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十一五” 一个普通公民的小康规划
2005-12-08 09:05:36 南方社区
--------------------------------------------------------------------------------
编者按:十六届五中全会顺利闭幕,会议制定通过了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人们还记忆犹新的是这是第一次把“计划”改成“规划”。这次会议海内外瞩目,因为他向世人展示了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发展思路,并成为各省市地区、各行各业的指导纲领。10月27日至29日,中共广东省委九届七次全体会议在广州举行。会议号召全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十一五”的发展机遇,并相应的制定了本省经济、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对未来的美好设想,你心中的“小康生活”会是怎样的呢?作为一位普通公民,你希望从广东“十一五”规划中看到哪些视点?为了使关注广东发展、关注改善自身生活的网友更好的理解这些政策和措施,本文试图将规划中与我们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一一加以解读。
(一)、广东省委九届七次全会回顾
中共广东省委九届七次全体会议10月27日至29日在广州举行。会议学习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回顾总结广东“十五”期间的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审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代表省委常委会在第一次全体会议和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就《建议》的起草作了说明。
总结“十五”计划经验
回顾总结“十五”工作,有以下主要体会:必须高举旗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必须牢记使命责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必须全面谋划、分类指导、重点推进,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必须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良好环境;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明确“十一五”规划目标
☆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实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 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3%以上;
☆ 经济结构更趋合理,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产业和城市竞争力明显增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
☆ 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上新水平,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 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社会更加和谐,人们生活总体达到宽裕型小康水平。
提出“十一五”期间总的工作要求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走在前面,构建和谐社会要走在前面,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要走在前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机统一和全面进步。 >>>专题解读:《十一五规划》
(二)、“十一五”规划之民生视点
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视角来看“十一五”规划,哪些地方会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能改善我们的生活呢?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对“十一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工作作了部署,要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十一五”百姓生活十大变化
☆ 安全: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
(展望:到2007年,我国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将稳步好转,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状况将得到扭转,工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等指标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
☆教育:2010年,“普九”人口接近百分百
☆医改:为低收入者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现状:医疗体制、机制还存在着诸多障碍,公立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倾向严重,小病“大处方”“滥检查”,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展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明年将扩大到40%,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将得到进一步遏制;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将为城市低收入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保障。)
>>>专题解读:《谁最应该在医疗改革中受益?》
☆环保:让百姓放心喝水吃肉
☆就业:将新增4500万就业岗位
☆房价:更多中低收入者买得起房
(展望:“十一五”期间,将新增4500万就业岗位。随着中央稳定住房价格政策的陆续实施,投机性购房行为将得到遏制,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将会得到更多关注,房价将在更大范围与百姓对接。)
>>>专题解读:《房产新政:让房价在调控中趋于稳定》
☆社保:重点考虑私企员工和自由职业者
☆分配:新增财力重点投向“三农”
☆国民待遇:农民工及时拿到工钱
☆文化:百姓生活得更有质量
(展望:政府将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入手,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让公共服务惠及农民;今后,新增财力将重点投向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且增长幅度还会大大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随着国家有效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业主行为将会得到进一步规范,在建和新建项目的拖欠将得到遏制;农民进城务工的环境将更加宽松。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百姓将享受到日益完善的文化服务;在农村,影院、文化馆、图书馆等设施的普及,将把农民的传统日常生活概念大大拓展。)
>>>全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 百姓生活十大变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已形成完整思路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胡锦涛用这短短20个字概括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国内外观察家对此评论说,这不仅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现代化的美丽图景,也契合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乡村社会的想象。
☆ (我国农业曾经为工业发展、城市化进城做出巨大贡献,如今应该是“工业反哺农业”的时候)我国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已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阶段,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被提出的一个重要背景。改革开放前,国家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从农业部门取得巨额资金;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后,农地在低水平估价下大量转为非农地,农民工又长年保持极低的工资水平,这二者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贡献都是巨大的。可以说,中国农业为工业化提供的积累,无论是资金之巨还是时间之长,都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的。
☆ (我省已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农业税逐步取消,“皇粮国税”退出历史视野。渴望富饶文明的农村,要迎来一个公共财政阳光普照的时代。广东省较快、较好和率先解决“三农”问题,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经过25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目前全省GDP总量已达1.6万亿元,人均GDP折合为2500美元,地方财政可支配收入达2000亿元。产业结构逐步向高级化和重型化方向转化,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表明我省现代化进程整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
☆ (农村发展新思路基本成型,要着力提升农业农村综合生产能力,要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市场化,形成产业链,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指导方针上确立确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全局意识;基本思路上要改变,挖掘农业内部潜力,调整结构增加效益,又要突破农业局限,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寻找出路,增加非农业收入;发展路径上要确立以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科学化从根本上来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维。具体来说几个重点就是:大力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提高效益;与市场结合;建立公共服务体系;深化改革和加强领导。
>>> 专题解读:《2005年一号文件:关注三农》
专家研讨:《后农业税时代如何建设新农村》
全文:《李容根:“十一五”发展“三农”的新方略》
全文:《我国确定“十一五”期间农民教育发展目标》
广东“十一五” 之全面宽裕小康规划
每个人终日奔波,所希望得到的大概都是一个宽裕舒畅的生活,在这之外还能够安宁的感受家庭的温暖,得到精神的愉悦,并且参与到社会中去,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互相需要互相信任的氛围。如果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讲,每个人都在不断的努力尝试着爬到那个金字塔的高层--不再担心温饱,得到认同和需要。我想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这样的“小康规划”,但是现实上我们的面前还摆着许多问题,关乎经济文化生活各个方面。解读广东“十一五”,让我们为自己为社会一起努力奋斗。
加快山区两翼发展--奔向全面小康
广东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全省共同富裕。要加快山区开发步伐,增强东西两翼地区发展后劲,提高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努力实现各种类型地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 (把加快山区开发摆上重要战略地位)实行政策倾斜,加大对山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山区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山区投资环境。尤其要加快中心城市与各市间和通向外省的高速公路建设。加大教育投入,加强人才培养。积极促进发达地区的产业向山区转移。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开发具有山区优势的资源加工型产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强化山区作为全省生态屏障的战略地位。培育一支热爱山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发动和依靠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改变山区面貌。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搞好对口帮扶工作,加强就业培训,扩大劳务输出。
☆ (增强东西两翼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大力推进海洋综合开发,加速海洋经济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经济实力,努力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 (扶贫力度要加大,犹其要重视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问题)据悉,我省的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起草“十一五”扶贫开发纲要。纲要将以“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和产业化扶贫为切入点,突出解决山区贫困地区“一保五难”问题。相信,在中央的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下,贫困人民走向幸福生活将指日可待。
>>> 全文:《广东省第九次党代会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要求》
改变增长模式--奔向宽裕型小康
广东的经济一直在走在全国的前列,实力无庸置疑。但是目前整个中国都处在一个大的转型期,我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要突破旧有的发展瓶颈,必须改变经济的增长模式。要重视并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重视人才,使我省有竞争力的行业转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领域,力争走在整个国际经济链的上游,以实现长远的发展。
☆ (张德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事关广东的前途命运)十一五年规划明确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意味着自主创新已不仅限于科技层面,而是牵动经济社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并成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乃至事关国家全局的政治谋略。在上月召开的我省提高自主创新能能力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张德江也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视作“一场事关广东前途命运的决战,”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广东”的动员令。
☆ (科技创新在现代社会是支撑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经历20多年经济快速增长之后的今天,面对强手如林的国际国内市场,珠三角凸显了由创新能力不足所带来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低层次的严重劣势,以及资源、环境和人才的严重制约,使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增强科技竞争力,最根本的是提升自主创新力。广东要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重大跨越,特别是珠江三角洲要实现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率先基本现代化,别无他路,唯有自主创新。
☆ (人均GDP达到2000~4000美元的时候,便应该进入创新导向的阶段)事实上,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地区的人均GDP达到2000~4000美元的时候,便应该进入创新导向的阶段。珠三角地区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已达5000美元以上,即使把外来打工者计算在内,也已超过3000美元。因此,珠三角必须确立科技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减少对技术引进的过度依赖,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的科技优势,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能力。
>>>全文:《自主创新:事关广东前途命运》
GDP之外增加幸福指数--建设文化大省
GDP是个很奇怪的经济指数,一直以来被我们用来形容社会经济增长情况。实际上它往往只能描述发生了什么事情,却难以描述什么东西得到了改善,好比物理里说到的无用功,GDP是分辨不出来的。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钱似乎不再是缺衣少食时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是否过得快乐,是否能感知到幸福。衡量经济发展光靠GDP是不够的,还要靠冷暖自知的“幸福指数”。渊深者修诸己,汲养者惠于人,一个普通公民的小康规划里,怎么能少得了书本?怎么能少得了文化呢?
☆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以良好的价值观塑造群众,避免社会转型期出现价值空窗)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依法治省与以德治省相结合,既体现时代精神又继承传统,加强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重创新,务求实效。
☆ (弘扬民族精神,以优秀的文艺作品激励人们前行,发挥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立足实践,着眼前沿,博采众长,积极创新,加强文化建设。坚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力弘扬和培育广东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精神,使全省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对文化资源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逐步建成覆盖全省的文化产业网络。
☆ (举办各种大众化和高质量并行的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升社会的审美能力)2005年我省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南国书香节,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第七届亚洲艺术节,性文化节等等,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十一月,诸“节”狂欢,盛装华彩,给南国带来一番喜庆、祥和的气象。
>>>全文:《岭南十一月 诸“节”狂欢》
相关链接:
2005-12-08 09:05:36 南方社区
--------------------------------------------------------------------------------
编者按:十六届五中全会顺利闭幕,会议制定通过了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人们还记忆犹新的是这是第一次把“计划”改成“规划”。这次会议海内外瞩目,因为他向世人展示了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发展思路,并成为各省市地区、各行各业的指导纲领。10月27日至29日,中共广东省委九届七次全体会议在广州举行。会议号召全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十一五”的发展机遇,并相应的制定了本省经济、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对未来的美好设想,你心中的“小康生活”会是怎样的呢?作为一位普通公民,你希望从广东“十一五”规划中看到哪些视点?为了使关注广东发展、关注改善自身生活的网友更好的理解这些政策和措施,本文试图将规划中与我们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一一加以解读。
(一)、广东省委九届七次全会回顾
中共广东省委九届七次全体会议10月27日至29日在广州举行。会议学习了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回顾总结广东“十五”期间的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审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代表省委常委会在第一次全体会议和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就《建议》的起草作了说明。
总结“十五”计划经验
回顾总结“十五”工作,有以下主要体会:必须高举旗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必须牢记使命责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必须全面谋划、分类指导、重点推进,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必须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良好环境;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明确“十一五”规划目标
☆ 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实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 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增长方式进一步转变,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13%以上;
☆ 经济结构更趋合理,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产业和城市竞争力明显增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突破;
☆ 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上新水平,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
☆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
☆ 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社会更加和谐,人们生活总体达到宽裕型小康水平。
提出“十一五”期间总的工作要求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走在前面,构建和谐社会要走在前面,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要走在前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促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机统一和全面进步。 >>>专题解读:《十一五规划》
(二)、“十一五”规划之民生视点
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视角来看“十一五”规划,哪些地方会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能改善我们的生活呢?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对“十一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工作作了部署,要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十一五”百姓生活十大变化
☆ 安全:坚决遏制重大事故发生
(展望:到2007年,我国将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监管体系,全国安全生产状况将稳步好转,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状况将得到扭转,工矿企业事故死亡人数、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等指标将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
☆教育:2010年,“普九”人口接近百分百
☆医改:为低收入者提供基本医疗保障
(现状:医疗体制、机制还存在着诸多障碍,公立医疗机构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倾向严重,小病“大处方”“滥检查”,看病难、看病贵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展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明年将扩大到40%,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将得到进一步遏制;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将为城市低收入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保障。)
>>>专题解读:《谁最应该在医疗改革中受益?》
☆环保:让百姓放心喝水吃肉
☆就业:将新增4500万就业岗位
☆房价:更多中低收入者买得起房
(展望:“十一五”期间,将新增4500万就业岗位。随着中央稳定住房价格政策的陆续实施,投机性购房行为将得到遏制,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将会得到更多关注,房价将在更大范围与百姓对接。)
>>>专题解读:《房产新政:让房价在调控中趋于稳定》
☆社保:重点考虑私企员工和自由职业者
☆分配:新增财力重点投向“三农”
☆国民待遇:农民工及时拿到工钱
☆文化:百姓生活得更有质量
(展望:政府将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入手,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让公共服务惠及农民;今后,新增财力将重点投向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且增长幅度还会大大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随着国家有效加强对企业的监管,业主行为将会得到进一步规范,在建和新建项目的拖欠将得到遏制;农民进城务工的环境将更加宽松。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百姓将享受到日益完善的文化服务;在农村,影院、文化馆、图书馆等设施的普及,将把农民的传统日常生活概念大大拓展。)
>>>全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 百姓生活十大变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已形成完整思路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胡锦涛用这短短20个字概括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国内外观察家对此评论说,这不仅勾勒出一幅令人向往的现代化的美丽图景,也契合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乡村社会的想象。
☆ (我国农业曾经为工业发展、城市化进城做出巨大贡献,如今应该是“工业反哺农业”的时候)我国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客观上已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阶段,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被提出的一个重要背景。改革开放前,国家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从农业部门取得巨额资金;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加速后,农地在低水平估价下大量转为非农地,农民工又长年保持极低的工资水平,这二者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贡献都是巨大的。可以说,中国农业为工业化提供的积累,无论是资金之巨还是时间之长,都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的。
☆ (我省已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农业税逐步取消,“皇粮国税”退出历史视野。渴望富饶文明的农村,要迎来一个公共财政阳光普照的时代。广东省较快、较好和率先解决“三农”问题,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经过25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目前全省GDP总量已达1.6万亿元,人均GDP折合为2500美元,地方财政可支配收入达2000亿元。产业结构逐步向高级化和重型化方向转化,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表明我省现代化进程整体上已经进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实力。
☆ (农村发展新思路基本成型,要着力提升农业农村综合生产能力,要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市场化,形成产业链,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指导方针上确立确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全局意识;基本思路上要改变,挖掘农业内部潜力,调整结构增加效益,又要突破农业局限,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寻找出路,增加非农业收入;发展路径上要确立以规范化、制度化、法律化、科学化从根本上来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维。具体来说几个重点就是:大力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提高效益;与市场结合;建立公共服务体系;深化改革和加强领导。
>>> 专题解读:《2005年一号文件:关注三农》
专家研讨:《后农业税时代如何建设新农村》
全文:《李容根:“十一五”发展“三农”的新方略》
全文:《我国确定“十一五”期间农民教育发展目标》
广东“十一五” 之全面宽裕小康规划
每个人终日奔波,所希望得到的大概都是一个宽裕舒畅的生活,在这之外还能够安宁的感受家庭的温暖,得到精神的愉悦,并且参与到社会中去,人与人之间形成一种互相需要互相信任的氛围。如果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讲,每个人都在不断的努力尝试着爬到那个金字塔的高层--不再担心温饱,得到认同和需要。我想人人心中都有一个这样的“小康规划”,但是现实上我们的面前还摆着许多问题,关乎经济文化生活各个方面。解读广东“十一五”,让我们为自己为社会一起努力奋斗。
加快山区两翼发展--奔向全面小康
广东省第九次党代会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全省共同富裕。要加快山区开发步伐,增强东西两翼地区发展后劲,提高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努力实现各种类型地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 (把加快山区开发摆上重要战略地位)实行政策倾斜,加大对山区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山区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山区投资环境。尤其要加快中心城市与各市间和通向外省的高速公路建设。加大教育投入,加强人才培养。积极促进发达地区的产业向山区转移。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开发具有山区优势的资源加工型产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强化山区作为全省生态屏障的战略地位。培育一支热爱山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发动和依靠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努力改变山区面貌。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搞好对口帮扶工作,加强就业培训,扩大劳务输出。
☆ (增强东西两翼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大力推进海洋综合开发,加速海洋经济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经济实力,努力进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 (扶贫力度要加大,犹其要重视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问题)据悉,我省的有关部门正在研究起草“十一五”扶贫开发纲要。纲要将以“整村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和产业化扶贫为切入点,突出解决山区贫困地区“一保五难”问题。相信,在中央的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下,贫困人民走向幸福生活将指日可待。
>>> 全文:《广东省第九次党代会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要求》
改变增长模式--奔向宽裕型小康
广东的经济一直在走在全国的前列,实力无庸置疑。但是目前整个中国都处在一个大的转型期,我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要突破旧有的发展瓶颈,必须改变经济的增长模式。要重视并着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重视人才,使我省有竞争力的行业转向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领域,力争走在整个国际经济链的上游,以实现长远的发展。
☆ (张德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事关广东的前途命运)十一五年规划明确提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意味着自主创新已不仅限于科技层面,而是牵动经济社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并成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乃至事关国家全局的政治谋略。在上月召开的我省提高自主创新能能力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张德江也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视作“一场事关广东前途命运的决战,”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广东”的动员令。
☆ (科技创新在现代社会是支撑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经历20多年经济快速增长之后的今天,面对强手如林的国际国内市场,珠三角凸显了由创新能力不足所带来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低层次的严重劣势,以及资源、环境和人才的严重制约,使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增强科技竞争力,最根本的是提升自主创新力。广东要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重大跨越,特别是珠江三角洲要实现持续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率先基本现代化,别无他路,唯有自主创新。
☆ (人均GDP达到2000~4000美元的时候,便应该进入创新导向的阶段)事实上,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地区的人均GDP达到2000~4000美元的时候,便应该进入创新导向的阶段。珠三角地区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已达5000美元以上,即使把外来打工者计算在内,也已超过3000美元。因此,珠三角必须确立科技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减少对技术引进的过度依赖,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的科技优势,提高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能力。
>>>全文:《自主创新:事关广东前途命运》
GDP之外增加幸福指数--建设文化大省
GDP是个很奇怪的经济指数,一直以来被我们用来形容社会经济增长情况。实际上它往往只能描述发生了什么事情,却难以描述什么东西得到了改善,好比物理里说到的无用功,GDP是分辨不出来的。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钱似乎不再是缺衣少食时那么重要,更重要的是你是否过得快乐,是否能感知到幸福。衡量经济发展光靠GDP是不够的,还要靠冷暖自知的“幸福指数”。渊深者修诸己,汲养者惠于人,一个普通公民的小康规划里,怎么能少得了书本?怎么能少得了文化呢?
☆ (加强公民道德教育,以良好的价值观塑造群众,避免社会转型期出现价值空窗)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依法治省与以德治省相结合,既体现时代精神又继承传统,加强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注重创新,务求实效。
☆ (弘扬民族精神,以优秀的文艺作品激励人们前行,发挥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立足实践,着眼前沿,博采众长,积极创新,加强文化建设。坚持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力弘扬和培育广东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的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精神,使全省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充分发挥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对文化资源的集聚功能和辐射作用,逐步建成覆盖全省的文化产业网络。
☆ (举办各种大众化和高质量并行的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提升社会的审美能力)2005年我省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南国书香节,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第七届亚洲艺术节,性文化节等等,对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十一月,诸“节”狂欢,盛装华彩,给南国带来一番喜庆、祥和的气象。
>>>全文:《岭南十一月 诸“节”狂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