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高考招生计划调整引发的抗议 (1人在浏览)

yake

博士生
注册
2009-11-15
帖子
1,404
反馈评分
30
点数
71
所在地
香港
昨天,中国高考招生计划调整引发的抗议蔓延至第四个省份,各地政府正手忙脚乱地试图抑制民众对高等教育机会不公迸发出的日益强烈的怒火。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是中国新兴中产阶级最重视的事情之一。

新浪微博(Weibo)上的帖子显示,考生家长聚集在河北省保定市教育局外要求“公平”,还要求教育部撤销减少当地高考招生名额的计划。

在此之前,河南郑州的数百名市民曾于上周末举行了抗议。最近数周,湖北和江苏多座城市的家长们都走上了街头。

与美国公立大学类似,中国的高校为其所在省份的考生保留了一定比例的高招名额(一年一度的高考是非常残酷的考试)。中国教育部命令很多人口密集省份的高校减少省内招生名额、增加对非本地考生的录取名额。此举引发了激烈反对。

有关高考招生改革和相关抗议的社交媒体帖子和在线讨论已被互联网审查人员删除,这反映出了这件事的敏感性。不过,也有漏网之鱼。中国人气最高的即时通信应用微信(WeChat)上就有一个帖子,呼吁湖南省的家长们加入定于本周二举行的一场抗议活动。

在一封致中国国务院的公开信中,河南的家长们抱怨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等最热门高校的招生名额分配存在歧视。这封由《南华早报》(South China Morning Post)最先报道的公开信显示,2013年北京大学在河南的高考录取率为1/8900,在北京的录取率则为1/325。

昨天在保定(距离北京仅数小时车程的一座工业城市)举行抗议的家长也抱怨了同样的问题。他们称,考虑到中央政府的“京津冀一体化”努力(也就是将这三地整合为一个总人口1.1亿的地区),高考招生名额分配的不均衡显得格外不公平。

微博上的帖子显示,抗议者说保定家长正在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打出的横幅上写着,“喊着京津冀一体化的口号却对河北的考生如此残忍”。

湖南的一名家长称:“你们饿了,就把我们的粮食运到北京。你们渴了,就把我们的水调到北京。你们为什么不让我们的孩子在北京读书?”

记者未能联系上中国教育部请其置评。

河南省濮阳市教育局发表公开信称:“河南省是今年国家高招计划调整受益省份。

“恳请广大学生家长勿轻信网络谣言……对于大家关注的教育公平问题,我们将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

万丽补充报道
 

附件

  • k.jpg
    k.jpg
    91.7 KB · 查看: 140
公平个啥,BJ大学多,本地学生爽歪歪。
所以说深圳有钱,扩大深圳大学的规模是非常必要的。
 
QUOTE(湖海山人 @ 2016年05月28日 Saturday, 11:06 PM)
公平个啥,BJ大学多,本地学生爽歪歪。
所以说深圳有钱,扩大深圳大学的规模是非常必要的。
[snapback]3798561[/snapback]​


所以中大在深圳设分校,过几年招生。
 
深圳大学是深圳政府给钱的,照顾本地学生也有理。
上海的大学是上海政府办的,因为多招上海人似乎也有道理。
BJ诸大学是B京办的,多招皇子王孙有道理。
然而BJ很多大学其实是国家重点大学,是国税养的,并非是北京地区财政供养的,是全国财政养的。
不要以为首都的大学就应该绝对照顾首都的学子。
这个方面,似乎可以供养财政的分担比例来考虑。
但是,这并非绝对的。如果边远的地区的财政能力连一所大学也养不起,难道这个地方就不应该建大学?
国家财政要扶贫助弱,帮助贫困地区乃国家的责任,这算不上大国风度,只是尽职而已
但是,在人治社会,近水楼台先得月,首都多为官员子民,他们不优先读大学,难道让贫门学子捷足先登,如是,不如回家种红薯。
 
北京考生:“老爸,我考了530,比一本分数线高53分,估计能上北大!”“儿子真有出息!走,去上海旅游去!”

茂名考生:“爸,我考了530,跟三本线差了20分,我上大专吧?”“真没出息,别上了,滚上海打工去吧!”

上海考生: “爸,我考了530,估计上复旦没问题,干脆送我出国吧?”“行,去学个工商管理,正好回来帮我。今年又从广西贵州那边招了不少农民工,这些人没文化,不管不行。 ”


寒风呼啸的帝都,万千灯火中的一点明亮下,一个孩子正拿着数学作业立于书桌一旁。

“孩子,真抱歉,”已埋头于书桌前许久的父亲,抹了抹额上渗出的汗珠,“现在的题目,比以前真难了不是一点点......”

“爸,你可是北大毕业生啊......”

父亲尴尬一笑,笑中有愧。

这时,家中的保姆恰巧经过桌前,一瞥桌前的卷子,顺手抄起一支笔,文字、数字像蝼蚁一般在草稿纸上排起队。

“你还是继续去忙你的吧......”父亲不耐烦的挥了挥手,脸上带着不屑。保姆不答,面上毫无表情。

须臾,题得解,父亲看着草稿纸上精妙而富有条理的解题,面上满是惊愕,“莫...莫非,你老家是......?”

“茂名。”保姆答,脸上依旧毫无表情,你当年高考多少分?父亲问,保姆看看父亲:您呢?父亲喝口水:290分,我来自边疆。
保姆默默开始收拾桌子的东西,父亲看着她:你?

保姆回头:我625分。那年高考我差了五分!

孩子他妈在门外听得真切。想当年自己400分进北大,多亏有个北京户口,要不然现在可能与保姆互换角色了。暗自庆幸:感谢教育部。

第二天,保姆带来一个本子,递给孩子:去看吧,也许有用。孩子接过来一看,昨晚的那道题用十八种不同解法,分步骤详细满满写了一本,还有各种扩展的训练题。父亲惊呆了:这是?保姆答:这是我老公写的。我老公茂名高州的。看,在那边楼下卖烧饼的那个男人就是我老公。。。。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