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漫话诗会 (1人在浏览)

湖海山人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6-09-25
帖子
25,094
反馈评分
766
点数
191
漫话诗会

一、诗会是什么
央视有春节诗会,电白电视台有2014中秋诗会和春节诗会,之后霞洞有贡园诗会和冼太夫人诗会。
诗会是什么?请看汉典:
犹诗社。 唐孟郊《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诗:“昔游诗会满,今游诗会空。” 明李开先 《李崆峒传》:“簿书有暇,即招集名流为诗会。”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这位是 浦墨卿先生。都是我们诗会中领袖。”
“诗会”诗原意是诗社。
诗会的“会”字用汉典的解释:
(7) 为一定的目的而成立的团体或团体组织 [society;association;union]。如:帮会;学会;耶稣会;董事会;理事会;同学会;同乡会;会同馆(明代接待各国使者的地方)

二、贡园诗会的会
电视诗会和贡园诗会的会显然不是团体或组织,而是一次诗歌集会。
“诗会”这个词中的“会”似乎和歌会的会相似。
歌会是什么?
抱歉,汉典暂未收录“歌会”。
只有百度上有解释:
歌会,又称“赶坡”、“赶坳”等。侗族等少数民族岁时风俗,流行于湖南、贵州、广西、云南等交界的罗蒙山等山区。
每年农历立夏前十八日举行,周围百里以内会唱歌的侗、苗、瑶、汉各族男女青年、会聚一堂,以歌寻找意中人。
但人家的歌会是定期的,是岁时风俗,我们的电视诗会是不定期的。

再用汉典中对“会”的其他解释:
业务、社交或其他性质的集会 [meeting;gathering;party;conference]
这种解释比较切合贡园诗会和的冼太诗会。大家聚会在贡园或冼太故里,一起朗诵诗歌。

三、电视诗会的意义
电白的春节电视诗会甚至连聚会的实体场所都没有的。
电视诗会是根据不同的诗歌内容,让演员者到相关的场景去作朗诵的样子,工作人员将其拍摄成视频,插入配音,最后将不同诗歌结集成片播放。
因此,电视诗会的确是有与诗歌有关的聚会,但电视诗会的”会”更多时候并非指诗人和表演者在实体空间的聚会,只是指通过媒体技术将诗歌有关的表演集中成在一部电视片里而已。这种聚会基本上是虚拟的。当然,正是因为这种诵无定所的诗会,给组织及拍摄者增加许多困难。
简单地说:
哪里朗诵无所谓,但播放时大家合在一起,分先后播放而已。

这个诗会有什么用?
能得到包括诗会组织者在内的别人的认可,这是所有诗人的共愿。
让更多读者和观众欣赏到自己的诗歌,这是诗人更大的共愿。
创造一个机会,让自己的诗歌呈现给世人,这种做法无疑能激起诗人更多的创作激情。
当诸多诗人的作品被展示,请情流淌,诗人的创作激情就能汇成一道洪流,以唤醒更多人心中的诗韵,
人人有佛性,但为什么大家都是凡人而不是佛呢?因为我们的佛性没有被唤醒。
人人有诗情,为什么我们很多人不能成为诗人?因为我们的诗情没有被唤醒。
激发大家的创作激情,这不也是诗社的意义吗?

四、竹林诗社
汉典上的诗会本是诗社,那诗社是什么?
一群诗人在一起抱团取暖而已。
这让我想起竹林七贤。
初时朝政动荡,曹爽家庭与司马斗争,竹林七贤怀着对朝廷不同的态度,聚集在一起谈玄论道,不时就吟两首诗,因此说竹林七贤其实是一个由七贤组成的竹林诗社。
诗社,和凑钱吃夜宵一样,大家拉赞助或凑钱印诗,借出书的机会将自己写得好或不好但都少为人欣赏的诗都发出来,或者时不是搞点比赛,让社员们拿个奖,使他们自觉得有点成就感,让大家把诗写下去。
这是诗社的意义。
如果诗社的头儿,无法唤起社员的创作激情,那这个诗社已经名存实亡。至于如果有人借机中饱私囊,哗众起宠,那就不是诗人所为,更非诗社的本真所求。

五、竹林作协
七贤个个能诗能文,因此竹林七贤其实也是竹林作家协会,这个作协就七位文豪社员。
他们在一起写文章,喝酒,清谈、佯狂等形式来叹曹氏不爽,骂司马路人皆昭,流几滴在朝廷上不敢流的眼泪,宣泄心中那份无奈与抑郁。竹林七贤所为,就是标准的抱团取暖行为。
尽管这个七贤社团没有章程,没有翰林院管辖,但他们的确就是一个作协。
如果七贤十年不敢搞聚会,不叫大家写文章,不玩文赛,不比喝酒吟诗,不知道山涛是不是七贤的实际组织者和头儿,如果是,那这个头儿早就给名气最大的嵇康和写诗最多的阮籍打碎骨头喂狗了!
去年与某人喝茶,某人说:“山涛老矣,不务会务,其不死,竹林诗文会必将死矣!”
 
(续上帖)
六、搞好诗会问七贤
如何能搞好诗会,只要问七贤就可以了。
七贤大家在诗文上志趣所向,在年龄最长的山涛的组织下,大家围绕在嵇康的周围吟诗赋文,成果丰硕,其中阮籍的诗歌就有《咏怀诗》等90首传世。
为什么竹林诗社能有如此成果了呢?
原因之一在于他们竹林社个个是精英,且不论资排辈,而是唯才是举。讲资格,他们都不如山涛,山涛还是嵇康、阮籍的入社介绍人呢!尽管他是竹林社的实际组织者或创始人,山涛有诗会文才,更是处理俗务的能力,因此他是社长是最合适不过了,但竹林社却是以嵇康为中心,而山涛也不计较,对嵇康、阮籍非常好。可见山涛这人确有大哥风度。

竹林诗社成功还在于社员都是中青年,精神旺盛,吟诗作赋灵感喷涌。及至后来,嵇康死后,七贤纷纷当官去了,竹林诗社已经灰飞烟灭。山涛到后来当官退休,也不再组织什么诗会(诗社)。原因或者是因年龄大了,激情才气可能就差些了。因此诗会还得积极鼓励年轻人参与。
如果山涛退休后能以才气和在文坛的老资格的影响力,组织一批中青年搞个新竹林诗会或竹林作协,承前启后,让七贤的文脉诗韵得以传承,那真是功德无理的大喜事。

七、山涛的中秋诗会
如果你要搞现实的诗会,中秋节前夕,在竹林宾馆或在七贤中最富贵的山源之家摆几张桌子,放些几块月饼(没有月饼不要在中秋节前搞中秋诗会),让七贤狂吟醉歌,举世皆醉,没有笑话你!不过似山涛这么大的高官,不请我大吃金九桃花源,那是笑话!在嵇康写成永垂千古的《与山巨源绝交书》后,相信山涛因此是很尴尬的,但山涛仍然怀念旧友,慷然接受嵇康遗嘱,在嵇康被钟会害死廿年后荐举其子嵇绍为秘书丞。山巨源很够朋友,山的器量,也由此可见。这也可以说明他能出任高官的原因。当大官必须有清浊并包、善恶兼容的大量。就生活而言,山涛“生活俭约,为时论所崇仰”(百度百科语),他饮酒有度,不如六贤一样狂饮,尤其不如阮籍喝醉酒了驾车到山穷处痛哭。嵇康水至清,故为当政者所忌,但他也够意思,临死还遗嘱让儿子去找山涛,因为他知道山涛的为人。嵇康不能容的也许不是山涛,而是司马而已!
因此,如果让慷慨大方的山涛组织中秋诗会,诗人肯定能吟出“月白饼香”的诗句,而不至于临时见桌而改诗为“茶香”。
当然,如果是阮咸当社长,你就连茶都没得喝。要知道阮有李树产好李,阮咸是把核钻了才卖李子的,只怕人家拿核种树抢他生意。不过七贤是不会让这种小气鬼当社长的。

八、网上竹林诗会
山涛的中秋诗会是要花钱的,但在现代这个社会是不用怕的。
竹林诗社能成功,是因为他们经常在一起喝酒吟诗。
但这得要多少酒啊?
现在人不如古人,古人要求可能不高,但现在的人在酒店喝酒,那是玩不起的。甚至有的诗社,一年到头,开个茶座议花几千块钱都头大。
竹林七贤经常开会,得花多少钱啊?
其实现代社会,竹林社也容易了!
其实,在现在这个时代,竹林社何必在竹林,他们如果只会吟诗作赋,不与东澳夕照、孔子老婆醉酒,大可通过网络去完成诗社的使命。
只在在电白同乡论坛开个竹林论坛或竹林专帖,他们就可以开社了。
你要写古体诗,可以;
你要写现代诗,无妨。
诗社定期开个论坛会议,发个主题或发个竹林诗会的召集令,让七贤各赋诗文,限时交稿,将作品发于论坛,不交稿者罚请酒三围,七贤不是疯狂吟诗作赋?
这不就是网络诗会吗?
这种诗会,上不受司马皇帝管,下不受民政局管,山涛不用担心选举嵇康当常务副社长而钟会局长因捞不到实际利益故不批准让竹林诗社群龙无首。
网上诗会,你可随时发骚吟诗;
坛中作协,君能即兴著文抒情。
这个不用经费,要经费也是电白同乡论坛管理员的事情。
这种诗会,人人很平等。
诗很好,千人点赞,你可舒眉一笑;
语不佳,百帖砸砖,我当唾面自干。
此等诗社作协,上不拜天王老子,下不跪将相胥吏,只要诗文流芳在网,你可得大快乐、大解脱。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