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全球债务危机中的中国经济 (1人在浏览)

yake

博士生
注册
2009-11-15
帖子
1,404
反馈评分
30
点数
71
所在地
香港
2011年正在过去,这也是繁荣幻相开始破灭的一年。

恍如一夜之间,世界经济又回到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时刻的峭壁边缘:美国主权评级被降、全球股市大幅跳水、欧元债务危机连绵不断、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当人们对于二次探底疑虑在近两年的经济复苏情绪中逐渐淡化之际,近期市场的诸多下挫则告诉我们另一个真相:新一轮公共债务危机正在来袭。

无论美国债务上限之争,还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抑或中国的地方债务隐忧,都在昭示未来去杠杆化仍在进行,这对中国来说冲击几何?持续了三十年高于8%的高速增长,看似成功避免了08年金融危机冲击,当下中国经济似乎运行良好,但这样很可能也只是另一种幻觉。英国《金融时报》2011中国高峰论坛将于11月16日在上海举行,邀请韦森、潘石屹、陈晓、胡祖六等各位经济学家和业界领袖盘点中国经济与转型。

从最新宏观经济数据而言,通胀势头开始有所放缓。对比今年7月6.5%达到三年以来高点之后, 10月全国CPI同比上涨5.5% ,创5个月新低。于此同时,经济放缓的征兆开始显现。从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来看,中国官方最新10月数据则低于市场预期,仅为50.4%,不仅低于上月,而且已经逼近50%的临界水平――低于这一水平,往往意味着经济活动处于低迷状态。

这一次全球性衰退中,中国经济是否继续独善其身?

无论公开还是私下,经济学家们开始在争议中国经济着陆,目前看来焦点在于着陆方式以及着陆时间。那么追问,硬着陆的标准何在?

我们先来听听一直唱衰的“末日博士”鲁比尼的观点,他曾经在上海指出认为针对中国经济情况,如果年均GDP增长低于8%,通货膨胀持续一年高于5%,则被认为出现了“硬着陆”。

8%为什么重要,不仅在于它代表的官方追求的就业水平,更暗示出中国经济增长报酬率的分解点。不少学者已经提出,当前中国潜在增速已经下移,当以投资驱动的经济模式一旦面临减速带来的诸多冲击,表面的稳健结构很可能不再稳定。

过度投资必然导致泡沫,这一定律在中国却甚少应者。鲁比尼惊呼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如同中国这样,每年把一半的GDP用于再投资。这一模式将导致三大不良结果:不断增加的银行不良贷款、巨大的公共债务以及多个行业的产能过剩――最终的结局在于,未来的不良贷款和公共债务将导致经济放缓,中国政府如不能对投资过度、高通胀率推行有效的改革措施,那么中国在2013年后“硬着陆”的可能性将增加至40%。

中国经济学家夏斌与鲁比尼的对话中表示,观察经济放缓后是否“硬着陆”看两条标准:“一是否直接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二是是否直接影响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然而,公共债务不仅对于金融市场是沉重打击,同时对于中国的系统性风险影响不可小觑。

根据国家审计署2011年数据显示,全国省市县三级政府债务总额为10.7万亿元,占2010年GDP比重为27%。这一口径低于不少经济学家预测,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王志浩估测,中国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公共债务总和约占GDP的70%;鲁比尼则称中国公共领域债务总和可能会接近GDP80%。
无数金融危机以及研究已经明确指出,过度举债必然导致信贷崩溃。根据800年金融危机历史数据,哈佛大学教授肯尼思•罗格夫等人研究指出,国家、银行、个人和企业在好年景时总是一再过度负债,而不考虑衰退不可避免来临时会出现什么风险。更进一步看,对比私人债务,政府和政府担保债务往往问题更大,往往也是金融危机的幕后主角――因为他们往往具备超额信用的,可以累积到规模很大而且长期无须经受市场检验,结果导致这类债务通常缺乏必要担保而又较为隐蔽,很可能达到 “债务忍无可忍”的临界点。

近日意大利十年国债息差飙升到超过7%的历史高位,则惊悚地向我们揭示:国债并非万无一失,公共债务危机近在咫尺。根据肯尼思•罗格夫等人认为,在固有监管之下,很难避免债务危机,错误难以避免。

解决思路何在?除了强调公共债务透明之外,更为务实的态度在于承认旧有估值准则不再适用。换而言之,以政府信用获得低廉融资的时代已经开始过去。当前的格局,正如18世纪的哲学家所言,这是一个重估一切价值的时代。

FT中文网财经评论员 徐瑾
 
现在的中国有些像三国时期的刘璋的蜀国和民国时期的中国。积极解决了外部问题则国内许多问题可以缓解许多。消极防守则越守越守不住,“进攻是最好的防守”,政治、经济、球场博弈皆如此。张鲁、曹操、刘备、东吴皆威胁刘璋;刘璋的维稳而求全则累死三军。现在各企业的财阀如同民国的军阀,并非反清是为了民主共和而是为了自己称帝。如果不是辛亥百年还真忘记有一面历史的镜子。人民生活水平越高越需要民主,生产力越发展觉得民主不足且社会束缚太大。各国都在依靠外部解套而中国仍然试图内部脱套。殊不知,在向外国没得可学之际,自己无石头可摸的状态下,充分利用各国解套之际也正是中国解套之时。中国经济的强盛并未形成能中国意识形态的强盛――良好经济基础并未决定出良好的上层建筑。不会利用现在对方弱势的机遇则必定是我方自己弱智而使成果贬值。
 
未来二十年中国难以摆脱经济衰退的噩梦。地产吸干了国民经济的血液,财富集中在少部分人的手里。高昂的租金和运费进一步生产和流通成本,物价高涨,而民众手上没钱,内需进一步压缩,最终就是经济危机的发生。估计二十年都无法消化过度发行的货币。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