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讨论 勿忘国耻 (2人在浏览)

水湖

博士生
注册
2018-09-11
帖子
1,366
反馈评分
116
点数
101
性别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攻击对象的“大陆政策”。20世纪初叶,日本于日俄战争后取代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扩大殖民势力,屯驻关东军,设立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把东北作为对中国殖民扩张的基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扩大对华攻击,出兵山东,胁迫袁世凯接受日本鲸吞中国的“二十一条”。第一次大战后,日本通过加紧掠夺中国、朝鲜和其他亚洲国家,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对中国问题进行了精心策划。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对中国东北发动袭击,才3个多月就占领东北全境。翌年日军进攻上海(一·二八事变),并攻占大片华北土地,威逼平津,又在东北建立“满洲国”、在华北搞“自治运动”,希望能长期占领这些地区。
 
卢沟桥位于北平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既是南下的要冲,又是北京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货物集散地。史料记载,自金代开始,中原腹地进京,皆要在卢沟桥停留,为京师进出中原腹地的必经之路。侵华日军一旦占领卢沟桥,北京就是一座死城,华北也就唾手可得。宛平城建于1640年,是捍卫北京城的军事要塞。于是,日军攻击驻军地,中国军队在卢沟桥进行抵抗,开启了日中战争的序幕。
 
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宋哲元请缨率部参战,在喜峰口、罗文峪大战日军,这支内战走出来的军阀部队居然用大刀打出了国威军威。

然而,由于国民政府与趁着长城抗战的有利形势与日军签署停战协定,参战各军全部撤出长城一线。29军驻防平津一线,兵力兵器也日益得到加强,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第29军已经辖有4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拥兵十万之众的雄师劲旅,军长宋哲元也位列二级陆军上将。

手握重兵的宋哲元虽然也有杀敌报国的念头,但是由于军阀观念浓厚,加上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国民政府在对待日本问题上一直是打打谈谈举棋不定。因此,宋哲元早就萌生了割据一方的心思,而之后在对待日本与国民政府的一切行为上都是围绕这一思路进行。

宋哲元长城抗战后日军日益加快的侵华行程视而不见,依然沿用内战时那一套打打谈谈的办法,不认真备战却一直幻想求和。七七事变前夕,眼看战云已经密布华北上空,宋哲元居然还在千里之外的山东老家休假。

七七事变后,日军的炮火已经打到宛平县城,而宋哲元仍然去会晤日军总司令香月清司,谋求以谈判方式解决问题,同时电令从平汉线北上平津的中央军孙连仲部在保定按兵不动。而此时的日军因为兵力不足,因此也借谈判敷衍宋哲元然后迅速加强兵力。

七七事变后不到一个月,日军已经将10余万兵力集结在平津周围,同时给宋哲元下达了限24小时撤出北平。这时的宋哲元才如梦初醒,大呼上当,匆忙下令所属各师准备迎敌。

然而仓促上阵的第29军如何抵挡的住蓄谋已久、早已占尽主动的10余万日军?仅仅两天,29军这支国内劲旅就被打的溃不成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这些在长城抗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全都壮烈牺牲。眼见大势已去的宋哲元无奈之下只好下令放弃平津向南撤退。

北平和天津这两座华北重镇就因为宋哲元战略上的严重失误轻而易举的沦陷了。
 
fe1d253c6b05872314c9981024166f16.jpeg


七七事变后,蒋介石发表庐山讲话“一寸山河一寸血”,号召全民抗战!
 
蒋介石庐山抗战宣言
fe1d253c6b05872314c9981024166f16.jpeg


中国正在外求和平,内求统一的时候,突然发生了芦沟桥事变,不但我举国民众悲愤不止,世界舆论也都异常震惊。此事发展结果,不仅是中国存亡的问题,而将是世界人类祸福之所系。诸位关心国难,对此事件,当然是特别关切,兹将关于此事件之几点要义,为诸君坦白说明之。
第一、中国民族本是酷爱和平,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向来主张对内求自存,对外求共存。本年2月三中全会宣言,于此更有明确的宣示。近两年来的对日外交,一秉此旨,向前努力,希望把过去各种轨外的乱态,统统纳入外交的正轨,去谋正当解决,这种苦心与事实,国内大都可共见。我常觉得,我们要应付国难,首先要认识自己国家的地位。我们是弱国,对自己国家力量要有忠实估计,国家为进行建设,绝对的需要和平,过去数年中,不惜委曲忍痛,对外保持和平,即是此理。前年五全大会,本人外交报告所谓:“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跟着今年二月中全会对于“最后关头”的解释,充分表示我们对于和平的爱护。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到底”的决心,才能搏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

fe1d253c6b05872314c9981024166f16.jpeg

第二、这次芦沟桥事件发生以后,或有人以为是偶然突发的,但一月来对方舆论,或外交上直接间接的表示,都使我们觉到事变发生的征兆。而且在事变发生的前后,还传播著种种的新闻,说是什么要扩大塘沽协定的范围,要扩大冀东伪组织,要驱逐第二十九军,要逼迫宋哲元离开,诸如此类的传闻,不胜枚举。可想见这一次事件,并不是偶然。从这次事变的经过,知道人家处心积虑的谋我之亟,和平已非轻易可以求得;眼前如果要求平安无事,只有让人家军队无限制的出入于我们的国土,而我们本国军队反要忍受限制,不能在本国土地内自由驻在,或是人家向中国军队开枪,而我们不能还枪。换言之,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已快要临到这极人世悲惨之境地。这在世界上稍有人格的民族,都无法忍受的。我们的东四省失陷,已有了6年之久,继之以塘沽协定,现在冲突地点已到了北平门口的芦沟桥。如果芦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强占,那么我们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与军事重镇的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北平若果变成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亦将成为昔日的东四省!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所以芦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此事能否结束,就是最后关头的境界。

第三、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逼不得已的办法。我们全国国民必能信任政府已在整个的准备中,因为我们是弱国,又因为拥护和平是我们的国策,所以不可求战;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但不能不保持我们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起祖宗先民所遗留给我们历史上的责任,所以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至于战争既开之后,则因为我们是弱国,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便只有拼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
第四、芦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于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键,全系于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芦事的解决。但是我们的立场有极明显的四点:

(一)任何解决,不得侵害中国主权与领土之完整;

(二)冀察行政组织,不容任何不合法之改变;

(三)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如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等,不能任人要求撤换;

(四)第二十九军现在所驻地区,不能受任何的约束。
这四点立场,是弱国外交最低限度,如果对方犹能设身处地为东方民族作一个远大的打算,不想促成两国关系达于最后关头,不愿造成中日两国世代永远的仇恨,对于我们这最低限度之立场,应该不致于漠视。

总之,政府对于芦沟桥事件,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且必以全力固守这个立常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侥幸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希望各位回到各地,将此意转达于社会,俾咸能明了局势,效忠国家,这是兄弟所恳切期待的。


1937年7月17日
 
中国前天的宣传你非常低调。
 
邓龙光(1896-1979),别号剑泉。广东茂名市茂南区镇盛白沙人,原为广东高州中学学生,后来投笔从戎,参加东征和北伐,战斗在革命前线。广东黄埔陆军小学第6期、武昌陆军第2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步科毕业。1923年起任粤军第3师6旅11团中校团副、上校团长,国民革命军第4军教导1师副师长、师长,第12师师长,第1集团军舰队副司令、独立第4师师长,第9师师长。1936年1月授陆军中将,任第4军副军长兼156师师长。抗日战争时期,任第83军军长,第29军团副军团长,第35集团军总司令。
 
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邓龙光率师北上参加淞沪战役。是年10月,任第八十三军军长,率所部第一五四、一五六两师兵力参加南京保卫战,在光华门、麒麟门等处痛歼日军第六师团松井石根部,获得嘉奖。12月13日,南京陷落,十几万溃退的守城大军蜂拥在挹江门外争相抢渡,落水者不计其数。邓见此情状,当机立断,率部沿江南铁路疾进,胜利突围,并于当月20日克复沦敌不久的芜湖。民国27年(1938)9月,任第二十九军团副军团长;11月15日,原第八十三军军长莫希德被革职,邓回任该军军长;12月21日,又转任第六十四军军长。民国28年(1939),转战船粤桂,初任第十六集团军副总司令,是年10月,任第三十五集团军副总司令。12月,于三水、花县间有效地阻击北援之敌,取得粤北大捷。民国29年(1940)1月,升任第三十五集团军总司令,率师入桂,配合友军屡挫敌锋,先后收复昆仑关和南宁,于是年2月取得桂南会战的胜利。民国33年(1944)秋冬之交,日寇第二次大举犯桂。在桂省的国民党军政当局望风而逃。广西省府撤离桂林,历经宜山、都安、百色、凌云等县,一迁再迁,最后在桂西一个小城乐业暂时偷安。时驻桂守军主要将领有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第四战区代司令长官张发奎、第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夏威、第三十五集团军总司令邓龙光。在日寇疯狂进攻下,其他驻军节节败退,弃城失地。只有邓龙光部在平果一带阻敌取胜。民国34年(1945)3月,晋升中国战区陆军总司令部第二方面军副司令官;5月当选中国国民党第六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是年夏秋间率部再克南宁、凭祥、龙州等地之敌,接着乘胜挥师南进,由玉林追击日寇至雷州半岛。
 
邓龙光一生得其长辈教导,得益匪浅,自小养成平易近人的性格,各保家卫国的观念,其位高至不忘本,深受当地人赞誉。据当地老一辈回忆,邓司令回家省亲时,从来都是骑马到梅江河堤下河堤后,即下马步行,从不骄傲自满,足见其不挠民,爱民之情。

邓龙光在抗日救国运动中,领导其部下积极抗击日军侵略;在国家、民族利益何去何从大是大非的紧急关头,立场坚定,屡有建树,并为促进国共合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邓龙光父亲邓秀川老先生是一个富有民族气节的宿儒,博览经史,涵咏诗词。认为忠孝乃人生之大义,为国捐躯,无上光荣。在北伐和抗战中,邓家牺牲三人,负伤三人,受到地方的崇敬。时值抗日烽烟四起,每闻名城要塞失陷,生灵涂炭,百姓遭殃,老先生必悲痛欲绝,乃与友人作有《白沙唱和集》,感怀河山破碎,哀人生之多艰,激愤之情溢于词句间。1939年春,邓父秀川老先生去世,当时朝野上至林森、蒋介石,下至族老乡党等军政要人及地方士绅均题联致哀。作为同僚,朱德彭德怀(第18集团军正、副总司令)所撰的挽联"哲嗣尽多才,威望显扬万里莱衣振乡邑;耄年尚忧国,河山破碎满腔悲愤溢诗词",即此谓也。邓龙光祖坟在高明
 
邓龙光与秀川图书馆


高州图书馆座落在高城楼潘州公园入口处,是一座红墙绿瓦、具有民族风格的二层楼雄伟建筑。它的前身就是众所周知的“秀川图书馆”。提起秀川图书馆,高州人很自然会联想到邓龙光先生。

邓龙光(1893—1979)字剑泉,广东省茂名县白沙村(现属茂南区)人。一九一一年清殁改制时就读于高州中学,后考入粤陆军小学。武昌陆军学校,于保定军校六期毕业。一九一九年派返粤服军役,历任排、连、营、团、师长,屡次参加北伐及卫粤防务,显露将才。抗日战争时,任第八十三军军长,参加京沪保卫战,在保卫南京之役中。在光华门、麒麟门等处痛歼日军第六师团松井石根部五千余人,继而挥师广东三水花县及广西南宁、黎塘等地杀敌建功,任第三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参加桂南、昆仑关大会战。指挥有方,驱日军退出钦州湾,收复钦、邕各属失地,建立殊勋,荣获最高当局大功嘉奖。此役粉碎了日寇“会攻桂柳,以窥川黔”之阴谋,升任第二方面军副司令长官,兼粤桂南区总指挥,抗击广州湾及沿海日军,保家卫国,军功卓著。到日本投降,奉命受降广州湾及海南岛之日军。后任广州行营(及行辕)第一副主任。

邓父秀川先生是一位富有民族正义感的宿儒,教导子孙爱国献身,追随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参加北伐和抗日救国,邓家牺牲二人,负伤三人,受到社会崇敬,邓老先生博览经史,涵咏诗词,蜚声桑梓。时值抗日烽烟日起,每闻名城要塞失陷,必须悲痛愤慨,赋诗感怀大好河山破碎。衰叹无辜百姓遭殃。义愤之情溢于言表。后辑为《白沙唱和集》。邓龙光先生受庭熏陶,自幼饱读诗书。常以岳武穆“精忠报国”自勉,日后如愿以偿。雅好中国古典文学,经史子集无不涉猎,酷爱书法,常练不辍,铁画银钩,龙飞凤舞。造谐颇深,不逊于名家高手,观者俱有佳评。

一九三九年沿海各大中城市相继失守。广州国民大学、千顷中学、香港导正中学、雷州师范等学府陆续迁来,加上原有的省立九中(高州中学)、茂中、师范、农校和中小学,高城计有十多所学校。

但是各学校的图书、仪器等教学设备均在战乱中遭毁或散失了,给广大师生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而地方政府一时也难以等措解决。邓龙光先生乃慨然将历年积俸在茂名县城文明旧址建筑图书馆,以适文化教育发展之需要,亦用以纪念其先君秀川先生。
图书馆一九四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奠基,落成于一九四五年冬。馆内面积一千零九十二平方米,有两个书库,一个阅览和两个工作室。邓龙光曾提出要把图书馆办成岭南文库,躬自蒐集历朝碑帖,一万六千八百余册珍贵的线装藏书及二十六种报纸杂志。其中有《杜诗评注》、《庚子山集》、《两堂全集》、《宋金鉴》等四十二套善本和《四库全书》、《四部丛刊》、《四部备要》、《二十四史》及地方府志、具志等珍本。还捐义租田一百余石作馆务经费基金。然后列具清册,于一九四六年元旦举行献馆礼揭幕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图书馆曾改为“茂名县图书馆”。一九五八年成立茂名市,原茂名县改为高州县。该馆也随之易名“高州县图书馆”。三十多年来,人民政府每年拨出专款维修馆舍,购买图书。一九七六年还增设了一个综合阅览室,一个儿童阅览室。目前藏书近二十万册,订阅杂志四百多种,报纸近百份。大小阅览室共二百三十个座位,常无虚席。据统计,每天进馆有六百多人次,周末及节假日有时可达两千多人次。每年还向有关科研部门和人员提供资料一百多份。该图书馆以藏书量多、管理科学、服务优质而享誉粤西。它远吞山光,气象恢宏,环境雅致,实为士林学子自学进修之佳所。许多学有专长、有所建树的高籍人士,无不怀念之受益非浅的图书馆——当年他们正是从这里起步,在知识的海洋里扬起智慧之帆。

数十年来,图书馆日益发挥其作用,捉进地方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对高州工农业生产起了积极的作用。邓龙光先生不惜巨资兴办文化公益事业,造福桑梓之义举,高州人是不会忘记的。为发弘扬祖国文化,追续纪念之意,经上级批准,高州县人民政府于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一日将该图书馆复名为“秀川图书馆”。
 
想看古书的到高州秀川图书馆
 
梁华盛

梁华盛(1904-1999),广东高州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国民革命军中将;黄埔学生中第一位省主席。早年参加东征北伐历次战役,1936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参谋,抗战初期任第190师师长和第10军军长,1940年10月14日任第四战区政治部主任,1943年4月10日任第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抗战胜利后,任东北保安司令部副司令长官兼吉林省主席,1948年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沈阳防守司令官,1949年出任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后携同母亲、妻儿等家眷经海南赴台湾。1999年在台湾病逝,终年95岁。




梁华盛,广东茂名人,国立高级茂名中学,黄埔军校第一期、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毕业。

1925年起在黄埔军校及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任排连营长,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

1930年任第二师第二旅副旅长兼第四团团长。

1932年任第八十三师二四七旅少将旅长。

1933年9月升任第九十二师中将师长,后调任蒋介石侍从室中将参谋。

1945年4月授陆军中将,1936年11月授陆军少将。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预备第四师、第一九0师师长。

1939年初任第十军军长。

1940年冬任四战区政治部主任。

1942年任中央训练团大队长。

1944年任军事委员会驻滇干训团教育长。

1945年任第五集团军副总司令。

先后率部参加长城古北口、武汉会战、远征印缅抗战诸役。

1946年任东北行辕副主兼吉林省政府主席。

1947年任东北吉东兵团司令官。

1948年1月任东北剿总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官、长春绥靖公署主任、沈阳防守司令。

同年冬任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

1949年赴台湾。

1996年春以92岁高龄为《黄埔军校将帅录》题词。

1999年在台湾病逝,终年95岁。[1]

折叠编辑本段生平经历
折叠受业黄埔
梁华盛,1904年9月25日出生于广东省茂名县杨柘乡(今高州市泗水镇)里道坑村,其父梁海珊、叔梁桂山是同盟会会员员,曾为光复粤省南路地区作出贡献。其母赖氏出自名门。407a551cc2644cb87d392baca80feef5.jpeg梁华盛照片梁华盛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教育,爱看粤剧,崇拜岳飞。进入茂名县立小学、中学读书后,成绩优良,尤爱体育,曾夺得高属六县学生体育运动会国技(武术)比赛冠军。1923年高中毕业。1924年春与赖兰英结婚。

1924年5月,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与同学杜聿明关麟征床铺相连。在校期间,他严于律已,勤学苦练,并参加校中血花剧社演出革命剧目,多次担任要角,为校长蒋介石所赏识。

折叠东征北伐
1925年起在黄埔军校教导团及国民革命军第一军任排、连长(团长何应钦),参加第一、二次东征,以作战英勇著称。

1926年春升营长,从东路军北伐,进抵沪宁路。

1927年革命军克复南京后,调任第1师参谋处长。8月任第1团副团长。11月调第22师第2团团长。

1928年春担任团长,率部进军山东,与孙传芳、张宗昌等军阀作战,连下数地,协同友军攻入济南。 7月,任第1师(师长刘峙)第2旅(旅长胡宗南)第4团团长。

1929年春,蒋桂战争爆发,梁随第1师集结于安庆,继入湖北讨桂。同年秋,蒋冯战争爆发,梁率所部在民权车站参与讨冯,取得大捷。不久,克开封,升第1师第2旅副旅长兼第4团团长。

1930年5月蒋阎冯中原大战爆发时,梁随第1师开赴豫东,于陇海路一带参加对冯阎两军的作战。6月,该师调往津浦路作战,油菜坊一役击败孙良诚部。7月11日,晋军孙楚突破蒋军防线,情况危急。梁率领第4团激战收复李坝集车站及其南北阵地。蒋军局势转危为安。

折叠安内攘外
1931年4月,升任第四十五师(师长卫立煌)独立旅旅长,率部前往江西"围剿"红军,失败而撤。同年9月,45师改番号为第十师,他仍任独立旅旅长。

1932年淞沪抗战事发,作为第八十三师(师长刘戡)第二四七旅旅长,率部进驻浙江担任策应。淞沪停战后,率部往湖北与红军徐向前部作战,逼使驻鄂红军撤出根据地。同年冬,升任八十三师副师长,率部由平汉铁路进抵北平,参加长城抗战,于北古口、南天门、大小兴安岭诸战中血战经月,有效遏制敌人进犯。5月,第83师奉命担负北平城防。不久,梁任独立第32旅旅长。1933年春,升九十二师师长。

塘沽协定签订后,蒋介石在南昌指挥对红军第五次"围剿",梁奉命调回江西与红军作战。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梁奉命率部追击,由江西直追到四川之北的松潘。

1935年春,蒋介石坐镇贵阳指挥"剿共",梁奉命率部由贵阳开至昆明追击红军。事后蒋介石召见嘉奖梁华盛,并亲书"忠勇"二字赠梁。 当年4月授陆军少将。

折叠侍从中枢
30年代初,梁华盛与其他出身于黄埔军校初期的效忠于蒋介石的国民党少壮派军官组成蓝衣社,成为"领袖最倚重的骨干分子--"十三太保"之一。

1936年秋,调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侍从参谋兼警卫大队长。从黄埔嫡系的"天子门生",到忠诚于蒋介石的"蓝衣太保",再到"蒋委员长"的侍从参谋,梁成了蒋介石所倚重的红人。

折叠陆大受训
1936年12月,梁入读陆军大学特别班第3期。陆军大学是国民党培养高级军事指挥员和高级幕僚的最高军事学府。国民党军委会为培养部队的团、旅、师长和上校以上参谋人员等,指示该校增设特别班。特别班第3期学员130人,其中免试入学的特准学员20人,包括冯玉祥(军委会副委员长)、苏祖馨(后任第48军军长)、李振(后任第18兵团司令官)、李良荣(后任福建省主席)、黄百韬(后任第7兵团司令官)、鲁崇义(后任第30军军长)、韩练成(后任第46军军长)、贺执圭(后任湖南省防空司令)等。梁在陆大学习了战术、战史、筑城学、地理学、输送学、后方勤务、参谋业务等课程。陆大在国民党军中的地位,仅次于黄埔,有"黄马褂、绿(陆)帽子"之说(即有黄埔和陆大两个学历的军人得到重用)。

折叠全面抗战
1、率领"忠勇师"在江西英勇抗日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梁华盛调任预备第四师(后编为第一九O师)中将师长。该师官兵衣袖绣有"忠勇"两字,号称"忠勇师"。

1938年6月,率部在25军(军长王敬久)编成内赴江西参加南浔线对日作战。7-9月,奉命防守德安、星子一带,保卫九江,侧应武汉,阻击日军。8月率部固守,扼守长江与鄱阳湖水路要冲,侧面威胁西犯武汉的日寇。经过几个月的激战,致日军沉重打击。其中德星公路东西牯岭阵地战之后,战时东京电台著名心战广播员"东京玫瑰"播称,日军最怕的一是宋哲元的大刀队,是梁华盛的第190师。

2、担任第10军军长,在浙江参与抗战

梁华盛1939年1月升任第二十五军副军长。7月升任第十军中将军长。其后,率部参加皖南殷家汇、江西景德镇等战役。不久,奉调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任钱塘江南岸(宁波至桐庐)总指挥官,负责确保浙东,防止敌军南下。期间,第十军军部遭日军突袭,梁泅水逃脱。顾祝同报请蒋介石对梁予以"撤职查办",梁遂回老家茂名

3、担任第四战区政治部主任,负责战区政治训练工作

梁在老家呆了大约半年,1940年5月,出任第四战区(驻柳州,司令张发奎)政治部中将主任,负责战区政治训练工作。任内大搞政治宣传,开展体育活动。 不久回家治父丧,在高州城郊西江坡创办海珊中学(现在的高州四中)。重返柳州后创办"中正日报",并指导越南革命同盟会(1942年在柳州成立)工作。越南胡志明、阮海臣等八百多青年曾在梁创办的中越训练班受训。

4、任第11集团军副总司令、西南干训团教育长,在云南参加抗战

1943年4月10日,梁华盛任第11集团军副总司令,驻守滇西,协助总司令宋希濂指挥大军渡过怒江,向驻守龙陵、芒市、遮放、畹町等地日军发起猛攻,相继收复这些城镇。在此前后,梁华盛还担任过第20集团军副总司令、第5集团军副总司令等职。

1944年,出任军事委员会驻滇干训团(一月后改称西南干部训练团)教育长,蒋介石兼任团长,实际由梁负团务全责。该团旨在训练远征军及陆军总部辖下之各级干部,采用新教材,配合新式装备,聘用美籍教官任教。先后在该团受训结业者达5万多人,完成美式装备36个师、6个炮兵团、18个炮兵营,为后来之滇缅会师、打通国际运输线以及湘桂战告捷等创造了条件。在昆明期间,梁还兼任第五集团军副司令官,与司令官杜聿明联手拱卫昆明。

折叠参加内战
1945年抗战胜利后,梁调升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驻锦州)。1946年春,司令杜聿明因病住院,梁受命代行其职权亲率新一军、新六军北上接收东北,但杜聿明不信任他,千方百计架空他,而让另一个副司令郑洞国负实际指挥责任。后又兼东北行辕副主任。

1946年5月,梁兼任吉林省政府代主席,10月正式任主席。在"十三太保"的黄埔同学中,第一个当上封疆大员,故自称"黄埔主席第一人"。 主席任内,梁组建参议会、保安团,实施保甲连坐制;征兵抓壮丁,扩充兵员;接收工厂,征收税捐;铺张浪费,大兴土木;办报纸、建学校。

1947年5月兼任吉东兵团司令官,指挥守军固守孤城吉林市,后吉林的60军曾泽生部突围到长春。

1948年1月任东北剿总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官、长春绥靖公署主任、沈阳防守司令。

辽沈战役失败后离开东北,南回广州。

1949年出任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后携同母亲、妻儿等家眷经海南去台湾。

折叠避走台湾
1949年赴台湾后即解其军职任国策顾问等职,1982年退役,从事工商业,经营摩托车工厂和华胜、华运、华联三家公司。台湾广东同乡会成立后当选会长后又任高雷同乡会会长。著有《八十健行书》。

改革开放后他常与家乡亲朋通讯,九十年代还曾回广州、北京观光,会见亲友,曾资助家乡办学,但未回到老家。

1996年春以92岁高龄为《黄埔军校将帅录》题词。

1999年3月2日,病逝于台湾
407a551cc2644cb87d392baca80feef5.jpeg
 
杨永泰(1880-1936),字 畅卿,国民党高级官员,蒋介石首席智囊,政学系的巨人。广东茂名高州大井镇大坡山村人,北京政法专业学校毕业。

杨永泰曾任广州《广南报》编辑、广东咨议局议员。1912年任中华民国临时众议院议员并加入国民党。次年任国会参、众两院宪法起草委员会,与沈钧儒等组织民宪法党。1914年在上海创办《正谊》杂志,并与黄兴等组织欧事研究会。1918年后任广州军政府财政厅厅长、广东省长。1927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议。










6ab40c087cebcf2bcc79ca4c2c15f2c1.jpeg
 
中原大战后,蒋介石踌躇满志,举兵南进,开始向中共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大举进攻。然而三次"剿共"连连败北。
 
邓龙光以老豆的名誉起了一座据说是广东四大名图书馆之一的秀川图书馆,让鬼一把火烧了。
 
杨永泰才是真正厉害角色,他是老同盟会会员,资格比蒋介石还要老,孙中山死后,他慧眼识英雄,看出只有蒋介石才能成大事,遂全力支持蒋介石,成为蒋公座下第一谋士。他每事必出三策,三策涵盖事件的360度,一策蒋公不受换一策,必有一策合蒋公意。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