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南方人曾以南方系及南方系传媒人为荣,这也是我觉得比北方人有优越感的地方。可悲的是2017的新年致辞不再期待。2017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也期望能有一种力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1999年新年致辞: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这是我们与你见面的第777次。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这是冬天里平常的一天。北方的树叶已经落尽,南方的树叶还留在枝上,人们在大街上懒洋洋地走着,或者急匆匆地跑着,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希望,每个人都握紧自己的心事。
本世纪最后的日历正在一页页减去,没有什么可以把人轻易打动。除了真实。人们有理想但也有幻象,人们得到过安慰也蒙受过羞辱,人们曾经不再相信别人也不再相信自己。好在岁月让我们深知"真"的宝贵——真实、真情、真理,它让我们离开凌空蹈虚的乌托邦险境,认清了虚伪和欺骗。尽管,"真实"有时让人难堪,但直面真实的民族是成熟的民族,直面真实的人群是坚强的人群。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正义的号角。当你面对蒙冤无助的弱者,当你面对专横跋扈的恶人,当你面对足以影响人们一生的社会不公,你就明白正义需要多少代价,正义需要多少勇气。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前进的脚步……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就像平常一样,我们与你再次见面,为逝去的一年而感怀,为新来的一年作准备。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则不停为你加油。
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我们看着你挥汗如雨,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我们看着你流离失所,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我们看着你中流击水,我们看着你重建家园。我们看着你无奈下岗,我们看着你咬紧牙关,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我们看着你笑逐颜开……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你们的一部分。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所以,在这样的时候,在这新年的第一天,我们要向你、向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说一声,"新年好"!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因为有你,才有我们。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为什么我们总是眼含着泪水,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是精神抖擞,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在不断寻求,因为我们爱得深沉。爱这个国家,还有她的人民,他们善良,他们正直,他们懂得互相关怀。
2000年新年致辞:我们从来没有放弃,因为我们爱得深沉
这是千载一遇的时刻,百年的更迭,千年的交替,都将汇于同一个瞬间。为了欢呼新世纪的太阳照临地球,全世界的人们都在翘首以待......
这又是岁末平常的一天。这是我们第829次和你见面。面对着即将远去的一个世纪,面对着就要开启的新千年之门,也许,我们真的该来一次"世纪之旅 ",就像聪明的同行已经去做的那样———派记者去新西兰,去那个2000年第一缕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或者去五大洲,去感受不同肤色的人们异域狂欢的情状?
"世纪之旅"?千年等一回呵,为什么不呢?
15名记者受命出发了。他们脚步匆匆,他们意绪绵绵。他们要去的地方其实都不陌生,每个人却又分明都有一点惴惴然。是呵,"近乡情更怯",处在百年之交、千年之交的故乡,你别来无恙否?
这就是我们献给读者的一次世纪末特别的旅行————"记者回家乡"。
一群难得在故乡转悠的人,有人甚至对那片土地已睽违多时。他们终年的奔波行走,总是在寻找他乡的故事;他们的爱和恨,也更多地倾注在别的地方。家乡,成了每个人心灵深处秘不示人的珍藏。
现在,就让他们小心翼翼地把珍藏打开吧———
那些版图上无甚出奇的所在;那些所在处平平常常的故人;那些故人里被岁月模糊了的面容;那些面容中被风霜蚀刻下的皱纹......这一切一切,都因为百年之交、千年之交的踏访和叩问,在我们的记者的笔下,变得异常生动、鲜明、隽永,历历在目,触手可及。
为什么我们总是眼里含着泪水?读完了这一组"记者回家乡",也许,你会找到答案。而我们必须表达的,是我们对那片土地的敬意。
我们要向乡间的母亲致敬。她用一双小脚走过春夏秋冬,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才算丈量完所有的苦难。母亲,我们祝福你,因为你知道怎样把你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他将在人生的战斗中获得胜利。
我们要向天国的父亲致敬,他的在天之灵,冥冥之中依然向儿子散发出最质朴的光辉。即使刚刚承受了失去父亲的巨大创痛,在接到采访特大海难的任务时,儿子首先记起的,还是父亲常说的那句话:别为了自个的事耽误了公家的活。
我们要向一位新婚的妻子致敬。就在新婚之夜,她的丈夫却匆匆登上颠簸的长途公共汽车,去采访令人撕心裂肺的海难事故现场,他这样做只有一个理由: "我是一个记者!"而她的理解和支持,正好成为他义无反顾的另外一个理由。
......
2001年新年献词:愿新年的阳光照亮你的梦想
这是本报本年度最后一次和你见面。恭贺你的新年,祝福你的梦想。
时光匆匆,回望一年,是谁最长久地驻留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最深切地打动过你的心灵?从今年开始,我们将每年进行年度人物评选。每一次评选都是一次岁月的盘点,每一张选票都是一粒点燃梦想的燧石。
每一群人中都有英雄,每一个人都有梦想。人们总是被那些风云际会的弄潮儿激励着,总是在对他们的指点评说中倾诉着自己的梦想与希望。
今年我们推出的十位候选人,涵盖了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读者在投票中指出,他们各有建树,难分高下。然而,也许正是在这样的评选中,我们更知道了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最基本的,什么是宽容,什么是多元,什么是尽职守责,什么是同舟共济。
李昌平,一个并不为很多人所知的新闻人物,凭着一个乡党委书记的良知与责任感打动了千千万万个读者的心。因为他直面百姓疾苦,求索改革之路;因为他行使了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官员的权利,向国务院领导坦荡陈言,从而引起高度重视,引发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人民对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者表达了深深的敬意,人民对改革寄予焦灼的期待。这是希望。有些读者投票时称“李昌平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其实,这些投向良知与责任感的欢呼,何尝不是国家民族的希望?
同样以直面现实赢得人心的山西作家张平,多年来百折不回,秉笔直书,鞭挞司法腐败、吏治腐败和文化腐败。在这个寒冬,那个最初打动张平的身患肝癌却无钱买药,痛得将床边的墙砖抠掉三分之二的下岗工人是否还好?那些被他拜访过的付出太多而得到太少的工人是否已感到温暖?那些被他揭露的腐败官员是否已受到惩罚?人们赞扬张平不畏挫折的恒心和毅力,而支撑张平的信念是:反腐败只能靠体制的改革与进步。
对外经济贸易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和他的同事们则正在为打开一条改革与进步的通道,也是实现大多数人的梦想的通道而努力,那就是让中国加入WTO,那就是让中国融入世界,进一步开放市场。“必须通过体制改革走向市场经济,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永远不可能成为经济大国。”几天前,龙永图在香港的一次演讲中说。
不仅是经济,许许多多的梦想,民主与法制,公平与效率,都将在改革、开放中去实现。
这是一条经过历史选择的正确通道,但是并非坦途。十多年的谈判让多少志士呕心沥血,“没什么精彩,很艰苦。”龙永图说,“我们必须忍辱负重,以中华民族的耐心和坚韧精神面对未来。”
改革越到深水区越艰难,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锲而不舍。孙雯是一名成功者,也是一名失败者。众多读者把选票投给孙雯,或许更因为她的挫折她的艰辛,她在逆境中的风范。站在世界足球最光彩夺目的领奖台上,孙雯说,中国女子足球队成为世界强队的秘诀就是信心。这支球队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那种紧紧握住梦想,永不言败的精神。
紧紧握住你的梦想:也许你是一位企业家,你的梦想是柳传志的梦想;也许你是一位艺术家,你的梦想是王家卫的梦想;也许你是一位科学家,你的梦想是杨焕明的梦想。甚至,也许你的手中只有一柄锄头,你的肩上只有一条纤绳,你也有追求幸福和尊严的崇高权利,你的梦想、你的勇气、你的贡献也和他们同等重要。
我们下一次和你见面时,新年的阳光已打在你的脸上,它将照亮你的梦想。
新年的阳光将照亮你的梦想,将照亮每一个和你一样善良、正直、互相关怀、默默奋斗的人的梦想,将照亮这个正在走向开放的国家、正在谋求发展的民族的梦想。
2002年新年献词:走在中国的大地上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间;雨露滴在你的胸膛,我们走在中国的大地上。我们与你在一起,我们的爱一如既往。
我们上路了,新闻在远方。你见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纸上;你见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路上。我们是观察者,我们是记录者,我们是报道者,我们执著地寻找真相。
当年,有些同行追逐新千年的第一缕阳光,我们却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我们是农民的儿子,我们是工人的儿子,那里是我们的根,我们从我们的根部汲取力量。
在新世纪第一年的岁末,我们又兵分九路,走在中国的大地上。顺德、厚街、温州、利辛、武汉、宣汉、喀什、大同、沈阳,祖国的四面八方,各不同的内涵和外表,我们走近你,我们走进你,我们想看清你的模样,我们想叩问你的心房。
我们倾听,我们观察,我们张开浑身的每一个毛孔,我们打开自己的每一个器官,我们感受,我们思考,我们记录,我们报道。你的笑脸,你的眼泪,你的焦虑,你的方言表达的你的梦想,对于我们,这一切是多么珍贵!
福建的成功路、四川的白鹿镇、河南的小常庄,这儿与那儿,久违了,一年一度,我们是第四次涉足。音容笑貌,多么熟悉,生老病死,几多沧桑。如此累积的记录,或者就是一部特殊的编年史。
年度人物寄托人们的理想。龙永图做了一个中国官员应该做的事,冯锦华显示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血性。他们做得多么漂亮!什么可贵?做应该做的事可贵!
我们走在中国的大地上,追逐着新闻应有的理想。我们不敢说凡有新闻发生的地方,我们就在场————我们有太多的遗漏————但我们敢说,新闻总是牵动着我们的走向。南丹矿难的兄弟,我们钻到你哭泣的家乡,让事件剥去伪装,显露真相。千里追踪沙尘暴,戈壁滩里渗进了我们的鲜血,但我们习以为常,身上留下了风的形状
我们走在中国的大地上,我们捉摸着大地的脉搏,我们关注着中国的动向。莫斯科的悬念,申奥,北京;五里河的欢腾,中国足球首次入围世界杯;多哈,中国入世,15年的长征,中国从此进入新天地,中国的未来可预期!
土地流转,宪法司法化第一案,户籍改革,收容,中国当代社会阶层……你还记得这些词句吗?还有这些词句背后的事实?我们关注效率,也关注公平;我们赞美机遇,赞美可能;我们关注世事的变迁,我们赞美新的萌芽,那是中国未来的无限生机!
我们走在中国的大地上,我们与红豆杉一起流泪,我们看不见藏羚羊绝望的眼神(它总是奔逃得那么张皇),我们随着野马撒野,我们看见塔里木河重新轻波荡漾……
我们走在中国的大地上,为你鼓劲,为你欢喜,为你分忧。
我们走在中国的大地上,我们走过乡土,走过城镇,走过大都会。我们喝过你的家酿酒,我们吃过你的糌粑,我们坐过你的三轮(在被迫离开艾滋病村时,你甚至不收车钱),我们经过金茂大厦前修剪陈枝的你的身旁……
我们与你在一起,我们的爱一如既往。
我们走在中国的大地上,这片土地曾经悲伤,这片土地曾经辉煌;我们走在中国的大地上,这片土地沐浴阳光,这片土地充满希望。
我们走在中国的大地上……
2003年新年致辞:“全面小康”与“公正社会”
在剧变的时代追寻最大的正义
当我们的目光从注视了一年的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上抬起时,新年的阳光已经第十九次炫目地照在中国这份平凡的报纸上。
19年来,我们一次次、一年年,艰难而执著地贴近大地,贴近人民,记录时代的进程,在希望与梦想中汲取力量。
而新的一年,是中共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后的第一年。我们没有回避“全面小康”与“公正社会”这么严肃的话题,哪怕是在本该轻松的新年第一天,因为我们知道,“解决问题”与“发展”是一个概念的两面,我们正视问题,因为有一个值得冀望的明天摆在所有中国人面前。
[一]
这片土地正在发生着令人目眩的变化:珠三角蓬勃的加工企业,构成了全球化工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大上海重现“海上繁华梦”,离国际大都市仅一步之遥;首都北京还有5年就要举办奥运会了,正在以上千亿的投入打造一个“新北京”,迎接来自远方的客人。
毫无疑问,我们身处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物质的极大丰富、国力的极大增强,都表明这个国家正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
但是,仍然有一些信息不能被我们忽视,那是上千万刚刚进入都市的民工惘然的脸庞,是都市里失业人员的艰难谋生,是都市边缘的不能称为学校的“民工子弟学校”;是上海、北京和广州等特大城市之外的更为广袤的土地,是那些土地上祖祖辈辈顽强生存着的人们……
其实,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已经对当前形势作了深刻的阐述:“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他同时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如果不能清醒地认清形势,盲目的乐观可能会干扰我们前进的方向。
所以,我们又一次选择了行动。十多名记者以沈阳、北京、上海、江苏宜兴、广州5个地域为原点,出发。方向是既定的:向西;距离是特定的:在50里左右。方向和距离并不代表什么,恰恰表明了选择的随意。我们只想为急速变化中的中国划出5个横切面,作一次社会学意义上的观察。目的只有一个:我们力图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
[二]
这是一个剧变的时代。如同有专家所说,自晚清以降,经过多少仁人志士的热血奋争,中国人一百多年来的最大命题———“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现已进入“总结期”。正因为如此,变化之剧烈、转型之迅猛、牵涉面之广,可想而知。
如何看待正在发生的剧变,便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重大命题。
我们认为,只有把这些变化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之下来审视,我们才不至于在纷繁的表象面前变得迷惘而再次失去方向。那便是:一百多年来,虽然历经曲折,但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从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到人民共和国的民主自由,这一“历史之河”无疑是朝着正确的方向流淌,而且不可逆转。
但历史又不只是几页冰冷的纸张。只有把变化同时放在现实中、放在每个社会个体的日常悲欢中来考察,我们才能在认清方向的同时更加清醒,而不至于走向虚妄。那便是:即使在一个变动的时代,每个个体的幸福和上升通道仍应该尽可能地获得很好的制度保证。
具体而言,在健康的力量正在生长和发育、社会总体走向繁荣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正视更广大社会群体的基本诉求,对生存保障、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对社会公正的诉求。
没有人能忽视、也没有人会忽视他们的诉求。尤其在一个变动的时代,正义往往会成为变动的代价而被轻易支付,但成为悖论的另一面是:越是变动的时代,人们也越呼唤正义,呼唤公平。
自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潮发端以来,“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便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个世界,成为影响全人类的最基本信仰。有历史学家甚至曾经精辟地对刚刚逝去的20世纪这样进行总结:整个世纪,人类都是在对“发展”和“平等”这两大主题的追逐和摇摆中度过的。所有关于社会治理的理论和思潮,都力图在这两者之间寻找适当的平衡点。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不论是我们记者的行动,还是众多知名专家的访谈,我们都想为这一问题寻找答案:当下的中国,是否已经到了把重心逐渐倾向“公平”的时刻?
[三]
事实上,十六大报告已经给出了答案。
这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为21世纪头20年中国的发展规划了一个美好的蓝图,那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报记者采访的几乎所有专家,均不约而同地向记者提及了这一规划,并指出,它表明党和政府已经把让更多的公民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建设一个更为公正的社会,作为今后20年的重中之重。
其实,这一政策取向早在5年前即已经开始显现。在改革步伐迅猛向前、而旧有的保障制度已经无力保障的时刻,1998年,朱镕基总理就明确提出将建立一个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本届政府的几个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旨在缩小东西部差距的西部大开发,也正在付诸实施。
就在刚刚逝去的2002年里,从年初试图采取“国有股减持”来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从不惜排除重重阻力将农村税费改革推行到20个省,都显示出高层关怀困难群体、确保社会公正的良苦用心。
这也是我们认为,2002年将成为中国社会进程中一个有标志意义的年度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实现社会公正的根本路径也已相当清晰地在我们面前展现开来。规则公平是最起码的公平,如果没有透明和公正的规则,权钱交易可以获取巨额利润,这对公平将是釜底抽薪。
即使在规则平等的前提下,天生禀赋的差异,加上成功者对利润最大化的追逐,仍然会导致结果的巨大差异。此时,便需要政府在教育、就业、保障等公共政策上进行有效的调节,更多地倾向困难群体,以维持社会的总体和谐。这被称为“矫正的正义”。
而在公共政策的选择受到各种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相互影响的情况下,保障各个群体的政治权利便成为能够实现“矫正的正义”的当务之急。也只有在政治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与保障的情况下,制定公正的规则这一更为重要的前提才成为可能。于是,尊重宪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的道路便成为根本的选择。
按他国的经验,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往往会在这三个层面的选择中偏向一个。然而,对于剧变中的中国而言,这三个层面的选择似乎正显得同样重要而迫切。
正因为如此,这才是需要决策层和全体国民的大智慧的时候。
所以,我们寄望于2003年,寄望于今后20年。
1999年新年致辞: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这是我们与你见面的第777次。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这是冬天里平常的一天。北方的树叶已经落尽,南方的树叶还留在枝上,人们在大街上懒洋洋地走着,或者急匆匆地跑着,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希望,每个人都握紧自己的心事。
本世纪最后的日历正在一页页减去,没有什么可以把人轻易打动。除了真实。人们有理想但也有幻象,人们得到过安慰也蒙受过羞辱,人们曾经不再相信别人也不再相信自己。好在岁月让我们深知"真"的宝贵——真实、真情、真理,它让我们离开凌空蹈虚的乌托邦险境,认清了虚伪和欺骗。尽管,"真实"有时让人难堪,但直面真实的民族是成熟的民族,直面真实的人群是坚强的人群。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正义的号角。当你面对蒙冤无助的弱者,当你面对专横跋扈的恶人,当你面对足以影响人们一生的社会不公,你就明白正义需要多少代价,正义需要多少勇气。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前进的脚步……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就像平常一样,我们与你再次见面,为逝去的一年而感怀,为新来的一年作准备。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则不停为你加油。
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我们看着你挥汗如雨,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我们看着你流离失所,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我们看着你中流击水,我们看着你重建家园。我们看着你无奈下岗,我们看着你咬紧牙关,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我们看着你笑逐颜开……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你们的一部分。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所以,在这样的时候,在这新年的第一天,我们要向你、向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说一声,"新年好"!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因为有你,才有我们。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为什么我们总是眼含着泪水,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是精神抖擞,因为我们爱得深沉;为什么我们总在不断寻求,因为我们爱得深沉。爱这个国家,还有她的人民,他们善良,他们正直,他们懂得互相关怀。
2000年新年致辞:我们从来没有放弃,因为我们爱得深沉
这是千载一遇的时刻,百年的更迭,千年的交替,都将汇于同一个瞬间。为了欢呼新世纪的太阳照临地球,全世界的人们都在翘首以待......
这又是岁末平常的一天。这是我们第829次和你见面。面对着即将远去的一个世纪,面对着就要开启的新千年之门,也许,我们真的该来一次"世纪之旅 ",就像聪明的同行已经去做的那样———派记者去新西兰,去那个2000年第一缕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或者去五大洲,去感受不同肤色的人们异域狂欢的情状?
"世纪之旅"?千年等一回呵,为什么不呢?
15名记者受命出发了。他们脚步匆匆,他们意绪绵绵。他们要去的地方其实都不陌生,每个人却又分明都有一点惴惴然。是呵,"近乡情更怯",处在百年之交、千年之交的故乡,你别来无恙否?
这就是我们献给读者的一次世纪末特别的旅行————"记者回家乡"。
一群难得在故乡转悠的人,有人甚至对那片土地已睽违多时。他们终年的奔波行走,总是在寻找他乡的故事;他们的爱和恨,也更多地倾注在别的地方。家乡,成了每个人心灵深处秘不示人的珍藏。
现在,就让他们小心翼翼地把珍藏打开吧———
那些版图上无甚出奇的所在;那些所在处平平常常的故人;那些故人里被岁月模糊了的面容;那些面容中被风霜蚀刻下的皱纹......这一切一切,都因为百年之交、千年之交的踏访和叩问,在我们的记者的笔下,变得异常生动、鲜明、隽永,历历在目,触手可及。
为什么我们总是眼里含着泪水?读完了这一组"记者回家乡",也许,你会找到答案。而我们必须表达的,是我们对那片土地的敬意。
我们要向乡间的母亲致敬。她用一双小脚走过春夏秋冬,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才算丈量完所有的苦难。母亲,我们祝福你,因为你知道怎样把你的儿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他将在人生的战斗中获得胜利。
我们要向天国的父亲致敬,他的在天之灵,冥冥之中依然向儿子散发出最质朴的光辉。即使刚刚承受了失去父亲的巨大创痛,在接到采访特大海难的任务时,儿子首先记起的,还是父亲常说的那句话:别为了自个的事耽误了公家的活。
我们要向一位新婚的妻子致敬。就在新婚之夜,她的丈夫却匆匆登上颠簸的长途公共汽车,去采访令人撕心裂肺的海难事故现场,他这样做只有一个理由: "我是一个记者!"而她的理解和支持,正好成为他义无反顾的另外一个理由。
......
2001年新年献词:愿新年的阳光照亮你的梦想
这是本报本年度最后一次和你见面。恭贺你的新年,祝福你的梦想。
时光匆匆,回望一年,是谁最长久地驻留在你的心中?是什么最深切地打动过你的心灵?从今年开始,我们将每年进行年度人物评选。每一次评选都是一次岁月的盘点,每一张选票都是一粒点燃梦想的燧石。
每一群人中都有英雄,每一个人都有梦想。人们总是被那些风云际会的弄潮儿激励着,总是在对他们的指点评说中倾诉着自己的梦想与希望。
今年我们推出的十位候选人,涵盖了经济、文化、科技、体育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读者在投票中指出,他们各有建树,难分高下。然而,也许正是在这样的评选中,我们更知道了什么是最重要的,什么是最基本的,什么是宽容,什么是多元,什么是尽职守责,什么是同舟共济。
李昌平,一个并不为很多人所知的新闻人物,凭着一个乡党委书记的良知与责任感打动了千千万万个读者的心。因为他直面百姓疾苦,求索改革之路;因为他行使了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官员的权利,向国务院领导坦荡陈言,从而引起高度重视,引发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人民对自己根本利益的代表者表达了深深的敬意,人民对改革寄予焦灼的期待。这是希望。有些读者投票时称“李昌平是国家民族的希望”。其实,这些投向良知与责任感的欢呼,何尝不是国家民族的希望?
同样以直面现实赢得人心的山西作家张平,多年来百折不回,秉笔直书,鞭挞司法腐败、吏治腐败和文化腐败。在这个寒冬,那个最初打动张平的身患肝癌却无钱买药,痛得将床边的墙砖抠掉三分之二的下岗工人是否还好?那些被他拜访过的付出太多而得到太少的工人是否已感到温暖?那些被他揭露的腐败官员是否已受到惩罚?人们赞扬张平不畏挫折的恒心和毅力,而支撑张平的信念是:反腐败只能靠体制的改革与进步。
对外经济贸易部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和他的同事们则正在为打开一条改革与进步的通道,也是实现大多数人的梦想的通道而努力,那就是让中国加入WTO,那就是让中国融入世界,进一步开放市场。“必须通过体制改革走向市场经济,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永远不可能成为经济大国。”几天前,龙永图在香港的一次演讲中说。
不仅是经济,许许多多的梦想,民主与法制,公平与效率,都将在改革、开放中去实现。
这是一条经过历史选择的正确通道,但是并非坦途。十多年的谈判让多少志士呕心沥血,“没什么精彩,很艰苦。”龙永图说,“我们必须忍辱负重,以中华民族的耐心和坚韧精神面对未来。”
改革越到深水区越艰难,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锲而不舍。孙雯是一名成功者,也是一名失败者。众多读者把选票投给孙雯,或许更因为她的挫折她的艰辛,她在逆境中的风范。站在世界足球最光彩夺目的领奖台上,孙雯说,中国女子足球队成为世界强队的秘诀就是信心。这支球队带给我们的是一种精神,那种紧紧握住梦想,永不言败的精神。
紧紧握住你的梦想:也许你是一位企业家,你的梦想是柳传志的梦想;也许你是一位艺术家,你的梦想是王家卫的梦想;也许你是一位科学家,你的梦想是杨焕明的梦想。甚至,也许你的手中只有一柄锄头,你的肩上只有一条纤绳,你也有追求幸福和尊严的崇高权利,你的梦想、你的勇气、你的贡献也和他们同等重要。
我们下一次和你见面时,新年的阳光已打在你的脸上,它将照亮你的梦想。
新年的阳光将照亮你的梦想,将照亮每一个和你一样善良、正直、互相关怀、默默奋斗的人的梦想,将照亮这个正在走向开放的国家、正在谋求发展的民族的梦想。
2002年新年献词:走在中国的大地上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间;雨露滴在你的胸膛,我们走在中国的大地上。我们与你在一起,我们的爱一如既往。
我们上路了,新闻在远方。你见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纸上;你见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和新闻在路上。我们是观察者,我们是记录者,我们是报道者,我们执著地寻找真相。
当年,有些同行追逐新千年的第一缕阳光,我们却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我们是农民的儿子,我们是工人的儿子,那里是我们的根,我们从我们的根部汲取力量。
在新世纪第一年的岁末,我们又兵分九路,走在中国的大地上。顺德、厚街、温州、利辛、武汉、宣汉、喀什、大同、沈阳,祖国的四面八方,各不同的内涵和外表,我们走近你,我们走进你,我们想看清你的模样,我们想叩问你的心房。
我们倾听,我们观察,我们张开浑身的每一个毛孔,我们打开自己的每一个器官,我们感受,我们思考,我们记录,我们报道。你的笑脸,你的眼泪,你的焦虑,你的方言表达的你的梦想,对于我们,这一切是多么珍贵!
福建的成功路、四川的白鹿镇、河南的小常庄,这儿与那儿,久违了,一年一度,我们是第四次涉足。音容笑貌,多么熟悉,生老病死,几多沧桑。如此累积的记录,或者就是一部特殊的编年史。
年度人物寄托人们的理想。龙永图做了一个中国官员应该做的事,冯锦华显示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血性。他们做得多么漂亮!什么可贵?做应该做的事可贵!
我们走在中国的大地上,追逐着新闻应有的理想。我们不敢说凡有新闻发生的地方,我们就在场————我们有太多的遗漏————但我们敢说,新闻总是牵动着我们的走向。南丹矿难的兄弟,我们钻到你哭泣的家乡,让事件剥去伪装,显露真相。千里追踪沙尘暴,戈壁滩里渗进了我们的鲜血,但我们习以为常,身上留下了风的形状
我们走在中国的大地上,我们捉摸着大地的脉搏,我们关注着中国的动向。莫斯科的悬念,申奥,北京;五里河的欢腾,中国足球首次入围世界杯;多哈,中国入世,15年的长征,中国从此进入新天地,中国的未来可预期!
土地流转,宪法司法化第一案,户籍改革,收容,中国当代社会阶层……你还记得这些词句吗?还有这些词句背后的事实?我们关注效率,也关注公平;我们赞美机遇,赞美可能;我们关注世事的变迁,我们赞美新的萌芽,那是中国未来的无限生机!
我们走在中国的大地上,我们与红豆杉一起流泪,我们看不见藏羚羊绝望的眼神(它总是奔逃得那么张皇),我们随着野马撒野,我们看见塔里木河重新轻波荡漾……
我们走在中国的大地上,为你鼓劲,为你欢喜,为你分忧。
我们走在中国的大地上,我们走过乡土,走过城镇,走过大都会。我们喝过你的家酿酒,我们吃过你的糌粑,我们坐过你的三轮(在被迫离开艾滋病村时,你甚至不收车钱),我们经过金茂大厦前修剪陈枝的你的身旁……
我们与你在一起,我们的爱一如既往。
我们走在中国的大地上,这片土地曾经悲伤,这片土地曾经辉煌;我们走在中国的大地上,这片土地沐浴阳光,这片土地充满希望。
我们走在中国的大地上……
2003年新年致辞:“全面小康”与“公正社会”
在剧变的时代追寻最大的正义
当我们的目光从注视了一年的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上抬起时,新年的阳光已经第十九次炫目地照在中国这份平凡的报纸上。
19年来,我们一次次、一年年,艰难而执著地贴近大地,贴近人民,记录时代的进程,在希望与梦想中汲取力量。
而新的一年,是中共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后的第一年。我们没有回避“全面小康”与“公正社会”这么严肃的话题,哪怕是在本该轻松的新年第一天,因为我们知道,“解决问题”与“发展”是一个概念的两面,我们正视问题,因为有一个值得冀望的明天摆在所有中国人面前。
[一]
这片土地正在发生着令人目眩的变化:珠三角蓬勃的加工企业,构成了全球化工业链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大上海重现“海上繁华梦”,离国际大都市仅一步之遥;首都北京还有5年就要举办奥运会了,正在以上千亿的投入打造一个“新北京”,迎接来自远方的客人。
毫无疑问,我们身处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物质的极大丰富、国力的极大增强,都表明这个国家正呈现出一种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
但是,仍然有一些信息不能被我们忽视,那是上千万刚刚进入都市的民工惘然的脸庞,是都市里失业人员的艰难谋生,是都市边缘的不能称为学校的“民工子弟学校”;是上海、北京和广州等特大城市之外的更为广袤的土地,是那些土地上祖祖辈辈顽强生存着的人们……
其实,江泽民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已经对当前形势作了深刻的阐述:“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他同时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
如果不能清醒地认清形势,盲目的乐观可能会干扰我们前进的方向。
所以,我们又一次选择了行动。十多名记者以沈阳、北京、上海、江苏宜兴、广州5个地域为原点,出发。方向是既定的:向西;距离是特定的:在50里左右。方向和距离并不代表什么,恰恰表明了选择的随意。我们只想为急速变化中的中国划出5个横切面,作一次社会学意义上的观察。目的只有一个:我们力图展现一个真实的中国。
[二]
这是一个剧变的时代。如同有专家所说,自晚清以降,经过多少仁人志士的热血奋争,中国人一百多年来的最大命题———“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现已进入“总结期”。正因为如此,变化之剧烈、转型之迅猛、牵涉面之广,可想而知。
如何看待正在发生的剧变,便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重大命题。
我们认为,只有把这些变化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之下来审视,我们才不至于在纷繁的表象面前变得迷惘而再次失去方向。那便是:一百多年来,虽然历经曲折,但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从封闭到开放、从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到人民共和国的民主自由,这一“历史之河”无疑是朝着正确的方向流淌,而且不可逆转。
但历史又不只是几页冰冷的纸张。只有把变化同时放在现实中、放在每个社会个体的日常悲欢中来考察,我们才能在认清方向的同时更加清醒,而不至于走向虚妄。那便是:即使在一个变动的时代,每个个体的幸福和上升通道仍应该尽可能地获得很好的制度保证。
具体而言,在健康的力量正在生长和发育、社会总体走向繁荣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正视更广大社会群体的基本诉求,对生存保障、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对社会公正的诉求。
没有人能忽视、也没有人会忽视他们的诉求。尤其在一个变动的时代,正义往往会成为变动的代价而被轻易支付,但成为悖论的另一面是:越是变动的时代,人们也越呼唤正义,呼唤公平。
自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潮发端以来,“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便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个世界,成为影响全人类的最基本信仰。有历史学家甚至曾经精辟地对刚刚逝去的20世纪这样进行总结:整个世纪,人类都是在对“发展”和“平等”这两大主题的追逐和摇摆中度过的。所有关于社会治理的理论和思潮,都力图在这两者之间寻找适当的平衡点。
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不论是我们记者的行动,还是众多知名专家的访谈,我们都想为这一问题寻找答案:当下的中国,是否已经到了把重心逐渐倾向“公平”的时刻?
[三]
事实上,十六大报告已经给出了答案。
这次极为重要的会议,为21世纪头20年中国的发展规划了一个美好的蓝图,那便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报记者采访的几乎所有专家,均不约而同地向记者提及了这一规划,并指出,它表明党和政府已经把让更多的公民享受到改革的成果、建设一个更为公正的社会,作为今后20年的重中之重。
其实,这一政策取向早在5年前即已经开始显现。在改革步伐迅猛向前、而旧有的保障制度已经无力保障的时刻,1998年,朱镕基总理就明确提出将建立一个世界上最为庞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本届政府的几个最重要的目标之一。而旨在缩小东西部差距的西部大开发,也正在付诸实施。
就在刚刚逝去的2002年里,从年初试图采取“国有股减持”来充实社会保障基金、从不惜排除重重阻力将农村税费改革推行到20个省,都显示出高层关怀困难群体、确保社会公正的良苦用心。
这也是我们认为,2002年将成为中国社会进程中一个有标志意义的年度的重要原因。
与此同时,实现社会公正的根本路径也已相当清晰地在我们面前展现开来。规则公平是最起码的公平,如果没有透明和公正的规则,权钱交易可以获取巨额利润,这对公平将是釜底抽薪。
即使在规则平等的前提下,天生禀赋的差异,加上成功者对利润最大化的追逐,仍然会导致结果的巨大差异。此时,便需要政府在教育、就业、保障等公共政策上进行有效的调节,更多地倾向困难群体,以维持社会的总体和谐。这被称为“矫正的正义”。
而在公共政策的选择受到各种利益集团相互博弈、相互影响的情况下,保障各个群体的政治权利便成为能够实现“矫正的正义”的当务之急。也只有在政治权利得到充分的尊重与保障的情况下,制定公正的规则这一更为重要的前提才成为可能。于是,尊重宪法、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的道路便成为根本的选择。
按他国的经验,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往往会在这三个层面的选择中偏向一个。然而,对于剧变中的中国而言,这三个层面的选择似乎正显得同样重要而迫切。
正因为如此,这才是需要决策层和全体国民的大智慧的时候。
所以,我们寄望于2003年,寄望于今后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