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贡园诗会拍摄剧本 (1人在浏览)

湖海山人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06-09-25
帖子
25,094
反馈评分
766
点数
191
贡园诗会拍摄剧本

出主题音乐MV《贡园颂》
唐妍(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这一期的电视诗会节目。这期诗会的主题是贡园诗会,与荔枝有关。说到荔枝,大家一定会想起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中杨贵妃吃的荔枝,据传就是来自霞洞镇浮山脚下,沙琅江边的古贡园。时值六月,正是荔满枝头的时候,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座古老的果园,品味那一段穿越了千年的文化之旅。
01《过华清宫绝句》
作者: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02《惠州一绝》
作者: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唐妍(主持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岭南的荔枝,闻名遐迩,不少文人骚客亦不远万里,慕名而至。今日,江南“四大才子”齐聚岭南,相约同游古贡园,品荔赋诗,好不惬意。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四大才子游贡园》
本故事纯属艺术虚构,如有不妥,请指正批评。

唐伯虎(风雨同舟):霞洞贡园,果然名不虚传,荔枝佳果,也算得上是人间美味。今日我等有缘相聚,同游贡园,何不寄情山水,抒怀言志,即兴赋诗,也不枉这大好山河,盛夏时光啊。
祝枝山(苏俊):唐兄所言正合我意,刚我们在园中游玩,但见荔枝挂满枝头,蝉鸣不绝于耳。不觉诗兴大发,早已在心里默念百遍,我先吟诵一首,请大家斧正:

《霞洞荔枝吟》
红霞洞甲南州,踏遍青山更上楼。 
三万顷涛胸际涌,一千年味舌尖收。 
喜逢妃子含情笑,欲起坡公把臂游。 
风日晴和时节好,绛云飞入碧花瓯。

众人(击掌收扇):妙,妙啊!
文徵明(邓水明):这首七律描写生动,意境优美,令人赏心悦目。起句突兀气势宏大,霞洞荔枝南州无双,颔联先从空间上描写登楼所见“三万顷”之荔涛雄伟景象,照应前面的“甲南州”一语,再以“一千年”从时间角度写霞洞荔枝的悠久历史。颈联化用妃子笑和东坡的典故,刻画生动。尾联“飞”字用得精彩,化静为动,如神来之笔。我也和诗一首,请大家赐教:

《霞洞荔歌》
岭南嘉果五洲传,霞洞风情独占先。 
万顷红云空际涌,千重绿瀑日边悬。 
最怜妃子承新宠,欲效坡公作散仙。 
佳节何辞三百颗,更收余味入诗笺。

众人(拍掌称好):好,好啊!
唐伯虎(风雨同舟):这首七律和希哲的《霞洞荔枝吟》有和答之意,内容关系密切,又各自成趣。尾联再用东坡的典故,并以“余味入诗笺”一句将全诗自然收紧,使全诗在诗意中结束,更显得雅韵盎然。征明不愧是“四绝”全才。
众人:高见,高见!
文徵明(邓水明):唐兄过奖了!

(四人聊得正欢,一村姑模样的年轻女子从一棵古荔树后走出,手里挽着一个篮子,篮子里是刚摘下的新鲜红荔。众人都被她吸引了,只见她落落大方的开口说道):小女子秋香,霞洞当地上河人士,刚无意听到大家在此吟诗作对,甚感好奇。女子不才,亦作诗一首,望大家指正:

《贡园放歌》
从浮山之颠到琅江河畔
从马路头到马路尾
千百年以来
这里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在我们的脚下
就在这块土地
冼太夫人曾在这里叱咤风云
高力士曾在这里纵横驰骋
这里就是――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诞生地

当春风吹绿了浮山
当春潮涌动了琅江
浮山脚下、琅江河畔
漫山遍地的荔树
开满了伞花,流淌着蜜香
当春蝉唱响了四月
当纸鸢放飞了五月
我们迎来了火红的六月

在这多情的六月啊
琅江河水唱着动人的歌谣向着南海飞奔
浮山岭的蝴蝶扭着轻盈的翅膀双双起舞
这时
风已把马铃吹响
那舞动树枝,已把红灯笼高高挂起
这时
整个霞洞
整个贡园
在霞光的辉映下
红的发紫
红的璀灿
这不是荔映丹霞吗?
这就是电白十二景――荔映丹霞

倘徉在绿海红浪
山妹子在荔林飞快穿梭
挺起的胸脯象灯笼在不停晃动
凌空舞动的裙裾
把人生最好的美梦轻轻托起
那堆积如山的荔果
伴着一路俚歌
叫着号子,在快马加鞭中向长安飞去
地平线上,快马腾起的征尘
象横躺的惊叹号
拖得很长很长――

阳光下
一种大美,荔乡的大美 
穿透时空
把历史
把天地
挥写得淋漓尽致
这就是我们的贡园
电白人的贡园

(众人惊喜不已,纷纷击掌赞叹。)
文徵明(邓水明):此诗一气呵成,表达的感情酣畅淋漓,感人肺腑。
唐伯虎(风雨同舟):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根本无法写出感情如此丰富,入木三分的诗作。
徐祯卿(邹继海):霞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小小年纪,竟能出口成章,谈吐不凡,举手投足间诺诺大方,可见此必是卧虎藏龙之地,文化底蕴深厚。
祝枝山(苏俊):更难得的是此女子才貌双全,真乃当世之冼英也!
徐祯卿(邹继海):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方才秋香吟诗,让我深受感动,灵感不断。我亦不负天宫美意,作诗一首,送与秋香,留为纪念:

《霞洞荔枝》
又是蝉鸣果熟时,云车轻驾尚嫌迟。
霞连荔色红天际,笔遣骚情满砚池。
远客兴吟苏子句,乡音醉和紫微诗。
此缘会否年年聚,醒梦归来笑我痴。

秋香:“远客兴吟苏子句,乡音醉和紫薇诗”,小女子记住了,在此谢过!
祝枝山(苏俊):徐兄好情怀,真是妙笔生花!此诗也是我此时此刻之感慨!唐兄,我们三人都已经各自赋诗一首,班门弄斧了,请唐兄不吝赐教!
唐伯虎(风雨同舟):不敢不敢,今日霞洞一聚,感慨良多,受益匪浅!自古英雄出少年,千年古木有新枝。在古贡园,即可观史知今,也可暗识春秋。巍巍浮山,涛涛琅江,可歌可泣也!我亦赋诗一首,不负昭华:

《霞洞贡园》
古荔千秋有颂辞,传奇故事复谁知。
平生劫烬中空处,几度伤痕炼铁时。
雨后时添新绿藓,春来又发向阳枝。
浮山岭上风云过,留得丹霞伴母仪。
(待续)
 
贡园诗会拍摄剧本

唐妍(主持人)(广东话):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这一期的电视诗会节目。这期诗会的主题是贡园诗会,与荔枝有关。说到荔枝,大家一定会想起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诗中杨贵妃吃的荔枝,据传就是来自霞洞镇浮山脚下,沙琅江边的古贡园。时值六月,正是荔满枝头的时候,让我们再次走进这座古老的果园,品味那一段穿越了千年的文化之旅。
01《过华清宫绝句》(普通话)
作者: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02《惠州一绝》(普通话)
作者: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唐妍(主持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岭南的荔枝,闻名遐迩,不少文人骚客亦不远万里,慕名而至。今日,岭南“四大才子”齐聚霞洞,相约同游古贡园,品荔赋诗,好不惬意。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四大才子游贡园》
本故事纯属艺术虚构,如有不妥,请指正批评。

唐伯虎(风雨同舟):霞洞贡园,果然名不虚传,荔枝佳果,也算得上是人间极品。今日我等有缘相聚,同游贡园,何不寄情山水,抒怀言志,来一个即兴赋诗,也不枉这大时光啊。
祝枝山(苏俊):唐兄所言正合我意,刚我们在园中游玩,但见荔枝挂满枝头,蝉鸣不绝于耳。不觉诗兴大发,早已在心里默念百遍,我先吟诵一首,请大家斧正:

《霞洞荔枝吟》(广东话)
红霞洞甲南州,踏遍青山更上楼。 
三万顷涛胸际涌,一千年味舌尖收。 
喜逢妃子含情笑,欲起坡公把臂游。 
风日晴和时节好,绛云飞入碧花瓯。

众人(击掌收扇):妙,妙啊!
文徵明(邓水明):这首七律描写生动,意境优美,令人赏心悦目。起句突兀气势宏大,霞洞荔枝南州无双,颔联先从空间上描写登楼所见“三万顷”之荔涛雄伟景象,照应前面的“甲南州”一语,再以“一千年”从时间角度写霞洞荔枝的悠久历史。颈联化用妃子笑和东坡的典故,刻画生动。尾联“飞”字用得精彩,化静为动,如神来之笔。我也和诗一首,请大家赐教:

《霞洞荔歌》(广东话)
岭南嘉果五洲传,霞洞风情独占先。 
万顷红云空际涌,千重绿瀑日边悬。 
最怜妃子承新宠,欲效坡公作散仙。 
佳节何辞三百颗,更收余味入诗笺。

众人(拍掌称好):好,吟得好啊!
唐伯虎(风雨同舟):这首七律和希哲的《霞洞荔枝吟》有和答之意,内容关系密切,又各自成趣。尾联再用东坡的典故,并以“余味入诗笺”一句将全诗自然收紧,使全诗在诗意中结束,更显得雅韵盎然。征明不愧是“四绝”全才。
众人:高见,高见!
文徵明(邓水明):唐兄过奖了!

(四人聊得正欢,一村姑模样的年轻女子从一棵古荔树后走出,手里挽着一个篮子,篮子里是刚摘下的新鲜红荔。众人都被她吸引了,只见她落落大方的开口说道):小女子秋香,霞洞当地上河人士,刚无意听到大家在此吟诗作对,甚感好奇。女子不才,亦作诗一首,望大家指正:

《贡园放歌》(普通话)
从浮山之颠到琅江河畔
从马路头到马路尾
千百年以来
这里演绎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在我们的脚下
就在这块土地
冼太夫人曾在这里叱咤风云
高力士曾在这里纵横驰骋
这里就是――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诞生地

当春风吹绿了浮山
当春潮涌动了琅江
浮山脚下、琅江河畔
漫山遍地的荔树
开满了伞花,流淌着蜜香
当春蝉唱响了四月
当纸鸢放飞了五月
我们迎来了火红的六月

在这多情的六月啊
琅江河水唱着动人的歌谣向着南海飞奔
浮山岭的蝴蝶扭着轻盈的翅膀双双起舞
这时
风已把马铃吹响
那舞动树枝,已把红灯笼高高挂起
这时
整个霞洞
整个贡园
在霞光的辉映下
红的发紫
红的璀灿
这不是荔映丹霞吗?
这就是电白十二景――荔映丹霞

倘徉在绿海红浪
山妹子在荔林飞快穿梭
挺起的胸脯象灯笼在不停晃动
凌空舞动的裙裾
把人生最好的美梦轻轻托起
那堆积如山的荔果
伴着一路俚歌
叫着号子,在快马加鞭中向长安飞去
地平线上,快马腾起的征尘
象横躺的惊叹号
拖得很长很长――

阳光下
一种大美,荔乡的大美 
穿透时空
把历史
把天地
挥写得淋漓尽致
这就是我们的贡园
电白人的贡园

(众人惊喜不已,纷纷击掌赞叹。)
文徵明(邓水明):此诗一气呵成,表达的感情酣畅淋漓,感人肺腑。
唐伯虎(风雨同舟):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根本无法写出感情如此丰富,入木三分的诗作,诗歌充满感染力。
徐祯卿(邹继海):霞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小小年纪,竟能出口成章,谈吐不凡,举手投足间大方得体,可见此必是卧虎藏龙之地,文化底蕴深厚。
祝枝山(苏俊):更难得的是此女子才貌双全,真乃当世之冼英也!
秋香:大家过奖了,在霞洞贡园,有一棵千年古荔,树干已中空,历经磨难,却年年开花结果,被称为“岭南荔母”。
唐伯虎:竟有如此神奇之事?请快带路。
秋香:好的,这边请。
(荔枝树下,王业干牵着一头牛在贡园里走过。大声吟唱):

《岭南荔母》(黎歌)
根植新河水土宜,经风沐雨几多时。
开花结果成慈母,茹苦含辛育壮儿。
岁月沧桑留老骨,精神焕发展英姿。
掏空五脏存仙气,古荔名园万象奇。

唐伯虎:秋香,这是何人唱歌?是何意思?
秋香:这叫唱诗,用的我们当地一种方言黎话来唱,意思就是写那棵千年荔枝树的。用普通话说就是:

《岭南荔母》(普通话)
根植新河水土宜,经风沐雨几多时。
开花结果成慈母,茹苦含辛育壮儿。
岁月沧桑留老骨,精神焕发展英姿。
掏空五脏存仙气,古荔名园万象奇。


徐祯卿(邹继海):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方才秋香吟诗,让我深受感动,灵感不断。在此又听到如此淳朴无华却又内涵丰富的民谣,心中不禁暗暗称奇。

《霞洞贡园诗会》(广东话)
作者:崔益金
荔红时节俚歌扬,聚会新河好地方。
秀丽贡园呈画卷,文明古镇迈康庄。
联坛荟萃千花放,霞洞繁荣百业昌。
墨客台中吟妙句,浮山脚下果飘香。

《霞洞贡园咏荔》(广东话)
作者:罗兆兴
秦时风骨汉时姿,丽质天生粉不施。
叶耸浮山千尺嶂,根盘琅水百重陂。(bei)
早春蝶舞花如梦,盛夏蝉鸣果满枝。
一片冰心霞帔(pei)里,贵妃知后子瞻知。


唐伯虎:徐庶说过:民谣所唱所指,往往是民心所向。得民心者,得天意。(大声叫喊:)这位大叔,请你过来一下。在下有事请教!
王业干:先生,有何吩咐?
唐伯虎:刚才所唱民谣,是何人所作?
王业干:哦,《岭南荔母》是我作的。其余两首为崔益金和罗兆兴所作。
唐伯虎:真没想到大叔的诗词写得这么好!
王业干:这不算什么,霞洞历史悠久,英才辈出。更有浮山诗社,经常举办各种诗会活动,我也深受感染,乱写几句罢了。你们是?
祝枝山(苏俊):大叔,我们四人今日路过此地,特来看看你唱的岭南荔母。
王业干:哦,我要放牛去了,就不打扰你们的雅兴了!
唐伯虎:好的,你慢走。

四人来到岭南荔母树下。
徐祯卿(邹继海):今天所见所闻,真让我大开眼界。我也赋诗一首,赠与秋香:

《霞洞荔枝》(广东话)
又是蝉鸣果熟时,云车轻驾尚嫌迟。
霞连荔色红天际,笔遣骚情满砚池。
远客兴吟苏子句,乡音醉和紫微诗。
此缘会否年年聚,醒梦归来笑我痴。

秋香:“远客兴吟苏子句,乡音醉和紫薇诗”,这句写得真巧,小女子记住了,在此谢过!
祝枝山(苏俊):徐兄好情怀,真是妙笔生花!此诗也是我此时此刻之感慨!唐兄,我们三人都已经各自赋诗一首,班门弄斧了,请唐兄也来一首吧!
唐伯虎(风雨同舟):不敢不敢,今日霞洞一聚,感慨良多,受益匪浅!自古英雄出少年,千年古木有新枝。在古贡园,即可观史知今,也可洞识春秋。巍巍浮山,涛涛琅江,可歌可泣也!我亦赋诗一首,望大家指正:

《霞洞贡园》(广东话)
古荔千秋有颂辞,传奇故事复谁知。
平生劫烬中空处,几度伤痕炼铁时。
雨后时添新绿藓,春来又发向阳枝。
浮山岭上风云过,留得丹霞伴母仪。

唐妍(主持人)(广东话):今日四大才子齐聚贡园,即兴赋诗,展现了中华诗词文化,语言文化的无限魅力。霞洞诗会,创意的融合了荔枝和诗词文化,必定会为千古佳话。好了,这期诗会节目就到这里,希望你喜欢,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