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转帖 / (2人在浏览)

tianya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5-04-23
帖子
6,195
反馈评分
407
点数
191
性别
\
 
最后编辑:
浏览附件291800
电 白 文 化 大 革 命 记 事

十三 、郁 头 鹅 ,血 染 河 水 红

陈贞

沙琅司派全军覆灭的消息,革总司当天就知道了,大小头目像烧红了的锅里倒凉水——炸了, 决定报复,次日即派人到郁头鹅一带侦察,潜伏在岭头两天两夜,收集核派的军事情报……革总司拟好了打郁头鹅的计划,战术上采取三路夹攻,南面痛击,东面和西面迂回包抄,致核派首尾不能兼顾 。司派表面上是报复核派,其实,革总司与湛江联指、广西联指以前就计划好联合要彻底消灭核派了。

位于广东电白县那霍青鹅顶岭的南谷,这里是孕育沙琅江的源头,这条昔日清澈的江水,其沿岸风光秀丽,一年四季,万物竞长,生机勃勃,滋润着1000多平方公里的良田沃野,养育了一代代勤劳的人民。坡心地处沙琅江流域的平原,河流交错,境内有条地名鬰头鹅(鬰,笔画多,难写,后将鬰头鹅改为郁头鹅),宋朝末期,福建人流转迁徙至此,建立村落,见其附近有一山岭形似鹅头,这是一只母鹅,它孵的小鹅一直卷缩在壳里,郁头鹅村名亦由此而来。

几百年来,鬰头鹅一直默默无闻,1968年7月下旬初,司派、核派在此发生了一场震惊全县的武斗,这场武斗夺去了43条鲜活的生命,历史要让人们记住了这块小地方:郁头鹅。

1968年7月21日上午,我站在电白旅行社(今水东湾大酒店)对面的路口,目睹一辆载着司派武装人员的解放牌汽车向北开去,车上的水东红司陈进财 ,头戴籐帽,把机关枪架在棚顶上作出向北方瞄准射击状......我听到了旁边有一个大人低声说:“这是去郁头鹅打仗的 。” 郁头鹅在水东的北方。

核派总部原设电白县第一招待所大礼堂,其它五个据点是:南面水东大戏院,县一中;西面电白汽车站、水利局;北面县人民委员会(简称县人委)。核派形成近似圆形防守战线。自从司派占领整座县城后,核派撤退到七迳公社、不久司派在国营广东省曙光农场16队炮击七迳核派据点,致南海公社党委杨坤、电白盐场严海平死亡,杨、严是核派,那边的炮声响了,他们没及时躲入咫尺之遥的碉堡内。隔2天,司派从奸细那儿获悉核派曾用一些香蕉杆套上帆布伪装成迫击炮,虚张声势,探明核派已人去屋空,才敢进占七迳墟。

核派退至坡心,郁头鹅桥是一座木质桥梁,长约60米,宽度仅容两辆汽车并行,横卧于281省道的郁头鹅河上,是湛江、茂名、水东、七迳通往、坡心公社、羊角公社、沙琅公社、那霍公社、阳春县的要道。与坡心公社驻地潭板相隔约14公里的北部羊角变成了核派大后方。

为了应付当前危机,核派布置了武装力量扼守郁头鹅桥,另一方面,核派头头之一刘达昌冒雨带队去打掉了坡心牛六架司派的据点,以扫清通往茂名市区的外围。茂名市有一座大型炼油厂,为防“捍派”(泛司派)与“揭派”(泛核派)两派武斗殃及油厂,中央派军队对包括炼油企业在内的市区实行军管,武力禁止携带武器的派性组织活动,同时在青少年宫、红旗影剧院设立逃难者收留区。核派头目的想法:万一形势极端恶化,剩下唯一的选项 ,可就近逃去茂名做难民。

坡心几乎全是冲积平原或丘陵地带,唯其与七迳毗邻的东南山岭绵延起伏,山岭能起到一定的军事屏障作用,司派要正面攻击守方,必须翻山越岭,穿过大片开阔凹下去的旷野、农田,河流沟渠,方能逼近郁头鹅桥,为兵家大忌。为了对抗司派,核派在郁头鹅桥北左侧的灰窑构建了工事,工事居高临下,可清晰地瞭望、监视四方,同时,在距离灰窑以东100多米远的盐仓山头也设有哨位。坡心前线的守军为核派第五支队,包括县财贸红联、红革联、少年班和新一司、县三中、县四中、县五中,博贺赤全球兵,这几乎是一群涉世不深的青年、少年。灰窑场地很大,有简陋的屋子,是核派集体吃饭、聚会的地方,是中心据点,重点防南面来敌。

筑好了工事,布置好了防务,核派以为司派不敢轻举妄动了,他(她)们在前线尽享人生快乐时光。对于风华正茂的他(她)来说,青春是无穷的激情,意味着对人生的美好憧憬,异性之间彼此渴望情感交流

诗经曰:“昔我往以,杨柳依依。”而鬰头鹅的守卫者不存在春天为国出征时对桑梓、亲人恋恋不舍的心情,不像远古征人系清一色的青壮年男子在征战岁月中枕戈待旦,备尝险阻艰难,他(她)们敌情观念薄弱,时间一长就疏于防备了,忘记了此时身处的是最前线,而前线随时都会发生各种危险的事。平时,他(她)们公路学骑或踩自行车;有的在聊天,打扑克。“草木本无心,风月不关情”,鬰头鹅的自然景色其实也早已融入他(她)们的感情世界。这里年轻的小伙子迷住了情窦初开的少女,她们也频送秋波,情意绵绵,都沉醉在欢爱的梦境中,这种把前线当做浪漫的情场、消磨时光 ,凑热闹的聊天地点,擅离职守的结果终于酿成了大祸临头!

这天下午轮到县三中学生在鬰头鹅桥据点接防---站岗、放哨,而在6公里远的地方,厉兵秣马的五百多名司派武装份子正在在七迳公社公楼前的广场集合,他(她)们都是从本县水东、南海、沙院、小良、陈村、旦场、麻岗、树仔、博贺、马踏、大榜等公社、镇和红二司至红四司中调来的武斗队,这是第一路正面主力,革总司头目李治等做战斗动员报告,并具体部署攻打鬰头鹅。 在革总司头目的统领下,半个团建制的这支武斗队携枪扛炮,沿省道281线七那路段出发,经过1小时后的行军,进入预定地点,埋伏在距离鬰头鹅桥南约100米的两侧草长林茂的山岭。

司派第二路武斗队从陈村公社东面方向去,将穿插到坡心盐仓村附近策应。

第三路由红三司头目赖好带领。 原来,赖好曾参加过朝鲜战争,有军事谋略,是坡心山寮村人,山寮紧邻郁头鹅,他自小熟悉家乡的地理环境,于是主动请缨,直接率领司派的主力精锐---革总司警卫团和电城支队从七迳墟绕道西面,经坡心潭莲、牛六架,进入郁头鹅,将神不知鬼不觉去抄核派的后,断其退路 ,这一招才是掐中了核派的命脉。

鬰头鹅的核派守兵约60多人,力量空虚,此时人人又成了处堂燕雀,纪律松懈,前面易守,可后面地势平坦,防线太长,不设流动哨,暗哨,这有利于敌方从背后偷袭。 下午4点过后,第一个发现司派的是红革联李水源,当时李站在盐仓东面的一座山头上,他朝空中鸣枪后,他立即拉住身边少年班演员吴少琼往南逃跑, 李水源被相距几十米远,占据南面一座山岭的水东红司小将武斗队发现,一队员正要用机枪扫射,红司小将总指挥车永忠眼疾手快 ,制止了部下:“水东人,他是水源仔!别开枪!”相知在急难,原来车永忠与水源是乡里,两人熟悉,关的一句话,水源和吴少琼绝处逢生。他俩是绕到东面司派的背后逃跑的……

盐仓山头距离鬰头鹅桥约200米远,李水漉的枪声很弱小,无法引起在鬰头鹅桥的其他大部分核派人员的警觉,等到司派第三路武斗队在郁头鹅村大批涌现,部下有一武斗份子见到前面不远处一个带枪的男子,用闽南语大声喝问:“你是哪一部分的?”身边的另一个武斗份子反应快,马上责骂:“你疯啦,还用问!快开枪!”赖好部向守桥的核派打响了第一枪,并纷纷趴下公路沟射击,核派主力这才仓促迎战,但阵脚已大乱,司派各路武斗队的机枪、步枪的子弹和 炮弹像雨点般掉下核派据点、核派人群中……

红革联成员,水东造船厂副厂长,退伍兵,机枪手林通被枪弹击中背脊,新一司一持枪战斗的学生头部中弹,均死在郁头鹅桥以北公路;核派人员 像遇到万分危险的非洲草原的羚羊上气不接下气地狂奔,有的趟过了河水,上南岸窜逃,这时,距离南岸100米的山头也出现大批司派人马,彼此距离之近都能看清楚对方的面孔了,险象环生,败逃者大惊,立刻又掉头向东绕北遁去,幸而东面的司派第二路武斗队一时未能判明是核派溃兵,让这些人争取到了宝贵的突围时间,红革联高佬全、蔡木华、林汉生、老革命、陆游、阿娥等人,分散逃过了大片稻田,坡园,钻进能遮挡“追兵”视野的树林,蔗林;有的侥幸地闯入了郁头鹅村庄,在村庄七弯八拐,大大松了一口气;个别又饿又渴,精疲力尽,不顾面子入农舍讨吃讨喝,憨厚纯朴的农民给了这位不速之客食物、开水,这位“食客”依然心有余悸,不敢在农舍停留太久.....。财贸红联机枪手吴 秋,也扯下了自己红底裤的一块布,栓在左臂,见到近处有许多人在乱跑,他本来想抓起机枪扫射,但两派都在手臂上缠着一块红布,无法辨别敌我了,怕误杀而作罢。吴逃到一块水田那儿,将机枪深深地按下田湴,冲入一片木薯园, 脱下一件衣服挂在木薯杆顶头,伪装此处有人,落荒而走。

县三中核派份子,家在林头楟梓村的吴广,眼见四面都是司派人员,走投无路了,突然,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座废弃的旧墓坑,十分惊喜,墓坑周边长满了苔藓和密密麻麻的野草,不就近观察,不拨开草丛,很难发现它,他跳下去了匿藏起来......墓坑,晦气的名词,此时此地却成了小吴的极妙掩体!“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他巴不得天快点黑,好做单于第二....

红革联大肚潮明眉锐眼,见到了敌方左手臂个个缠一块红布,也急忙脱下红裤衩,撕成三小块分给自己人。戴上红布的也脱离虎口了,而大肚潮不幸腿部中弹,大量失血,顶风顶水划船---硬撑,痛苦艰难地爬进蔗园,,时隔数天,砍蔗的农民闻到阵阵臭味,才发现他已腐烂了。

后有司派第三路武斗队尾随追击,东有司派第二路武斗队的围拢,前有第一路武斗队堵住核派的去路,一排排密集的机枪、步枪子弹,炮弹从各个方向不断飞向逃散在郁头鹅河边、田垌、蔗田、岭头等处的核派人员, 那些运气不好,陷入重围的莫不神色仓皇,继续在东北边阡陌交错的田野、水塘边左奔右突……

一名背着卫生箱的电白师范女生在一座岭头被打死,并滚落岭脚下 。

县红旗剧团少年班蔡琴芳 被打死在郁头鹅河水边……

县红旗剧团少年班演员张玉姬,电城一名退伍兵被被打死在田垌;

杨丽雅也是救护员,跑到蔗田为一名核派青年包扎伤口,自己被子弹打中颈部,这时,红革联多名成员见状,冒死开枪阻击司派,掩护丽雅撤退,她跑不出来!

逮住杨丽雅的叫曾安,此人身材瘦高,牙哨,粗眉上翘,读过小学,系司派南海公社敢死队队长,平时腰间两边各别着一支左轮手枪,在南海公社驻地下里圩耀武扬威。杨丽雅穿一条蓝色运动短裤,一件短袖白衬衫,凸显少女的魅力,她哭着哀求曾安放过自己,表示愿嫁给他.....她向面前的这个凶徒乞求一条生路,凶残的曾安与同伙将其拖入蔗园轮奸,她秀发凌乱,忍受着下体的疼痛......再把她拖出来。她留在人世间最后的声音 :“求求你(曾安),不要打死我……”

未能冲出战场被打死的核派份子有很多,其中他(她)们是 :

县三中初中学生 :吴明英, 林头公社楟梓人 ;梁建林,林头公社木旺人……

县四中初中生汪天汉等7人……

县五中学生……

县十三中杨利

财贸红联陈庵

守鬰头鹅的总指挥是博贺水产站赤全球兵团林海平。海平生人大个,很高、很靓,退伍兵,30岁,(他的)老婆也好靓,有一子一女。海平带队打博贺和旦场的司派都不死。这次他也被打死了。

司派坡心粮管所一个后勤人员林进,送饭经过一片农田,被仰卧水田稀泥湴中的一位核派武装份子枪击致死。一个为司派带路的七迳青年农民被核派打死。

双方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少部分核派份子成功突围出去。

这时,整个郁头鹅一下子静了下来,突然有许多人从河边、从草丛、从田沟站起来,吓司派一跳,原来都是农民,开战时,正在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农民害怕了,都趴下了。

大批的司派份子继续张开大网搜捕未及逃脱的“残敌”。一些被打散的核派人员,跑下远处的水田冒充农民插秧,曾安带人追踪而至,他挥舞手中的手枪,指东指西,大声命令 :“哪一个是郁头鹅村的,站在这边。不听从的,开枪!”郑观生,电白师范65级学生,他从羊角随汽车到郁头鹅前线送饭,不幸陷入重围,和核派一些学生被查出冒充农民身份 。

郑观生发现水东红司武斗份子谢甲三在现场,彼此是房客与屋主关系,郑观生揽住谢的大腿:“四叔,救救我啊,我是独仔,只有三个妹妹。”谢绝情地说:“你这个核狗!把他绑紧一些!”

司派就地枪杀了郑观生等核派份子。他们还将核派死者的尸体拖到一块,,把男尸脸对女尸脸 ,私处对私处地压在一起,然后为之举行“举行婚礼”;红一司头目陈斗命令手下武斗份子把郑观生拖近来,并把他压在丽雅的肚皮上,郑观生就这样与丽雅接吻接个通宵,“调情做爱”到天亮,司派的恶搞就是企图给群众造成核派性混乱的假象。


此前,郑观生的母亲是司派,一路行到羊角,哭哭啼啼,要儿子离开核派,不遇,见到儿子的一中初中同学郑永安,便委托永安替她捎口信叫儿子回家。永安对郑观生说 :“你妈妈来羊角找你,喊我喊你回去。” 郑观生回答说:“我回水东,司派会拿我撕成肉块。我为捍卫毛主席革命路线,就是死在沙场也死得其所。”

坡心供销社职工冯★谋是领导派去管理郁头鹅灰窑的。灰窑平日烧螺壳、蚝壳,将这类贝壳烧成壳灰,再按定量配售给各个生产大队用于杀禾虫、肥田。冯此刻也被司派抓了,冯百口难辨 ,他昼夜与桥头堡的核派武装份子厮混在一块,观点立场自然倾向核派。 蝼蚁尚贪生,冯不是项羽,哪甘愿被“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很凑巧,他见到了远处的口口口,大声喊:“口口口,我是坡心供销社冯作谋!我是来看灰窑的,从不参加哪一派!”口口口是县供销总社其中的一个领导,常下基层检查工作,认识、了解冯。这个领导眼下还是红二司的头儿之一,还好,领导为他作证,冯★谋在面临做冤鬼的时刻,捡回了一条命。

接着,司派又先后在两处枪杀俘虏,事后,人们有这样的回忆。

水东红司朱秀到处看两核派交火的地点,她看到了司派押俘虏行的一个场面,她回忆说:“足仔是我的小学同班同学,他问我,‘我叔来了吗?(足仔的叔叔系红三司骨干)’。我答:‘不见唷。’有许多个,有个是电白师范女生,很靓,有一个个头高高的学生哥,很清秀,全部把对手搭在头顶上,他(她)们排成队向鬰头鹅桥公路行,一个沙琅伢仔用机枪押解他(她)们,我离开5分钟后,(机)枪响了。打死他(她)们的是沙琅伢仔,人高高,瘦瘦!”

朱秀说,枪响后,革总司头目吴★★,李治离现场约40米远,他们的第一个反应是“哦,枪响了?”

陈进财说: “谢足见到行过来的柏池,他大喊:‘柏池叔,救命啊!’柏池走上前,向凶手求情,说:‘他是我的邻舍,放过他吧!’凶手杀气腾腾,朝容吼道:‘走开!不走,连你一起做了!’他扣动扳机,枪指向柏池,我在现场,吓得我两个心惊肉跳,赶快离开。”陈进财和柏池都是水东红司后勤组成员,都有心搭救足仔,但他俩都是做工换饭吃的角色,奈何 叫牛坐板凳——办不到。

水东红司小将副总指挥头陈佳风说:“枪杀郁头鹅核派俘虏的是外号叫三爹的小良青年,他是延安公社的。我当时站在离桥三百米远的地方,时间是下午六点钟左右,刚听到枪响时,已无法赶过去制止。在战场上怎么打,打死是回事,抓到俘虏不能做死。司派炮多、八二炮、七二炮、火箭炮、迫击炮、有2000多发炮弹,(核派)不够打。” 一次,陈佳风曾带红司小将去攻打林头公社八角楼,一个核派份子逃下一块水田,惊恐失色,红司小将沈涵拔出驳壳枪问陈: 干掉他吧?对方哀求:啊,啊,别打死我啊 !别打死我啊,同志!”这名“敌人”就差点给下跪了。陈佳风 :不要打!对方听到这话,立刻上田,像赶兔子过岭———飞快 。

被枪杀红革联水东籍成员 :谢足,16岁;林日龙(插队知青),18岁;孙贵(水东居民社职工),22岁;

被枪杀的学生:

钟云和(县四中初中生);县三中学生;电师女生……朱秀所说的“有一个个头高高的学生哥,很清秀。”这个学生哥就是钟云和。钟云和的胞兄是核炸兵团,县一中高一学生钟云明,一年多前在母校放哨期间死于红四司武斗份子李★明的偷袭。 朱秀说的伢仔应是“三爹”,名阿初,此人生一对三角眼,凶狠歹毒。

红一司林水金说:“我累了,睡在一座坟墓的附近,天黑了,突然听到传来的枪声,惊醒,后来知道在枪毙人了。” 林水金提到的是司派在郁头鹅桥南一侧的公路沟和岭脚下枪杀核派俘虏。

凄厉的枪声打破了夜色下的旷野的宁静, 在这恐怖的时刻有人失去了年轻的生命,有五个人却在这恐怖的时刻得到了上苍的眷顾。

司派又抓到了县红旗粤剧团两位戏班仔,近在咫尺的河流不是可以跳下去逃掉吗?戏班仔趁两个看管自己的司派份子开小差,将其打倒在地, 瞬间像青蛙一样跳入河水里,咚,咚,“青蛙跳水有水花,水里水花追青蛙,青蛙没法不让水花追”,时,郁头鹅河正值汛期,河床开阔,河水向西奔流,沿岸杂草丛生,满目树林,那两条大番薯又气又怒,开枪射击,偏偏那两支落后的步枪开一次枪,就必须推上一粒子弹,夜幕下的这两只“青蛙”潜入水里,设法不让“人花”追,顺流而下,逃之夭夭,半小时后,拖着疲倦的身躯爬上了坡心上吴的陆地……

许日光、金木生等4名红革联份子沿郁头鹅河东边突围,许叫金木生和林水华猛逃,自己和另个人断后。林逃命途中,遭遇司派一名正在搜捕己方人的持枪者,双方手臂上都拴住一块红布,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林一枪把他送去了地府。追尾的三名司派武装分子,还指责自己人打死自己人,是瞎了眼。许和那个人眼见将要成为瓮中之鳖,潜入一口水塘,两人只露出鼻孔呼吸。谁知,时间一长,一个呛水了,搅出了水声,让他们察觉了,对准水声发出的地方开枪......枪手接着下塘捞死者的武器时又发现了许日光,许日光手握驳壳枪,死对头近在咫尺,如拼了,可全干掉,但枪一响会惊动不远处的同伙,自己也完蛋,他终于放弃了念头,心想当俘虏还能保命。

司派马踏武斗队小头目认出了许日光,原来许是马踏公社农场知青,彼此熟悉。小头目有心要把他保护起来,可马踏司派枪手严词拒绝说情!许的舅舅刚好是红四司后勤组骨干,也在郁头鹅,外甥现在命悬一线,当娘舅的心急如焚,寸步不离紧随枪手押着外甥行经一辆汽车时、娘舅突然把外甥猛推上了汽车......许的命大。

司派三路武斗队19点离开郁头鹅 ,天已黑得漆黑一团,4米远看不见人脸,步行回七迳墟住一晚。许日光则被直接押回水东, 途中,与之同坐一辆汽车的街坊陈基鸣系红一司武斗份子,将啃完瓜肉的一块西瓜皮放到他的嘴里,命令他吃!许不从,陈举起枪柄撞他。汽车抵达水东,许随即被囚禁在革总司班房。

郁头鹅之战,司派打死核派份子43名。据红一司潘广昕承认,他亲自杀了两名俘虏,没有哪一个头头下过命令枪毙核派份子。林通,30岁出头,也是一名靓仔,身材标致,已有一女。除了林海平、林通,死的全是没结婚的年轻人。盛传,被俘的那些花季般的女孩子死前都遭到司派个别暴徒的野蛮蹂躏。

司派前脚刚走,附近就有胆大的村民连夜辱尸取乐。蔡琴芳被品行差的村民从郁头河边抬上一座岭顶,并扒开她的衣服,与之共赴巫山云雨......次日清早,郑观生与杨丽雅仍然静静地被保持着原来的“睡姿",有村民推开郑,以树枝叉钩下这名少女的底裤,瞪着一双淫邪的眼光,贪婪地察看她的下身。美好的事物谁都喜欢追求,而以这种方式去达成个人愿望,唉……

司派在郁头鹅打死很多核派份子和残杀核派俘虏的消息在次日拂晓就迅速传遍了全县。在水东,人们街头巷尾议论足仔、议论丽雅……

同日上午10点,天空飘洒着小雨,四面八方的壮年、青年、少年或徒步或骑单车去看郁头鹅战场。郁头鹅桥南公路散落许多机枪子弹壳,桥南公路两侧各有一座山岭,东西相对,东边的森林很密,是司派阵地之一,也留下大量的子弹壳, 一位来自水东红司不参战的18岁青年钟电鸿很快捡满了一簸箕弹壳。公路边还站着一位肩背步枪的司派青年,他说海话,离他的身边10米远的公路沟躺着一条尸体,死者是年轻人,是核派。一部分死者亲人到现场认领尸体,现场哭声绵绵、不能自己。

杨坤是第三天才去郁头鹅的,他在现场凭一条裤衩才认出了自己的爱女,那是女儿的母亲为她缝制的.....

杨丽雅,南海公社人,生于水东,其父亲杨坤系电白人民银行保卫科干部。在王占鳌主政电白期间的1961年,12岁的杨丽雅考入县红旗剧团少年班,学习唱戏表演,“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她正是诗经描写的那类少女。要不是她卷入文革武斗,完全能收获一份美丽的爱情 , “洞房昨夜停红烛 , 待晓堂前拜舅姑”,与心仪的男士百年好合。

红革联 秦致说到了丽雅 :“那天上午,我在羊角坐汽车去坡心潭板玩,丽雅嚷着要去鬰头鹅,(组织上)说怎么都不同意她去,她执意要去,我和她同坐那辆汽车,我中午又随车返回。她本来不该死的,下午,(司派)就打鬰头鹅了。”

张玉姬, 沙琅公社石角人, 系 沙琅商会会长张华生的小女儿 。蔡琴芳,林头公社人。

“眉似初春柳叶脸如三月桃花”---这是 杨丽雅、张玉姬,蔡琴芳共同留给人们的印象,她们在舞台上的演戏有声有色,多少年来未有伦比,要不是在鬰头鹅遇害,舞台又多了三名当家花旦了。她们的死曾引发了许多水东人的同情惋惜,她们的故事在县城一直流传了很久很久。

杨丽雅、张玉姬,蔡琴芳死在碧玉年华.....“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 那就是母亲的呼唤”,可他(她)们再也听不到了。在亲情的世界里,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活着的与死去的,重逢只能期于梦中。

核派第五支队队员陈富说 :“1968年8月下旬,核派与司派大联合,我在监护所参加学习班,满两个月被释放回家,坐电白县粮食局运谷车到沙琅买柴烧,在沙琅供销社饭店我见到了张玉姬的母亲,张妈妈也见到了我,她出神地望着我,我不敢上前打招呼,我不懂得该怎么去安慰她!打下沙琅的一年前,张玉姬带我来她母亲这里吃粉皮,张妈妈不收我的钱,今看见我活着,她眼泪就快掉下来了,意思好像是说:你活着,我女儿却没了!她那眼神我一辈子无法忘怀!”

多少年了,一旦提及过去,遇害者的父母依然伤心欲绝。

风传战后,郁头鹅那段公路每天自申时起行人绝迹,荒郊野岭闹鬼阴风阵阵传来哭声,不见其形,但闻其声,切切凄凄,或高或低,人车途经有泥沙撒来,过往者皆不寒而栗,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年。

鬰头鹅武斗已过去40多年了。有的杀了人的司派分子到了晚年,心神不安,死者生前的惊恐表情、惨叫声的情景长期挥之不去,便信神了,隔三头两天烧香跪拜神灵.....他们都成了第二个曾安,第三个曾安……

曾安,籍贯南海宴镜村人。由于父亲早逝,童年的曾安是在别人欺负中度过的,其母一直守寡,将他和妹妹抚养成人。人民政府怜贫惜苦,把他安排入南海公社食品站做了一名临时屠宰工,在物质严重短缺年代,食品站掌握着牌价猪肉、鸡、鸭蛋的供应权,曾安这份职业是肥缺。在郁头鹅武斗中杀害了几名男女俘虏。武斗后,一次,村民刚见他去赶集,片刻又折返,问:“怎么回头了?”曾安答:“前面有鬼拦路,过不去。”他疯了!每当夜深人静时,曾安总梦见杨丽雅等死者变成鬼魂附在自己身上 , 一次又一次半夜惊醒,曾母求神问卦,代子向冥冥之中的冤魂忏悔,然而病情越来越重,他白天黑夜四处游荡,胡言乱语。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他是吓死的,死的时候依然是名单身汉。他生前的劣迹还时不时被老一辈认识他的南海半岛群众提起。

20013年7月10日,这个日期与鬰头鹅武斗只相差11天,我默默地站在郁头鹅桥边,以前的木桥已改建为水泥钢筋结构的大桥了。我纵目四顾,桥北的灰窑已停止生产壳灰,灰窑的斜对面出现一座正在修建占地面积几万平方米的豪宅大院。桥下流淌着发源于电白县旦场的河水,弯弯的鬰头鹅河床已变得有些狭窄,河畔芳草菲菲野花朵朵,河水向西注入沙琅江。40多年前,43个年轻人在这片地方洒下的鲜血已被一场场瓢泼的雨水洗刷得一干二净,他(她)们的身体亦早已化作泥土的一部分。蓝天、白云,田野金黄色的水稻随风起舞,有的农民在收割,有的在打谷,天空不时掠过啾啾喊的鸟儿,牛儿在悠然地啃着草,北面的远处,绿树掩映的一座座新农舍、欧美建筑风格的洋楼,那是郁头鹅新村,这块大地宛如一幅很美的水彩画。

我徘回在这块大地上,走近正在田野劳作的农民大婶、农民叔叔,问起了过去这儿发生的那段历史,他(她)们记忆犹新。我记起了还有一对很年轻的恋人死在了这里。青春是人生最美的花朵,本来,按事物的盛衰自然规律,年迈的先走,可他(她)俩在刚满17岁的时候一起走了,走的时候身边没有任何亲人。据传,家在林头公社楟梓大队雅兆村、就读县三中初三学生吴志武在突围时中弹倒下,他的恋人、同学崔淑英本可以逃掉,却不顾危险,转身跑回上前施救,双双遇难。元朝期间,元好问赴试山西太原,“道逢捕雁者云:‘今日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元好问“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并有感而写下“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名句。那对恋人也有双飞雁生死相许的深情啊,那种不参杂金钱物质的美好的情感像春天绽放的鲜花,那种温馨、那种自然、那种真诚、想想眼下这个人欲横流的社会,知者无不为之动容,我这个小文人的心弦也久久被这对年轻的恋人深深打动! 我想起了县三中学生梁建林, 面如冠玉 ,他在村里已订亲 ,等毕业就结婚,偏偏赶上了这场文化大革命运动,他卷入了派性的文攻武卫……

我在灰窑遗址站了许久,45年前,这儿因为有一批不谙世事的年轻人的到来而一度变得热闹,有年轻人出现的地方就有欢声笑语,那批俊男靓女打情骂俏的情景又再次浮现自己的脑海.....我想,要是他(她)们都活到现在,“人生如若初相见”一定成为这些人最美好的回忆片段,可他(她)们偏偏碰上了司派的一群豺狼虎豹,这难道就是宿命?


浏览附件291801
作者在郁头鹅武斗遗址,右侧是郁头鹅河

备注 :

延安公社是一中司派学生的组织之一。红革联是水东街道青少年的派性组织,是核派。
好像发过几次了?
 
/
 
最后编辑:
我看了十二、十三这二部分,后面还有吗?更希望看到之前的一至十一各部分,我要收藏。文革时,我读小学,曾目睹博贺唯一的一次武斗,通过一朋友知道当年郁头鹅武斗事件。
 
/
 
最后编辑:
/
 
最后编辑:
那个时代的红卫兵,太猖獗了,什么都斗!就应该学许世友,架着机枪,谁要是敢入来,格杀勿论!
 
[/
 
最后编辑:
由于没经历那段历史,不大清楚什么叫司派核派,特百度下,找到一篇说得比较具体的贴。
-----------------------------------

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一份调查报告


电白县文化大革命时期派胜斗争经过调查研究报告


一.导言

众所周知,1966年到197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历文化大革命的一段最惨痛的历史。这是举国上下的悲哀。在这次,笔者利用假期之余,对自己家乡当时的情况进行考究。笔者发现,大多数的长辈对这段历史有着比较深痛的回忆。但是年龄在40岁以下的很多人对这段历史是丝毫不知的,这让笔者感到十分惊奇,同时也感到遗憾:我们的历史有被遗忘的危险。在这次的调查中,由于知道这段历史的人相对比较少,况且有很多人现在已经古来稀了。记忆和行动的能力,神智等有些都已经严重衰退。因此,这次的调查只有寥寥数个调查对象。在此,笔者听老先生们口述历史,想借此警醒自己,同时也为了让自己谨记这段历史。

(中国教育资源www.chinesejy.com欢迎您投稿)

二.派胜斗争的经过

从1966年到1968年,整个电白县被一层浓厚的政治运动所笼罩着:派胜斗争。这场斗争给电白县的人民带来空前的劫难,使得整个电白县笼罩在一层恐怖的阴影之中。据一位接受调查的老先生回忆说:有次,一个一中的老师去鱼行(旧菜市)买了点猪肉,刚走到文化宫(现皇耀家饼铺右侧)路段,嗒嗒嗒…的一阵枪声响过后,他机械性的往下一看,猪肉已不知飞到何处了.这时好心的街坊就急忙呼唤他进屋里避一下,进到屋子又一看,哗!不得了,有节手指不见了,只是当时还未觉得痛。当时的情形就好象回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枪声不断,子弹乱飞。更有甚者,有些人还留下了永远无法抹去的心理阴影。

派胜斗争给大家留下的是痛苦的回忆,然而我们后辈更应该知道这段历史,用以警示。

一.派胜斗争的起因

1.宏观的原因。

当时正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可以这么说,由于文化大革命思想的提出,于是就引出了派胜斗争。从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到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这个时期党中央提出:摧毁所谓“资产阶级司令部”,向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夺权”。使达到所谓变“资产阶级专政为无产阶级专政”的目的。因此,在党中央的号召下,地方势力开始划分。当时就按派别来说,整个电白县分为司派以及核派。司派是由一司“革命第一司令部”至六司和水东红司组成,核派由电白县第一中学的核炸兵团为首还有很多兵团组成。两派主要是由核派要斗倒一些干部叫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司派出来保护被叫做保皇派,由此产生冲突。

2.微观的原因。

早在1964年,电白县人民就开始学习毛泽东著作,在学习毛泽东著作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同的理解。正是这些不同的理解,使得电白县内开始产生不和谐的声音。在1965年,上头组织发起文化大革命,此时,借着这个机会,人们开始组织小兵团。此时的小兵团是由三、五个人组成,结合在一起是因为大家对毛泽东著作有着相同的理解。逐渐地,人们意识到单个势力薄弱,因此零散的兵团转向势力集合变成组织。于是在1966年,逐渐形成两个大派别:司派和核派。司派和核派的人员组成都是相对比较杂,但是司派主要由工人组成,而核派主要由知识分子(学生)组成。两大派别形成后,开始进行辩论。由于辩论难以产生结果,哪派都不能说服另一派去接受自己的观点。这时候,就发展到一些人身的攻击(扔石头等方式)。由此发生冲突。

3.派胜武斗的直接原因。

起初,两派都是以文斗为主,也就是大字报等一些方式来批判对方的思想。但是发展到后来,两派开始采用扔石头的办法来攻击对方。后来,在水东一次两派大游行之中,两派发生冲突,扔起石头来,造成个别人员的死亡。至此,两派大打出手。到了1967年底,两派的斗争程度愈发激烈,发生了抢枪的行为:司派到部队(当时是7078部队)去抢,而核派却到县人民武装部抢。当时抢到枪后,两派开始分割县城水东,一派一边。除了县城外,其他地方也出现这样的情况。从此,两派武斗便开始了。

二.派胜斗争的经过。

1.沙琅战斗。

到了1968年正农历7月,核派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人数和武器数量都远比不上司派,于是产生了要出逃的想法(当时是想出逃到阳江市的阳岗县,因为那里是核派占了绝对的优势)。去阳岗有两条路:一条是从水东镇走沿海路,沿着陈村,树仔,电城,马踏,岭门到阳岗,还有一条也是从水东出发,沿着七迳,牛六架,林头,观珠,沙琅,望夫走山区路。由于当时沿海路是由司派控制着,山区路的司派力量比较薄弱,主要的司派战力都是分布在沿海路。所以核派决定打通山区路。当时的一位电白县副县长在林头召开会议,要求核派打通山区路,为以后的退后保留有生力量提供战略要求。于是核派就派人开始打通山区路,以为以后的战略作部署。由于沿路上的多数镇都是核派占优,因此在前面几个镇都比较顺利。直到打到了沙琅镇。当时在沙稂镇是司派占比较大的优势,并且在铜鼓岭占有据点。核派打到沙琅之后,秘密包围铜鼓岭,将据点里的30多名司派的人员活抓,活抓之后,将他们一字排开,逐一枪毙。根据所接受调查的老先生说:当时的情景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惨。无论怎么看,都看不下去。核派的人让那些战俘跪在他们的据点的面前,也不让他们蒙上眼睛,就让他们在那里跪着,等着挨枪子。让他们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地死去,何其残忍。每打死一个,拖拉机的司机就协助核派的成员一起把尸体扔上拖拉机。再看看打枪的那些人,全部都是中学生,他们年纪如此小,就让他们去杀人,而且个个都基本表情得意,没有一丝的恐惧,更没有一丝的惊慌。他们一共杀了30多人,全部都是据点里的人,而且还有几个未成年的孩子,他们只是在那里玩。在那时他们都开始怀疑:共产党的天下还有王法吗?

2.郁头鹅战斗。

在沙琅战斗反动之后,司派得知此消息,坐镇县城的司派领导人十分恼怒,于是在沿海城镇用了大约十天左右组织队伍从七迳打向沙琅。核派自知不能直接对抗,大部分都出逃到阳岗,只留下一些中学生在郁头鹅守住郁头鹅渡桥(从战略上来说,郁头鹅渡桥是当时的天险,在守的一方有一座以前地主留下来的堡垒,可以很容易地守住渡桥。要从对面过来的话,那就是只能给人家当成活靶来打。当时核派错误认为要打过来只有攻下这座桥才可以)。当时留守的是几个中学的学生轮流,其中有当时教育程度比较好的三中,五中的学生,还有一些地方中学的学生。渡桥被攻下的当天是三中的学生在留守。司派采用迂回包抄战术。司派当时分三路出兵:一路从七迳起,一路从羊角起,一路从陈村起。最后三路包围郁头鹅。守在桥头的学生不知所措,全部被活捉,共30多人。司派为了报仇,将这些学生仿照沙琅战斗的方式来枪毙他们。笔者很幸运地找到当时一位处理尸体的苦力。据他回忆说:当时他全程在场观看(因为他要处理尸体),一些中学生拿着枪在他们队长的领导下对战俘逐个枪毙。当时被抓的还有几个女学生。这些女学生被叫到一个小房子里,中间进去了好几个男人,每个男人出来的时候基本都有很满足的表情。最后那些女学生被押出来的时候个个都衣裳不整洁,有的大腿跟部在流血,头发乱成一堆。他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他从这些女学生身上可以得知:她们遭到了强奸。就在他们处理完尸体后,突然感觉到背后阴风阵阵,连忙跑回家,大气都不敢出,然后就相继卧病在床几个月,有几个人还病死了,幸好他身体够强壮,才没有事。打完这战后,郁头鹅那段公路下午四点就没人敢走,听说山林里阴风阵阵传来哭声,人车经过有泥沙撒来,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年。

3.派胜战斗的结束。

在当时来说,司派打下郁头鹅渡桥后,再也没有遇到关卡的阻碍,一路开进,攻打核派的人员,有些人员为了逃跑,藏在一些农民之中,企图蒙混过关,但是还是被司派揪出来枪毙(当中也有不少是杀错人的)。核派一步一步退守,直至退到阳岗。司派主力当时追到林头镇便停止不再追击,并且攻占了当时林头镇政府所在的八角楼。然后在林头镇住了两天,便往回撤了。至此,核派一直躲在阳岗,不敢再露面。只有一群林头籍的核派成员秘密潜回林头袭击八角楼。但是袭击失败,这些人往阳岗退,在黄岭镇被打散。司派抓到不少人员,都是在当时进行枪毙。这是两派斗争的最后的有死人的事件。一直到了1968润农历7月。7088部队进驻替换7087部队。并传达中央的文件:下令停止派胜斗争。此时,收到消息的核派回归电白。双方握手言和,并重新组织政府,解散两派。后来,中央下了命令,部队开始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三.派胜斗争的结果。

1.司派的胜利。

在整个派胜斗争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派是取得了绝对的优势(核派被迫外逃)。司派取得绝对的优势是有多因素造成的。首先,司派的支持者是7087部队。在抢枪的过程中,司派是到当时进驻在电白县的7087部队那里去抢枪的。而核派却是到县人民武装部去抢枪。在抢的过程中,7087部队对司派的支持是显而易见的。据一位接受调查的老先生说:当时抢枪可真说得上是“给”枪。在整个过程中,司派组织成员到部队的驻地前去争吵,争吵着,就慢慢地踏进部队的驻地,当时部队的主要负责人并没有明确指出要阻止他们这种行为。还在那时候打开仓库的大门,司派的成员见状,当然是一拥而入,见枪就拿。当时有很多战士在那里看着,但是没有领导的指示,一个士兵都不敢动。这很明显就是给司派提供枪支的行为。在另一方面,核派也基本上是用同样的方法在县人民武装部那里得到枪支。从数量和质量上讲,司派的武器远比核派的要好。在部队拿出来的枪支战斗力明显高于从武装部拿出来的枪支。这是客观上的一个条件。再从主观上看,司派的主要成员是工人,他们有一定的收入和一定的居所,而核派的主要成员是学生,他们是没有固定的收入和固定的居所的。因此这就决定了司派一定会胜利。司派可以自食其力地去完成自己的革命的任务,他们有稳定的经费,还有固定,复杂多变的据点。但是在核派,他们的实力就相对薄弱。他们都是学生,首先经济上的独立性是没有的。因此他们的活动经费是很不稳定,有些活动因为经费的问题而搞不起来。再者,他们的据点比较单一:只是学校的校舍。这也是他们唯一的基地。这就限制了他们活动的范围。第三,他们和民众有冲突。在斗争中,核派由于经常没有东西吃而去抢群众的食物,在那个灾害连连的年代,食物没有多余的,群众的生活本身就是很艰苦,还要遭到核派的抢掠。很自然地,民众会站到司派的一边去打击核派。从这几点上说,司派的胜利是绝对的。

2.治安的混乱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巨大的心理恐惧。

1968年,全县社会治安混乱,出现打\砸\抢等恶性事件456宗,其中冲击军事机关\抢夺解放军武器装备\杀伤解放军指战员等事件共52宗;组织专业武斗队\制造杀人凶器\进行武斗51宗;抢劫事件101宗;敲诈勒索民财57宗;私设关卡,破坏交通秩序\设施21宗;炸毁建筑物\破坏生产15宗;冲击邮电局23所,中断电讯5宗;抢劫烧毁公安\人事档案4宗;其他146宗;被乱打乱杀而死亡837人;自杀死亡77人;参加专业武斗队约3000人,有108人在武斗中被打死.派胜武斗给电白县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伤痛,更给电白县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心理恐惧。根据一位接受调查的老教师说到:“也许是儿童时代看过太多的抓人打人开批斗大会的场面,我至今对镇政府的官员(以前叫公社)管区的(以前叫大队)还有派出所的内心有种极强的排斥感!见到他们就想到大约四五岁时常见的情景:一伙人突然冲进一户人家,拿起鞭子就抽,然后打的半死,鲜血直流,五花大绑的游街,要知道被批的人原因可能是讲了一句玩笑或哪里给村书记看不顺眼;反正那情形就像对待牲口!这种心里的阴影一直压在我胸口,让我对上面那些人有种深深的厌恶感!” 有些老先生有时侯在半夜梦见自己的家人,亲朋好友被抓去枪毙,吓得连觉都睡不成。“小时候,经历武斗,虽不大明白,但时不时有冷枪从屋顶飞过,以及因隔壁不同派性的两父子从晚上大吵至第二天早上而一夜不能入睡记忆犹新。”派胜斗争,使得我们老一辈的革命前辈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也使我们的青壮年一代产生了对派胜斗争的曲解和恐惧。

(中国教育资源www.chinesejy.com欢迎您投稿)

三.小结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在那个年代出生,那个天昏地暗的年代。为了警示自己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我对武斗的经过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用心去了解那个年代的生活,用心体会那代人的感受,以此警示自己!
 
文化大革命期间,武斗中死去者,对其的家属来说,都是刻骨铭心的沉痛往事。
 
这贴经常编辑吗??昨晚看了13,看着有14,还没时间看,今天来看,又变12和13了,14又不见了。怎么回事?

那个年代,听着都觉得可怕。。。。幸好没生在那个年代,要是在那个年代也是学生的话,可能已成枪下之鬼了。
 
/
 
最后编辑:
/
 
最后编辑:
--------------

本来不再打算上传这类文章了,上次上传的是给一些想了解电白文革历史的人试看,看完就删除。这次上传,是应个别电白红卫中学校友要求。文革期间,电白有三大战役,核派打沙琅,司派打郁头鹅是其中的两大战役。不参加派性,不是黑五类,没有仇家的这类人一般没事的。

应该传上来看看的。让我们这些没经历那个年代的人,了解一下那个年代的事情。
 
/
 
最后编辑:
治国者的精神病感染下层一群无人性的猪。
 
/
 
最后编辑:
为了一个虚幻的政治理想,荼毒生灵,这就是人治社会的玩法。
有什么问题不能摊到台面上来谈,一定用枪杆子解决?
而枪杆子解决的结果是枪决俘虏,这是非常野蛮的。
不杀俘虏,人类从西汉李广时代已经有这种意识了。
现代的国际社会的文明程序更高,不能虐待俘虏早已经是国际共识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里也早有了。
从楼主介绍的文革派性武斗,你可以理解日本人为什么要搞南京大屠杀了。
和平时代,中国民间互相屠杀都可以,那日本侵略者屠杀敌国军民的逻辑更硬。甚至说,日本更有硬理由是怕中国士兵在城里打游击·····
“文革”将人性中最恶劣残暴一面激发出来了。
 
最后编辑: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