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高考滑坡学校领导班子停职 县委常委会道歉(图) (2人在浏览)

马甲的马甲

论坛长期嘉宾
荣誉会员
注册
2005-04-12
帖子
2,458
反馈评分
395
点数
191
年龄
44
高考滑坡学校领导班子停职 县委常委会道歉(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04:54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1121201632_AdaWOg.jpg
(screen.width*0.8-200)) this.width=(screen.width*0.8-200)'>
图片说明:榆社中学去年的高考录取情况
  6月25日全国高考成绩公布。几天后,山西榆社县委召开紧急会议,当晚,榆社县电视台播出一则不同寻常的公告:因今年高考成绩大面积滑坡,榆社县委常委会诚恳地向全县人民致歉,同时决定对榆社中学领导班子实行全员停职待岗……县委常委一致同意道歉
  榆社县教育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榆社在晋中11个县里高考成绩排倒数第一,全县考生1183人,本科达线仅107人,比上年165人减少58人,是有史以来最差的一年。而今年晋中地区达线人数总体上升了600多人。
  7月1日上午8时30分至下午3时,榆社县委召开了县委常委会。列席了此次常委会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乔达明说,常委会上通过了当晚电视播出公告以县委的名义向全县人民道歉,所有的常委对此一致通过。另外这次会议上还通过了对榆社中学领导班子实行全员停职待岗;在全省范围以10万元高薪招聘校长,在全县范围公开选拔副校长;对县教科局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诫免谈话等决定。
  对于县委因为高考成绩不佳向全县人民道歉,榆社县教育局长宁建龙十分支持,同时觉得很意外,“我起码在省内没有听说过这么做的”。原校长:停职决定不合适
  原榆社中学校长常耀刚表示,县里因为高考停了他的职,很委屈。“我们前两年还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出现高考滑坡,政府应该想开,以一次高考成败决定一个人是错误的。”对于县里停职的决定,常耀刚认为不合适。
  同样被停职的原副校长王建民说,这些年榆社生源流失到周边县很厉害,初中升高中前100名里有69个到了其他县上学,对于高中复读生,别的县则采取给补助等手段抢学生,榆社中学的生源质量肯定不行。
  刚到校的高考补习生岳东讲,作为学生,他认为考不好学校有责任,学生也有责任,家长不太容易理解这道理。县委书记:决策者应承担责任
  7月11日深夜,5月份刚刚履任的县委书记曹煜告诉记者,县委是决策者,作为决策者面对高考滑坡和百姓的怨言,应该有勇气来承担责任。他认为高考滑坡带来的舆论是一种社会危机,而他就是要抓住这个契机,果断展开教育改革,提高百姓对于县里教育的信心。
  记者提出,因高考成绩滑坡而提前启动的该县教育改革是不是以高考为目的,与素质教育是否相悖?曹煜表示,抓教育的决心在高考之前就下定了,高考滑坡只是导火索,决策的内容是从全县的教育改革出发,并不单纯为了高考。
 
电白的好像一中的校长降职了吧 不能再抓高中了
 
电白的官儿厚颜无耻,楼主引用这些是没用的。
 
电白那个校长是真正搞教育的呢
教育在电白已经死了

那些校长,那些领导,那些当官的,害了电白人几代?高考不上去,一个地方永远没有希望,电白已经死了一半
 
我在电白教育这一行这么久,我也觉得电白的教育局长应该下台以谢罪!!
 
....................
 
哇哇

要负责 啊
 
QUOTE(龙的传人 @ 2005年07月15日 Friday, 01:22 AM)
我在电白教育这一行这么久,我也觉得电白的教育局长应该下台以谢罪!!
[snapback]513618[/snapback]​




我最恨他
 
电白的教育确实是要整治了
2000年高考舞弊发生后,电白的教育界曾经进行了整治
但时至今日,又要进行改变了
今天上午,李县令在视察电白一中的建设工程后
对教育局领导大发雷霆,严厉批评几位局长工作不得力,致使工程进度缓慢
要求他们下军令状,务必确保质量地如期完成新一中校区的工程建设
由于近期电白教育出现众多问题  致使教师意见诸多 人民群众批评不止
教育部门的领导班子,电白县委常委将会很快进行调整
电白一中校长 教育局长调整人选
县分管领导调整正慎重考虑
 
支持李县长撤教育局长的职,还要警告主管教育的副县长,他们太无能了。
 
QUOTE((● ̄ε ̄●)龙龙 @ 2005年07月17日 Sunday, 12:08 AM)
没关系~!
不会影响到偶的~!
[snapback]520926[/snapback]​



除开你不在电白工作~不在电白生儿育女

不影响你也会影响到你的兄弟姊妹或后代~~更会影响电白人民的下一代

不整顿电白的教育电白就不会有发展~~~
 
电白的教育已经给耽误了几十年了
撤哪个,换哪个。这只不过是做官的游戏而已
 
不论是戏或不戏~~县长发火了就应该烧一下这些无能的人

总之~~希望电白县政府应该认真检讨一下电白的教育问题~~如果是正确的话电白人民是会支持的
 
难道你觉得电白教育局长那班人有能吗?
 
要是他没能?当年如何坐上电白教育局长的位置?这样的话~!你当也可以~~!我当也可以~!更不用说任何人了!
 
电白的教育系统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了
 
QUOTE(正宗肥牛 @ 2005年07月17日 Sunday, 12:03 AM)
电白的教育确实是要整治了
2000年高考舞弊发生后,电白的教育界曾经进行了整治
但时至今日,又要进行改变了
今天上午,李县令在视察电白一中的建设工程后
对教育局领导大发雷霆,严厉批评几位局长工作不得力,致使工程进度缓慢
要求他们下军令状,务必确保质量地如期完成新一中校区的工程建设
由于近期电白教育出现众多问题  致使教师意见诸多 人民群众批评不止
教育部门的领导班子,电白县委常委将会很快进行调整
电白一中校长 教育局长调整人选
县分管领导调整正慎重考虑
[snapback]520894[/snapback]​


电白的教育改革必须是彻底才行,建议县委县政府进行公开招聘教育局长,让一些新的血液进入电白教育界!
 
希望这次整改不再是一般的改头换面。
 
  因为今年高考成绩大面积滑坡,以及由此暴露的教育问题,山西省榆社县委常委会于7月1日通过电视向全县人民道歉。在我们的记忆里,这样的道歉似乎还是第一次。

  用怀疑的眼光来看,为高考成绩滑坡道歉多少有点政治作秀的嫌疑,毕竟县级中学的高考成绩带有偶然性,一年高考失利并不意味着教育事业的失败,此外,高考成绩和教育质量往往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传承有内在联系,升学率很难由官员的主观愿望来决定,县领导把高考失利的账算在自己的头上,并为此表示出自责之意,让旁观者看来不那么发自内心。但是,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对于榆社这个省级贫困县的老百姓来说,孩子的教育问题比全家的衣食住行重要得多,一个孩子能否考上大学,不仅决定着孩子个人的前途,也关系到家庭的荣辱与进退,如果当地的教育连年滑坡,就意味着许多家庭的重头支出没有收到效益,对此,当地政府的领导们当然应该感到关切,当然应该担负起道义和责任,要是他们对群众的头等大事漠不关心,倒让人怀疑他们是否真的把“利为民所谋”落到了实处。

  此外,榆社县领导的集体道歉还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据报载,该县至今仍有71所“单师校”(全校只有一个老师)和129个复式班,这暴露出当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也就是说,当地高考成绩滑坡的确是教育落后的体现,与政府失职有关,从这个角度看,榆社的领导理应向人民道歉。知耻而后勇,道歉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当地群众的希望所寄。但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跳出榆社来看,山西乃至全国的高等教育还存在着一个“总量瓶颈”,设想榆社通过几年的努力,真的大幅度提高了升学率,那又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他们从山西其他县市的嘴里抢到了一杯羹,别的地方又有很多孩子不能升入大学、升学率相应降低,那么,是不是又轮到其他地区的领导来道歉了呢?尴尬也正在此处,县领导为基础教育的落后而道歉是理所当然,但为高考失利道歉就是一种“僭越”,因为高考升学率虽然也取决于当地的教育质量,但主要由高等教育的总量以及招生指标的分配所决定。打个比方说,海南的高考分数线比湖南、湖北等地低很多,海南的领导就不用道歉,因为国家通过照顾和“倾斜”,已经为海南留出了符合情理的招生指标,当地升学率与教育发展水平得以“脱钩”了。

  教育领域的怪现象莫不与“总量瓶颈”有关。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统计公报,我国2003年度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7%,从这个数字来看,高等教育的“盘子”还比较小,供给不足导致了多年来“一考定终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壮怀激烈与惊心动魄,形成了僵化的应试教育格局,及至义务教育也沦为高考的“预备役”。而对于有限的教育资源,国家采取了计划型、行政色彩浓厚、科学依据不足的分配方式,也就是按照各地的教育水平“分人头”,由此形成了一种扭曲的公平―――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得到了照顾,而教育发达地区的学生则不得不努力变成更优秀的“考试机器”。在长期的博弈中,教育发达地区的群众还发明了“高考移民”的招数,这一行为的实质,就是在失衡的制度框架中抢夺教育资源,从而寻找失去的公平。榆社县领导的集体道歉,侧面反映出我国教育领域的职责混乱,理顺复杂纠结的各种关系已经迫在眉睫。县级政府应把基础教育作为工作的着重点,尤其要以“两基”攻坚为主要目标,而中央政府应该为教育总量的持续增长负责,尤其应该打开思路、促进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上,国家应该逐步改变“分人头”的做法,代之以向西部欠发达地区投入资金、输送人才,最终实现教育均衡与教育公平。

  榆社县要用6年的时间实现“教育大翻身”,这样的承诺令人振奋。6年之后,榆社只要再没有“单师校”和复式班,再没有失学生和青年文盲,当地领导就可以面无愧色。至于高考升学率的问题,还是让教育部的领导去操心好了。
 
QUOTE(DBLOVER @ 2005年07月17日 Sunday, 07:02 PM)
  
6年之后,榆社只要再没有“单师校”和复式班,再没有失学生和青年文盲,当地领导就可以面无愧色。至于高考升学率的问题,还是让教育部的领导去操心好了。
[snapback]523441[/snapback]​





这种看法确实非常正确
从一个教育落后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
要求他们每年向国家输送多少名大学生 显然是不可能也不能够
但要他们每年解决多少人入学的难题 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可以办到了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