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书法常识 (1人在浏览)

阿龙

小学二年级
注册
2006-01-05
帖子
163
反馈评分
0
点数
1
书法,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以毛笔表现汉字的艺术。书法既有语言文字所具有的实用价值,也具有其欣赏性的艺术价值。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公元前后流行到日本等国。

表现手段 书法必须具备用笔、结构、章法、墨法等艺术表现手段。用笔包含书写时的笔法、笔力、笔势、笔意等艺术技巧:笔法指起笔、收笔、圆笔、方笔、中锋、侧锋、露锋、藏锋、提按、转折等用笔的方法;笔力指笔画所含的内在力量;笔势指用笔时所形成的气势如笔断而气势不断等;笔意指笔画线条所表现的情感、意趣等。结构是从美观角度对字笔画进行组合的艺术技巧,又称结字、结体或间架,其为文字的结构规律和作者的审美情趣所影响 ,表现为虚实、疏密、欹侧、匀称、和谐、聚散、呼应等。章法是通过字、行与行间的安排实现既完美和谐又有变化的作品整体的艺术技巧。草书和行书最重章法。不同笔、墨、纸组合及用墨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墨法亦很为书法家所重视,用墨的方法有:浓墨、淡墨、干墨、渴墨、湿墨、枯墨、涨墨等。

书体 书法字体主要有篆、隶、草、楷、行等。

篆书 通常包括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战国篆书和秦代小篆。甲骨文又称卜辞,是殷商时代刻于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已出现书法艺术的要素,如整齐美观的观念,笔画组合匀称,行与行间匀整美观等。甲骨文也出现不同的艺术风格,其书法有的秀丽,有的雄浑;笔画有的粗犷,有的纤细。金文又称钟鼎文,是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起源于商代,盛行于周代,是在甲骨文基础上演变来的。但更趋规范化,形体较甲骨文方正整齐,笔画更加均匀对称,用笔技巧更为多样。商末周初用笔比较方折,西周中晚期线条渐趋圆浑。章法谨严精到富有韵致。战国篆书又称六国文字,除铜器铭文外,有简牍书、帛书、载书、石刻、陶文、玺文等,这时也出现新体字,如有浓重装饰趣味的鸟篆、粗头细尾的蝌蚪文。最能代表这时书法艺术水平的是体势方整、笔画圆活、雄浑古朴的石鼓文。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经过整理规范后推行全国的文字。小篆是在大篆(籀文)基础上发展简化而成。其结体圆长、笔画粗细匀称、藏头护尾、不露锋芒。线条非常美观。 代表作有秦李斯所书《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是小篆字体的代表作。小篆自汉代以后失去通行价值,但仍为历代书法家所喜欢书写。历代小篆书家有秦代李斯,唐代李阳冰、袁滋,宋代徐铉,明代李东阳,清代王澍、邓石如、赵之谦、吴昌硕等。

隶书 又名佐书、史书。起源于战国,盛行于汉代。隶书打破篆书屈曲圆转的形体结构,变纵势为横势,成宽扁状,左右舒展,笔画讲求波磔,横画为蚕头燕尾形状,是一种具有浓重装饰趣味的字体。隶书艺术以两汉成就为最高,今遗存有不少这一时期的碑刻和简牍书作品。历代隶书名家有唐代史惟则、韩择木,清代郑、金农、邓石如、伊秉绶、陈鸿寿等。

楷书 又称正书、真书。属隶书的变体,起源于汉代,发展于魏晋,盛于唐代。其形体方正,笔画有严格的法度,点画、钩弋、撇捺构成长短正斜、俯仰照应,比篆隶更富变化。南北朝碑刻是现存楷书的宝库,特别是北朝魏碑书法,魄力雄强,气象浑穆,体态多变。如《嵩高灵庙碑》、《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碑》、《石门铭》等。南朝时的名作有《爨龙颜碑》、《瘗鹤铭》等。楷书名家有曹魏的锺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唐代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被称为初唐四大家。唐代中期有颜真卿,其结体以拙为巧,风格雍容大度,宽博雄伟,称为颜体。唐代后期的柳公权创瘦硬挺拔、结体遒媚的柳体。世称为颜筋柳骨。对后世影响很大。宋代楷书名家有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元代赵孟\用笔圆转秀劲,风神妍媚,一变宋代书法风尚,后世称为赵体。

草书 独立成体是在汉代,其发展可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3个阶段 。章草产生于隶书盛行的汉代,横画和捺笔保持隶的波磔,它是由隶书简率的写法演化而来。章草结体简约,一字之中笔画牵引相连,但字字之间彼此独立,章法取直行纵势。章草名家西晋有陆机,其代表作是《平复帖》。著名刻帖有三国时的《急就章》、西晋的《月仪帖》等。今草又称小草,是在章草基础上,采用楷书体势笔意发展形成。删除章草波磔,上下字的笔势牵连引带,偏旁相互假借,笔势连绵不断,为其字体特征。它于魏晋发展至东晋趋于成熟,东晋王献之在继承他父亲王羲之草书基础上,创造了今草的新风格。且流传至今。王羲之的《十七帖》和王献之的《鸭头丸帖》都是今草的传世名作。狂草又称大草,始于唐代,较今草更为狂放,其用笔大起大落、连绵不断、一气呵成。名家有唐代张旭和怀素。后者的《自叙帖》为狂草的典型作品。

行书 又称行押书,它介于楷、草之间,书写时简易、流畅。行书产生于汉代,盛于两晋南北朝。行书的结体有的近于楷书,有的近于草书,近于楷书成分多的称为行楷,近于草书成分多的称为行草。行书的点画常常强调游丝引带,而笔锋使转遒丽明快,活泼自然,好像行云流水一般。行书经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变革,使其达到非常完美的境界。王羲之的行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特色,他的代表作品有《兰亭序》。王献之行书风格婉转妩媚。唐代行书名家李邕,风格雄浑遒丽,代表作有《岳麓寺碑》、《李思训碑》。宋代四大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都擅长行书,并往往在行书中流露自己的感情和意趣。元代赵孟\的行书风格温文尔雅。明代董其昌的行书章法疏朗、风格淡雅秀逸。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