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6-09-25
- 帖子
- 25,094
- 反馈评分
- 766
- 点数
- 191
粤西电白海方歌谣的文化内涵
2016-09-23 桃源读书会 ID:20218662
摘要
该文从粤西电白海话区的地理特征、村落分布概况、古建筑、历史样貌、民间传说、经济、当地人的生产经验及生活经验、方言特点等视角来挖掘粤西电白海方歌谣其深层的文化底蕴。
关键字
粤西电白;海方歌谣;文化内涵
引言
闽语是电白境内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电白闽语又可分海话、雷话两种。海话公认的代表方言是电城话,电城是电白旧县城,一直都是海话区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歌谣是民歌民谣的简称,是表现社会生活、时代风貌、抒发人民思想、感情、愿望的民间韵文。海方歌谣是电白县电城、马踏、树仔、爵山等海话地区民间流传的歌谣。有浓烈的地方气息,古朴、谐趣,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对电白海话区民情风俗及方言的研究颇有价值。
笔者在粤西电白进行方言田野调查过程中,发现和搜集了许多海方歌谣,发现海方歌谣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特别是对粤西电白海话区而言。歌谣研究应是方言和地方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高尔基说:“最大的智能在语言朴素中。谚语和歌谣总是最短的,然而在他们里面却包含着可以写出整部书的思想和感情”。
1 海方歌谣与海话区地理特征及村落分布概况
1.1地理概况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不同,它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地域方言在汉语中俗称“话”。可知,海话具有地域性,很多时候,我们主要根据海话的语音、词汇及语法等标准来划分它的方言区。海方歌谣以海话为载体,它的内容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海话区的地理信息,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如:
《大冈落龙过深田》
大冈落龙过深田,七星伴月结城池。城门砌砖门拱园,楼上插着守门旗。
东门对出海头村,海中潮水到家门。此村都是邵姓住,屋建洋楼兼花园。
南门对出有石桥,并有一间圣母庙。搭船水东庙前过,渡船起货过此桥。
西门至出路好行,随出又见村碑名。贞节之亭路边立,百岁牌坊把路骑。
西门杨屋有名声,个个过街称老爷。当初一时特权势,如今大炮不敢车。
北门对出河仔村,无田耕种单锄园。伊处村场实板爱,结起坡头近似村。
东门对出是校场,向东五里爵山杨。维陂坡头到下尾,德油田米两相连。
田坎相近三太庙,拉车贩谷缸瓦窑。胡须公子做庙祝,白头亚奶把签摇。
独屋村近大桥河,温水也近七星坡。地土出人车大炮,话谈好似烂铜锣。
牛轭岭村大路坡,至西二里合流河。豆麻黍稷居第一,地土出**奶婆。
头铺相近九尾垌,果然是块好稻田。干旱年间无要紧,居住农民百姓人。
刘屋村向朴头田,东边对出是山兜。太平盛世丰祝福,十恶年冬被贼谋。
庄垌相近宫前村,扬名屋住蔡公园。蔡屋装春办佛地,黄屋做头粿大个。
草陂屋地好田庄,楼阁坝头好鱼塘。草陂来龙局向散,楼阁来龙断腰中。
石井伊乡并白蕉,周时趁海买柴烧。石井向南被岭庄,白蕉不嫌岭中庙。
鸡笼山村近渡口,壁岭丝线吊猪头。伊处营住好出色,摆渡出海兼拾鲎。
博贺街近海港边,人民趁海取生鲜。轮船来往通省府,地势生成果然宜。
但嫌街中有丑例,也有妓女摆明卖。十八廿二称快乐,丁毒落脚行路拐。
博贺全是蛋家棚,造成好似白鸽笼。棚门竹梯收得起,三岁孩童亦会攀。
乌石村地局向东,似节莲花向日红。居住人民财丁贵,新人家势比石崇。
海陵村地水浸脚,村中有名锄头柴。村近海边平似水,遥看正似一个箩。
南山园尾是小村,圩日吃餐番薯餥。
这首歌谣在所搜集到的歌谣中是最具有特色的,它对粤西电白海话区的民情风俗及方言研究颇有价值,可大致了解到海话区的大致分布。如歌谣中的句子:
东门对出海头村,海中潮水到家门。
南门对出有石桥,并有一间圣母庙。
西门至出路好行,随出又见村碑名。
西门杨屋有名声,个个过街称老爷。
北门对出河仔村,无田耕种单锄园。
东门对出是校场,向东五里爵山杨。
歌谣中出现了东门、西门、南门及北门等四个门,据实地考察和查阅文献得知,明成化年间,县治所自旧城迁神电卫城(今电城),神电卫城设东南西北四城门,遗址至今尚存。歌谣以这四个城门为纲,大致描述了电城曾为电白县治并以之为中心及其四周村落概况,也印证了海话公认代表方言是电城话,电城是电白旧县城,是海话区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1.2村落分布概况
《大冈落龙过深田》也能为我们提供海话区村落分布概况,如:
东门对出海头村,海中潮水到家门。
西门杨屋有名声,个个过街称老爷。
北门对出河仔村,无田耕种单锄园。
东门对出是校场,向东五里爵山杨。维陂坡头到下尾,德油田米两相连。
田坎相近三太庙,拉车贩谷缸瓦窑。
独屋村近大桥河,温水也近七星坡。
牛轭岭村大路坡,至西二里合流河。
头铺相近九尾垌,果然是块好稻田。
刘屋村向朴头田,东边对出是山兜。
庄垌相近宫前村,扬名屋住蔡公园。蔡屋装春办佛地,黄屋做头粿大个。
草陂屋地好田庄,楼阁坝头好鱼塘。草陂来龙局向散,楼阁来龙断腰中。
石井伊乡并白蕉,周时趁海买柴烧。石井向南被岭庄,白蕉不嫌岭中庙。
鸡笼山村近渡口,壁岭丝线吊猪头。
博贺街近海港边,人民趁海取生鲜。
乌石村地局向东,似节莲花向日红。
海陵村地水浸脚,村中有名梆头柴。
歌谣出现海头、杨屋、河仔、爵山、维陂、坡头、下尾、田坎、缸瓦窑、独屋、七星坡、大桥河、牛轭岭、头铺、九尾垌、刘屋、山兜、庄垌、宫前、蔡屋、黄屋、草陂、楼阁、坝头、石井、白蕉、岭庄、鸡笼山、博贺、乌石及海陵等村名,很好地描述出海话区村落分布概况,并与文献上记载相符。
2 海方歌谣与海话区古建筑
海方歌谣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当地古建筑的历史面貌。如《大冈落龙过深田》里:
城门砌砖门拱园,楼上插着守门旗。
神电卫遗址:神电卫建于明代洪武二十四年,初为土城,为明初防倭寇、海盗的军事机构。明正统年间,被起义瑶民攻陷,土城被毁。永乐七年,改筑砖石城。现尚存卫城遗砖遍布满城。卫城呈长方形,曾设东南西北四城门,城门之上设有防卫楼,插着守门旗。
南门对出有石桥,并有一间圣母庙。
石桥:即长善桥,长善桥从旦场圩边至陈村那行坡,桥宽2米,长3公里,长条花岗石板铺成。筑于清,为迎接广东末科状元林少棠路过而建。
圣母庙:即冼夫人庙,冼夫人,又称岭南圣母,生于公元522年,出生地为今电白县电城山兜丁村,为南越族杰出女领袖和军事家,因冼夫人为俚人,俚人风俗死后归葬娘家, 故电白县电城山兜丁村建有冼夫人墓,乡人也为其在电城镇长乐街西巷中修建庙宇。
田坎相近三太庙,拉车贩谷缸瓦窑。
三太庙,即刘三太庙,位于马踏圩头的赤岭,农历八月十五刘三太(即刘三妹,刘三姐)神诞,四方乡民抬着神坛,擎着罗伞旗幡,在龙狮队的伴送下,鼓乐喧天,前往神庙“送炮”。
石井向南被岭庄,白蕉不嫌岭中庙。
石井,即罗城井,亦名清官井,位于电城镇庄垌村旁。此井为广西罗城县民于明弘治十二年为纪念原罗城知县黄廷圭廉政爱民的功绩而建。井口圆形石板、栏杆石条亦自广西罗城县运来。
3 海方歌谣与海话区历史样貌、民间传说及民俗**惯
歌谣具有社会认识作用。歌谣是劳动人民自己的创作,是他们的生活、思想感情在艺术上的直接表现。歌谣的历史价值历来极受重视,因为历代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在歌谣中有最真实最全面的反映。《大冈落龙过深田》能有效反映出海话区的一些历史样貌、民间传说及民俗**惯。
3.1历史样貌
此村都是邵姓住,屋建洋楼兼花园。
据清·光绪《电白县乡土志·氏族》:周召公食邑于召,子孙因以为氏,后加邑为邵。宋贤淳间有邵日荣者,福建莆田县人,为高州教授。因中原乱,遂家于电白海头村,至今传二十七代。曾在海头村建洋楼和花园。
西门杨屋有名声,个个过街称老爷。当初一时特权势,如今大炮不敢车。
据清·光绪《电白县乡土志·氏族》:虞叔之后伯侨于杨,子孙因以为氏族。宋有杨仁寿者,绍兴年间自闽迁粤,居潮州。至邵熙间自潮迁电白爵山村,后分居于昼埠、河垌、石窟各村,至今传二十六代。曾权势一时,但后来没落了。
田坎相近三太庙,拉车贩谷缸瓦窑。胡须公子做庙祝,白头亚奶把签摇。
田坎村与三太庙相连,当地人曾用车拉谷到缸瓦窑贩卖,三太庙曾一度香火旺盛,老头子当庙祝和老婆子帮人摇签的情形已不复存。
庄垌相近宫前村,扬名屋住蔡公园。
据清·光绪《电白县乡土志·氏族》:蔡叔度子蔡仲封于蔡,子孙因以为氏。宋景炎年间,福建莆田县有蔡秋涧者,任琼州府太守,俸满回里,路经电白,遂卜居电白庄垌乡。后分居大登坡、石头袋、咸水、马踏各处,至今传二十六代。又有林头族,亦蕃盛。蔡秋涧曾在庄垌村豪建蔡公园。
博贺全是蛋家棚,造成好似白鸽笼。棚门竹梯收得起,三岁孩童亦会攀。
海滩上布满了竹木棚建成的房子,俗称蛋家棚,以居住驳艇、装卸工人为多。博贺镇位于电白县南部,三面临海,是广东省渔业重镇,镇内博贺渔港是国家一级群众渔港、广东省文明渔港。博贺镇曾一时盛行蛋家棚,也是其渔业发达一个缩影。
3.2民间传说
大冈落龙过深田,七星伴月结城池。
曾传说有龙从电白庄垌村境内大冈岭飞下经过深深的农田,北斗七星伴月在电白神电卫修筑城池。实际上,明初为防倭寇、海盗于电城镇白石坡设置军事机构神电卫,明洪武二十七年开始修筑城池。
独屋村近大桥河,温水也近七星坡。地土出人车大炮,话谈好似烂铜锣。
独屋村即独楼村,位于电白麻岗镇,独屋村曾有当地人好吹牛和说话大嗓子的传说。
牛轭岭村大路坡,至西二里合流河。豆麻黍稷居第一,地土出**奶婆。
电城镇牛轭岭村曾有“豆麻黍稷居第一,地土出**奶婆”的传说。
3.3**俗
①迷信:电白人民素尚迷信,据宋《方舆胜览》载,时,电白“绝无医药,土人遇疾,唯祭鬼神以祈福”。旧电白县志又载,电“俗尚巫鬼,每有所事,求珓祈忏,以卜休咎,信之惟谨。”求神、拜佛、占卜、看相、喊魂、驱鬼之风在电白较盛。该**俗在歌谣中也有所反映。如:
蔡屋装春办佛地,黄屋做头粿大个。(大冈落龙过深田)(粿是求神拜佛的祭品。)
再如以手指螺纹来判别一个人命运:
手指螺纹歌
一螺坐低低,二螺走脚跛,三螺无米煮,四螺无米饮,五螺五空空,六螺卖床板,七螺骑白马,八螺扛大桥,九螺九足足,十螺开仓籴谷。
②嫖妓,如:
但嫌街中有丑例,也有妓女摆明卖。(大冈落龙过深田)
“摆明卖”,可见嫖妓这种陋**十分张扬,不受约束。
打死老妓在路圻
隆隆在半天,打死老妓在路圻;因么事情打死她,害人生病骗人钱。
(方言词:老妓,指妓女,圻,指旁边。)
③吸毒:鸦片战争后,鸦片沿海道输入电白,初始,吸毒者多为地富豪绅、官僚流氓,后波及部分市民、农民,不少人因吸鸦片而家破人亡。如:
十八廿二称快乐,丁毒落脚行路拐。(大冈落龙过深田)
4海方歌谣与海话区经济及当地人的生产经验
4.1经济
电白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加上背山面海的地理环境,利于农业、渔业及水利等经济发展。如:
南风吹
南风透透北风车,竹筒载水救条命;
十八铜钱籴合米,嗑水留饭等亲情;
亲者来到担凳坐,捡出槟榔又奉茶;
我在茶山摞茶嚼,我在海南摞槟榔;
槟榔青,槟榔红,槟榔结子吊灯笼;
手甲生花妩媚烂,枣子冰糖送好人。
(方言词:透、车:为吹、刮之意;饮:指稀粥水;糜:指稀粥;亲情:指亲戚;担:为抬之意;摞,为摘之意;手甲生花,指手甲花,即凤仙花。)
歌谣主要描述当地人待客方面,但也可看出当地人充分利用海陆兼宜的地理优势来谋生。
《大冈落龙过深田》里:
石井伊乡并白蕉,周时趁海买柴烧。石井向南被岭庄,白蕉不嫌岭中庙。
鸡笼山村近渡口,壁岭丝线吊猪头。伊处营住好出色,摆渡出海兼拾鲎。
博贺街近海港边,人民趁海取生鲜。轮船来往通省府,地势生成果然宜。
这些句子更是道出了该地“地势生成果然宜”的地理优势,当地人充分利用沿海地理优势,发展渔业、海港水利等经济。
4.2生产经验
70年代前,电白种植粮食作物以水稻、番薯为主,经济作物以花生、糖蔗为主。歌谣为人们留下了许多实用的生产经验。如:
水稻:小满做田耽二春
立夏插田立秋割,小满做田耽二春;五里担水无算远,三月做田未为迟。
(方言词:插田,指种田插秧;二春,为二造之意。)
电白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足,本可一年两熟或三熟。但解放前,电白农民多沿用传统水田纯作耕作方法,一般种春夏两季,秋冬闲置。小满的含义本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小满种田肯定是不能种两季的。
糖蔗:种蔗歌
后园种蔗蔗尾尖,长的也有短的兼;斩去蔗头留蔗尾,蔗尾到地又转甜。
当地人善种蔗,常取用蔗头,蔗尾再**地里种植。
5 海方歌谣与海话区人们的生活经验及心态
5.1生活经验
作为歌谣的一部分,海方歌谣也有着继承和传播生活经验的社会功能,特别是在海话区内继承和传播。如:
时令歌
正月正,新郎家。(旧时农村人过新年才闲,故在新年请新郎过门。)
二月二,买头牛囝来串鼻;(农村人认为在二月二日这天串牛鼻才觉吉利。)
三月三,炒虎神(苍蝇)蚊囝脚;(旧风俗炒了当年就没蚊蝇。)
四月四,探亚姊;
五月五,龙船子上海舞;(五月五日是端午龙舟节。)
六月六,开芋眼;(按季节一般要过六月六日才可挖芋。)
七月七,挪尼(姑稔)甜龙眼结;
八月八,南方豆好检锲;
九月九,先生不走学生走;
十月十,新米饭胀到目;
十一月十一,夹禾草盖屋脊;(旧时穷人住茅屋,一般要在刈完晚稻后才有茅草盖屋。)
十二月十二,养个鸡囝来过年。
歌谣主要反映了当地人一年十二月每个月要做的一些生活经验,对当地人生活经验的传承和传播有重要作用。
5.2心态
在方言口传文化中,歌谣是人们乐于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工具。在海方歌谣中,我们也可看到海话区人们对事物看法的烙印。如:
光棍歌
光棍囝唱光棍歌,蟛蜞驮鸭过田塍。
老鼠驮猫过屋脊,蛤囝跳跳来吞蛇。
放火烧坡捉黄鳝,竹尾装笼捉水蛇。
(方言词:担,捉住之意;蛤囝,指青蛙。)
歌谣通过描述光棍之人所唱歌内容不合实际,讽刺了光棍者不说实话,用海话说,应叫“车大炮”。
儿歌
月公光光照地堂,细囝地跎村过村。
有心做娘留门等,无心做娘早关门。
前娘打子使麻骨,后娘打子使铁锤。
前娘宰鸡留个腿,后娘宰鸡留条肠。
歌谣描述了生母和后娘对儿子的不同对待,反映生母心地好后娘心地狠毒。
打死老妓在路圻
隆隆在半天,打死老妓在路圻;因么事情打死她,害人生病骗人钱。
歌谣主要反映当地人对妓女的厌恶心态。
不如嫁个打石子
两姊妹去趁圩,嫁大军不识话。
嫁同志无咁多,红头子又取齐。
不如嫁个打石子,七八角钱也到皮,无石打卖烂鞋。
歌谣反映当地人认为嫁个打石工较实在的想法。而红头子,指解放初期搬运工人戴红帽,当时人们叫他们做红头子,形容解放初农村一些青年妇女羡慕城市生活。
十不输歌
早早吃糜去趁圩,既买锄头亦买书;田要种来书要读,种田读书十不输。(方言词:趁圩,指上市集买东西。)
歌谣反映当地人朴实又独特的思想,既注重耕作又注重读书。
6 海方歌谣的修辞特色及方言特点
6.1修辞特色
海方歌谣属于民间文学的一种,也是方言口传文化的一种,从上面例子中,可充分感受到海方歌谣具有明显的通俗易懂的特性。但它也具有一定的修辞特色,主要体现在音节整齐均称、押韵及善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应用。
海方歌谣音节整齐均称是十分明显的,有时还运用格律式的对偶句,这也是歌谣被称为民间韵文的体现。如:
无女织麻单穿裙
红云飞过白云端,无水做田春过春。
无牛来驶受人气,无女织麻单穿裙。
(天旱年农人没水耕田向天泄苦。)
海方歌谣的修辞特色还体现在善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应用,使所描绘事物更形象生动。如:《大冈落龙过深田》里
比喻
地土出人车大炮,话谈好似烂铜锣。
博贺全是蛋家棚,造成好似白鸽笼。
乌石村地局向东,似节莲花向日红。
村近海边平似水,遥看正似一个箩。
拟人
大冈落龙过深田,七星伴月结城池。
贞节之亭路边立,百岁牌坊把路骑。
石井向南被岭庄,白蕉不嫌岭中庙。
6.2方言特点
歌谣是以方言为载体,伴随方言的诞生而诞生,海方歌谣的方言特点与海话的方言特点是紧密相关的。日本民俗学家井之口章次说:“我们听取民间传承资料多半以方言为媒介,因此,不能不关心方言和语言的问题。”
语音上,大部分海方歌谣讲究押韵,韵脚的选择由方音决定。如:
短袖衫仔五色边,不用做工亦取钱。
摸摸嘴,掴掴鼻,讲讲笑笑算一天。
奇又奇,一样工价二样钱。
老老阿婆发八百(国民党时国币八百元),后生阿娘发千二。
后生阿娘经手取,老老阿婆欠到年。
在电白海话区做过方言田野调查的人都知道,边、钱、嘴、鼻、天、奇、二及年等字音节都以[-i]煞尾。
方言词上,如:
小满做田耽二春
立夏插田立秋割,小满做田耽二春;五里担水无算远,三月做田未为迟。
该歌谣方言词的使用是颇有乡土特色的,如:种田为做田,插秧为插田,种两季为二春,挑水为担水。从上文其它例子中,我们也可充分体会到海方歌谣对方言词的巧妙应用,且用得十分有乡土特色。
语法上,海方歌谣也是研究电白海话语法的重要语料,作为长篇语料的海方歌谣,是一种较自然、原始的方言研究材料,可看到海话原始的句子语序和结构样貌。说海话的人都知道,否定副词最常用是“无”,这也是海话与其他方言语法上差异的一个重要特点,如《小满做田耽二春》:“不算远”说为“无算远”。
(本文有删节,请在桃源第十一期期刊查看完整版文章。)
https://www.weixin765.com/doc/mjojsfqf.html
2016-09-23 桃源读书会 ID:20218662
摘要
该文从粤西电白海话区的地理特征、村落分布概况、古建筑、历史样貌、民间传说、经济、当地人的生产经验及生活经验、方言特点等视角来挖掘粤西电白海方歌谣其深层的文化底蕴。
关键字
粤西电白;海方歌谣;文化内涵
引言
闽语是电白境内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电白闽语又可分海话、雷话两种。海话公认的代表方言是电城话,电城是电白旧县城,一直都是海话区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歌谣是民歌民谣的简称,是表现社会生活、时代风貌、抒发人民思想、感情、愿望的民间韵文。海方歌谣是电白县电城、马踏、树仔、爵山等海话地区民间流传的歌谣。有浓烈的地方气息,古朴、谐趣,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对电白海话区民情风俗及方言的研究颇有价值。
笔者在粤西电白进行方言田野调查过程中,发现和搜集了许多海方歌谣,发现海方歌谣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文化内涵也十分丰富,特别是对粤西电白海话区而言。歌谣研究应是方言和地方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高尔基说:“最大的智能在语言朴素中。谚语和歌谣总是最短的,然而在他们里面却包含着可以写出整部书的思想和感情”。
1 海方歌谣与海话区地理特征及村落分布概况
1.1地理概况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不同,它是全民语言在不同地域上的分支,地域方言在汉语中俗称“话”。可知,海话具有地域性,很多时候,我们主要根据海话的语音、词汇及语法等标准来划分它的方言区。海方歌谣以海话为载体,它的内容也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海话区的地理信息,并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如:
《大冈落龙过深田》
大冈落龙过深田,七星伴月结城池。城门砌砖门拱园,楼上插着守门旗。
东门对出海头村,海中潮水到家门。此村都是邵姓住,屋建洋楼兼花园。
南门对出有石桥,并有一间圣母庙。搭船水东庙前过,渡船起货过此桥。
西门至出路好行,随出又见村碑名。贞节之亭路边立,百岁牌坊把路骑。
西门杨屋有名声,个个过街称老爷。当初一时特权势,如今大炮不敢车。
北门对出河仔村,无田耕种单锄园。伊处村场实板爱,结起坡头近似村。
东门对出是校场,向东五里爵山杨。维陂坡头到下尾,德油田米两相连。
田坎相近三太庙,拉车贩谷缸瓦窑。胡须公子做庙祝,白头亚奶把签摇。
独屋村近大桥河,温水也近七星坡。地土出人车大炮,话谈好似烂铜锣。
牛轭岭村大路坡,至西二里合流河。豆麻黍稷居第一,地土出**奶婆。
头铺相近九尾垌,果然是块好稻田。干旱年间无要紧,居住农民百姓人。
刘屋村向朴头田,东边对出是山兜。太平盛世丰祝福,十恶年冬被贼谋。
庄垌相近宫前村,扬名屋住蔡公园。蔡屋装春办佛地,黄屋做头粿大个。
草陂屋地好田庄,楼阁坝头好鱼塘。草陂来龙局向散,楼阁来龙断腰中。
石井伊乡并白蕉,周时趁海买柴烧。石井向南被岭庄,白蕉不嫌岭中庙。
鸡笼山村近渡口,壁岭丝线吊猪头。伊处营住好出色,摆渡出海兼拾鲎。
博贺街近海港边,人民趁海取生鲜。轮船来往通省府,地势生成果然宜。
但嫌街中有丑例,也有妓女摆明卖。十八廿二称快乐,丁毒落脚行路拐。
博贺全是蛋家棚,造成好似白鸽笼。棚门竹梯收得起,三岁孩童亦会攀。
乌石村地局向东,似节莲花向日红。居住人民财丁贵,新人家势比石崇。
海陵村地水浸脚,村中有名锄头柴。村近海边平似水,遥看正似一个箩。
南山园尾是小村,圩日吃餐番薯餥。
这首歌谣在所搜集到的歌谣中是最具有特色的,它对粤西电白海话区的民情风俗及方言研究颇有价值,可大致了解到海话区的大致分布。如歌谣中的句子:
东门对出海头村,海中潮水到家门。
南门对出有石桥,并有一间圣母庙。
西门至出路好行,随出又见村碑名。
西门杨屋有名声,个个过街称老爷。
北门对出河仔村,无田耕种单锄园。
东门对出是校场,向东五里爵山杨。
歌谣中出现了东门、西门、南门及北门等四个门,据实地考察和查阅文献得知,明成化年间,县治所自旧城迁神电卫城(今电城),神电卫城设东南西北四城门,遗址至今尚存。歌谣以这四个城门为纲,大致描述了电城曾为电白县治并以之为中心及其四周村落概况,也印证了海话公认代表方言是电城话,电城是电白旧县城,是海话区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1.2村落分布概况
《大冈落龙过深田》也能为我们提供海话区村落分布概况,如:
东门对出海头村,海中潮水到家门。
西门杨屋有名声,个个过街称老爷。
北门对出河仔村,无田耕种单锄园。
东门对出是校场,向东五里爵山杨。维陂坡头到下尾,德油田米两相连。
田坎相近三太庙,拉车贩谷缸瓦窑。
独屋村近大桥河,温水也近七星坡。
牛轭岭村大路坡,至西二里合流河。
头铺相近九尾垌,果然是块好稻田。
刘屋村向朴头田,东边对出是山兜。
庄垌相近宫前村,扬名屋住蔡公园。蔡屋装春办佛地,黄屋做头粿大个。
草陂屋地好田庄,楼阁坝头好鱼塘。草陂来龙局向散,楼阁来龙断腰中。
石井伊乡并白蕉,周时趁海买柴烧。石井向南被岭庄,白蕉不嫌岭中庙。
鸡笼山村近渡口,壁岭丝线吊猪头。
博贺街近海港边,人民趁海取生鲜。
乌石村地局向东,似节莲花向日红。
海陵村地水浸脚,村中有名梆头柴。
歌谣出现海头、杨屋、河仔、爵山、维陂、坡头、下尾、田坎、缸瓦窑、独屋、七星坡、大桥河、牛轭岭、头铺、九尾垌、刘屋、山兜、庄垌、宫前、蔡屋、黄屋、草陂、楼阁、坝头、石井、白蕉、岭庄、鸡笼山、博贺、乌石及海陵等村名,很好地描述出海话区村落分布概况,并与文献上记载相符。
2 海方歌谣与海话区古建筑
海方歌谣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当地古建筑的历史面貌。如《大冈落龙过深田》里:
城门砌砖门拱园,楼上插着守门旗。
神电卫遗址:神电卫建于明代洪武二十四年,初为土城,为明初防倭寇、海盗的军事机构。明正统年间,被起义瑶民攻陷,土城被毁。永乐七年,改筑砖石城。现尚存卫城遗砖遍布满城。卫城呈长方形,曾设东南西北四城门,城门之上设有防卫楼,插着守门旗。
南门对出有石桥,并有一间圣母庙。
石桥:即长善桥,长善桥从旦场圩边至陈村那行坡,桥宽2米,长3公里,长条花岗石板铺成。筑于清,为迎接广东末科状元林少棠路过而建。
圣母庙:即冼夫人庙,冼夫人,又称岭南圣母,生于公元522年,出生地为今电白县电城山兜丁村,为南越族杰出女领袖和军事家,因冼夫人为俚人,俚人风俗死后归葬娘家, 故电白县电城山兜丁村建有冼夫人墓,乡人也为其在电城镇长乐街西巷中修建庙宇。
田坎相近三太庙,拉车贩谷缸瓦窑。
三太庙,即刘三太庙,位于马踏圩头的赤岭,农历八月十五刘三太(即刘三妹,刘三姐)神诞,四方乡民抬着神坛,擎着罗伞旗幡,在龙狮队的伴送下,鼓乐喧天,前往神庙“送炮”。
石井向南被岭庄,白蕉不嫌岭中庙。
石井,即罗城井,亦名清官井,位于电城镇庄垌村旁。此井为广西罗城县民于明弘治十二年为纪念原罗城知县黄廷圭廉政爱民的功绩而建。井口圆形石板、栏杆石条亦自广西罗城县运来。
3 海方歌谣与海话区历史样貌、民间传说及民俗**惯
歌谣具有社会认识作用。歌谣是劳动人民自己的创作,是他们的生活、思想感情在艺术上的直接表现。歌谣的历史价值历来极受重视,因为历代人民的生活、思想、感情在歌谣中有最真实最全面的反映。《大冈落龙过深田》能有效反映出海话区的一些历史样貌、民间传说及民俗**惯。
3.1历史样貌
此村都是邵姓住,屋建洋楼兼花园。
据清·光绪《电白县乡土志·氏族》:周召公食邑于召,子孙因以为氏,后加邑为邵。宋贤淳间有邵日荣者,福建莆田县人,为高州教授。因中原乱,遂家于电白海头村,至今传二十七代。曾在海头村建洋楼和花园。
西门杨屋有名声,个个过街称老爷。当初一时特权势,如今大炮不敢车。
据清·光绪《电白县乡土志·氏族》:虞叔之后伯侨于杨,子孙因以为氏族。宋有杨仁寿者,绍兴年间自闽迁粤,居潮州。至邵熙间自潮迁电白爵山村,后分居于昼埠、河垌、石窟各村,至今传二十六代。曾权势一时,但后来没落了。
田坎相近三太庙,拉车贩谷缸瓦窑。胡须公子做庙祝,白头亚奶把签摇。
田坎村与三太庙相连,当地人曾用车拉谷到缸瓦窑贩卖,三太庙曾一度香火旺盛,老头子当庙祝和老婆子帮人摇签的情形已不复存。
庄垌相近宫前村,扬名屋住蔡公园。
据清·光绪《电白县乡土志·氏族》:蔡叔度子蔡仲封于蔡,子孙因以为氏。宋景炎年间,福建莆田县有蔡秋涧者,任琼州府太守,俸满回里,路经电白,遂卜居电白庄垌乡。后分居大登坡、石头袋、咸水、马踏各处,至今传二十六代。又有林头族,亦蕃盛。蔡秋涧曾在庄垌村豪建蔡公园。
博贺全是蛋家棚,造成好似白鸽笼。棚门竹梯收得起,三岁孩童亦会攀。
海滩上布满了竹木棚建成的房子,俗称蛋家棚,以居住驳艇、装卸工人为多。博贺镇位于电白县南部,三面临海,是广东省渔业重镇,镇内博贺渔港是国家一级群众渔港、广东省文明渔港。博贺镇曾一时盛行蛋家棚,也是其渔业发达一个缩影。
3.2民间传说
大冈落龙过深田,七星伴月结城池。
曾传说有龙从电白庄垌村境内大冈岭飞下经过深深的农田,北斗七星伴月在电白神电卫修筑城池。实际上,明初为防倭寇、海盗于电城镇白石坡设置军事机构神电卫,明洪武二十七年开始修筑城池。
独屋村近大桥河,温水也近七星坡。地土出人车大炮,话谈好似烂铜锣。
独屋村即独楼村,位于电白麻岗镇,独屋村曾有当地人好吹牛和说话大嗓子的传说。
牛轭岭村大路坡,至西二里合流河。豆麻黍稷居第一,地土出**奶婆。
电城镇牛轭岭村曾有“豆麻黍稷居第一,地土出**奶婆”的传说。
3.3**俗
①迷信:电白人民素尚迷信,据宋《方舆胜览》载,时,电白“绝无医药,土人遇疾,唯祭鬼神以祈福”。旧电白县志又载,电“俗尚巫鬼,每有所事,求珓祈忏,以卜休咎,信之惟谨。”求神、拜佛、占卜、看相、喊魂、驱鬼之风在电白较盛。该**俗在歌谣中也有所反映。如:
蔡屋装春办佛地,黄屋做头粿大个。(大冈落龙过深田)(粿是求神拜佛的祭品。)
再如以手指螺纹来判别一个人命运:
手指螺纹歌
一螺坐低低,二螺走脚跛,三螺无米煮,四螺无米饮,五螺五空空,六螺卖床板,七螺骑白马,八螺扛大桥,九螺九足足,十螺开仓籴谷。
②嫖妓,如:
但嫌街中有丑例,也有妓女摆明卖。(大冈落龙过深田)
“摆明卖”,可见嫖妓这种陋**十分张扬,不受约束。
打死老妓在路圻
隆隆在半天,打死老妓在路圻;因么事情打死她,害人生病骗人钱。
(方言词:老妓,指妓女,圻,指旁边。)
③吸毒:鸦片战争后,鸦片沿海道输入电白,初始,吸毒者多为地富豪绅、官僚流氓,后波及部分市民、农民,不少人因吸鸦片而家破人亡。如:
十八廿二称快乐,丁毒落脚行路拐。(大冈落龙过深田)
4海方歌谣与海话区经济及当地人的生产经验
4.1经济
电白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加上背山面海的地理环境,利于农业、渔业及水利等经济发展。如:
南风吹
南风透透北风车,竹筒载水救条命;
十八铜钱籴合米,嗑水留饭等亲情;
亲者来到担凳坐,捡出槟榔又奉茶;
我在茶山摞茶嚼,我在海南摞槟榔;
槟榔青,槟榔红,槟榔结子吊灯笼;
手甲生花妩媚烂,枣子冰糖送好人。
(方言词:透、车:为吹、刮之意;饮:指稀粥水;糜:指稀粥;亲情:指亲戚;担:为抬之意;摞,为摘之意;手甲生花,指手甲花,即凤仙花。)
歌谣主要描述当地人待客方面,但也可看出当地人充分利用海陆兼宜的地理优势来谋生。
《大冈落龙过深田》里:
石井伊乡并白蕉,周时趁海买柴烧。石井向南被岭庄,白蕉不嫌岭中庙。
鸡笼山村近渡口,壁岭丝线吊猪头。伊处营住好出色,摆渡出海兼拾鲎。
博贺街近海港边,人民趁海取生鲜。轮船来往通省府,地势生成果然宜。
这些句子更是道出了该地“地势生成果然宜”的地理优势,当地人充分利用沿海地理优势,发展渔业、海港水利等经济。
4.2生产经验
70年代前,电白种植粮食作物以水稻、番薯为主,经济作物以花生、糖蔗为主。歌谣为人们留下了许多实用的生产经验。如:
水稻:小满做田耽二春
立夏插田立秋割,小满做田耽二春;五里担水无算远,三月做田未为迟。
(方言词:插田,指种田插秧;二春,为二造之意。)
电白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足,本可一年两熟或三熟。但解放前,电白农民多沿用传统水田纯作耕作方法,一般种春夏两季,秋冬闲置。小满的含义本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小满种田肯定是不能种两季的。
糖蔗:种蔗歌
后园种蔗蔗尾尖,长的也有短的兼;斩去蔗头留蔗尾,蔗尾到地又转甜。
当地人善种蔗,常取用蔗头,蔗尾再**地里种植。
5 海方歌谣与海话区人们的生活经验及心态
5.1生活经验
作为歌谣的一部分,海方歌谣也有着继承和传播生活经验的社会功能,特别是在海话区内继承和传播。如:
时令歌
正月正,新郎家。(旧时农村人过新年才闲,故在新年请新郎过门。)
二月二,买头牛囝来串鼻;(农村人认为在二月二日这天串牛鼻才觉吉利。)
三月三,炒虎神(苍蝇)蚊囝脚;(旧风俗炒了当年就没蚊蝇。)
四月四,探亚姊;
五月五,龙船子上海舞;(五月五日是端午龙舟节。)
六月六,开芋眼;(按季节一般要过六月六日才可挖芋。)
七月七,挪尼(姑稔)甜龙眼结;
八月八,南方豆好检锲;
九月九,先生不走学生走;
十月十,新米饭胀到目;
十一月十一,夹禾草盖屋脊;(旧时穷人住茅屋,一般要在刈完晚稻后才有茅草盖屋。)
十二月十二,养个鸡囝来过年。
歌谣主要反映了当地人一年十二月每个月要做的一些生活经验,对当地人生活经验的传承和传播有重要作用。
5.2心态
在方言口传文化中,歌谣是人们乐于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工具。在海方歌谣中,我们也可看到海话区人们对事物看法的烙印。如:
光棍歌
光棍囝唱光棍歌,蟛蜞驮鸭过田塍。
老鼠驮猫过屋脊,蛤囝跳跳来吞蛇。
放火烧坡捉黄鳝,竹尾装笼捉水蛇。
(方言词:担,捉住之意;蛤囝,指青蛙。)
歌谣通过描述光棍之人所唱歌内容不合实际,讽刺了光棍者不说实话,用海话说,应叫“车大炮”。
儿歌
月公光光照地堂,细囝地跎村过村。
有心做娘留门等,无心做娘早关门。
前娘打子使麻骨,后娘打子使铁锤。
前娘宰鸡留个腿,后娘宰鸡留条肠。
歌谣描述了生母和后娘对儿子的不同对待,反映生母心地好后娘心地狠毒。
打死老妓在路圻
隆隆在半天,打死老妓在路圻;因么事情打死她,害人生病骗人钱。
歌谣主要反映当地人对妓女的厌恶心态。
不如嫁个打石子
两姊妹去趁圩,嫁大军不识话。
嫁同志无咁多,红头子又取齐。
不如嫁个打石子,七八角钱也到皮,无石打卖烂鞋。
歌谣反映当地人认为嫁个打石工较实在的想法。而红头子,指解放初期搬运工人戴红帽,当时人们叫他们做红头子,形容解放初农村一些青年妇女羡慕城市生活。
十不输歌
早早吃糜去趁圩,既买锄头亦买书;田要种来书要读,种田读书十不输。(方言词:趁圩,指上市集买东西。)
歌谣反映当地人朴实又独特的思想,既注重耕作又注重读书。
6 海方歌谣的修辞特色及方言特点
6.1修辞特色
海方歌谣属于民间文学的一种,也是方言口传文化的一种,从上面例子中,可充分感受到海方歌谣具有明显的通俗易懂的特性。但它也具有一定的修辞特色,主要体现在音节整齐均称、押韵及善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应用。
海方歌谣音节整齐均称是十分明显的,有时还运用格律式的对偶句,这也是歌谣被称为民间韵文的体现。如:
无女织麻单穿裙
红云飞过白云端,无水做田春过春。
无牛来驶受人气,无女织麻单穿裙。
(天旱年农人没水耕田向天泄苦。)
海方歌谣的修辞特色还体现在善于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应用,使所描绘事物更形象生动。如:《大冈落龙过深田》里
比喻
地土出人车大炮,话谈好似烂铜锣。
博贺全是蛋家棚,造成好似白鸽笼。
乌石村地局向东,似节莲花向日红。
村近海边平似水,遥看正似一个箩。
拟人
大冈落龙过深田,七星伴月结城池。
贞节之亭路边立,百岁牌坊把路骑。
石井向南被岭庄,白蕉不嫌岭中庙。
6.2方言特点
歌谣是以方言为载体,伴随方言的诞生而诞生,海方歌谣的方言特点与海话的方言特点是紧密相关的。日本民俗学家井之口章次说:“我们听取民间传承资料多半以方言为媒介,因此,不能不关心方言和语言的问题。”
语音上,大部分海方歌谣讲究押韵,韵脚的选择由方音决定。如:
短袖衫仔五色边,不用做工亦取钱。
摸摸嘴,掴掴鼻,讲讲笑笑算一天。
奇又奇,一样工价二样钱。
老老阿婆发八百(国民党时国币八百元),后生阿娘发千二。
后生阿娘经手取,老老阿婆欠到年。
在电白海话区做过方言田野调查的人都知道,边、钱、嘴、鼻、天、奇、二及年等字音节都以[-i]煞尾。
方言词上,如:
小满做田耽二春
立夏插田立秋割,小满做田耽二春;五里担水无算远,三月做田未为迟。
该歌谣方言词的使用是颇有乡土特色的,如:种田为做田,插秧为插田,种两季为二春,挑水为担水。从上文其它例子中,我们也可充分体会到海方歌谣对方言词的巧妙应用,且用得十分有乡土特色。
语法上,海方歌谣也是研究电白海话语法的重要语料,作为长篇语料的海方歌谣,是一种较自然、原始的方言研究材料,可看到海话原始的句子语序和结构样貌。说海话的人都知道,否定副词最常用是“无”,这也是海话与其他方言语法上差异的一个重要特点,如《小满做田耽二春》:“不算远”说为“无算远”。
(本文有删节,请在桃源第十一期期刊查看完整版文章。)
https://www.weixin765.com/doc/mjojsfq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