真加。魏王陵的发掘极大地刺激了杨琏真加等人的贪欲,他们招来河西僧人及其凶党,开始大规模地挖掘宋陵。宁宗及皇后杨氏、理宗、度宗的陵寝成为首批被盗的宋帝陵。宋陵护陵使罗铣(xiǎn)拼死保护,遭到痛打,被人用刀架着赶出了陵园,罗铣趴在地上号啕大哭。
  四陵之中,理宗陵寝所藏宝物尤多,据称打开墓葬的时候,有白气冲天而出,乃是宝气凝聚而成。理宗的尸体仍完好如生,有人说这是因为理宗口中含了夜明珠,这伙盗贼于是将理宗的尸体搬出墓穴,倒悬在树上。允泽用脚猛踢理宗的头颅,以示自己无所畏惧。防腐的水银慢慢地从理宗口中滴了三天三夜。西藏僧人之间有个习俗,即得到帝王的髑髅(kū lóu)可以厌胜、致巨富,因此杨琏真加指挥手下将理宗的头颅割了下来,据为己有。杨琏真加一伙走后,罗铣买棺置衣将诸帝骸骨重新收敛,悲痛欲绝,附近乡里百姓皆为之感泣。到了夜晚,听到四面山中皆传来哭声,旬日不绝。后来,理宗的头颅一直在西藏僧人手中流传。明朝立国以后,太祖朱元璋得知此事,“叹息良久”,派人找到了理宗的头颅,于洪武二年(1369)以帝王礼葬于应天府(江苏南京),第二年又命人将理宗的头骨归葬到绍兴永穆陵旧址。
  不久,杨琏真加一伙又对宋陵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徽宗、钦宗、高宗、孝宗、光宗五帝及孟氏、韦氏、吴氏、谢氏四位皇后的陵寝在这次发掘中无一幸免。徽、钦二帝皆死于金朝,金朝虽曾归还遗骨,但高宗并未开棺检验。杨琏真加等人打开二帝的陵墓,但一无所获,徽宗棺中只有朽木一段,钦宗棺中有木灯檠(qín)一枚。高宗、孝宗二帝的遗骨由于年岁已久,已经“骨发尽化,略无寸骸”。高宗墓内只有锡器数件、端砚一只,孝宗陵只有玉瓶炉一幅、古铜鬲一只。光宗吴后、宁宗杨后的尸体尚“俨然如生”,罗铣后来把二后的尸体重新装进棺材,然后火化了。陵墓内有数以万计的金钱,为尸气所蚀,如铜钱一般,诸僧弃而不取,多为附近村民拾得。

  中国古代改朝换代之际,多对前代帝王陵寝采取保护政策。虽然中国历史上帝王陵寝被盗的记录史不绝书,但多属个人所为,与政府没有多大关系。宋陵被盗则与此性质截然不同。杨琏真加等人的盗墓行动得到了元朝政府的鼎力支持,曾有元朝官员和赵宋宗室请求元世祖保护宋陵,但忽必烈均置之不理。盗墓所得的宝物很多都献给了元政府,忽必烈曾用这些宝物装修天衣寺。元世祖对盗墓的支持态度当与当时的政治斗争有关。宋朝虽亡,但仍不断有人打着复兴宋室的旗号起义反元,杨琏真加借机上“压胜”之说,提出建造佛塔、佛寺,将宋帝遗骸置于其下,以压服宋人。这种说法正好迎合了忽必烈稳定统治的想法,忽必烈也想借发掘宋陵的机会,断绝百姓对赵宋的留恋与怀念,因此对杨琏真加的盗墓举动采取了支持态度。
  杨琏真加的盗墓行动及元朝政府的支持带来极坏的影响。史称自此之后,“江南掘坟大起,天下无不发之墓矣”。此前遗留下来的坟墓普遍被盗,这种行为对中国古代文物的破坏性影响不言而喻。忽必烈本欲通过杨琏真加等人的行动来压服百姓,稳定统治,没想到却适得其反,这种掘人陵墓的行为引起了宋朝遗民的极端仇恨,百姓反抗情绪愈加高涨。直到元朝末年,朱元璋起事的时候还在借“宋陵事件”鼓动百姓反元,这是当初蒙古统治者万万没有料想到的。

  赵g个人小档案

  姓名:赵g出生:咸淳四年(1268)
  属相:龙卒年:景炎三年(1278)
  享年:11庙号:端宗
  陵寝:永福陵父亲:度宗
  母亲:杨淑妃
  赵m个人小档案
  姓名:赵m出生:咸淳八年(1272)
  属相:猴卒年:祥兴二年(1279)
  享年:8父亲:度宗
  母亲:俞修容
  相关阅读书目推荐
  (1)虞云国:《细说宋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吴泰:《宋朝史话》,北京出版社,1987年附录附录:
  宋代帝王世系(960――1279)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960)――开宝九年(976)
  太宗赵炅太平兴国元年(976)――至道三年(997)
  真宗赵恒咸平元年(998)――乾兴元年(1022)
  仁宗赵祯天圣元年(1023)――嘉v八年(1063)
  英宗赵曙治平元年(1064)――四年(1067)
  神宗赵顼熙宁元年(1068)――元丰八年(1085)
  哲宗赵煦元v元年(1086)――元符三年(1100)
  徽宗赵佶建中靖国元年(1101)――宣和七年(1125)
  钦宗赵桓靖康元年(1126)――二年(1127)
  高宗赵构建炎元年(1127)――绍兴三十二年(1162)
  孝宗赵s隆兴元年(1163)――淳熙十六年(1189)
  光宗赵绍熙元年(1190)――五年(1194)
  宁宗赵扩庆元元年(1195)――嘉定十七年(1224)
  理宗赵昀宝庆元年(1225)――景定五年(1264)
  度宗赵Q咸淳元年(1265)――十年(1274)
  恭帝赵德v元年(1275)――二年(1276)
  端宗赵g景炎元年(1276)――三年(1278)
  末帝赵m祥兴元年(1278)――二年(1279)
 
  崖山之后无中国

  文/流云居士 2006-02-17
  http://www3.blog.163.com/article/-0Vpm-nj9Ob5.html

  宋祥兴2年,公元1279年,中国农历干支己卯年2月初六,一个令华夏无比悲哀的日子来临了,这一天华夏第一次被彻底灭国。
  宋蒙(元)战争从公元1235年全面爆发,至1279年崖山之战宋室覆亡,延续近半个世纪, 它是蒙古势力崛起以来所遇到的费时最长、耗力最大、最为棘手的一场战争。据史料记载,公元1279年2月,南宋残军与元军在新会崖门海域(今属广东省江门市)展开了一场历时20多天的大海战,双方投入兵力50余万,动用战船2千余艘,最终宋军全军覆没,战船沉没,海上浮尸10万,并给南宋王朝划上了句号。南宋的大臣陆秀夫在国家将要被蒙元灭亡的时候,背着年仅9岁的少帝投海而死,许多忠臣追随其后,达十多万人之多。古典意义上的中国,或者说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也随之灭亡,从此不复存在,中国第一次整体亡于游牧民族之手。一首诗歌可以表达我们对凄然收场的宋王朝的怀念:

  伤心欲写崖山事,惟看东流去不回。
  草木暗随忠魄吊,江淮长为节臣哀!
  精神贯日华夷见,气脉连霜天地开。
  耿耿中华何处是? 英灵抱帝海涛隈。

  赵宋王朝之前世今生

  若拿起一幅“清明上河图”细细揣摩,则不得不感叹,赵宋确实是一个适合居住的时代,汴梁固然是清平的花花世界,便是“暖风熏得游人醉”的杭州,也引来了强盗的觊觎。柳永的一曲小调夸夸杭州的“重湖叠崦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就让完颜亮立志“立马吴山第一峰”。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天水一朝”,这是陈寅恪的话。李约瑟:宋代是中国“自然科学的黄金时代”。“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谢和耐(Jacque Gernet):宋代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既然这是文艺复兴,那么这样的复兴为什么在后来终止了呢?为什么没有如欧洲发生的那样走上持续复兴道路并进而走向新兴资本主义道路?历史在我眼前渐渐模糊,仿佛永远也看不清他的真正面目。一声叹息。
  赵匡胤向后周的孤儿寡妇下手篡夺江山的时候,绝对想到了他的子孙也会面临这种局面的可能性,因而在制度上作出了种种安排,以防止体制内异己力量的崛起。赵匡胤采取了种种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概括言之无非崇文抑武。其军事机构叠床架屋,一二年内驻外军队即换防,其领军将领亦定期更换,使“兵无长帅,帅无长师”,然而却生了另外一个弊端,即“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埋下日后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迭遭失败之伏笔:文官领军,文人固然少有倚兵自重之心,但是在周边群狼环伺的情况下,仍然不敢重用武将,则是自寻死路。有宋1代,作为武人,其境遇是比较凄惨的,上头猜忌不说,民间也渐生鄙视之心,“好男不当兵”的俗语大概就是那个时候流行起来的。可能是成熟文明的通病吧,社会精英都聚集到文人那边去了,从事文学、历史、科技或者官员的工作的人的待遇和前途要远远好过于做1个职业军人。如果宋人了解今日执政集团的文宣手段,他们一定可以鼓起更大的声浪大肆宣传“13年来的成就无与伦比,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云云。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光辉灿烂的时代, 诸如天文学、数学、医药学、机械学、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船技术等方面成果累累。文学、史学、哲学和艺术也发展到新的高度。当时涌现出众多的科学家、发明家、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画家和诗人。4大发明中的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就产生于这1时期。《太平御览》和同时编纂的史学类书《册府元龟》,文学类书《文苑英华》和小说类书《太平广记》合称为”宋4大书”。公元1078~1085年,宋朝的《埤雅》中,对265种动植物作了解释(陆佃)。公元1163年,中国宋朝已开始金鱼家化的遗传研究。公元13世纪,宋朝发表《洗冤录》,内容是尸体检验的各种方法,对于普通的城市小市民而言,宋朝是1个适合居住的时代。州桥夜市煎茶斗浆,相国寺内品果博鱼,金明池畔填词吟诗,白矾楼头宴饮听琴,1座汴梁城中,处处皆是“情调”。南宋都城临安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从浙江及其他州郡前来的货船,络绎不绝。此外,平江、建康、鄂州、江陵等沿江城市,手工业和商业都很发达。墟市则比北宋更加普遍,仅广东1路就有墟市8百个,它从1个侧面反映了商业的繁荣。南宋国内贸易比较发达。南宋政府在淮河沿岸及西部边地设立市场,称为榷场。除榷场外,民间私下交易的数量极多。在今吉林、内蒙古等地的墓葬中,均曾发现南宋湖州制造的铜镜。在内蒙古西部黑水城遗址中,也曾发现福州刻印的书籍。至于景德镇和龙泉的瓷器,更是遍及全东亚。南宋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北宋。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2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63万贯的两倍多。由于商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货币铸造供不应求。在对外贸易中,铜钱又大量外流。纸币日益代替铜钱,成为主要的交换手段。而宋朝的土地政策亦加速了这1进程,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1个不抑商的朝代,成功的发展了工商业,不仅仅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仅信州铅山的1个铜铅矿就常雇有十余万矿工,日夜开采),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社会经济,生产力的飞速提高。
  宋的农业在宋金并立时期已经非常发达,南方的水利事业大大超过北方。南宋时,植棉区已不限于两广和福建,逐渐推广到长江和淮河流域。由于经济作物的逐步推广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宋代特别是南宋,无论在官田上或私田上,采用货币折租的形式也有所增多。
  宋代政府不遗余力地发展对外贸易。最初指定以广州、明州、杭州为外国贸易港,并在这些港口设置“市舶司”,处理征税与管理对外贸易的一切事务。宋代对外贸易输出中,最大宗的是陶瓷器,南宋龙泉青瓷器的烧制技术,已经到了1个新的高度,在中国陶瓷史上是1个辉煌的时期。龙泉的青瓷大都在泉州出口,由中国或外国商船运输到海外去。
  宋朝发达的经济、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因发达的经济而产生的新阶层和新思想,都在预示着质变将要到来。中国将向1个新的高度跨越。但这个高度不一定就是欧洲的资本主义,但应该更合适中国。虽然,不如西欧那样因邦国林立的竞争带来的所谓的公民社会,以及罗马法的立法的精神,但是宋王朝的市民社会确实发展到了1个比较发达的阶段。
  然而以上种种在游牧的蒙元入侵后被完全毁坏,这个可怜的处于中国式封建文明的最高阶段的社会的发展嘎然而止,蒙古人的来到,杀死了一1半的中国人,剩下的另1半为他们种地、做工、提供奢侈品,处于种族隔离的藩篱之下,成为蒙元帝国治下最下等的1类人。帝国的统治阶层在95年的统治中,基本上没有接受汉文化,帝国上层的官方语言不是汉语,帝国上层内部对于大量接受汉族中国人进入政府的前景显然是恐惧的,所以后来又取消了这种中国式的文官选拔制度。
  帝国对数量众多的中国人始终是持怀疑、排斥的态度,除了提供粮食和其它维持社会生活正常运转所必须的生活用品以及提供赋税,似乎蒙元帝国的蒙古统治者无法发现汉人的其它价值。而且热爱自由的中国人的反抗也是此起彼伏。所以蒙古人抑止不住喜欢杀人的野蛮本性,定期屠戮中国人。在海边,蒙元军队把1队队百姓定期扔到海里喂鱼;在内陆地区,蒙元在各个路口设卡、盘查百姓,发现所谓“赵、张、王、李、刘”5大姓汉人就拖到1边杀了。这种酷政只是在担心激起更大民变的情况下才被取消。这方面的不良记录可以一直追溯到蒙元开国时,就有蒙古统治者提出杀光汉人的对策,只是在汉化的契丹人耶律楚才的委婉劝说下才停止这个动议。而耶律楚才只能使用这样的理由:试问杀光所有的汉人,谁来为我们种地?我们向谁收税?
  蒙古人两手空空来到中国,将中国人民作为他们的电池,寄生在中国土地。虽然蒙古人最后两手空空回到草原故地,但他们已经骑在华夏人民头上残酷杀戮和作威作福百年。今天的许多中国人还以蒙元为荣,这是1个绝大的讽刺,当年那些被奴役屠杀的人们是无法理解他们的后代为什么会如此“宽容”亦或下贱的。

  蒙元帝国之前世今生

  在中国唐宋社会日新月异地发展的时候,中国北方的蒙古高原也发生了变化。北方草原被讲突厥语的突厥民族控制,在经过唐代的沉重打击后,回纥部落奋起赶走了突厥在蒙古高原的统治,成为草原的霸主。不久讲突厥语的黄种人部落吉尔吉斯和回纥结仇,用重兵击败了回纥政权。于是大量出自东胡系统的蒙古语民族,先后迁移到出现权力真空的蒙古高原,从此成蒙古语部落游牧和争斗的地方。回纥所征服的西域民族,具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回纥征服者被当地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吸引,接受了当地的文明管理方式,不再以游牧和掠夺为生存手段。契丹政权曾邀请回纥回到蒙古草原,但是回纥人已经乐不思蜀了,他们扮演了各游牧民族在文明地区内应的角色。从此以后,草原游牧民族不仅仅可以向汉民族学习和掌握新的武器技术,而且可以从西域学习和掌握汉民族没有的武器技术,消弱了汉民族对游牧民族的武器优势。为中国后来的空前绝后的灾难,埋下了不幸的伏笔。这在有关成吉思汗祖先事迹的记载中有充分的描述。
  草原地区只能依靠古老的游牧手段生存,常常没有温饱。为了争夺食物,父子、兄弟自相残杀,老幼病残遭到遗弃成为家常便饭。在当时的草原社会,可以分为贵族、平民和奴隶3种人。蒙古语里平民这1词的本意是黑头发,很可能是从华夏迁移过去的黄种人,他们从事游牧和简单的生产活动。贵族实际上就是草原的暴力掠夺和压迫者,生存主要依靠暴力掠夺他人财富、绑架他人。很多不同来源的历史原始资料都表明游牧民族,包括蒙古民族在没有接触到文明地区之前,生存手段低下,常常没有温饱,经常发生为了争夺食物,父子、兄弟自相残杀,老老幼病残遭到遗弃。由於不畜牧,而是游牧,草场很快被破坏。游牧民为了生存,争夺草场,经常大规模自相残杀。游牧民族有种族灭绝的习惯,每战胜1个部落,就把对方男子全部杀光,把女子和幼儿掠夺为自己的奴隶。由於这种生存方式成活力很低,所以游牧民族经常到人口稠密地区掠夺人口,补充自己的来源。所以尽管蒙古和土耳其同祖同宗,但土耳其在欧洲、西亚、中亚地区掠夺白种人口,成为白种人,而蒙古地区游牧民族掠夺中国和朝鲜等文明地区的人口,成为黄种人。阿尔泰民族群体原来的人种,已是难以解开的谜。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不具备文明社会的尊严意识,除了屠杀和被屠杀、奴役和被奴役以外,他们没有其它的生存方式可供选择。由于草原社会持续不断的自相残杀,人口的成活率很低。而每个部落人口的多少,是部落能否在残酷环境下生存下去的关键。游牧民族经常从文明地区掠夺妇女和儿童,作为他们的人口来源补偿,补偿在战争中的死亡人口。蒙古高原地区是世界上产马最多的地区,游牧民族这种为争夺食物斗争的行为代代相传,到了铁木真这代也不例外。
  成吉思汗3世祖先拿不勒已经称汗,地位非常高,部众很多,可亲属照样食物不充足。成吉思汗等蒙古贵族,把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作为生活的准则。在他们那里,很少有人类常有的同情心,他们是相互的猎物。杀1个人比杀1头羊要容易的多。当对手强大时,如果不能杀掉对手,就用最谦卑顺服态度巴结,骗取对方的信任,然后找机会在干掉他们。在他们眼里恩将仇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用来教育后代的各种事迹,无一不是欺骗和暴力屠杀的组合。这实际上就是成吉思汗白手起家,从1个白丁开始巴结权贵,到借用汉族物质资源称王称霸,最后侵入文明地区,屠杀奴役世界各国人民凶手的诀窍。当然,有些人把这当成是优秀的战略战术手段,以及是有雄心壮志的表现,我觉得这是他们尚未能区分文明和野蛮的标志。
  铁木真本是蒙古贵族后代,在弱肉强食的社会中使他学会见风使舵的手段。铁木真第1次玩恩将仇报的游戏,是从扎木合处纠集1些部下劫走扎木合的奴隶,背叛了扎木合,建立自己的势力,在王汗的鼓励下称汗,并因争夺马匹杀死了扎木合的弟弟。扎木合因此组织了大军征讨,铁木真惨败而逃,投奔到自己的养父王汗手下当1个打手,默默无闻地干了20多年。不过,同为蒙古贵族后代的扎木合,并不比铁木真更文明,他将被俘的铁木真的部下,大肆用锅烹死就是明证。在服侍王汗期间,铁木真1方面成为王汗的得力助手,1方面小心翼翼利用王汗的权势,暗中培养自己的私人势力。可以从古代惯例知道,中原政权为了国防,在这种情况下向成吉思汗提供了大量的物质援助,成为他发家的资本。同时,铁木真结识了1些金朝的官员为内应,从他们那里知道,女真政权腐败堕落,他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从中原获得物质和武器的支持,为称霸做好了准备。在金政权利用中原占绝对优势的武器和物质优势,击败了鞑靼部落以后,王汗和铁木真找机会落井下石,从背后袭击鞑靼残余,彻底地消灭了鞑靼部落。蒙古部按照惯例对鞑靼民族实行了种族灭绝,把所有超过车轮高的男子杀掉(后来他们在中原也执行了同样的政策),女子则被分配给众人成为性奴隶(后来他们在中原也执行了同样的政策)。此时,王汗老迈,继承权力成为问题。铁木真试图以乾儿子的身份抢夺王汗权力,和王汗之子发生冲突。王汗站在他亲子1边,造成了双方分裂。铁木真被王汗和其子追杀,完全失去了草原称霸的实力。铁木真被王汗击败逃走1年以后,忽然有众多的兵源财产。我们可以推测,很可能他自己也去过中原,晋见金政府官员,商讨如何对付他以前的干爹王汗。在此时,王汗在草原称霸,不可一世。他和金政府反目成仇,率领重兵进攻金朝边界,被当时还很强大的金朝打击,惨败而归。此时,成吉思汗在背后突袭克烈,杀死了王汗和他的儿子,掌握了王汗的全部人马,成为草原最大的军阀。紧接著,成吉思汗利用金朝物质支持,消灭了乃蛮和扎木合的势力,得到了回纥的归顺,并突袭和灭亡了喀喇契丹。
  铁木真拆散被征服的部落,分给自己的亲信做奴隶,并自称成吉思合汗,建立了1个统一而可怕的蒙古帝国。这种游牧民族联合的巨大规模空前绝后。游牧民族素有大量的马匹,移动和集结都比对手迅速,而且侦察地形和对方虚实都强于对手,可以找到对方兵力单薄之处,就可以以多击少,对手强大(往往是步兵集结数量多),他们可以依靠马匹逃出对手的打击范围,把伤亡减低到最低程度。而他们的补给依靠是为掠夺其他民族,即使无处可抢,也可以用马奶充饥。游牧民族在对方实力比自己强大时,也是假装失败逃走,诱敌深入,把对手引到远处,再切断其后勤补给线,让对手在饥恶中丧失战斗力。而且游牧民族在不断集体围猎训练中弓马娴熟,配合默契,弓箭射程常远于未经充分训练的对手,可以在两军万箭齐发的对射中,伤敌多于己伤。但是在蒙古帝国以前,常有因部落首领爱惜部下生命而不听从统一号令发生,这无疑抵消了游牧民族的天然的军事优势。成吉思汗征服各个部落以后,不仅在联合的规模上史无前例,而且他立刻把其他部落人员拆散,按照十、百、千、万等单位重新武装起来,分给手下亲信,变成了他私人的军队(怯薛)。蒙古战士没有躲避战斗的选择,只有奋勇杀死敌人才能活命。草原民族的不事生产、专事掠夺的本性,决定了刚刚成立的蒙古帝国不可能在自己的土地安居乐业,他们象1个暂时联合起来的犯罪团伙。成吉思汗当然也深谙此理,为摆脱内心中抢劫暂时得手后对同夥内哄的恐惧,他一生中不断掠夺屠杀其它民族。企图用其它民族的苦难,避免自己的火并。
  蒙古帝国侵入中国,先后用了70多年时间,分很多次进行。他们先找最弱的西夏下手。公元1205年到1207年,成吉思汗率领军队先后3次侵入西夏。西夏率领军队抵抗失败,退缩到城市防守。蒙古军队没有攻城技术,无法攻克城市,在就农村地区大肆杀掠,并企图用水淹没其城市,行动失败。于是西夏和他们讲和,答应进贡、服从调遣,蒙古撤军。成吉思汗在公元1911年集结大批军队突袭北京。金朝迫不及防,失去了长城外围据点,匆忙集结了30万军队。成吉思汗用1年时间攻不入长城,自己还在进攻大同的时候被中箭受伤,于是他先攻取了防守空虚的东北地区的城镇,并使用诡计把金国30万军队引出长城,让其在野狐岭不利地形被围攻,充分发挥蒙军野战优势,切断金军供应,等到金军战斗力丧失后,彻底消灭了金军主力,因此得以攻入了居庸关,分3路包围了北京。但是由于当时尚缺乏攻城设备和技术。无法攻入城内。就在农村地区杀人抢劫。1路杀到了山东。金国在都城围攻中决定求和,答应进贡,蒙古军撤兵。金皇帝把首都迁移到汴梁,成吉思汗借口迁都是不诚心讲和,忽然杀了回来,这时金国内哄哗变,北京城由于偶然的原因没有关城门,被蒙军杀入城内,用了1个月时间杀人掠夺,搬走所有的贵重财产,再把城市焚烧后、夷为平地。但史料记载,金朝平时平时常驻人口已近百万,加上战时避难的农村人口,被屠杀的无辜百姓估计在100-200万之间。至于中原、西夏和东北农村地区被屠杀人数就无法考证了。在攻克北京时,成吉思汗得到1个契丹人耶律楚材作为助手。他善于理解不珍惜人命却视财如命的蒙古人心理,利用他们贪财,告诉他们如果不屠杀被征服地区人民,而是奴役他们,蒙古人就可以从奴隶的生产中,得到大量财富。在北京屠杀结束后,成吉思汗集结大规模军队出征花刺子模国屠杀抢劫,金国以黄河作为天险抵抗,修筑了潼关。成吉思汗留下木华梨进攻金政权,虽未能得手,但其骚扰过程阻碍很多金朝地区无法进行农业生产,严重地消耗著金政权的经济和实力。与此同时,成吉思汗指挥洗劫花刺子模的战争。蒙军利用野战的优势,把花刺子模军队围困在城市里,在利用从中国学来的各种攻城技术,在局部地区以多击少,各个击破.最后用约3年时间,征服了花刺子模全境。
  在此过程中,蒙军在多个地区进行了系统的种族灭绝。千年之后的今日中外读者读到蒙古人对无辜百姓使用的各种残忍手段时,会感到惨不忍睹。他们把孕妇的肚子刨开,杀死里面的婴儿。他们在被宰割的对象临死前,百般折磨取乐,把欢声笑语和受害者凄惨结合在一起。他们把死人的头按照男女老少分类,摆成高高的金字塔,以此炫耀他们的武功。他们尽量破坏所有的房屋,用腐烂的死尸污染水源,企图使侥幸逃脱的幸存者冻死饿死,或者被瘟疫杀害。在奥可斯(Oxus)城,有1个妇女在被杀前叫喊她可以给蒙古人珠宝,用以饶她性命,结果蒙古人听到珠宝被吞到肚子里以后,就立即把她的肚子刨开,取出珠宝;成吉思汗得知后,就命令以后把所有的人肚子都刨开,检查里面是否有珠宝。他们当著丈夫和父亲的面强奸他们的妻子和女儿,然后再把被强奸的妇女和他们的男性亲属杀掉,以此观看他们痛苦取乐。蒙古的屠杀和掠夺,使得丝绸之路上这1繁华地区到今天还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成吉思汗在征服在征服花刺子模以后,准备进攻巴格达,并洗劫几个巴格达边境城镇。由于在部分没有彻底屠杀地区的波斯人因不能忍受横征暴敛而抵抗,于是他放弃出征巴格达的计划而回到花刺子模屠杀抵抗的居民。与此同时,成吉思汗派手下哲别、速不台率领1支分队向西深入到高加索地区,。洗劫了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等地。并深入到伏尔加河畔。哲别军因在那里贪图杀人,耽误了继续前进的行程,没有接到及时报告的成吉思汗放弃了继续西征的计划,决定回到中国掠夺。哲别军队在继续进军俄罗斯的途中受到了3个基督教民族和1个突厥(钦察)民族联军的抵抗,无法取胜,就欺骗突厥民族说,我们是同一祖先,你如果不帮助外敌,我们就把抢来的财富分给你们。突厥军队背叛联军撤出战场,蒙古军队消灭了3个势单力薄的高加索民族的军队后,立刻突袭了他们刚结识的盟友,夺回了战利品,并继续前进与俄罗斯军队交战,用诱敌深入切断补给线的办法,消灭了俄军。由于兵力不足,洗劫了当地后回到蒙古草原。蒙古军队在世界各地的种族灭绝行为和疯狂的掠夺,是出自其野蛮的本性,而根本不是为了什么复仇。
  成吉思汗在西征归来的途中教育后代时,说了1段著名的格言:“人生最大的乐趣,是把敌人斩尽杀绝,抢夺他们所有的财产,看著他们亲属痛哭流泪,骑他们的马,强奸他们的妻子和女儿。”世界上所有不愿意被他们屠杀、不愿意被他们掠夺、不愿意被他们奴役的人民都是他们的敌人。这完全说明了当时蒙古的文明程度――那就是与畜生相近!
  蒙古帝国早期和中期在中国北方、西北、四川地区的所作所为,和他们在伊斯兰、基督教国家的残暴罪行没有任何区别。我们在古籍中一样可以发现他们把华夏百姓按照十、百等单位分出来,分给军队1个1个杀死,看见他们摧毁房屋,绑架和强奸妇女儿童,和穆斯林国家和基督教国家的记载何其相似。中外都记载了当路人看到蒙古帝国屠杀现场时,无不声泪俱下。古代世界各国文明社会的人和现代人的特点一样,就是习惯于在社会分工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习惯于人人抗战。在波斯被蒙古人野蛮入侵时,1个蒙古兵可以命令1大群波斯百姓互相捆绑起来,乖乖地被蒙古兵杀掉。华夏百姓也是一样。我们在下面的历史记载可以看到,是华夏民族的英勇抵抗,才迫使蒙古帝国改变野蛮的种族灭绝政策。而在此之前,中亚和东欧,无数抵抗能力较差的民族从此在屠刀下无声无息地消失。我国某些现代历史学家把成吉思汗及其追随者征服世界描写成促进东西方交流和促进中国的民族融合,不知道宋末那些被“融合”的冤魂们听到后会如何反映。
  我们有必要让全体中国人民知道,当那些宣称“要把青天覆盖之地,都变成蒙古人的牧场”的人准备再次促进促进民族融合的时候,这对我们的民族融合意味著什么。他总是小心翼翼地先寻找势力单薄的弱小对手作为洗劫的目标,得手后增加实力,再去找1个稍大的对手。他借口西夏不派兵助其西征,不派遣儿子到蒙古地区做人质,就集结大规模部队进攻西夏,此时蒙古帝国从花刺子模得到的资源提高了攻城技术,而且兵力成倍增长。成吉思汗死后,西夏最后的都市投降,蒙古人遵照成吉思汗遗嘱把西夏人从国王到当地全部百姓全部被屠杀,此后党项人基本被灭绝,党项作为1个民族不复存在。由于当时没有人给西夏修史,所以西夏被屠杀人数今天无法确定,估计是几百万到两千万之间。从最初蒙古进攻西夏开始到亡其国,总共花了公元21年时间。
  在成吉思汗西征过程的同时,木华黎不断派骑兵骚扰金境,金朝财政收入枯竭、经济崩溃。南宋听到金无力侵犯,切断了对金的岁贡,进1步恶化了金朝经济状况。此时金做了1个极为愚蠢的决定,试图进攻南宋逼迫南宋恢复进贡。可南宋军事实力早已大大增强,击败了金军进攻,双方反而因此增加了仇恨,使得金腹背受敌。后来金哀宗执政,遣派使节去南宋解释蒙古人残暴性质,试图和南宋结盟对抗蒙古,可是再也无法得到南宋信任,反而使得南宋觉得找到了落井下石,联合蒙古灭亡金朝、报复金先辈欺压南宋的好机会。
  蒙古军队占领中国北方时,其种族灭绝手段最为恶劣。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屠城记录。据记载,宋人到中原后发现,中原地区千里无人烟,白骨遍地,井里塞满了死尸而水不可饮。
  蒙古帝国征服南宋和南宋军民的奋起反抗大约在其后两年。蒙古军队决定进攻南宋,他们开始在四川、湖南、安徽等地都做了试探性的进攻。此时虽然蒙古军事力量已经强大到世界之最,但是他们遇到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对手。由于兵力不足,蒙古军队的进攻全部被击退。蒙古帝国发现,长江中下游地区因为河流众多,蒙古难以发挥骑兵优势,而且防守其地的孟珙、赵葵、杜杲都是非常优秀的将领,组织防御合理,多次击败蒙军的进攻。因此窝阔台决定采用先进攻离南宋政治中心遥远的四川,再沿著长江向下游进攻南宋的战略。最初的几次进攻被四川优秀的低级将领曹友闻以少胜多,大败而回。窝阔台组织集结了更大规模,号称80万军队,准备一举拿下。曹友闻听到消息,竭力主张在四川前线险要山区抢建工事,然而不被制置使赵彦呐接受。曹悲叹时运不济,和部下顽强战斗到死,其部全部被杀害。此时四川平原完全敞开,任由拥有众多骑兵和火炮的蒙古军队在平川上大肆杀掠,只有极少数州县幸免。宋朝完全失去四川巨额财政收入。在暂时的停滞后,蒙军深入成都,直扑重庆,被南宋名将孟珙率领军队击败。此时理宗需要孟珙镇守襄樊重镇,就十分认真地物色另外1个人物防守四川。经过仔细考虑,理宗破格提拔1个很能干的人物余d。他利用复杂的地形,采用了高超的堡垒战术,使得四川防守不但相互呼应,而且还可以不间断地生产。在稳固防守的基础上,他1步步逼近蒙军,用了大约十年时间,1点1点地把四川平原收复回来,还对汉中地区采取了攻势。可是余d居功自傲,使得理宗厌恶他,就撤了他的职,让平庸的尹余晦代替他,余d听到消息,忧郁而死。由于余d在四川防守固若金汤,蒙哥决定首先采用蒙古惯用的迂回包抄的故伎,派弟弟忽必烈率5万人20万匹马绕道南下,征服大理,企图在大理亡国后用其做跳板,在背后攻击南宋。可是此战略并不成功。蒙哥方向军力浩大,席卷了整个四川平原,最后围歼长江流域的堡垒。可是四川军民英勇不屈,余d的副手王坚指挥军民坚守合州,誓死不降,蒙哥下令强攻,结果在指挥的时候,被抛石机抛来的乱石砸伤,不久死亡,其大将汪世显也丧生。蒙哥死后,其亲属纷纷回蒙古争夺汗位。忽必烈因害怕汗位被夺,正要回师,刚好贾似道前来求和,希望划长江为界,正中忽必烈下怀,双方签订和约。此时,旭列兀血洗了巴格达和伊拉克地区,大肆杀掠,破坏两河流域水利系统,正在进攻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几乎已经完全征服阿拉伯。可是他为争汗位,把主力撤兵回蒙古,只留下少量军队在西亚,结果在埃及的残部被马木留客击败。所谓蒙古军第1次被击败的原因,是实际上是保卫钓鱼城战役胜利造成的。不幸的命运却被推在了中国人民的身上。理宗的大舅子防守长江流域,此人的专长是陷害同事以获得权力,这次蒙古撤军,他竟然虚报战功,隐瞒自己求和真相,谎说是蒙古撤军,因为自己的指挥有方,击败了蒙古军队,结果理宗大喜,把所有的权利都交给了贾似道。贾似道趁机迫害几乎是所有在抗蒙战争中立功的将领,把他们撤职、查办,甚至杀害。
  忽必烈在蒙古境外宣布自己被推选成可汗,使得蒙古分裂成为两个政权。经过大约十年内战,忽必烈利用汉地物质资源的优势,取得了胜利。忽必烈利用儒家,是因为他意识到,如果不采用这种欺骗性的手段收买汉奸为其效劳,那么蒙古征服中国的野心就会失败。而儒家关心的是儒术是否被尊崇,而不是谁来统治这个国家。
  本来蒙古人进攻南宋的困难是因为南宋被1个水网保护层围住,他们的骑兵不能绕到后方抢劫,破坏后勤。刘整投奔蒙古人后,被委以重任。他制定了1个在长江流域建立水军,抢先修筑堡垒的计划,被忽必烈采纳,并让他指挥完成。刘整用堡垒封锁了襄阳的水路后勤补给线,造成襄阳几年后失守,水网被打开缺口,蒙古人就可以用骑兵长驱直入。而南宋经济被40多年的战争拖垮,在奸臣贾似道的统治下没有士气、无心恋战,被蒙古攻克。蒙古人用两年时间轻易通过那些南宋其它地区,攻克了临安,宋皇后下令投降。可以说,南宋的灭亡是亡在贾似道的手里。
  临安政权投降后,抵抗蒙古的斗争并没有停止。在蒙军在江南节节胜利的时候,消息闭塞的四川却在王坚的副将张钰的指挥下,逐渐收复四川的领土。蒙军重兵围剿,互有胜负。刘整虽招降几个城市,也未使得四川军民屈服。最后是投降的皇后和宋幼帝的手谕,才使得绝大多数守军气馁投降。张钰誓死不祥,在合州战斗中牺牲。
  与此同时,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等人也试图在广东沿海组织新的南宋政权。公元1279年,忽必烈派张弘范率重兵征讨广东,消灭了南宋在广东的数十万军队,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1幕。南宋彻底灭亡,1段中国文明也随之灭亡了。
  由于中国军民英勇抵抗了几十年,蒙古贵族不得不采用了停止种族灭绝和野蛮抢劫,召纳汉奸的手法来获得更多的利益。这样才使得中国南方地带的人民没有遭到象中亚、中国北方和四川那样的种族灭绝的惨祸,中国南方地区没有遭到中国北方那样的彻底毁灭,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过去的繁荣。中国没有被蒙古破坏乾净,是中国人民英勇抵抗的功劳,绝不是蒙古强盗慈悲心软的功劳。马可・波罗在中国见到的繁荣,是蒙元没有破坏干净的结果,而绝不是象今天某些颠倒黑白的历史学家说的那样,是蒙元帝国治理的结果。

  汉族人民在蒙元时代遭受的巨大苦难

  阿拉伯历史学家伊本・阿・阿特在描述蒙古侵入中、西亚地区时曾经说:“历史上从来也没有发生那么可怕的事,哪怕是接近这样的灾难也没有……人类哪怕到了世界末日,也再不可能看到其它类似的灾难了……即使是对抗救世主的恶人,也不过是消灭那些反对他的人,还会饶恕跟随他的人。然而,这些(蒙古)人对任何人都没有1点伶恤,他们残酷地杀害了妇女、男人和儿童,甚至切开孕妇的肚子,把里面没有出生的婴儿杀死。” 在蒙古帝国征服中国的过程中,至少造成了6千万人民的死亡,更不知道有多少人民被掠夺成为奴隶,有多少妇女惨遭强奸后被杀害。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即使在日本侵略中国期间,疯狂的烧、杀、掠、抢,在南京大屠杀1次就杀害了30万~50万无辜的百姓,也没有象蒙古帝国系统的种族灭绝那样恶劣。游牧的牧民们接受现代文明前,儿子可以收继父亲的妻妾,杀掉无用的老人,部落之间为了争夺水源和草场互相斫杀,也就是说他们还处于野蛮人的阶段。草原上人口的增长始终缓慢。在汉文明地区的汉人已经发展出社会分工,农工士商各安其位,不断创造财富,在耕地上手创自己幸福的生活。然后汉文明地区富裕繁荣与游牧文明地区形成了巨大差别,牧民们在生存的压力下,开始尝试掠夺汉区,有时成功,有时失败,而且汉区人民的反击也是很厉害的,有时能千里出击、扫荡梨庭,所以有勒石燕然,封狼居胥的故事。牧民们发现各部落联合起来抢劫可能更有成功的把握,于是形成了部落联盟,把矛头指向了南方,这个时候汉文明的恶梦开始来到了。骑马的牧民们先后形成了好几次联合的抢劫,最大的1次当属蒙古人的联合,这1次他们成果丰硕,几乎整个欧亚大陆成为他们的猎场。汉文明成了他们手中最大,最精致的猎物,这个时候的汉文明在宋王朝时期。
  崖山之后,宋朝灭亡,中国可以说已不存在。当然,文化还是艰难的在民间存在着,游牧的蒙古人基本上不接受汉化,汉人却面临着胡化的危险。
  作为中国人,我们在反省历史上各汉族农耕王朝施政得失,政治制度清明或黑暗的时候,不应该斤斤计较各汉族农耕王朝的种种缺失,却忘记这是我们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之间你死我活的种族的战争,不然我们的祖先费那么大气力在文明的边疆地带修建长城干什么?是为了更好的压迫我们国内的人民吗?显然不是,是为了抵御年年南下掠夺人口和财产的骑马民族。这些骑马民族杀死成年男子,掠夺妇女儿童增加他们的人口,然后这些汉族的后代长大后再回来掠夺汉区。看看现代土耳其人,他们的血统和欧洲人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但是他们是中亚的突厥人,和现代的中亚人不应该有这么大差别的。为什么呢?还不是骑马民族掠夺他族人口增加自身实力造成的吗?土耳其突厥人滋扰了欧洲1千余年,把自己也完成了升级改造。当然,反省自身的制度也是必须的,汉族人内部的改朝换代是属于文明内部的自我升级改造,而游牧民族对汉区的入侵纯粹为了掠夺而已。
  汉文明在宋朝时候,领先世界,富有人文精神,科技发达,抵抗也最强烈,最后1个亡于蒙古巨兽。此后汉文明再也没有振作起来,市民社会的发育,新型商业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创新都无从谈起,我们丧失了最好的发展机会。虽然1百年后汉人复国成功,继起的明王朝开始时还是受到蛮族很大影响,大开历史倒车,无视生命价值,大杀名臣,廷杖士大夫,夷人9族,无复唐宋王朝尊重生命价值,尊重言论自由,以及不抑制商业,重视对外贸易的传统。汉人在遭遇北方骑马民族的重创后,开始变得保守和并执行闭关锁国政策,其统治思想更趋保守,其统治阶级相比较唐宋统治者而言也更残忍好杀,视人命如草芥,恰是汉人复国与蒙古人残酷斫杀过程中,习得了对手的野蛮习气。敌我生死作战的大环境下,已没有了中间地带,非我即敌,因此对待不同意见的宽容已大不如没有遭遇整体性亡国亡族的唐宋。中国的精英尽丧蒙元之手。因为敢于抵抗的人都牺牲了,大屠杀使汉人精神麻木,丧失了固有的仁慈精神,使经历了大屠杀后剩下的人麻木苟且。
  以1个普通中国人的感觉而言,宋朝留下了灿若群星的文人,官员,名臣大将队伍,他们1个个面目丰满,个性独特,亦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宋的独特性。秦观、周邦彦、欧阳修、晏殊、李清照、司马光、沈括、王安石……这些名字即使对今天的中国人而言,也是如雷贯耳。更不用说,水浒中的人物,好像都不是贫穷农民,大都是小市民、军官、流浪汉、地主或者是政府公务员等,宋的社会空间的扩大在小说中亦有间接反映。整个蒙元,恐怕只有《窦娥冤》了入选课本了。也许中国的命运正如窦娥那样吧,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
  中国文明垂世而独立,可以说是除西方基督教文明外最大的原创性文明,在游牧民族的入侵和打击下,在南宋末年,崖山之战后,整体性亡于蒙元,我们文明发展的积累被摧毁。
  元,一个如此轻贱生命的野蛮殖民王朝却被一些当年三四等人的后代津津乐道引以为荣,不能不说是“崖山之后无中国”的又一范证。
 
  月光光(客家童谣)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割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面前一口塘,打条鲩鱼八尺长;大头拿来熬汤食,尾巴拿来入学堂;入个学堂四方方,搬条凳子读文章;文章读哩几多本?三十零二本;一本丢落塘,一本丢落井;井里起银杆,银杆好架桥;桥上好食饭,桥下好洗碗;一洗洗到“乌舌嬷”,拿给阿婆养鸡嬷。(注:“乌舌嬷”指的是油嘴滑舌、爱耍贫嘴之人)

  月光光,照四方;四方暗,走田坎;田坎尾,捡枚针;针有眼,交给伞;伞有嘴,交给锯,两子同年学搬锯;搬锯永掀牛不如学补箩;补箩篾丝曲(刺)屎北,不如学打铁;打铁难讲价,不如做叫化;叫化难扛筒,不如割{蓬,{蓬里一只蛇,吓得哥哥目来来。(注:“目来来”指目瞪口呆)

  (王源生 搜集整理)
 
  天下客家一家亲:客家人与客家文化漫谈

  ■人民出版社编审、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兼职教授 乔还田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文化一方面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另一方面又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有人说: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还有人说:哪里有阳光,哪里就有客家人;哪里有一片土,客家人就在哪里聚族而居,艰苦创业,繁衍后代。
  由于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

  客家人是迁徙到南方的汉人

  说到客家人,人们马上会问:何谓“客家”?
  “客家”一词,在客家语与汉语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Hakka),含有“客户”之意。《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相传在4世纪初(西晋末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迁渡江,至9世纪末(唐朝末年)和13世纪初(南宋末年)又有大批汉人南迁粤、闽、赣、川……即现在的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省区以及海外。为了与当地原居土著居民加以区别,这些外来移民自称自己是“客户”,是“客家”,是“客家人”。
  由此可见,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南方,是汉民族在我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在赣南、闽西、粤东,那里有29个县是“纯客县”。在宋末以前,宁化是客家人南迁的集散中心;在明末清初,嘉应州(现梅州市)是客家人的集散中心。客家人以此为轴心向我国南方逐渐扩展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系―――客家民系,成为汉民族8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
  据考证,客家人的先民,有过6次大规模的南迁: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由于南北对峙,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先是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如宗室李孟,由长安迁汴梁,继迁福建宁化古壁乡。固始人王绪、王潮响应黄巢起义,率光、寿二州农民起义军五千下江西,致使闽赣边一带人口激增。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金人入侵,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这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客家移民史上被称作“西进运动”。四川的客家基本上来源于这次“西进运动”。当时四川人口因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锐减,清政府特别鼓励移民由“湖广填四川”。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除以上6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据统计,现在生活在我国大陆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江西、福建、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总人口达5000万以上,占汉族人口的5%。在国外,客家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东亚的日本、朝鲜,美洲的美国、加拿大、巴西,欧洲的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德国和奥地利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3000万之众。

  独特的客家文化

  历史清楚地表明,客家人的迁徙,大多是由人口稠密、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向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的偏远荒蛮地区而转移的。这些来自中原汉族的客家先民们,在辛勤耕耘创立新的家园的过程中,不断与南方的百越族(主要是畲、黎、瑶等族)融合,不仅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而且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一方面,他们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始终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崇尚诗礼传家,极为注重对传统、文化、语言、习俗的完整保存,并以共同的生活样式、习俗、信仰和观念将自己紧密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善于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汲取养分,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文化的最鲜明特色在于:
  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如果你有机会翻开客家人的族谱,或者观赏客家民居的门联,会发现各家各户都有着中原的郡望。如陈姓出于颍川,李姓出于陇西,王姓出于太原或琅邪,谢姓出于陈郡或陈留,何姓出于庐江,黄姓出于江夏,杨姓出于弘农,等等。这类家谱的记载有的虽经不起推敲,但却说明客家人从心底深处以来自中原而感到自豪。在迁移和开发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正是靠着“崇正”精神,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建成了自己的新家园。以台湾客家新移民为例,他们一方面依赖与弘扬客家原乡文化,如“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顽强地沿用方言乡音;并按原乡的家族和宗族形式重新组织家族和宗族,民居建筑也仿效原乡的形式。另一方面恪守中华文化共有的礼乐教化,弘扬爱国家爱民族的优良传统。当荷兰、法国、日本侵犯台湾时,他们坚持民族大义,高举爱国保种的旗帜,与入侵者展开拼死抗争,涌现了刘永福、邱逢甲、吴汤兴、徐骧、姜绍祖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为客家人增了光,为中华民族添了彩!现在,许多创业有成的客籍华侨,在总结自己何以成功时,也觉得是得益于客家崇正精神。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接受和发扬客家崇正精神,他们一次次携儿带孙回到大陆原乡祖籍地乃至中原发祥地寻根认祖,并发起一次次公祭客籍母亲河的活动。
  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客家人特别看重读书人,有“茅寮出状元”之谚。在客家人看来,要想改变境遇,惟一办法就是晴耕雨读,金榜题名,走仕途之路。只有通过读书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跻身于官宦行列,才能实现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所以,家境再困难,即使是讨饭也要供子弟读书。作为客家人的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这样写道:“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州,客籍人……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学费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200多块钱,直到后来我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为了望子成龙,光耀门楣,客家人往往集中全家族、全宗族的力量来培养子弟读书。到过客家地区的人一定会发现,在其家族祠堂前立有许多石旗杆,那便是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明证。那些石旗杆是族中子弟中举人、中进士的标志,有多少石旗杆,就说明族中有多少人获得了举人、进士之类的功名。
  守望相助,崇尚节俭。客家人讲究一个“义”字,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认为,要想在新的客居地立足,必须面对重重困难,团结互助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他们提倡“天下客家是一家”,要求客居他乡的同族人或同宗人精诚团结。而且信奉“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人值得十人当”,“帮来帮去,石头变豆豉”。由于客家人崇尚团结,直到今天,在客家人的婚丧红白帖中还保留了用“帮”字的古风。客家人很能吃苦,“一条扁担走天下”是其坚韧顽强精神的真实写照。客家人还有崇尚节俭的美德。有这样一条谚语:“山精山角落,新衫底下着”,说的是客家人把旧衣服套在新衣服上穿,以旧衣保护新衣。由此可见,客家人的生活是多么的节俭。
  独特的语言。中国在语言方面主要分为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及印欧语系。其中,汉藏语系中包含了我国主要的语言:汉语。至于客家话是属于哪一个语系,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它属于汉语十一支系v方言w之一,因为它具有汉语的语言特点。章太炎在《客方言・字》中从语言学的角度,证明客家话源于中原,保留河南中州音韵,是河南的官话,也是土话。但是,也有人认为它起源于原始阿尔泰民族的“通古斯语”。但是,无论它属于哪一个语系,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它来源于最远古的中原的语言,因为时至今日,在客家话中仍能找到很多古音。

  客家骄子

  客家人对男人的评判标准,就是创大业,谋大事。有作为的好男儿,人人敬仰。客家人常常以那些英才男儿为榜样,启发教育儿孙,向功勋事业有成的前辈们学习。
  说到客家名人和客家骄子,人们会不假思索地想到这些人的名字:在
  政界和军界的有: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朱德、叶剑英,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卢嘉锡,前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新四军军长叶挺,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司令刘亚楼,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杨勇;以及南宋承相、民族英雄文天祥,抗金明军统帅袁崇焕,近代洋务运动先驱丁日昌,清代爱国诗人、外交家黄遵宪,清代抗日保台义军副统帅丘逢甲,首任驻日本国公使何如璋,民主革命家廖仲恺,辛亥革命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
  在文化界和科学界的有:唐代诗人、文学家张九龄,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宋代赣南第一位状元郑獬,清代画坛“扬州八怪之一”黄慎,中国现代史学大师陈寅恪,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现代艺术大师林风眠,语言学家王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李国平,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病理学家梁伯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物理化学家黄子卿,两院院士、桥梁专家李国豪,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家黎尚豪,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伟松,国际著名化学家潘毓刚……
  在海外的有: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现任总理李显龙,泰国现任总理他信,泰国客属总会创始人伍佐南,印尼华族领袖吴能彬,香港著名实业家曾宪梓,香港著名实业家田家炳,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的创始人张弼士,等等。
  客家女中豪杰有: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位女将军李贞、世界速滑全能冠军叶乔波、戏曲表演艺术家黄婉秋、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等人。
  这些优秀的客家儿女为国家为民族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是客家人的骄傲。
  对于这些客家骄子,不独客家人效为榜样,所有炎黄子孙也会铭记在心。

  《人民论坛》 (2005年 第一期)
 
  漫谈客家文化

  2006-02-19 赣州市博物馆研究员 刘劲峰


  客家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以移民为主体的地域性文化

  我们说它是一种地域性文化,是因为这种文化的产生有非常明确的地域范围。它只产生于赣、闽、粤三角地区,而不产生于其他地方。而促使这种文化发生与发展的动力是由于自两晋尤其是唐宋以来,以中原汉民为代表的大批域外移民因躲避战乱、饥荒等原因移居到这块被大山屏蔽的赣、闽、粤三角地区,并在相对封闭的社会与自然条件下,与当地土著居民长期杂居,相互融合,从而创造出一支以中原汉文化为主导,同时又吸取了当地土著文化精髓的,与周边文化具有明显区别的地域性文化,这就是客家文化。

  正因为推动客家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巨大动力是唐宋以来大批迁入赣闽地区的、以中原汉民为代表的域外移民,所以它不仅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还具有作为移民这一特殊群体所具有的文化面貌。比如,客家文化中所具有的十分强烈的寻根意识与乡土意识,正是移民离开祖居地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对原有文化的眷恋。同时,也正是由于客家人有很长一段颠沛流离的经历及到达定居地以后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从而锤炼出客家人坚韧不拔的意志,勇于开拓的精神,勤劳朴实的品格及善于用血缘、亲缘、地缘等各种条件建立同宗、同乡、同一文化内相互合作的团体主义精神。而所有这些,都是为了确保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实现由移民社会向定居社会转变的需要。正是由于他们在不断迁徙中求得了生路,寻找到了新的发展机遇,所以才使得客家人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出了“人唔辞路,虎唔辞山”“命长唔怕路远”“树挪就死,人挪就活”的价值观念。而这种价值观念,在非移民文化中是不多见的。

  对客家文化的一种误解

  就文化结构而言,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导的多元性文化。我们之所以说它是以汉文化为主导,是因为组成客家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汉唐以来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汉民族文化。所以,它与汉文化是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二者有同有异。

  有学者觉得,客家文化无论从语言到风俗都与汉唐时期中原文化具有许多相类似的地方,便认为客家文化最纯正地保存了中原文化的原貌,甚至把它看作是汉唐中原文化的活化石。这实际上是一个误解。应该说,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经过数以千百年计的变迁,无论是哪个民族、哪个民系,都不可能“纯正”地保存本民族、本民系的文化。因为民族、民系之间的隔离是相对的,而人员上的相互交往,文化上的相互借鉴、吸收是绝对的。正因为各个民族民系在相互交往中,各自走了不同的道路,有过不同的取舍,所以才使得中华民族文化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和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

  客家文化是不断发展的文化

  在客家文化的孕育、成长及外播迁中,客家文化内部也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整合,并在其整合过程中,不断地吸取周边文化的营养,来不断地发展与壮大自己。所以,客家文化与中国其他文化一样,是不断发展的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客家文化中过去为适应自身生存发展需要而形成的一些意识或习惯,如小农经济意识、小团体主义及其有关的一些生活习俗,在市场经济日益完善的今天也许会显得有些陈旧,有些不合时宜。所以,我们应该跳出客家圈,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正确地认识与估量客家文化,以发扬客家人不断开拓、不断进取的精神,在弘扬客家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勇敢地抛弃其中不合时宜的因素。
 
  客家文化与中原

  ( 2006-04-07)

  客家民系与客家文化的形成,经历了个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在其成型的过程中,由于大规模的流动迁徒和环境的险恶,迫使他们摒弃了懦弱保守的性格和意志薄弱的成员,并以坚忍卓绝的精神和斗志开拓着自我的生存环境,从而造就了别具一格的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但是,客家文化的前身其实是中原文化,客家民系就产生于中原,客家人就是中原移民。遍布于今日粤、桂、台、闽、赣及海外的客家人,先天就带有中原文化的印痕,虽然历时久远,但他们代代相习,不断传递们,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客家文化是演变、递嬗了的中原文化,由于它较多地保存了中原文化的原生形态,所以,从文化渊源上,它和中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是研究中原文化的资料来源和活化石。
  没有中原地区移民的流动和南下就没有客家民系,这是客家文化形成的前提。然而,迁徙的原因主要是兵燹战乱、国破家亡,这就使得迁徙带有被迫的性质和悲怆的色彩;也正因为如此,这种流动也使他们更加看重旧有的文化基础和观念形态。中原文化中牢固的本土意识和人文精神时时振动着这些移民的灵魂,使得他们在观念上和汉文化精神始终难以分离。另一方面,完全改变了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条件又迫使他们改变着旧有的文化(至少是局部地改变),必须建立一些适应新环境、新形势的新文化而对过去有所扬弃。这样,客家文化必然具有两重性:一是有意识地对旧有文化予以保留;二是被动性地对旧文化进行改革,这成为客家文化的格调,也成为客家文化的特质。不管是对旧有文化予以保留还是进行改革,也都无法脱离中原文化这个母体来源。

  一

  所谓“客家”,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客”,指外来移民;二是“家”,指由中原南下,举家迁徙或落地成家的那些豪门望族。
  从历史上看,客家先民多为中原地区、尤其是豫州的居民。其迁徙最早始于西晋末、东晋初。《晋书・地理志》豫州条云:“永嘉之际,豫州沦于石氏。元帝渡江,于春谷县侨立襄阳郡及繁昌县。成帝又侨立豫州于江淮之间,居芜湖;时淮南入北,乃分丹阳,侨立淮南郡,居于湖口。又以当阳县流人渡江,侨立为县,并淮南、庐江、安丰,并属豫州。”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北方少数民族大举南下,最后一举灭掉西晋,中原震动,豪门大族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场大变动中受冲击最为严重的是京畿豫州一带的士族豪门。随着东晋政权在南方的建立,他们纷纷迁移南下,而东晋政权为了延揽和照顾这些士族,开始在南方设立这些外来移民的居住侨郡,并以北方地名来命名这些侨郡,以照顾他们的意识和心理。据《晋书・地理志》记载,所设侨郡中规模最大的是“豫州”。由此可见从河南地区来的移民人数最多,势力最大;为了最大限度地照顾这些贵族的利益,东晋又设立了“给客制度”,它直接演化成为“客家”这一称谓,并为客家民系的组织制度和社会结构输入了更大的活力。《南齐书・州郡志》云:“时百姓遭难,流移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为客”。当时,北方大姓几乎全部南移,由于受到东晋政权的保护,这些迁移的北方人并未衰微,反而日渐兴盛,这就为后来的屡屡南移提供了一定的动力源。
  从整个客家人的迁徙路线来看,按照历史的划分阶段,大体上可以分为五次:第一次是东晋初期的“中原望族,相率南奔”。他们来自中原,大多落在江淮一带,至皖赣者为多。这次南迂,由于有着东晋政府的种种照顾政策,很快趋向于稳定,并一直保持了五个世纪。唐末社会动荡不安,黄巢农民起义军的兵锋纵横南北,这些名门望族受到极大的威胁,客家先民第一次逃难后的落居地正当黄巢起义军展转往复的要冲,在这种情况下,遂开始第二次迁移,即由皖豫鄂赣等第一时期落居地,再迁至皖南及赣东南、闽西南和粤东北地区。第二次迁移后稳定了三百年。后来,金、蒙古相继占领北方,并日益南侵,客家先民不得本又一次迁移,这第三次迁移乃是一部分由第二时期旧居,分迁至广东东部和北部。经过五百余年之后,客象人又开始了第四次迁移,时在明末清初之际,满清人南下入主中原,受祸烈最为严重的部分客家人,从第二或第三次迁移旧居,分迁至粤中部和滨海地区及川桂湘台等地,一小部迁至贵州南边及云南。客家的最后一次迁移是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部分客家人又迁至粤南及海南岛,有的流寓海外。至此,经过五次迁移,客家人的居住范围已基本稳定,表现出现今所呈现的客家分布态势。
  由于中原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不断颠沛流离十使得客家人最重家世谱牒,这数次迁移的始因和路线都十分详尽地记述在他们的谱牒中,不管如何迁移,他们始终都对自我的起源地难以割舍忘怀,常常“述本源流”。在现今所能觅到的客家人族谱中,总是对先世的故居极尽缅怀之情,而他们的祖籍大多在中原地区,其中以河南较多。
  客家的概念和群体是历史上中原部分居民经过不断迁徙和流动形成的,是历史所造就的一种文化人文现象。然而,从中原人到客家人毕竟还有一个契合点和转折点。由于客家的概念主要是居住地点的变更,那么,这个转折点也体现在其迁移过程中的中转环节。考察客家人的迁移,可以发现,福建宁化石壁乡是客家迁徙的中转环节,是中原移民转化为客家人的里程碑。从大量族谱和方志记载来看,宁化石壁乡在客家迁徙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客家人称道和记铭之所在。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到南方乃至世界各地几乎都经过了宁化及其石壁。宁化西北有武夷山脉作为屏障,自外入闽又有一条较为平坦的狭长地带作为通道,而中原移民在这里集结、休养整息之后形成了较为整体化的移民集团再向闽粤等地整股流寓,从而开始了真正的客家人时期。因此,凡流寓这里,并在这里认定共同族系的中原移民就转化为客家人及其后裔,它成为客家人的界定尺度和标准,而在历史实际上也确乎如此。
  客家人的称谓形成于唐宋,《旧唐书・食货志》、《太平寰宇记》、《元封九域志》、《舆地纪胜》等书中都曾”提到“客”、“客人”、“客家人”、“客族”。记述客家人经过宁化石壁的一些重要谱牒文献,如梅县《丘氏族谱》、嘉应《刘氏族谱》、兴宁《廖氏族谱》、平远《姚氏族谱》等,记其经宁化也是在唐宋这两次迁徙时期,无论是在概念上还是在实体上,客家民系在这个时期已经形成,并由此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客家文化。

  二

  客家文化是在迁移过程中,根据环境的变化需要而成型的文化,它秉承着中原文化的主核,而延伸着新环境新条件下的文化需求,从而既创造一些新文化内容,同时也恪守着中原文化传统。由于客家人在流动中始终是集团式或家族式的迁移,有着相对封闭和单一的生存空间,又由于这些客家先民本身就是中原地区具有较高文化知识的名门望族,所以,由他们所保存下来的一些中原文化,也相对较为原型和纯正。
  恪守礼教,重伦理、倡道德,是中原文化的一大特点。客家先民本身就是中原地带的高知识阶层,自然极为重视这个传统文化中的基本内容,所以特别重礼教、倡文风,古朴求真,发愤求学,勇于进取。台湾学者陈运栋先生对此总括为:“客家虽自中原南迁,然其重道德、重义气、重礼节、重理智、性刚强,仍具古风。保存汉族血统,最为纯粹。语言风俗习惯,犹是中原遗风。其守礼节、重道义、好学问、讲伦理,均表现中原民族气质……客家,就其语言与精神表现,均具中原古风”。著名学者罗香林在其《客家源流考》中指出,这种“客家精神”乃是“中原精神”的最好体现和发扬。客家人集中的嘉应地区《嘉应州志》卷八礼俗引《大清一统志》云:“民俗质实尚勤俭,重本薄末,地狭民瘠,尚气轻生。君子质木,小人悍蔽,俗称谨愿。”又引王志云:“温饱之家益敦俭素,输赋奉公,不事鞭扑。士喜读书,多舌耕,虽困穷至老,不肯辍业。”王象之《舆地纪胜》载:“方渐知梅州,尝渭:‘梅人无植产,恃以为生者读书一事耳’,可见州士之读书,自宋已然。”这种情况与中原古风如出一辙。
  重礼教、喜读书是一种文化习惯,它的实质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尤其是对传统学术的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是中原文化精神的最高体现,而客家人也把儒学奉为经典。在客家人的较大聚居点,几乎都修建有学宫和奉祀孔于的场所,岁时祭拜。对于传统学术,客家也不乏儒学鸿师。据有关史书所记,客家人为硕儒者,在宋有长汀杨方、宁化张良裔,俱人史书儒林。明代理学大盛,客家人研究理学而有成就者更多,著名的如惠阳叶春芳、叶天佑,信丰俞溥,龙南月华,南康刘昭文,兴宁张天赋,长汀扬昱等数十人,俱名重一时。清代及近代,客家的经师及学问家、文学家、诗人、书画名笔更层出不穷,形成了有着自身特征的学术流别。
  客家人恪守礼教,自有一套与之相符的伦理道德。环境的变迁和条件的困难使他们更为重视家庭,关系和家族团体,中原文化的人文精神时时深化着家群观念。作为社会最基本单位的家庭是他们精神和生活上的直接寄托和依靠,对家庭的依赖成为他们的生存意识而渗入心理。在这种心理意识上所形成的一系列品格――忠于家庭、孝顺父母、悌友兄弟、和睦毗邻也成为客家人倡导的伦理规范。
  客家人最讲“木本水源”,他们对于自己祖先的经历如数家珍,永不忘怀,并由此而尊奉家族制度。客家人尊奉并大力提倡数世同堂,早在唐、宋时,这种情况就十分明显;《资治通鉴・唐纪》记客家人张公艺“九世同居,齐隋唐皆旌表其门。上过寿张,幸其宅,问其所以能共居之故,公艺书‘忍’字百余以进,上善之,赐以缣帛。”《宋史・孝义传》记客家人陈兢“长幼七百余妇,不畜卜妾,上下姻睦,人无间言,每食必群坐广堂,未成人者别为一席……乡里率化,争讼稀少”。这种家族群体在客家人的生活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对内谋求经济的自给自足,养老抚幼,教育子弟,祭祀祖先;对外则防御外侮,以集体的力量保护家族的安全。在客家的大家族中,分工细致合理,行业完备,若一行失败,则可由它行弥补,不致空缺。大家庭内由家长主持,如家长健在,虽子孙满堂也不分家。人数增多则营造房舍,逐渐形成“围垄房屋”,这一被日本艺术大学茂木计一郎教授所称颂的“自天而降的黑色飞蝶”显示了客家人居住文化的基本特色,被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这种具有居住功能和安全功能的房建群,也反映了客家人的浓重家族观念及其亲和力。
  客家人祭祖是一件大事,至今仍然如此。正月祭祖,供品须摆至十五天才撤去。守岁之夜,全家聚集在祖先灵位前,老人给儿孙讲述祖先功绩,教谕后辈,通霄达旦。《中华旧礼俗》引客家人节日歌云:“正月是新年,烧香奉祖先”。祭祖活动既有隆重庄严的仪式,也有热闹欢快的祥和气氛。节日期闻如初二回娘家、腊八和祭灶等,仍明显体现着中原文化的风彩。
  几次迁徙也使客家人处于大型或小型的流动状态。在迁移时,不管多么艰难险恶,他们往往把祖先的骸骨出土背着出走,到新住处时,再按礼重新安葬,在遇到危难时,如兄弟被迫分离,则必分抄族谱,牢记宗系,以备将来“敬宗睦族”;它无一不是由血缘关系纽带长期缔结成路中原人文的延续。
  客家人的婚礼和丧礼也充分体现了中原文化的特征。人种的蕃延和个体的死亡是人类社会中永远出现和重复的事实,是无论任何民族或部族都不可避免的,而由于生产方式、经济来源、生态环境、人文心理的不同,婚丧礼仪也千差万别。在这两则永恒主题上抽象出来的礼仪,也显示了不同文化的不同特质子对于客家人来说上无论怎样颠沛梳离,对以保证自身蕃延的婚礼和人生归宿的丧礼,都依然遵奉祖先的垂训,体现着“中原人”的行为习尚。台湾学者邓迅之先生称:“客家人的祖先来自中原,而且历代都保存中原的传统文化,所以他们的婚姻礼俗深受古时风尚气习的影响;也就是说,客家人的婚姻观念,仍以传统的‘传宗按代’为目的”。从历史上的情况来看,客家的婚姻礼仪,基本上都按照着中原古礼中的婚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徽、请期、亲迎六礼来进行。在西方文明传入中国之前,基本上遵循着旧式婚礼和旧式程序。随着社会的发展,即使当中原地区的婚礼随时代变化也简单化和自由化之后,客家的婚礼仍然据中原古礼进行。在这方面,由于生存的内向性,他们所体现的中原文化传统甚至比中原地区还要明显,客家人的丧礼也和中原古札难分轩轾,从人弥留之际到成服、守灵、入葬和服丧,都保留着中原文化的传统习惯。这种庄严肃穆的哀礼加上客家人的细心和恰到,往往把亲属的悲哀宣泄得淋漓尽致,客家人既恪守风习又十分懂得使用感情。
  以上我们林林总总所述的一些客家文化现象,显露出明显中原文化特征。但这并不是因客家文化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所致,而是客家文化本身就是中原文化的一种推进形式,上述只是与中原古文化相比,在推进过程中依然恪守和保留的东西。由于诸多原因,客家文化对传统的保留甚至比中原地区的保留更正统、更纯执。不过文化本身毕竟是随着生存环境而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客家人毕竟已迁出中原而定居在与中原风物有很大差异的生活空间,必然对自身原有文化、特别是物质文化进行改造和更新。例如饮食文化,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土质生态物产的改变,要想保留中原的传统膳食结构已不可能。其它诸如居住、营生、新的神祗崇拜、衣服被饰等等,也与中原同类文化发生了重大差异甚至大相径庭,这是文化发展中的必然情况和正常现象。

  三

  语言是显示一种类型文化特点的重要方面。客家浯言是维系客家群体的意识凭籍和精神力量,几乎成为是否客家人的界定。而客家由于源于中原,故客家语言又是中原古音的直接展现。
  从民族源流而论,客家就是汉族,而且就是居住在中原的汉族大姓,由于漫长的封闭状态,他们的汉族血统似乎更为纯正。语言是居住共同体内交流思想感情、生产生活的第一文化要素,这些清高孤傲的贵族后裔,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语言特征。所以在客家语言中保留着许多汉语古音,尤以唐宋之际为最多。陈沣《东塾集》称:“嘉应之话,多隋唐以前古音。”章太炎《新方言・岭外三州语》:“广东惠、嘉应二州,潮之大埔丰顺,其民自东晋末逾岭,宅於海摈,言语敦古,与土著不相能……余尝问其邦人,雅训旧音,往往而在。”
  语言的传布不外有两个途径,一是自小学语的生活语言;,一是授书课读的书面语言,客家人的祖先有较高文化水准,接受的书面语言更多。这在古代被称为“雅言”。所谓雅言,是相对摒除了“俚语”的那些文明语。在现今所能得知的客家语言中,仍保留着大量的这些古代雅言,它们往往可以在古语中找到一致的对照。如客家语中,称我为吾,你为若,他为其,他的为厥,太阳为日,姐为姊,没有为无,吃为食,喝酒为饮酒,稀饭为粥,漂亮为艳,肮脏为垢腻或秽,胖为肥,散乱为阑珊,好了为好矣,这些都是古代的雅言,是古代正规的文学用语。我们只要稍稍涉猎一下古代汉语,便会发现古汉语传承至今的各方语系中,它的最佳保存者便是客家语言。诸如此类的用语在客家话中比比皆是。实际上,在真实的文化生活中,客家应用雅言所达到的口语化程度和古代相差无几。其实,在古代中原地区,也恐怕只是知识分子在写作时才用,这些雅言词汇。而有着较高知识水平的客家先民,在迁徙过程中面对南方陌生的语言环境,为了准确一致地名物状义,往往把中原雅言有意识地推广到、固定到生活口语之中,并成为一种传统。它无形中使中原古语―脉相继地沿续下来,成为客家语言的重要内容。
  客家话也是中原古音的最佳保留者。这种保留的程度比现今的中原音系更正统、更规范。例如《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大部分出自中原。既然是诗歌,尾字总要韵,但用现今时普通语音来说,却不尽然。《诗・齐风・南山》:“葛履五两,冠q双止。鲁道有荡,齐子庸止,既曰庸止,曷又从止?”其中的双、庸、从应该叶韵。但由于中国语音至唐一大变,开始分韵,所以现今中原乃至大半中国,已很少保留隋唐以前古音,而在客家话中,却对中原古音多有保留,如以客家话诵读上诗,却可以琅琅上口,韵切分明。
  客家语言的研究,是一个非常专门化、难度很大的课题。从总体来讲,无论是从音韵学方面或训诂学方面,方言学家都认为客家方言与中原古语,尤其是中州河南的古汉语最为相近,它保存着许多古中州音韵语汇,有浓厚的古中州风俗色彩。其实,这些说法只是泛指,客家方言中的中州古语,并非单一时代空间内的古音语汇,而涉乎自先秦至唐宋的中原古音韵语汇,它与客家先民南迁的不同时代、不同出发点及所经历的站点密切相关,之所以能保存着这些古音,则主要由于客家人的“宁卖祖宗田,毋忘祖宗言”的文化心理,也由于客家人“多居山地”,处于封闭的生活环境。而这种语言的形成,则是客家人向客家群体归属的基本条件。客家方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深深植根于客家民系的总体文化之中,昭示着自己祖先、来源的一面明镜。
  客家文化与中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客家部类文化中梳理追溯,总可以找出中原文明的某些原型或是影子。但是,从客观的文化形成而论,客家文化毕竟是不同于中原文化的另一类文化形式,它也不能描述成派生出来的中原亚层文化。客家文化就是客家实体文化,它是在中华民族大文化背景,社会历史变化中的产物,是局部文化运动嬗变的结果。

  作 者:李勤德 责编:睢媛 来 源:《中州今古》
 
  著名的客家学专家冯秀珍

  (本文发表在广州《客家风情》杂志2005年第1期) 发表时间: 2005-6-6
  客家文化时空!www.kjwhsky.com 或 www.kjwhsky.net

  作者:梁德新/梁干辉

  《客家文化大观》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2003年10月26――28日,世界第19届客属恳亲大会在河南郑州市召开,第8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是会议的主要项目之一。会务组发的参会者的资料中有一本100多万字《客家文化大观》。该书作者是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的冯秀珍副教授,她参加了这次研讨会并受到了参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人们称赞冯秀珍是个客家才女,《客家文化大观》这本书写得好。

  全世界有两种人是专家学者研究的热门,一是以色列的犹太人,二是中国汉民族南迁形成的支系客家人。客家人在全世界约达上亿。《美国国际百科全书》说:“客家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族之一”;美国耶鲁大学教授韩廷敦氏在《种族的品性》一书里说:“客家人的历史,很值得研究,许多有眼力的人,不说过么,他们是今日中华民族里的精华。”近十几年来,客家学的研究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热潮。在国内外客学如火如荼的研究中,冯秀珍女士的《客家文化大观》出版发行了,这是客家人、也是客家学界中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客家文化大观》这本书的序言是由郑州大学客家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原客家研究会执行会长崔璨教授写的。下面是书中序言节录。

  客家人是汉民族中极其活跃、颇具特征的民系,全世界约有上亿人,分布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东南亚的客属团体纷纷来大陆寻根问祖。客家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过去在材料的搜集上不够深入广泛,也不够系统。20世纪三、四十年代罗香林教授的客家学著作,所用材料主要来自客家谱牒和有关地方史志。罗香林曾想编写一套客家资料丛书,供大家研究使用。因受当时种种客观条件限制,未能完成。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的客家学者写了数部客家资料丛书,为客家学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方便。但是,如果要撰写客家学论著,仍感现有资料不够使用,还须自己动手,直接搜集大量第一手资料。近十几年来,在国内外又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客家学研究热潮,各地相继建立客家学研究机构,有些大学成立了客家文化研究所,召开客家学术研讨会,大量出版客家刊物和客家学术论著。客家学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客家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如果能把客家文化研究透彻,客家学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家学是一门多边缘科学,客家文化涉及面广。如果能有几门相关学科知识,撰写这方面的论著就会得心应手。冯秀珍拥有中文、哲学、政治学等大学专业文凭,具有易、儒、佛、道等传统文化修养,又从事过诗歌、曲艺、山歌剧的创作,写客家文化著作就要方便得多。她在书中对客家山歌、客家精神乃至客家人文中的周易内涵的分析比较到位,材料的选择也比较典型,充分显示了她学科、知识面广的优势。她是撰写这门学科的最佳人选。
  冯秀珍女士抓住客家文化这一主题,广泛调查、刻苦钻研,笔耕六载,撰写了100多万字的宏篇巨著,据我所知,此为有史以来客家研究著作之最。书中既有理论分析,又有丰富的材料,这对了解与研究客家文化,会有许多启示与帮助,实属难能可贵。
  由于她阅历丰富,从而使她对客家文化的理解更为深刻,因而能挖掘出客家文化的精深之处。她认为,客家学既然是一个新兴科学,就应该重视不同意见,欢迎提出新观点。她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如:客家先民第一次向南迁徙是秦汉,客家根在西周的中原。她提出的观点得到学术界众多专家学者的赞同。

  冯秀珍女士的《客家文化大观》一书就是客家学术著作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花。

  坎坷的读书之路

  1955年11月,冯秀珍出生在在广东丰顺县汤坑镇荆树楼,故日后她的笔名为“紫荆”。她父亲冯金匡、母亲卓幼莲,皆为农民。兄弟姐妹7人,她是老三。六岁那年,在县城的天主教堂里,她和一群同龄人聚集在那里参加面试,她荣幸地选录到汤坑镇第一小学念书。那时的小学都是六年制的,而新成立的汤坑镇第一小学试行五年制,她是第一届,又叫试验班。也许是她遗传了父亲的秀才基因(她父亲只念3年私塾,但被乡人誉为秀才),她从小就与书有缘,只要有空就看书。她家位于小镇的西南角,故居近处有一口很大的池塘。每年春水满塘荡漾之际,小蝌蚪在岸边漫游,青蛙在池塘深处呱呱欢叫。塘边有一条窄窄的泥路,沿着这条小路,她背着书包去上学。

  小学期间,冯秀珍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她初小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蔡义谷调任新班级时把她的作文《记三年级三班》也带到了新的班级作范文。那时的她酷爱看课外书,最先是看书摊上出租的连环画,诸如岳飞全传、梁山水浒之类的,她把父母给的零花钱全交了书摊。后来看的是纯文学的课外书。因家穷,小学阶段母亲只给她买过二本课外书,一本是《刘胡兰》,一本是《伊玲芝》,都是讲抗战时期女英雄的事,其余都是借来的。为了满足读书欲,她借班级阅览室的、借同学的、借邻居中学生的,书厚薄不论,看完就满足了。据她回忆,那时她向邻居借阅《西游记》之类的大厚本时,邻居中学生问她,你看得懂吗?那时她痴迷于看书,放学路上边走边看,回到家里边吃边看。由于她看的书在同学当中是最多的,因而少先队的辅导员蔡义床老师让她把所看过的书名开列出来,在课间操时向全校同学宣读。上四年级以后,她不仅看书,还把书中的优美句、段摘录下来揣摩熟记应有尽有。那时最喜欢摘录的是名诗,有时甚至抄录一些叙事长诗。她常陶醉在诗中那优美的意境里,其中一些仍收藏着。另外,她开始写日记,她这个习惯至今仍保留着,只不过不是每天都记。由于她勤奋读书,无形中积累的语言、词汇、文学知识等优于同班同学,写起作文来一点不觉困难,对作文的内容结构能够达到触类旁通,对段落的安排能够做到层次分明,写作技巧的应用也比较自如。因此进入高小时她的语文数学皆名列前茅,尤其是作文常常是年级第一,大部分的作文都被当作范文贴在走廊里。那时教她语文的吴省老师必定是引以为荣的。而她更应深深地感谢她的老师,是小学阶段奠定了她扎实的文科基础,铸就了她的文笔,因为上初中不久便是不学文化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了。
  冯秀珍是文革前最后一批通过考试升中学的。他们以五年的时间学完了相当于六年的小学课程。1966年,她荣幸地被录取到重点中学――汤坑中学(今丰顺中学)。然而,文化大革命将他们卷入了洪流之中。由于当时她年龄较小,不懂革命只迷书本,不知不觉地成为“逍遥派”,成天与几个要好的同学互相串门传看那时暗地里能借到的一些小说,其范围逐渐转向国外小说,诸如《傲慢与偏见》、《贝姨》等。1969年她初中毕业了,他们这些学生实际在学校读书的时间才一年,有两年时间是罢课闹革命没有读到什么书。他们的初中毕业文凭是一张《毛主席到安源》的画像,画像下面印着“知识分子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毛主席语录。她怀揣着这特殊的毕业证,她到教室外北河畔,一个人呆呆地坐了许久。那时的她,是多么不甘心就此无书可读了啊!当时她有个念头,有朝一日她也许会重返校园。年仅14岁的冯秀珍,却不得不离开她眷恋着的校园,走向社会“学堂”。

  初中毕业后的十年,她在家乡那广阔的天地里,先是在三台山果林场劳动,后又到韩江边的大胜瓷厂当临时工,再后来被汤坑镇第三小学聘去当代课老师。这期间,不管生活多么动荡劳动多么艰辛,她始终抓紧一切业余时间读书。说来也怪,只要一捧起书,她的一切烦恼和劳累都没有了。当时恰巧邻居有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叫张玲生,家中有丰富的藏书,她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中国文学史》、《中国诗歌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等书籍。
  那时,她母亲并不赞成她看书,认为女人不要很高的文化,能够学会一门谋生技艺最好,将来做人媳妇时可安家度日。但是冯秀珍还是执着自己的追求,迷于看书做她的“作家梦”。

  她不仅是看书,而且尝试着写些作品,最初她是写诗。在创作上有所成就不能不提到当时县文化局的副局长王向禹同志,他辅导她写诗歌。她的的处女作是《养萍姑娘》,刊登在1976年的《丰顺文艺》第一期上。1977年她参加了县业余文艺创作班,她是当时的唯一女性,同时也是最为年轻的业余作者。那次她写了约197行的诗作《闪光的足迹》,由文化馆的陈毓光馆长带到地区交给黄火兴同志,在他主编的《梅江报》梅花文艺副刊国庆专版上刊登,那是1977年10月3日。当时,在该报上发表如此长篇诗极为罕见,在丰顺县更是唯一。该诗荣获县业余诗歌创作一等奖。后来,她为当时在丰顺县召开的全国南方各种甜菜会议文艺晚会写成曲艺《制糖新歌》,还有独幕剧《护牌》参加了业余文艺会演出并刊登在《丰顺文艺》上。那几年,她发表的作品约有十几篇。假如当时沿着文艺创作的道路走下去,她在文学、文艺创作上也许会取得更大的成就。然而,命运把她导向了另一方。

  冯秀珍的大学生活

  冯秀珍初中毕业后做梦都想读书,想不到十年后的1979年秋,她考上了中山大学哲学系,圆了她的大学梦。

  在这为生计辗转的十年中,冯秀珍也曾致力于重返校园的努力,然而在那个年代,选送上学(那时叫工农兵学员)不是她力所能及的,她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别人上学而踯躅于校门外。

  1977年是恢复高考的第一年她没考取,第二年她上了地区分数线未录取,第三年她考取了中山大学哲学系。考取前她参加了母校的补习班(班主任为解放后丰顺小学的第一任校长丁石山)。在那大半年的补习中,把初中、高中的课程系统地复习了一遍。她埋头学习,连与友好的邻桌聊天的时间都省去了。考完后,在焦灼等待的日子里,有一天,楼下喊:“冯秀珍,录取通知书到。”她飞奔下楼,从邮递员手中接过那函件时,她愣住了。她报的是自己向往的中文系,然而录取的却是她全无基础的哲学系专业!后来在师长的开导下,她才慢慢想通了。那位经常借书给她的邻居张老师勉励她说:“这十年自学培养了你的学习能力,任何文科专业对你来说都不成问题。”对录取专业的不愉快,被考取大学的喜悦渐渐冲淡。而那时她的考取,在小小的县城还引起很大的轰动。因为,她是以初中的学历(连读高中补习班在内实际不足二年的中学学习时间)考取重点大学的。那时她的名字列在大红榜上第二位,在汤坑镇召开的一个青年大会上还把她的事迹作为典型来宣传。

  大学期间,她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学习努力读书。每天,她是整幢宿舍楼里第一个起床的人。锻炼身体半小时,读英语一小时,然后才去吃早饭上课。每天中午写小楷毛笔字半小时。晚上,她是最晚离开自习室最迟入睡的。四年如一日,冷水洗头冷水洗沐。由于生活极有规律,同学们戏说她是康德第二。那时他们正在学习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老师说他生活极有规律,乃至当地居民在康德每天定点出来散步时便核对钟表。但是,由于她过于努力,体力消耗较大,而家境贫寒乃至于营养又不足,到大学四年级时,她因肺炎引起轻度结核住院达半年。由于住院后生活条件改善她恢复很快,住院十天后病况即大大减轻,她立刻照常上课、考试,如期完成学业而不休学,最终取得了哲学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在国家医药管理局工作。五年后,1988年秋,她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就读研究生后获法学硕士学位。而后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 1994年她又拿到了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文专业大专文凭。

  1993年底,她调入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任教,讲授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本科生的《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国传统文化专题》、《易经文化》等课程。 1996年评聘为副教授。1998年冯秀珍成为中国易学与科学委员会会员。

  对客家文化情有独钟

  ……我从一个读书人变成了教书人,不变的是仍与书本打交道,教书人仍要不断地读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教书、写书,岁月匆匆,光阴荏苒,人生碌碌。只是,偶尔的闲暇间,常将故乡思念。思念池塘边的那条小路,是它引我走向课堂,走向知识的海洋。思念我那1987年即逝的父亲,兄弟姐妹7人他最疼爱我,同时怀念哺育我成长的师长与父老乡亲,我为没有什么东西回报而怀抱歉疚。还有梦中常常造访的那一方故土,那生我育我的地方――汤坑。故乡则是人们常思念的地方,原乡又是人们寻根问祖的地方。谨以此书献给我的父老乡亲,谨以此书感谢所有应该感谢的人……

  《客家文化大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客家源流与民系》:“客家”是“来客”、“客人”的意思。客家先人原是中原汉人,在秦汉、两晋、唐末、两宋、明末、清末六个时期,因避战乱与灾害等,相继南迁赣闽粤、播衍海内外,故人们常说:“凡是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的足迹;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先民历经坎坷、备尝艰辛,在闽粤赣建立了客家大本营,形成了既源于中原又有别于中原的客家民系,形成了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又受沿途迁徙地影响、最后又融合聚居地文化的三位一体的客家文化。第二章《客家土楼与民居》:在那高山环绕的闽粤赣地区,客家先民们栉风沐雨、艰苦创业,在围屋、土楼、围龙屋里聚族而居。围楼,有着深沉的史迹文化,有着别致的建筑风格,有着独特人文特点,还有着丰富的楹联文化。第三章《客家风情与习俗》:客家人有着共同的风情习俗,他们遵循周礼古制,过着大致相同的婚丧嫁娶生活,娱乐着共同的岁序节俗,啜饮着客家人独特的风味饮食。第四章《客家语言与民谚》:客家人“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这也许是当时他们离开中原时立下的誓言。他们操着客家话,一种保留着古代中原音韵的语言,又在千百年中吸纳了当地语言的某些因素而形成的独特的语言。他们身处大山与外界阻隔,从而才能保存古代汉语的成份乃至成为古汉语的活化石。此外,他们还有丰富多彩的客家民谣,展示出客家文化的源远流长。第五章《客家人物与典故》:在那叱咤风云的峥嵘岁月里,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客家英杰,如洪秀全、孙中山、朱德、叶剑英、朱熹、郭沫若、李光耀、他信、伍冰枝(1999年任加拿大总督)、胡文虎、曾宪梓等等。因此,外国人说中华民族是牛奶,而客家这一支系则是奶酪。还有,那无数动听的故事中也许有着关于人类起源的鲜为人知的奥密。第六章《客家精神与民性》: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客家人形成了独特的精神与民性。他们崇文尚武、崇尚礼节、重视名节,他们敬祖睦宗、崇本追源,他们勇于开拓、不怕牺牲又爱国爱乡,他们养成了勤劳刻苦、俭朴洁净家风,他们是善良正直而又聪颖诙谐风趣的一族。第七章《客家山歌与民谣》:在那艰苦奋斗的岁月,大山里的山歌成为他们精神上的一种难以排谴的寄托,山峁上、田野里、沟渠边,歌声与汗水一起流淌,宛如潺潺清泉,滋润着客家人的心田,唱出了客家人如火如荼的岁月。第八章《客家妇女与人文》:最是那贤良贞淑的客家妇女,她们与男子一样共同撑起一片蓝天,在男人出门时独立支撑门户,里里外外一把手,赢得了最优美的劳动妇女的典型的称号。如果说客家男人是牛奶,客家妇女就是奶酪。她们在唱山歌上更富于捷才,是因为她们心中拥有丰富的情,对父母长辈对丈夫子女,以及对生活对人生乃至对人类。客家妇女不仅能劳动、擅山歌,在事业的天地里也不亚于客家男人,涌现出诸如宋庆龄、何香凝、胡仙等杰出女杰。第九章《客家姓氏暨文化》:一代一代繁衍播迁的客家人,他们忘不了自己的语言是因为他们忘不了自己的本原,于是他们一代一代修族谱,讲述自己来自哪处中原,族中有多少名人、族中有多少子孙,子孙们应恪守哪些家训、族规。其实,客家人的繁荣昌盛就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写照反映。全书每章皆有序与跋,用客家民谣或作者以及其它客家人所写诗词散文组成,以增加可读性、趣味性。

  上面的一段话摘自冯秀珍著《客家文化大观》书中的后记,这段话道出了她的思乡恋情。冯秀珍在家乡受客家文化熏陶二十余年。多年来她一直想写一部有关客家文化的书,给后人留点有用的东西。她成年后离开家乡,生活于大都市,有丰富的阅历学识后,通过比较鉴别,她体悟出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使她更加热爱客家文化,遂立志要完成这一人生宏愿。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她开始收集资料,1998年初步构成轮廓;但她觉得不够充实,又因她是梅州客家人,对于闽、赣客家了解不足。因此,她不辞劳苦,甚至不惜牺牲春节及其它假期,于2002年寒、暑假辗转于赣、闽客家二省及粤、陕、豫诸省作进一步考察与搜集资料。广东梅州的文化名人黄火兴作家全力协助。她1998年专程赴梅城搜集资料时就得到他的热情帮助,在写作中欠缺某些方面材料他又从数千里远的地方多次寄来,叮嘱要出精品。在定稿修改校对时,她又赴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地进行有关调研续补工作,终于在充实拥有资料(有很多是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完成了《客家文化大观》这一宏篇巨著。

  《客家文化大观》的写作出版发行

  《客家文化大观》的写作出版与作者的努力分不开。冯秀珍女士是广东省丰顺县客家人, 她自幼生长在客家地,其费尽千辛万苦完成这一宏篇巨著,其初衷是为后人留下一部书,使优秀的客家文化得以世代传承。但,由于她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研究与积淀,使冯秀珍女士充分认识到“客家文化”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重要部分,而这在其他汉族族群并不多见,这又更使她怀抱一份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来经营客家文化。怀抱此双重责任,冯秀珍女士花了六年时间终于完成了这一浩大工程,其抱负与努力着实令人钦佩与赞赏。全书不仅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且收入资料图片约180幅,能把这些资料图片找齐就很不容易,况且其中很多是作者亲赴拍摄,这就更加令人钦佩。作者又是一介单身女性,多年来一直谆谆于事业。她认为,她的单身、她的一切经历,为她完成如此巨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那也许是上苍在冥冥之中早已安排定好了的。假如她有家庭负担的话,那她绝对无法完成如此宏篇。其所完成的巨著足以令众多男性刮目相看。客都梅州的文化名人黄火兴评价道:“那么多客家男性都没有做成的事,却让一介客家女性做成了。”

  《客家文化大观》的写作出版也与金彤先生的支持鼓励指导帮助分不开。金彤先生是冯秀珍女士的救命恩人与人生导师、传统文化老师。冯秀珍女士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没有金彤先生就没有我的新生命,更遑论《客家文化大观》的写作出版。”细细询问,才知1999年时冯秀珍身患多种疑难大病,其中一种几乎致命。多亏金彤先生的新医学从病根入手进行诊治,并用其精心研制出的多种特效药,分阶段最终治愈了她多年的数种疑难病;并以智慧学开导她做人做事。至今冯秀珍还记得,在一个寒冷的日子里,当时金彤先生鼓励她说:“你一定可以在某一领域作出一番不同寻常的事来”,并且说他会尽力帮忙。果不其然,写作《客家文化大观》期间,在陕西调研时,金彤先生放下手头的紧要工作,担当起当道主的职责与义务,在大年二十六、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亲自陪同前往扶风县考察。那几日恰逢天暖些,道路有些化冻,村道泥泞,有一回,小车陷入几十厘米深的车辙里,车轮空转,“呜呜”乱叫,无论司机怎么发动汽车就是开不离“陷阱”。最后,全车人与过路老乡一起设法“垫坑”,然后合力推耸,司机再发动引擎,在轮胎搅起淤泥乱溅的瞬间,人们躲闪不及乃至脸上、衣服上、鞋子上都溅上泥巴,在众人的狼狈情景中,小车终于“哐哐哐”走上正轨。到了庄里,来回走动,鞋底沾上几公分厚的泥鞋底,时时要把几公分厚的泥鞋底去掉。现在,金彤先生拍的许多照片就在书中当插图。金彤先生并非客家人,为何如此尽力尽心?那是因为他认识到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抱定为中华传统文化而献身的金彤先生因此上也就为弘扬客家文化而尽力所为了。

  在此,我们更要说说《客家文化大观》的发行。写书难,出书难,卖书更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冯秀珍副教授人生的宗旨之一,弘扬客家文化实质上就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因为客家文化从本质上看客家文化就是汉文化,《客家文化大观》的出版发行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起到相当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客家文化是一种特色文化,出版社把发行的任务交给了作者。设若仅仅出版《客家文化大观》而没有把它交到乡亲手中,那么,弘扬客家文化也即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愿望就不能达到。为了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这个初衷,一个柔弱女子的肩膀担起了发行的重任。多少次,出席国际学术研讨会,别人悠哉游哉地与会,而她既要参会乃至发言又要售书,卸书、搬书、卖书忙得团团转,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只有少数过来人才能读懂她的艰辛。她忙碌的身影出现在郑州、赣州、北京、广东、广西、泰国等地。知道《客家文化大观》的人越来越多,好些人甚至多次打电话到出版社,孰不知书却在作者手上。通过作者两年的奔波努力,现在,《客家文化大观》一书在赣南、闽西、粤东客家聚居地,在广西、四川、北京客联会等都有代售点。此外,客家文化时空网站问世,冯秀珍副教授荣膺顾问一职,《客家文化大观》一书还在该网站进行网上销售。

  《客家文化大观》的内涵与意义

  《客家文化大观》具有如下主要特点:其一,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客家文化大观》全书约105万字,分上、中、下三册,共九章。它是在作者多年搜集有关客家书籍刊物的基础上进行写作的,其资料范围遍及海内外。而要著作如此宏篇巨著,现有的资料远远不足。为此,她亲赴各地考察,获取第一手材料,从而,才能著作出如此宏篇巨著。它是现时中国客家学的最大巨著。其二, 结构独特布局得当。全书共九章,从源流到民系的形成等,依次循序渐进了解客家人的由来与发展;同时每一章皆配有资料图片,为作者的观点提供强有力的证据。其三,学者民众雅俗共赏。该书独到的见解为客家学界学术探讨提供了借鉴的窗口,一些学者听说此书后,费尽周折才找到了该书,研读后获益匪浅。而该书有关客家的较为全面的论述又给客家人认识自身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园地,在某些乡村地带,人们怀着极大的兴趣竞相传阅着。

  《客家文化大观》又有深远而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其理论意义主要有:其一,学术见解创新独到。客家先民几经迁徙最后终于在闽粤赣边定居,经过几个世纪与古南越的文化交融形成了今天的客家文化。然客家先民南迁肇始于秦,2000多年的历史不是一下子就能说清楚的,2000多年前的问题要说明白更非一日之功。所以,客家的源流、客民迁徙说、客家语言的形成等皆是众说纷纭。正如人类的起源、中华民族的起源那样追根溯源并非易事。作者亲赴各地考察,多方搜集资料且论证充分,有力地说明了这些问题(个别见解属于全国创见,如关于河洛问题的阐述),此在目前客家学界尚属罕见。 其二 ,厘清了某些历来不清的概念。例如,“客家精神”这一文化层,内涵众多历来纠缠不清。作者对其作了三个层次区分,一是客家精神、二是意识、三是民性,三个层次好比是牛、牛奶与奶酪,如她把“俭朴”这一特点归入民性而非精神,避免了历来的纠缠混淆等。其三是分门别类方面颇具匠心。如在《客家人物与典故》章中,把毛泽东、邓小平、刘少奇等几个中国当代名人单立一节为“中国闻人的客家缘”,既避免了泛客家的指摘,又不失确切并满足了客家人的荣誉感。其实践意义主要有:其一,它为客家人了解自身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窗口。除少数学者以外,绝大多数客家人都不知道客家人的究竟,本书的出版较好地弥补了这一缺陷;同时,它也为外界族群了解客家人提供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园地。其二,《客家文化大观》的出版有利于更好地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海外华人的爱国热忱的阐扬。带着炎黄子孙的光荣血液,客家人播衍五大洲80多个国家与地区。年复一年,那些在海外生长的华人渐渐淡漠了那本原的中国意识。而把客家文化的精华告诉他们,让他们为自己的族源而骄傲,从而永怀中国心永系中国结,让老一辈华侨的爱国热忱在新一代华人中继续发扬光大。这无疑有助于海内外华人的团结,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正如爱国名士田家炳先生所言,他们的中国心需要海内的中国人来精心维护,而通过本书的学习会使他们知道自己的本源文化多么博大精深,从而产生寻根问祖的意识,进而为宗族为族群谋福利,再扩展到为整个民族整个国家作贡献。其三,《客家文化大观》的出版有利于新一代客家人发扬先辈的优良传统继承先辈的优良品德。客家精神与优良民性是在艰苦创业中形成的,新一代客家人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从而传统客家的优秀之处会渐渐淡漠。为让世世代代的客家人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必须让年轻一代了解自己的文化。本书的出版与发行,将让新一代客家人了解客从何来,为什么客家民性如此刚毅勇敢,让子子孙孙知道自己血管里流淌的是黄河的血液,是炎黄子孙嫡系之所出。通过对客家文化的学习了解,使客家后裔珍惜自己的血统,从而继承先辈勇于开拓、勤俭耐劳、敬老尊贤等种种美德,使优秀客家精神代代相传,同时也使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士更加了解客家精神的优良习性,继往开来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更灿烂的客家文化。

  《客家文化大观》还有特殊的理论创新与学术贡献。客家学是一门相对新兴的学科,所以很多问题都在探讨之中,很多谜都没有完全揭开。本书对一些有争议的学术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它的的理论创新主要有:一是亲赴陕西、山西、甘肃、河南等实地考察,对客家源流作了较为充分的论证,如对“三代遗民、根在河洛”这一历史定论,具体提出客家来自“三代”之周朝、客家祖根是广义河洛概念。二是肯定并论证客民第一次迁徙始于秦汉,且此第一徙是尤为重要的一徙,有了在赣粤的“点”才有后来的“大本营”,因此在罗香林先生的五徙说里加上了一说而成六徙说。三是在论证客家根在周朝时中原的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客家话保留的是周朝官话。四是关于客家民系的形成定论为元末明初,等等。它的学术贡献主要有:其一,它的出版有力地推动了客家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作者亲赴中原旧地、闽粤赣聚居地考察,对一些众说纷纭的、历来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见上述“理论创新”),有的学术见解超出客家学范畴,在全国学术界亦属创见(如河洛问题)。其二,它的出版有利于更好地研究中华文化。客家民系是汉民族的一个重要分支,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研究客家文化离不开对中华文化的研究,而对客家文化这个“活化石”的研究则有利于更深入更具体地了解中华文化。客家自诩为中原汉族的正宗,因为后来的岁月里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多少嬗变了汉族的传统正宗。例如,汉语在古代八声、近代只具四声,客家话今尚有六声;许多今人不用的古字雅语却是客家话的家常口语;因此,研究客家话有利于更好地研究古今汉语。其三,它的出版有利于更好地继承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客家文化的历史文化根源主要来自中原汉族文化,它是中华民族汉文化在特定时间空间与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华文化在新的分支新的高度上折射的光芒。客家人居住在比较封闭落后的山区,从而她能把古代汉族的文化传承下来。例如,客家人的民居、客家人的礼节保留了古代汉族的特点,对客家民居、客家礼节的研究可勾画出古代中原的建筑文化、礼俗文化,如此便能更好地继承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客家文化大观》的评价与认可

  关于《客家文化大观》的若干评价。《客家文化大观》出版发行后,作者收到很多读者来信来电。有的读者评价她是“客家人的司马迁”,有的把她比附为汉代的蔡文姬,丰顺乡亲每每引以为荣。香港《崇正导报》报导它“是现时中国客家学著作最大巨著”。《世界客家人》评价:“在此巨著中,她对客家学有争议的重大课题,提出了富有独创性的见解。例如,客家先民的大迁徙,她认为第一次出现在秦汉、客家根在西周的中原。这些问题,国际客家学术界尚在深入探讨中。冯秀珍勇于提出自己的意见,这种创新精神令人赞叹。”台湾梅州客家联谊会丰顺分会理事长吴信偕信上说:“大著《客家文化大观》一书,冯秀珍教授花费多年心血精力,资料鬼罗广泛,内容充实而精致,且章次编列分明,将我客家人的源流、民系、民俗以及客家人的坚忍、耐劳、吃苦的精神等等,逐一充分叙述出来,真是可贵,使乡亲们读后感到无限钦佩!”台湾朱华超乡亲感慨赋诗道:“鹏湖才女耀家乡,博学深思撰写忙。客族源流追久远,中原苗裔证绵长。皇皇大著千秋业,浩浩文章万载扬。执教杏坛培俊秀,行看桃李满庭芳。”有一位中学教师这样写道:“该书资料丰富,引证有据,说服力强,是我阅读过的有关客家的书籍中最好的一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均找到作者进行了充分的采访,后向国内外民众进行广播,反响很好。

  作者的努力同时也得到社会的认可。冯秀珍的《客家文化大观》于2003年荣获北京科技大学社会科学成果(著作)奖。专家评议道:“冯秀珍同志是我院社会科学系的一名副教授, 尤为可贵的是在教学之余,她倾心研究客家文化多年,付出了大量心血。我校是工科院校,依我校的条件,并不能为她提供研究所需的相应条件。因此,《客家文化大观》的完成,全凭她对事业的追求,凭着身为客家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她不辞辛劳、遍访各地、广泛调查、长期积累,甚至在大年二十六、大年初二,还远去冰天雪地的陕西、甘肃实地调查。靠着一种对学问的拼搏追求精神,她最终完成了如此巨著。在今天,冯秀珍同志这种孜孜以求、潜心钻研的精神实在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大力提倡。该书出版发行后,其影响遍及海内外。它必将进一步推动客家文化的深入研究,也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作出特殊贡献。”此外,即将出版的世界客属名人大辞典也把作者当作具有特殊贡献的客家人收入其中。

  冯秀珍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她的论著丰硕。她的学术论文主要有:《当今国际政治局浅析》、《试述儒学的人文伦理特征》、《易学思维与自我管理》、《易学与人生》等。专访报道主要有:《为天下人都健康――对新医学及金彤先生的诠释》、《北辰之光》、《乐凯你将红遍全球》等近百篇。文艺作品主要有:诗歌《闪光的足迹》(197行)、《爱情之歌》(136行)等,山歌剧《护牌》、弹唱《制糖新歌》等。著作除《客家文化大观》外,还有《社会主义发展史纲》、《中华传统文化纲要》等。她的事迹也已编入《中国杰出专家人才库第4卷》。

  人生的旅途是不平坦的,经过辛勤的耕耘就有收获。冯秀珍教授的青少年时期充满着亮丽、也充满着艰辛。然而她实践了一个真理――有志者事竟成。祝愿所有的“读书人”在冯教授的求学精神激励下,去迎接一个又一个的丰收。

  写作资料

  1、参考冯秀珍《读书之路》原载《京都丰讯》1999年第2期
  2、冯秀珍著《客家文化大观》后记
  3、《客家文化大观》书中序言(崔璨教授写)
  4、2004年10月18日“赣州与客家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梁德新采访冯秀珍女士谈话录音
  5、2004年11月19日梁德新、梁干辉采访冯秀珍的母亲卓幼莲女士等人的谈话录音

  2004年12月28日

  梁德新:梅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梅州市客家研究会会员,现是侨声杂志社编辑。对华侨文化和客家文化有研究。曾在国内外二十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文章,编著书4本,个人专著《客家乡情》全书25万字。有数篇文章获奖,《发挥客家文化 发展梅州旅游事业》获梅州市第5次社会科学优秀论文3等奖。曾应邀出席第6、7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赣州与客家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2003海峡两岸客家文学研讨会、99嘉应大学客家学研讨会、“文化梅州”发展战略研讨会等学术研讨会,有6篇论文入选会议论文集。个人事迹在《客家新姿》、《梅州客家研究大观》“当代梅州客研学人”栏目中作介绍。
  通讯处 梅县松口镇建设路81号 松南中学教工宿舍
  邮码 514755 电话 0753――2764422 13549141204
  电子信箱:liangdexin2004@mail.china.com
  QQ号码:275703122

  梁干辉:丰顺县砂田镇桥岗村人,现任丰顺县宣传部副部长。曾在南方日报、梅州日报等十多家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有数篇文章获奖。对地方历史和宗族文化有研究,是《铜峰风光》主编,曾参加编写村史和梁姓族谱的工作。
  通讯处 丰顺县县委宣传部
  邮码 514300 电话 0753――6629593 13502536568
 
 [客家人物]草根总理他信:秉承客家人硬气拼搏的精神

  作者:淑芬 发表时间: 2006-4-7
  你好台湾网 http://www.nihaotw.com 2006 年 4 月 5 日

  泰国人喜欢用“温文尔雅”、“学识丰富”、“能谋善断”、“长于交际”等词汇形容他信。
  他信的中文名为丘达新。于1949年7月26日出生于泰国北部清迈一个普通商人家庭,是第四代泰国华裔。

  秉承客家精神

  2001年3月3日,他信准备搭乘的泰国航空公司国际波音737客机,在起飞前35分钟,突然爆炸,造成一死五伤的惨剧。机场上一位客家老人捋着胡子说:“客家人命大!他信总理命大啊!”

  清光绪年间,他信的太公(曾祖父)从中国广东梅县地区来到泰国谋生,定居于清迈府。他信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地说:“我从小就知道什么是客家精神。如今我也是靠客家精神,靠客家人的硬气拼搏的。我希望大家弘扬传统文化,把客家精神代代传下去。”

  在5年的执政过程中,他信始终表现出他的顽强和坚持。铁腕禁毒是他执政后做的第一件大事,泰国的毒品产量曾居世界第二,多年没人敢啃这块硬骨头。他信的严厉打击令毒枭在泰国无处藏身。一些毒枭甚至扬言出200万美元换他的人头。

  不过,果断作风也时常令他信饱受非议。泰国南部省份暴力冲突不断。他信的对手就批评说,这正是由于他信采取过于严厉的军事镇压而导致的。

  CEO总理与草根总理

  他信的人生可以说是泰国的一个传奇。他创造了泰国历史上许多个第一:第一位任满4年的民选总理;第一位成功连任的总理;第一位实现一党执政的总理。在2001年以压倒性优势当选总理前,身为电信巨子的他信已是泰国首富,个人资产高达10亿美元,是《财富》杂志评选全球最富有的500人中唯一的泰国人。

  然而,耀眼的商界经历却让他信在从政后屡受拖累。他信一就任总理就开始将手中股份转移给家人,逐步脱离家族企业,但有关他“以权谋私”的指责一直不绝于耳。

  不过,在泰国,越是有钱的人越反对他信,而普通阶层和农民则认为他信时期生活有了提高,因此力挺他信。(编辑:吴珊)
 
  邓小平也是客家人?

  作者:广寒宫 发表时间: 2004-10-15
  客家文化时空http://www.kjwhsky.com


  悠悠的历史长河,灿烂的中国文明,孕育了客家这支优秀的汉民族支系。至今全球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近1亿的客家人。(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客家风情》1页)
  客家先民及后裔对他们所在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从文献上正式出现“客家”名称的唐代以来,客家先民中人才辈出。如:郭子仪(唐),文天祥(宋),明代爱国将领袁崇焕(广西藤县人),协助越南大败法国侵略军的名将刘永福,反对台湾割让给日本的丘逢甲,纵横半个中国且动摇了清朝统治的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领导推翻几千年帝制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和他的左右手廖仲恺、胡汉民等,都是客家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志士中,同样有众多的客家人,朱德、邓小平、叶挺、叶剑英、宋庆龄、何香凝、康克清、张鼎丞、陈丕显、杨成武、项南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圭亚那前总理张西瑟、称王于暹罗(泰国)的郑昭、吉隆坡的开埠功臣叶阿来、缅甸前总统吴奈温、菲律宾前总统科拉松・阿基诺夫人、“坤甸兰芳大统制”的大唐总长罗芳伯、名闻遐迩的万金油大王胡文虎等均为客人。
  在文化方面,历代客家人也卓有建树。如唐代诗人张九龄、宋代文豪欧阳修、理学家朱熹、杨时,明代名哲学家王阳明,清末诗人黄遵宪、蜚声中外画坛的“扬州八怪”之一黄慎及民间画坛巨匠上官周,广东才子宋湘,著名书法家伊秉绶,以及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国际画坛大师林风眠,中国象征派歌先驱、现代雕塑艺术鼻祖李金发,无一不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灿烂光辉。

  -----------

  作者: hd136302 发表时间: 2004-10-15 20:35:31
  邓小平不是客家人,是文化上的四川人。邓小平的家族是四川人,属北方方言系西南官话次方言的族群中的一员。与客家无关。
  四川的客家人中,朱德是其中最出名的一个,朱德是客家人,是得到证实的。

  客家人社区:http://www.hakkaonline.com/forum/forum.php?fid=27

  引用 编辑 第 4 篇
  作者:广寒宫 发表时间: 2004-10-15 22:01:32

  在邓小平出世二百年以前,邓文明的祖先从华南移居四川。他们本是客家人。客家人是汉族的一部分,原居住在中原,后来迁移至南方,在这之前的几个世纪里,他们的情况还是神秘的。客家人所讲的方言和所保持的风俗习惯,与中国南方当地的其他汉族人和非汉族人都不同。

  作者:广寒宫 发表时间: 2004-10-15 22:03:01

  邓小平身上体现了客家人的传统:简朴,务实,负责,不炫耀自己。当时中国的 命运就是由邓小平叶剑英两位客家人挽救的。客家人的这种性格使得,他们往往被善于权谋的人压制,看看孙中山、朱德,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有济世之才而不能成霸业。然而邓小平融合了四川人的一些优秀品质,使得他能成为中国的统治者。

  作者:幻影蓝魂 发表时间: 2004-10-17 9:45:27
  朱德、邓小平、叶挺、叶剑英、宋庆龄、何香凝、康克清、张鼎丞、陈丕显、杨成武、项南都是我们客家人呀~~~~~~~~~~~哇都是伟人~~客家人厉害~~

 1996年惠州日报专题大篇报道了《客家伟人----邓小平》.

  作者:伢是夜悟 发表时间: 2005-10-10 22:56:00
  大家想一想在文化大革命中谁挺住了老邓啊.就是老叶啊(叶剑英),再后来开放深圳又是有综合原因的.江泽民当上老大,得以在文化大革命中(当时上海市市长)在上海保住过老邓.顺便一提的是老江对上海的偏重就向李鹏对惠州一样.(惠州人的女婿).当年(8几年?)是惠州的那些狗官无能.朱总看不惯就把中央投资惠州的几十亿调走到上海.晕啊.要不是的话,惠州现在谁也不敢小看了.我晕啊,那些败类让惠州蒙黑.

  作者:心熠 发表时间: 2005-11-14 16:13:43
  邓小平不是客家人,但与客家人有关,其祖先是湖北迁入四川广安,大约三、四世时到广东客家地区做官,后又回到四川,因此误认为客家人。至于毛泽东现在仅知其一世祖毛太华从客家地区的井冈山迁到云南,不久后再回迁到湖南湘潭县的。
  本回复由 心熠 编辑于 2005-11-16 16:18:28

  引用 编辑 第 28 篇
  作者:朝霞 发表时间: 2005-11-15 0:29:12
  一代伟人毛泽东和邓小平,祖籍都是江西井冈山下庐陵故乡人。

  作者:清平 发表时间: 2005-12-23 20:53:46
  《邓小平传》摘录
  邓小平本名邓希贤,参加革命后才取名邓小平。他1904年8月22日出生在中国西南最大的省――四川省的农村,农历是七月十二日。邓小平本人年轻时一直使用这个出生日期。根据20年代的记载,他在法国勤工俭学时所登记的出生日期也是7月12日。
  邓小平的父亲叫邓文明,是一个小地主。母亲淡氏,是邓文明的第二个妻子。他们居住在距广安县城几里远的牌坊村。广安县位于四川省的东部,这里遍布着小山和小溪。邓文明拥有大约10公顷土地,在好的年份,足能收获10吨粮食,广安是一个相当大的地方,拥有几干户居民,但是这里不是四川最繁华的地区。四川的动脉长江,从西南穿越全省流向东北,途中汇合了不少支流。广安坐落在长江的支流嘉陵江边,但距河谷还有很长的距离。广安距省会成都二百多英里,要绕过几座绵亘的山脉,距最近的城市重庆也有一百英里。
  在邓小平出世二百年以前,邓文明的祖先从华南移居四川。他们本是客家人。客家人是汉族的一部分,原居住在中原,后来迁移至南方,在这之前的几个世纪里,他们的情况还是神秘的。客家人所讲的方言和所保持的风俗习惯,与中国南方当地的其他汉族人和非汉族人都不同,然而,邓家或许在迁至四川前就已经放弃了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到了18世纪初更加可以肯定。因为此时邓家出了一位名人,他在朝廷里做了大官。这个人叫邓时敏,在乾隆时当过翰林、大理寺正卿。1774年邓时敏告老还乡。他死后不久,人们为了纪念他,在村口建起了一座牌坊,上面雕刻着皇帝的御笔,这个村子从此就改叫牌坊村了。“文化大革命”中,这作为邓小平的罪状,村子被改名为反修生产队,牌坊也被捣毁。尽管后来村子又恢复了原来的名字,但牌坊却没有重建。


  作者:清平 发表时间: 2005-12-23 21:16:53

  邓小平祖籍在江西吉安的发现,归功于邓小平女儿邓榕。邓榕为了著述《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弄清邓氏祖先的来龙去脉,曾特地去四川广安县寻找家谱。邓榕发现,《邓氏家谱》从明代记到民国初年,上面清楚地写着这样一段文字:“一世祖邓鹤轩,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人,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年)以兵部员外郎入蜀,遂家广安。”这段文字被写进了《我的父亲邓小平》。邓榕对邓小平祖籍做出了结论:“这就是说我们邓家的老祖先是江西吉安人。”1992年,邓小平的女儿邓楠来到江西吉安富田镇横坑村寻祖。从此,人们开始知道邓小平的祖籍在江西。

  邓小平是客家人

  作者:xaxa 发表时间: 2006-2-12 20:03:16
  最近,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四川客家》一书中,把邓小平作为客家人。

  邓小平,(1904---1997),四川省广安县人,出生于协兴乡牌坊村。毛毛在其所著的《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写道:“许多研究我父亲生平的人,都曾考察过我们有家庭和家族的历史......有的说邓氏家族从前是广东的客家人。”由台湾武陵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高宗熹《客家人----东方的犹太人》一书中,说到“邓小平祖先也是清朝初期的迁徙者,是当时广东省东部山岳地带梅州的客家人。”在英国前驻华大使理查德.伊文思所著《邓小平传》中有这样的记述:“在邓小平出世二百年以前,邓文明(即邓小平的父亲)的祖先从华南移居四川,他们本是客家人。”此外,在海内外出版发行的一些著述中,也把邓小平认定为客家人。
  关于邓小平是不是客家人,请大家发表高见。
 
  世界客家名人谱

  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一支民系。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各地。公元四世纪初,西晋“永嘉之乱”导致“五胡侵扰”,中原汉人为避战乱,大举南迁,居留于长江中下游两岸及江淮地区,史称“衣冠南渡”。继唐代“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又经北宋末年“金人南侵”的动乱,原来居住在中原及江淮流域的汉人,又多次迁移,广布于南方各省。其中,经鄱阳湖流域到达赣南、闽西、粤东北的一支汉人,便成为后来形成客家民系的主体。客家民系形成的时间不晚于公元十世纪至十三世纪的两宋时期。
  自南宋末年清代后期的五百多年间,客家民系备受歧视,压迫和生活的因扰,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许许多多客家儿女离乡背井,辗转南迁,远达四川、湖南、广西、贵州、西康、海南、台湾各省及东南亚各地。其中有一部分从汀州、梅州、循州等地回迁赣南。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客家儿女,初则筚路蓝缕,开拓创业,继则文才武略,英豪辈出,备受世人瞩目。尤其是在近代百多年间,客家英杰在神州大地为推翻帝制,抗御外敌,促进国家民族富强,在海外则为繁荣当地经济文化,增进交流与合作,建树卓越功勋。客家人爱国爱乡的民族气质和艰苦奋斗的开拓创业精神,闪耀着中华文化的灿烂光辉。
  为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客家传统精神,以利于激励后人,特在客家人国际互联网转载《世界客家名人谱》部分内容, 关于《世界客家名人谱》的几点说明:
  1、资料来源:梅州客家联谊会编著《世界客家人名谱》第一卷(主编:何万真)
  2、关于客家人、客家先民、客家后裔的界定:
  一、客家人界定的三项条件:(1)直系祖先是客家;(2)具有客家文化素质主要特征――文化心理,生活习俗、方言;(3)对客家民系的认同意识。凡符合上述条件中之两项者,可界定为客家人。
  二、客家先民:客家民系形成期客家人的直系祖先。
  三、客家人后裔:直系祖先是客家人,迁居在非客家地区出生的后代。
  3、《世界客家名人谱》经授权在本站转载,其他网络媒体只能引用本页面链接地址,并保留本网站相关标志。

  梅州客家先民――程 G
  唐代宰相、诗人、文学家 ――张九龄
  北宋文学家―― 曾 巩
  北宋思想家―― 杨 时
  北宋宰相―― 詹学传
  南宋丞相、民族英雄―― 文天祥
  抗倭援朝明军统帅――陈 U
  抗金明军统帅――袁崇焕
  清代画坛扬州八怪之一―― 黄慎
  清代武状元―― 李威光
  西婆罗洲兰芳大总制大唐总长――罗芳伯
  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师―― 戴均元
  清代体仁阁学士 ――戴衢亨
  清代诗人、书法家 ――宋 湘
  太平天国天王―― 洪秀全
  太平天国东王―― 杨秀清
  太平天国忠王―― 李秀成
  近代洋务运动先驱―― 丁日昌
  太平天国翼王―― 石达开
  马来亚侨领 ――叶德来
  首任驻日本国公使 ――何如璋
  华侨实业家 ――张弼士
  清代爱国诗人、外交家―― 黄遵宪
  华侨实业家 ――张榕轩
  华侨实业家―― 姚德胜
  清代爱国诗人、抗日保台义军副统帅――丘逢甲
  中国民主革命先驱―― 孙中山
  民主革命家 ――廖仲恺
  泰国客属总会创始人 ――伍佐南
  华侨实业家―― 胡文虎
  辛亥革命北伐军总司令―― 姚雨平
  民国陆军上将―― 黄慕松
  辛亥革命名将―― 张民达
  民国元老 ――邹 鲁
  辛亥革命名将―― 邓仲元
  泰国合艾市开埠元勋―― 谢枢泗
  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朱德
  北伐、抗日名将 ――吴奇伟
  中国现代史学大师―― 陈寅恪
  现代杰出文学家 ――郭沫若
  北伐、抗日名将――范汉杰
  北伐名将――邓演达
  北伐、抗日名将―― 薛岳
  新四军军长―― 叶挺


  北伐、抗日名将―― 罗卓英
  北伐、抗日名将 ――张发奎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将―― 陈奇涵
  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叶剑英
  北伐、抗日名将―― 黄琪翔
  前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张鼎丞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病理学家――梁伯强
  “象征派”诗人、雕塑家――李金发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物理化学家――黄子卿
  语言学家――王力
  现代艺术大师――林风眠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内科及热带病医学专家 ――钟惠澜
  马来西亚实业家、慈善家――萧畹香
  抗日名将 ――陈大庆
  抗日民族英雄―― 谢晋元
  客家研究一代宗师――罗香林
  牙买加中华会馆主席―― 陈英豪
  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廖承志
  中华人民解放军第一位女将军―― 李贞
  前中华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司令―― 刘亚楼
  中国人民共和国上将 ――赖传珠
  前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中将 ――萧向荣
  中国科学院士、数学家―― 李国平
  中国实验肿瘤学创始人之一 ――杨简
  抗日名将 ――赖名汤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杨勇
  国中现代肿瘤学奠基人 ――吴桓兴
  中国科学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桥梁专家 ――李国豪
  前全国政协副主席 ――杨成武
  前中共中央总书记―― 胡耀邦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卢嘉锡
  前全国政协副主席―― 肖华
  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院长委员长―― 陈丕显
  英籍华人作家―― 韩素音
  前圭亚那合作共和国总统 ――阿瑟.钟
  前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刘复之
  中国科学院士、生物学家―― 黎尚豪
  前中华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张廷发
  香港著名实业家―― 田家炳
  新加坡首任总理 ――李光耀
  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谢非
  香港著名实业家―― 曾宪梓
  中国工程院院士―― 汪懋华</P>

  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佛松
  马来西亚艺术教育家、美术家―― 钟正山
  国际著名化学家 ――潘毓刚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肖扬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欢成
  国际羽坛名将 ――侯加昌
  戏曲表演艺术家―― 黄婉秋
  国际著名数学家 ――丘成桐
  新加坡副总理 ――李显龙
  亚洲球王―― 李惠堂
  国际杂技大赛金奖获得者―― 戴文霞
  国际体操比赛金牌获得者―― 李莉
  世界速滑全能冠军―― 叶乔波
 
补充未整理:

  客家英才谱

  时间: 2004-10-7

  政界英才

  南宋丞相文天祥(1236-1283),江西吉安人,抗元英雄。
  宋景炎年间,元兵入侵中原,文天祥二度组织抗元义军 。1278年兵败崖门,被俘,誓死不屈。在狱中写下《正气歌》等光昭日月的壮烈诗篇。

  着名侨领罗芳伯(1738-1795),广东梅县人。
  侨居西婆罗洲(现为加里曼丹),领导华侨和当地民众,抗击荷兰帝国主义入侵,功勋卓着,在当地创建兰芳大总制,任“大唐总长”。

  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1812-1864),广东花县人,祖籍嘉应州(今梅县)。领导金田反清起义,创建太平天国。

  近代洋务运动先驱丁日昌(1828-1882),广东丰顺县人,清末爱国革新政治家,洋务活动家。为近代中国工业、军事、海防发展作出出贡献。中国近代四大藏书家之一。

  吉隆坡开埠功臣叶亚来(1837-1885),广东惠阳县人。18岁赴马六甲、吉隆坡做工,因协助当地平乱有功,被封为甲必丹,造福侨民。

  著名外交家黄遵宪(1848-1905),广东梅县人,晚清爱国诗人。
  曾任驻日、英叁赞,驻美国、新加坡总领事,竭力保护华侨权益,首创为华侨颁发护照制度。

  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1866-1925),广东中山市人,祖籍广东紫金县、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家。
  创建兴中会和国民革命军,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任第一任大总统。

  辛亥革命领袖廖仲恺(1877-1925),广东惠阳县人,中华民国开国元勋,同盟会创建人之一。
  积极协助孙中山从事 改组国民党工作,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孙中山先生的忠诚助手和亲密战友。

  圭亚那总统阿瑟 锺,祖籍广东宝安县。
  20世纪70年代当选合作共和国总统。
  1977年4月,访问中国,为增进圭中两国友谊作出贡献

  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1915-1989),湖南浏阳人,1980年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推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解放思想,拨乱反正。
  平反冤假错案,为改革开放做出重大贡献。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1923年出生於新加坡,祖籍广东大埔县。
  1954年创建新加坡人民行动党,1959年新加坡独立,任共和国总理,为新加坡经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现为内阁资政。


  军界英才

  总司令朱德(1886-1976),开国元勋、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四川义陇县人,祖籍广东曲江。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
  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1959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北伐蜀军副总司令彭家珍(1888-1912),四川金堂县人,孙中山手下名将。
  炸死清军统帅良弼,壮烈殉国。
  为推翻帝制、创立民国起了巨大作用,追赠陆军大将军。

  北伐名将邓演达(1895-1931),广东惠州人。
  1924年叁加筹建黄埔军校,任教育长。
  北伐期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等职

  北伐抗日名将叶挺(1896-1946),广东惠阳县人。
  “八一”南昌起义时任前敌总指挥,广州起义时任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军长。

  抗日名将罗卓英(1896-1961),广东大埔人。
  叁加过两次东征和北伐,抗日战争时期,叁与保卫大上海战役,1942年任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

  北伐、抗日名将张发奎(1896-1980),广东始兴县人。
  北伐时期任北伐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
  抗日战争时期,任右翼军总司令,在保卫武汉战役、粤北战役、昆仑关战役中,大败日军。

  开国元勋叶剑英(1897-1986),广东梅县人,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多次在关键时刻,挽救革命,尤其在粉碎“四人帮”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1978年任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北伐、抗日名将黄琪翔(1898-1970),广东梅县人。
  叁加过东征、北伐。
  抗日战争期间任前敌司令部总司令、抗日远征军副司令长官。
  建国後,历任国家体委副主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副主席等职。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刘亚楼(1911-1965),福建武平县人,1929年叁加中国工农红军。
  建国後,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叁谋长杨成武,1914年生,福建长汀县人,1929年叁加工农红军。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曾任北京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叁谋长、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杨勇(1912-1983),湖南浏阳县人,1930年叁加工农红军,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中国人民放军总政治部主任萧华(1916-1985),江西兴国县人。
  叁加过长征及平型关战役。
  1955授予上将军衔。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1983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

  文教界英才

  画坛怪杰黄慎(1687-1770),福建宁化县人,清代着名画家。
  与郑板挢等画界名流共创画坊革新局面,为着名“扬州八怪”之一。

  清代翰林宋湘(1756-1824),广东梅县人,着名诗人、书画家。
  文采风流,诗书双绝,世誉岭南才子。

  抗日保台志士丘逢甲(1864-1912),台湾苗粟人,祖籍广东蕉岭县。
  甲午战争後,组织义军抗倭保台。晚年,支持辛亥革命,被誉为“诗界革命巨子”。

  史学大师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县人,祖籍福建上杭县。
  曾任西南联大、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中央文史馆馆长。

  著名文学家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县人,祖籍福建宁化县。
  中国现代着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
  建国後,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等职。

  著名病理学家梁伯强(1899-1968),广东梅县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在肿瘤病因学和病理学研究方面成绩显着,是国际上首先提出“间质反应”新学说的创始人。

  著名物理化学家黄子卿(1900-1968),广东梅县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在热力学研究上取得重大成果,是我国现代物理化学学科奠基人之一。

  著名语言学家王力(1900-1986),广西博白县人。
  历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委员。

  现代著名艺术大师林风眠(1900-1991),广东梅县人,原杭州美术学院院长。
  他的绘画艺术对现代中国画界有很大影响,并培养出一大批当代杰出画家。

  中国教育界的楷模王越教授,1903年生,广东兴宁县人,暨南大学第一任副校长。
  从教64个春秋,孜孜不倦,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人民教育事业

  亚洲球王李惠堂(1905-1979),广东五华县人,中国足球运动先驱。
  17岁即技冠群雄。
  驰骋球坛25年,在国际性足球比赛中,共获120多座奖杯和近百枚奖章,荣获“亚洲球王”称号,是世界足球运动史上五大球王之一。

  著名客家学研究专家罗香林(1906-1978),广东兴宁县人,着名史学家。
  编撰《国父家世源流考》、《客家史料汇篇》、《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等巨着数十种,对客家史迹、文献之阐扬,有独到之处。

  著名数学家李国平(1910-1996),广东丰顺县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函数论和数学物理研究方面成就卓着,为数学计算机技术运用於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曾任中科院数学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

  著名病理学家杨简(1911-1981),广东梅县人。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实验肿瘤学主要创始人之一。

  著名肿瘤学家吴桓兴(1912-1980),广东梅县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肿瘤学奠基人之一。
  曾获国家“重要贡献奖”,英美两国放射学院先後授予“荣誉院士”称号,法国总统密特郎授予“骑士勋章”,比利时国王授予“王冠勋章”。

  国际著名挢梁专家李国豪,1913年生,广东梅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历任同济大学校长,武汉长江大挢、南京长江大挢技术顾问主任等职,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

=======================

  娱乐界

  刘德华
  周星弛
梅艳芳

待收集中....

  --------------------

  啊哈 哏多伟大杰出人物都系客家人啊 涯来补充一只:

  陈济棠(1890~1954),字伯南,广东防城(今属广西)人。广东陆军速成学堂毕业,曾先后参加护法、护国运动和讨伐陈炯明的战争,历任粤军团、旅长,国民革命军师长、军长,讨逆军第八路军总司令,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军委会常委等职。主粤期间,重视发展广州的经济建设,颇有建树。

  着名生物学家黎尚豪,1917年生,广东梅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藻类学会理事长。
  为发展我国藻类学,开发藻类应用作出突出贡献。

  英籍女作家韩素音,1917年生,原籍四川郫县,祖籍广东嘉应州(今梅县)。
  是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有著作30多部。

  高分子化学家王佛松,1933年生,广东兴宁县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在国内率先开展异电高分子研究等项目,多次荣获国家和部级奖励。
  1988年任中科院副院长。

  著名美籍量子化学潘毓刚,1937年生,祖籍广东梅县,中国科学院名誉教授。
  1972年创立了先进的计算夫兰克 康登因子的研究方法,为现代高空化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曾任两届全美华人协会总会主席,1994年获全美华人杰出成就奖。

  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1949年生,祖籍广东蕉岭县,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3年获得了菲尔兹数学奖。
  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世界级数学家。

  ========================

  实业界英才

  张裕葡萄酒创始人张弼士(1841-1916),广东大埔县人,着名侨领、杰出的华侨实业家。
  到南洋谋生,富甲东南亚,毕生致力於振兴中华实业、创办张裕葡萄酒厂,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夺得金奖,为祖国蠃得荣誉。


  华侨实业家张榕轩(1851-1911),广东梅县人。
  与胞弟张耀轩在印尼谋生致富,兴建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华侨投资的潮汕铁路。

  万金油大王胡文虎(1882-1954)。
  福建永定县人,出生於缅甸仰光,着名侨领、实业家、大慈善家。
  创制虎标万金油,创办星系报业,捐巨资作慈善专款,资助祖国家乡建设。


  合艾开埠主设计者谢枢泗(1886-1954),广东梅县人,1904年到泰国,承包工程、开采锡矿,创立宜发父子有限公司。
  他开创并亲自设计蓝图建设了合艾市。

  丁家骏(1909-1997),广东丰顺县人。
  1952年到泰国创办了泰油贸易有限公司,曾任泰国中华总商会秘书长、泰中友协副会长。
  着名侨领、实业家、慈善家。为慈善公益事业及泰中友谊和文化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姚美良, (1955-1999),生於新加坡,广东大埔县人。
  继承父业,发展南源永芳集团公司。
  他投巨资支持家乡建设,弘扬中华文化,举办纪念黄遵宪国际书画展及孙中山与华侨国际书画展等文化活动。

  田家炳,1919年生,广东大埔县人。
  1937年出洋谋生,先後在越南、印尼经营人造革工业。
  一贯爱国爱乡,捐巨资兴办社会公益事业,享誉海内外。

  曾宪梓,1933年生,广东梅县人,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
  暨南大学董事会副董事长。
  创立香港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
  他热心家乡和祖国建设,捐巨兴办社会各项公益事业,享誉海内外。

  刘宇新,1941年生,广东兴宁人,70年代在香港创办宝德电子有限公司,是一位精明能干的实业家。
  暨南大学董事会董事。

  熊德龙,1947年出生在印度尼西亚。
  美国熊氏集团董事长,著名的客家华人实业家。两岁时被祖籍广东梅县的客家熊氏夫妇从孤儿院收养,深受中华文化薰陶,自言虽然不是中国血统,但有一颗百分之百的中国心。热心支持家乡的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
 
  ?於客家何姓


  何氏?碓矗??的有四支:

  《?V?》??周武王之弟名叫叔虞,受封於?。?????n?榍?纾??O分散於江淮?,?音?楹问希华
  《?h??の逍姓I》???|?h末大?④?何?的同父?母弟朱苗,後改姓何;?

  《五代史》??吐谷??亦有何氏;?

  《?州府?》??元末吐蕃宣慰使?南之子?。入明?楹沃菪l指?]同知,?姓何。?

  ?合安徽、江西、?V?|、福建、?V西、??掣鞯氐暮问献遄V,何氏由??何,有二????:一?轫n厘王之次子??,改?何?,死後墓葬於安徽?]江?何????,2000年第七?檬澜绾问?┯H???诖思漓糸_??欢??????n??????n王安之次子?允,改?何允,?、?、?、桂何氏子?O多?同此祖。何氏的郡望有:?]江、?|海、?郡。?

  何允,?生於公元前257年,其子?O?v秦、?h、叁???x、南北朝直至隋、唐,第35代?O何旦,又名?,字景行,法?太郎公,生於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後梁末帝?德元年(921)中?士,?授福建汀州??化知?。後唐明宗天成元年(926)任?M解?(?r年35?q),受民挽留,遂居??石壁寨。次年何太郎去潮梅,回?r路?武平?r前,遂?窬营{?r,民??段淦娇h志·民族?》?:「何氏?基?r前,?橐刂凶钆f之族」。北宋太宗乾德二年(964)泉州同安有僧名定光者(俗名?自??,?此地宜??M佛所居,太郎之子女一?r不?模??瑟?首肯,把屋?翁锾粒??┡c?自?溃?虬l子?O,分居各地,?K?谠唬骸溉~落九州地,根?囊惶?香,若是我??O,越?越?s昌。」?率一子(名五郎)一女(名?M姑)到??r前15??外的冷洋(今???洋村)定居,今?r前??r仍有一?M姑亭,中有何太郎的?位牌,旁塑何?M姑的立像,以示?念。太郎?於宋太宗淳化叁年(992),享年101?q,葬於冷洋(今205??谰?旁),??扇??,武平?人民政府公??槲奈锉Wo?挝弧???旯拍埂:翁??槿腴}始祖。另??_北市《何氏族?》?:唐高宗?x?元年(676)安徽?]江人何嗣?,跟??略使?元光?淼礁=ǎ??肀惆鸭揖??戆簿樱?@何嗣?就成了何姓的?基祖,族人尊?按?嶙妫?渥?O有?恼闹葸w?北的。?

  何太郎的子?O在武平??洋住了四代,到北宋哲宗元?元年(1086),何?M姑逝世後(?年150?q),五世祖六一郎?y妻?ё樱??|步行60??,到上杭??硖K?六十地??林?@(即中都?蛟?村六十地自然村)?基,成?楹问先牒际甲妗F??墓在今中都??坊村(小地名下坑),?「夫子??琴」。明洪武年?(1368—1398)刻石代金,始葬於此,?v有修葺,1994年由?胞何庚生??重修,面貌一新,其???曰:「六十地?基???I,九秋天?水思源」。此?基祖在?汀?城建有「?W海堂」,?扔幸婚L?:「?造果然?,?v十五年掌握?持,差幸科?q偕?恚?獍??碎T?簦皇爻梢膊灰祝??千百世??育秀,喜?英才蔚起,共扶一族?常」。在上杭城?也建有「敬享堂」,在抗日???中曾被日?C炸?б唤牵?褚?樯虾伎h?行宿?巍*

  六一郎生四子:?曰伯一郎,又??伯(?榱??,?闹卸剂??卦龠w入?V?|程?(今梅??源?老圩),???楹问先牖?始祖,?K建祠於此,?「?伯公祠」,?捉?修?,仍保持全貌,民??赃?,曾利用此建?物,??「??P?W校」,祠校?K存至今。?伯生九子:?那?坏角??七世),其中又有仟二、仟七、仟八叁房?瓦w回上杭棉村(今?]???M???。仟二子?O再???芳?V?|翁源;仟七子?O再?泮境?;仟八子?O再?本?的?溪、稔田等??及?汀?和福鼎?;仟叁?永定???_基。其?仟一、仟四、仟六(?蕉?X?)仟九子?O仍留?源(今?源?何姓人口?五千以上)。7世仟九的下七代,叫念四郎(字源美,即14世)於明洪武二年(1369)?梅城?蹀ど常??淖樱何?Y、文?I、文深、文汜,其後子?O昌?耄?诌w海?韧飧魇∈校????奉十四世源美?楹问先牖?始祖。?

  何源美之後,??V?|???市1997年版的《何氏族?》(??)及?V西???《何氏族?》所?,他??那一支分散到江西省的樟?洹⒗璐ā??都、?安、遂川、上?、崇?、南康、?州、信?、????策h、??酢??南、定南、全南等16??市?;湖南省的?g?;?V?|省的韶?、曲江、翁源、?平、?川、和平、平?、???、五?、揭?|、梅?、揭西、紫金、惠?|、惠?、普??、河源、博?、?白、惠州、深圳、增城、?|莞、肇?c、恩平、?V州等25??市?;?V西自治?^的桂林、南丹、融安、河池、柳州、柳江、柳城、荔浦、??、鹿寨、?山、?碣e、武宣、?狡健①F港、玉林、?川、大新、崇左、?{祥、南??、北海、?山、昭平、??、武?、平果等28??市?;?南的昆明市;四川的?﹂w、仁?邸⒙〔??s昌、高?、自?等6??市?;??车幕? ⑴_北、桃?@、?中、嘉?、高雄等6??市?。此?S合?7省(?^)82市?,?有香港、澳?、海南未??在?取?V?|的大埔、??、?平、潮州、汕?、新?、始?、高要、番禺、佛山、?德、?山、南海等13???和越南、美??ⅠR?砦??、菲律?等????俅?S,亦未予??。?

  次子:伯四郎,?武平?象洞河坊水寨?基。生二子:??一郎;次?二郎。?一系又有分?到江西?州?|?口?刀坪。?

  叁子:伯六郎,武平?|留?。?

  四子:伯九郎,其子?O多居中都四??村,也有分?武平桃溪、四川省的富??。?有分?到本??城的????⒐偾f的德康、湖洋的寨背,至於居住在?江?的何姓人建??岸?槲淦较蠖慈思氨究h官?人,原先是?商。建??嵋蚬ぷ麝P系入城建房定居者,?t?|、南、西、北四路都有,甚至南下?植俊⒒??|?植恐械暮涡杖硕加辛恕*

  何姓是?夏大姓之一,按中??缈瞥霭嫔绯霭娴摹缎掳偌倚铡方y?,以人口多少?轫?序,?t何姓列??h族100??大姓氏中的第17位。?者在??《中?百家姓氏????·何氏卷》(四川?州市?得???院主?)?r,?ψ髡呒???行了分析,???卷197位?代何氏??作者中,分?偃??8??省(市、?^)的137???(市、?^)。何氏家族真可?族繁地?U。??戮?《上杭??》(卷叁)的??,全?在1987年的何姓人口??219?舻?236人,分?言谌?h14????的27??行政村中,按人口也居17位。中都是全?何姓人居住得?多的一???,分?言诹_溪、蛟?、瑞香和?徐等四??行政村。?
 
  朱德故里―仪陇


  客家人,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客家人是指在4世纪初(西晋末年)、9世纪末(唐朝末年)和13世纪初(南宋末年)从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的汉人,现有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南、台湾等省区。 据仪陇县的“客家通”陈泰阶研究,“客家”一词在客家及广东方言中均读作“哈嘎”,有“客户”之意。客家人世代迁徙。明末清初数十年间,由于战乱、瘟疫及自然灾害造成四川人口锐减,从黄河流域迁徙到南方的客家人在清政府移民政策的鼓励下,随“湖广填四川”移民潮入川。
  太平天国时期,为避战乱,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如今,客家人已经遍布世界各地。
  这里,曾孕育了客家骄子朱德总司令;这里,至今繁衍生息着11万客家儿女;这里,便是川北客乡仪陇。
  历经岁月的沧桑,仪陇客家人以坚韧顽强、吃苦耐劳的客家人精神将昔日的荒山秃岭改造成了鱼米之乡。
  仪陇客家人是随“湖广填四川”移民潮入川的。如今18种姓氏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周河、丁字桥、乐兴、石佛等10余个乡镇,共计11万人,占仪陇全县总人口的10%,成为四川的客家大县。
  清道光十年(公元1836年)又由邓、丁、许、潘等姓氏的客家人修建的客家会馆龙母宫。仪陇县的“客家通”陈泰阶介绍,客家人是发源于古代中原地区的汉族居民。西晋“永嘉之乱”后,客家人世代迁徙,先后迁至粤东粤北、台湾及贫瘠的岭南山区。明末清初数十年间,由于战乱、瘟疫、自然灾害造成四川人口锐减,耕地荒废。在清政府实行“招收流民,奖励耕织、永不加赋”的优惠政策鼓励下,客家人随着“湖广填四川”移民潮入川。但成都平原的良田沃土已被先期到达的湖广人所占,客家人几经辗转落户于山地丘陵地带。据《仪陇县志》记载,在明太祖洪武年间,仪陇县人口仅911户,共计12914人。人少地阔,饱受岭南山地贫瘠之苦的客家人如获至宝,踊跃内迁仪陇。据陈泰阶调查,仪陇客家人均来自广东韶州乳源县、翁源县一带,且相互之间均为亲戚。 仪陇客家人恪守“宁卖祖宗田、不丢祖宗言”的祖训,使得历经沧桑的客家话、婚丧嫁娶、崇文重学等礼仪风俗至今在仪陇山旮旯里流传不衰。
  作为汉民族特殊的一支,客家人在语言、习俗等方面与本地人到底有哪些不同呢?据数据显示,客家人入川时引进了一大批传进中国南方沿海地方的“洋”作物,如玉米、南瓜、西红柿等,这些农作物大大优化了四川的农作物结构。客家人丧葬有许多规矩,如死者父母已去世,男死者则内穿红寿衣,女死者则内穿绿寿衣,且所穿布鞋的鞋底必须绣成蜘蛛网状式花纹。
  客家人崇文重学,萧氏状元塔成了客家人的骄傲。不仅丧葬沿袭古习,客家人婚嫁也遵循古俗。除了唱嫁歌,客家人办婚事时仍要写满门书、亲家书、回门贴以“知晓九族”,而且男方还要择吉日为新娘“开脸”,就是用丝线绞断脸上的“苦毛子”。临行前的一碗“离娘汤”,更让新娘两眼泪汪汪。 客家话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区别。据《仪陇县志》记载,客家人入川以后聚族而居,极少与四邻族人通婚,加之又居住在较闭塞的山区,而且一直遵循“宁卖祖宗田、不丢祖宗言”的祖训,因此客家话“客”味依然。在语音、词汇、词法上,客家话自成体系,有24个声母,60个韵母,6个声调,与普通话大相径庭。如客家话读“中午”为“昼边”、读“下雨”为“落水”,读“太阳”为“热头”。 客家人崇文重学,历代迁徙,“耕读传家”之风不废。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州,客籍人…..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学费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200多块钱,直到后来我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至今,在石佛乡继红村萧氏客家人的田野乡间仍矗立着两座“状元塔”。据陈泰阶介绍,清道光年间,萧锦忠中了状元,皇帝亲赐“状元及第”匾挂于萧氏祖祠。为彰显族风,萧氏于乡间立三座“状元塔”(其中一塔毁于“文革”时期),成为了客家人“耕读传家”的历史见证。近年来,仪陇客家人为国家输送了大中专生600余人,涌现出了一批客家人的精英: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集团军军长许尔杰、新疆天地集团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长郑大清、青海省工程机械运输公司总经理许尔利…
  此外,具有中原、岭南风格的客家会馆“龙母宫”、丁氏庄园、客家民宅,也为川北建筑抹上了鲜明的客家色彩。
  在客家文化研究及开展客家经济活动方面,仪陇落在了成都的后面。但仪陇目前正在研究筹建客家档案,筹办“客家骄子朱德精神研讨会”。仪陇,以客家文化包装旅游产业正当其时。
  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凌云山距南充市18公里,位于高坪区老君镇境内,海拔562.6米,有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悬壶之独特地貌,山势连绵,林木参天,具有“雄、奇、险、幽”四大特色,山顶凌云古刹始建于汉末,现存真武宫为清道光年间重建,有遇仙岭、降魔台、老君洞、老龙洞、望夫崖、舍身崖、将军坟等自然奇观,享有“果郡灵山”之美誉。
  客家人以坚韧顽强的拼搏精神,以善于经商理财的经营之道赢得了“中国犹太人”的美誉,一大批著名客籍工商企业家和政要人物脱颖而出:孙中山、朱德、叶剑英、郭沫若、吴作栋、李光耀…..他们已成为客家人的骄傲。
  近年来,四川客家文化研究徐徐启幕:投资1.2亿元的“中国客家城”在成都成华区启动;2002年3月18日,成都龙泉驿的洛带镇以客家古镇为舞台,举办了旅游节,吸引了海内外客家人9.3亿元资金;金堂县建起了客家山庄;新都石板滩天辟了客家酒楼……
  打“客家牌”,念“引资经”,仪陇在成都之后紧紧跟上。据仪陇县副县长张光全介绍,目前仪陇县委、县政府已责成有关部门建立客家“档案”,弄清与海内外客家人的关系网络,并积极筹建“中国川北客乡联谊会”,开展以增进客家乡情为主要内容的学术研究、联谊、祭祖、寻根等文化活动,吸引客商来客乡投资。在民间,仪陇-广东乳源客家人寻根祭祖、互通有无活动也开始日益加强。由省客联会、省台办、省侨办牵头拍摄的专题片《四川客家人》摄制组也将赴仪陇客乡实地拍摄,广东省梅州市客家联谊会还在海内外客家人中发起倡议,拟在2006年邀请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香港实业家曾宪梓亲临朱德总司令故里出席“客家骄子朱德精神研讨会”,并拟建朱德纪念桥,与梅州市所建的朱德纪念桥结成“姐妹桥”,与海内外客家人结成“天下客家是一家”的传统亲情……仪陇客家人融入客家大家庭的日子已经为时不远!
  来源: 时间:2005-06-06
 
  “客”系何来

  □李国康/吴显果

  何为客?行者为客。而“客家”则不然,往小了说,它是长期迁徙游走的一群人的统称,从大处看,它是华夏文明一段辉煌成就形成的历史。

  清同治版《仪陇县志》卷一载:清初,仪陇仅10余户(客家人),至同治年,人口已达2万7千多户。由此可以确认,仪陇县的客家人应是明末清初进入四川、进入仪陇的。史载,康熙初年四川人口约60万,而仪陇几无人迹。据此情况,必生疑问,客家人为何来川?又为何定居仪陇?

  客家人祖籍中原,本栖黄河而居,数次南迁、西移、东进,成了客家。那么,仪陇的客家人是何时南下的呢?这又要说到历史上五次较大的移民迁徙。第一次迁徙是中原人的首次大迁徙。晋永嘉年以后,中原大地群雄逐鹿,兵荒马乱,大批中原人开始南迁,远及江西、福建。当地土著人把这些新来户统称为“客”,这亦是“客”第一次在中华民族内部出现。第二次迁徙在唐末。时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又起战事,此地恰又是客家人迁徙之地,于是他们又开始迁徙前往比较平安的赣东南、闽西南和粤地。第三次南迁在宋。时金、元人入侵,赣、闽、粤成为兵家争夺之地,先南迁到此的中原人不得已再次分头迁徙粤东、粤北。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是第四次大迁徙。当时,四川兵乱已长达30余年,地荒人稀,急需发展,现居仪陇的客家人即是此次迁徙而来。清末的第五次迁徙是客家人漂洋过海、足迹遍及世界范围内的大迁徙,远至南洋、欧美,使客家人或是侨胞从此名扬四海五洲。

  最初到川的移民,不仅在政策上得到官府的倾斜,在经济上也有利益。为取民心,康熙皇帝还赐给迁徙男子纹银8两,妇女、儿童纹银4两,鼓励客家人迁入四川、广西及台湾。

  先期湖广移民尽占天时地利,很快就安居乐业。而广东、福建的客家先民“闻西蜀沃野千里,地旷人稀”,纷纷拖儿带女向四川进发。一路经贵州、重庆,沿合江到龙泉,又沿酉阳、涪陵、合川、渠县、广安、营山进入仪陇。如果加上沿途从各地分流的客家人,四川共有30多个县接纳了南迁的客家人,使四川成为如今客家人数占全国第五位的省份。而仪陇则以乐兴乡为中心,在丁字桥、周河、马鞍、杨桥、石佛、武棚、芭蕉等29个乡镇的地域上遍布了客家人。经历400多年的繁衍,如今人口已达22万之众,占仪陇县总人口的20%以上。
 
  客家的发源地


  “客家人”这一汉族民系,目前在中国大陆主要散布在华中和华南各省,尤以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为集中,是大本营。尽管如此,他们却是“客人”,他们的祖居地或发源地不在华南。对客家人追本溯源,首要的是查族谱,找遗迹,辨文化习俗。
  客家人最重视谱牒的撰修,因为要“崇先报本,启裕后昆。”不论生活如何坎坷,历经磨难,多次迁徙,颠沛流离,客家人都会口头流传或后人补纂,把本家族氏的源流记录保存下下来,这给我们探究客家人的起源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在客家人的姓氏族谱中,对本家族系祖源有详细的记载。据所收集看到的族谱资料反映,客家人源于汉族。我们知道,汉族源于华夏族,华夏族源于黄帝、炎帝及夷、黎、戊、苗、狄等族。在原始社会末期的三皇五帝时代,各族系部落经过多次反复冲突、融合、分化、再融合,而形成以黄帝为始祖的华夏族,汉代后改称汉族。所以客家也源于各族系部落,但以黄帝族系为最多。三皇五帝是汉族也是客家民系的祖源。

  客家的先祖们,经过在中原广袤的土地的厮杀合并,到周朝武王克殷后,分封成71个诸候国,后来这些诸候国人,或以国名为姓、或以祖先字号及谥为姓,分出许多的姓氏。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的姓氏,已基本确定完善。“姓”成为有血缘关系的世系同族的称号;“氏”则是同姓衍生的分支。在客家姓氏族谱中,对自家姓氏渊源开卷就有明确的记载。

  客家族谱浩繁复杂,难以一一罗列。综合而看各姓氏祖先发端于中原地区。这一点可由客家姓氏的郡望地得到印证。所谓姓氏郡望地,一是这个姓氏他自身选定的;二是历史上公认的;三是郡望地有的既是发迹的地方,也是这个姓氏起源的地方;四是这此郡望地大多数在汉晋至隋唐时期,也有部分在先秦时期确定。

  统计资料显示,客家祖先起源或发迹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尤以黄河流域占绝大多数。两河(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客家人源于此是不争的事实。客家学泰斗罗香林先生有言:客家先民其先世则多属于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水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等,即所谓中原旧地。有学者更把客家发源地圈定了一个具体的范围即:“北起并州之上党(即今山西长治县境),西界司州之弘农(即今河南灵宝县境),东达扬州之淮南(即今安徽寿县境),南至豫州之新蔡(即今河南新蔡县)。过去还有种传统说法,认为客家来自河南的光山、固始两县。

  家先民是一个多民族的融合体,在近千年的五次大迁徙中,最终形成一个新民系,他们不可能光来自一两个县或狭窄的一片旧土,以其后来系统的完整和文化习俗的保有中原遗风而又自成一体,他们必定应是源出于一个有着深厚文化根基的地区;群体的庞大又表明该区域是较为广袤而文化事象是趋于一体的。这种中原文化事象可在当今客家人所操行的语言和保存的文化习俗略证一二。

  目前,普遍认为现代客家人与汉民族其他支派有一较大区别是具有独特的客家方言。其实。经语言学家考证,客家方言最接近中原古音韵,它所保存的部份古语和古音为其他方言所不具。清代嘉应州人杨恭恒在《客话源流多本中原音韵考》一文中说:“……考语言之特别多合中原之音韵,尤确而有征,试即客话之合于汉语古音者考之。‘唐逮’二字本诸汉语,出于说文(客族妇孺,最惯说此口音,外境人往往汕笑,一若‘唐逮’,为客人独有之士谈,殊不知此客语最古,最雅者,独不解外人岂之,惟客人乃能存汉语也”。此外,温仲和《嘉应州志》卷七方言篇,章炳鳞《新方言》附“岭外三州语”,黄刽《石窟一征》,罗霭其《客方言》及林达朱泉《客说》等文,都力证客家方言与中原古语古音的渊源关系。他们的著述明确客家话为古汉语派生的同时,为我们从一个侧面论证客家人来源于中原地区。

  由于现在客家人问题已引起世界广泛的重视和多方面研究,普遍的观点认为客家民系在其社会宗法制度、文化生活习俗、信仰崇拜、风水迷信等方面类于旧中原。举一浅例,旧时客家妇女流行大襟衫,现在一些偏僻的客家山村中,老年妇女仍穿着大襟衫,其服饰与古代中原尤其宋代时期中原妇女的衣衫有极类似之处。综上所述,客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即古称中原地区。
 
  大百科全-客家山歌

  (2005-11-6 14:11) 作者:简其华

  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的一种。流行于广东东部的梅县p兴宁p五华p紫金o福建西部的上杭p宁化p清流p永定o江西南部的兴国p瑞金p永新等地o以及台湾北部的桃园p新竹p苗栗等地客家人聚居的地方。用客家方言演唱o故称“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的内容广泛o语言朴素生动。歌词善用比兴o韵脚齐整。歌词句式为7字4句o每句为“2p2p3”的组合。词曲不固定o一般都是即兴编唱。可以一曲多词o反复演唱。
  客家山歌的曲调各地不同o即使是同一地区的曲调o也因不同歌手演唱而有差异。它有多种腔调的变化o并有不同的名称。大致有下面几种s
  号子山歌 亦称山歌号子。多采用“ 哟呵哈”等衬词o只有一个长乐句o在高音区相邻两三个音之间进行o散板o节奏自由o用假声唱o声音高亢。
  正板山歌 也叫四句板山歌。由4个乐句组成o结构工整对称o是客家山歌中流传最普遍的一种曲式。
  四句八节山歌 歌词4句o八节是指8个乐句。是把1句歌词分作两个乐句来唱o词中夹以较多的衬词。其曲调是在正板山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快板山歌 也叫急板山歌。歌词无衬词o曲调无拖腔。它是用正板山歌的曲调o把节奏紧缩o将速度加快来演唱。
  迭板山歌 亦称迭字山歌。歌词中插上较多的迭字迭句o有时多达数10字。其曲调的开头与结尾o基本上保留正板山歌的特点o中间则由于采用迭字迭句而扩充了曲调o演唱时近似数板。
  五句板山歌 歌词为7字5句o曲调是正板山歌的扩充。
  客家山歌调式多为羽调式和征调式r一般多采用四声羽调式为lapdoprepmio征调式为solplapdopre。曲调进行时o羽调式常采用la─re(反行是re─la)或la─mi(反行是mi─la)r征调式常采用sol─la─do─re(反行是re─do─la─sol)。用音非常简练o有的山歌只采用两个音o如福建宁化的《新打梭标两面光》o江西铜鼓的《急板山歌》等o只采用repla两个音。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o江西兴国等革命根据地群众o用客家山歌编唱新词o歌颂革命o如《鸡心岭上金灿灿》等传唱各地o人们称为“兴国山歌”。20世纪40年代来o广东兴梅地区的文工团o创作了《花轿临门》p《回心转意》等剧本o配以客家山歌的曲调o有唱有说o从而发展成为客家地区的方言剧种“山歌剧”。
 
  何谓客家人


  何谓“客家”

  “客家”是汉族民系其中一支的名称。这支称为“客家”的民系,是南迁汉人,在唐末至明中叶聚集于闽、粤、赣连结地区,经过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具有有别于汉族其他民系的独特的方言、文化和特性的一个汉族民系。它以汉人为主体,同时包含经融合已“客化”的畲瑶等少数民族。

  客家民系是以汉人为主体的,其文化的主要特征又表现出继承中原汉族文化,所以应肯定为汉族的一个支系。但是这只民系不是纯汉族血统,其文化也不是纯中原汉文化,所以作为一个群体,其成员就应该包含相互融合,享有共同文化特征的不同民族的成员。因此,“客家”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但并非种族概念,而是文化概念。

  何谓客家先民

  客家先民,是在客家民系形成之前,生活在民系形成地区的客家人的祖先。

  客家先民,概言之,本应该就是客家人的祖先,但情况比较复杂。客家人的祖先除当地“客化”的少数民族之外,都是南迁汉民,但南迁汉人中,不少在辗转大江南北数百年之久,数代之后才迁入闽粤赣客家民系形成的地区,进入客家形成区的南迁汉人有的已经不是离开中原的第一代,甚至不是第二代、第三代・・・・・,他们有的定居于别的民系形成区,成为其他民系的成员。所以如果把客家人的祖先统称为客家先民,那么“客家先民”这一称谓就没有特殊内含,或说概念杂乱,因此必须用时空加以限制。时间就是民系形成之前,空间是在客家民系的形成区。也就是直接产生客家的祖先,方称客家先民。

  何谓客家人

  客家人,是客家民系的成员。凡是有客家血统、客家文化素质和客家认同意识三项条件中的任何两项条件的人,便是客家人。

  客家血统,不要误认为就是汉族血统。因为客家民系虽然是汉族的一支,但它是以汉族为主体,同时包容了“客化”的畲瑶等少数民族。也就是说,客家民系是汉族客家先民(主体)与非汉族客家先民(即客家民族孕育时期居住孕育区的畲瑶等少数民族)共同孕育的。所以,客家血统是形成客家民系的各族成员血统的总称。文化素质主要表现在语言和生活习惯方面。客家认同意识,即是自我承认是不是客家人。鉴别是否客家人的三要素中,更重要的是客家文化素质和自我认同意识,而不是血统。

  何谓客家后裔

  客家后裔可以解释为客家后辈,但如果其后辈仍然是客家人,就没有必要冠以“客家后裔”,因为客家人的前辈是客家先民,之所以称其“先民”,是因为他还不具备客家人的素质。如此推论,客家后辈,应是具有客家血统而无客家文化素质和客家认同意识的人。比如迁离客家社区时间较长,而已不会讲客家话。自己也不认为是客家人的原客家人或客家人的儿孙。客家后裔应是现已不是客家人的客家后辈。若不这样区分,何谓客家人、何谓客家后裔?总不能说,父亲是客家人,儿子就是后裔,如果儿子仍然是客家人,那又为什么称“后裔”?因为客家民系至今并未终止,如果有一天客家民系消失了,那么到达其消失之后,客家人的后辈则可称为客家后裔。此说是否合适。请专家指教。
 
  客家起源


  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汉人,由于战乱、饥荒和政府奖惩的原因,辗转南迁,先后扩展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台湾等省以及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上已有一亿以上的客家人。

  客家先民自中原迁居南方,总计大迁移五次。秦汉之间,赵佗自立为南越王。汉武帝发兵南下平定南越,然后在秦代南疆三郡的基础上设置了九郡,其中就有闽中郡。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群雄割据,战乱频繁,烽火连天。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大批汉族民众,纷纷往南迁移,正所谓“群雄争中土,黎庶走南疆”。三国时,曹魏曾采用招致边民内迁的政策,延至西晋。建武年间,晋元帝率臣民南渡,即“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从汉末至东晋,中原汉人南迁长江流域,这是第一次大迁移。东晋时期,长江流域战火纷飞,汉族民众又继续向南迁移。罗香林教授《客家源流考》称:“迄晋武帝统一中国,以见及三国割据的由来,而尽罢州郡兵权,边州因而空虚。会八王相继作乱,国力因而削弱,边区内徙的部族,便得相继乘机而起,于中国内地的一部分,建立他们的割据政权。晋代的中央政府,不得已也迁到建康,就是现在的南京,内地的人民有迁移力量的,或有迁移的机会的,都相率南迁,当时称为‘流人’。”当时,福建地处东南海滨,局面较为稳定,因此南迁的中原民众一批一批涌来,沿武夷山南下或由赣南到汀州、宁化的石壁寨(现名石碧村)一带,然后继续移迁汀州郡各属地;一部分则由赣北向赣南散居各邑。入汀的中原民众与当地闽越族、畲族逐渐融合,成为汀州早期客家人。唐朝二年,闽粤之间有少数民族不满政府的压迫,聚众反抗。朝廷命左郎将陈政为岭南行政总管,统率大军入闽镇守。唐咸通年间,驻军因故反叛,以庞勋为首,率军进攻中原,后黄巢起义,十几年动乱,使得中国各地人民分头迁徙。其后,黄巢部下朱温弑唐昭宗,改国号梁,开始了五代纷争的割据局面。从东晋至五代,汉人又由长江流域南迁,这是第二次大迁徙。当时中原氏族入汀者数以千计。

  宋高宗南渡,金人南下,元人入主,客家人的一部分,又由闽赣分迁至粤东、粤北。这是每三次大迁徒。在此期间,中原氏族流亡入汀者日众。据说陈朝皇室陈元光裔孙陈叔明共有九子,成为巨族,奉谕巨族分居,乃散布九州。“九子分九州,满子封汀州”的陈魁(其实为第六子),字参琬,敕封大夫,携带家室97口迁汀州,为汀州陈姓始祖。汀州宁化石壁寨是当时江西入闽和闽北南来的重要通道,成为中原人入闽的中转站和客家许多姓氏先祖的居留地。就在此时,“散居于汀州、邵武各属的客家人,再迁梅州”。客家人从中原迁徒到中国南方,以及出海至南洋群岛乃至世界各地,有一大部分都经过了汀州宁化石壁。

  明末政治腐败,又值连年灾荒,赤地千里,民不聊生,加之文官贪敛,武官诛戳无辜,致使官逼民反,农民起义各地蜂起。清军入关,进逼京师,旋又南下,史可法殉难,南都失守,福王出降,腥风血雨,遍于国中。清兵入闽,汀州、赣州大批民众仓皇逃难,分迁至粤中及滨海地区,乃至川、桂、湘及台湾,且有一小部分迁至贵州南边及西康之会理。此为客家人的第四次大迁徙。明末清初张献忠农民起义失败后,四川一带遭兵火之灾,田园荒废,地广人稀。康熙年间诏命农民迁往开辟垦殖,这是清代有名的一次大迁移,所谓:“移湖广,填四川。”。

  清同治年间,受广东西路事件及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部分客家人分迁于广东南路与海南岛、台湾、香港、澳门、南洋群岛,甚而远至欧、美各洲。这是第五次大迁徙,是太平军失败以后的属于世界范围的迁移。

  客家先民东晋以前的居地,北起并州上党,西届司州弘农,东达扬州淮南,中至豫州新蔡、安丰。上党在今山西长治县境,弘农在今河南灵宝县南20公里境上,淮南在今安徽寿县境内,新蔡即今河南新蔡县,安丰在今河南渭川固始等县附近。客家先民未必尽出于此,然此实为他们基本住地,欲考证客家源流,不能不注意及此。
 
  客家人的分布情况


  客家人分布很广,可以分成中国与海外两个部分:

  中国地区性客家人分布
  客家地区分为纯客家县和非纯客家县,对于纯客家县和非纯客家县的定义,至今尚无衡量标准,比如纯客家县,客家人门应占总人口的多少,非纯客家县。应有多少客家人口或占总人口比例多少方能认定为非纯客家县。所以只能根据过去和近年各地学者的调查资料排列出来。下列县市是中国客家人分布的县市。由于属于阶段性研究,所以只能作现时的参考。
  江西:
  纯客家县市有:赣县、南康、信丰、上犹、大余、崇义、安远、龙南、全南、定南、宁都、于都、兴国、瑞金、会昌、寻乌、石城和铜鼓等18个,非纯客家县市有:赣州、广昌、永丰、吉安、吉水、泰和、万安、遂川、井岗山、宁冈、永新、万载、宜丰、奉新、靖安、修水、武宁、萍乡、横峰、鹜源等20个。
  福建:
  纯客家县市有:长汀、宁化、清流、明溪、连城、上杭、武平、永定、建宁、将乐、泰宁等11个。非纯客家县市有:崇安、光泽、邵武、顺昌、沙县、永安、三明、漳平、龙岩、南靖、平和、诏安等12个。
  广东:
  纯客家县市有:梅江、梅县、大埔、焦岭、平远、兴宁、五华、紫金、龙川、和平、连平、陆河、新丰等13个。非纯客家县市有:深圳、东莞、电白、乳源、乐昌、丰顺、博罗、连南、东昌、惠阳、惠东、揭西、惠来、普宁、陆丰、海丰、连山等17个。
  广西:
  非纯客家县市:合浦、防城、钦州、博白、浦北、陆川、灵山、宁明、崇左、扶绥、邕宁、玉林、横县、北流、容县、武鸣、贵港、宾阳、藤县、桂平、平南、武宣、马山、苍梧、梧州、来宾、象州、全秀、柳州、柳江、绍平、蒙山、鹿寨、宜山、贺县、钟山、柳城、环江、河池、荔蒲、平乐、阳朔、罗城、融水、融安、三江、凤山等47个。
  四川:
  非纯客家县市:通江、达县、巴中、仪陇、广安、合江、泸州、内江、富顺、隆昌、威远、资中、安岳、仁寿、简阳、成都、新津、双流、新都、温江、金堂、广汉、彭县、什邡、西昌、会理等。
  重庆
  非纯客家县市:重庆、巴县、合川、涪陵等。
  贵州:
  非纯客家县市:遵义、榕江。
  湖南:
  非纯客家县市:临湘、平江、浏阳、醴陵、茶陵、炎陵、攸县、安仁、常宁、耒阳、酃县、永兴、桂东、汝城、江永、江华、郴县、宜章等。
  海南:
  非纯客家县市:儋县、澄迈、定安、临高、琼海、义昌、万宁、三亚等。
  台湾:
  非纯客家县市:桃园、新竹、苗栗、南投、台中、屏东、嘉义、高雄、彰化、花莲、云林、台东、台北等。
  香港与澳门:
  香港与澳门的客家杂居各处,并且占了当地居民相当的比例。香港的新界、元朗的老居民多数为客家人。
  陕西:
  陕南有不少从闽、粤、赣客家区返迁的客家人,有不少客家居住区,人口20万,尚无法确定非纯客家县市。
  河南:
  豫南有不少从闽、粤、赣客家地区返迂的客家人,还未确定那些是非纯客家县。
  以上客家人数约7000万人

  海外客家人分布:
  亚洲:
  印度尼西亚 120万人 马来西亚 125万人 泰国 60万人 新加坡 60万人 菲律宾 0.68万人 越南 15万人 缅甸 5.5万人 柬埔寨 1万人 印度 2.5万人 老挝 0.5万人 沙特阿拉伯 0.22万人 日本 1.2万人 文莱 0.9万人 巴基斯坦 0.2万人 尼泊尔 0.24万人 斯里兰卡 0.17万人 科威特 0.017万人 朝鲜 0.1万人 韩国 2万人 土耳其 0.05万人 孟加拉国 0.05万人
  美洲:
  美国 28.4万人 牙买加 10万人 特立达尼达和多巴哥 0.6万人 巴拿马 0.5万人 哥伦比亚 0.01万人 危地马拉 0.01万人 多米 尼加 0.12万人 加拿大 8.1万人 玻利维亚 0.01万人 秘鲁 20万人 巴西 0.24万人 智利 0.12万人 圭亚那 0.6万人 阿根廷 0.05万人 古巴0.81万人 厄瓜多尔尔 0.02万人 苏里南 0.4l万人 委内瑞拉 0.02万人 墨西哥 0.01万人
  欧洲:
  法国 3万人 荷兰 0.21万人 俄罗斯0.12万人 丹麦012万人 挪威0.03万人 英国 15.2万人 德国 0.5万人 意大利 0.1万人 瑞士 0.1万人 比利时 0.043万人 葡萄牙0.05万人 瑞典0.24万人 前南斯拉夫地区 0.24万人 捷克 0.01万人 奥地利 0.05万人 冰岛0.01万人 西班牙 0.02万人 卢森堡 0.02万人
  非洲:
  马达加斯加 0.02万人 莫桑比克 0.03万人 尼日利亚 0.02万人 塞拉利昂 0.006万人 赞比亚 0.006万人 加纳 0.02万人 留尼旺 1.8万人 毛里求斯 3.5万人 肯尼亚 0.01万人 南非 2.5万人 民主刚果 0.02万人 安哥拉0.02万人 塞舌尔 0.05万人
  大洋洲:
  巴布亚新几内亚 0.12万人 瑙鲁 0.12万人 腊色尔 0.12万人 所罗门群岛 0.12万人 澳大利亚 4.3万人 新西兰 0.1万人 塔希提 1万人 斐济 0.5万人 马绍尔群岛 0.05万人 西萨摩亚 0.03万人


  以上列的82个国家,若把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单列,则为85个国家和地区。这是普遍认同的数字,但近年也有说90多个国家和地区,甚至一百有余。总人口有8千多万、一亿左右、1.2亿等不同数据。按上述数计算,应为8000万左右较为确切。但各有根据,具体数字尚难确定(统计时间为1990年)。
 
  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创作,具有客家语言、风土民情等地方色彩,它继承了《诗经》十五国风的优良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万分,千百年来,广泛淬,久唱不衰。客家山歌直接取村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之中,客家人喜欢用山歌来歌唱劳动、歌唱生活、抒发情思、排愁解忧、鼓舞斗志,无论生产劳动、风土人情、风光景物、传统风俗、男女之恋等待,都有可以成为山歌的题材,其中,反映客家男女的真挚爱情的情歌在客家山歌中占的篇幅最多。客家人以歌求爱,以歌传情,客家情歌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活泼多样,包括爱慕、试探、赞赏、条件、初恋、热恋、成亲、送别、思念、感叹等近20种,这些情歌大都出处青年男女之口,质朴自然,情真意切,真实生动地反映了客家男女的纯真爱情,表现了他们对美满爱情的热烈追求,以及他们对爱情忠贞不洽的优秀品德。 客家山歌要把无形无影的思想情感化为具体可见、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常常运用各种形象生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喻、双关起兴、重叠、直叙、对比、排比、对偶、顶真、夸张、拆字等十一种。
  郎有心来妹有心,二人恰似线和针;
  银针唔曾离丝线,丝线何曾离银针。

  这首山歌用比喻词“恰似”直接把男女不分离的恋情比作始终不曾分离过的针和线,通俗易懂,形象可见,情真意切,生动传神。

  橄榄好食核唔圆,相思唔敢乱开言;
  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

  歌中利用“成双”语义双关,构成整首山歌的歇后双关,一方面指哑子食着单只筷,想要一双筷子却又说不出来,一方面则用于抒发相思之情,诉说倾慕对方想与之结成一对夫妻但又难于开口,委婉储蓄、耐人寻味。

  岭岗顶上一株梅,手攀梅树望郎来;
  阿妈问涯(我)望脉介(什么)?涯望梅花几时开。

  歌中起兴“岭岗顶上一株梅”是写景,借眼前之景,引起下面的故事情景,借母女问答,表现了姑娘的机智聪颖、爱情真挚。

  哥系绿叶妹系花,哥系绫罗妹系纱;
  哥系高山石崖水,妹系山中嫩细茶。

  这首情歌写的是热恋,青年男女热烈的爱情,用排比的手法表现出来,别有一番情趣。
  客家山歌的艺术特色主要有:

  1、感情浓烈、想象丰富。

  新打戒指九连环,一个连环交九年;
  九九还归八十一,还爱相交十九年。

  客家山歌中万事万物都是有感情、有生命的,戒指本来是没有感情的饰物,但歌中的戒指成了爱情的见证,表现了男女同结百年之好的炽热恋情。

  2、形象鲜明、意境清新。

  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
  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

  以山上藤树相缠,死不分离的具体形象,比喻一对恋人对爱情忠贞不渝、生死相恋的高尚情怀和坚强意志。歌中不仅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形象画面,而且寓情于景、借景传情,形成了情景交融、清新优美的意境。

  3、抒情叙事、浑然一体。


  见妹挑担百二三,阿哥心头着一惊;
  心想同你分多少,又见人多唔敢声。

  歌中叙述了客家妹子勤劳能干,长途挑担一百二、三十斤,使男的为之吃惊心疼的同时,细致刻划了男青年对情人既关心又怕羞的复杂心情。

  4、感物即事、自然流畅。

  新做大屋四四方,做了上堂做下堂;
  做了三间又三套,问妹爱廊唔爱廊(郎)。

  山歌借客家人的住房的结构试探恋人的意思,寓意含蓄、贴切生动。听者仿佛看到一个憨厚的小伙子急于知道姑娘心意,便以物喻情,借“廊”与“郎”偕音双关的手法,巧妙委婉地试探他心爱的姑娘。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