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5-04-12
- 帖子
- 2,461
- 反馈评分
- 400
- 点数
- 191
- 年龄
- 44
古诗词英译中形象美再现(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文学艺术都是以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去反映社会生活的,作为中国文学精华的古诗词,更是以塑造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取胜。诗词中的艺术形象,是作者在深刻认识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通过高度的集中概括,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来塑造的;诗人常将自己的情感与客观的形象实体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两契的境界。形象美是诗词艺术中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别林斯基曾经说过:“诗歌用形象诉于灵魂,而这些形象就是那永恒的美的表现,它的原型闪耀在宇宙万物中,在大自然的一切局部现象和形式中。”[1]由此可见形象塑造在诗歌中的重要性。著名诗人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什么能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原因在于诗人非常巧妙地用“绿”字构造了生动鲜明的春风的形象,给人以一种浓郁的美的享受;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在于其中的一个“闹”字,它点出了在春风的吹拂下,红杏摇曳生姿;春杏怒放,富有动感的艺术形象被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既然形象在古诗词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翻译时,运用形象化思维,仔细揣摩作者思想感情,尽力译出原诗词中具有美学意义的艺术形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杨宪益先生指出:“我认为翻译的时候不能作过多的解释。译者应尽量忠实于原文的形象。既不能夸张,也不要夹带任何别的东西。”[2]这样方能真正再现原作的神采,让译文读者也获得同样的形象体会。著名翻译家许均也认为:“翻译一部作品,领悟原作的美学特征,体会原作的旨趣意境,捕捉原作的形象,是非常关键的。”[3](P31)不过,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有其各自的民族特点和文化特征,它们的词义内涵、句法特征、表达习惯等差异极大,因而要实现两种语言间形象的转换和审美再现绝非易事。译者要认真考查背景,仔细分析理解作者塑造形象的方法,才能忠实地再现原作中的形象。本文将结合人物诗、山水诗、咏物诗中的一些具体的例子,分析探讨对如何正确理解诗词中形象并实现其审美特征的再现。
一
很多古诗词是通过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表现意境的,诗人采用肖像描写、动作对话描写、心里活动描写等艺术手段勾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神情意态,并以此来深化作品的意境。这类诗作被称为咏人物诗。从唐朝开始,咏人物诗逐渐成为诗歌领域一束绚丽的花朵,诗人雅士以此塑造了大量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中的英雄形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的渔翁形象以及“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中的思妇形象等。这些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形态各异,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它们不但能唤起读者的丰富联想,同时也把读者引进了诗意浓烈的意境之中,获得极大的美感体验。翻译时再现这些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是译者的中心任务。如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译文为:
The painted screen is chilled in silver candlelight,
She uses silken fan to catch passing fireflies.
The steps seem steeped in water when cold grows the night,
She lies watching heart-broken stars shed tears in the skies.(许渊冲译)
这首诗写的是孤寂幽怨的宫女形象。诗人通过对阴冷寂寞的环境的描绘,暗示出宫女孤凄悲凉的命运,描绘了宫女孤寂的情思和凄凉的心情。全诗通过一两个典型的细节描写,将诗中的人物形象表现得气韵生动、活灵活现。封建社会里,成千上万的年轻宫女被禁锢在宫廷中,青春慢慢地消逝。她们所生活的深宫内院,虽有银烛画屏,然而却是那么阴森冷酷。第二句中的“扑”是表现力极强的一个动词:在清凉如水的深夜,她们百无聊赖,只好用小扇扑打流萤来消磨时日。这一个动词使全句生色、全诗生辉,将人物的特点表现的极为形象、传神。最后一句中的“卧看”这一动作细节描写,进一步暗示出年轻美丽的宫女的满腹惆怅和幽怨之情。清代蘅塘退士评这首诗说:“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这样的分析是非常中肯的。翻译时忠实地再现诗中的形象美非常重要,这首译诗对上面提到的这些细节描写的翻译非常到位,作动词用的“冷”字译为被动语态“is chilled”,而不是形容词“cold”译出了原诗中的冷漠悲凉的氛围,“扑”译为 “catch”,“卧看”被译为“lie watching”,都是直译却极为传神贴切。茅盾在谈到文学翻译时说过:“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动、感动和美的的感受。”[4]许先生的译文达到了这一要求,确保了原诗中寂寞幽怨的宫女形象得以再现,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诗中同样的形象联想和美的感受。
再看张九龄的《赋得自君之出矣》的两句: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译文如下:
For thinking of you,
I am like the moon at the full,
That nightly wanes and loses its bright splendor.(文书译)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日渐消瘦的思妇形象。诗人用比喻来描绘思妇的内心深处的活动,这一比喻含蓄美妙,想象新颖独特,给人以鲜明的美的感受。中国古代诗词中,月亮常常被作为诗人思亲怀乡、寄托感情的物像。此处,诗人用月亮的形象来烘托思妇对月怀人的愁思,虽然英语文化中月亮并没有这层涵义,但是月亮是思妇形象的喻体,因此在翻译时不能轻易改变。译文将“思君如满月”译为“I am like the moon at the full”,虽略作改动,但是没有因文化的隔阂而改变原来的喻体;“that nightly wanes”和原文一样,明说月亮日渐亏蚀,实指思妇的脸庞日渐消瘦。译文对诗中的比喻采取直译的方法,忠实地再现了原诗中的人物形象美,使译文读者体味到了异国诗歌形象的风姿。
二
在古诗词中,山水诗占有相当的分量。山水诗作为独立的诗歌流派和完整的艺术形式是在南宋朝时期。其主要内容是描写山水风景,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创造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诗中的景物形象是诗人进行形象思维的物质载体,是情景交融、虚实相契、主观与客观统一的结晶,因而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翻译这些山水诗歌要深入原诗的意境,充分发挥形象思维,再现原诗中的形象美。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如下:
I can see the Yantze cut
As my boat reaches Tianmen Mountain;
The green water running east
Turns here in a fierce whirl.
Green ranges of the mountain
Rush toward me on both sides of the river;
A single sail bends with the wind
Where the sun comes up on the water.(王守义译)
本诗是写景名作。诗人运用其过人的发现美、捕捉美的才华,为我们再现了天门山磅礴绮丽的自然美。读完全诗,天门山雄伟瑰丽的形象跃然纸上,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诗人之所以能塑造出如此摄人心魄、栩栩如生的形象,离不开四个表现力极强的动词。其中开头两句中的“开”字和 “回”字生动地描绘了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以及碧水遇山后曲折回荡的宏伟场面。第三句的“出”字更是出神入化,化静为动,使郁郁葱葱的天门山突然变得生机盎然,增加了动态美。而最后的“来”字把读者引向了水天相接之处的远景,使“孤舟”的形象活现。王先生的译文较好地把握了原诗中这些起着关键作用的动词,译者用“turns”译“回”,并充分发挥形象思维,恰到好处地添加了“in a fierce whirl”(泛起汹涌澎湃的漩涡), 江水遇天门山后急速回旋的壮美形象得到完美的再现。原诗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被译为“Green ranges of the mountain rush toward me on both sides of the river.”作者没有对原文的句式“亦步亦趋”而是将句子结构完全打乱,对原文进行了“解压缩”,动词“出”在译文中已经化为 “rush toward(朝…冲去)”,意蕴优美,可谓曲尽其妙。原诗中的雄伟壮丽的形象之美在译文中展现得一览无余,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再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两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译文为:
As though a gust of spring wind swept past overnight,
Bringing 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of pear trees into bloom.(杨宪益、戴乃迭译)
这是一首咏雪送友之作,诗人从主观感受出发,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真实生动地捕捉边塞雪景奇观,笔力矫健、形象鲜明。这两句写雪后美景,诗人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贴切动人,眼前的冰天雪地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明媚春光,是咏雪的千古名句,后人称之为“妙手回春”。诗中暗喻的手法将北风飘飘、大雪纷飞的形象之美勾画的活灵活现、如临其境,翻译时不可轻易改变。谈到诗歌中暗喻的处理,诗歌翻译家江枫曾经说过:“译形象性极强而含蓄的诗,要画龙而不点睛,任何的‘点睛之笔’全都是多于的…因此我是尽可能保留原有的比喻,不点破原有的暗喻。” [3](P124)杨宪益夫妇的译文没有任何的“点睛之笔”,仍将白雪比喻成梨花(pears trees into bloom),忠实再现了原诗中艺术感染力极强的形象之美,相信译文读者在理解梨花的真实涵义之后必将豁然开朗,并为作者的矫健笔力、丰富想象所深深折服。若译者用“like”或“as”将这一暗喻直接挑明,译文读起来肯定味同嚼蜡,毫无美感可言。
三
在我国浩瀚的诗歌长河中,有一股不小的支流-咏物诗。咏物诗是以客观世界、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为吟咏对象的一种诗体。唐宋时期,咏物诗达到空前的繁荣,那时的咏物诗词不但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而且手法多样、技术高超,在中国古诗词历史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地位。这些咏物诗词为我们描绘了许多繁杂多样,形态各异的事物形象,并融入作者自己的感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创造出一种物我交融的境界,给读者以美的体验,译者应该尽量使咏物诗词中的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在译文中完美的展现,如史达祖《双双燕.咏燕》中的几句: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译文如下:
A pair of swallows bank and halt to see
If they can perch there side by side.
Looking at painted ceiling and carved beams
And twittering, they can’t decide,
It seems.
Clipping the tips of blooming tree, they shed.
The shadow of their forked tails so green
And cleave their way through flowers red.(许渊冲译)
燕子是人们喜爱的鸟类,古诗词中描写或涉及到燕子的作品也很多,这首《双双燕》,描绘了燕子的生动形象,神形兼备,在咏燕中又融进闺怨之情,是宋咏物词名篇之一。诗中的“软语”、“欲住”、“试入”等表现力极强的动词词组,不单单交待了双燕进入旧巢的全过程,而且充分表现出双燕的神态与细腻的内心活动,神形毕肖,活灵活现。对这些看似浅显但形象表现力很强的动词,翁显良先生曾经说过:“原作似浅而实深,翻译时首先是由浅入深,充分领会其意象情趣,然后用另一种语言构思,出之以浅,却又要使读者能从浅中见深。”[5]原诗中的“软语”、“欲住”、“快拂”、“分开红影”登动词是塑造诗中燕子形象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译文采用拟声词“twittering” 译“软语”非常传神,再现了燕子柔声细语、呢喃不休的优美形象,达到了与原诗类似的艺术效果;接下来用“clipping” 译“快拂”和“cleave their way through flowers red.”译 “分开红影”也是传情达意的,展示了燕子从花木枝头一掠而过的动态美,确保了原诗中燕子栩栩如生的形象美的充分再现。
形象是诗歌的灵魂,是诗歌美的结晶。因此尽力再现原作中的各种美妙形象就成了译者的中心任务。翻译家谢云才认为:“文学翻译是把由一种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用另一种语言再重新塑造起来。”[6]而作为文学翻译一部分的中国古诗词翻译,也是一种艺术形象再塑造的过程,译者要准确地感知古代杰出诗词作者所描绘的具体形象和形象中蕴涵的神韵,再通过译文语言再现出来。这样的译诗才能再现中国古诗词的美学特征和艺术价值,才能向译文读者传递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诗性智慧,进而丰富世界诗歌艺术的宝库。
文学艺术都是以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去反映社会生活的,作为中国文学精华的古诗词,更是以塑造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取胜。诗词中的艺术形象,是作者在深刻认识社会现实的基础上,通过高度的集中概括,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来塑造的;诗人常将自己的情感与客观的形象实体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物我两契的境界。形象美是诗词艺术中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别林斯基曾经说过:“诗歌用形象诉于灵魂,而这些形象就是那永恒的美的表现,它的原型闪耀在宇宙万物中,在大自然的一切局部现象和形式中。”[1]由此可见形象塑造在诗歌中的重要性。著名诗人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为什么能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原因在于诗人非常巧妙地用“绿”字构造了生动鲜明的春风的形象,给人以一种浓郁的美的享受;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在于其中的一个“闹”字,它点出了在春风的吹拂下,红杏摇曳生姿;春杏怒放,富有动感的艺术形象被极具情趣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既然形象在古诗词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翻译时,运用形象化思维,仔细揣摩作者思想感情,尽力译出原诗词中具有美学意义的艺术形象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杨宪益先生指出:“我认为翻译的时候不能作过多的解释。译者应尽量忠实于原文的形象。既不能夸张,也不要夹带任何别的东西。”[2]这样方能真正再现原作的神采,让译文读者也获得同样的形象体会。著名翻译家许均也认为:“翻译一部作品,领悟原作的美学特征,体会原作的旨趣意境,捕捉原作的形象,是非常关键的。”[3](P31)不过,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有其各自的民族特点和文化特征,它们的词义内涵、句法特征、表达习惯等差异极大,因而要实现两种语言间形象的转换和审美再现绝非易事。译者要认真考查背景,仔细分析理解作者塑造形象的方法,才能忠实地再现原作中的形象。本文将结合人物诗、山水诗、咏物诗中的一些具体的例子,分析探讨对如何正确理解诗词中形象并实现其审美特征的再现。
一
很多古诗词是通过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表现意境的,诗人采用肖像描写、动作对话描写、心里活动描写等艺术手段勾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神情意态,并以此来深化作品的意境。这类诗作被称为咏人物诗。从唐朝开始,咏人物诗逐渐成为诗歌领域一束绚丽的花朵,诗人雅士以此塑造了大量丰富多彩、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如“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中的英雄形象,“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的渔翁形象以及“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中的思妇形象等。这些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形态各异,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它们不但能唤起读者的丰富联想,同时也把读者引进了诗意浓烈的意境之中,获得极大的美感体验。翻译时再现这些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是译者的中心任务。如杜牧的《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译文为:
The painted screen is chilled in silver candlelight,
She uses silken fan to catch passing fireflies.
The steps seem steeped in water when cold grows the night,
She lies watching heart-broken stars shed tears in the skies.(许渊冲译)
这首诗写的是孤寂幽怨的宫女形象。诗人通过对阴冷寂寞的环境的描绘,暗示出宫女孤凄悲凉的命运,描绘了宫女孤寂的情思和凄凉的心情。全诗通过一两个典型的细节描写,将诗中的人物形象表现得气韵生动、活灵活现。封建社会里,成千上万的年轻宫女被禁锢在宫廷中,青春慢慢地消逝。她们所生活的深宫内院,虽有银烛画屏,然而却是那么阴森冷酷。第二句中的“扑”是表现力极强的一个动词:在清凉如水的深夜,她们百无聊赖,只好用小扇扑打流萤来消磨时日。这一个动词使全句生色、全诗生辉,将人物的特点表现的极为形象、传神。最后一句中的“卧看”这一动作细节描写,进一步暗示出年轻美丽的宫女的满腹惆怅和幽怨之情。清代蘅塘退士评这首诗说:“层层布景,是一幅着色人物画。只‘卧看’两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这样的分析是非常中肯的。翻译时忠实地再现诗中的形象美非常重要,这首译诗对上面提到的这些细节描写的翻译非常到位,作动词用的“冷”字译为被动语态“is chilled”,而不是形容词“cold”译出了原诗中的冷漠悲凉的氛围,“扑”译为 “catch”,“卧看”被译为“lie watching”,都是直译却极为传神贴切。茅盾在谈到文学翻译时说过:“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动、感动和美的的感受。”[4]许先生的译文达到了这一要求,确保了原诗中寂寞幽怨的宫女形象得以再现,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诗中同样的形象联想和美的感受。
再看张九龄的《赋得自君之出矣》的两句: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译文如下:
For thinking of you,
I am like the moon at the full,
That nightly wanes and loses its bright splendor.(文书译)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日渐消瘦的思妇形象。诗人用比喻来描绘思妇的内心深处的活动,这一比喻含蓄美妙,想象新颖独特,给人以鲜明的美的感受。中国古代诗词中,月亮常常被作为诗人思亲怀乡、寄托感情的物像。此处,诗人用月亮的形象来烘托思妇对月怀人的愁思,虽然英语文化中月亮并没有这层涵义,但是月亮是思妇形象的喻体,因此在翻译时不能轻易改变。译文将“思君如满月”译为“I am like the moon at the full”,虽略作改动,但是没有因文化的隔阂而改变原来的喻体;“that nightly wanes”和原文一样,明说月亮日渐亏蚀,实指思妇的脸庞日渐消瘦。译文对诗中的比喻采取直译的方法,忠实地再现了原诗中的人物形象美,使译文读者体味到了异国诗歌形象的风姿。
二
在古诗词中,山水诗占有相当的分量。山水诗作为独立的诗歌流派和完整的艺术形式是在南宋朝时期。其主要内容是描写山水风景,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创造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诗中的景物形象是诗人进行形象思维的物质载体,是情景交融、虚实相契、主观与客观统一的结晶,因而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翻译这些山水诗歌要深入原诗的意境,充分发挥形象思维,再现原诗中的形象美。如: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译文如下:
I can see the Yantze cut
As my boat reaches Tianmen Mountain;
The green water running east
Turns here in a fierce whirl.
Green ranges of the mountain
Rush toward me on both sides of the river;
A single sail bends with the wind
Where the sun comes up on the water.(王守义译)
本诗是写景名作。诗人运用其过人的发现美、捕捉美的才华,为我们再现了天门山磅礴绮丽的自然美。读完全诗,天门山雄伟瑰丽的形象跃然纸上,构成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诗人之所以能塑造出如此摄人心魄、栩栩如生的形象,离不开四个表现力极强的动词。其中开头两句中的“开”字和 “回”字生动地描绘了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以及碧水遇山后曲折回荡的宏伟场面。第三句的“出”字更是出神入化,化静为动,使郁郁葱葱的天门山突然变得生机盎然,增加了动态美。而最后的“来”字把读者引向了水天相接之处的远景,使“孤舟”的形象活现。王先生的译文较好地把握了原诗中这些起着关键作用的动词,译者用“turns”译“回”,并充分发挥形象思维,恰到好处地添加了“in a fierce whirl”(泛起汹涌澎湃的漩涡), 江水遇天门山后急速回旋的壮美形象得到完美的再现。原诗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被译为“Green ranges of the mountain rush toward me on both sides of the river.”作者没有对原文的句式“亦步亦趋”而是将句子结构完全打乱,对原文进行了“解压缩”,动词“出”在译文中已经化为 “rush toward(朝…冲去)”,意蕴优美,可谓曲尽其妙。原诗中的雄伟壮丽的形象之美在译文中展现得一览无余,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再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两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译文为:
As though a gust of spring wind swept past overnight,
Bringing thousands upon thousands of pear trees into bloom.(杨宪益、戴乃迭译)
这是一首咏雪送友之作,诗人从主观感受出发,用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真实生动地捕捉边塞雪景奇观,笔力矫健、形象鲜明。这两句写雪后美景,诗人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比喻贴切动人,眼前的冰天雪地变幻成一片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明媚春光,是咏雪的千古名句,后人称之为“妙手回春”。诗中暗喻的手法将北风飘飘、大雪纷飞的形象之美勾画的活灵活现、如临其境,翻译时不可轻易改变。谈到诗歌中暗喻的处理,诗歌翻译家江枫曾经说过:“译形象性极强而含蓄的诗,要画龙而不点睛,任何的‘点睛之笔’全都是多于的…因此我是尽可能保留原有的比喻,不点破原有的暗喻。” [3](P124)杨宪益夫妇的译文没有任何的“点睛之笔”,仍将白雪比喻成梨花(pears trees into bloom),忠实再现了原诗中艺术感染力极强的形象之美,相信译文读者在理解梨花的真实涵义之后必将豁然开朗,并为作者的矫健笔力、丰富想象所深深折服。若译者用“like”或“as”将这一暗喻直接挑明,译文读起来肯定味同嚼蜡,毫无美感可言。
三
在我国浩瀚的诗歌长河中,有一股不小的支流-咏物诗。咏物诗是以客观世界、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物为吟咏对象的一种诗体。唐宋时期,咏物诗达到空前的繁荣,那时的咏物诗词不但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而且手法多样、技术高超,在中国古诗词历史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地位。这些咏物诗词为我们描绘了许多繁杂多样,形态各异的事物形象,并融入作者自己的感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创造出一种物我交融的境界,给读者以美的体验,译者应该尽量使咏物诗词中的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在译文中完美的展现,如史达祖《双双燕.咏燕》中的几句: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译文如下:
A pair of swallows bank and halt to see
If they can perch there side by side.
Looking at painted ceiling and carved beams
And twittering, they can’t decide,
It seems.
Clipping the tips of blooming tree, they shed.
The shadow of their forked tails so green
And cleave their way through flowers red.(许渊冲译)
燕子是人们喜爱的鸟类,古诗词中描写或涉及到燕子的作品也很多,这首《双双燕》,描绘了燕子的生动形象,神形兼备,在咏燕中又融进闺怨之情,是宋咏物词名篇之一。诗中的“软语”、“欲住”、“试入”等表现力极强的动词词组,不单单交待了双燕进入旧巢的全过程,而且充分表现出双燕的神态与细腻的内心活动,神形毕肖,活灵活现。对这些看似浅显但形象表现力很强的动词,翁显良先生曾经说过:“原作似浅而实深,翻译时首先是由浅入深,充分领会其意象情趣,然后用另一种语言构思,出之以浅,却又要使读者能从浅中见深。”[5]原诗中的“软语”、“欲住”、“快拂”、“分开红影”登动词是塑造诗中燕子形象的不可或缺的部分。 译文采用拟声词“twittering” 译“软语”非常传神,再现了燕子柔声细语、呢喃不休的优美形象,达到了与原诗类似的艺术效果;接下来用“clipping” 译“快拂”和“cleave their way through flowers red.”译 “分开红影”也是传情达意的,展示了燕子从花木枝头一掠而过的动态美,确保了原诗中燕子栩栩如生的形象美的充分再现。
形象是诗歌的灵魂,是诗歌美的结晶。因此尽力再现原作中的各种美妙形象就成了译者的中心任务。翻译家谢云才认为:“文学翻译是把由一种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用另一种语言再重新塑造起来。”[6]而作为文学翻译一部分的中国古诗词翻译,也是一种艺术形象再塑造的过程,译者要准确地感知古代杰出诗词作者所描绘的具体形象和形象中蕴涵的神韵,再通过译文语言再现出来。这样的译诗才能再现中国古诗词的美学特征和艺术价值,才能向译文读者传递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诗性智慧,进而丰富世界诗歌艺术的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