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高考报志愿关键是让分数“最大化” (1人在浏览)

游庠

大学一年级
注册
2014-04-19
帖子
708
反馈评分
37
点数
11
  2015年全国高考,广东高考成绩揭晓。合理的填报高考志愿,可以帮助考生规避分数被浪费的风险,实现“分数最大化”原则。
  

长安大学招办副主任王荣禄详细为家长介绍了高考报考的技巧和政策。
  分数出来要“三查”
  查《章程》、查计划、查近年录取线早准备早定位
  “填报志愿时,一些考生及家长往往等到成绩公布才开始着手报考事宜,慌乱无章,完全不知从何着手。填报志愿一定要早准备,早定位。”长安大学招办副主任王荣禄介绍,在成绩公布前,家长可以先依据孩子的高考模拟成绩、特长爱好等,对适合孩子填报的院校进行一定了解,“早准备”,“早定位”,收集招生信息,为考生志愿填报提供便利。
  收集招生信息应遵循“三查”原则:查《章程》,查当年计划,查近年录取线。先查看各个学校的《招生章程》,看自身条件有没有受到“录取规则”的限制,如“单科成绩分数限制”、“体检补充要求”、性别以及身高要求等。同时查看学校的2015年招生计划和近年录取线,依据高考成绩进行填报。
  在填报志愿时,要对招生批次、招生类别、计划性质、信息来源进行对照,反复核对信息。这些信息一般可以通过院校开放日、招生通讯或直接与各院校招生办公室电话联系,以及登录该院校网站等方式进行查询。
  平行志愿应具备三个原则: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填报志愿时,按照分数排成队,依次投放,遵循“分数最大化”原则。投档后,上一个录取批次未录取,不影响下一个批次的投档录取,如果某一批次被录取后,该考生录取结束,不会再有投档机会。因此,平行志愿填报要有顺序、有梯度,还要保底。
  讲座中,王荣禄给考生及家长提出忠告,无论是选择学校还是选择专业,都要适合学生发展,这是志愿填报的重中之重。
  填报志愿注意“四要点”
  等效性、有序性、有梯度、须保底院校志愿与专业志愿并重
  志愿填报,既要多批次兼顾,还要留心特殊类别,分数范围也要放大。现在估的分只是参考,应该多手准备,尤其是在平行志愿填报中,遵循“四要点”:等效性,有序性,有梯度,须保底。志愿填报是一次投档,而不是依次投档,这是考生及家长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某考生投档到ABCD院校的任何一个,其他志愿将同时失效,等于只填了一个,不会有投A退档后再投B这种退档再投的情况。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慎重选择,投档后被退档时,等于已经关闭了其他“教室门。”
  在填报志愿时,院校志愿与专业志愿并重。一些考生及家长会先选较好的院校,从这些好的院校中找自己喜欢的专业。王荣禄提醒考生,专业志愿相当重要,不能因为学校好就认定专业也一定好,这种做法是欠考虑的。
  对于高考平行志愿填报等诸多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王荣禄告诉考生和家长:第一是服从专业调剂,第二是规避体检受限。一些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一定不能忽视视力及其他体检要求,如果一开始就知晓有可能受限的状况,马上依据现有状况搜索可能对应的院校进行填报,以免体检受限,出现失误。
  招生章程要注意特殊要求
  “男女招生比例”、“单科要求”、“语种要求”对比自身条件再做决定
  针对今年高考政策的变化,王荣禄特别提出:2015年延续2016年的招生状况,设置了6个招生批次,一本、二本、三本和高职高专都要遵循平行志愿的填报原则,填报提前批和单设本科的时候要使用顺序志愿的思考模式。
  在填报志愿之前,一定要查看部分大学的招生章程,包括男女招生比例,单科要求,语种要求等,明晰学校的这些要求后再作考虑。此外,还要查看学校当年的招生计划和近年录取线。
  一位专程从咸阳赶来听报告的杨女士就表示,“我的孩子学习成绩不错,我之前觉得只要孩子考个一本,什么学校都不重要。今天听了王老师的讲座,突然意识到志愿填报是门大学问,不可小觑。所以我得好好研究,争取给孩子报一个最满意的学校。”
  华商报记者 杜娟 实习生 李焱
 
专家解读广东高考志愿填报 选择多了风险高了
  高考即将放榜,考生马上要填报志愿。今年平行志愿有新调整,第一平行志愿组的院校从3个调整为5个。5月26日教育部规定,高校在校生10类情况不得转学,其中包括跨学科门类的,因此高考生一次选准专业和学校显得更为重要。在此形势下,今年高考生填报志愿无疑增加一些未知数和压力。今年最稳妥的志愿填报法则是什么?如何提升求学回报率?高考志愿填报专家、未来国际CEO郭丹锐日前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就广东省内的高校情况向考生提出建议。

  今年变化

  第一志愿组扩容,选择多了风险高了

  对策:志愿要有梯度,同步填报国外高校
  郭丹锐介绍,从高考放榜到高考志愿决定,学生一般只有5天时间去准备。今年广东考生可以填报第一平行志愿组的院校从3个调整为5个,每个学校可选6个专业,也就意味着学生需要看的学校、专业数量倍增。学生若填报第一志愿组不合理,一旦被退档,第二志愿组的录取机会更加渺茫,导致直接退档到下一个批次,高考志愿填报的风险会更高。
  为了降低录取风险,学生填报志愿要有梯度。此外,还可同步填报国外高校志愿,争取国内国外选择最优的录取结果。学生本科所读院校相当重要,很多企业都要求学生本科、硕士是名校毕业,而且认为学生本科毕业院校更能体现学生的实力。因此,学生如果同步申请国内外高校,就能两方权衡,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大学就读,而不是被迫就读一般的学校、不喜欢的专业,进而影响日后就业。
  广州市招办主任林洽生也分析,第一组志愿从三个增加到五个,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填报时可以冲得更高,但到第二志愿组录取,可能只剩少数没录完的专业了。因此第一志愿组保底要保得彻底一点,“与其在第二志愿组解决,不如在第一志愿组解决”。他表示,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拉开级差,通过分析往年录取情况以及今年的新增招生情况,确定保底院校。

  省内一本学位增多 分数线或降低
  对策:预测分数须了解哪些是稀缺专业
  从今年起,广州大学所有专业整体进入重本批次招生,深圳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学院新增部分专业纳入重本招生,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和BJ理工大学珠海学院、BJ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所有专业自2015年起在省内2A批次招生。仅广州大学,今年就为广东增加了近5000个一本学位。而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也从2014年起,所有专业纳入一本招生。一本学位的增多,意味着广州学生以后升读广东省内的重点大学,分数要求可能会降低。不过,广东只有两所985院校(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这两所院校的分数线应该会维持往年优势,录取分数高居不下。
  郭丹锐认为,学生要预测学校的分数,首先要了解哪些是稀缺资源,稀缺资源专业的分数就会升高。例如BJ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的航空专业、航天专业,是国内大学较少开设的,属于教学资源稀缺的专业,今年录取分数线可能会直逼重本线。其它稀缺资源还包括广州医科大学的医学类专业、广东海洋大学的海洋类相关专业等。

  专家支招

  A
  选学校看什么?所属批次;毕业生薪酬和就业率;当地文化、经济是否有助于专业学习
  学生选校,选择同一批次院校时,首选各院校的优势专业,但不能光看学校的所属批次,也要看学校毕业生薪酬、就业率。
  例如深圳大学整体暂未纳入一本招生,但是,深圳大学毕业生薪酬名列广东省第一位,就业率也高,这是因为深圳大学得到深圳市政府大力财政支持,同时深圳大学拥有马化腾(腾讯董事长)、史玉柱(巨人集团董事长)、周海江(红豆集团董事长)等杰出校友资源能为该校校友提供很多空缺职位支持以及就业帮助,再者深圳市平均薪资也较高。因此,学生就读深圳大学,就业可能比部分重点大学还要好。
  郭丹锐认为,学生应该优先选择当地文化、历史、经济、行业发展对专业学习有帮助的院校。预备读文商类专业的学生,尤其要注意自己选择的专业,其所在的大学校区。因为文商类专业的学生应该更注重社会实践,而不是学术能力,他们最好选择金融发展比较好的大城市,这样社会实践机会更多。
  不过,如果是就读理工科的学生,首要留意的,应该是前往该行业发展较好的城市,以及留意学校所能提供的实验设备、教授资源、教授所持有的项目资源,努力在大学四年锻炼好专业技能。只要学生自身专业技术过关,就能找到工作。例如想学游艇方面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海南岛的大学,那在游艇领域所获得的研究经费支持、实验室设备配套,肯定比内陆地区的大学更多更好。

  B
  选专业看什么?是否国家重点专业;该校专业的历史;专业的培养方向
  专业选择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决定大学毕业后的前途。郭丹锐建议,选专业时可查看哪些学校的专业是国家重点专业、学校的专业历史、与之相关的专业分支是否很细等信息。
  除此之外,了解该专业的课程研究与培养方向也很重要。即使是同一所院校同一个专业的不同方向,出路也可能完全不一样,例如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就分两个方向:一个是能源与动力工程(车用发动机方向),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理论、发动机研发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后可到汽车、船舶、发动机、能源动力等相关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实验分析、运行管理、技术支持等工作;另外一个是能源与动力工程(制冷空调方向),学生将会学习到制冷与空调等专业知识,能从事大型中央空调系统的集成设计、制冷产品的研究开发等,以后可以负责大型公共建筑制冷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和系统运行管理工作,或者是空调设备的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
  郭丹锐说,学生可以通过院校网站浏览相关资讯,进行比较。但不同院校对专业简介程度是不一样的,学生可能很难对比同一档次院校同一专业课程设置、配套设施等方面有什么具体区别,最好求助专业人士。(记者 梁艳燕 通讯员 黄韵芝)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