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也说对联中的“平仄” (2人在浏览)

春诗

研究生
注册
2009-10-15
帖子
1,162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现在普通话的二声,在对联规则里,可以是平,也可以是仄,只需要一次设定!
这么说,平仄本身就没有意义!
在四川话、湖南话里平仄还有点意义,在普通话里已经没有意义。
何况,在粤语中,如“德”字就是很强的仄音,在普通话里却是平音。怎样论?
你们洋洋自得的所谓“知识”是什么咚咚?
自问一下吧!
 
不要在无谓的规则里浪费能量!
甚至局限死自己的大脑。
 
QUOTE(春诗 @ 2013年11月08日 Friday, 11:33 PM)
现在普通话的二声,在对联规则里,可以是平,也可以是仄,只需要一次设定!
这么说,平仄本身就没有意义!
在四川话、湖南话里平仄还有点意义,在普通话里已经没有意义。
何况,在粤语中,如“德”字就是很强的仄音,在普通话里却是平音。怎样论?
你们洋洋自得的所谓“知识”是什么咚咚?
自问一下吧!
[snapback]3595703[/snapback]​



作对联应首先声明,到底是用古韵还是用新韵。

弄懂古入声,比如“德”字,对于摸清格律诗无疑是一定意义的。

弄懂古入声,在研究中国语言流变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因此,弄清平仄,无疑是有意义的。

因此,请问楼主,你洋洋自得的所谓“知识”是什么咚咚?

自问一下吧!
 
楼主之言差矣。
平仄是汉语独有的,善用之使诗联具有音乐美。
 
QUOTE(湖海山人 @ 2013年11月09日 Saturday, 02:37 PM)
楼主之言差矣。
平仄是汉语独有的,善用之使诗联具有音乐美。
[snapback]3595809[/snapback]​


不见得,有学者指出,现代普通话无平仄,或者平仄不分。

至少,我觉得是没有什么分的。

现在的普通话第二声说是现在是平音,古代是仄音,你读一下看!

古代怎样读,可能你根本就不知!!
 
QUOTE(湖海山人 @ 2013年11月09日 Saturday, 02:37 PM)
楼主之言差矣。
平仄是汉语独有的,善用之使诗联具有音乐美。
[snapback]3595809[/snapback]​


音乐美?
自以为是吧!


有个谁就更加好笑,出书说波是不存在的,那么没有电磁波,我们怎样收看电视?
 
QUOTE(湖海山人 @ 2013年11月09日 Saturday, 02:37 PM)
楼主之言差矣。
平仄是汉语独有的,善用之使诗联具有音乐美。
[snapback]3595809[/snapback]​


如果平仄真的有用,我们开口就感觉了!
往往是,慢慢想去拼音,才比划出!
这些反动的条框到底有多危害?

一个失学儿童的话:“宁可睡地板,吃发霉的面包,也不回学校!”为什么?教坏脑!
 
楼主惨矣,,群起而殴之
 
QUOTE(初恋留步 @ 2013年11月09日 Saturday, 03:11 PM)
楼主惨矣,,群起而殴之
[snapback]3595818[/snapback]​


没办法,真理就是如此?
 
你看中国古诗和民谣,从未有平声与仄声通押的,为什么?
读起来效果是不一样的。
到隋唐时,平仄理论有相关的学术著作出现,平仄理论高度成熟,中国的近体诗大行于世,其中的对粘就充分运用汉语的平仄规律。
但是你看产生远在春秋以前产生的《诗经》中的押韵,绝对是平声押平声,仄声押仄声,绝不会弄混的。
你可想想《关睢》和《蒹葭》。其中《蒹葭》第一二节押平声仄,第三节押仄声韵。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地方.
  蒹葭凄凄,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b.


你不用普通话(今四声),就用电白黎话(老四声)读电白的民谣,你会发现,平声和仄声是不能通押,平仄通押是不美的。

你试电白的民谣吧。

坡叫吱

坡叫吱,
飞起天。
天又高,
土(tell)又矮,
飞落小深架箩投(林投)尾。

注:
1.坡叫吱,方言鸟名,即云雀。
2.深架,村名,在旦场镇红花园村委会。

分析:全谣五句两韵,先以“吱”和“天”同押平声“i”,再以“矮”和“尾”押“oi”韵仄声。

你再想想电白童谣中的那个《甘暴落》,一定是平押平,仄押仄。

现代诗歌则平仄通押,其音乐性和古人的诗联要求是有距离的。
 
上联:据说,听说,传说!

下联:朋友,亲戚,同学!

横批:谣翻中国

这个咋样
 
QUOTE(春诗 @ 2013年11月08日 Friday, 11:33 PM)
现在普通话的二声,在对联规则里,可以是平,也可以是仄,只需要一次设定!
这么说,平仄本身就没有意义!
在四川话、湖南话里平仄还有点意义,在普通话里已经没有意义。
何况,在粤语中,如“德”字就是很强的仄音,在普通话里却是平音。怎样论?
你们洋洋自得的所谓“知识”是什么咚咚?
自问一下吧!
[snapback]3595703[/snapback]​


基本赞同楼主观点!

对联一种文学形式,言简意赅,可状物,可言志,可抒情,可给人以美的享受。

对联的基本特点是由两句话组成,字数相等、句式相称、词类相当、结构相应、内容相关。并不复杂。至于平仄,也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复杂,正如楼主所言,数量占一大批的入声读音已从现代汉语拼音中剔除,千真万确的名存实亡,而且半数归入平声,如果今人做诗仍食古不化,拿它入律,并以此作为所谓的知识来炫耀,则恰恰是无知之表现!

关于平仄,有顺口溜述是这样说的:一声二声是平,三声四声曰仄。上句用仄结尾,下联用平作结。三平三仄来结尾 对联忌讳不可用。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这里的一声二声指现代汉语的阴平阳平,三声四声指现代汉语的上声去声;上联用仄声(三声四声)结尾,下联用平声(一声二声)结尾;结尾三字忌讳都用平声或仄声;逢处于偶数位和结尾字的平仄必须相对。

古人写文章是竖着书写的,并且是按照自右向左的顺序,对联也是。 所以上联应该在右边,下联在左边,这是常识。如果一味钻进韵律棘丛,拘泥于无谓的平仄实在不值,甚而可叹。
 
这是真正的“谈天”----(天有多厚?)
cx.gif
 
QUOTE(春诗 @ 2013年11月09日 Saturday, 02:56 PM)
如果平仄真的有用,我们开口就感觉了!
往往是,慢慢想去拼音,才比划出!
这些反动的条框到底有多危害?

一个失学儿童的话:“宁可睡地板,吃发霉的面包,也不回学校!”为什么?教坏脑!
[snapback]3595813[/snapback]​




QUOTE(李樵夫 @ 2013年11月09日 Saturday, 10:43 PM)
基本赞同楼主观点!

对联一种文学形式,言简意赅,可状物,可言志,可抒情,可给人以美的享受。

对联的基本特点是由两句话组成,字数相等、句式相称、词类相当、结构相应、内容相关。并不复杂。至于平仄,也不像某些人说的那样复杂,正如楼主所言,数量占一大批的入声读音已从现代汉语拼音中剔除,千真万确的名存实亡,而且半数归入平声,如果今人做诗仍食古不化,拿它入律,并以此作为所谓的知识来炫耀,则恰恰是无知之表现!

关于平仄,有顺口溜述是这样说的:一声二声是平,三声四声曰仄。上句用仄结尾,下联用平作结。三平三仄来结尾 对联忌讳不可用。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这里的一声二声指现代汉语的阴平阳平,三声四声指现代汉语的上声去声;上联用仄声(三声四声)结尾,下联用平声(一声二声)结尾;结尾三字忌讳都用平声或仄声;逢处于偶数位和结尾字的平仄必须相对。

古人写文章是竖着书写的,并且是按照自右向左的顺序,对联也是。 所以上联应该在右边,下联在左边,这是常识。如果一味钻进韵律棘丛,拘泥于无谓的平仄实在不值,甚而可叹。
[snapback]3595936[/snapback]​


ha.gif
cx.gif
smile.gif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
 
不玩下怎么知道自己有水平呢?呵呵。。其实要说有多复杂,大概也不至于,只是别人没那么投入吧。
dt.gif
cx.gif
 
QUOTE(春诗 @ 2013年11月08日 Friday, 11:33 PM)
现在普通话的二声,在对联规则里,可以是平,也可以是仄,只需要一次设定!
这么说,平仄本身就没有意义!
在四川话、湖南话里平仄还有点意义,在普通话里已经没有意义。
何况,在粤语中,如“德”字就是很强的仄音,在普通话里却是平音。怎样论?
你们洋洋自得的所谓“知识”是什么咚咚?
自问一下吧!
[snapback]3595703[/snapback]​


face3.gif
face3.gif
face3.gif
 
行行出状元,小小的平仄之术,相信是小伎俩了。就好象某人说,对了一条联挣了几百块,跑到论坛来炫耀,交警门口的九八,一天大概都可以挣几百,可能他们没读过书,读书多不反动,但整天出来显就有点搞笑了。
 
QUOTE(叁0如狼 @ 2013年11月09日 Saturday, 11:00 PM)
ha.gif
cx.gif
smile.gif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
[snapback]3595942[/snapback]​


俺顶楼主的原因是支持他没必要拘泥于繁琐且僵化的所谓格律,应该简化为用现代汉语中的四个声调去辨别平仄音这个观点。普通话的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通俗叫第“一”声(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叫第“二”声(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叫第“三”声(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叫第“四”声。
平是一二声,平音字就是一二声的字,仄是三四声,仄音字是三四声的字。

另外。我寻极都未发现“入声”两字!
 
QUOTE(李樵夫 @ 2013年11月10日 Sunday, 12:14 AM)
俺顶楼主的原因是支持他没必要拘泥于繁琐且僵化的所谓格律,应该简化为用现代汉语中的四个声调去辨别平仄音这个观点。普通话的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通俗叫第“一”声(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叫第“二”声(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叫第“三”声(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叫第“四”声。
平是一二声,平音字就是一二声的字,仄是三四声,仄音字是三四声的字。

另外。我寻极都未发现“入声”两字!
[snapback]3595958[/snapback]​


有入声就不叫普通话了,那是当初挞子们在紫禁城想学汉语,但口齿不伶俐,学得他妈都认不得,将灿烂的中华文化以简化繁了,最不幸的是,现在这些挞子普通话居然还变成了现在的所谓国语,以至变成只有四声,如此如此吧,放下语文很久了。。。
 
一天到晚,纠缠这些东西干嘛。一句话,内容大于形式,但无规矩就不成方圆。

所谓诗词对联这些东西,都是小众的玩意,会玩不说明你高深渊博,跟下棋,喝茶,没啥两样,玩法不同而已。

像一些所谓“大师”,讲个话语焉不详,词不达意,写个东西无病呻吟,不知所云,玩玩就好,当真则贻笑大方了。
 
我个人观点,不中听的就算了,不至于如此激烈讨论。
同时,他人的观点,我不中听,也不再反映。
一些话,怕说不准,以后还是少说,或者不说了。
 
QUOTE(春诗 @ 2013年11月10日 Sunday, 10:52 AM)
我个人观点,不中听的就算了,不至于如此激烈讨论。
同时,他人的观点,我不中听,也不再反映。
一些话,怕说不准,以后还是少说,或者不说了。
[snapback]3596031[/snapback]​


怕死就不要上论坛来。
也不见得几个人对你怎样,大家似都是就事论事而已。
老实说,我看你的言论觉得你很可悲,不懂还装懂。
 
QUOTE(李樵夫 @ 2013年11月10日 Sunday, 12:14 AM)
俺顶楼主的原因是支持他没必要拘泥于繁琐且僵化的所谓格律,应该简化为用现代汉语中的四个声调去辨别平仄音这个观点。普通话的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通俗叫第“一”声(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叫第“二”声(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叫第“三”声(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叫第“四”声。
平是一二声,平音字就是一二声的字,仄是三四声,仄音字是三四声的字。

另外。我寻极都未发现“入声”两字!
[snapback]3595958[/snapback]​


你不会电白黎话是不是?
电白黎话就是标准的老四声,平入去入皆有。
入声字,存在于老四声中,后来被满族的“普通话”所消灭,据语言学的导师说五百个字转为今音普通话平声了。

用黎话读这些字就知道了:
德宅菊竹国郭足福泽,这些就是常用的入声字。
 
QUOTE(初恋留步 @ 2013年11月09日 Saturday, 05:06 PM)
上联:据说,听说,传说!

下联:朋友,亲戚,同学!

横批:谣翻中国

这个咋样
[snapback]3595850[/snapback]​


狗屎一堆。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