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熊猫去了李敖来了(转) (1人在浏览)

№绿豆冰≯←

死肥仔!
荣誉会员
注册
2004-08-28
帖子
21,980
反馈评分
1
点数
61
熊猫去了李敖来了

说李敖,当然最合适的时间是周末,因为他上社会新闻的频率奇高。粗略的看过李敖生平简介,也大致看过他几本书,对他印象谈不上好,大约他就是一个玩家角色。李敖喜欢玩的有两种,一为政治,一为女人。女人,李敖说过一句名言――“年以六九,不再六九”。年岁不饶人,即使是千里马,老骥伏枥,也只能是志在千里,而不能驰骋千里了。还好,还有政治可以玩。李敖晚年进“立法院”之后,给中国政坛添了一段佳话,虽然,更多是以笑话的形式。

熊猫就要送给台湾同胞了,官方的说法是会让台湾的小朋友很开心――这是实话。李敖要来了,河蚌的说法是会让大陆的学生朋友很开心――这也是实话。熊猫和李敖都是和统一相关的,不同的是,熊猫更具象征意义,而李敖更具现实价值。论上镜率,李敖大约也不输给熊猫;而同样,李敖这种人,也快要灭绝了。李敖给人的印象是刻薄的、犀利的,但我总感觉他人很憨厚、很单纯,就如大熊猫一样。

任性,是说小孩子的,人如果在成年后仍然很任性,无论可爱还是可恨,至少是非常特别的。决定其可爱与可爱的关键,在于其性情究竟是如何。如果性情残暴乖戾,那任性当然是可憎的;还好,李敖不是,所以,他可爱。坐牢,对很多人是可以用来证明其可恨的;但是,对他,却只是证明了可爱。做过牢之后,仍然口没遮拦,则更是可爱之极了。他骂国民党是王八蛋,国民党打他屁股,打完了,他接着骂,这次,是民进党。这样的人,不是个任性的孩子又是什么?

提起李敖,很多人会想到鲁迅。一样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一样的有过用文字抗击国民党政府的历史。但两人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文字且不说,鲁迅思想远比李敖深刻而清醒。鲁迅的文字和精神,可以教育人;因为,那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东西。鲁迅的抗争,有种知其不可为而为的献身精神。李敖不同,他是个孩子,他的文字和思想华丽而又兼具天真烂漫。李敖的抗争,则纯粹是赌气的任性行为。赌气,这里不是贬义词,如果你胸中那口是正气,那敢于去赌,是值得骄傲的。李敖不能教育别人,但是他可以感召别人。我尊重鲁迅,但我欣赏李敖。

鲁迅没坐过牢,李敖坐过,这说明不了太多问题,因为环境不同;但是却可以些微证明上面所说的两人处事原动力的差异。李敖爱国,想都没想就爱了。鲁迅也爱国,深思熟虑后爱了。深思熟虑后的爱更坚定,但想都没想的爱更狂热。狂热,一般不能持久。任性的孩子总会长大,李敖的可爱在于,他始终保持着童心,他是个至情至性的人。不计伤害,不惜代价,爱就爱了,这种爱很脆弱,惟其脆弱,李敖的持久就更让人惊叹。与鲁迅的兼具智慧和聪明不同;他不缺乏智慧,但是他实在不够聪明。还好,对一个智者来说,有时候,他不需要聪明。

书我宁愿看鲁迅的,演说自然是听李敖的。我更相信鲁迅的话,但我愿意和李敖说话。鲁迅是中国文化里的正餐,而李敖是点心。李敖估计会说很多,但他说了什么不重要,也不必当真,虽然他总是把自己看成思想家。我们所要做的,是欣赏世界上这种至情至性的存在,难得一见的性情中人。有些植物,我们喜欢吃它的果实;另外一些,我们只是喜欢看它生长的过程。

2005年有两件值得庆贺的事情,熊猫去了台湾,而李敖来了。
 
X想叫人加精给你吗?
 
恩!!不错
 
喜欢李敖
他谁都敢骂
佩服~
 
我个F写过里敖,讲得好好笑的,然后我发卑李敖,激死凇9哈哈,记得谙档缡佣冉玻骸扒耙徽笥懈鐾友发了篇文章给我说我老糊涂了,其实我本人不觉得我是这样,可是别人怎么看我,我没办法,哈哈哈……”



老糊涂李敖
--------------------------------------------------------------------------------



4月的最后一天,如常看《李敖有话说》,又谈及美国台湾军备军购,老生常谈。临了,李敖说他的文字造诣出神入化似乎无人能及,如此登峰造极的自夸,听得别扭,似乎他还没有任何文学奖项垂青的记录,否则不知道还要说出什么大话来。

文字造诣不等于文学造诣,李敖敢说敢当和文字造诣没什么注定的瓜葛。人说他是个文学顽童,我倒觉得他是个专业的文献学者和一个大器晚成的传媒人:他擅长引经据典来组织杂文,又一手包办《李敖有话说》Talk Show节目从而尽情作秀。

“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这是文字造诣;语文课本里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象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这是文字造诣。泱泱大国千年历史,文学造诣、文字造诣另人艳羡的巨匠数不胜数,实在还轮不到李敖先生在全球华人面前王婆卖瓜,连他一个正义的政治评论家的形象也快要诋毁。

随后在GOOGLE搜索“李敖”,约374,000项查询结果,可以直接看到的关于李敖,“李氏文笔自成一家,自誉为百年来中国人写白话文翘楚。发表著作上百余种,以评论性文章最脍炙人口”。西方传媒更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

李敖网站 http://64.77.54.18/ )包括个人电子报、著作列表、有关他参选的新闻、关于国民党和民进党的分析和文集,可惜该网页无法显示。

“中国文化界的一位奇人,现居台湾,生平以嬉笑怒骂为己任,而且确有深厚的学问护身。自称文章天下第一,狂妄至极,但越读他的文章越觉得狂得有理,而且狂得可爱”。
(宇慧 http://www.white-collar.net/01-author/l/04-li_ao/li_ao.htm ; 29/04/2005浏览)

“那些史实,值得我们最大的重视”
(李敖:莎士比亚是 http://www.white-collar.net/01-author/l/04-li_ao/003.htm ; 29/04/2005浏览)

“整部小说过于注重了考据小节,而忽视了情节的展开和大场面的开拓。”

“虽然作品中对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描写比较本真,但人物的长篇对话像背台词,平铺直叙,结构单调,小说的叙述功力显得不高明,而对于写作来说极为困难而又最显功力的细节十分少见。”

“那么,以往获得过诺奖提名的中国作家有多少王宁教授开出如下近20人的不完全名单:鲁迅、闻一多、林语堂、梁实秋、巴金、艾青、王蒙、老舍、沈从文、冰心、北岛、刘心武、汪曾祺、顾城、杨炼、高行健、莫言、李锐……其中艾青、北岛、沈从文、老舍都曾经闯入最后一轮,即成为前5位角逐者之一。李敖与这些人比,如何?”
(2000年4月16日 北京晨报 李敖能获诺贝尔奖吗? http://www.white-collar.net/wx_wxf/wxf04/163.htm ; 29/04/2005浏览)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我此番也“引经据典”的来多层面了解了一下这个老顽童、老糊涂李敖,《李敖有话说》真正可谓一本现代的狂人日记,自己给自己贴金日日发生。尽管他拿出了很多宝贵的历史文献,呈现了无数的史实,用文字给无数人脑袋上拍砖,可他用“用眼睛看的,信一半;用手摸的,信四分之三;用耳朵听的,信不信由你,这都是床下所讲。上了床我全信”这样的段子来证明自己在文字方面具备过人的本领,究竟还是弱,无法使我信服。幸好他还只知道文字造诣而不是文学巨匠,否则真要笑掉牙。

李敖博学人所共识会,也值得钦佩,但作为一个学者,狂妄乃一柄双刃剑。我相信很多7旬的老学者通常都是要读经的,他们深刻的明白作为一个优秀的中国学者,含蓄为人、狂妄求学仍然是两种必须的品质;而李敖取悦西方关注渐成顽疾,以前还仅仅拿自己的学问作秀,现在则为老不尊。“语不惊人誓不休”,我理解此句的传统理念和美好方面应该是说,在喧嚣的杂议中给于掷地有声地话语方显学问深奥、学者尊严,李敖口无遮拦,甚至把自己小儿在家中所讲的“小JJ”也拿来节目中用且大讲特讲左右引用,有碍视听。节目还是节目,节目终究可以娱乐大众,不是言论我们可以当作评书听,而那个尖锐的、正义的、深刻的批评家却渐行渐远,活生生给捧杀,只剩下一个老糊涂李敖了。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