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学前班
- 注册
- 2015-02-10
- 帖子
- 85
- 反馈评分
- 10
- 点数
- 0
原标题:关注贫困区教育 广东一女教师携家带口到马山支教
教师夫妇带着儿子到马山县支教
课堂上学生们抢着回答候老师的提问。通讯员 覃建松 摄
如今,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长都是想方设法带着孩子挤到城里上学,或者用尽办法带孩子去国外游学。但来自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的优秀教师候瑞良和爱人温华芬,不仅响应粤桂结对帮扶和对口支援的号召,一起报名前往马山县支教,还把在茂名市一所知名小学读书的儿子也带到贫困地区马山一小学就读。在夫妇两人看来,放弃城里舒适的生活,到贫困地区来支教,这对全家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人生经历和锻炼,还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广西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和未来。
携家带口从广东茂名到马山支教
“I'm Mr. Wen. I'm glad to learn with you.”(我是温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3月5日,在马山县白沙镇合群初中,面对班上几十名学生渴望学习的目光,温华芬正式开始了自己在马山县的支教生活。她是来自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一位优秀的英语老师,将和丈夫、孩子一起,在马山县支教、生活一年。
2017年9月,粤桂两地开展结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茂名市和南宁市开展了“携手奔小康”项目,其中就有选派优秀教师到马山县进行脱岗支教的项目。有着十几年教学经验的温华芬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对老师来说,其实在哪里教书都一样。”温华芬说,到广西来支教,不仅是想把自己总结的教学经验,悉心教导给这里的孩子,也想到马山县来锻炼一下,开拓自己的视野,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可以更好地开展。
温华芬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是教师的丈夫候瑞良,丈夫不但非常支持,还决定一同前往支教。两人商量权衡后,最终决定让正在读小学的儿子一起前往马山县跟读。“虽然一年的时间很短暂,但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这里的孩子们成长”。候瑞良说,对自己孩子来说,体验往往是最好的教育,希望这段经历能够让孩子受益,得到更大的锻炼。
完全打消顾虑快乐享受支教生活
听到候瑞良夫妇不仅要到广西支教,还要把孩子一起带去跟读。他们的很多亲戚、朋友都觉得很不可思议,纷纷劝说他们打消这个念头。大家都认为,别人都想尽办法将孩子送进城里的好学校,他们却让孩子转学到“落后”的地方读书,这不是要耽误孩子的前程吗?对此,他们也曾经犹豫过。
“孩子对我说,‘我很期待’,一下子就把我的顾虑全部打消了。”儿子的这句话一直深深地印在候瑞良的脑海里。他认为到广西来,对孩子以后的人生体验,是从书本上无法获取的。他把想法和亲戚、朋友进行了沟通,大家从不理解到慢慢接受,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就这样,在3月3日,他们一家三口,带着对新环境的期待,风尘仆仆地来到马山县。
候瑞良支教的学校是马山县白山镇同富小学,学校对他们一家的到来都非常热情,校长、老师纷纷赶来宿舍帮忙、问候,一家三口在浓浓的人情味中安顿下来,让夫妇二人感到来对地方了。特别是,在第一天的教学中,候瑞良所在班级的学生们在早读时,朗诵了三字经、古诗等课目,让他感到这里的学生勤奋和好学,他不禁对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感到由衷的高兴。他马上将所见所闻拍摄成视频传回广东,让自己以前的同事也感受马山县学校的教育氛围。
候瑞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这里的孩子十分单纯,心底的求知欲望相当强烈,只需要有人用好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去引导和点燃他们。他决定将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孩子们,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孩子们成长。
希望更多的人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
“我们这里一直都缺少教师,特别是缺乏专业课程的老师,温老师带上孩子,全家一同到我们这里支教,让我们既意外又感动。”温华芬所支教的合群初中副校长陈青儒告诉记者,温老师全家人一起到马山县来支教令人钦佩,这在马山县是首例。 陈青儒说,学校以前的英语教学以做练习为主,没有口语考试,加上当地方言本身就是重口音,学生们的英语基础很差。温老师的到来,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的英语教学带来很大的提高。
同富小学校长韦春叶说,候瑞良一家人支援广西教育的热情和决心让人感动,也为其他老师树立了榜样。他们的到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更可以让学生和老师接触到先进的教学水平。她非常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科目老师到学校来支教,给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学生“传经送宝”。
据了解,为加强对马山县的教育帮扶,茂名市电白区在教育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均给马山县大力支持。电白区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设马山电白小学,项目将于2019年春季学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电白区选派优秀教师到马山县脱岗支教,马山县选派骨干教师和学校领导到电白区跟岗学习;建立两地学校之间“点对点”结对协助机制,开展专业技术人员互访工作。
目前,电白区有27名中小学教师已经全部到马山县相关中小学支教。与此同时,马山县选派到电白区跟岗学习的24名教师也将于近期出发,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记者 韦东 通讯员 韦绍群)
http://gx.people.com.cn/n2/2018/0312/c179430-31331912-2.html
教师夫妇带着儿子到马山县支教
课堂上学生们抢着回答候老师的提问。通讯员 覃建松 摄
如今,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家长都是想方设法带着孩子挤到城里上学,或者用尽办法带孩子去国外游学。但来自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的优秀教师候瑞良和爱人温华芬,不仅响应粤桂结对帮扶和对口支援的号召,一起报名前往马山县支教,还把在茂名市一所知名小学读书的儿子也带到贫困地区马山一小学就读。在夫妇两人看来,放弃城里舒适的生活,到贫困地区来支教,这对全家来说都是一个难得的人生经历和锻炼,还可以让更多的人关注广西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和未来。
携家带口从广东茂名到马山支教
“I'm Mr. Wen. I'm glad to learn with you.”(我是温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学习。)3月5日,在马山县白沙镇合群初中,面对班上几十名学生渴望学习的目光,温华芬正式开始了自己在马山县的支教生活。她是来自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一位优秀的英语老师,将和丈夫、孩子一起,在马山县支教、生活一年。
2017年9月,粤桂两地开展结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茂名市和南宁市开展了“携手奔小康”项目,其中就有选派优秀教师到马山县进行脱岗支教的项目。有着十几年教学经验的温华芬第一时间就报了名。“对老师来说,其实在哪里教书都一样。”温华芬说,到广西来支教,不仅是想把自己总结的教学经验,悉心教导给这里的孩子,也想到马山县来锻炼一下,开拓自己的视野,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可以更好地开展。
温华芬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是教师的丈夫候瑞良,丈夫不但非常支持,还决定一同前往支教。两人商量权衡后,最终决定让正在读小学的儿子一起前往马山县跟读。“虽然一年的时间很短暂,但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这里的孩子们成长”。候瑞良说,对自己孩子来说,体验往往是最好的教育,希望这段经历能够让孩子受益,得到更大的锻炼。
完全打消顾虑快乐享受支教生活
听到候瑞良夫妇不仅要到广西支教,还要把孩子一起带去跟读。他们的很多亲戚、朋友都觉得很不可思议,纷纷劝说他们打消这个念头。大家都认为,别人都想尽办法将孩子送进城里的好学校,他们却让孩子转学到“落后”的地方读书,这不是要耽误孩子的前程吗?对此,他们也曾经犹豫过。
“孩子对我说,‘我很期待’,一下子就把我的顾虑全部打消了。”儿子的这句话一直深深地印在候瑞良的脑海里。他认为到广西来,对孩子以后的人生体验,是从书本上无法获取的。他把想法和亲戚、朋友进行了沟通,大家从不理解到慢慢接受,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就这样,在3月3日,他们一家三口,带着对新环境的期待,风尘仆仆地来到马山县。
候瑞良支教的学校是马山县白山镇同富小学,学校对他们一家的到来都非常热情,校长、老师纷纷赶来宿舍帮忙、问候,一家三口在浓浓的人情味中安顿下来,让夫妇二人感到来对地方了。特别是,在第一天的教学中,候瑞良所在班级的学生们在早读时,朗诵了三字经、古诗等课目,让他感到这里的学生勤奋和好学,他不禁对学校浓厚的学习氛围感到由衷的高兴。他马上将所见所闻拍摄成视频传回广东,让自己以前的同事也感受马山县学校的教育氛围。
候瑞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这里的孩子十分单纯,心底的求知欲望相当强烈,只需要有人用好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去引导和点燃他们。他决定将自己的多年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孩子们,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孩子们成长。
希望更多的人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
“我们这里一直都缺少教师,特别是缺乏专业课程的老师,温老师带上孩子,全家一同到我们这里支教,让我们既意外又感动。”温华芬所支教的合群初中副校长陈青儒告诉记者,温老师全家人一起到马山县来支教令人钦佩,这在马山县是首例。 陈青儒说,学校以前的英语教学以做练习为主,没有口语考试,加上当地方言本身就是重口音,学生们的英语基础很差。温老师的到来,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的英语教学带来很大的提高。
同富小学校长韦春叶说,候瑞良一家人支援广西教育的热情和决心让人感动,也为其他老师树立了榜样。他们的到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更可以让学生和老师接触到先进的教学水平。她非常希望能够有更多的科目老师到学校来支教,给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学生“传经送宝”。
据了解,为加强对马山县的教育帮扶,茂名市电白区在教育的硬件和软件建设均给马山县大力支持。电白区投入资金3000万元建设马山电白小学,项目将于2019年春季学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电白区选派优秀教师到马山县脱岗支教,马山县选派骨干教师和学校领导到电白区跟岗学习;建立两地学校之间“点对点”结对协助机制,开展专业技术人员互访工作。
目前,电白区有27名中小学教师已经全部到马山县相关中小学支教。与此同时,马山县选派到电白区跟岗学习的24名教师也将于近期出发,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记者 韦东 通讯员 韦绍群)
http://gx.people.com.cn/n2/2018/0312/c179430-313319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