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感动2006年中国社会底层生活状况图解 (2人在浏览)

蛙子

在温饱线下苦苦挣扎。
荣誉会员
注册
2006-02-13
帖子
12,673
反馈评分
188
点数
101
所在地
孤岛
bg-cover.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bg-1.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生命诚可贵,精神价更高。一个人先要努力活下来,然后再活出精神面貌来。
一个年轻女导游的生死抉择
13056415_29522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这是文花枝车祸前的照片
  在身受重伤时,她将生的希望留给游客,把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湖南省湘潭市年轻女导游文花枝在危急关头,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人们的敬意。如今她已经被评为湖南省模范导游员,还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共青团员。国家旅游局在2006年1月专门作出了在全行业开展向文花枝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23岁的文花枝是湖南湘潭新天地旅行社的导游。2005年8月28日下午2时35分许,文花枝所带团队乘坐旅游大巴在陕西延安洛川境内与一辆拉煤的货车相撞。这是一次夺走6条生命、还造成14人重伤8人轻伤的重大交通事故。文花枝左腿胫骨断裂,骨头外露,腰部以下部位被卡在座位里不能动弹。营救人员迅速赶来,他们想将坐在前排的文花枝抢救出来,她却平静地说:“我是导游,后面都是我的游客,请你们先救游客。”由于伤势严重,8月29日,文花枝的左腿从膝盖上被截掉。
13056415_20060124144427421380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13056415_20060124144435807559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1月18日,截肢后躺在床上的文花枝(右)在妹妹帮助下用电脑上网

农民工妻子深夜在街头分娩 遭遇全体出租司机拒载

1月2日深夜10点30分左右,气温零下20度,沈阳市皇姑区昆山西路二手车市场门口的马路边,一个小生命在这里委屈地出生了。
  
  父亲焦急地脱下自己的毛衣,把刚刚出生的儿子和妻子一起紧紧地捂住。在一辆出租车拒载开走后,无助的他只能高喊“救命”……
  
  深夜 孩子早产在街头
  
  “刚到马路上,孩子就生下来了……我拦了好几辆车都不停,就使劲喊:救命!救命呀!”
  
  “露天出生,容易受风,新生儿很可能导致多种后遗症,你要清楚这一点!”半个多小时后的沈阳市第四医院妇产科,女医生大声告诫一个男人。后者一个劲儿点头。
  
  这个男人身上只穿着一件衬衣。记者一再问他缘故,他才激动地说:半个小时前,他怀孕八个月的妻子倒在地上,生下了一名男婴。
  
13001164_290955.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张向军得知早产的儿子病情加重不禁潸然泪下 本报记者 蔡敏强 摄
  
13001164_20060104090101351792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张向军照顾着产后病痛中的妻子。本报记者 蔡敏强 摄
  “9点多快10点,她说肚子疼挺不住了,我就背着她往外跑!刚到马路上,孩子就生下来了……我媳妇儿迷糊了,我拦了好几辆车都不停,就使劲喊:救命!救命呀!”
  
  在零下20度的寒风里,他把外衣和毛衣都脱了下来,把妻子和露天生在马路边的儿子紧紧捂住!
  
  幸好,一个路过的小伙子被喊声引来,赶紧掏出手机拨了120。
  
  约10分钟后,救护车赶来,把一家人送到医院。
  
  这个男人名叫张向军,今年34岁,家住朝阳凌源农村,来沈阳打工已有几年时间。
  
  瘦弱妻子产后开始发烧
  
  “我记得向军拦了一辆出租车,人家不拉;向军说我给你跪下行不,那人也不拉,开车就跑了。”
  
  昨天上午,记者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妇产科病房见到了张向军瘦弱的妻子宫贺兰。
  
  由于早产受寒、受挤压等状况,孩子身体状况出现异常,连夜转到了儿童医院ICU重症护理病房。
  
  “昨儿晚上差点没把我憋死……我记得向军拦了一辆出租车,人家不拉;向军说我给你跪下行不,那人也不拉,开车就跑了。向军喊救命,后来我就不知道了……”夫妻两人早已泣不成声,手紧紧握在一起。
  
  “听说孩子要不行了?”虽是询问,宫贺兰的眼泪却已打湿了枕头。得到记者“没事儿,放心”的回答后才躺下――她产后就开始发烧,现在全身都疼。
  
  孕期营养品:青椒炒豆腐干
  
  上次妻子想吃酸的,张向军给她买了二斤酸菜,现在挂在墙上还有一斤多。
  
  昨日上午,记者打车带着张向军赶往他的家――皇姑区与于洪区交界处的一片棚户区。近百米外,车就进不去了。记者跟在张向军身后,足足用了20多分钟才走到约1000米外他的家――一个大杂院中的一间小屋。
  
  在这间10平方米不到的小土屋里,一个挨着炕的灶台既煮饭又保温。一盘青椒炒豆腐干是怀孕期的营养品。上次妻子想吃酸的,张向军给她买了二斤酸菜,现在挂在墙上还有一斤多。
  
  “放这屋的东西,除非冻,不会坏的!”70岁的房主姜老太踹踹结了冰的水桶。“房钱都欠我仨月啦,加上电费将近400。”
  
  被欠的工资恰是救命钱
  
  “工钱要不回来……要不是没钱,我能租个打车那么费劲的房子?孩子能早产么!”
  
  昨天傍晚,记者陪张向军来到儿童医院,医生说孩子气管、肺部多处出血。
  
  “我这一年是实在没辙了,工钱要不回来……要不是没钱,我能租个打车那么费劲的房子?孩子能早产么!”张向军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40岁的钢筋工张武是带着张向军出来干活儿的老乡。
  
  他告诉记者:今年他们100多人在铁西、皇姑多处建筑工地打工,被欠了几十万元的工资,其中张向军一人被欠了一万多。
  
  工友们凑的救命钱用完了,张向军就四处求人,终于托妹妹借来2000元钱,然而这只够儿子一天的治疗费用。
  
  “可能还需要四五天才能撤下呼吸机。”一名医生说。
  
  “实在不行,我这孩子就不能要了,带回来,听天由命。”张向军两眼发直,已经满脸是泪。

男子闹市挥刀砍头自残 扬言剖腹自杀被制服

男子脑袋上和胳膊上流着血,30厘米长的刀抵在自己肚皮上,嘴里喊着:“你们别过来,不然我剖腹了……”
  
  对峙一个半小时后,一路过的社区工作人员趁机一脚踢飞他手中的长刀!
  
  “我想我媳妇儿” 自残男子对峙众人
  
  昨日15时,记者赶到沈阳市于洪区122中学附近马路上的事发现场,马路南侧一家复印社门口围满了人,人群中间,一男子跪在地上,右手拿一把约30厘米长的剔骨刀。
  
  男子头部右侧正在淌血,左胳膊上的一道刀口也在不停地流血。“爸,你把刀放下。”男子的儿子和几名policeman站在距男子约3米远的地方劝他。
  
  “你们别过来,不然我剖腹了。”只要policeman和他儿子一靠近,男子就把毛衫搂上去露出肚皮,把刀尖对准自己肚子,并不止一次地喊:“我爱我媳妇儿,我想我媳妇儿。”
  
  一围观者告诉记者,14时许,这名男子从复印社出来后,拿着一把刀就砍自己脑袋,后来policeman来了,他又砍了自己胳膊一刀。
  

13060163_295452.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男子手里的剔骨刀长约30厘米。本报记者王甜 摄
  
13060163_20060126074817616038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众人一齐上来将男子制伏。本报记者 王甜 摄
  
13060163_20060126074824105969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男子被制伏后,挣扎着不去医院。本报记者 王甜 摄
  “用这个绑一下” 路人递手绢时“夺刀”
  
  “policeman刚来那会儿,有一个policeman在前面跟他聊天,他要脱外面棉袄,这工夫,旁边一个穿便衣的policeman一下子拽住他衣领,他手里的刀一下就把那个policeman的手划出血了,给咱大伙儿都吓坏了。”围观者说,此后,持刀男子不允许任何人走到他身后。
  
  15时09分,他儿子走近他将电话递给他,他的四哥和他通话。
  
  15时13分,他儿子为他点了一根烟。
  
  15时15分,他儿子用毛巾将他受伤的胳膊包起来,他的刀一直拎在手里。
  
  15时30分,policeman开始部署,准备从复印社后窗户进去,绕到男子身后将他扑倒,一名policeman始终在陪男子谈心。
  
  15时40分,持刀男子的儿子向急救人员要来一块纱布,走到男子身边,帮他绑上。站在记者身旁一名穿棕色皮夹克的男子走上前去,从兜里掏出两块手绢,“大哥,用这个绑一下。”持刀男子先是一愣,见“皮夹克”没有恶意,放松了警惕,跪在地上,右手把刀立在地上,擎着左胳膊让儿子和“皮夹克”帮忙包扎。
  
  忽然,站在男子身边的“皮夹克”伸出左脚,一脚踢中了男子手里的刀,刀飞到两米外雪地上,男子的儿子趁机将其父摁倒在地,policeman等人一齐上来将该男子制伏。
  
  “你咋这么傻呀!” 前妻抱住自残男子
  
  男子被制伏后,挣扎着不去医院,这时,男子前妻冲进人群抱住了他,“你怎么这么傻呀!”在她劝说下,男子接受了急救。
  
  据男子的三哥说,男子和元配离婚后,与另外一名女子“搭伙儿”过日子,但最近这名女子忽然走了,“之前也闹过,把自己脑袋砍了,线还没拆呢,今天又喝点酒”。
  
  在医院内,记者见到了受伤的民警,他是柳条湖派出所所长,他的右手受伤缝了几针,“我本想趁他脱衣服的时候,用衣服把他的刀包住,没想到衣服被划破了”。
  
  据民警说,男子的行为已经涉嫌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急诊医生告诉记者,男子左胳膊肌腱已经断裂,“如果伤势严重的话也可能造成残疾”。
  
  对话“皮夹克”:“我没练过武术”
  
  “我的妈呀,我这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小蒋,你胆儿可真大。”制伏男子后,不少围观者将“皮夹克”围起来。
  
  记者了解到,“皮夹克”叫蒋玉森,40岁左右,是北海街道柳条湖社区公益岗位的工作人员。
  
  华商晨报:练过武术吗?现在害怕不?
  
  蒋玉森:没有。不害怕,赶巧了。
  
  华商晨报:怎么想起来这个方法呢?
  
  蒋玉森:我来20分钟了,一直想这个办法行。
  
  华商晨报:你这么有信心?
  
  蒋玉森:我也怕担责任,不过我寻思他肯定没劲了。
  
  华商晨报:事先跟policeman打过招呼没?
  
  蒋玉森:没有,来不及。
  
  华商晨报:万一把自己伤着怎么办?
  
  蒋玉森:(笑)这个倒没想过,他总那样也不行啊。
bg-2.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世界上最无私的是父母,最可贵的是亲情。

慈母嘴对嘴喂养儿子46年 曾考虑一起自杀

13131007_299675.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母亲武淑贞和她的残疾儿子。人民网供图
  
  儿子幼年患病致残,母亲武淑贞曾选择与儿子一起自杀,但最终演绎出46年不离不弃的真情故事
  
    46年有多长?46年母爱有多深?
  
  母亲武淑贞花白的头发、层层的皱纹可以作证。
  
  46年中为了让全身瘫痪、没有意识、不会开口讲话的残疾儿子活下来,母亲武淑贞每天抱着儿子像燕子喂食一样,先是在自己嘴中嚼碎,然后再嘴对嘴地喂给怀中的儿子。如今,母亲一天天变老,头发一天天变白,但让母亲高兴的是:病榻上的残疾儿子现在已经奇迹般地摇动手臂能与母亲简单地交流了。
  
    孩子患脑积水后遗症
  
  26日下午,记者来到江苏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豫苑新村,几经打听才找到这位可敬的母亲武淑贞和她的残疾儿子张春灏。这是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简易平房,然而就是在这样一间狭小的平房里,今年已75岁的武淑贞,拖着孱弱的身体,用伟大的母爱演绎了一段与残疾儿子46年相依为命、不离不弃的骨肉之情。
  
  1960年4月27日,在北国冰城哈尔滨市的一家普通楼房里,武淑贞的第二个男孩降生了,孩子白白胖胖的俊模样,让当医生的丈夫张桀越看越喜欢,遂给这个孩子起名叫小二,大名张春灏。当张家人还沉浸在添丁的喜悦氛围中时,病魔却悄悄地逼近了小二。在初生后的第七天,小二发起了高烧,虽然经过连续多日的治疗,可高烧就是不退,起初医生诊断为急性脑膜炎,可随着病情的发展,由脑膜炎又进一步转化为脑积水,并呈脑积水后遗症症状。武淑贞不甘心,她和丈夫连夜赶火车去北京求医,医生给小二子做了全身检查。一位护士把最终的检查结果告诉了他们后,又劝慰说:“孩子已经没有治疗的价值了,你们做父母的也尽心了,就放弃吧!”看着怀中还不到1岁、日日消瘦、还不时抽搐、脑袋也比同龄孩子大得多的小二,武淑贞既舍不得也不甘心。
  
  此后夫妻两人又先后到过沈阳、郑州、上海、福建莆田等地知名的大医院求医,但小二的病情仍然不见丝毫好转。不仅如此,脑积水后遗症呈现出的全身瘫痪、没有意识、到了说话的年龄也不会说话等症状更加明显。
  
    辞职后嘴对嘴养残疾儿
  
  1969年,武淑贞全家搬到了河南鲁山,为了一心一意照料好这个可怜的孩子,武淑贞毅然辞去了她所在军工企业中的优越岗位。由于小二没有牙齿,食物难以下咽,不能长时间吃流质的食物。为了给小二增加营养,武淑贞每次喂饭时都要把食品嚼碎,然后再嘴对嘴地喂给他,这一帮助小二的进食方式一直坚持了46年至今,由于小二常年卧床不能运动,46年间,武淑贞每天都要亲自给小二把尿把屎。小二隔三岔五会出现便秘,只要两天没有大便,武淑贞就要动手为他催大便。为了准确掌握小二的大便排放时间,武淑贞每年都要买一本台历,用撕台历的方式来掌握小二排大便的规律。冬天来了,她怕儿子小便挨冻,也是为了接尿方便,特地用一个旧茶缸当尿盆,还在外边缝制了一层棉套,用起来既暖和又方便。为了不让小二身上长疮,除了经常给小二翻身按摩外,白天的大部分时间,武淑贞都要把小二半抱在怀中摇晃、讲话。
  
  曾选择与儿子一起自杀
  
  2001年,更是让武淑贞雪上加霜,与她一起坚守小二多年的老伴张桀去世了。哺育病残儿子的艰辛,失去老伴的孤寂,让武淑贞感到太绝望了,尽管她的大儿子及大儿媳也经常不断地尽心尽力,但武淑贞实在经受不住这样的打击。为了不连累家人,武淑贞曾选择吃安定片的方式与儿子一起自杀。2005年9月31日早晨,武淑贞和小二每人吃了200片安定后,给大儿子留下了绝命书:“儿子,我和你弟弟先走了,你别难过,这是……”谁知绝笔信还没有写完,武淑贞就药力发作昏倒在床边。幸亏隔壁细心的邻居邬荣银发现及时,叫来了众人把她送到医院抢救,才挽救了母子两人的性命。
  
    伟大母爱的幸福时刻
  
  自杀未果,武淑贞更加认定了与残疾儿子相依为命的缘分,如今年纪大了,武淑贞抱不动小二,就学会坐在床边双腿并拢,巧妙地把他拖到自己的腿上哺食,就像一个老燕子呵护一只折翅的雏燕。
  
  目前,丈夫留下的抚血金已快耗尽,武淑贞以后的生活该怎么过?到现在,武淑贞总幻想着能有那么一天,小二能奇迹般地开口说话,喊她一声妈妈。如今在武淑贞46年的精心照料下,已是人到中年的小二,终于能摇动左臂与妈妈进行简单的意识交流了。这,就是武淑贞46年来最幸福的时刻了。

男子携女儿6年前遗体 爬上北京巨幅广告牌

 自称来自商丘,女儿6年前遇害后遗体一直被冷藏家中;警方劝说将其救下
  
  本报讯(记者温薷)昨天上午8时许,一名男子携带一名女童遗体,爬上北京市朝阳区京广桥西南角一块十余米高的广告牌。在其散发的“遗书”中,男子自称来自河南商丘,女童是他的女儿,6年前被人杀害后,遗体一直被存放在家中冰柜内。他认为凶手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于是带着孩子的遗体来到北京。
  
  经现场民警劝说,男子被消防云梯载下,女童遗体随后被运走。
  
  因围观人数众多,京广桥西侧辅路一度拥堵。
  
    女童遗体被缚高空
  
  事发地点位于京广桥西南角。昨天上午9时许记者赶到现场时,只见一具女童遗体被铁丝缚在一块大型广告牌的左上角,距离地面十余米高。
  
  仔细看时,女童身穿橘红色棉衣棉裤,外罩一件黄色棉背心,头部裹着一块红色棉布,双腿朝内蜷曲,裤腿右膝处隐约可见白色霜状物。
  

13129057_29954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昨天上午8时许,一名男子携带一名女童遗体,爬上朝阳区京广桥西南角一块十余米高的广告牌。本报记者张涛摄
  
13129057_20060228090540294734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李功见爬上京广桥旁的一块广告牌
  在广告牌正反两面之间的支架上,一名男子时而站立,时而走动,时而将头埋在女童遗体旁。
  
  该男子年龄约40岁,中等身材,身穿军绿色棉衣,神情木然,头发被风吹得凌乱。
  
  每隔一会儿,男子便向人群抛撒一些用A4纸张打印的“遗书”。
  
13129057_20060228090540350011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李功见趴在广告牌上,女儿的尸体则挂在另一侧
  
13129057_20060228090540445052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消防员救下李功见。本报记者徐胤摄
    女童遗体冷藏六年
  
  在“遗书”中,男子自称是河南商丘梁园区孙付集乡后桥楼村村民,名叫李功见。广告牌上的女童是他的女儿,名叫李美妮,2000年10月3日下午被人扼颈杀害,裸体弃于村中一口井内,死时年仅4岁。惨剧发生后,全家悲痛欲绝,李妻精神失常,李的哥哥也因心肌梗塞去世。
  
  该男子在“遗书”中称,自6年前爱女去世,他便将女儿遗体存放在家中冰柜内,至今已有2000多天。他认为凶手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罚,于是带着孩子的遗体来到北京。
  
  据了解,今年1月5日,有网友在chinaren论坛上转载了“李功见”用冰柜冷藏爱女遗体一事,内容和该男子散发的“遗书”内容相同。网友纷纷发帖对“李功见”的遭遇表示同情。截至昨天,该帖子点击率已经超过13万人次。
  
    男子经劝说被解救
  
  目击者杨先生称,昨天上午8时许他路过广告牌时,和几名群众同时发现了上边的男子和女童遗体。有人随即报警,呼家楼派出所民警、朝阳police分局民警和消防队员陆续赶到现场。民警在广告牌四周拉起警戒线,消防队员将云梯车停靠在路边,并铺设充气垫。
  
  9时55分,一位民警随消防队员乘云梯吊篮,升到与男子平行的高度。男子情绪紧张,作势要往下跳。民警连忙展开一张写有红色字迹的白纸,比划着试图同男子对话。
  
  经过民警半小时的劝说,男子同意下来,自己拉过云梯吊篮上的安全带拴在腰间。10时24分,男子落地后被警方带走。10时41分,消防队员乘云梯登上广告牌,解开女童遗体上的铁丝并将其载下,随即运离现场。
 
bg-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面对挫折迎难而上,才能赢来美好的明天。

佘祥林走出冤狱一年 称常梦到冤死的母亲

  12年前,他因为杀妻被抓入狱,1年前,妻子“复活”,他沉冤得雪,如今他生活得怎样――佘祥林:走出冤狱的这一年
  核心提示
  “3月28日,是我的生日,这一天,我一岁了。”40岁的佘祥林说。
  从一个精壮汉子,到一个十恶不赦的杀人凶手,再被无罪释放,佘祥林在监狱中度过了11年光景。
  2005年3月28日,农妇张在玉从山东回老家探亲。在湖北京山县雁门口镇居民乃至京山警方看来,她应该是一个死人,早在1994年,她就被其丈夫佘祥林以残忍的手段杀害了。
  
  张在玉的“复活”,迅速洗清了佘祥林的不白之冤。
  如今离妻子“复活”之日已整整一年,在这一年当中,备受国人及媒体关注的佘祥林身上究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一年当中佘祥林案又会给中国的司法体制带来什么样的悄然变动?
  
13205840_304135.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现在的佘祥林
  
13205840_2006032916013872523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刚出狱时的佘祥林
  
  
13205840_20060329160138131457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重新获得自由的佘祥林,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给母亲上坟。《燕赵都市报》供图
  
  愿与女儿一起成长
  3月22日,佘祥林告别故土,移居宜昌,随同他前往的,只是他在京山时购置的一台电视机及一些简单的日用品。
  之所以选择来宜昌定居,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女儿佘华荣在这儿,他想创造更多的条件,能与女儿在一起,“我亏欠女儿11年了,该尽一尽做父亲的责任了”,佘祥林说:“我被抓走时她才只有几岁,原先想着她能长个高个儿,将来培养她打篮球,可我进去5年以后她再去看我,我真的就不认识她了,又黑又瘦,明显营养不良,直到管教干部提醒我,我才敢认女儿”。
  从佘祥林走出监狱的那一天,女儿就再没离开过父亲一步,这个十几岁的姑娘甚至连晚上睡觉也要与父亲挤在同一张床上。
  出狱后的一段时间,佘祥林知道了女儿这些年外出打工所受的委屈,所以,她对女儿已在广州谈了男朋友的这一事实并不打算过多干涉。“你想,一个女孩子,父亲把母亲给杀了,被关进了监狱里,外边人会怎么看她?我知道,她辍学并不全是因为经济原因。她太需要一个坚实的臂膀来依靠了,那男孩子专程来过京山,我见过,是个好人。”佘祥林最终做出了让步。
  父女俩的分歧显然不仅仅是这些,她甚至忍不住多次开玩笑教训父亲,说他思想太保守、陈旧,还一直停滞在入狱前的老观念上。但11年的差距又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弥补。比如手机,入狱前他见都不曾见过,在监狱中,他也仅仅是远远地看见管教干部们用过。虽然他现在也拥有了一部新手机,那是在广州打工的弟弟佘梅林送给他的,可他基本上不发短信,也无法收看短信,因为他的眼睛只有0.1的视力,那还是在广州做过手术之后才恢复到的最佳状态。畏光,专注地凝视就会恶心和晕眩,一位著名眼科教授无奈地表示,他的视力无法矫正,亦不能佩戴眼镜。
  还有就是女儿的红头发,父女见面的第一眼他就看不顺眼,可女儿说他老土不懂得美,并建议他理发时也染染,并觞跤停“为她再找个妈妈打些基础”,可他总说自己头发又没白,“花那钱干啥?”最终,女儿还是听从了父亲的建议,把头发变成了黑色,在去三峡职业技术学校上学之前。佘祥林说起这些,显得极为兴奋:“女儿还是听我话的,但我不会干涉她太多,我俩在一起就像是朋友,我现在打算到宜昌买房子定居,想得更多的,就是与女儿多在一起待上一段时间,等她将来能自立了,我也就该离开了,现在,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与女儿一起成长。”
  抽空,他还会看一本名叫《中国司法赔偿》的书,当然是在放大镜的帮助下,这是本由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法官学院陈春龙教授写的专业书。但眼睛的疼痛使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将这本近四厘米厚的书看完。可佘祥林固执地说:“我一定会想办法看完的,并会力所能及地多学一些法律知识,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最起码能开导开导那些孤立无援的人们。”
  常梦到冤死的母亲
  “有人说我是因祸得福。”佘祥林毫无表情地说,还有人问他近百万元的赔偿值不值。“拿到这些钱后,就像把妈妈的生命捏在自己手里。”
  在被宣告无罪释放那天,佘祥林首先来到母亲杨五香的坟前,跪倒、哭泣、上香。“她死时没有闭上眼睛,父亲用力才抚上她的眼睑。但在下葬时,盖在脸上的黄纸被吹掉了,她的眼睛仍然睁着。”佘祥林说,出狱后妹妹告诉他的这个场景最近总是出现在梦境中,“她是死不瞑目啊。”
  在家的那段日子,佘祥林经常会到母亲的坟头上香,并沉默地坐上许久。这个时候他常常会怀念母亲做的饭菜及那时的完整家庭。顺便,他会给当年被误认为妻子的那具无名女尸的墓坑上一炷香,女尸已被移走,只剩下偌大的一个墓坑横在母亲的坟边,“她也是个可怜人”。2005年10月27日下午,佘祥林获得了京山县police局赔偿的45万元,其中包括他的母亲杨五香被关押后死亡,police机关支付的死亡补偿金22万元。加上荆门市中院的赔付,佘祥林及其家人累计获得70余万元国家赔偿。此前,雁门口镇g-o-v还向佘发放了20万元生活困难补助款。
  佘祥林说,家里人对这个数额是满意的。
  佘祥林首先用这些钱给最小的弟弟佘梅林在京山县城买了一套房子,这个弟弟因为受他牵连,至今仍没成家,况且这么多年是他一直带着女儿佘华荣外出打工。
  年前,佘祥林还花两万多元钱在自家的老屋后面又盖了几间新房,这主要是为父亲考虑的,因为父亲不愿离开故土。
  母亲的去世,让佘祥林对父亲有了更深的依恋,他曾试图把父亲带到城市跟他一起生活,可父亲说“不习惯”,他只得放弃,但他表示,“等女儿大了,能独立了,我会考虑回家与父亲一起生活的”。佘祥林还十分郑重地说:“我从来不与不孝顺父母的人结交朋友,以前是,现在还是,将来也不会改变。”
    对待再婚谨慎小心
  宜昌街边处处盛开的桃花再次勾起佘祥林对往事的回忆,12年前,也是在这个姹紫嫣红的季节,他的妻子张在玉突然失踪。
  1994年4月11日,因涉嫌杀害结发妻子张在玉,佘祥林被湖北省京山县police局刑事拘留。在经过三级法院的四次判决之后,1994年10月,佘被判死刑,佘祥林上诉后,湖北省高院认为此案疑点重重,发回重审。1998年6月15日,京山县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佘祥林有期徒刑15年。
  佘祥林至今仍不能明白12年前张在玉离家出走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他现在还不时与张在玉联系,虽然她现在已经又在山东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
  经过这一番波折,佘祥林对婚姻有了更深的体味,他总结说:“婚姻是第二次投胎,第一次投胎是父母给了你生命,可这第二次投胎可就真的决定了你的大半辈子要过啥样的日子了,我这可是活生生的例子。”
  现在,这个40岁男子的情感深处还会不时有来自异性的问候,但他每次都以一种固执的卑怯闪得远远的。“我只能拖累她们”。
  在佘祥林的床前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摞摞已经拆阅的信件,有数百封,来自黑龙江、福建、云南等全国各地。
  一名残疾人讲述自己的奋斗经历后提出与佘祥林共勉:“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儿。你都是‘死’过一次的人,还有什么不能面对?!”
  尤其令佘祥林感动的是,一名深圳市的女青年劝他不要悲观失望:“面对生活,你没有失望,面对挫折,你没有倒下,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不要灰心,真正的爱情很快就会降临到你的身边。”在信中,该女青年诚恳地邀请佘祥林到广东做客,帮他抚平心灵的伤痛,“如果觉得合适的话,愿意跟你组建一个恩爱的家庭”。
  北京的一位27岁的王小姐则从佘身上看到了某种“纯净的东西”,她同时还很痴迷他能够坚持11年苦求清白的“硬气”。王是一个外国语学院的毕业生,曾就职于深圳一家知名企业,并被公司派往阿根廷工作。回国后,她在一家电视台做过主持人,王小姐说,她在这座城市里看到了太多的虚伪和丑恶,所以“佘祥林身上的纯净更显得珍贵”。她还打算带他出国,开眼界,见世面。
  佘祥林小心翼翼地听着话筒里传来的每一句话,对方标准的普通话让他感觉与她距离遥远,等到看到王小姐的照片及资料传真,佘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佘祥林对王小姐表达的爱情没有信心,并忧虑对方在与自己的交往中会受到舆论伤害,“我不是不想成家,只是没遇到合适的,我想找一个与我能同甘共苦,并且悬殊不是太大的,但这的确挺难的,一个人过不容易呀,你想我现在基本上早上不吃饭,中午及晚上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生活太没规律了”。
  这种生活的无力感不只是发生在情感领域,佘祥林对自己今后的人生之路亦感到迷茫。“我的身体已经不能恢复,我还能做什么?”他问记者,“你看我现在上身已热得冒汗,而下身则冷得发抖。”佘祥林下身因长年戴着脚镣而导致双腿肌肉萎缩,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他仍不得不穿上厚厚的秋衣毛裤。佘祥林说他现在每晚只能连续睡三个小时的觉,更让他痛苦的是,视力的缺陷使他没有办法看书、看电视或者学电脑。“电视只能当广播听,看书要用放大镜,但看一会儿就要歇歇。”
  “我有时候甚至觉得不出狱还好受些。因为在监狱里你不知道会跟社会脱节得这么厉害,那时总觉得能够赶得上的。现在才发现力不从心,无法选择。”佘祥林说,在监狱里的11年是中国社会发展最快的时期,入狱时还没有手机、VCD、DVD,现在全都普及了。
 司法体制因他而变
  2005年4月1日,愚人节,佘祥林走出了监狱。他的重获清白与自由,被评论者称为一个偶然因素改变的司法冤案。由佘案引发的对中国司法体制弊端的反思及司法改革的讨论成为一时之热点。
  有评论说,冤案的产生,源于一个“把冤案办成铁案”的可怕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几乎每个环节都违反了法律严格规定的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甚至从根本上背离了司法公正和独立的基本原则”。
  佘祥林出狱后,湖北省纪委牵头、湖北省检察院参与组成了佘祥林案纠错专案组,对当年涉案的28名policeman进行了调查,包括京山县police局一位副局长在内的7名民警被叫到武汉谈话。
  在去年4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万鄂湘说,怎样用司法手段保护人权、保护无辜;出现疑罪的时候,是疑罪从无还是疑罪从轻;到底是听从民意还是听从事实等,这些都值得思考。
  在佘祥林案发生后,湖北省政法系统进行了专项整改活动,集中自查出有问题案件27个类别,采取定领导、定专班、定责任、定时限的办法,进行了认真整改。
  去年8月17日,湖北省召开规范执法行为制度建设研讨会,湖北省有关领导要求“力堵漏洞,防止类似佘祥林案件的再次发生”。
  随着佘案等重大案件的披露,最高检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对刑讯逼供的监督将作为今后侦查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组织的police讯问制度试点工作在全国三个基层police局展开,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允许律师在场、录音及录像。
  更多的评论者注意到,佘祥林案平反昭雪所依赖的竟是张在玉探亲这样一个偶然事件,从而对中国司法体制的自我纠错能力提出质疑。
  在佘祥林案发生的前后,媒体还报道了湖北钟祥投毒案、唐山李久明冤案等,这些案件不但使人们对刑讯逼供、先定后审的传统司法理念和实践进行思考,同时也掀起又一波要求最高院收回死刑核准权的呼声。
  去年10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明确提出,将死刑核准权统一收归最高院行使。最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死刑核准权的收回,对于落实宪法规定、保障人权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他想设伸冤基金会
  在中国司法体制的悄然变动中,佘祥林又陷入了另一种烦恼,他说:“那么多找到我的求助者让我疲于应付”。
  江苏一妇女,因为地被邻居占了,邻居有势力,在她四处告状时把她当成精神病多次关起来,她就偷偷跑出来讨饭找到佘祥林,想向他取经,可佘祥林除了安慰她,并无良方。
  黑龙江一少年,父亲及兄弟被杀死家中,可凶手被抓后因证据不足又被放了出来,至今案子没破,少年经人指点借钱坐车来找佘祥林。
  类似的求助者,佘祥林接待了不下20个,他知道仅凭他一人力量,想要帮助这些人简直是痴人说梦,他曾有过一个念头:用这笔国家赔偿创办一个专门为人伸冤的基金会,但他感觉与此宏大目标相比,这些钱可能只是杯水车薪。

前全国女子举重冠军今当搓澡工 生活拮据

  3月15日14时许,长春市一家浴池内,热气蒸腾。女搓澡工熟练地套上洗澡巾,使劲在女浴客后背上搓着……“你是全国举重冠军?全国冠军给我搓澡?”女浴客很吃惊。搓澡工没有回答,她疲惫地坐在角落里,表情尴尬。
  
  一年前邹春兰跟丈夫一起来到长春市的这家大众浴池打工,靠给顾客搓背,赚取微薄的收入。十几年前邹春兰曾是闪耀体坛的全国举重冠军,打破过全国纪录、世界纪录。
  
  邹春兰的住所是一间面积不足5平方米的房间,除了床,一张茶几占据了房间的最大面积,上面放了一台小电视,旁边有一袋鸡蛋。“长时间吃米饭白菜,实在受不了,就炒两个鸡蛋解解馋。”邹春兰说。
  
  在一张圆桌上,邹春兰精心地摆弄着自己获得的各种举重奖牌14枚,其中金牌就有4枚。
  
  “有些漂亮的金牌都让亲属要去了。这些奖牌曾让我自豪,但现在留给我的只有痛苦的回忆。”
  
13192601_30337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邹春兰在清扫浴池,这是她每天都要做的工作之一。
  
13192601_2006032409570461197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午饭很简单,白米饭加炖白菜。
  
13192601_20060324095743508807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浴池为邹春兰夫妇免费提供了一间5平方米的房间。
  
13192601_20060324095809912281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邹春兰正摆弄以前她比赛赢得的奖牌,其中有四枚是金牌。
  
13192601_20060324095814742065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邹春兰对着镜子,清理冒出来的胡茬儿。受早年训练的影响,身体出现了很多男性体征,面对窘迫的生活,为举重付出了所有青春的她时时深感痛苦。
  
13192601_20060324095819860772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客人不多的时候,邹春兰会坐在浴室外的凳子上休息一下。
  1987年9月,在全国举重冠军赛,邹春兰取得抓举第二名、挺举第一名的成绩。
  
  1988年秋天,全国举重冠军赛,夺得44公斤级的抓举、挺举、总成绩3枚金牌,其中挺举、总成绩打破了世界纪录。
  
  1990年11月,全国举重冠军赛,打破48公斤级全国纪录。
  
  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由于伤病,是邹春兰惟一没有取得奖牌的比赛,同年退役。
  
  2000年,在举重队食堂工作过一段时间以后,29岁的邹春兰拿着自己的档案,告别了同事和朋友,黯然离开了举重队。
  
  现在,每隔两三天,邹春兰清晨起床后,她都要照很长时间的镜子,看脸上的变化,拔掉嘴边冒出来的黑黑的胡茬。在邹春兰身上,很多地方都带有明显的男性特征,小腿上的腿毛很重,声音厚重、沙哑,皮肤像男性一样粗糙等等。为了保持女性特征,邹春兰需要不断服用雌性激素类药物,这让她花费了不少钱,但是收效甚微。虽然曾是全国冠军,但是她觉得自己连普通人都不如,异性体征时常出现,自卑的心理直到现在仍在伴随着她。
  
  “我现在只有不到小学3年级的文化,拼音都不会。”邹春兰说。由于常年从事体育训练,邹春兰把学party沟谆姆狭恕3了没有文化,她还缺乏一技之长。长期进行举重训练,邹春兰在实用技术方面没有任何专长,改行学别的又很慢……离开举重运动后的邹春兰感到举步维艰。在狭小的房间里,沉默了很长时间,邹春兰说:“回首痛苦的往事是一种折磨。?br />
8岁女孩撑起一个家

  昨天,倪东艳母女比过年还高兴。在社会各界关注下,她们终于搬进了福利院的新家,成为鹅池镇福利院第一个入住者。
  
  为母亲梳妆打扮
  
  听说马上要搬家,倪东艳一路兴奋地从学校跑回家,还没走拢便扯起喉咙吼:“妈妈,要搬家了,快收拾东西。”
  
  母亲陈爱娥一脸茫然望着女儿:“搬啥子?”
  
  “别问了,快换新衣服。”小东艳翻箱倒柜,找出前几天好心人送来的新衣服,为妈妈换上。又打来水,一边为妈妈洗脸、洗手,一边用大人的口吻叮嘱:“到了那边你就不能在地上爬了,要爱干净。”
  
  她自己也换上一件红色新棉袄,对着镜子打理头发。
  
    全部家当一木箱
  
  搬家丝毫不费神,因为家里根本没有什么值得搬的东西。帮忙搬家的g-o-v工作人员告诉她们,新家里,床铺、衣柜、棉被、碗筷都有。收拾半天,就只装了一个木箱,里面有棉被和别人送的新衣服、文具。
  
  还有4个洋娃娃,都是好心人送的,小东艳一直把它们紧紧抱在怀里,不时和它们说着悄悄话:“你们必须和我一起到新家去,可不许调皮哟。”
  
13184581_20060321113247412788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母女俩高高兴兴地在门外等着搬家的人的到来
  
13184581_20060321113247456668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依依不舍离开老屋
  
    妈妈9年来首次出门
  
  中午12时许,村民开始帮忙扛着木箱下山,小东艳抱着洋娃娃告别乡亲们,一步一回头望那生活了8年的破屋。走出院坝,她脸上没了先前笑容。突然,她冲回去打开房门,看了看,又低头走出来。
  
  3名g-o-v工作人员艰难地搀扶着陈爱娥走出家门,尽管不知自己要去哪儿,但她似乎从众人的眼神中看出,这一定是个好去处。小东艳说,妈妈嫁到倪家9年来,这是第一次出门。
  
13184581_20060321113247473415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新家的感觉真好
  
  搬入新家后哭了
  
  福利院位于3公里外的学堂村。明亮的房间、雪白的墙壁、崭新的地板砖和家具,有专人做饭、护理,这些都完全出乎小东艳预料。
  
  坐在新床上,小东艳突然眼睛红红的:“这儿太好了,可我还是想回家。”再三追问,她才小声说:“我想看爸爸怎么办?”当听说可以趁周末回家去给爸爸上坟后,她才破涕为笑。
  
  看到福利院里用水很方便,小东艳收拾妥当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妈妈洗衣服。脏衣服足足装了一个大塑料盆,可小东艳很开心。在这里,她还可以到附近邻居家看电视,之前,她从来没看过电视。
  
  新学校里成“明星”
  
  为了方便上学,小东艳也由原来的胜利小学转到了离新家只有200米远的学堂小学。
  
  刚踏进这个完全陌生的学校,全校同学便像追捧明星般拥到她身边,因为他们早已知道,这位新同学目前正受到全国关注。
  
  这阵仗可吓坏了小东艳,她胆怯地低着头,但同学们的热情很快就让她不再拘束。
  
    各界捐款逾6万
  
  昨天下午,记者在鹅池镇邮政所看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汇款单已有30多张,还有100多笔直接打在专用账户上的捐款。
  
  截至昨天下午,倪东艳的捐助专用账户上已有各界捐款6万余元。 
bg-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贫穷中往往能孕育伟大的灵魂。

八旬老人靠拾破烂抚养六名弃儿

13287064_308465.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4月26日,赵景华老人在吃午饭。老人每天7点半出门,下午3点左右回家,自己带的一个馍就是午饭。
在陕西省兴平市庄头镇,79岁的
赵景华
老人远近闻名。30多年来,他靠收破烂养大了六名被父母
遗弃

婴儿
。这六名孩子中有四个是赵景华老人在
收破烂
时捡到的,另外两个是别人放在他家门口的,除老人1974年在庙会上捡到的老大会英已经出嫁外,其他孩子的年龄分别为:17岁的桃英、13岁的丰英、10岁的送英、8岁的留英、6岁的梅英。三年前,赵景华老人相濡以沫的老伴去世。现在,年近80的老人每天仍是早出晚归,走40多里路,挣十几块钱,这是一家人一天的生活费。“不敢停,一停家里就没吃的了” 赵景华老人对记者说。
13287064_20060429112107371945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4月26日,赵景华老人拉着收破烂的车,和孩子在一起。新华社记者丁海涛摄
新闻回顾
今年79岁的他,在拾破烂的生涯中,先后拾养10个遗弃女婴。30多年来,他把全部的爱倾注在这些女儿身上,演绎着让人感佩的人间真情――
“看,那就是我爸!”赵景华的三女儿丰英指着远处一个拉着架子车的身影说。
“啤酒瓶,一个两毛。这个破盆,给你一毛对咧!”
这就是我们找了两天,追了八个村才见到的兴平市流顺村拾破烂老人赵景华吗?
低!瘦!黑!佝偻着背。苍苍的白发在阳光下显得十分耀眼。上身穿着一件黄绿色的背心,脚上穿着一双蓝色的球鞋,浑身上下沾满了灰尘。尤其是那双晒得皲裂的黝黑的双手,不时抽动着我们的心。
这两天的苦苦寻找,曾不止一次地想象着这位赵景华老人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4月19日,终于在离赵景华的家有十几里路的邻村找到他时,被强烈地震撼了。
但是从赵景华闪烁着光亮的眼睛里,我们感受到了这位79岁老人身上的一种精神和力量,感受着他心中承载的巨大善心。
拾养的老大已经出嫁老小才6岁
赵景华以拾破烂为生,1951年他和老伴从陕南的大山里流落到兴平市流顺村,在一堵破墙旁用秸秆搭了一个窝棚安了家,以拾破烂为生。
1974年的农历正月二十九,赵景华怎么也忘不了这一天,那是拾老大“会英”的日子。
这天,他和老伴去会上赶集,却遇到了被人遗弃的女婴。当时,孩子的脐带还带着血。虽然围着看的人很多,却没有人愿意抱走。他和老伴实在是心疼孩子,不管怎么这都是一条命啊!他们决定把孩子抱回家。慢慢地,他们才发现这个孩子有轻微智障,但他们还是把她养大成人了。如今,这个叫“会英”的孩子已经30多岁,出嫁到了邻村,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
从此,赵景华和老伴开始了他们人生的爱心里程。拾破烂的他长年奔波在各个乡村,于是一次又一次让他碰到被狠心父母遗弃的女婴。这些孩子有的正常,有的残疾,赵景华三十余年间,仅靠着拾破烂的微薄收入,先后收养了10名遗弃的女婴,最小的“门英”今年才6岁。
为养孩子他“奢侈”地买了5973袋奶粉
“今天还算不错,卖了59.3元。”
赵景华一双黝黑皲裂的手紧攥着刚刚卖得的钱,像孩子似地笑着说。笑脸上的皱纹在提醒着我们他已经度过的79个春秋。
“除去收破烂时付出的钱,今天能挣十八九块钱吧。”老汉很高兴地自言自语。
是啊,这十几块钱在普通人的眼里也许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但对赵景华来说,他拾破烂挣的每一分钱,都关系着目前还收养着的5个女孩的生活。
在与我们一起回家的路上,赵景华说,正常的情况下每天能挣到15元钱左右。而每天要买5元钱的馍(二十个),3元钱的挂面(一斤半左右),如果还有些额外的开销的话,所剩的钱也寥寥无几了。“所以除了下大雨之外,我每天都得出来,停一天,孩子们就没得吃了。”赵景华无奈地说,“以前就是下大雨的时候我也没停,出门的时候我都告诉娃,雨要是下得大了,就往邻居家里跑,担心棚子塌了砸到娃。就是出门了也不放心。所以以后下大雨的时候,我就不拾了。”
赵景华所说的他们曾经的“家”,不过是用牛毛毡盖的棚子。现在他(老伴在三年前去世)和收养的5个女娃,在2006年春节后搬到了由g-o-v出资买的三间新房――庄头乡流顺村268号。目前的5个孩子中,老大已经16岁,但是由于她的左手和左脚有残疾所以没有上学。最小的刚6岁,还不到上学的年纪,和大姐一同呆在家里。
此时刚好是中午,在村里上学的三个女娃也回家吃饭了。我们带来了一些糖果,递给了她们。5个女娃分着糖果,同时也不忘剥一颗给“老爸”。一时间姐妹围着“老爸”,抑或是姐妹之间的嬉笑追逐,使得原本空荡的房子顿时热闹了起来。
家里的饭是由赵景华来做。“每天晚上回来多做一些,得够她们第二天吃一天的。”在伙房里,赵景华一边热着昨天剩下的面条,一边说。
我们也在赵景华幸福的笑容中听他讲着收养10个女娃的故事。
最初捡到的是一对双胞胎,后来养了不到一岁就送人了;还有两个是病死的;现在带大的这6个女娃倾注了赵景华和已故妻子全部的心血。为了她们能够健party沙ぃ多年来,赵景华曾经为养这些孩子们“奢侈”地买下?973袋奶粉。更难得的是,有人多次出大价钱想买他的女儿,他都以“搬座金山也不换”全回绝了。
女儿们的名字都有特定的意义,表示着当初是在哪里捡到的。
“老大会英,是在集市的‘会’上捡的;桃英是在西面的桃园里;门英是一天晚上11点多别人扔到了我们当时住的棚子的门口……”赵景华解释道:“在身边带大的老大应该算是会英了,现在虽然嫁人了,但会英还是时常回‘娘家’来看妹妹。现在身边还有5个女娃。”
对于现在身有残疾的老二桃英,赵景华还是心有愧疚。“桃英刚会走的时候发了一次高烧,我和老伴带她到医院去看病,由于没钱而耽误了桃英。不过回到乡上,乡里的好心大夫都没收钱,总算是保住了桃英的命。”坐在赵景华身边的桃英,这时也不知道想起了什么,搂着赵景华的脖子,说起了悄悄话。就是这个桃英,在被她亲生爸妈给认回去后,没过多久又回到赵景华身边。她说:“还是这里好。”
看着一老一小这样温馨的一幕,我们不禁想起了在寻找赵景华的路上,丰英(老三)说起她眼中的“老爸”。丰英在懂事以后就跟随“老爸”出门去拾破烂了。所以,“老爸”平常会去哪些村,哪个村的路怎么走,到废品收购站时卖的东西该放在哪里,她都一清二楚。“我爸真的很辛苦!每天拾破烂他要走四五十里路,不管刮风下雨,有时生病了还要出去!”性格内向的丰英,边羞涩地搓着手边说。每到寒暑假,懂事的丰英还会帮“老爸”拾破烂。
当我们不解地问赵景华,要找养老送终的后代捡一个也就够了,为何要一下子捡了三十年,收养了10个女婴,使原本就很贫寒的生活雪上加霜呢?赵景华说:“当时也没想那么多,见了娃,就觉得怪可怜的,那是一条生命啊,我就是想尽自己的力量救活她!人心都是肉长的呀。”三年前,老伴去世后,所有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已经76岁高龄的赵景华一人身上,赵景华还患有哮喘等很多疾病。赵景华说:“带大孩子们,虽然苦一点,也都过来了,但真的希望不会再有下一个‘门英’出现。孩子们都应该有疼爱她们的父母。”
一位拾破烂老人承载多大善心
30年来,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赵景华总是拉着他那辆破旧的架子车,早出晚归,走村串巷,吆喝着,喊叫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靠卖出的一堆堆破烂,艰难地养育着他视为亲生骨肉的孩子们。
身处异地他乡,没有房子,没有户口,没有土地,没有人来帮扶他,他就这样走过了冬天,走过了春天,默默地将被人另眼相看的一个个弃婴养育成人。
赵景华的善心还是感动了左邻右舍,人们由不解到理解,由冷漠到同情,由同情到感化,终于用善心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一传十,十传百,连咸阳市和兴平市的领导也被感动了。四个月前,时任咸阳市代市长的千军昌让村里人大吃一惊地走进了赵景华的破房子,拉住了赵景华粗糙的手,百感交集。之后,好事接连不断:赵景华搬进了g-o-v买的新房子,告别了住了几十年的破房子;当了几十年黑人黑户的赵景华和在他身边的5个孩子都报上了户口,第一次理直气壮地成为了村里人。
赵景华的善心似乎得到了好报。但我们看到,已经年近80岁的他,为了养育还未成人的5个孩子,依然起早摸黑地拾着破烂,依然还要既当爹又当妈,依然还要为孩子们的生存操心。这对一个一生受苦、身心疲惫的老人来说该承载多大的善心,这颗善心不知还能承载多久……
13287064_20060429112111801770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4月25日,赵景华老人一家在吃晚饭。有菜有米饭,这饭为招待客人而准备,是一月中最好的一顿饭
13287064_20060429112116239400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馍夹辣子,是孩子们的早饭和午饭
13287064_20060429112120633266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4月27日清晨,老人做好饭后打发孩子们吃饭上学。老人没有地,一家人买粮吃。6个人一天要吃20几个馒头,得花六块钱,这就花去了将近一半的收入
13287064_20060429112127135609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4月26日,赵景华老人(右一)在废品站交废品。老人每天靠卖废品收入的十几块钱是一家人唯一的经济来源
13287064_20060429112133166231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4月26日,送英上五年级,她的一位老师得了重病,她想朝爸爸要五毛钱作为捐款,这让老人非常为难,最后还是给了孩子这五毛钱。
13287064_20060429132715984430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4月25日,6岁的梅英(前)和自己的两位姐姐玩耍。老人将捡到孩子的地点作为孩子的名字。梅英是别人放在他家门口的,因此叫“梅英”(“门婴”的谐音)。这个小女孩因患有兔唇被父母像垃圾一样遗弃,如今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做了手术,漂亮活泼,人见人爱。
单身母亲住窝棚7年摆摊赚钱 供出3个大学生

  她,蜗居在塑料布和木板建的窝棚里7年,尝尽人间艰辛
   她,靠卖冰糕供一对儿女和失去父母照顾的侄女上了大学
   她,一直隐瞒自己的蜗居生活,手术后化妆打消孩子的挂念
   她叫麻桂荣,曾被评为“感动松原十大杰出母亲”
   这天,松原市区突然大幅度降温,白天的气温已经达到零下。育才小区的门口仍然站着一位中年妇女,她戴着早就被城市妇女淘汰的旧式头巾,穿着很旧的男式棉鞋、老式军裤和又旧又脏的薄棉外套,脸上和手上深深的皱纹使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上10岁。她在冰柜前卖雪糕汽水,还兼顾一个小小的水果摊儿。很多居民和行人都愿意买她的东西。他们说,这个住在小窝棚里的女人要供3个孩子上大学,大家该帮帮她。
   她叫麻桂荣,今年46岁,10年前从长岭县农村来到市区做小生意。
  

13269771_307651.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麻桂荣和她简陋的小窝棚
  
13269771_20060424094605576008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侄女麻丽媛(左)、女儿麻立红、儿子麻立平
   有爱的地方就是家
   从这个小区门口向里望去,车库旁的一间小窝棚显得很刺眼:这间用木头搭建的蒙着塑料布的小窝棚,就是麻桂荣住了4年的地方。费力地推开木门,8平方米小窝棚里,只有一张简易木板床、一个破衣柜、一个破碗橱,剩余的地方堆满了水果箱和杂货。刚热好的饭菜很快就凉了,为了省钱,麻桂荣没烧炉子。
   屋里没有能下脚的地方,麻大姐有点儿不好意思,她说现在的条件已经很满意了,以前她连窝棚还住不上呢。和记者说了没几句话,她怕耽误卖东西,赶紧又热了一下饭菜,捧着碗跑到摊位前,在寒风中开了饭。萝卜白菜和咸菜在寒风中迅速变冷,可麻桂荣却吃得津津有味。她说,她每顿饭都这样吃。
   三个孩子的幸与不幸
   他们出身清贫、家庭破碎,一个瘦弱的女人却发誓,再苦再累也要改变他们的命运
   1983年,长岭县的麻桂荣和前郭县乌兰敖都乡兽医张俊结婚,先后生了一儿一女,生活过得平淡却很甜蜜。可是不幸随后接踵而来。1986年,张俊因尿毒症去世,麻桂荣把一对儿女带回了娘家。1988年,麻桂荣的弟弟患了精神病,弟媳撇下两岁的女儿离家出走,麻桂荣就收养了小侄女,对她视若己出。娘家原本就很穷,现在又有了3个年幼的孩子,麻桂荣用瘦弱的肩膀担起了全家的重担,勉强支撑着艰难的日子。
   孩子们渐渐长大了,陆续上学读书,而且成绩都很优秀。在农村,像麻桂荣家这样的经济条件,能供儿子上高中、两个女孩上初中就不错了。她却暗暗发誓,自己再苦再累,也一定要供3个不幸的孩子上大学,改变他们的命运。
   一个母亲的软弱与坚强
   遇到劫匪后,她依然早出晚归,她很怕再遇到坏人,但她更怕孩子们没有书读
   1996年,麻桂荣把3个孩子托付给在长岭的父母,独自到松原打工,赚钱供孩子们念书。看别人蹬三轮车拉脚挺赚钱,她就用仅有的200元钱买了一辆三轮车,可乘客一看她的长辫子,怕她没力气,谁都不坐。麻桂荣一狠心,来个“女扮男装”,这回生意有了。三轮车一蹬就是3年。
   但麻桂荣毕竟是个女人,三轮车蹬久了就感到胸闷气短还头晕,她却舍不得去医院检查,也不愿休息,因为她不知道,自己一停下来,3个孩子咋办。1999年春,麻桂荣晕倒在街头被人送到了医院。医生查出她患心肌缺血和卵巢肿瘤,让她住院治疗。麻桂荣买了点止痛片就离开了医院,她想:病是欺负老实人的,我得比它更厉害,也就挺过去了。
   蹬不动三轮车了,麻桂荣就买了个冰柜卖雪糕饮料。这可比蹬三轮车收入少多了,她就把以前租的平房退了,在育才小区门口,用捡来的塑料布搭了一个小窝棚。蜗居的日子,下雨漏雨,下雪化水,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冷如冰窟,老鼠还常常造访,半夜醒来常被爬到脸上的老鼠吓一跳。
   不幸总是愿意结伴而至。麻桂荣卖雪糕冷饮后,每天都要等到街上没人了才收摊儿,把当天卖的钱埋到土里,再把冰柜锁上走回家。1999年5月中旬,22时她才回家,路上一个劫匪用刀逼着她,把她拖到40多米外的角落里,说不交出钱就杀死她!那人在她身上没翻出钱,但听了她的讲述后并没下手。麻桂荣死里逃生后,委屈得哭了一夜,但当清晨到来时,她又挺起脊梁去卖雪糕,而且仍然早出晚归。她说,她很怕再遇到坏人,但她更怕孩子们没有书读。
   一个女人的平凡与伟大
   大家并没有嫌这个风餐露宿的女人“影响市容”,她成了“感动松原十大杰出母亲”
  小区的邻居和来买冷饮的人,逐渐和这个风餐露宿的女人熟悉了,慢慢知道了她的故事,大家并没有嫌她“影响市容”,而是伸出了充满友爱的双手。
   2000年,有人把一辆闲置的半截子货车借给她住,有了“房车”,她的日子好过多了。为了把生意长久地做下去,2002年,她在小区门口搭了个8平方米的小窝棚,把冰柜搬到旁边营业。前郭县城管大队朱敬宇队长知道了麻桂荣的事情后,还拉来一吨煤让她取暖用。
   后来街路改造了,城管人员又帮她把小窝棚挪到小区里,邻居们除帮忙搬家,还给了她电视和冰箱。见她为生意顾不上做饭,也经常给她拿饭菜吃。
   2004年4月9日,《松原晨讯》报道了麻桂荣的故事,当年她被妇联等部门评为“感动松原十大杰出母亲”。麻桂荣没有参加颁奖大会,也没有去领奖,她说,她很感谢社会各界的关心和评价,但她觉得一个母亲就应该为孩子奉献一切,她要继续为孩子们的未来坚守“岗位”。
   麻桂荣的故事广为人知,她的冷饮摊前也热闹了起来。前郭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聂士伟让她住在自家闲置的房子里,麻桂荣考虑到做生意不方便婉言谢绝了,聂士伟就资助她摆了个水果摊儿。县电信局和网通公司分别给她安装了电话,一部在窝棚里,一部在摊位前。
   一个谎言的美丽与温暖
   2006年春节她把3个孩子领到小窝棚前,看到这简陋的窝棚,3个孩子和她抱头痛哭
   麻桂荣的3个孩子在长岭县上了小学、中学,成绩都很好。上初中后,每逢寒暑假,孩子们都打电话要来看她。麻桂荣不想让孩子们看到她蜗居在小破窝的艰苦生活,就设计了一个谎言――她说自己给人当保姆,生活不错,主人家也没地方,让他们不要来。有一年假期,孩子们非要来松原市看她,麻桂荣就花35元租了一个月的小平房,说自己做生意挺挣钱的。等孩子开学后,她就又回到了小窝棚里。
   2003年,由于没有得到治疗,麻桂荣的卵巢肿瘤已经发展到拳头大小了,连续流血40多天不止。妹妹带她到沈阳治病,医院听说她的事,免去了所有费用。做完手术回到松原后,女儿和侄女非要来看她,虚弱的麻桂荣在脸上嘴上擦上胭脂口红,假装“气色不错”,瞒过了孩子。
   3个孩子没有辜负麻桂荣的期望。儿子麻立平考上大学后,听说家里是借钱供他上学就退了学。2005年,又在军队考取了学费相对较低的宁波police边防武警大学。同年,侄女麻丽媛考上东北师范大学,女儿麻立红考上通化师范学院。
   2006年春节,是麻桂荣一家10年里过的第一个团圆年。3个孩子来到松原市,麻桂荣把他们领到小窝棚前说:“这就是妈妈住的房子……你们终于都上大学了,要好好学习呀,不用操心学费的事,妈妈有办法解决。”看到这简陋的窝棚,听妈妈的讲述,3个孩子和麻桂荣抱头痛哭。
   明天会更好
   这天,天气好多了,麻桂荣依然忙碌着。
   每隔几天,麻桂荣就要凌晨3时起床,骑着三轮车到离市区很远的蔬菜批发市场购进水果,来回需要两个多小时。一次她摔伤了腰椎,邻居们都来看望她,给她送吃的,并劝她到医院治疗,她坚决不同意,又坚持着进货出摊儿。
   生活忙碌而艰辛,但麻桂荣很乐观。她拿着儿女们考上大学后的合影,笑着对记者说:“看我儿子穿军装多威风啊,我俩女儿多漂亮!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男子无钱医治白血病女儿 闹市区卖子救女

  

没钱医治患
白血病
女儿 父亲欲器官卖儿子救女
  罗召俊及家人在湖南及广东各地奔走求助,但至今仍未筹足30万元医疗费用

  本版文、图 时报见习记者 王丽平
  女儿突患急病,没钱给女儿治病的罗召俊只好到闹市求助,在言辞恳切的求助信内,他表示要卖掉自己的器官,还要卖掉自己的儿子,只为能救回女儿的命。但即便如此,罗召俊依然没能筹到足够的钱救女儿,他仍在奔走呼告,希望有更多的好心人来帮助他……
  

公共场合
卖子救女
引来群众关注争议

  4月7日上午,百花广场。在寒风中瑟缩的罗召俊,抱着冷成一团的儿子,把头深深地埋在求救信和儿子“我愿意卖掉自己,救救我的姐姐”的纸牌下面。他不愿意自己的女儿等死,他不想让自己在悔恨中度过余生,不得已他出此“下策”。他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引起人们的关注,救救他的女儿。
  当时现场围了很多人,有人怀疑事情的真实性,也有人在看了“求救信”后为之动容,也有人看两眼就走开了。“谁敢买这个11岁的男孩啊?太大了,都懂事了,到时候肯定会跑回去找自己的家人。”一名围观的老者说。“这样卖孩子是不行的,应该找有关部门帮忙。”一名40来岁的阿姨为其“指点迷津”。
  

13263777_307332.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罗召俊手捧女儿的照片,愁眉深锁。
  
13263777_20060421084606292656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躺在病床上的罗静还时不时安慰家人
  欲借无门,近30万的医药费拖垮了一个家庭
  来自湖南衡阳的罗召俊,在丹灶有一份做釉面抛光的工作,有妻儿在佛山相伴,老家有老人女儿守着。在大部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亲眼里,10多年的打工生涯,罗召俊是见过大世面的人,生活也过得十分“滋润”。
  但这种“滋润”并没有长久,在衡阳老家的女儿患上了淋巴细胞白血病,必须做骨髓移植手术,否则性命难保。罗召俊告诉记者,如果不是女儿得了这个病,他现在也应该“很好了”,因为他现在每个月也有2000元收入,打工这些年来也有五六万元存款。但是近30万元的手术费用,硬是让这个在乡亲眼里见过世面的人,陷进了“什么都不怕,就怕得病”的旋涡。
  但罗召俊并没有屈服,他想把老家的房子卖了,但空空如也的房子值不了几个钱。他希望能够绝处逢生,他一次又一次地在公开场合“卖子救女”,一次又一次地致电媒体,妻子每天跑村委、跑民政局。他期盼上天能够发发善心,希望更多好心人能够帮帮他的女儿。最后,罗召俊告诉记者,不管怎么样,他都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女儿就这样走了。想想女儿还以为自己是一般的肿瘤病,每天开开心心地,还反过来安慰家人“没事,会好的”。“如果实在不能筹到足够的钱,我会背着女儿,跪到市g-o-v门前去求助”,罗召俊说,如果能够借钱来救女儿,他愿意像“供楼”一样慢慢偿还债务,但他现在不知道上哪借这么大一笔钱。
  谁来为穷人的大病“埋单”?
  “其他媒体报道过了,现在我也陆续收到了一些好心人的捐助,但是这些钱远远不够。”近日当罗召俊致电记者时,记者能够充分理解他的心情。一个农村人、打工仔,一个有重病女儿的父亲,他把希望寄托在了好心人的“爱心”上,他希望无数好心人的手能够传递生命的力量,延续女儿花样年华般的生命。当记者告诉他,媒体能够做的就是把人们的视线拉向弱势群体,关注需要帮助的人,为人们提供信息,其余的,媒体也无能为力了。
  本报曾经报道过一位女大学生为救患病姐姐,曾想以身相许有钱人,最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很多好心人纷纷致电本报,要帮助这位女大学生。
  记者不得不狐疑,是不是穷人得了看不起的大病,都得到大街上去“卖身卖人”,最终引起g-o-v和人们的注意?是不是弱势群体,就必须使出不同寻常的手段来争取自救呢?以下是记者结合罗召俊为女儿的医药费奔走求助的过程,总结弱势群体在遇到这种“看病难”的情况时,可以寻求的几种求助途径。
  途径一 通过保险索赔
  据了解,罗召俊去年给家人买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女儿罗静在学校也买了保险,所以在医院诊断出女儿得了白血病之后,他马上与相关的保险机构联系。据了解,衡阳县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是去年才开始的,每年10元/人,是专门针对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而建立的,属于g-o-v的行为。医保补偿金额的上限是1万元,而学校保险的补偿金额上限也是1万元。而保险公司给出的答复是,需要他女儿的诊断书、医疗费用发票等有效资料,然后再按程序索赔。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因此,农民在自己经济能承受的范围内购买医保,有利于缓解家庭的压力。但记者也在此提醒市民,要注意保存好一些原始收据、资料,有利于索赔的顺利进行。
  途径二 寻求g-o-v资助
  等保险公司的钱来救急的路行不通,罗召俊有点急了,他想到了找g-o-v。在衡阳县,他的妻子带上女儿的诊断书、住院手术等资料,跑村委、跑镇g-o-v、跑市民政局,一天跑上好几趟。结果镇g-o-v表示,钱肯定没有,但可以发动宣传;民政局则表示“不会让他白跑一趟”。在记者采访罗时,他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各部门还没有什么实际表示。
  衡阳市南华大学附属医院医生告诉记者,g-o-v并没有专门的救助基金,不过该院以前也曾有一例由g-o-v牵头的团体捐助性活动。记者也采访了佛山的一些g-o-v人员,据他们介绍,到目前为止,并没有针对这种情况的相关规定和政策,而且现在g-o-v部门对外来工也没有特别的资助政策。
  专业人士认为,由于没有建立长效的医疗援助机制,在寻求g-o-v帮助的时候,求助者总显得很无力。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发达国家那么完善的保障体系,没有规定性的制度或法律,所以g-o-v部门也没有执行的标准,导致g-o-v部门并没有设立专门的救助基金。
  途径三 希望医院减免
  据罗静的主治医生雷医生介绍,医院并没有关于贫困家庭可以减免医疗费用的特别规定。而对于比较特殊的病例或特困病人。有过类似减免的例子,但数目很少。
  同时,记者也采访了佛山医疗方面的几名业内人士。据介绍,在佛山只有个别医院有类似的医疗救助政策或规定。他们认为单靠医院的力量,救得了这个救不了那个,而且很多人就是冲着医院必须救死扶伤来的,长此以往医院也会不胜负荷。这些业内人士呼吁社会和热心人士募捐,建立长效的医疗援助机制才是出路。
  途径四 求助地方媒体
  当记者问罗召俊怎么想到在公共场合“卖子救女”,寻求帮助时,他说实在是迫不得已,而且周围的人也认为通过媒体和g-o-v才能够有所帮助,再加上当时儿子确实想卖掉自己来换姐姐的生命。罗召俊也告诉记者,他现在找了很多媒体求助,包括湖南省级媒体、衡阳地方媒体、广东省级媒体和佛山的各大报社。但迄今为止,湖南的媒体并没引起关注。
  罗召俊“卖子救女”的行为可以造成一定的轰动效应,引起群众的同情和媒体的关注,希望通过媒体呼吁热心人士来救他的女儿。通过整合媒体资源来求助的方法,虽然有让媒体产生被集体利用的嫌疑,但罗召俊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选择了一种比较“引人注意”的方式来表达他的心情和现状,这也是现在很多弱势群体在无奈的情况下选择的一种求助途径,而他救女心切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新闻链接
  三水区新型农村医保 缓解农民看病难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各个地方的保险的合作方式都有所不同,而且同一地区的保险金额和补偿金额的上限也不同,索赔的程序比较冗长,手续繁琐。在佛山,农村的医疗政策也在探索之中,其中三水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项目已取得一定成效。
  据了解,佛山市三水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居民住院医疗保险,是g-o-v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业务交由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实质上通过购买保险公司专业服务的方式来实现公共管理职能的方式。2003年5月,根据三水区经济发展水平,三水区建立了全区统筹的农村医保制度,即凡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三水区户籍居民均可参加。医保资金来源为个人缴纳30元,区财政补贴20元,镇财政补贴10元,合计60元,补偿金额上限为6万元。据统计,2005年度三水区参保人数282,926人,96%以上居民都可享受医疗保障。自2003年5月到2005年8月19日,共有18224人次获得医保补偿,补偿金额为2614万元。
 
bg-5.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危险有时离我们很远,有时又离我们很近。

驾party遄餐醺井死?人凶犯今一审判死刑(组图)

 赔偿七名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百万元
   
  去年发生在
王府井
大街的
机动车接连撞人案
,一度引起了媒体及群众的广泛关注。5月30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抢劫罪、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数罪并罚,一审判处艾绪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赔偿七名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共计100余万元。
  
  32岁的河南省农民艾绪强蓄谋报复社会。2005年9月11日10时许,其骗乘李某驾驶的现代伊兰特牌出租汽车,至本市东城区灯市西口西北侧停车后,使用事先准备好的金属套筒猛击李头部,并用随身携带的尖刀猛刺李胸部及上肢,致李死亡。艾绪强行劫取该车后,驾驶该车沿王府井大街由北向南高速行驶,先后将9人撞倒。其中,致2人死亡,7人受伤。艾绪强作案后被当场抓获。
  
  二中院经审理认为,艾绪强为报复社会,采用暴力手段,劫取机动车辆,并致司机死亡,且驾驶劫取的机动车辆在繁华街区肆意冲撞行人,致两人死亡,多人受伤,其行为已分别构成抢劫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其犯罪性质恶劣,情节、后果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均应惩处。据此,作出上述判决。
  
  

11038989_2006053011504016821200.gif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color]
  
11038989_2006053011504020701900.gif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被告人艾绪强出庭受审

湖北一男子为向女子示爱在闹市持刀劫路人

13313768_309801.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5月12日,民警与劫持人质的崔某对话。 当日中午,在湖北省
襄樊
市襄城区西门桥附近,崔某手持菜刀架在一名男青年脖子上,声称要见女朋友。襄樊市警方紧急制定解救方案,成功制服犯罪嫌疑人崔某,将
人质
解救。
13313768_20060513082024768450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民警从背后接近犯罪嫌疑人
13313768_20060513082024788687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民警成功制服犯罪嫌疑人,将人质解救。
13313768_20060513082024807110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民警成功制服犯罪嫌疑人,将人质解救。
  本报讯 为向自己暗恋女子示爱,襄樊一男子在闹市区持刀劫持路人。经过45分钟对峙,昨日12时14分,襄樊警方成功解救人质,捕获嫌犯。
  电大老师闹市成人质
  昨日11时34分,襄樊电大老师陈某和同事一起下班,路过襄樊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时,一黑衣男子从路边冲出,将菜刀架在陈某的脖子上,要他蹲下不准动。
  接警后,6辆警车赶到,现场很快围了上千市民。
  记者看到,黑衣男子面无表情,但持菜刀的手一直在发抖,人质脸色苍白。
  现场民警透露,该男子劫持路人,是想逼迫他暗恋的女子出面听他表白。警方正寻找这名女子,同时已准备好数套营救方案。
  民警空手夺刀降劫匪
  不管民警怎么劝说,黑衣男子都说:“我女朋友来了我才放人!”
  外围民警发现,在整个挟持过程中,黑衣男子都未向身后望一眼,警方决定派襄城区police分局局长易军在正面与黑衣男子谈判,数名民警则绕到他的背后夺刀救人质。
  12时13分,易军向黑衣男子喊话时,3名民警慢慢从其后面包抄,随后,绕到背后的民警一跃而起,夺下黑衣男子手中菜刀,另两名民警一拥而上,将他按倒在地,现场响起掌声。
  被劫持男子获救,因其脖子被菜刀划伤,民警将其就近送到医院治疗。
  男子急于示爱失理智
  初审得知,黑衣男子名叫崔建乐,20岁,襄城区余家湖人。据崔交待,上初中时,他就一直暗恋同班同学王某,但从未向她表白,毕业后两人考入不同学校。今年春节后,崔建乐多次到王某就读的襄樊某学院寻找,但王某避而不见。
  昨日上午,崔想起在电视中看到一个场景:一男子为追求心爱的女人,身绑炸药包示爱。他萌发了采取类似手段求爱的念头。他反复拨打王某手机,对方已经关机。
  昨日午11时许,崔从网吧楼下一餐馆拿了一把菜刀,将路过的陈某劫持。
  陈某称不认识他,劝他不要干傻事时,崔建乐说就是利用陈某一下,没事儿,并逼陈某拨打110报警。崔想把事情搞大,是想以此证明自己比王某的男友更爱王某。

广州市警方开枪击倒挟持人质拒捕毒贩

“啪、啪、啪”三声枪响,划破南田路昌盛南街小区平静的夜空。昨晚7时许,海珠区昌盛南街小区上演了一场惊险的警方抓捕行动。据知情人称,有一名吸毒犯罪嫌疑人在面对警方抓捕时拒捕,警方连开三枪,一枪命中嫌犯,并在江南西路将其抓获,随后受伤嫌犯被送往
广州红十字会
医院救治。
  
    小区响枪声出口被封锁
  
  昨晚,家住昌盛南街小区的梁女士正在家中与家人吃饭。“大约晚上7点钟,突然从窗外传来三声闷响,起初我以为是有人放爆竹,但是随后我们听见楼下一阵嘈杂喊叫声。”梁女士说,她从楼上看到,小区院子里围满了小区的居民,听到邻居议论,“有人开枪了”。随后,数辆警车开入小区,民警拉起警戒线封锁了小区。在事发的昌盛小区,警方已经封锁了小区南街向北和向西通向外面的出口,封锁线内,停着三辆警车,大批楼中的居民都滞留在警戒线外,无法回家。
  
  记者了解到,警方共封锁了小区3号、5号这两栋9层的居民楼。一位吴先生告诉记者,事发当时,他正在小区其他楼栋与人聊天,突然听见自己家这边发生枪响,马上回来看看。“由于警方还未解除封锁,我们现在还无法回家。”吴先生说。
  

13327143_20060518083633606203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附近的居民都围在警戒线外观看。黄立科 摄
  
13327143_20060518083633719015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policeman在清理枪击现场。记者在现场看到,图中圆圈处有一个类似弹壳的金属物。黄立科 摄
  
  在封锁线内,部分民警正在居民事发的楼内进行搜查,而开枪的地方,大批民警正在打着手电筒,寻找追捕过程中开枪留下的子弹壳,并用粉笔做下了记号。
  
    目击者:“嫌犯持枪逃跑还挟持人质”
  
  据楼下士多店一位女老板说,当时大约7时,她听见三声枪响后看见,从5号楼内冲出一批保安和便衣policeman,急速追逐前面一名男子。“由于当时事情发生得突然,只看清一个黑影‘飕’的跑出小区。听到枪响,我们心中都十分害怕,随后,就有大批policeman赶到现场。”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晚上7时左右,警方守候在小区5号楼栋3楼内抓捕一名“
白粉仔
”,但是犯罪嫌疑人拒捕逃跑。“当时,嫌犯在逃跑过程中手中持枪。”警方在追捕的过程中,连开三枪,其中一枪击中嫌犯的腰部。受伤嫌犯逃至江南西时被警方抓获。记者听到一名便衣和同伴说起抓捕的情形,该便衣称当时疑犯曾用枪指着他的头部。
  
  据了解,伤者姓龚,据称为涉嫌吸贩毒人员,遭遇policeman抓捕时拒捕,据说反抗中还挟持了人质,最终被policeman果断开枪放倒。
  
    疑犯腰部受伤送院手术
  
  昨晚8时35分,记者赶到广州红十字会医院时,在枪击案中受伤的疑犯已经被推进手术室,院方正在紧急调集医生和准备相关药物器械以备手术之需。手术室内外都有便衣和着制服警员把守,他们无一例外地拒绝了记者的问询。
  
  据医院急诊科接诊医生介绍,昨晚7时40分左右,医护人员在海珠区江南西附近接到了伤者,当时伤者由4名警员从一条巷子内抬出。伤者为男姓,看上去年纪约在二三十岁左右,双手被手铐铐着。其左上腹部有一圆形伤口,对应的左腰部也有一圆形伤口,从伤口外形上来看,应是近距离射击造成的贯通伤――子弹从左上腹射入后从左腰部穿出。
  
  据医生介绍,龚某虽然受了贯通伤,但子弹是否射出还很难说,也有可能还留在体内,必须等手术才能知晓。龚某是否有生命危险,必须等手术做完才知道。但该医生表示,男子送入该院比较及时,医院会尽最大努力抢救。
bg-6.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本科扩招带来连锁反应,教学资源分配不足,一份工作众人抢。

30万毕业生蜂拥珠三角成南漂一族 遭遇悲怆

 大学生“南漂”珠三角800天
  人才市场周边廉价旅馆群聚集找工大学生 他们将如何面对从社会精英走向普通劳动者
  “这个月我一定要落下脚跟!”走在深圳6月的街头,任应华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
  上火车前,妈妈塞给他的3000元已经差不多耗尽。
  任应华赶上了三次大潮:出生的1980年,是中国婴儿潮的尾巴;2000年考上
中国地质大学
,正是扩招潮之初;而当他毕业的2004年,已经直面残酷的大学生就party绷恕?br />
  2004年3月开始,他辗转于武汉、广州、深圳、东莞、中山、鹕剑开始了长?00天的求职生涯,成了“南漂”在珠三角的大学生找工族。他住在廉价的出租屋,出没在人才市场,靠着两块钱的六个包子填饱肚子;他当过服装厂的“储备干部”,一天11个小时站着工作;他被职业中介骗过,在街头被抢过,还遭遇到传销。不为人所知的是,与大量漂泊在北京的“
北漂
”一族相对应,还有数以万计的任应华这样的“
南漂
”一族。
  

11038989_2006061409163546928000.gif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任应华走在深圳6月的街头
 
  记者采访任应华的目的,不仅为还原其踏足社会的800个日夜,更想探索在
精英教育
向大众教育转型的今天,他们面临的真实状况,他们的困惑,他们总结出的朴素经验。
  在和记者告别的时候,任应华告诉记者:“我还有理想,但我现在想的,首先是要生存下去。”
  “独自走下长坂坡,月光太温柔,曹操嗦。”林俊杰这首火爆的《
曹操
》,让即使身在千里之外的任应华,仍然时刻想起老家,那是湖北荆门掇刀区的长坂坡。
  任应华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一个哥哥两个姐姐都在务农。作为家里唯一的大学生,他是一家人的荣耀,也寄托了一家人的期望。
  “兄弟姐妹,包括爸爸妈妈,我是花家里钱最多的。”穿着一件明显偏大的白衬衣,晒得黑黑的任应华看上去要比他的年龄来得成熟。“四年大学花了四万。”
  如果任应华能够预见到找工生涯的坎坷,他会努力学习,他也不会轻易放弃在学校时的几次面试机会。2004年7月,当任应华毕业的时候,他就面对了失业,带着父母兄弟凑的两千块钱登上了南下的火车。
  广东和华东,这是当年任应华班31个经济学学生的主要方向,也几乎是全国大学毕业生的工作目的地。南方人才市场是任应华最常去的地方,和所有毕业生一样他投简历、网上注册简历、参加招聘会。
  服装厂里当“储备干部”
  找工的困难出乎任应华的想象,他还遇到了很多骗子。第一次是在东莞,骗子用的是最常见的一招:工作人员称自己的手机没电了,用他的打一下,他就借了,然后人家拿了手机就跑了。第二次是人才市场旁的中介,称交200块钱保证找到工作,他交了200元,最后发现工作就是在马路上用骗术推销化妆品,先称送你,最后非要你买那种。第三次则是传销,一个校友找到他,称卖东西每个月可以赚五六千元,还带了上级来给他上课。他马上意识到是传销,抽身而走。
  接下来的两个月内,任应华面试了十几个单位,最终三水一家生产小家电的企业要了他,1200元一个月,试用期三个月。他在那里当了人事助理。
  “在那里还是学到一些东西,熟悉了工厂的管理流程。”任应华说:“但总觉得发展前景一般,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提升,把时间花在三水似乎心有不甘。”于是三个月后,在春节放假之前,任应华辞职了。
  回老家过完年后,他又来到广州开始新一轮找工。运气似乎越来越差,日子一天天过去,口袋里的钱快见底了。和很多大学生一样,那时的他唯一想的就是赶紧找一个活,赚点钱。他去了番禺一家“招储备干部”的服装厂。工厂共招了8名“储备干部”。进了厂,他才知道,所谓的储备干部就是质检员,检查外包的服装领子有没有对齐、商标有没有贴歪。
  每天站着工作11个小时,一个星期至少有一天通宵,十几个人睡在一个房间内。一个月,任应华已深深体味到珠三角民工们的生存状态。离开成了他唯一的念头。
  服装厂给了任应华500块钱,除掉300块的伙食费,再加上生活用品的一些开销,从厂里出来的任应华基本上口袋空空。
  他又回到了广州。多方打听之后,他和华农毕业的同学住到了岑村,“这个火炉山旁边的村子偏远,住在农民家只要120元钱,比天河的城中村便宜多了。”他每天坐着234路车从岑村往返于天河体育中心。
  在接下来的3个月,他又陆续面试了10多个单位,“有些只差这么一点点吧,可能还是自己的知识、工作经验或者是表达能力不够。”任应华说:“有时候可能开的工资高了一点,我一开始要求1800元左右。”
  生存是残酷的,“有一段时间每天都吃包子,最便宜的两块钱六个包子,吃得都想吐。”再后来,他身上一点钱都没了,饿了半天,想到上火炉山找野菜。
  火炉山上挖野菜充饥
  “小时候,姐姐们会经常去挖野菜,拌上点猪油带着一股清香。”任应华说,“想到这里就生出了力气,上火炉山找野菜,但好像广州的野菜长得和湖北的不一样。后来看到一块荒地上长着一些野菜,样子像生菜。一阵狂喜,拔出来,在电饭锅里一煮,一尝真是苦,一下子就吐了出来。难吃的涩味,恐怕一生都难以忘怀!”任应华苦笑着。
  “没有向父母要钱吗?”记者问。
  “要过3次,每次两三百块钱,打电话回家的时候都开不了口。”
  任应华喜欢爬山,他觉得爬山可以舒缓心情。火炉山是那一段日子他最常去的地方。“五月正是子花开,山上好多花,散发着清香,我和同学突发奇想采花去卖,一把两块钱。好高兴,坐着车就去到华师卖花,我们哪会卖花啊,开不了口,最终都送给华师的女学生了。”
  “那一段,两个人就不断地想怎么可以创点小业啊,有一次还想到卖泉水给茶庄,火炉山有很多山泉,附近的居民都去取,就想着把这些山泉取来卖给一些茶庄,四处联系茶庄,最终也没有搞成。”
  “不管怎样,困境中的人,一定要坚强。苦,并不一定是坏事,它会让我们知道很多事情,知道同情,知道珍惜,知道美好!”回忆起这一段心酸生活,任应华很庆幸父母亲培育了他坚毅的性格。
  这样耗钱的日子似乎看不到希望,也看不到头。电话里妈妈的声音总是会让任应华有流泪的冲动,妈妈说:“不行就回来吧,在家里找找。”母亲担心独自在外的儿子走上邪路。
  2005年7月已是求职的淡季,任应华终于踏上了回乡的列车。
  荆门在湖北的地市来说经济不算差,掇刀在成为开发区后,居民的月人均收入差不多有800元。和内地的城市一样,这里主要工业是水泥厂、啤酒厂、造纸厂等传统小企业。但任应华发现困难似乎同样多:“越是在内地的城市,越讲究关系,我们家没什么关系,要找像样的工作基本不可能。”爸爸妈妈四处去托人,但穷人家又能托到什么关系,任应华的工作还是没有着落。
  不能再“啃老”重返深圳
  60岁的父亲给瓷砖厂里做搬运,母亲主要打小工。看着爸爸妈妈那么辛苦换来的血汗钱,任应华的自责越来越深,“不能再啃家里的钱了。”
  2006年2月,过完春节,任应华又踏上找工之路。
  5月28日上午,深圳一座大厦内,任应华正在量一身工作服的尺寸。深圳人事研究学会,这是他来深圳3个月后找到的第一份工作,他刚刚上班一个星期。他的底薪是1300元,根据拉到的入会会员的数量来提成。
  在深圳这个高消费型的都市中,他目前的收入只能以微薄来形容。他和3个老乡一起租了个单间,每个月付300元房租。任应华说,“慢慢来,先积累点人际关系吧。”
  “当面试完了,通知你被录取的时候,你心情激动吗?”记者问。“我很平静,可能遇到太多事情,麻木了吧。”任应华说。
  他说,“我还有理想,但我首先要生存下去。”至于过去一年里一直和他一起在广州找工作的高中同学,任应华现在已经无法联系上了。“估计他还在继续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
  对话
  30万就业者蜂拥珠三角
  记者:为什么不在家找工作?
  任应华:也找过,难度非常大,家里工作机会更少,更讲关系。其实不是我们大学生不愿意回家。我学经济学,从宏观经济学角度分析,大学生找工基本集中到沿海的最主要原因是我们国家的工业基本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要实现工业化很困难,而不实现工业化的话,第三产业就很难发展起来,对大学生的吸收也就少。这与打工的要到沿海来是一样的道理,内地城镇的城市化、工业化程度不够。国家的经济布局是有一定缺陷的。
  记者:你有没有后悔过不如一直在三水的小家电企业工作下去?
  任应华:我没有后悔,可能在那里呆会有一份平静的生活、稳定的收入,但发展空间不大。
  记者:你自己定位是社会精英还是普通劳动者?
  任应华:在学校时候,我还是有精英情结的,期望可以靠近或成为社会精英,并且认为机会很多。毕业后发现成为社会精英的机会很少。怀揣精英情结的梦想,在面临生存的时候荡然无存。
 记者:你对现在大学毕业的大学生们有什么建议?
  任应华:一定要学一个好专业。专业好容易找到工作。我们学校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并不出色也可以进华为;还有地质学,很抢手。所以考大学前的指导很重要,但我们农村的学生很少得到这方面信息,家长也不清楚。另一个一定要加强自我学习,对自己在大学阶段就有一个定位,为将来铺点路。
  记者:有没有想过将来?
  任应华:我还有理想,但我现在想的首先是要生存下去。
  特写
  早上8时左右,南方人才市场门口,一位健壮的男子,举着一块写有“10元旅馆”的牌子四处拉客。他是任应华的湖北老乡阿剑,专门做求职大学生的住宿生意。
  阿剑的旅馆在距离南方人才市场500米远的一栋居民楼里。事实上,整栋居民楼都已经变成了一座旅馆楼,各个房间里都尽可能多地摆上上下铺,包括阳台也不例外。阿剑不需要担心他的生意:广东今年毕业的大学生超过20万,加上从全国各地高校来广州寻找就业机会的近10万大学生,将近30万的就业大军,蜂拥在珠三角。
  “他们往往是来广州后开始几天很有激情,但是随着参加招聘场次越多,激情就没有了。有些大学生在旅馆里住到几个月后,基本上就把每天去招聘会看成一项工作了。”阿剑很感慨,“大学生的就业希望,似乎就在旅馆与人才市场的路上。”
  专家视点
  “提倡大学生应当做一个普通劳动者的说法,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武汉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樊凡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记得是1958年提出的,当时我还是武汉大学中文系一名大学生。”
  樊凡回忆,那个年代的他们不认为大学生就高人一等,遵从的是“站起来让祖国挑选”和“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
  樊凡认为,现在大学生在就业上为自己想得过多,为祖国想得较少。“如果一个学生从农村出来的,你现在让他回到农村,那是不敢想象的。”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当初我们上大学的时候,个人和家庭是不需要缴纳过多学费。现在上大学成本不低。高成本必然带来高期许,这是一种经济理性。由此,我们可能给出一种假设,如果大学生培养成本不是像现在这样畸高,那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也许不会像现在这样令人关注。当我们的教育管理部门希望大学生改变心态去做一个普通劳动者之时,我们的高校教育却并没有以一种普通的方式来培养他们。这种普通的方式,应当理解为一种廉价的、在经济上人人可及的方式。”
  “据国际经验,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000美元时,仍有60%的劳动力集中在第一、二产业,大学生最期望进入的‘白领’领域只能吸收4%左右的劳动力。很显然,在中国人均刚过1000美元的今天,如果大学生都定位于白领,必然会有人失望。”
  大学生,不应该再自诩为社会精英,要怀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和定位就业。这是今年5月初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人的一个官方表态

60名大学生村官全将转正 7月正式进村工作

  今年初,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人才进村”工程启动,计划用3至5年的时间,实现每村至少有1名
高校毕业生
的目标。3月7日,作为北京市首批试点的30名大学生在
延庆
县康庄镇隆重上岗,担任村书记助理和村主任助理职务。
  经过3个月的试用期,60名大学生大多已回校办理毕业手续,平谷和延庆的基层村镇对他们的表现很满意。60名学生都明确表示,毕业后要回到农村工作,从7月开始,这些“见习村官”将成为各村村委会的正式工作人员。昨天,本报记者分别采访了其中三名大学生。
  “孩子们有什么不会的都找我”
  学生村官:陈娟 所在村:平谷区羊村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学院的陈娟是首批试点村官中唯一的硕士生。找到她的时候,她正在义务辅导村里孩子的功课。“快中考了,孩子们有什么不会的都找我,我也是‘有求必应’!”
  陈娟现在在村里自己种了些药用蔬菜。“还是小规模栽培,每种就种了一点儿,看看效果如何。这菜有保健作用,城里人都流行吃这个,要是栽培成功的话应该销路不错。”
  “基层工作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优势。我是学农的,水果、蔬菜的科学生产和新品种的改良,农产品销售链的拓展,农民市场经济观念的培养等,每一处都有可以深入进去的地方……”
  陈娟说,在学校待几天就回来,“现在农村忙呀!”话里话外,感觉她已经把这儿当成家了。


13382056_313158.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本市首批60名大学生村官今天圆满结束三个月的试用期,将陆续离开农村返回校园。记者从进行该项试点工作的平谷区和延庆县了解到,60名大学生均表示,7月份结束校园生活后将回村,正式“走马上任”当村官。
  ●村民心声:“你们啥时候回来呀?”
  平谷区蒋里庄村村民张秀芹看着村官们返校,当头就是一句:“你们啥时候回来呀?不会不回来了吧,我闺女暑假还找你们问功课呢!”
  “我要为大伙做点事”
  学生村官:胡志明 所在村:延庆康庄镇大营村
  23岁的北京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生胡志明上来就报短,自己对农村认识还是太浅,开始觉得专业挺对口,后来发现村民竟然把自己当成了“万金油”,什么问题都找他。在学校里学的真不够用了,跟着村支书调解家庭纠纷,他自己感叹法律知识太少。
  他说,自己现在除了是村里防治病虫害的技术员,还要参与村里的各种事务。他和另一位大学生村官编写了村里3到5年发展规划。“已经完成第三稿了,刚才才交到镇里。”
  胡志明曾经得到市里一家广告公司的试用通知,那份工作月薪3500元。他却一点都不后悔选择“下乡”:“回学校完成毕业论文,可还会惦记着地里的虫害。我们两个学生已经商量好了,匀开时间轮着照看。我肯定还会回来,毕竟我想为大伙做点事。”他说。
  ●村民心声:“他们没提过什么要求”
  村妇联主任王秀梅告诉记者,大学生到村里后带来了很多新变化。“大伙都想看看大学生,农村里来个大学生挺不容易。我们问他们还需要照顾点什么,他们从来没张口,也没提过什么要求。”
  “就把我当成咱村里人!”
  学生村官:刘峰 所在村:延庆康庄镇榆林堡村
  “在农村和在公司打工简直是天壤之别。”北京林业大学信息管理专业的刘峰说,在公司或许干好份内的事情就可以了,但是在农村当个“村官”简直需要“万事通”。
  “比如帮着写房屋租赁合同、调解纠纷、做规划、整治环境、做宣传等等,的确是什么活儿都干过了。”这段时间他感触最深的就是,村民太热情、太朴实。“我们还没进村,村里已经在我们的住处买好了米面。很多村民经常来看我们,感觉我们简直像客人。我就和大伙说,别把我们当外人,我们就是咱村里人。”
  ●村民心声:“他们竞选村干部我肯定支持”
  64岁的王玉安是村里的会计,他说,大学生综合素质好,村里人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要是他们将来竞选村干部,我肯定支持。”

临近期末 南京高校学生排“长龙”上自习

13423814_20060623131705476428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正在等候进入图书馆的同学排成了“长龙”。
  
13423814_20060623131705513465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为了避免排队之苦,几位同学带着小方凳坐下来边歇边等。
  
  
13423814_20060623131705529669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正在等候进入图书馆的同学排成了“长龙”。
  
  
  临近期末 南京一高校学生排“长龙”上自习
  
  2006年6月22日清晨,南京某高校的学生为了能抓紧时间
复习
,迎接期末考试,早早地就来到图书馆门前排队等候进入
自习室
。学生队伍从队首到队尾足足有一百多米长,成了校园里的壮观一景。
  
  据了解平时也有排队的,有时候甚至更壮观。该图书馆里环境舒适、有空调且学习氛围好,很受学生们的青睐。
 
bg-7.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医生与患者相互都需要更多的理解。

女教师因医院手术失误 五个重要脏器被切除

 手术失误导致患者五个脏器被切除或部分切除
  一根断管,迅速将彭元庆的生命推出正常轨道。
  “患者身体中五个重要器官被切除或部分切除,原本诊断正常的肝脏现已癌变,感染的败血症进一步恶化。”彭元庆的丈夫陈克武在写给
湘阴县人民医院
的一份“party庖饧书”中这样写道。陈克武认为,湘阴县人民医院在给彭元庆实行手术时,进行了错误的诊断,而在随后的拔管过程中,又发生了将引流管断裂在患者体内的重大医疗事故,直接导致多个器官切除和癌细胞转移?br />
  7月10日,记者来到
湘阴
调查采访此次医疗事故的真相。在湘阴,记者见到了陈克武夫妇及湘阴县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他们对基本事实给予了一致的确认,但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相关责任的认定,有不同的看法。双方的争论,在得到岳阳市医学会发出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后,并没有平息,就在当天上午,双方再次向湖南省医学会提出了重新鉴定的申请。
  腹腔积水被迫手术
  在湘阴县教育局有关领导的眼中,该县浩河口镇学校的彭元庆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教师。拥有小教高级职称的彭元庆,被公认是浩河口镇最优秀的教师之一。
  躺在病床上,身体已极度虚弱的彭元庆只能用简单的短语“回答”记者的问题。由于无法连贯表达,坐在一旁的陈克武向记者介绍了相关情况。
  

13471432_317196.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受害人彭元庆至今还躺在病床
  2005年6月9日,彭元庆因为上腹胀痛,来到湘阴县人民医院进行检查。
  “在进行第一次检查后,医生发现彭元庆上腹腔有大量积水,第二天,也就是10日上午,我带彭元庆又到长沙的湘雅附一医院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结果也是腹腔积水,但身体其他器官良好。”陈克武回忆道,“从湘雅附一医院检查后,我们回到湘阴县人民医院,并于11日上午办理了住院手续。13日,由湘阴县人民医院主治医生肖兵主持,为彭元庆做了胰腺囊肿大部分切除、脾切除、胰胃序贯式内外引流等手术。”
  正是这第一次手术中的“胰胃序贯式内外引流术”,为4个月后的“断管事件”埋下了“伏笔”。
  “为什么要做胰胃序贯式内外引流术?”针对记者的这一问题,陈克武引用了当时有关医生的解释,这样说道:“胰液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液体,它在体内的存留会对其他器官进行腐蚀,做引流术就是利用引流管,将胰液从体内引导出来。”
  为了将胰液引导出体外,彭元庆不得不每天在腹部挂着一个引流袋,将胰液接住。直到2005年11月15日,彭元庆眼见从体内导出的胰液已经不多了,她再次来到湘阴县人民医院,由该院普外二科钟旭东医生帮其做了拔管手术。
  体内取出带血断管
  “回家休息一个月后,我又感觉腹部肿胀,有疼痛感。”彭元庆说。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次术后的疼痛,竟来自拔管手术时留在体内的一节断管引起。
  怎么会有一截断管留在体内却没被发现呢?
  记者采访时,湘阴县人民医院医务科负责人鲁国庆给出了这样的解释:“为彭元庆做拔管手术的医生钟旭东没有参加第一次手术,(引流)管子拔断后未发现,原因是管子的断面很整齐(发现不了)。如果当初发现了,可以通过胃镜(将断管)取出来。”
  陈克武却说,钟旭东在拔掉管子后,并未向病人和病人家属作任何交待,没有留下任何医嘱就离开了。拔管一个多月后的12月18日,彭元庆腹腔及伤口处作痛,19日上午,陈克武带彭元庆在长沙市中心医院通过CT检查,发现腹腔内有怪状物。
  12月20日,陈克武带上妻子彭元庆再次来到长沙,在湘雅附一医院做CT检查,结果与前次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做的是一样的。该院普外科专家晏钟舒对陈克武说,(片中阴影)确属怪状物,建议马上住院进行第二次手术。在医生的建议下,彭庆元于12月26日住进该院普外科。
  2006年1月4日,医生给彭元庆做了第二次手术:全胰切除术。就在这次手术进行过程中,让陈克武一直怀疑的“怪状物”终于露出了真相:一根长达5厘米的管子被取出。事后证实,这正是钟旭东在做拔管手术时,断在彭元庆体内的引流管的另一节。
  医患双方各执一辞
  由于胰液有很强的腐蚀作用,遗留在彭元庆体内的这根断管,已经影响到了相关的四个器官,专家作出了全部或部分切除这四个器官的手术方案。“胰腺、胆囊、12指肠全切、胃切除一半,但这些手术也只能是权宜之计,实际上胰液已经影响到肝脏。”与陈克武的这一描述相吻合,鲁国庆也承认,湘雅附一医院施行第二次手术后发现,彭元庆的肝脏布满了肿块,已形成继发性肝癌。
  2006年2月14日,彭元庆被从湘雅附一医院转送到湘阴县人医院继续进行治疗。
 对于“断管”事件的发生,鲁国庆说:“断管是事实,我们勇于承认,也为此采取了积极的措施。”鲁国庆说,他们已经为此付了10多万元的医药费,还给患者支付了一部分生活补助。
  然而,陈克武对医院方面的作为却表示强烈的不满。他在写给有关部门的“申请报告”中,列出了院方的六大过错。他认为,是院方的过错直接导致彭元庆病情恶化,并最终形成肝癌。
  2006年4月24日,彭元庆委托丈夫陈克武与湘阴县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张正清、鲁国庆、肖兵一起,向岳阳市医学会提交了医疗事故鉴定申请书。6月15日,岳阳市医学会作出了医学鉴定书,认定“医院方在拔除引流管时,因未发现引流管断裂并遗留患者体内,所以未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医院方对此应负主要责任。但胰液、胃液对引流管的腐蚀作用,也是导致引流管断裂的原因之一。”
  谁在漠视病人生命权?
  一个原本“只有胰腺疾病,没其他疾病”(彭元庆“医疗事故重新鉴定申请书”中语)的中年女教师,在经过一年多诊治后,最终竟引发“败血症、肝癌变”(同上),进入生命倒计时,到底是谁在漠视病人的生命权?为此,记者采访了部分病人和法律工作者。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李姓住院病人说:“病人在医院始终是弱者,我们不可能知道这个病到底应该怎么治,应该花多少钱,用些什么药,因此,什么样的方案才是正确的方案,什么样的治疗能让病人少花钱,就全凭医生的良心了。彭元庆的病,到底是该全切还是部分切除胰腺囊肿,彭元庆自己当然不知道。”
  同样是住院病人的王女士说:“彭元庆引流管的拔除直到一个多月后,才在第二次手术时被发现,说明当事医生至少是不负责任的。他虽然自己没有参与前次手术,但拔管是整个手术的一部分,拔管以后应该向当时的主治医生进行汇报。如果汇报了,主治医生应该能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资深法律工作者、某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先生说:“我们虽然无法判断断管事件的发生,是否与彭元庆后来的病情发展有因果关系,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医生工作态度的不认真,院方管理上出现的漏洞,是形成本案系列纠纷的重要原因。”

瓜农扛瓜千斤发脑溢血 医院救人又买爱心瓜

  瓜农扛瓜突发脑溢血 医院治好他又买完他的瓜
  38岁的开封瓜农陶保国,在
郑州
帮买主往楼上扛西瓜时,突发
脑溢血
昏倒在地。金水区人民医院的救治使他从昏迷中醒来,但他说啥不愿待在医院继续接受医治:“再不回去,俺地里几千公斤瓜就要烂掉了,那可是全家的口粮钱啊!”
  为让病人安心治病,医院决定,把陶保国地里剩下的3000多公斤西瓜,全部高价买下。
  连扛上千斤瓜陶保国突发脑溢血
  昨天,在郑州市金水区人民医院住院部三楼40号病床,记者见到开封瓜农陶保国夫妇。说起家里的西瓜,躺在病床上的陶保国笑了,而照顾他的妻子路喜玲,则双眼溢满泪水。
  这两口是开封县西姜寨乡韩寨行政村石府坟自然村2组村民。7月1日天还没亮,夫妻俩就开着机动三轮车,拉着1300多公斤西瓜,到郑州市区东部的燕庄附近卖。
  由于接连下了几天雨,到7月3日中午,他们才卖掉100多斤瓜。正当他们愁眉紧锁,看着一大车瓜卖不出去时,沿街有家酒店找上他们。
  

13499981_31915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丈夫得救了,西瓜卖完了,路喜玲笑了 本报记者 邓万里摄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酒店答应把西瓜全部收购。
  “就这样,我往编织袋里装西瓜,他扛着往楼上送。有三楼的,有四楼的,还有五楼的。”路喜玲掰着手指给记者算,“足足有十几袋哩!每袋西瓜少则七八十斤,多则上百斤。”
  陶保国为了赶快把瓜送完,好早点儿回家摘地里也熟透的西瓜,一路小跑把成袋的瓜往楼上扛,累得脸红脖子粗,妻子劝他,他也不愿坐下来歇会儿。
  还剩三四袋瓜时,陶保国对妻子说“头有点儿晕”,还让妻子看他嘴歪不歪。路喜玲看了他一眼,问他是不是瓜都卖掉高兴晕了。陶保国“嘿嘿”笑了两声,又扛起一袋瓜走了。
  当陶保国扛到最后一袋时,路喜玲看他晃了几下,才把瓜袋搁到肩上,就问他是不是哪儿不舒服?他说没事儿。结果没走多远,陶保国身子一歪,栽倒在地。
  路喜玲跑上去,连喊丈夫的名字,他却没有应声。
  路喜玲当时以为丈夫中暑了,就让旁边另一位瓜农帮忙,把陶保国搀到附近小诊所。
  “诊所的人一量血压,不敢接诊了,赶紧替俺联系了120,把丈夫拉到郑州市金水区人民医院。”路喜玲说。经诊断,才知道陶保国是突发脑溢血。
  接诊的金水区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郭建勋透露,陶保国之前就有脑动脉硬化症状,在连往楼上扛了十几袋瓜后,劳累过度,脑血管长时间受压迫,导致急性脑出血。病人其实在来郑州卖瓜之前,就出现过右侧肢体功能障碍、言语不清直至失语等症状。
  担心地里瓜烂掉拒绝住院救治
  谁知道陶保国从昏迷中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吵着要回家,“家里一地瓜没法办,再不回去就只能烂到地里。”
  大夫郭建勋说啥不同意:“脑溢血这种病易复发,如果你第一次没有得到有效救治,以后复发病情会更严重,甚至危及你的生命。”
  听了郭大夫的劝阻,陶保国叹起了气:“我这病生得太不是时候了。我是俺家的主劳力,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3个正在上学的孩子。今年俺种了6亩瓜,都辛苦几个月了,这几天地里的西瓜全都一块儿熟了。瓜熟蒂落,再不收,只能烂到地里,孩子还等着俺把瓜卖了换钱,交下半年的学费呢!”
  陶保国一再感谢医院让他继续住院治疗的好意,可他实在没心思在病床上再待下去了。
  医院决定买下他家所有西瓜
  “病人才38岁,一家人全靠他卖苦力养家。如果因一时未得到有效医治,会有更大的灾难等着这个家庭。”郭建勋大夫立即把这一情况,向院长周国平汇报。
  周国平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瓜农太不容易,我从小也是在农村长大的,知道农民种地有多难。该收的庄稼留在地里不及时收,半年的辛苦都完了。”
  第二天一早,周国平召集全院领导开了个短会,会议主题就是“咋救治这个瓜农”。经讨论大家一致同意,把他家还没卖掉的西瓜全买了,给员工发福利。让病人在医院安心地治病。
  当大夫把这个决定告诉陶保国夫妇,并说由医院组织人把他们家的西瓜都摘了,有多少买多少,并且出高价时,不但陶保国夫妇哭了,他们的亲属听说以后也哭了。
  陶保国的妹妹陶小萍说:“听说医院要把俺哥家的西瓜全买了,俺爸妈当时就哭了,说这医院还怪好哩,到哪儿都有好人。村里人听说俺哥有病在郑州住院,也都来帮俺摘西瓜,8个人,从早上一直摘到天黑,才把几亩地的西瓜摘完。郑州医院给俺哥家解决困难的事儿,当天村里人就都知道了,大家都说,这世上还是好人多。”
 收购价是市场价的2.5倍
  “瓜贩去俺村收瓜一斤8分钱,医院给俺两毛钱一斤,3000公斤西瓜卖了1200元,医院又多给俺100元钱。”昨天在病房里,路喜玲一边对记者讲这段感人的故事,一边抹着眼角的泪水,嘴里不停地重复着一句话:“他们真是俺家的恩人啊!”
  除了买他们的西瓜外,金水区人民医院考虑到他们家经济困难,收取的医疗费、住院费都是最低的。住院24天,累计费用3629元。
  路喜玲看到病房里有病人拿着“最低生活保障证明”,医院给他优惠40%的医疗费,她也拿着开封的“低保证”,问周院长:“俺凭这证,医疗费能不能也优惠?”
  这项本来只对金水区市民的优惠政策,周国平也开了特例,满口答应。路喜玲看着病床上日渐康复的丈夫,嘴里不停地重复着一句话:“他们真是俺家的恩人啊!”
  看见郭大夫过来看他,躺在病房上的陶保国挪了挪身子,想坐起来。郭大夫让陶保国活动一下右胳膊和右腿,笑着说:“恢复得不错,以后你可要给我配合,好好治病啊!这次病治不好,可不准你回家。”
  郭建勋大夫出门告诉记者,陶保国病情已稳定,再观察几天就可以放心地出院了。
  爱心瓜吃着特别甜
  金水区人民医院司机陈照全,去陶保国老家买的西瓜。当时医院派他和另一位司机,由路喜玲带路,开辆中巴车去开封县西姜寨乡韩寨村。
  “到了村里,见七八个村民正在瓜地里等着呢。由于车进不了瓜地,村民们搬着西瓜要走几百米。那天天热得要命,每个人都汗流浃背的。加上我们两个司机,10个人搬了4个小时,才把西瓜装完。”陈照全说。
  “回到医院时,已是晚上7时了。瓜车停在医院门口,每位职工都领几个西瓜,连清洁工、看车人、门卫也享受了这份独特的福利。大家都知道这是医院救瓜农的爱心瓜,每个人领瓜后都是一脸的笑。”金水区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刘启芳说。
  办公室的人还挨屋给值班的医生、护士发福利瓜,“大家都为医院能主动帮助这样一个瓜农感到自豪,所以觉得瓜吃着特别甜。”

为女儿求诊 妇女用剪刀刺入医生妻子的后颈

“好吓人哟,整把剪刀都插进脖子里去了。”7月21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突然送来一名后颈被插了把大剪刀的女病人。当女病人被抬进医院时,鲜红的血液已浸满了她的衣领。情况危急,医院医生紧急对病人进行了抢救。
  
  四川新闻网记者从受害人杨女士丈夫黄可纯口中得知,黄可纯本人是成都市
武侯区
金花镇七里村一名个体医生。刺伤自己妻子的人,是前几天到自己诊所替两岁女儿求医的同村妇女。
  
  

13486133_318236.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黄可纯回忆说,7月18日刺人者带着她两岁的女儿到诊所看病。经过检查,黄可纯确诊孩子患的是感冒发烧。于是他当场替小孩打了退烧针,又往小孩肛门里塞了一粒小儿退烧栓,最后开了针剂给小孩输液。黄可纯说,因为自己年事渐高,加上孩子不停挣扎,结果自己连扎了两针都没找准血管。当第三针仍旧没有扎准部位时,孩子母亲心疼大哭不止的孩子,立即抱起孩子离开了。不过当时这名女子除了略有不满,双方也没太过争吵,所以自己也没有过多去想。
  
  7月21日,因为晚上看病熬了夜,当日早晨七点多时黄可纯仍躺在里屋补瞌睡。此时,黄可纯勤奋的妻子早早起床,开了门打扫诊所卫生。没过多久,睡梦中的黄可纯被一阵嘈杂声惊醒。走出卧室的他看见外屋围了一大群人,而一名妇女正横倒在屋中间。黄可纯说,“因为当时她是躺着的,我也没看到脸,只看到插着的剪子。后来听到她喊我,我才知道是我老婆被扎啦。”
  
  四川新闻网记者在病房里见到,硕大的剪刀头整个都刺入了杨女士颈椎。从剪刀柄长度推测,刺入部分约有十二三厘米。事发后policeman迅速赶到,经旁观群众指认确认是前两天来看病的小孩母亲所为。
  
  黄可纯告诉记者,大家虽然是同村人但平时也少有打交道,自己甚至连对方的姓名都喊不出来。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名女子下这样的狠手呢?针对四川新闻网记者的质疑,黄可纯自己也很茫然。最后他迟疑着告诉记者:“也许是孩子妈妈心痛孩子被针扎了好多回。也可能是那天那粒栓剂。因为天气太热,栓剂稀释后从肛门流了一些到小女孩的阴道边。孩子的母亲可能误认为会对孩子的身体有伤害。”

bg-8.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往往羞于开口,耻于伸手。
长春两乞丐为争夺地盘发生争执

13555249_32294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2006年8月20日,
长春市
人民广场附近,两名“乞丐”为了争夺地盘发生冲突,为了一块地方多要点钱,两个人谁也不肯让一步。
13555249_20060821082205581832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13555249_20060821082210584667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郑州惊现神秘“披风帮” 自称专业乞丐
  2006年8月9日,多名身穿披风的外地女子出现在
郑州
街头,她们看见超市就进,并趁机party市的东西,然后由一名女子将偷到的东西转移?br />   
  另类打扮行动诡异
  
  8月9日中午1时许,在郑州市花园路与红旗路交叉口,9名女子的打扮引起了路人的注意和好奇,因为在3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除一名女子背着包外,另外8名女子都穿着披风。
  
  记者上前询问她们是干啥的,她们用外地口音说自己是“
专业乞丐
”,然后起身便走。正当记者和附近市民谈论这些女子到底是干什么的时候,一扭头这些人就不见了。
  
  随后,记者便沿着经七路向北寻找。走到经七路与红专路交叉口的胜岗村西口时,发现这些“披风女”正从村里走出来。沿着红专路走到东三街时,她们开始向红旗路走去,其间,无论大小超市她们都会进去。行至红旗路与东三街交叉口西南角时,她们开始聚集在一起,并从披风里掏出一些东西放进一个编织袋里。没穿披风的女子提着编织袋沿红旗路向西走去,而剩下的8名“披风女”则走进了附近的黄河副食品批发市场。
  
13531872_321384.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走上街头,准备行动
  
13531872_20060810171141159024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披风女”在超市寻找机会
  
13531872_20060810171147214907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把藏在披风里的物品集中并转移
  穿着披风超市行窃
  
  黄河副食品批发市场一商户说:“她们四个一进我们店,就说她们是四川人,然后围在一起看商品。当她们正准备往披风里装东西时,被我发现了,就把她们赶了出去。”
  
  出了市场门,“披风女”就鬼鬼祟祟沿红旗路向西走去,其间依然是见超市就进。进超市后就多人围在货架旁,外人很难发现她们在干什么。
  
  在丰乐路与南丰街交叉口向南300米处路东,一名脱掉披风的女子和一直没穿披风的女子会合,两人将从超市偷来的东西放进了一个编织袋后,其中一名女子扛起编织袋向北走去。
  
  民警提醒加强警惕
  
  看到记者拍照,这些女子越发警惕起来,并开始和记者玩起了“捉迷藏”――跟在记者后面的她们眼看是向西走,但记者继续前行时,她们却突然掉头迅速向其他方向走去。在农业路与天明路交叉口,有一个较大的超市,摄影记者便先进了超市,刚向超市工作人员说明情况,这些“披风女”就吃着烧鸡进了超市。由于超市工作人员提高了警惕,她们并没有在这里得手。
  
  出门后,她们开始沿农业路向东走去。为了不让她们产生怀疑,记者开始和她们保持距离,与此同时拨打了110。民警赶来前,这些女子在农业路与东三街交叉口附近消失了。
  
  下午4时许,记者和民警一起寻找了半个小时,也没见到这些“披风女”。
  
  这些“披风女”中,有两名看上去20岁左右,剩下的在30岁到50岁。
  
  民警提醒市民以及超市工作人员,发现这些人后要加强警惕,一旦发现她们实施偷盗行为,要立即报警。
河南老汉收养患病弃婴 妻离子散成乞丐
60岁的河南老汉带着患病的弃婴,在广州街头乞讨药费,因为这个孩子,老汉的家人离他而去,他从此开始行乞 
  为给脑瘫儿筹钱治病,一六旬老汉行乞多年
  河南人张国峰今年六十了。
  5年前,他在当地火车站捡到一名男弃婴,命运从此彻底改变。
  5年来,老张带着后来被查出患有脑瘫的孩子,奔走求医,家财散尽,最后妻离子散,只好外出乞讨。
  5年后,曾经家有万元存款的菜农,如今流落广州街头,以乞讨为生,全部的家当只有一辆捡来的破推车。
  “妻离子散”,是张老汉对过去生活的总结,“不知咋办”,则是他对未来的描述。现在,他的想法只有一个,就是“想法子,把孩子的病给治了”。
    露宿街头 一老一少苦中作乐
  昨天早晨7点,广州大道中一公交车站,行人来来往往,车站背后的东河苑小区门口,一群城市边缘人在这里席地而眠。张老汉带着5岁的孩子,露宿在一家商店门前。他从地上爬起来,笑着说,“捡破烂的、流浪的,我们都差不多。”
  
13533385_321507.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张老汉正在一口一口地给患脑瘫的孩子喂香蕉。本报记者 谭伟山 摄
  老汉满脸皱纹,看上去似乎不止60岁,胡子拉碴。他抱起睡梦中的男孩,亲了一口。孩子5岁多了,但是从老汉捡回来,他从没说过话,也从没能站起来,甚至不能睁大眼看一下老汉。他是个脑瘫儿。
  “水儿。”张老汉乐呵呵地喊了声,接着,他从绿化带的水龙头打来一瓶水,帮水儿擦脸擦身,边擦还边嘟囔,“要尊重城里人,要干干净净,他们才理你。”很快,水儿的脸舒展开来,红润起来。抹完水儿,张老汉也给自己擦了擦,接着把水儿放到小车上,出发了。
  他们在广州停留过很多地方,这一天老汉准备去环市东路“讨点生活”。躺在车上的水儿很兴奋,嘎嘎笑个不停,张老汉也很高兴,嘴里哼起了小曲,他说,“看见这孩子的脸,我就喜欢。”
  (旁白:家住五羊新城的谭女士2年前初识刚到广州的张老汉和水儿。她回忆说,那时张老汉抱着孩子在路边,手里拿着一张报纸,到处找人问某某医院在哪里,那是一家专门治疗脑瘫的医院。谭女士也曾怀疑张老汉打着幌子骗钱,“但他真是为了孩子好。”谭女士说,近两年来,她每次给张老汉东西,他从来都不收,但给孩子东西,他就收下了,“两年下来,孩子壮多了,他老多了。”)  
    背井离乡 为治弃婴妻离子散
  时光倒回五年前。2001年,阴历三月十九,在河南省兰考县火车站,张老汉第一次见到水儿。“脸哭得发青,身上只有奶粉和奶瓶”,张老汉回忆说,虽然自己已有两个儿子,但他还是喜欢这个孩子,“又是个男娃,就抱回家了”。到家没几天,水儿突然浑身抽搐,送医院一查,脑瘫。
  家人说:送走吧。但张老汉却抱着水儿不肯撒手,扔下一句狠话:“要走你们走,我一定要给他治好病。”
  果然,老婆孩子都走了。张老汉的三弟张国山说,有他这么个爹,两个儿子在村里都找不到媳妇,出门打工了,后来老婆也跑回四川老家了。他老婆告诉记者:“扔了那孩子,我就回来。”
  (旁白:跟张老汉同村的曲兆根在电话里告诉记者,那时张老汉家有钱,房子在村里算条件好的,可“一家人赚的钱,后来都让他捡来的孩子给败了”。另一个同村人书文说,那时大家都说张老汉傻了,为了一个没血肉关系的孩子,至于吗?可张老汉说,我喜欢他,舍不得他,就想给他看好病。)
  两年来,张老汉抱着孩子四处求医,病历一本又一本。提到妻子的离开,正在拉车的张老汉一声不吭,过了好半会,才眼睛泛红地说:“等我给他治好了,就去四川把她找回来。”  
    乞讨多年 收罗一堆治病资料
  上午8点,环市东路与梅东路交界口,张老汉放下车子,把一个破盆放在地上――那是他的“衣钵”,然后径直跑到街边的包子店,掏出一块钱买了两个包子回来。他先是一口一口地喂水儿吃,剩下点包子皮,水儿鼓着嘴不乐意吃了,张老汉一口吞下,接着灌了半瓶水,呵呵地笑着说:“早餐吃完了”。
  小车是捡来的,装着张老汉全部家当。但对张老汉最重要的,是一叠厚旧的报纸,上面都是介绍各地治疗脑瘫病特色医院的报道。现在,他们每天大概能要到10块到20块,张老汉把讨来的钱一块一块地攒下来,藏到小车角落里。老汉说,家里没钱了,现在只能等要到足够的钱,一家家医院去试下。
  梅东路口,一个路人停下来,看了半天,掏出一百块搁到盆里。
  张老汉拿钱追出去,满嘴河南话:“不中不中。”他的理由是,现在自己没法给孩子治病,“这样拿钱不合适,别人赚钱也不容易”。
  老人的固执,让好心人一脸错愕。
  中午,张老汉拉着孩子去要饭。广州大道中一家快餐店里,老板给了点剩菜剩饭,张老汉喂水儿吃完,自己又把剩下的吃落肚。刚吃饱饭的水儿,壮实,黝黑,眯着眼睛咧开嘴乐呵呵的,看上去和正常健康的孩子无异。
  “啪”,水儿突然蹬了一下腿,嘴角歪斜,全身抽搐起来。“糟,又犯病了!”张老汉立马把孩子放在小车上,抓起条毛巾,三两下一叠,塞到孩子嘴里。咬着毛巾的孩子还在发抖,张老汉舒展着孩子身体,轻轻抚摩着他的四肢。10分钟过去,孩子终于安静了下来。张老汉抱起孩子,重重地亲了下。“叫什么,这都是后话了,”他埋下头,“能治好病才行啊。”
  (旁白:水儿,是只有小学5年级文化的张老汉给孩子取的名字。愈生医院一名帮助过他们的医生后来给孩子起了个大名--张钰,但张老汉还是一直喊他“水儿”。该院一名年轻的医生说,老头对小孩“比亲爷爷还亲”,经常问哪里有特效疗法。)
  下班的人流渐渐挤满了梅东路口。水儿连连打着哈欠。收拾一下破盆,老张把20来块钱小心翼翼地藏到了水儿身下,将推车拉起,一老一少走进了夕阳里。
 
bg-9.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性空虚、屈辱、讨薪,民工们渴望摆脱怪圈儿。
郑州农民工调查:休闲时谈论最多的是女人
  郑州农民工调查显示:从事服务业的占46%,希望落户城市的占59%
  小伙子→再干两年回家娶媳妇
  女孩子→想等几年嫁个城里人

  在城里打工的那些农民工兄弟姐妹们,除了干活,他们平时都干些啥?想些啥?昨日,国家统计局郑州市企业调查队公布一份调查报告,回答了上述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但有专家指出,解决农民工问题,单靠统计部门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最有效的途径是,组织有关g-o-v职能部门,对农民工工作生活状况展开普查,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
  工作――
  昨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在郑州市的农民工主要从事服务业和建筑业。农民工中,从事服务业的占46%,从事建筑业的占12%,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为数不多,分别是3%、9%、13%。
  “我不要保险,就要钱”
  [人物档案]
  基本资料:
  老张,45岁,男,驻马店确山县人,目前在郑州从事建筑业
  人物素描:抬头纹深深的,褶皱里还有水泥经典告白:“我要供大儿子上学,帮小儿子娶上媳妇,再有钱就把家里的破房子翻新翻新。”
  老张进城的目的很明确:给儿子挣学费。
  
13644161_32841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我有两个儿子、一个闺女,大儿子争气考上大学了,小儿子初中没读完就不想上了。闺女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我就把他们都带到城里打工了。小儿子以前跟着我在这个工地搞建筑,现在跑去给修车的当帮工了。闺女在饭店当服务员,老婆在家守着地。”老张高卷着裤腿,蹲在工棚外,叼着一根城里已经很少见的“邙山”牌香烟,吧嗒吧嗒抽着。
  “除了有力气,我啥技术也没有。从孩子们上中学开始,我就跟着老乡四处搞建筑。光在郑州就干4年了,还去过西安。农忙的时候回家帮帮手,平时就在城里干活。以前,每天就是干活、吃饭、睡觉,一天干十几个钟头,累了倒头就睡。那些年轻人爱打牌,我年龄大了,他们不愿意跟我玩。”
  “前段日子,g-o-v给我们捐赠了一批物资,我不认字,看不了书,就落了个收音机。现在睡觉前还可以听听广播。我最爱听的是戏曲和相声。有的时候,工地上会放电影。”
  提到签合同和保险问题,老张乐了,他说:“广播里播过,我知道。我不识字咋签合同。保险?我没见过,不过真要是有,我宁愿工地上把这些钱直接给我,好供我家老大读书。”
  那要是生了病怎么办?“干活的命,就剩一副好身板了。从来就没吃过药,小病小灾的喝点水就好。”老张下意识地摸了摸右腿一道10多厘米长的疤痕说,“我要供大儿子上学,帮小儿子娶上媳妇,再有钱就把家里的破房子翻新。”
  理想――
  调查报告显示,多数农民工已从过去的“候鸟式”流动向固定在一个地方打工转变,目前,郑州市农民工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占75%,农闲时外出务工经商的仅占15%,另有10%的农民工临时出来务工经商。他们中有59%人希望能够在城市安家落户,21%的人赚到钱或学到技术后准备回到家乡生活。
  “学技术,回家干维修,再娶个媳妇”
  [人物档案]
  基本资料:张新生,老张的儿子,19岁,目前在一家修车行当帮工人物素描:瘦瘦的,一笑就开始低头,稚气未脱
  经典告白:“我就是要挣钱,学技术,然后回家自己干维修,娶上媳妇就成了。”
  “我不像我哥能读书,我初中都没毕业,进城就为学点实在的技术,然后回家娶个媳妇。”张新生说,只要有活他就抢着干,为的是讨老板喜欢,自己也多学点东西。
  “有时候我一天要干14个小时以上,什么周末不周末的,那是你们城里人的节假日。我就是要挣钱,学技术,然后回家自己干维修,娶上媳妇就成了。”
  “至于保险,想都别想。老板只要每个月能把工钱给我就成了。找老板要保险,那会连饭碗都丢了的。之前我们这里开除了一个工人,就是因为他看了报纸当真去找老板要。”
  “学城里人,风光地把自己嫁出去”
  [人物档案]
  基本资料:
  刘桂芳,女,22岁,商丘市夏邑县人,一小超市收银员人物素描:高挑身材,面容姣好,是个爱美的姑娘
  经典告白:“有个老板要包我,但是我不想出卖自己。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这个城市。”
  见到刘桂芳时,她正在郑州市平等街社区的免费电脑培训班学电脑。
  刘桂芳说,她想通过电脑学习服装设计,在城里开家服装店。“家里穷,初中毕业后我自己提出来不上学了,进城打工供弟弟读书。17岁我就跟同村的姐妹到了郑州。原先在小饭店当服务员,忙起来一天睡四五个小时,工钱每个月却只有300多块。每天见的都是生活在城市底层的人。同来的姐妹不少都回老家嫁人了。我不能回去,因为要供弟弟读书。”
 “后来,一个同乡把我介绍到青青假日酒店。在这里,每次酒店有婚宴的时候,我看到城里的新娘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奢侈、风光地把自己嫁出去,我梦想着自己能有那一天。所以我铁了心留在城里。”
  “工作之余,我特别喜欢看书。酒店里免费提供给顾客的时尚杂志,我全都看了。慢慢地我也没那么土了,而且我还爱上了服装设计。后来就应聘去了超市,当上了收银员。”
  刘桂芳说,当了收银员后,就希望能找个城里人,“在酒店工作的时候,有个老板要包我,但是我不想出卖自己。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融入这个城市,到时候再找个城里人”。
  生活――
  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在打工之余,除了睡觉、聊天、打牌、打麻将以外,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看电视是其中最多的一项,占56%,此外,有18%的农民工选择听广播。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多年没有性生活。
  “大家谈得最多的是女人”
  [人物档案]
  基本资料:刘东润,男,23岁,驻马店人,目前在郑州当电工学徒
  人物素描:嘴唇厚厚的,质朴憨厚写在脸上经典告白:“谁要是能说上一个好荤段子,大伙儿都会凑份子请这家伙出去吃饭。”
  刘东润来郑打工一年半后,很不容易地从一个普通小工熬到一名电工学徒。9月20日下午,他感冒了,没有出工。
  他的“家”是聂庄村一间出租屋,“家”里的床是木板搭的,床头墙上贴着一张泳装挂历纸,纸上的年轻女子已被涂抹得看不出原形了。
  “比这穿得还少的图片我也见过,不见时想见,见着时感觉不过如此。”刘东润说,闲暇时,大家谈得最多的就是女人,“谁要是能说上一个好荤段子,大伙儿都会凑份子请这家伙出去吃饭。这是奖励。”
  “到发工资时,伙计们会拿50元钱找乐子。开始,大家偷偷一个人去,但常常上当,那种事上当也不能往外说。后来大伙达成默契,一起去,再没被骗过。”刘东润说,与他同去的有单身汉,也有结了婚的。
  放言――
  按立法程序明确工资待遇

  针对农民工问题,国家统计局郑州市企业调查队在调查报告中建议g-o-v:
  “按照立法程序对农民工的劳动关系、责权利、劳动安全、工资待遇等做出明确具体规定,确定合理的日工资标准,小时工资标准和超时工资支付标准。”
  “依据《劳动法》,规范劳动合同,改善用工条件,加强劳动监察力度,建立多层次、多部门的联动协作机制,对农民工的劳动关系、劳动保护等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监督。”
  “把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列入财政支出范畴,要求企业对农民工进行岗前培训,g-o-v应监督企业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仅统计调查不能解决问题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牛苏林说,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城市打工,若不能很好地解决他们的生存、生活问题,肯定会影响到城市的发展。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想办法解决农民工问题,但这些办法效果如何,农民工的生活还有哪些问题,都需要g-o-v持续关注。
  牛苏林说,光凭统计部门的一个调查,是没法解决上述问题的,他建议,由省g-o-v出面,组织有关职能部门搞个更大范围的调研,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效果可能要好得多
福建300名民工追打老板 围警车对峙半小时
 地点:晋安区茶会石材市场门口
  
  火速直击:110巡逻车被300多名四川和重庆籍装卸工人团团围住,无法开动,车里坐的是石材装卸服务公司老板。装卸工人们高喊“不要让他走”“不许走”“打他”……并且不时推推搡搡,110巡逻party得疟磺啃写蚩,右边的后视镜也被弄坏,场面几乎失控?br />   
  半小时对峙

  
  300多名四川和重庆籍装卸工人围在盛兴公司楼下
  
  据了解,昨日上午,来自四川和重庆的个体装卸工人,就曾与盛兴装卸服务公司员工发生小冲突。该公司的一名员工告诉记者,他上午干活时无缘无故挨了四川装卸工一棍,并让记者看他背上的伤。
  
  昨日下午3?押30左右,几十名身着盛兴装卸服务公司工作服的青年人,手持木棍冲进石材市场,追逐四川和重庆籍装卸工人。
  
  此时,盛兴公司的工作人员与个体装卸工人双方的冲突达到顶点。300多名四川和重庆籍装卸工人随后围在盛兴公司楼下,与追逐他们的盛兴公司人员,进行了长达半小时的对峙。
  
    警车也被围了
  
  记者协警一道安抚现场群众情绪,控制场面
  
  鼓山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为避免出现大规模斗殴事件,该所成福忠所长也紧急赶到现场。就在民警们把盛兴公司的老板带进110巡逻车,准备带回派出所做笔录的时候,300多名四川和重庆籍装卸工人群情激奋围住警车,不让公司老板走。
  
  关键时刻,记者协警一道安抚现场群众情绪,控制住混乱场面。大约17时许,民警们把盛兴公司近20名员工押上警车,并将搜缴出的30多条木棍带回。
  
13620028_326909.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300多个体装卸工围堵警车
  “当时他们就差一点就打起来了,好险啊!”围观的群众事后还心有余悸。
  
    打零工的争活干
  
  “新开装卸公司会把活都给垄断了,我们外地来打零工的都没活可干了”
  
  据了解,盛兴石材装卸服务公司昨天正准备举行开业典礼。而该公司早先就公开发请柬邀请晋安区茶会石材市场内开店的老板们参加。
  
  这封请柬在市场内掀起了轩然大波。来自四川的装卸工人刘先生激愤地说:“这家公司的老板很有势力,等他的装卸公司成立了,他就把装卸石材的活都给垄断了,我们外地来打零工的都没活可干了。”刘先生身边的几十名搞装卸的老乡也都这样认为。
  
  但是市场内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板告诉记者,盛兴装卸服务公司所报的价格,比个体装卸工要贵不少,请个体装卸工更划算。
农民工骑车挡皇冠车路 遭野蛮司机下车暴打
   一农民工骑自行车时,无意中挡了一下后面的“皇冠”车的路,便被“皇冠”车司机暴打了一顿。
  
  9月12日中午12时30分,记者在银川兴庆区西桥南巷看到,一位40岁左右的农民工横躺在路的南侧,脸上有许多血迹,还有一道明显的皮鞋印,地面上也留有血迹。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倒在路上,在距农民工5米处,还有一个饭盒,饭盒里盛的饭菜撒了一地。
  
  农民工身边围着一群人,一位姓李的女士告诉记者,当日中午12时20分,这位农民工骑着自行车由西向东行驶,车把上还挂着一个饭盒。
  
  突然一辆黑色的“皇冠”车从后面开了过来,这位农民工为了躲避行人,自行车向左拐了一下,挡了一下“皇冠”车的路,“皇冠”车司机停下车后追了20米远,将这位农民工从自行车上拉下来,自行车上的饭盒也被打翻。然后,司机朝农民工的头上打了一拳,还朝他的腰上、背上猛踢了几脚。农民工被打倒后,司机又朝他的身上、头上一阵乱踢,还用脚踩着农民工的脸骂了几句。打完后,司机上车离开。据现场多名目击者称,这辆黑色“皇冠”车的车牌号为:宁B・03895。
  
  5分钟后,110民警赶到现场,见农民工无法叫醒,便拨打了120急救电话,120急救车将农民工送到市医院急救中心抢救。
  
13621397_32695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图为被打倒后的农民工。热线记者杨进峰摄
  
  当日下午,记者赶到120急救中心进行采访,医护人员告诉记者,农民工被打后出现了暂时性昏迷,在车上对其采取急救措施后才醒了过来。到医院后,因无钱医治,农民工已自愿离去。

bg-1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交警、司机、乘客,假如谁能先让一步,事情将会好办得多。
乘客拒付1元燃油附加费 扔转砸破出租车窗
13692515_332382.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乘客拒付燃油附加费用铁锹砸出租车窗
  驾驶闽AT50XX“的士”的“的哥”说,昨日他够倒霉的,他向乘客要1元的燃油附加费,两个男乘客竟用铁锹和石头把他的车窗玻璃砸破。
  
  据该“的哥”介绍,昨日下午4时许,他将两个男乘客载到晋安河边上的洋下新村16座附近时,计价上显示11元7角,乘客给了12元就下车了,他急忙跟他们说要加1元的燃油附加费,谁知其中一男乘客说了句“空调没开还加什么燃油附加费”,就走了。
  
  该“的哥”还说,当时,他忙下车向两男乘客继续追要1元钱。突然,一男乘客一拳打到他的左前额,他也还手了,另一男乘客就跑到路边拿了把铁锹砸“的士”前面的挡风玻璃。闹了一会儿,他发现车后面的玻璃也被石头砸破了,他急忙报警。
  
  附近店主林小姐告诉记者,当时她听见吵闹声后跑出来,看见男子拿铁锹砸玻璃那一幕。
  
  等茶园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时,两个男乘客逃得无影无踪了
黑摩的司机博客诉说底层生活 一月吃两顿肉
  和他的人生经历一样,陈洪抽的烟也没有“与时俱进”:20年前,他抽1块多钱一包的“湘南”、“大庆”。10多年前,他抽3块钱的“白沙”或4块钱的“希尔顿”。现在他抽“芙蓉”,两块钱一包,一天得两包。
  他蜗居在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建湘路上的一条窄巷里,路面混杂着土、沙、碎石、砖块和零散铺了几处的水泥。三层高破旧的筒子楼,他住一楼,11平方米的房间,临巷开了扇窗,出门往楼内拐,阴暗的过道旁有他一小间带窗的厨房和一小间不带窗的厕所。
  
  这是当初他母亲单位分的公房。
  目前他靠开“摩的”为生。这门早被长沙市明令禁止的营生,前面常被冠以一个“黑”字。他下岗的那家厂子,原先每月发60%的基本工资,他的400多块工资“再打个6折”,也就200多块钱。最近4个月,厂里说连这部分钱也发不出了,所以他还没领到。
  他开“摩的”并不拼命:通常每天下午5点以后等交警下班了,出去拉活,干到7点左右,挣个十几二十块钱,回家吃晚饭。夜里10点过,他再出去一趟,干到凌晨一两点。正常时一天能弄个三十几块钱。
  其余时间,他常泡在网上。他的博客“长沙刁民陈洪的博客”,7月27日开博,贴了29篇旧作,并陆续增添了10余篇新作。结果,点击量超过63万次,有1.6万多条跟帖评论,成为网上热门博客之一。
  这个48岁的下岗职工、“摩的”司机,用他那枝没经过理论训练的笔,描绘了一幅“底层表情”的图像。
    我应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牺牲品
  陈洪最被关注的文章,名为《下岗职工的幸福生活之17:一个摩的司机的自白》。文中写道:“我是一个非法营运的摩的司机,但我并非是一个天生的‘非法营运者’。我应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牺牲品。在我求学的年代,一场政治风云剥夺了我们这一代人求学的机会和权利。
  “转眼30个春秋。我已由一个精壮的小伙变成了夹杂着满头银丝在街边跑摩的的老头。可我今年却才满48岁。g-o-v安排了我最美好、最具活力的青壮年时段,却在我们年近40时,将我们推向社会,自己安排自己。
  “十年下岗,为了生计,我打过工,经过商,也自学了电脑操作并读了大量的书籍,并愿以自己的知识、自己的感受来为我们这一批为共和国的繁荣昌盛贡献了自己青春的40、50人员鼓与呼。所以,在近几年中,本人在网络上发表了一些文章,希望g-o-v官员能更关注我们这批因历史原因而造成的所谓‘弱势群体’。无奈,只因人微言轻,地方父母官需要‘政绩、城市形象’来铺垫升官发财之路,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尚不完善的今天,依然对下岗工人的小本经营进行围追堵截。
  “我目前只能选择‘非法营运’的‘摩的司机’职业,因为,我已没有了选择。乘坐我摩托车者,我视之为‘衣食父母’。我会小心驾驶,平安地将您送达您的目的地。我不会因交警、运政的拦截而将您引入危险的境况。这就是我,一个有20多年party龄、30多年工龄的‘摩的司机’的自白。”
  
13673113_33052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照片:陈洪在家中,面前是他用来上网写博的电脑。
  陈洪从今年3月起开始跑“摩的”,因此“自白”中还少见这一营生真正的艰辛。他在长沙市线材制品厂的同事、原来镀锌车间的骨干王力平,从1997年起就开始跑“摩的”了。
  王力平夫妻俩都从线材厂下岗。妻子到私人店里站过柜台,后来到人家家里做饭、做清洁,10块钱一次。现在眼睛不行了,只能待在家里。她的眼睛以前工作时受过伤,一根钢丝弹在眼珠上。当时只休了十几天,就回去上班了,也未按工伤处理。
  儿子在读交通技工学校,每年要6000多块钱。上面还有84岁的老母亲。一家人的生活全落在50岁的王力平身上。现在他们在外面还欠着1万多块钱的债。
  1996年刚下岗时,王力平也出去找过工作。可是,“我们这个线材行业,比较专,没人要”。于是他咬牙花7000多块钱买了一辆江西产的冠军牌摩托车,跑起了“摩的”。据他说,厂里跑“摩的”的大概有十几个人。旁边东风钢厂也有人在跑,附近几个厂都有下岗职工在跑。
  王力平比陈洪更小心,只是半夜出去跑。“我不能被他们抓住。要是被抓住了,就不可能有第二天的生活费了。”按照规定,黑摩的一旦被抓,要罚2500~3000元,不交罚款就没收车。可是,要不出去跑,他同样没有第二天的饭钱。
  接受采访的前一天晚上,王力平从夜里12点拉到2点半,一共拉了18块钱,3趟5块的,一趟3块的。他每晚大约也就拉十几块钱。有时从12点干到4点,能拉30多块。他一年四季都出去跑,冬天虽然人少,但也得去,穿着厚棉大衣。
  不光辛苦,关键惊险。一天晚上他拉着一个客人,路上遇着路政部门设站检查。让客人下来绕路走,不答应,他只有把自己名字告诉对方,再记住对方名字,装成朋友。检查人员果然把他俩分开询问,答出来相互名字才放行。
  另一次也是晚上,客人下车时突然摔了一跤,其实是故意的,他的几个朋友早就等在那儿,气势汹汹上来问罪。“我身上只有100多块,没办法,只有全给他们了。”王力平回忆道。
  还有送到地方了,客人耍狠说没钱,“没办法,你也只有让他走”。
  更有甚者,“摩的”司机被抢、挨打,稀松平常。
  陈洪虽算不上老司机,但他很有自我保护的经验。晚上载客到了人少路段,他一定会加速,这样即使背后客人有歹意,在高速行进中也不敢行动。
  “摩的”司机大多说,若不是没有别的谋生手段,自己肯定不愿干这两头担惊受怕的活儿。
  据今年7月湖南媒体披露,长沙市目前共有10.8万名下岗职工,未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4.3万人,大多年龄偏大,技能单一。
   我算是比较早“下海”的
  看过陈洪博客的一个记者回忆,1992年以前,报社开记者会,驻站记者来自全国各地,相互间散烟,都是各地自产的牌子。自1992年下半年起,他发现大家突然开始散“红塔山”了。当时各地还没有纷纷上马价格不菲的高档烟,作为全国性品牌的“红塔山”,10块钱一包,算是相当奢侈的烟。
  直到今天,这个记者还常由此事引发感叹:“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你能在每个人身上看到经济大潮的活力和冲动。”
  1992年,陈洪没有混到抽“红塔山”,但这股经济活力对他的影响也丝毫不弱。那会儿他在长沙市线材制品厂当车间书记,下班后时不时和几个工人一起出去接私活。一次,他们3个人给外面装3个大配电柜,每天晚上从6点半干到12点多,干了十多天,最后每人分了1700块钱。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笔“巨款”。
  陈洪还曾被厂里派到深圳搞过一段销售。他每月百把块钱的工资由妻子到厂里领取,他在深圳每天拿33块钱出差费,一个月就是1000块钱。但深圳消费也高,旅馆包吃住一天就得25块钱,再加上抽的是“希尔顿”,所以几乎分文不剩。
  一年后他回到长沙。差不多同时,邓小平视察深圳,发表了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南巡讲话。
  1994年,陈洪停薪留职。“那个时候厂子已经在走下坡路,工资也低。另外老婆也在埋怨:人家的老婆,金项链啊,金耳环啊,就是攀比嘛。所以我压力挺大的。”
  其实那时,他周围大部分的同事、同学、朋友基本上还是靠工资吃饭,厂里的待厂里,机关的待机关。毕竟,如他所说,“湖南这个地方开放比较晚”。
  陈洪每个月交给厂里100块钱“停薪留职费”,开起了小饭馆。直到1996年店面拆迁,他3年间挣了十多万元。其时正赶上厂里集资建房,陈洪把原先分的一居室退了,买了套66平方米的两居室,用掉了3万块钱。装修又花了好几万元,手里所剩无几了。
  1996年,由于一场至今扯不清楚的“兼并”,陈洪和他的同事们彻底下岗。他拿手里剩的钱,又借了一部分月息2%的高利贷,凑了十几万元,在工厂宿舍区附近开了一家自选超市。
  陈洪今天把当初失败的生意总结为“错误的时间和地点”。那个时候大家都面临下岗,对未来没有信心,不敢花钱消费。而地点选在厂宿舍附近,“我那时还算混得比较好的,工人中间有一种相互嫉妒的心理”。所以生意做不起来。
  生意不好,还经常有人来“找麻烦”。先是派出所来收联防费,张口1200元。陈洪也没和对方客气:“抢劫啊!我就是这里线材厂的下岗职工,我是因为没饭吃才来开的这个店。120我有,1200没有。”来收钱的户籍民警说:“那就给120吧。”陈洪说:“120都没有。”后来,给帮工办了两张暂住证,花了100多块钱,才算了事。
  “但是有些人我还是惹不起啊。”店还没开张,税务监管员来了,拿着600块钱汽油票,让给报销。陈洪根本没有汽车,自己用三轮车拉货。但是他老老实实给了700块钱。“不然的话,他在税务上找你的麻烦,你也没有办法的。”
  他租的是两层楼,想把楼上分租出去,减轻点儿负担,就在周围贴了几张小广告。结果城管来了,说是一张罚1000元。先说好话,最后,每人给搬两箱啤酒到车上。
  居委会老太太来收卫生费。“当然得给了,她老太太,你惹她不起的。”标准局来检测衡器,合格了要贴张纸,“好,请交钱。”卫生防疫站也来抽查食品,像啤酒,看了厂家的合格证不算,还要搬一箱走,回去检验。检验合格了,“好,检测费。”抗洪救灾,街道上来收钱,说是做生意的都得交。陈洪说我没钱。“没钱?你开这么个店,怎么会没钱?”
  “哪个地方不要钱?!”陈洪一肚子的苦水倒也倒不尽。
  超市开了一年多,破产了。1998年春节前,陈洪把所有的账清了,又变得两手空空,连买厂里的两居室也拿出去抵债了。
  此前不久,1997年年底,陈洪与妻子离婚。
  那时,他万念俱灰,自杀的心都有。所有事情都了清的那个晚上,他走路回父母家,七八里路,他就走在大马路中央,汽车看了他都绕着开。“就想,谁倒霉,他撞着我算了。”说到这儿,陈洪一向乐呵呵的声音低了下去。
    我的失败不全是性格问题
  其实,在38岁之前,陈洪在同龄人中算是比较成功的。可到了40岁,他一下子成了下岗职工,做生意也失败。当时还没觉得自己老,过了半年多,有一次他偶然照镜子,才发现自己头发白了、掉了,连胡子也白了。
  后来,他炒过股、给私立学校打过工、印过名片、开过茶室、照过快相,最终开起了“摩的”。
  “你干过的事情不少,都没干出名堂来,原因是什么呢,机遇,还是性格?”记者问他。
  “性格、机遇都有。其实我的失败也不完全是性格的问题。”陈洪沉吟了片刻,“这个社会,下岗工人要做点儿事真是很难。因为他的起点太低,竞争太激烈。g-o-v又很少为下岗职工提供具体帮助。g-o-v重视的是招商引资,针对的是大的资本。”
  接下来他分析:这个下岗职工能做的事,那个也来做,这就形成激烈的竞争。一激烈就容易乱,一乱g-o-v就出来治理。要是g-o-v不搞“经营城市”的话,像历史上,老百姓摆个小摊,总有条活路,虽说过得不富裕,但总可以养家糊口。现在g-o-v讲“经营城市”,下岗职工摆个夜宵不行,卖个早点不行,蹬个三轮车不行,跑个“摩的”也不行,全部都禁止。然而下岗职工的技能是很单一的。像线材厂,大部分工人一辈子就干一个工种,脱壳、退火、拉丝、镀锌、打捆,一旦抛向社会,他们只能干一些被g-o-v禁止或至少不情愿让市民干的事情,g-o-v鼓励的有技术含量的事情,他们都干不了。“然而他们前面几十年是为国家做了贡献的。历史不能形成断层啊!”
  做名片业务时,为了方便接生意和送货,陈洪买了辆飞狐牌摩托车,连上牌共花了8000块钱。不久,2003年2月,长沙市出台“禁摩令”:摩托车禁走“六路一桥”,也就是主干道全部不让走。
  “这就是断了我的生路嘛。”陈洪感到不服,于是在“红网”的“百姓呼声”栏目里写文章。没想到几篇下来,点击率一路攀升,陈洪的内心也获得一种满足:“咦,看来我还不是一无是处啊,还有人承认我。”
  “至于有人在网上质疑我不是中学文化程度,那说明我不错啊,自我感觉挺好。”他笑着提高了几分声调。其实他还真是中学文凭,1974年年底高中毕业后就下乡,在农村待了4年,参加过高考,但没考上,招工回城后做了8个月的工人,随后就一直在工厂里从事财会和管理工作。
  2003年11月,长沙市市长在《长沙晚报》发表公开信,“痛斥那些不文明行为,号召全体市民都行动起来,关爱我们的城市,爱护我们的家园,珍爱城市的环境和形象。”
  陈洪随即以“长沙刁民陈洪”的名义,在网上发表致市长的公开信《长沙是谁家?凭啥我爱它?》,称“现实的长沙,却真不像我们工薪阶层、下岗职工及贫困人群的家”。
  后来这位市长在一次会议上表示,自己看了这封信后“深深地感到自责”,“这说明我们的工作中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陈洪由此名声大噪,成了著名的“长沙刁民”。
  他的网络写作也一发不可收拾。2005年年初,他听说了“博客”这玩意儿,便在“天涯”上开了个人的第一个博客,但两周就被人黑掉了。后来他开始上“和讯网”写博客,谁料还是不顺,这个博客又数次被人盗用篡改。2006年7月27日,他新开了目前这个博客。
    像这种工厂聚居区,90%以上都是贫民
  长沙市线材制品厂原厂址在左家塘,地理位置不错。经过一系列让厂里职工莫名其妙的“兼并”后,厂房没了、设备没了,那片地如今立起3栋高档楼盘,名曰“东方新世界”。
  售楼处内的销控表布满红点,显然相当火爆。据销售人员介绍,该楼盘共有1200余套,去年11月开盘,今年12月入住,如今已所剩无几。这里的房子,均价3400元,在长沙算比较高的。
  宣传页上印着这样的文字:城市的繁荣与进步,映衬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品位。东方新世界,吸引着享受现代城市生活的精英们。他们对这个城市的感情,如同对待亲人、朋友。
  然而就在离这处楼盘不远的老宿舍区内,很多不是精英的下岗职工,以丝毫谈不上质量和品位的方式生活着。他们对这个城市的真实感情,外人也许很难捉摸。
  长沙人有喝早茶的习惯。不过在工厂宿舍区,这早茶可没有什么精致点心,就是街边一杯1块钱的清茶,下岗的同事几人坐在一起聊天。老人一般出来得早,6点过就坐下了。中青年稍晚点儿,中午11点过,各自回家吃午饭。下午出来的人不多。到5点过,外面打零工的人陆陆续续回来,大家也坐下喝喝茶。
  上午8点半,陈洪开“摩的”来到宿舍区。大家照旧坐着喝早茶聊天。上面通知了,拖欠的4个月工资,今天会发3个月的。本来说是昨天发,但昨天陈洪和很多同事都去银行查了,并未到账。职工们质问主管领导,才承诺今天一定发。
  与陈洪同龄的王跃进起身掐掉手里的烟屁股,“我去看看,到没有”。大家一起笑,说:“好,他去看看,他去看看。”大约十几分钟后,王跃进回来,说是到账了。然而他丝毫也不兴奋,3个月工资,扣掉每月水电费,他拿到手只有170多块钱。上个月,交完水电费,所有工资还得倒贴给单位9毛钱。
  依旧是沉闷的一天。
  街边停一辆卡车,车尾立块牌子:砀山梨,每箱10元14斤,欢迎品尝,又甜又脆。
  “像这种梨子,10块钱14斤,在长沙算……”记者问。
  “10块钱4斤,不算贵的。”陈洪说。
  “是14斤。”记者强调。
  “哦,我看花了。那是很便宜的。”陈洪笑道。
  这时坐在旁边的人说了一句:“我们厂里没一个人买的。”
  陈洪接话道:“真是,我还没看见一个。就是这么便宜的水果,还是没人吃。”
  下午6点半左右,天色已开始变暗。一辆摩托车架着一副牛骨架驶来。有人喊一声:“骨头,买骨头哦”,街边坐着的不少人马上围过去。只听见议论声,“这块骨头砸碎了熬汤,很好吃的。”
  陈洪在旁边看,笑着小声说:“开荤了,牛骨头。”
  41岁的下岗女工周红看中惟一一块牛肉,黑乎乎的,显然是卖剩下了很不好的那种。卖肉的要10块钱,周红讲成8块钱。可她没带钱,找旁边同事借的。
  脊椎骨卖3块钱一斤,有人要了一截,7块钱。于是从兜里掏出揉得皱皱巴巴的一堆零钱,一张一张数给卖肉的。还有人选了一个蹄子,4块钱。
  卖肉的摸出一柄小斧,在地上使劲砍骨头。骨头上没有一点儿肉,发出“咔咔”的声音。
  一个穿着肥大校服的小女孩儿走过,看见围这么多人,于是很感兴趣地凑过来。只瞄一眼,便做出受到惊吓的表情,“哦,好吓人”,然后就跑开了。
  然而成人们显得非常快乐,相互开着玩笑,脸上堆满笑容。有人拎着牛腿,远远问:“你要不要啊?”那边答:“给你吧。”
  “这是天天来吗?”记者问
  “不,不会每天。”陈洪说,“他们这种,不是正规屠宰的,严格说来不让卖。这个地方牛肉肯定卖不动,吃猪肉都吃不起,还吃什么牛肉!像这种骨架,又能补钙,还有点儿油腥,这就是下岗职工的营养补充嘛。”
  “他们天天能吃肉吗?”
  “不可能!”陈洪拖长了尾音说,“一个星期能吃上一次肉,算家境比较好的。”
  “我看你那儿也是做的素菜?”第一次进陈洪家,床上铺张纸,放着上顿吃剩下的一碗萝卜菜、一碗苦瓜和一碗米饭。
  “我也是素菜,一个月能吃上两次肉差不多。当然,朋友来了,也叫我出去吃。”
  听见这边在讨论肉的事,有人走过来说:“卖不掉嘛,像这种东西,在别的地方没人要。”
  “像这种场景,你要不是来这里,是看不到的。”陈洪说,“像这种工厂聚居区,说白了,90%以上都是贫民。”
    为穷人呼喊,应是我的本分
  下岗10年来,陈洪觉察到,不仅先富者和按理应当后富却始终未富者之间的经济差距在拉大,而且精英与民众的分野也在逐步扩大。
  他的感觉是:说好为了明天的幸福,咱们大家都要“摸石头过河”,但如今还在河里摸索的全都是昨天的工人和今天的农民。河中没有精英,只有瞎摸乱闯的穷人。新一代领导人想救我们上岸,但一些我们昨日的同伴,今天的贵人却把守着河岸,不准我们靠近。
  很不幸,他自己的博客就见证了这种“社会断裂”。
  一个署名“郭锋”的人,在《一个摩的司机的自白》后跟帖:“作者,我比你大4岁,今年已经52岁了。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因为,国家、g-o-v并没有义务照顾我们这一代人一辈子。
  “我在上初一的时候,已经从北京去了农村,靠挣工分自食其力。此后,经过努力,我当了兵、当了工人并在1978年靠自学(用三个月时间自学了初高中数学的全部课程)考上了人民大学。此后,又考上了研究生。现在,我没有下岗的顾虑。我可以凭自己的头脑和双手生存下去。我大学同学中,像我这样经历的人,比比皆是!而且,我也没有任何高干子弟的背景。也就是说,我并不是什么天才或者幸运儿。
  “讲这些,无非是想告诉你,一个人,如果堕落到让别人、让社会、让g-o-v和国家来为自己不争气的命运买单的话,那你就不配活着!50年代出生活到现在的人不止你一个。在我们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g-o-v和国家给我们提供的条件都是一样的,并未厚此薄彼。咱们都是站在同一条时代的起跑线上的。至于有些人发达了,有些人落伍了,这个责任更应该从自己身上寻找。”
  陈洪则写了《一个下岗职工给同龄“研究生”的回信》:“我们处于两个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道路、不一样的经历,我们当然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可以说,精英阶层与平民百姓阶层之间,目前在思想上、认识上已形成了一条巨大的鸿沟。可以不客气地说,这条巨大的思想鸿沟已影响了我国的社会安定团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你们作为‘g-o-v精英’或‘国家理论精英’阶层就没有想过这是为什么吗?
 “g-o-v及领导阶层有责任和义务通过政策、法律、税收、提供就业机会和社会资源的二次分配、三次分配等手段,来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利。
  “我们之间所产生分歧的原因是,由于不同的地位和经历,产生了不同的政治认同。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基本政治认同的话,一切看似正确的理论或政策都有可能失去其应有的效能。因为,建立稳固的政治认同才是一个社会维系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长期关注和研究民间思想的学者丁东,看过陈洪的博客后连呼“有意思有意思”。他认为,郭峰把下岗职工的遭遇不是归于制度安排和制度缺陷,而只视为个人奋斗,“目前社会上弥漫的是这套逻辑,但它肯定不占理”。一般人不敢明目张胆地说,而这次郭峰跳出来把很多人暗自相信和遵循的规则挑明了。
  丁东对陈洪博客的意义评价颇高。“陈洪自己出来说话,和有良心的经济学家为他们说话,是不一样的。关于下岗职工这个群体的外部描述我们其实都见过,以前总是‘他’,而以‘我’的身份出来发言的还没有。”
  他很肯定陈洪使用博客这一网络新工具,认为这对建立和拓宽底层弱势群体的表达渠道非常有意义。
  事实上,陈洪在写第一篇博客时还不自觉,但在和读者的互动中已变得越来越自觉。他写道:为穷人呼喊,应是我的本分。因为,我也是穷人。各阶层有各阶层的需要,各阶层有各阶层的声音……穷人本应该是改革的支持者、拥护者,也应该是改革的受益人。然而在今天的中国,工人成了改革的最大牺牲者,在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口号下,改革成了损不足而补有余的合理借口……穷人不是害怕改革,也不是反对改革。他们反对的是由少数人控制的、缺乏监督的、损不足补有余的改革。
    善待穷人,穷人则是富人的福利
  日前,“中国社会保障论坛首届年会”在北京举行。有专家呼吁,应当按照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理念,较大幅度地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陈洪在博客上最新的一篇文章发表于10月5日。他在文中称:有人给我留言,说是根本就不存在什么不平等,这叫适者生存,是自然法则。你陈洪开“摩的”钱少是事实,心理不平衡也无可厚非,但你有仇富心理就是你的不对了,社会要发展,就要有竞争。
  对此,陈洪分析道:“说到‘竞争’,一般的理解中,竞争是一个比谁更优异的竞优过程,其刺激创新、激励进步的作用几乎是理所当然的,但这种理解遗漏了一些重要的例外,相当多的情况下,竞争可能导致正好相反的结果。它不仅不能使竞争参与者变得更优异,而且会使他们放宽自己的道德约束,不择手段,从而取得竞争优势。这是一种竞次。一句话,是比谁更有能力向人类文明的底线退化。以竞次手段所获得的所谓竞争力,其内在是一个民族向道德野蛮状态的回归。
  “这种以牺牲人民福利,降低社会伦理标准为代价来换取所谓国家竞争力的办法,是一种典型的竞次。
  “新的廉价劳力的大量出现和就业难的问题,我相信总会对现行庞大的公务员体制产生冲击。因为,在你们的下方,还有一个半饥半寒的庞大的群体。只有尽快拓展他们的生存空间,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他们才会不眼红幸福的你们。我认为,善待穷人,穷人则是富人的福利。”
  就在陈洪这篇文章见诸博客三天后,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近25年来,中共中央全会首次专门研究社会事务问题。
  据新华社报道:“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已从一个收入分配较为平均的国家,迅速成为贫富差距之大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
  “中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10%的最低收入家庭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不到2%,而10%最高收入家庭的财产总额则占40%以上。”
  新华社还引用中共中央party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的观点:“六中全会后,中央将重视从操作层面解决公平公正问题,而不是停留在理论上。”然而,他同时提醒说,“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对公平的期望值不能超越社会阶段。”
出租司机和交警互换角色3天 体验对方辛苦
  200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冯巩和周涛合作的小品《马路情歌》,因为将出租司机和交警的角色刻画得深刻生动而深入人心,人们很习惯地称交警和司机的关系像是“猫和老鼠”。
  为了能互相理解对方工作的艰辛,省会出租车爱心车队的闫晓会师傅和省会新华交警大队的交警姜辉,在10月15日到17日进行了角色互换。
  -人物档案:
  ★闫晓会:31岁,省会爱心出租车队队员。驾龄13年,开出租车7年。
  ★准备:得知自己要体验几天交警的真实生活,闫晓会非常兴奋,提前几天找来一些交通法规的书籍进行学习,并专门跟随新华交警大队袁建奎副中队长学习了交通指挥手势。经过几天的培训,闫晓会掌握了基本的交通指挥手势和规则。15日下午,在和平路和中华北大街交叉口的交警岗亭,闫晓会换上了专门为他找来的交警制服。
  ★镜头一:骑车带人闯红灯不承认
  时间:16日9时40分
  地点:和平路与中华北大街交口
  闫晓会正和一位交警一起在路口的东南角纠正行人违章。突然,他看见一个年轻人带着一个同伴骑自行车过来了。年轻人是沿着中华北大街由南向北骑,闫晓会急忙上前将骑车的年轻人拦住,“停车,骑自行车不允许载人。”
  一看见有人在查,骑车的年轻人急忙下来了,趁这个机会,后座上的另一位年轻人一溜烟跑了。结果,骑车的年轻人就是不承认刚才带过人。闫晓会拿他也没办法。
  “就算你刚才没带人,你刚才也闯红灯了。”闫晓会说。
  “闯了怎么了?”年轻人看起来挺不服气。
  “交通法规明确规定,不允许闯红灯,这样很危险。”
  “我不懂交通法规,没学过。”
  “那好,我给你解释解释交通法。”
  “我忙着呢,没时间。”
  “这样,你先把车子放在这儿,你先去办事,办完事回来学习。”
  就这样,闫晓会苦口婆心地和那个年轻人谈了半天,后来,年轻人看到这里,实在没办法,才低头承认错误,自己确实是带人闯红灯了,并希望得到从宽处理。最后,闫晓会对年轻人进行了一番教育后将他放行。
13683377_20061018090849288738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闫晓会(右)接受培训。
13683377_20061018090849328882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正在指挥的闫晓会(右)动作有板有眼。
 ★镜头二:酒后驾车伺机开溜
  时间:16日20时―21时30分
  地点:和平路与友谊北大街交口
  一辆辆机动车呼啸而过。闫晓会将一辆小轿车拦下,上前,站在车门旁,敬礼后对司机说:“师傅,请吹一下测酒仪。”
  司机摇下车窗,用嘴对着测酒仪吹了一下,显示数字是150,很明显,司机属于酒后驾驶。“对不起,您现在属于酒后驾驶,请您出示驾驶证。”
  就在这时,从小轿车的副驾驶座位上下来一个人,上前就将闫晓会一把搂住:“哥们,给个面子吧,开车的是我一个朋友,我请他吃饭,稍微喝了点,这次就算了吧,改天我请你吃饭。”
  闫晓会一边挣扎,一边拒绝。就在这个工夫,那个小轿车的司机一边假装靠边要停车,忽然一踩油门,从闫晓会的身边冲了出去,一溜烟地跑了。
  闫晓会看着跑远的小轿车,无奈地摇了摇头。而对那个副驾驶座位上下来的人,也只好放行了事。
  ★镜头三:不识路线违章左转
  时间:17日14时许
  地点:和平路与中华北大街交口
  常在省会开车的人都知道,中华北大街由北向南行驶,和平路口禁止左转。闫晓会就在这个路口的东南角纠正违章左转的机动车辆。
  不一会儿,一辆外地牌照的小车违章进行了左转弯。当小车刚刚往左拐过来,闫晓会上前将车拦下,照旧是敬礼,然后说“对不起,您刚才违章左转,按规定应该进行处罚。”
  司机急忙摇下车窗:“对不起,我们是外地来的,第一次来石家庄,我们想去医大四院,还不熟悉路况,你看这……”司机显得很着急。
  经过与带班交警协商后,闫晓会将车放行,并指给了司机到医大四院的正确行车路线。
13683377_20061018090849343661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姜辉开始体验的哥生活。
  ★体会:说交警是“马路吸尘器”一点不为过
  “说句真心话,做交警挺不容易的。就拿我来说吧,才站了3天岗,每天不停地打手势,就把我累得腰酸腿疼的。”闫晓会告诉记者,除了打手势之外,眼睛还得不停地观察车流量,特别是上班高峰期,得尽快让车辆安全通过。另外,交警的注意力必须得高度集中,不能有任何马虎。
  “16日那天,我从早上7时就到了路口站岗,一直站了一天,晚上还得上路夜查,一直到21时30分才结束。一天下来,上了14个小时班,实在很辛苦。三顿饭根本不能和家人一起吃,只能在路边小摊上将就着垫巴垫巴。”
  对于小品中认为交警是“马路吸尘器”的说法,闫晓会算是有了深刻的感受,“15日和16日两天都是雾天,空气很脏,在路口站一天岗,脸上全是黑的,吐出来的痰也是黑的。”
  -人物档案:
  ★姜辉:32岁,新华交警大队交警,从事交警工作10年,驾龄7年。
  ★准备:17日15时,做了10年交警工作的姜辉脱下了警服,换上了便装,开着闫晓会的出租车,上路体验了一把出租车司机的酸甜苦辣。
  ★镜头一:首次载客忘记打表
  开上出租车后,姜辉由于不熟悉出租车的业务,很长一段时间拉不上活。后来,好不容易在新华集贸市场找到了第一个活,一个乘客要打他的车去新华路和维明大街附近。
  “师傅,去哪里?”乘客一上车,姜辉很热情地打招呼。
  “到新华路,维明大街附近。”乘客回答说。
  快到维明街时,姜辉忽然发现,自己忘记打表了,慌忙之中,他赶紧将空车牌扣下。路上还算顺利,将这个活顺利拉到目的地,他得到了5元的票款。
  ★镜头二:为找零自买饮料
  送完第一个乘客后,姜辉开着出租车沿着马路一直走,由于没有经验,拉的活比较少。第二个乘客在上车后要到煤机街和裕华路交叉口。路上开车比较顺利,到目的地后,打票显示是19元钱。
  “给,这是20元钱,给我打张票。”乘客递过来一张20元面值的纸币。
  “哦,”姜辉下意识地去摸口袋,“坏了,没带零钱。”但必须给乘客找零钱。无奈之下,姜辉下车去买了一瓶饮料,才将1元钱找给乘客。
  ★镜头三:一趟顺活挣了7元
  第三个活是在返回的路上拉的,在医大二院附近,一名乘客招手将姜辉的车拦下,上车后,乘客告诉姜辉,“我到医大三院。”
  “好,”姜辉一边答应着,一边启动了车辆,很顺利地将乘客送到了目的地,然后打票,收钱,一共得票款7元。
  姜辉体验的时间比较短,到18时多,姜辉就将车交给了闫晓会,不好意思地说:“总共得到了31元钱的票款。照这样干的话,肯定得赔钱。”
  ★体会:出租司机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刚开始不太适应,没意识到自己开的是出租车,是要拉活挣钱的。后来意识到自己的车总是空车,才有意识地靠右侧行驶。而且,刚开始不注意路边的乘客招手。”姜辉告诉记者,“做出租司机确实挺辛苦的,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方面要看活,一方面要注意交通安全,不能出事故,而且还不能违章,所以司机的精神非常紧张,一直处在高度集中的状态,非常不容易。而且一旦被交警查住,往往就得被扣分或罚款,辛辛苦苦白干好几天。”
  姜辉告诉记者:“开车时间长了,出租车司机都容易患上腰椎、颈椎等方面的毛病,而且吃饭没有定点,容易得胃病。一碰上下雨下雪天,还容易出事故,我当交警这么长时间,发现出租party龅氖鹿事史浅8摺!?br />
  另外,姜辉表示,出租车司机的活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比如经常碰上一些坐车不给钱的乘客,俗称“砸罐”,如果是这样的话,司机往往一分钱都得不到。
 

bg-11.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天空不再蔚蓝,森林不再茂密,河流不再清澈,这一年我们仍在自掘坟墓......
洞庭湖沿岸企业违规排放造成严重污染
13774158_20061128181924453651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造纸厂排出的污水污染南洞庭湖
  
13774158_20061128181924499160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沅江纸厂在南洞庭湖排出的污水泡沫气味刺鼻
  
13774158_20061128181924516544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西洞庭湖边一家化工厂正在排放污水
  2006年9月以来,湖南省
洞庭湖
区经历着一场30多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洞庭湖提前进入枯水期,水位骤降至30多年来历史最低点,湖水自净能力降低,再加上湖区大大小小上百家造纸、化工企业的违规排放,造成洞庭湖污染严重。据统计,目前环洞庭湖的益阳、岳阳、常德三市共有造纸厂101家,除少数大型企业采用了
废水处理设备
外,绝大多数企业都没有按标准要求配套建设环保设备,废水几乎未经任何处理便直接排入洞庭湖。乱排污已经造成洞庭湖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水质恶化。
北京8青年街头哀悼白杨树 向树桩默哀30秒
  半年前朝阳路拓宽遗留树桩,8人称活动旨在宣传环保意识
  
  8位年轻人身着黑衣,手捧菊花,在朝阳路旁一排树桩前举行了一场哀悼仪式,被他们哀悼的是半年前道路拓宽时被砍伐的一排白杨树。他们说,他们旨在以此宣传环保意识。
  
  “向树桩默哀30秒”
  
  昨日11时30分,阵阵风沙中,8位年轻人伫立在朝阳路十里堡华堂超市门口一排矮矮的树桩前。他们先是在10几个树桩表面涂上红色颜料,活动召集者武一在树桩上用白色油漆一笔一画地写下:“大白杨,生卒年:?―2006”。
  
  “让我们集体向大白杨默哀30秒钟。”于是,他们围着树桩站成一圈,低头默哀30秒,并将胸前佩带的白色菊花端正地放在每个树桩中央。
  
  武一说,他曾经在附近生活过两年多,对这些大白杨树怀有很深的感情。半年前,出于路面拓宽工程的需要,工人们砍伐并运走了这些树。
  
  “哀悼不是行为艺术”
  
  “这不是行为艺术,而是想唤起大家尊重自然的意识。”30岁的武一介绍,参加活动的年轻人都是他的同事和朋友,他们希望用这种特别的形式,引起大家对环保的重视。为此,他们都特意换上了黑色的衣装。
  
  昨天,8个人祭奠白杨树的仪式引来许多路人驻足围观,不少家住附近的居民也表示了对这排白杨树的怀念。“它们至少有二三十年了。”居民博大爷回忆,被砍断的这排白杨栽于上世纪80年代前,砍伐时每棵都有五六层楼高,“很多树一个人都抱不过来。”居民刘大妈也说:“当时有这些树,夏天可阴凉了,可惜现在光秃秃的了。”
  
13722955_335013.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8位年轻人在刷上红油漆的大白杨树桩前献上白菊花。实习生 孙纯霞 摄
  几位参与活动者表示,他们将把默哀的照片和视频发到博客和BBS上,并希望能召集更多志同道合的网友,成立一个环境保护小协会,组织更多以“保护自然”为主题的活动。
黄河兰州段再次遭遇红色污染
13758683_20061121184054587142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一市民在河边打水
  
13758683_20061121184054638108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整个红色污染带长2公里
  
13758683_20061121191600992163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整个红色污染带长2公里
  2006年11月21日上午12时许,兰州
黄河
段再次遭受
红色污染
,红色污染持续时间1个多小时,整个红色污染带长2公里。有个别段落整个黄河都是红色,许多市民打电话向各个部门反映情况,环保部门接到电话后迅速赶到现场采样。

bg-12.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到了年底,呵呵,像本人一样,许多人还有一个梦想没有实现:什么时候才能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10对青年白领8分钟闪电交友
不知道都市白领是真的很忙无暇恋爱呢,还是现代爱情讲究像洋快餐那样速配?12月19日晚,四川新闻网记者在成都某洋快餐总府餐厅内,亲眼目睹了十对青年白领如何在八分钟内交友恋爱的经历。据组织者透露,还真有不少青年通过这种形式的交友成为了恋人呢。
  
13823994_344617.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女孩将自己手中飞燕虾挂在中意男孩的棒上
  尽管参加活动很高调,但面对媒体时青年们不约而同地都选择了低调。一位来自四川电信的男青年告诉记者,自己今年26岁,是通过交友网站获得派对信息的。希望结交更多异性朋友的他,最终鼓起勇气前来参加了活动。“今天总体感觉还比较好,也见了不少可爱的异性朋友”,该男子透露说,自己在四川电信做视频电话。尽管单位上有不少美女,但由于平时忙于工作,真正用语交际的时间并不多。“我也没有指望通过这种活动找到女朋友,但是真的希望能够多结识一些异性朋友。”
  
  活动组织方的员工王丽告诉记者,举办这样的活动目的是为了给成天忙于工作的都市白领们一个拓宽交际面的机会。“这种活动选择面大,可能交到的朋友也多,也很容易遇到心仪的对象呢”,王丽透露说,为了确保参加者都是真正的都市白领,她们在组织活动前除了要求所有报名参加者必须提供学历证、身份证和工作证原件并复印存档外,还要求参加者拥有比如说像舞蹈那样的一技之长,甚至还要求填写协议证明自己单身。
  
  “我们之前已经组织了七场这样的活动,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组织了上千人参加。为了营造浪漫气氛,我们通常选择咖啡厅、酒巴和杀人游戏吧这样的场所来举办派对。今天是第一次在肯德基举办这种活动,也许这种名叫八分钟交友的派对和快节奏的洋快餐有异曲同工之妙吧?”王丽笑道,其实参加这种活动千万不能抱定要立即找到情人,“能多认识几个朋友特别是异性朋友已经很不错啦。”
  
  记者获悉,这也是成都洋快餐首次尝试举行速配爱情派对。
北京理工大学男生用200间宿舍灯光示爱
13805456_343079.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北京理工大学一宿舍楼200多个宿舍灯光形成了I+心+ U的图案
  
13805456_2006121214254264950200.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男生向一女生示爱
  
  2006年12月11日晚9时许,北京理工大学一宿舍楼200多个宿舍灯光形成了I+心+ U的图案,意为“ILOVEYOU”。知情人讲,一男生事前挨个宿舍敲门请求给予灯光支持,以便向一女生示爱。
千万富翁打整版广告征婚 十余女子前往应征
13809867_343437.jpg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两女人看征婚广告
  本报记者王兴夏 株洲报道
  
  12月12日,株洲市一名自称个人资产五千万的民营企业家在一家当地报纸上刊登整版征婚广告。通过广告大张声势征婚,在株洲乃至全省都尚属首次。这到底是有钱人无聊的游戏,还是别有用心的作秀?株洲众多市民对此褒贬不一,有人表示理解和接受,更多的人认为有作秀和炒作嫌疑,株洲大部分受访的年轻女子表示对这样的富翁不稀罕。
  
  应征必须先过朋友关
  
  12月12日,《株洲晚报》16版整版刊登了该市一名自称个人资产五千万的民营企业家征婚的广告,称该企业家离异无子女,待人宽厚,洁身自好,热爱生活,期待与一位“35岁以下,身高1.60米以上,大专文化,未婚或离异未育,贤淑、清丽的女子“执手偕老”,在株洲唯一一家五星级酒店株洲华天大酒店2216房间设有应征处,安排专人接待,并公布了一个手机号码作为联系电话。
  
  12日上午,记者陪同一位年轻女性李双(化名)以“应征者”的身份走进了株洲华天宾馆2216房间,应征现场很冷清,李双进了房间,负责接待的是一位20多岁的小姐,她给李双递上饮料后,就把李小姐带进里面的一个房间。一个中年女士正在接电话,接完电话后该女士自称姓沈,她表示,她与征婚当事人是好友。初选是由她把关,方式就是聊天,如果感觉合适的,就会留下应征者联系方式,再安排与男方见面。
  
  沈女士在询问了李小姐年龄、职业、籍贯,以及对婚姻家庭、年龄差距等问题的态度后表明,征婚者是株洲市一位知名企业家,想寻觅的是一位思想成熟,能够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人生伴侣。
  
  “他找不到女朋友吗?”李双问。“他每天工作繁忙,社交圈子较窄,所以才想到用这种方式来拓宽生活圈子,办法是朋友们一起策划出来的。” 沈女士说,他是想找一个普通的女孩,最好是贤淑、有涵养、家庭氛围好、有固定职业又能兼顾家庭的。
  
  应征首日有近百名询问者
  
  12日下午4点多钟,记者再次前往该处。负责接待的沈女士向记者介绍,这位民营企业家是外地来株洲发展起来的,年龄在45岁以内,已经在株洲10多年时间了,她表示以人格担保确有其人也确有其事,她自称是这位企业家要好的朋友,登这个广告是她们几个朋友和这位企业家大家共同的主意。
  
  当记者表示不在媒体上透露这位企业家任何个人和企业信息的前提下,想见一面这位企业家或知道这位企业家是谁,也好证实一下这则广告的真实性时,沈女士明确表示不同意。她说不是为了企业的炒作,也不想大张旗鼓,只是想征婚而已。
  
  记者了解到,应征的第一天,沈女士共接到了70来个电话,30多条短信,有十多位女子前往房间应征。昨天记者再次致电沈女士询问征婚人数时,她委婉地谢绝了记者的采访。
 
2006多事的一年。
2007,,,,,,,,,,,,
 
难得一见的好贴

各形各式的社会人物也就构成这个“和谐”的社会。
只希望这只是大多数人的极少数。
 
好帖``````
这个世界并不完美```只希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唉...有些人真的好穷很有爱心...顶啦..甘少人睇既....好贴喔...
 
看了一些,看不下去了.

现实比想想象中的严重.真是难以直面.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