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五一”节是劳动者争取合法权益保障的纪念日! (1人在浏览)

李樵夫

荣誉会员
荣誉会员
注册
2011-08-16
帖子
2,644
反馈评分
2
点数
0
从五一国际劳动节的起源来看,“五一”是劳动者争取合法权益保障的纪念日。19世纪80年代,美国工人拿着糊口的工资,每天却需要工作14至16个小时,有的达到18个小时;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1886年5月1日,美国2万多个企业的35万工人举行停产大罢工,并得到了全球工人的响应与声援。一般人认为,工人因此争取到了合适的休息时间,保障了工人的健康权益,也即人权的伟大胜利。实际上,这里面也有一个经济利益的问题。

五一节的起源说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是存在的,但可以通过制度设计去调适。而否认这种剥削,意图不建立劳动者权益保障机制,把劳动者完全置于市场交易的商品化地位,则是对劳动者的无耻欺骗。





举一个例子,一个工厂各生产环节同时运营需要100个工人参与的话,假如每班次工作时间为12小时,则至少需要聘用200名工人,每班次缩短为8小时的话,则需要聘用300名工人,再缩短为6小时的话,就需要400名工人。以6小时台班计,如果每名工人每周可以享有二个工休日,这个工厂又需要长年运转的话,应当聘用560名工人。


从这个试举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工时和工休对劳动者不仅是健康利益,更体现在经济利益方面。在工人不享受休假日、台班工时12小时,工人每周享有二天休假、台班工时6小时的二种情况下,后者是前者用工量的2.8倍。这个数据差别,不仅仅意味着工人劳动时间的大幅减少,更意味着就业岗位供给量的大幅增加;还意味着因岗位需求增加带来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为劳动者争取合理报酬提供了市场促进机制。


前二年,中国不少地区的企业出现了“用工荒”,许多企业被迫成倍加薪抢招工人。这里面没有什么政策效应,关键是劳动力供求市场关系发生了逆转。


经济发展规模是影响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客观基础,但社会制度性安排与机制性设计,对劳动力供求关系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除前述的劳动工时、休假等制度性作用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法定工作年龄设计,也是二大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延迟退休年龄必然会相应增加劳动力供给量,从而改变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形成对劳动者不利的就业环境;而完善的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医疗保险等社会机制,可以赋予就业者的市场议价能力,并确保法定退休年龄能够落到实处。否则,没有生活保障的人群,只能被迫为“三餐饭”打工;没有生活来源的老人,就没有退休生活可言。


明白了上述利害关系,在延迟退休年龄问题上,我们就应该放宽视角认识其中的利弊。现在有二种舆论思潮在推动延迟退休年龄的出台。一个是养老金缺口问题,有一个说法是2012年至2020年的养老金缺口总额1.8亿,但这不算是什么大问题,平均每年不到0.25亿的缺口,仅国有商业银行每年就赚了1万亿,银行的钱都是从国民储蓄的利息差中赚取的,回馈一部分补充养老基金是完全合理的。


另一个说法就是老年化问题,这其中存在很多悖论。一方面说,就业压力大,每年有近千万的新增就业人口,另一方面在操心老年化问题;现行政策你究竟顾哪一个?我想,是否需要延迟退休,还是留给后来人根据实际需要来决定。一方面,大量农民工没有享受到法定工作时间和法定节假日的正当待遇,又在讨论农民进入城市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继续以牺牲劳动者利益来满足低水平保障的企业用工需求。一方面,反复讨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话题,另一方面在人为设置阻碍劳动力提高市场议价能力的体制屏障。一方面,在讨论经济转型对劳动力素质的新要求,另一方面把低素质劳动力人口滞留在就业岗位上。等等吧。这说明在体制改革问题上,基本上各打各的锣,各唱各的戏。


人口老年化,对于中国来说是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我认为,对经济发展总量肯定有一定的影响,但还不至于闹到经济衰退的地步。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现代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完全可以通过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手段改造传统产业,释放出大量劳动力;如富士康引进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计划,农业规模经营推动的人口转移趋势。现在应该引起产业界重视的是,如何追赶上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发展潮流,抢占高新产业制高点。中国能否崛起,不在于传统产业上的盲目追赶,现在要的质量、不是数量,而是体现在工业“代际”跨越过程中,能否与世界先进水平齐头并进,甚至走在前列。把眼光盯在延长“人口红利”的经济发展模式上,是没有出路的。

其次,勤俭节约、勤劳肯干的民族传统,及其饮食、生活习惯,决定了中国生活类服务的第三产业不会像西方国家那么发达。劳作不休、发挥余热也是中国老年人特有的价值观念,大量家政、家务类的劳动,都将由退休赋闲人口所承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们的付出为年轻人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支持和帮助,因此退而不休的中国老年人,不是社会的负担,只不过不创造统计报表中的GDP。


GDP增速下降是早晚的事,中国当前的经济问题,除了产业制造领域质量、效益总体不高之外,资本市场与资产泡沫化是个重大隐患。商业贷款、特别是民间贷款的高利息,使实体经济承担了过大的融资成本,离开了一定的经济增速和物价上涨支持,实体经济无以为继。资本过度挤占产业利润和民生利益,是暴富与贫困同时并存的根源之一,也是内需不振、实体艰难的根源之一。但这不是牺牲劳动者利益维持落后产能存在与扩张的理由,而且也无济于事。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经济结构调整、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还是从提高劳动者待遇与保障等角度来看,延迟退休的做法,无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而且,对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更是一种制度性倒退。
 
劳动者权益保障,已是制度性倒退。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