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客家人的分布 (八)
亚洲:
中国 7000万人 印尼 120万人 马来西亚 125万人 泰国 60万人 新加坡 60万人 菲律宾0.68 万人
越南 15万人 缅甸5.5万人 柬埔寨 1万人 印度2.5万人 老挝 0.5万人 沙特阿拉伯 0.22万人
日本1.2万人 文莱0.9万人 巴基斯坦 0.2万人 尼泊尔0.24万人 斯里兰卡0.017万人 科威特0.017万
人
朝鲜0.1万人 韩国 2万人 土耳其 0.05万人 孟加拉 0.05万人
美洲:
美国 28.4万人 牙买加 10万人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0.6万人 巴拿马0.5万人
哥伦比亚 0.01万人 危地马拉 0.01万人 多米尼加 0.12万人 加拿大8.1万人
玻利维亚 0.01万人 秘鲁 20万人 巴西 0.24万人 智利 0.12万人
圭亚那 0.6万人 阿根廷 0.05万人 古巴 0.81万人 厄瓜多尔 0.02万人
苏里南 0.41万人 委内瑞拉 0.02万人 墨西哥 0.01万人
欧洲:
法国 3万人 荷兰 0.21万人 俄罗斯 0.12万人 丹麦0.12万人 挪威 0.03万人 英国15.2万人
德国 0.5万人 意大利 0.1万人 瑞士 0.1万人 比利时 0.043万人 葡萄牙 0.05万人 瑞典0.24万人
南斯拉夫0.24万人 捷克 0.01万人 奥地利队0.05万人 冰岛 0.01万人 西班牙 0.02万人 塞舌尔
0.05万人
卢森堡0.02万人
非洲:
马达加斯加 0.02万人 莫桑比克 0.03万人 尼日利亚0.02万人 塞纳里昂 0.006万人
赞比亚 0.006万人 加纳 0.02万人 留尼旺1.8万人 毛里求斯3.5万人
肯尼亚0.01万人 南非2.5万人 扎伊尔0.02万人 安哥拉 0.02万人
大洋洲: 新几内亚.0.12万人 瑙鲁0.12万人 腊色尔 0.12万人 所罗门 0.12万人
澳大利亚4.3万人 新西兰 0.1万人 塔希提 1万人 斐济 0.5万人 马绍尔 0.05万人 西萨摩亚 0.03
万人
以上列的 82个国家,若把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单列,则为85个国家和地区。这是普遍认同的数
字。但近年也有说90多个国家和地区,甚至一百有余。总人口有8千多万、一亿左右、1.2亿等不同
数据。按上述数计算,应为8000万左右较为确切。但各有根据,孰是孰非,尚难确定。
一帖一词 [ disappear /'dis?'pi?/ vi.不见,消失 ]
山区崖佬 2006年03月02日 Thursday, 09:33 PM 发表于: #11
幼儿园
用户组: 用户
发表总数: 29
精华主题数: 0
现金: 158 元
存款: 0 元
注册日期: 2006-03-02
用户编号: 16636
性别: 保密
何谓客家话
客家话又叫做客话,或称客家万言,或叫客方言,大体分布在我国福建、广东、江西、广西、湖南
、四川、台湾等7个省、区200多个市县。其中以广东省东部、北部地区,福建省西部地区,江西省
南部地区,即传统上说的闽粤赣交界地区,客家人往得最集中,内有很多是纯客家市县,如梅州市
蕉岭、平远、兴宁、五华、大埔、丰顺、紫金、新丰、惠州市、始兴、翁源、和平、连平、龙川、
河源、长汀、连城、清流、宁化、明溪、上杭、武平、永定、宁都、石城、瑞金、于都、兴国、会
昌、安远、寻乌、定南、全南、上犹、南康、大余、崇义。其余纯客家市县(内含还有待于调查核
实的纯客家县)分布在以下省、区的一些地区:广东省的惠阳、惠东、宝安、龙门、佛冈、清远、
从化、增城、海丰、陆丰、东莞、韶关、曲江、英德、南雄、乳源、仁化、连南、连县、阳山、乐
昌等市县,台湾省的苗栗、新竹、桃园、屏东、高雄等市县,江西省的赣县、宁冈、井冈山、永新
、吉安、遂川、万安、泰和、广昌、永丰、铜鼓、修水、武宁、靖安、奉新、高安、万载等市县,
湖南省的汝城、桂东、酃县、茶陵、修县、济阳、平江等市县,广西省的陆海上、博白、合浦、浦
北、防城、钦州、灵山、贵县、玉林、黎塘、宾阳、贺县、钟山、昭平、来宾、桂平、平南、象州
、柳州、蒙山、荔枝浦、阳朔等市县,四川省的成都市(郊区东山一带)、新都、金堂、广汉(新
华、小汉、金轮、兴隆)、什邡、彭县、温江(金马河)、双流、新津(兴义)、简阳、仁寿(方
家区)、资中(铁佛、球溪)、威远(石坪)、安岳、富顺、隆昌、泸县、合江、宜宾、广安(花
桥、天地)、仪陇(乐兴、凤仪、大风、双龙、五棚、周河)、巴中、通江(黄宗区)、达县(碑
庙区)、凉山州的西昌(黄联、新河)等于0多个市县的局部地区。
国内外一些学者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的一些客话地区,如临高、定安、澄迈、万宁、永安、汕头、
苍梧、长乐、建宁、邵武、顺昌、将乐、泰宁、萍乡、吉水、郴州、宜章等市县以及散布于浙江、
安微等省少数市县的客方言点,还有待于进一步调查了解。 在海外,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
西亚、婆罗洲以及美洲、非洲等地的华侨、华裔也有不少是说客家话的。
此外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微等省的一些地区的畲族有36万多人,大多也操客家话。
客家话分布的地区如此广大,如此分散,恐怕是跟客家人千百年来一次又一次地迁徙流亡有很大的
关系。客家人虽然屡遭战乱、饥荒、械斗等劫难,但他们仍然勇往直前,兴家立业。客家人一般以
家庭、氏族为单位聚族而居,保持着客家人的文化风俗习惯等优秀传统,发扬勤劳朴素、勇于开拓
、团结奋进的客家人精神。客家人经常外出谋生,四处闯荡。他们身处异乡,势薄力单,必须加强
内部的团结,而客家话就是维护内部团结的最好手段。正如客家祖训所说:“宁卖祖宗田,不卖祖
宗言”。客家人把不讲客家话看成是忘本叛祖的行为。客家婚姻习俗,往往以是否会讲客家话作为
讲得来的前提,语言对联姻起了“鹊桥”作用。正是这个习俗,使客家人的后裔顽强地保留客家话
而世代相传,越是侨居国外,就越被强化,即使十代八代,前高祖已迁离客家地区,到了海外或国
内非客家地区,其后裔亦能讲客家话。如孙中山的上祖本是广东紫金客家人,后迁增城,最后迁到
中山县翠亨村,待孙中山出生时,已隔七代。孙中山出生在广府话地区,讲广府话为主,但也不忘
客家话。在革命年代,他遇到广州人来访,讲广府话;遇到客家人来访,就用客家话会话。这是一
个很生动的例证。 家史家话与客家民系
一个民族或一个民系的形成一般认为有四要素:地域,社群,语言以及文化风情。其中共同的语言
是一个民系成立的重要特征。因此研究客家话、探讨它的形成对于客家民系的确立具有极其重要的
意义。
关于客家话何时形成,近代以至近些年来,不少学者作了很多探讨,其说不一。最近有位汀州连城
籍(现在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任职)年轻学者邓晓华先生对客家方言的形成进行了有益的研究。
邓先生从占有的当今客话材料里归纳若干主要特点,把现今客话音韵与晚唐五代、宋北方语音进行
历史比较,粗略地勾画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探索客家方言的历史形成和发展脉络。这里介引几个主
要的论点,以见一斑。
现今客家话轻唇声母字普遍存在文白异读。白读保留双唇音念法,例如古非母字“斧、分”今念[P
-],古敷母字“孵、蜂”今念[P‘-],古奉母字“吠、缚”今念[P‘-],古微母字“巫、望”今念
[m-],它反映客家话保留了唐朝以前的读音。据考证,客家先民从中原第一次迁徙开始于东晋末年
,那时中原轻唇化现象还没发生,所以非母念[P-],敷母念[P‘-],不混;而现今文读非、敷、奉
母字则念[f-],微母字念[V-],这是唐宋以后的读音,那时中原汉语已经产生轻唇音。这些现象可
能反映出客家先民大量的从北方南迁发生在唐末宋初,因此早期客家话字音存在文白异读,它们分
别代表了客家话里的两个音韵层次。
据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研究,晚唐五代还保留一套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到宋代浊声全部清化,规
律是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客家话全浊塞音、塞擦音声母,不论平仄,大都读为相应的送气音。
例如,“步、别”念[P‘-],“头、道”念[t‘-],“舅、旧”念[K’-]或[t∫‘-]。客家话和中
原汉语在浊音变化上的这种不致,可能是客家话和中原汉语沿首各自不同道路清化。
客家话里古次浊上声字有些白读音今念阴平,例如“马、有、忍”,文读则念上声。这是现今客家
方言区别于其他方言的最重要的特征。它可能是在脱离中原汉祖语后,客家话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
发生的历史音变现象。
据王力先生研究,晚唐五代时,晓、匣母,清浊对立,到了宋代,全浊声母全部消失,匣母并入晓
母。客家话凡晓、匣合口的字,由于受圆唇元音的影响,已由喉音[h-]、[h-]变为唇齿音[f-]、
[v-],有一部分匣母合口字还保留浊音,没有并入晓母,例如“话、滑”念[V-],有一部分匣母合
口字已和晓母合并,念[f-],例如“湖、护”。并入晓母的符合宋代中原汉语的发展规律,保留浊
音的是宋代以前的现象,由喉音变为齿音则是客家话的独立发展。
邓先生指出,客家话的许多音韵特征与晚唐五代、宋代音韵相符,音韵格局介于唐末至《中原音韵
》之间,从而推论,客家方言基本上是在晚唐五代至宋初时从中原汉祖语分离出来,逐渐发展演变
而形成的。
上述关于客家话形成的推论,看来是比较科学的。说唐末宋初“从中原汉祖语分离出来”,而且“
逐渐发展演变而形成的”,没有敲死一定形成于唐末宋初。这就给客家话的形成以至客家民系的形
成问题的讨论留下了广阔的余地。
看来我们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要做,比方,客家话形成的讨论不仅要探讨语音问题,还要进一步对
客家民系的形成问题,不仅要历史地作古今对应古今贯通的探讨,还要进一步把客家先民的支派跟
迁徙的时间、空间联系起来进行动态的考察。总之,客家话的讨论初步做出些成绩,客家学的研究
正方兴未艾,我们要多做些扎扎实实的调查研究工作,把客家学的研究稳步地向前推进。
以上载自http://www.sc-overseasinfo.net/other/nlkjr/kjyy.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