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ianbai.wiki(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为什么孙立人将军活埋1200日军? (1人在浏览)

过江龙

学前班
注册
2006-06-02
帖子
39
反馈评分
0
点数
0
  为什么孙立人将军活埋1200日军?


  活埋日军1200人的中国将领孙立人(1900-1990),抗日名将,字仲伦,安徽庐江人。192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同年赴美留学,就读于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1924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后又考入弗吉尼亚西点军校,攻读军事。1927年毕业,应邀游历欧洲,考察英、德、法、日等国军事。1928年回国,在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任中尉队长。1930年入陆海空军总司令部侍卫总队任上校副总队长。1932年调财政部税警总团任第二支队上校司令兼第4团团长。

  1942年2月,中国组成远征军,下辖第5军、第6军和第66军。4月,孙立人率新38师于抵达缅甸,参加曼德勒会战。4月17日,西线英军步兵第1师及装甲第7旅被日军包围于仁安羌,粮尽弹缺,水源断绝,陷于绝境。孙立人奉史迪威之命亲率113团星夜驰援,18日凌晨向日军发起猛烈攻击,至午即攻克日军阵地,歼敌1个大队,解除了7千英军之围,并救出被日军俘虏的英军官兵、传教士和新闻记者5百余人。仁安羌之战是中国远征军入缅后第一个胜仗,孙立人以不满1千的兵力,击退数倍于己的敌人,救出近10倍于己的友军,轰动全球。之后,蒋介石给他颁发了四等云麾勋章。罗斯福授予他“丰功”勋章。英王乔治六世则授予他“帝国司令”勋章,孙立人是第一个获得这种勋章的外籍将领。

  1942年10月24日,新编第38师112团开始攻击前进,29日即占领新平洋。当被俘的日军被带到师长孙立人将军的面前时,孙立人厌恶地皱皱眉头,不假思索地命令参谋:“这些狗杂种!你去审一下,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就地正法。今后都这样办。”命令被迅速执行。日军第18师团曾在中国战场上犯下累累罪行,这些俘虏手上沾满中国人的鲜血,当然在劫难逃。

  结果!缅甸会战中投降的1200名倭寇士兵以及倭寇军官,统统被孙将军以活埋的方式杀掉。唯一生还的倭寇是一个叫山田进一的下士。因为经过审讯孙将军得知他是台湾人。

  活埋1200名倭寇的事件是二次大战中比较大的杀降事件,此事被美国报纸披露震惊了世界,美国方面大为恼火,认为这将使日军此后更加顽强的抵抗。然而其结果却是倭寇一旦闻得新一军的威名,皆望风逃窜,1945年春,新一军兵不雪刃占领仰光,缅甸全境光复!孙立人将军名震全球,成为二战中与张自忠将军齐名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将领。

后被蒋介石软禁35年。
 

附件

  • u=1441662568,2140109159&gp=3.jpg
    u=1441662568,2140109159&gp=3.jpg
    2.6 KB · 查看: 265
  • u=3295718483,4096990808&gp=0.jpg
    u=3295718483,4096990808&gp=0.jpg
    3 KB · 查看: 254
  • u=2103103309,2291069008&gp=0.jpg
    u=2103103309,2291069008&gp=0.jpg
    3.4 KB · 查看: 257
  • u=2701956446,1768312511&gp=0.jpg
    u=2701956446,1768312511&gp=0.jpg
    4.2 KB · 查看: 304
  王楚英:我所知道的孙立人将军

   史迪威驿站

  孙立人将军,字仲能,1899年出生于安徽舒城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幼怀壮志,一心报国。先后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得土木工程学士学位后,愤于外患频仍,国难日亟,遂改学军事,致力救国。从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毕业后,即回国在军中服务,先后在宪警教导总队和侍卫总队等部队任职,嗣经财政部长宋子文邀请,出任税警总团第四团团长。向以善于治军、练兵著称。在抗日战争中,他大显身手,崭露头角,成为一位人所共知的文武兼备、有为有守、精忠报国、英勇善战、屡摧强敌、迭著卓勋的抗日英雄。我认识孙将军,始于1942年第―次缅甸战役期间。但是,早在1937年的湘沪会战中,我在第十八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三旅司令部任准尉译电员,后来代理特务排长,一直战斗在蕴藻滨以北、罗店周围地区,虽然同孙立人将军不在同一个部队,不守同一个阵地,却是相邻的友军,共同战斗在淞沪战场,因而,对于孙立人将军带领他那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士气旺盛、善守善攻的税警总团第四团,从海州驰援上海,先后在蕴藻滨、大场、苏州河南岸同日军浴血奋战,屡有建树,以战功擢升少将支队司令的光辉事迹,特别是广为传播的他在苏州河的一次进攻作战中,身先士兵,中弹重伤的英雄故事,我有所了解,且心仪久矣:自1942年4月5日,孙立人将军率领新三十八师来到缅甸,当晚,我们首次在史迪咸的梅苗总部相见后.便经常接触,现追述有关情节如下。因时间已过去50多年,记忆难免有误,尚望知情者,惠予教正,以期臻于真实免疏漏与讹误。

  一、我在悔苗首次见到孙将军

  1941年12月8口,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我在昆明军事委员会驻滇参谋团任上尉参谋。15日,随中国驻缅甸军事代表侯腾少将赴缅甸工作,后被派往毛谈棉组织华侨抗日志愿队,协助英军在缅南作战。翌年3月1日,奉召由仰光回到腊戊,汇报英军在缅南作战经过、目前的情况以及日军的兵力、装备、战法和动向等等。3日,奉命开车随侯腾、商震等人赴腊戊机场迎接史迪威将军。11日,史迪威来梅苗设立指挥部,我被调往史迪威将军处任联络参谋兼警卫队长。此时,军委会外事局已另派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毕业、时任外事局上校科长的曾锡廷为史总部主任联络官兼译员组长(其时军委会外事局向入缅远征军各军、师派有译员,统归曾锡圭管理)。我则受参谋团长林蔚直接领导。

  4月5日,蒋介石夫妇在史迪威、商震及新任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罗卓英的陪同下,来到梅苗。蒋介石得知孙立人将军率领新三十八师业已全部到达腊戊,决定立即召见孙立人,另外还要召见第二OO师师长戴安澜。由在梅苗的侯腾用电话通知在腊戍的孙立人随参谋团长林蔚来梅苗。当晚,史迪威叫我开车到行辕接孙立入来红楼(人们称史迪威总部所在浸信会的红砖楼房为红楼,以代表史总部)晤谈。这是我生平第一次见到景仰已久的英雄――孙立人将军。他比我想像中的形象更为英俊,也许是长途行军的劳顿所致,面庞略显清瘦,双目却炯炯有神,一派儒将风采,态度平易亲切,很有感染力。我告诉他,在上海打仗时就仰慕他的英名。他笑着说:“打仗是军人的本份。受伤或者不幸牺牲都是意料中的事,还没有上战场时,就要在思想上有这样的准备。当然,订起仗来却要尽量避免伤亡。要长眼睛,要利用地形地物,躲开放人的子弹。不能再像在上海打仗那样,硬称英雄,硬往敌人的子弹上去碰。”孙将军的这番话正合我的心意。同我的启蒙老师叶佩高将军所讲是一模一样。真是君子所见略向啊!他还问了我的家庭情况和个人简历。谈着谈着就到了史总部。史迪威听见我按的汽车喇叭声,已来到阶下等候。他们相见,就像久别重逢的老友一样亲热。
  这时,史迪威已感到缅甸战局正在日趋恶化,他很想找到几位能同他真心合作,且有作为的中国部队长支持他的战略,把仗打好。商震曾建议他多同师长们接触,加深了解,建立感情,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史迪威今天一回到红楼,就叫我安排他与孙立人、戴安澜二人会晤。我马上同蒋介石的翻译官皮宗阚、侍卫官杨风荣通话,告知其事,候蒋介石接见孙立人结束,立即通知我,以便接孙立人去会史迪威。因戴安澜没有从驻地赶来,当晚史迪威只会见了孙立入。他二人谈得很投机,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直到深夜10时孙立人才载兴辞去。

  二、新三十八师卫戊曼德勒,孙立人治乱展雄才

  次日,孙立人遵照蒋介石的指示,率全师(一一四团一营留守腊成机场)开进曼德勒,执行卫戍任务。因5日晚蒋介石已向他面示此事,6日上午,英缅军司令亚历山大在史迪威陪同下晋见蒋介石。蒋介石面告亚历山大,中国军队决定由彬文那发动反攻,希望英军信守3月16日作出“与华军并肩战斗到底,寸土不让”的承诺,不要继续后退,固守阿兰谬,以保中国军队右翼安全;同时表示,将派新三十八师卫戍曼德勒。亚历山大认为英军已无斗志,亦乏再战能力,决定退出阿兰谬,但同意新三十八师守卫曼德勒。蒋介石见亚历山大已决心退却,就不多说,任其辞去。 留下史迪威继续研究缅甸战场的形势和我军的对策,蒋介石决定“集中全力先破敌之一路”的方针,积极准备实施“彬文那会战”。史迪咸对此表示赞同,愿力促其成。

  日军第十五军司令官坂田样四郎,已将其作战司令部由仰光移到东吁,于4月1日下达了全面进攻的命令,其部署是:“以有力兵团切断腊戊方面敌之退路,以主力沿东吁--曼德勒大道和伊洛瓦底江,重点在右向曼德勒前进,包围敌左力两翼,将其压迫于曼德勒以西歼灭之。”令第五十六师固(机械化兵团)经毛奇,趋乐可,向腊戍突进;第五十五师团捕歼当面之敌向曼德勒前进;第十八师团仰(光)曼(德勒)铁路东侧向曼德勒--腊戍公路突进,予以切断;第三十三师团进入仁安安羌北侧地区后,准备向八莫突进。5日,日军全线进攻,我军东线毛奇弃守,中路耶达谢陷敌,西线阿兰谬被占。因情报不明,我军对日军企图和兵力部署仍一无所知,加上参谋团错误地判断日军主力在西线伊洛瓦底江方面,以致蒋介石和史迪威的注意力在西线,而忽略对敌第五十六师团突击腊戊的防范,仍然在那里筹划“彬文那会战”。这里固然是“英国人有意误我”,而参谋团则是判断不确而造成“自误”。

  孙立人于5日晚受到蒋介石的“面谈”后,即于6口赶到曼德勒,将分乘汽车和火车陆续到来的部队,部署在市内和市郊要地。曼德勒又称瓦城.是缅甸的古都,西面伊洛瓦底江,铁路公路大桥横跨江上,东、北、南三面为群山环抱,地势险要。人口约20万,内有华侨近万。市中心有座王城,形同北京故宫,只是规模较小;西郊有干妙塔机场;东南有佛教圣地曼德勒山,佛塔如林,景色幽雅,有僧伯两万余入;王城东侧有一小山恰似南京的紫金山。市南7公里处有小镇密格丁,成为曼德勒南面的屏障,自东向西的米格丁河由镇南流过汇入伊洛瓦底江,由仰光到曼德勒的铁道公路均由此通过,镇西有横跨密格丁河的铁道、公路桥。新三十八师师部及直属部队分驻王城内外,一一四团分布在市内各处,一一三团守卫伊洛瓦底江太桥经阿瓦镇至塔打鸟地区.一一二团防守密格丁镇至曼德勒山―带。备部配置就位后.立即构筑防御下乡,并加强警戒巡查,以防缅奸活动;另调部队清除市内被日军飞机炸毁的建筑和瓦砾,掩埋尸体,代民修房,修整道路;派出医疗队为受伤和患病的缅甸人、华侨治伤诊病,消毒防疫,派出政工队配合华侨青年志愿队,开展宣传,吁请逃散的人回家安居,恢复生计,招商开市,安抚民众;加派武装巡逻和便衣侦察,缉捕缅奸日谍,安定社会。孙立人和副师长齐学启、参谋长何钧衡分途到各处督导检查,经过全师官兵仅仅两天的奋战,使一个秩序混乱,街上空无一人,到处是瓦砾死尸,时时有缅奸出没,道路阻塞的曼德勒顿时面貌大变,有人有市,秩序井然,道路畅通,除被敌机作坏的建筑来不及修复外,其他均巳恢复正常。这些充分展现出孙立人非凡的治乱应变才能,和新三十八师官兵的冲天下劲与雷厉风行的好作风。

  8日,蒋介石夫妇在罗卓英等人陪同下,视察曼德勒时,看到这番情景,异常高兴。蒋介石亲切地对孙立人说:“我对你们这个师寄望良殷,扭转缅甸战局也就靠你们了。”我当时和梅里尔奉史迪威之命,随罗卓英来曼德勒看看,适在孙立人身边,听到蒋介石如此器重孙立人的话语,心里也为他庆幸。这时,宋美龄则亲至伙房、医院慰问官兵,同他们亲切交谈,并会见当地侨胞。蒋介石对英国人于曼德勒遇到敌机狂炸后,竟然不闻不问的作法,异常愤慨,曾在给丘吉尔的电传中,毫不掩饰地予以指责。英国原本无意保住缅甸,责亦无益。孙立人随即发布安民告示,受到了缅甸人的热烈欢迎。

  9日,史迪威送走了蒋介石夫妇后,便叫我开车带他到曼德勒看看新三十八师。他穿着美式军便服,头戴一 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呢帽(如同中国童子军的帽子一样),不佩军衔标志,由海里尔、狄克杨陪同来到曼德勒,既不通知孙立人,也不到师、团、营、连邦,径直到部队施工现场和哨兵岗位去察看,还到官兵宿舍、伙房、卫生队、病员休养室、仓库、马厩一一参观,同士兵们交谈,向伤病员问这问那,还要我带他去看厕所和禁闭室。他说从厕所可以看到官兵们的健康水平和部队卫生素质,看禁闭空可以察觉这个部队的管理和法制情况。正在到处察看时, 一―四团李团长从施工中题来,他满身是泥、汗流侠背,看见是史迪威,马上立正敬 礼。史迪威一把抓住他那满是泥污的手,看了又看,见李鸿手上有许多血泡和考茧,有的血泡已破,鲜血直淌。他神情严肃、深有感慨地说,中国军队中能有半数团长像你这样同士兵一体踏踏实实地干事就好了。说完就叫李鸿备车领他去找孙立人。

  车到密格丁,远远就看见孙立人正在施工队伍里作示范功作。史迪威迅速走到才挖好的交通壕边,见这交通壕深有6尺,底宽而口小,甚为欣赏,自言白话地连声说好,转身就钻进有掩盖的机枪阵地,叫我和梅里尔跑到300米开外再向回走,看能否发现其位置;并要我们伪装后潜身前进,他在阵地里观察,看能否发现我们二人。结果他很满意,对孙立人说;“你们只用两天时间就把工事修得这样好,真行!”孙立人告诉他,这是在凇沪战役中练就的本事。他们相视而笑。

  三、以寡破众、以少救多、出奇制胜的典范――孙立人与仁安羌大捷

  仁安羌位于曼德勒西南250公里处,距仰光约450公里,南临因河,西濒伊洛瓦底江,北靠宾河,东接勃固山脉,是缅甸的大油田,年产量百余万吨,侵缅日军早就对其垂涎三尺,力图尽快夺取这个油田。它的面积达1200多平方公里,区内为绵宜起伏的沙丘,沿宾河南岸有一条岗峦起伏的勃固山文脉,其主峰在宾河大桥旁边,标高501米,称白塔山;在其南面10多公里附近与之婉蜒相连的是妙峰山,主峰标高510米。在这两条支脉间形成厂纵横各约10余公里的小盆地,内有采油的井架、输油管退、炼油与储油设施,有公路互通。仁安羌是一 小镇,有300多户居民,靠近伊洛瓦底江,有码头及储油和输油设备,有公路通向曼德勒和卑谬。当时,英军只派缅甸第五守备队800余人守卫油田。

  日军于4月1日发动全线进攻后,至12日,东线第五十六师团攻占土墙、里克左后,直逼保拉克、南拍、雅多等要地;中路口军第十八师团主力于10日参加战斗。与第五十五师团并力进攻远征军新二十二师,12日夺取斯瓦,继续北犯;西线日军第三十三师团则于此时攻占米昌耶、萨思瓦、东教枝各要地,给正向彬文那转移的新二十二师以及正在彬文那准备“彬文那会战”的第五军主力的右侧背造成了严重威胁。14日英军又放弃空军基地马格威,英缅第一师正向仁安羌撤退,英印第十七师和装甲第七旅则向东敦恢北方撤退。15日,英军炸段仁安羌油田,爆炸声震撼大地,火光烛天,浓烟蔽日。日军第三十三师团长樱井省三得报,心急如燎,即令第二一四联队第三大队长高延隆雄中佐率该部及轻装甲车队、山炮、速射炮各1中队乘汽车向宾河大桥及北岸急驰,于15日夜击破英十三旅一部,占领宾河大桥及北岸要点,切断了英军退路并阻盟军来援。只有英一师第十三旅及部分坦克、炮兵抢先通过了宾河大桥并占领了桥头堡阵地,却被日军击破,弃桥而走。樱井省三另派作间乔宜大佐即卒第二一四联队主力及山炮第三大队、工兵第四中队、轻装甲车第二中队强波因河,自纳貌、新甸问扑向仁安羌,堵击英军,扑灭油田大火,抢救油田设施并于16日正午赶到仁安羌东北三岔路口,将英一师截住。激战多时,英军反复冲突仍无法突围,遂就地构筑工事防御,以固待援;日军即以一部围困英军,而用全力去扑救大火,英一师和战车营便陷入重围之中。日军第二一五联队(又称原田支队)附装甲车大队主力、独立速射饱第十一中队、山炮第四中队、独立二十一旅团炮兵队、高射饱第五十一大队,在独立工兵第二十六联队协助下,由米昌耶乘船急驰仁安羌,于16日N时占领仁安羌及附近村落,随即投入灭火战斗,并以一部由西南方面压迫英一师。

  4月14日夜,英军放弃马格威后,亚历山大来到漂背,请史迪威和罗卓英速派兵分别至校勃东和东敦枝接应英军。史迪威不元讽刺地说道:“我真没想到贵军是如此善于向后跑,而且跑得如此神速。希望贵军不要再后退了,否则我们的‘彬文那会战’又要被贵军取消的。东敦枝已由九十六师攻克,现有一营防守;我们决定派一团前往胶勃东。”经电报蒋介石同意后,于l 6日下午转令孙立人派副师长齐学启率一一三团刘放吾部进驻胶 东。接应英军。

  16日傍晚,我与梅里尔、费尔德随史迪威、罗卓英视察乐可方面第六军暂五十师作战情况。刚刚回到漂背总部,亚历山大在马丁少将陪同下已在此等侯多时,他一看见史迪威便迎上前去诉说英一师在仁安羌被围,粮断水绝,危在旦夕,请选派新三十八师前往解救;同时建议放弃“彬文那会战”,举行“曼德勒会战”。史迪威鉴于缅甸战局已因英军在西线溃退、第六军在东线打得很苦,而局势日益恶化,决定接受英方建议,经蒋介石同意后,即派梅里尔和我连夜向孙立人送达命令,要他率所部救援英军脱险,并要我二人监督其实施。17日晨,我们赶到饺勃东时,一一三团业已到达。一一二团第一营也随陈鸣入团长赶到,接着孙师长也来了。我向他面交罗卓英的命令和史迪成的信件,他即召集干部开会,宣读命令后要大家发表意见。陈鸣人建议,由坎纳特偷渡宾河,奇袭仁安羌;另请英军在肯耶方面堵击日军,进行牵制。刘放吾说:斯林姆将军先给我来信,刚才又亲自来此,命本团即向仁安羌进攻。我主张先夺取宾河大桥。再攻仁安羌。孙立人审时度势,决定采纳刘放吾意见。他令一一三团副团长率第三营和师部工兵,搜索、战炮三个连(由炮五十一团第九连配属新三十八师)及侦察队乘汽车先行出发,在肯耶附近占领阵地,掩护主力开进;令刘放吾率主力跟进。另令陈鸣人率一”二团驰赴纳貌,接应英十七师,并积极侧击仁安羌,牵制日军,使一一三团作战容易。他部署完毕,便请我和梅里尔赴归约英第―军司令部向斯林姆通报他的行动计划,并请斯林姆派坦克炮兵支援一一三团作战。

  当日14时许,一一三团前卫(第三营)在肯耶(距宾河大桥约4公里)南方与敌遭遇,张琦营长设伏诱敌,首战告捷。这时,斯林姆和韦尔斯上校随我们来到肯耶东侧小山上孙师长、刘团长的指挥所,他见刘放吾意欲乘胜追击,夺取大桥,甚为赞赏,井请孙师长即令刘团进攻仁安羌,救英军于倒恳之中。孙立人很平静地对斯林姆 说:“本人和全师官兵想救英军脱险的心情都很急迫。但敌众我寡,放强我弱,我们只能以奇取胜。现在最重要、最迫切的事就是摸清敌情和地形,方能定出万全之策。找决定先夺取大桥,肃清北岸之敌,然后乘胜奇袭仁安羌,救出英军。”孙师长请斯林姆设法鼓励英军务必坚守待援,万万不可投降。至此,斯林姆才放下心来,留韦尔斯随孙师长担任联络,他便离去。

  经侦察和准备,18日拂晓一一三团发动进攻,一举肃清宾河北岸的日军,夺回宾河大桥。但因南岸日军炮兵、机枪火力异常猛烈,我军渡河困难,多次进攻均挫。孙师长令刘放吾停止进攻,整顿态势,进一步加强搜索,准备次日拂晓突击。正午,斯林姆又驱车前来,请孙师长立即挥师前进。其时,他的无线电话里也响起英一师师氏斯考特的紫急呼救声。孙师长接过话简对斯考待说:“中国军队包括本人在内,纵使战到最后一人,也要使你们在明日脱险,请你务必再坚持一下。”斯考待又问:“有把握吗?”孙立人斩钉截铁地答道:“明日此时我们定能会面,请等着吧!”

  刘放吾指挥一三团和英军坦克10辆、山炮门经过周密的计划和准备,于19日拂晓前分由宾河大桥和老渡口,秘密渡河.接近敌阵一声令下,猛然枪炮齐鸣,各突击队冲入敌阵,经三、四小时激战,先后攻占了油田内两座制高点白塔山和妙峰山,并夺取了仁安羌及码头。俘敌船3艘、汽车30多辆,击毙日军1200多人。救出英一师和战车营官兵7000多人,又从日军集中营里救出被俘的英美传教士、记者及官兵500余人。我和梅里尔、韦尔斯亲眼看见被一一三团救出的英军官兵,在饱受饥渴之苦、生命垂危之时得救后,他们却不去接受一一三团给他们送来的食物和饮水,而是狂欢般拥抱中国官兵,个个激动得热泪盈眶,放声欢呼,情景至为感人。孙师长、 刘团长和全体将士则因张琦营长壮烈牺牲而悲痛万分。

  孙师长见残敌已逃,决定集中全师于20日再发起攻击。此时,英军竟不告而退。第五军也已北撤,惟有新三十八师仍孤悬敌后,正准备进攻中。入晚,斯林姆方致函孙师长,通知他火速撤退。这样,新三十八师便成了保护英军撤退的后卫。斯林姆更对孙立人将军由衷地敬佩并充满了无限感激之情。他在名著《反败为胜(Defeat into vlctery)》一书中,曾盛赞“孙立人将军,机警、有干劲,优秀的战术家,冷静,有进取心,维吉尼亚军校应以有孙将军为荣。在任何国家都是最好的指挥官”。1944年2月4日,史迪威派我和琼斯上校飞赴英帕尔会见斯林姆时,一见面他又谈起仁安羌大捷,盛赞孙立人的功绩。的确,以一个千余人的步兵团,敢于去攻打拥有两个步兵联队和庞大特种兵部队,人数逾万、装备精良的日军,只有胆略过人、善谋善断的孙立人将军,才能作出这种以寡击众,以少救多的非凡决断。他认为日军虽强、虽众,却骄傲轻敌,尤其轻视英军,加之日军志在夺取油田、扑灭大火、抢救油田,根本想不到中国军队会突然出现,向其进攻,我因而能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效。这正是孙立人能在复杂的情况中,找出敌军的弱点并加以利用的善谋善断的具体表现。

  四、孙立人在大撤退中的杰出表现

  4月28日上午,孙立人在曼德勒第五军的军事会议上,力排社聿明向密支那撤退的主张,建议:“火速集中主力,先破腊戍之敌,再在腊戊或贵街与敌决战。务必先打破敌对我之包围。”杜聿明坚持按蒋介石的命令北撤。孙立人反驳道:“委座这个电令的前提是‘对腊戊应有适当处置’,尔后才有‘第五军以密支那、第六十六军以八莫为后方,在缅北作战’的指示。当务之急,应在保住腊戍。”两人各执一词,隔阂便由此而生。然而,依当时的形势而言,孙立人的建议,确为挽救中国远征军免过覆灭的可行的良策。无奈杜聿明固执己见,仍令新二十二师、新三十八师在曼德勒同日军周旋多日,徒然坐失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有利时机,终于导致几乎全军覆灭的悲惨结局。孙立人感到中国远征军10万将士的安危和中英联军的命运,将决于顷刻。军人的良心和责任,都不容许他就此沉默。他立即用电话向罗卓英谈了他对形势的判断和我军应取对策。罗甚赞同,却认为时已晚矣,难以改弦。关于会同英军在梦内瓦收拾敌三十三师团的意见,罗请孙速向亚历山大提出。孙立人一面部署新三十八师的行动,自己于当晚驱车至耶乌向亚历山大面述上述建议。亚氏虽满口夸奖孙的建议极具远见卓识,却又借口英军油料和弹药俱缺且士无斗志,难以再组织进攻。他反而面嘱孙立人设法把部队完整地撤往印度。至此.孙立人的雄心却落得“至感怏怏”, 5月3日,各部队都撤完后,孙立人亲自殿后,率一一二团、一一四团和师直属队从瑞波最后撤退,于5月7日傍晚到达科林。

  此时,八莫已失,密支那也将不保,远征军回国无路,理应入印。史、罗即令社聿明率部入印。杜拒之,并派人追赶史、罗,想促其勿向印度前进,而随军返国。杜复召集孙立人、廖耀湘、余韶到温藻开会,面示回国决心,并说:“战败入印,遭人不齿,不如冒死返国。”孙立人、廖耀湘都默然无言。散会后,他两人边走 边谈,廖说:“仲能兄,看得出你是有话没说。会前我向杜痛陈保存实力的重要,向何处走,应以全军为上,不能再向敌人口袋里钻。杜却听不进。我没法了。你好自为之吧!”孙说:“你我都是带兵打仗的人,岂能不珍惜官兵的生命和部队的装备……望你也好自为之!”两位战友,这时都不禁动容,依依握别。此时,一一三团已在卡萨同日军激战中。10日,孙立人率部来到密间(纳巴西方小镇),其后卫一一二团却在温藻被追上前来的敌三十三师团福家支队围攻,已陷于苦战难脱的险境。孙立人即率部回师解救一一二团,一举将敌击破,毙敌佐藤操少佐和中井正少佐以下800多人,毁敌炮10门、汽车20多辆,击毙骡马百余匹,缴获大批武器和粮弹,创造了盟军大撤退中唯一的温藻大捷。接着他不顾社聿明派中校蔡岳和熊瑛前来催促,巧妙地支走菜、熊二人,果敢地决定率全师经平勒布北撤,由榜宾渡亲敦江入印,于27日到达英帕尔南方40公里处的普勒尔镇。不久,一一三团也来此归还建制,全师仍有官兵达6000余人,且装备齐全,为中英联军从缅甸退出各部队中人员装备最完整、最充实的唯一劲旅。连原来曾妄图解除其武装的印度东方军团司令艾尔文中将,于视察新三十八师后,也不得不对孙立人说:“你的部队是我所见过的部队中最出色的一支,无怪亚历山大、史迪威和斯林姆三位将军都盛赞你们,真是眼见为实啊!”
 

附件

  • u=4010229696,2971545362&gp=3.jpg
    u=4010229696,2971545362&gp=3.jpg
    2.8 KB · 查看: 264
  • u=2701956446,1768312511&gp=0.jpg
    u=2701956446,1768312511&gp=0.jpg
    4.2 KB · 查看: 280
  • u=1616199778,1843826087&gp=0.jpg
    u=1616199778,1843826087&gp=0.jpg
    4.5 KB · 查看: 269
  抗战中的孙立人将军

  孙宅巍


  孙立人将军是民国史上一位蜚声中外的著名将领,他的崇高声誉,主要来自抗战中杰出的战绩和贡献。

  早在1932年初,孙立人出任财政部税警总团特科兵团上校团长不久,即奉命开沪,投入“一二八”淞沪战役,与陆军第88师并肩对日作战。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孙立人率税警第4团开赴淞沪战场,后又升任税警总团第2支队少将支队长,防守苏州河一线,与敌血战三月。自1938年春起,担任财政部盐务总局缉私总队(后复称税警总团)中将总队长,在湘黔一带驻防收容税警官兵,训练干部,保护西南盐运。1941年11月后,所部改编为新编陆军第38师,任中将师长;次年春,被编入中国远征军,率部征战印缅,曾在两次缅北战役中,建立殊勋。1944年10月,升任新1军军长,辖新38师、新30师;1945年1月,与国内远征军胜利会师芒友。

  系统总结孙立人在抗战中的光荣战绩及其原因,对于深入进行抗日战争史和民国军事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重大价值。

  (一)

  孙立人在浴血抗战中,与日敌斗智斗勇,为民族、为国家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其突出的战绩:

  一是淞沪战场苦斗顽敌。

  “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时,孙立人任财政部税警总团第4团上校团长。旋奉命随税警总团编入陆军第8军,赴沪参战。部队自驻地海州,经陇海、津浦、沪宁线,于9月28日至南翔站下车。在沪期间,除10月9日至14日,一度配属左翼第19集团军作战外,余均列为中央作战军第9集团军序列,参加了蕴藻洪与苏州河阵地守备战斗。

  蕴藻洪、大场正面的战斗,异常残酷、激烈,敌我双方伤亡均大,日军曾将此役称为“血肉磨坊”.孙立人所率第4团,在此战斗中,浴血拼搏,阵亡营长1名、重伤少校团附1名,因战绩殊佳,受到上级嘉奖。是役中,孙氏长于指挥,部署得当,身先士卒,所部士气旺盛,战斗力较强。据其部属回忆:“孙立人指挥作战的特点是,在任何情况下.他手中都掌握一部分预备队,增援战况最紧急的方面。在大场战斗中,他曾两次亲带预备队去增援被敌人突破的第一营阵地。由于团长亲到第一线指挥,很快将突入阵地的日军击退心。孙立人在淞沪战火中,升任第2支队少将支队长兼第4团团长。

  10月18日,中方守军退守苏州河南岸,孙部第2支队担任紧靠沪西租界的周家桥一带防御任务。27日晨,约有四、五十名日军,趁河水涨潮及晨雾浓重之机,利用临时架设的橡皮舟桥,偷渡至南岸,藏身储煤洞中,对孙部一线阵地造成严重威胁。。孙氏的一位贴身参谋记称:“孙立人得报告后,亲到第一线指挥第4团的两名班长,在岸边竖起四块厚钢板当护墙。连续投了一百多枚手榴弹,将敌军的橡皮舟桥炸断,然后将十几捆用汽油浸透的棉花包点燃后,推到岸下滚到储煤洞里,将大部日兵烧死。残存者因浮桥已断,进退无路.被我军打死。用了两个多小时,便将渝渡到南岸的日军全部消灭’,②。对于如何破坏敌人的橡皮舟桥,孙立人自己事后回忆说:“我要突破,第一个想到火攻,就是在上游弄棉花,点汽油把它烧掉,浮桥是橡皮做的。但是他比我聪明,在上面拉一条铁线,结果过不来。第二个我就选了狙击手,在水底下游泳给他破坏,这个也没有成功,最后只有冲锋了,,@。

  11月3日,孙部已经接奉命令,于当天将阵地交由第36师接防,第2支队撤至徐家汇一带休整。但就在这一天夜晚,又有一小股日军偷渡到南岸,占领了周家桥西端的一座小红楼。孙立人决心在消灭了这股入侵之敌后再行移交阵地。4日凌晨,正当孙立人于阵地最前沿指挥时,日军的一颗散榴弹就在他的上空爆炸,将他炸成重伤。孙氏身负13处重创,倒卧血泊之中,但仍坚持指挥,致所部全歼入侵之敌。日军鉴于在此处所遭遇的顿挫与损失,’后来曾于此立碑纪念,谓“遇华军激烈抵抗于此”叭,

  二是仁安羌救出七千英军。

  1942年4月,孙立人率新38师随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14日,驻缅盟军右翼英军第1师放弃马格威,改守仁安羌,致使右翼形势严重。当面之敌日军第33师团,在英军退守仁安羌后,立即分出两个联队,绕到英军后方。占领仁安羌油田,切断英军退路。于是,英军第1师全部和战车第1营一部,被日军包围在仁安羌以北、宾河南岸地区。他们在被困两昼夜后,粮尽弹绝,水源断绝,危急万分。

  17日晨,蒋介石自重庆给正在缅甸前线指挥作战的参谋团团长林蔚发去急电:“即到。腊戍林团长。密。着新三十八师迅以两个团增援英军方面,并具报为要’,⑤。孙立人奉命即派副师长齐学启率第112团、113团驰援。“师以第一一二团居左翼.并以一部包围敌人;以第一一三团居正面,直攻包围英军之敌’,⑥。其第113团及附属部队,首乘300辆军车,全速前进.于当日黄昏,赶抵宾河北岸;孙立人随后亦乘吉普车,赶往第113团驻地,亲临前线指挥。孙氏于晚年回忆这一作战行动时说:“这是三下半夜.我就坐吉普车赶到第三团,连夜带着第三团到仁安羌,就这样带着他们打了一天一夜,日本人不知道我带了多少人,其实我这一团,可怜啊!原来应当有两千多人、三千人,实际上只有一千多人”⑦。

  自18日拂晓起,孙立人直接指挥第113团,向宾河北岸的日军发起猛烈进攻,战斗激烈进行到正午12时,始将北岸日军全部肃清。

  此时,英军第1军团长史林姆将军要求孙氏,立即实行渡河攻击,以迅速解救被围困了3天的英军第1师。孙立人权衡面临的战场形势,考虑到日军数倍于已,不可贸然行动,必须进行周密的侦察和部署;否则,不仅被围英军不能获得解救,即孙部也有被分割包围之险。于是,孙立人果断地表示,最早也要到明晨才能发起攻击。他说:“中国军队一定负责在明天下午六点钟以前,将贵师完全解救出围”。“中国军队,连我在内,纵使战到最后一人,也一定把贵军解救出险”⑧。

  孙立人经过彻夜调查、部署,终于在19日凌晨,发起渡河攻击。第113团官兵,奋勇厮杀,于下午3时,将敌精锐的第33师团击溃。孙立人报称:是役“救出被围英缅军第一师七千余人(情形狼狈,不复成军),并由敌人手中夺获英方辐重百余辆,悉数交还。敌向南退却,其死伤约五百余名,我亦伤亡百余”‘。

  孙立人指挥的仁安羌大捷,以1000人的兵力,击败了数倍于己的敌人,解救出7倍于己的英军,为中国军队赢得了光荣与骄傲。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称赞孙立人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军人”,希望“有更多的孙立人”,希望”英国人永远记住孙立人为他们做了些什么’。英皇为纪念孙立人的这一功绩,并表示对其“英勇行为的崇敬”,于1943年元旦授予他大英帝国司令勋章。

  三是转进印度军容严整。

  仁安羌大捷后,缅北战场局势突然逆转,盟军惨败的形势已无可挽回。其时缅北战场,西路英军经激战后,节节败退,缺乏斗志;中路第200师戴安澜师在与敌血战12日后撤出同古,致敌抽出在同古作战之第56师团移往东线;东路第6军甘丽初部防线长达1200公里,在毛奇遭致敌第56师团猛烈攻击,全线崩溃。日军自左右两翼长驱直入,直接威胁到盟军的中路后方。盟军被迫全线撤退。中国远征军第1路司令长官罗卓英于4月26日致电蒋介石称:“英军决定肴(26)日开始向伊洛瓦底江北岸转进,我新三十八师亦受英军命令,先向明扬、再向伊洛瓦底江北岸转进。’,@

  在新的严峻形势下,孙立人奉命将所部撤至伊江北岸布防掩护友军与盟军总退却。面对前有大山、后有追兵的险恶形势,孙立人当机立断,不随远征军其他各部翻越荒芜人烟的野人山,而是在得到史迪威同意之后,选择了西去印度的路线。

  孙立人率部在悬崖峭壁中,涉水走过拉马河,5月18日,部队抵达水流湍急的亲敦江,此时日军的浅水炮舰与汽艇正在溯江上驶。孙立人一面下令制作竹排木筏,准备渡江,一面虚张声势,故作布防模样,以迟缓敌人的追击,终使部队以最迅速的行动趁黑夜渡过大江。"27日,新38师主力胜利到达印度英法尔集结待命;不久,因在卡萨战斗失去联络的第113团,亦抵英法尔归还建制。

  从缅北战场撤归印度的英、印败兵,均三五成群,衣衫槛褛,溃不成军。而担任掩护任务的新38师,孤军厮杀,经浴血苦战,长途跋涉,却全师抵印,军容严整。这一强烈的对比,令英印军官大为惊异和钦佩,孙立人的名字亦因此而在国际上享有更高的声誉。后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颁授孙立人丰功勋章的致词中称赞孙氏暨所率之新38师“……掩护盟军转进,于千苦万难中,从容殿后,转战经月,至印后,犹复军容整肃,不减锐气,尤为难能可贵,,。。

  四是打通缅北出奇制胜。

  1943年10月,中国驻印军为与退入云南的中国远征军共同打通通往中国的陆路交通线,投入第二次缅甸战役。此时孙立人任新1军副军长兼新38师师长。

  孙立人首先以第112团为先遣队,掩护筑路部队向大龙河一线推进。中遇敌第18师团田中新一所部第55, 56两个联队围攻。12月,孙氏令113, 114团及炮兵第2营开赴新平洋前线,并亲率幕僚,赶赴前线指挥;经1周连续攻击,终将于邦敌阵完全攻占,据军事战报记载,“是役计毙敌经查明者有管尾队长以下军官11员,士兵173名,均遗尸于阵内,其他无法查计者当不在少,造成于邦大捷。”。

  自1944年2月起,孙立人即指挥左翼新38师,与右翼新22师相配合,乘胜向缅西北重镇孟关前进,孙氏并发誓“不下孟关,不刮胡子”,以鼓舞士气。新38师继续担负左翼作战,作大规模迂回,与新22师共同作战旬日,于3月5日攻占孟关。继之,孙立人又派第113团驰援美军加拉哈德支队,将围追日军击溃,使该支队得以解围后撤.接着,新1军主力相继攻下重镇瓦鲁班和丁高沙坎,将胡康河谷之敌全部肃清。@是役,共击毙敌第18师团主力1500余名,仅瓦鲁班一处,即弃敌尸775具。

  五六月间,孙立人成功地指挥了新38参加的孟拱河谷战斗。其第122师团迂回敌侧后,先后击退敌军14次反扑,共毙敌360。余名;第113团侧击支遵,全歼日第55联队的一个营;第114团于6月中旬,强渡南高江,救出被围英军第77旅,并与第112团合力攻克孟拱,全歼孟拱河谷守敌。

  10月,中国驻印军于攻克密支那后,改编为新1军、新6军二军;孙立人任新1军军长,辖新30师、新38师二师。自10月中旬起由新1军主攻八莫。新38师为一线兵团,由密支那南下,直扑八莫;新30师为二线兵团,随后跟进。孙立人命第113团于正面佯攻,李鸿师长率第112, 114团从左翼山地的崇山峻岭,渡过太平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八莫之敌包围。经廖战一月,新38师于12月15日占领八莫城,日军守城司令原好三大佐被击毙。与此同时,新30师也向八莫东南的南坎发动进攻,并于1945年1月15日将其攻克。新1军在八莫之役中,历经70余次战斗,毙敌2430余名,俘敌21名。

  孙立人继续挥师东进,于1月27日攻克中印公路上日军盘踞的最后一个据点芒友。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胜利会师。至此,中印公路完全打通。孙立人的战绩与功勋,在中国人民抗战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光荣史册上熠熠生辉J

  (二)

  孙立人将军在抗战中的杰出战绩,绝非出自偶然,而是有着坚实的思想基础与个人的特殊条件。这些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

  造就孙立人抗战中辉煌战功的主要思想基础,是根深蒂固的爱国主义思想.他把对祖国悠久文化历史和壮丽河山的挚爱,化成了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暴行的仇恨。在艰苦的浴血奋战中,他常以岳飞“精忠报国”的精神和“还我河山”的气概激励自己和部属,表现出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和忠诚。

  孙立人早在少年时期,就立志要做强国的国民。他十一、二岁在青岛读小学时,一次在海边捡石子,当时由于胶州湾被德国“租借”,德国人在这里耀武扬威。一名德国小孩抢去了孙的石子,并打了他两记耳光。少年孙立人心想:“中国人为什么要做弱小国家,要受人的气?就是自己不行,要是行,他们怎敢欺负我们?虽然不是亡国的人民,但是等于是殖民地被人蹂箱”。“将来有法子,一定要使我们中国做为一个强国,不能做为弱国。做为一个弱国的国民太不是人了。’,⑩

  1925年,青年孙立人在美国普渡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获土木工程学士学位后,深感“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非有现代化武力,以牙还牙,以爪还爪,不足以振国威而保我河山’,气遂弃文从武,入弗吉尼亚军校,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开始了终其一生的军事生涯。后在回国服务军界期间,咸以国家与民族利益置于个人荣辱之上。1938年春,他在长沙重组税警总团时,适遇当年弗吉尼亚军校的老同学齐学启。齐因受人排挤,解甲归田。孙遂动员齐曰:“当前敌寇横行,大好河山,大片沦陷,国亡无日,当务之急是奋起抗战、驱除楼寇,挽救民族危机,光复失土。”孙立人特别强调“事有缓急,.义有大小”,“不能以个人际遇而微壮志’,⑩。在孙立人的恳切劝导下,齐学启遂再次从军,先后任缉私总队参谋长、新38师少将副师长,随远征军征战缅甸,最后为国捐躯。

  在带领部队、指挥作战的过程中,孙立人同样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部队,激励士气。1942年2月,在新38师即将由云南出征缅甸时,孙立人对部队训话说:“这次我们出师缅甸时,和英军联合作战,共同打日本鬼子,其目的是保卫缅甸,保卫云南,保卫援助我国的国际运输线,形势危急,我们一定要负起这一艰巨的任务。”他还坚决表示:“我们的部队出国,是代表国家,我们与日本鬼子打仗,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你们打死了,倘若只留下我一个人,我也要拼到死,为民族的生存而死是光荣的。".1943年10月,在他就任新1军军长后,对刚从国内参军的青年学生训话时,第一句话便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孙立人的教育与鼓励下,新38师、新1军的官兵在历时3年多的征战中,都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第二,良好的军事素质。

  孙立人个人的经历与所受教育,养成了他自己良好的军事素质。早在他由美返国,在中央党务学校任军事教官时,便因“教学认真,态度谦和,示范军事动作完美而标准”,显示出与众不同的较高军事教养与素质⑩。在印缅作战期间,继史迪威之后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的魏德迈将军评论说:“孙立人是我所接触过的中国将领中,最杰出的军人,他有统御的特质,通晓现代军事战术与技巧,具有灵活性,能适应中国和缅北丛林地带的游击型战斗。’,,

  这种军事素质的养成,同孙立人所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分不开的。孙父熙泽为晚清举人,官至外务部主事、山东登州知府、山东省审判厅厅长。孙立人在家庭中,接受了正统的伦理与知识教育,从而确立了一生中立身处世的道德信念与人格风范。中国正统的伦理原则,使他在带兵时能充分发挥“智、信、仁、勇、严”的武德,在指挥作战时绝不轻易牺牲部属,与盟军相处中始终不卑不亢。而青年时代在美国弗吉尼亚军校的严苛军事训练,又使他养成了“绝对无条件的阶级服从,绝对无怨的尽职,绝对由衷的诚恳”的素质。这种阶级服从的训练与养成,虽有其不尽合理的成份,但却培养了孙立人一坚韧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性格。

  孙立人良好的个人军事素质,还表现为他对部属的关怀和爱护。有文章评论说:“孙带兵最与众不同的地方是他叫你苦,他自己也跟着你吃苦,所以部下无半点怨言。’,。正是这种与士兵同甘共苦的训练与战斗生活,使孙氏对下属官兵有深切的了解。他在海州担任税警第4团团长时,能在大街上,从士兵的背影识别出谁是本团士兵,能在一定距离内,叫出本团班长、下士以上官兵的名字⑩。1942年5月,孙部一个连队在缅北卡萨掩护英军撤退时,孙立人估计英军为阻止敌人追击,很可能会不惜牺牲连队,抢在敌人到达前把一座桥炸毁,便亲自站在桥头上,等候落伍的士兵,直到全连士兵都过桥后,才准许英军指挥官炸桥。该连官兵见此情景,围着师长孙立人,哭成一团,情景感人至极。

  良好的军事素质,奠定了孙立人成为一代名将的稳固基础。

  第三,独特的管教方法。

  部队的战绩,来自指挥员平时的训练与管教。孙立人在带兵过程中,创造出了一套将中国传统与美国军校教育方式结合起来的独特训练方法,人们称之为“孙氏操典”。他治军有四句最响亮的口号,即:“经济公开,用人公开,训练严格,管理严格’,,。

  经济公开:孙立人在编练税警时,军需方面的官佐一律由盐务局指派,自己不任用私人,也不在公款中支取特别费用。正如许遨先生在《百战军魂》一书中所述:“他除关心袍泽实际的生活-―务求尽量让他带的弟兄们吃得饱而且好一点而外,对财务绝不过问。’,场因为他自己不谋私利.不插手财务,所以任何时候都可以公开帐目。后来,孙立人在驻印军中带兵时,对美国补给的薪响,也将除实用的开支外,其余全部存作官兵的福利。

  用人公开:孙氏在自己带领的部队中,不安插亲信,使用干部做到知人善任。在1932年税警总团特科兵团改为步兵第4团时,孙氏并不因新补充的独立第6营连排干部都是行伍出身而加以排斥;相反,考虑到他们都参加过北伐汀洒桥战役,已有难得的战场经验,而将其4个连队分别编入3个营中,连排长均无异动,还提升了一位资深排长任连长。他对下级军官的提拔,唯才是举。有时一个上尉参谋,可以保举一位中校级的军官。孙立人规定,军官的升迁,主要看服务成绩,即本单位的运动、射击成绩,同时,还要经过每年一次的学术考试,内容包括典、范,令及曾胡治兵语录。

  训练严格:在对部队的训练中,孙氏特别强调体能与白刃战的训练。在海州练兵时,士兵每周有6天,均需于早晨4时半起床,由值星官带领跑步,而全团排长以上干部则集合试范当日课表上的射击与战斗动作。淞沪战前,孙氏估计本部参加抗战已为期不远,更加加紧了部队的行军训练。他让部队白天行军60里,在野地午睡6小时后,接着再练夜行军,并不断下达各种敌情。1938年武汉撤守后,孙立人率重组的税警部队至贵州都均匀练兵。据许逛先生介绍,“他每夭都是鸡鸣即起,深夜始息,出操上课,打野外,旅次行军,夜间教育,他总是一步不离地盯着,如发现丝毫错误,一定要反覆的把它纠正过来。训练重点,在技术上,他特别着重体力训练,射击教练和武器保养。,,,

  管理严格:孙立人对部队的严格管理,体现于去虚伪、去骄惰、重方法、求进步“四大精神戒律”。他要求全体官兵在日常生活中,随时保持军人的仪容,并以内务整理养成负责守时的精神,以奖惩制度树立忠诚守法、知耻重礼的风气。

  孙氏独特的管教、带兵方法,造就了一支在反侵略战争中,能打硬仗、有较强战斗力的坚强队伍。

  第四,高超的指挥艺术。

  实战是对孙立人思想、素质、训练等各方面状况的最好检验。事实证明,他在浴血抗战的硝烟中,表现出了高超的指挥艺术。

  孙立人善于在艰险的战局下,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出奇制胜。1942年5月中旬,他在孤军掩护撤退的转进作战中,所率第113团在卡萨与敌苦战.第112团又在温早被围,战局危殆,随时有全师被分割歼灭的危险。孙立人当机立断,率第114团回师温早以两团兵力,痛歼尾追敌军,血战一昼夜,毙敌800余人,创造了出奇制胜的杰出战例。

  在1943年、1944年间的胡康河谷战斗中,孙立人反复使用了迁回作战的战术,取得了巨大战果。第一次,新38师在攻占于邦后,以一部留于邦与敌隔大龙河对峙,另以一部兵力从左翼偷渡,迫敌放弃大龙河东岸的坚强阵地,第二次,在控制大龙河两岸阵地后,以第114团为右翼,渡大奈河直抄太白家背后,而以第113团及第112团之一部为左翼,轻取太白家;第三次,孙立人率师主力自太白家出发,向东作大规模深入迂回,与新22师相配合,先后成功攻取孟关、瓦鲁‘班。

  孙立人在孟拱河谷战斗中,再次精采地使用了迁回及分割包围的战术。他命第112团绕过敌人星罗棋布的据点,偷渡南高江,割断加迈与孟拱敌军的联络;命第113团由支遵渡河,攻占加迈.与正面新22师会合;命第114团用锥形突进的战法,一举直捣孟拱。新38师的作战档案记称:“我则以神奇果敢之大迁回,插瑕钻隙。反突刺敌之心脏卡盟(加迈).……终迫使孟拱河谷之敌放弃马拉高以南至卡盟(加迈)凡二十英里之既设坚固阵地带,整个崩溃,十八师韧之抵抗力至此瓦解而就歼。’,,孙立人认为,“森林战攻击最有效的方法,即用适当的兵力从正面攻击,吸引敌人,而以主力从森林中开辟新路迂回到敌人背后,先截断敌后方联络补给线。阻止敌人后方部队增援,然后对正面之敌,施行包围夹击”份。

  由此可见.孙立人将军作为一名杰出的将领出现在抗战的历史上,除了客观上有一个历史的大舞台可供表演而外,实与他主观上的思想、素质、方法、才能等各种条件分不开。历史造就了一代将星孙立人将军;孙立人自己独具的忠诚和努力,写下了一页光荣的历史。


  ①②《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年版,第194页、195页。
  ③O⑦⑧⑩"许遨:《百战军魂―孙立人将军》上.台湾懋联杂志社1989年版,第89页、87页、125-126页、126-127页、144页、81页、101-102页。
  ⑤蒋介石致林蔚密电稿,1942年4月17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⑥《远征印缅抗战》,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142页。
  ⑨罗卓英致蒋介石密电,1942年4月20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⑩0⑩⑩《中国军魂一孙立人将军永思录》,台湾1992年版,第144贾、139页、 139页、359页。
  O罗卓英致蒋介石密电,1942年4月26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⑩⑨《名将孙立人》,台湾群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0页、175页。
  C) C)《中国驻印军新一军新卅八师司令部虎关区作战经过概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⑩@函汤李敖编《孙立人研究》,台湾李敖出版社1988年版.第7页、40页、41页、118页。
  ⑩王善初:《孙立人轶闻录》.台湾《中外杂志,第29卷第1期。
  @许遨:《百战军魂―孙立人将军》下,台湾愁联杂志社1989年版第238页。
  @《中国驻印军新二军新柑八师司令部卡盟区作战经过概要y. 1945年1月25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作者简介:孙宅魏,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所长,副研完员。
 
想不到国军还有那么正义感和血性的将军! 中学读书时感觉他们都是当逃兵......
 
真正抗日的主力是“爱国”的国军。不是我们是本上说的那样。。。。
 
  孙立人:政治上失败的抗日名将

  2006年06月14日


  孙立人一生痛恨侵略中国的日本人,据说,在反攻缅甸的战役中,凡是俘虏了日本兵,报到孙立人那里,孙立人对部下说:"下去问一下,是不是到过中国的,凡是到过中国的一律枪毙,不用再报给我了。"因为当年侵略中国的日军,特别像十八师团,个个手上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在那一代血性方刚的中国人眼里都是一群毫无人性的野兽。直到晚年,孙立人的长女孙中平回忆说"我们小时候,有时候不懂事调皮的时候,他真的火大了,说的最重的话就是:你们是日本鬼子变的,这样的不听话。因为他一生最痛恨的就是日本人。" 多次与蒋介石发生冲突 当时指挥中印缅战区盟军联合作战的司令史迪威将军极为欣赏孙立人,史迪威的孙子约翰・伊斯特布鲁克到现在都还记得史迪威将军的赞誉,他说:"史迪威将军非常喜欢孙将军,当然他是维吉尼亚军校毕业、英文又很流利容易沟通这是一方面,最关键的还是他们两个人一起向全世界证明了,只要有好的领导和关照,中国军队可以和任何盟军的军队比媲美。他们在第二次缅甸战役中证明了这一点。"但史迪威将军正是蒋介石最不喜欢的美国人,而史迪威本人对蒋介石的劣评也影响了那时的美国政界众多人士。

  1945年联军统帅艾森豪威尔邀请孙立人访问欧洲战场,孙立人二战名将声誉达到高峰,也让人份外眼红。孙立人的随从参谋、后来做到台湾军队联勤司令的温哈熊回忆说:"当时联军统帅艾森豪威尔来了一封信,邀请孙立人去访问欧洲战场,他当然很高兴了,去之前委员长(蒋介石)召见,进门以后蒋就开口大骂他,说:谁叫你去的?孙立人回答:是人家邀请的,而且是你批准之后我才去啊,委员长更大怒了,说:为什么不邀请我,邀请你?为什么不邀请别的将领?这显然已经是有成见了,这个事使得孙立人心里非常非常地难过。当然最后蒋还是不得不让他去了。" 1949年10月蒋介石的嫡系汤恩伯的部队逃到台湾,孙立人为此和蒋介石发生过严重冲突。孙立人的侄孙孙善治,是少数从孙立人口中听到这段故事的人,孙善治说:"一次,叔公对我说,你知道我跟老‘总统‘吵过架的事吗?我说那你讲给我听听,他说:那是汤恩伯的部队被打败撤回到台湾,老‘总统‘就把他找去,当时俞济时也在座,蒋介石说汤恩伯的部队回来了,要他想办法整编一下,他说好,回去马上办,后来蒋打电话叫他去,问交代的事情办了没有?他说已经把几个国民小学的校舍腾出来,让汤恩伯部队先住进去,那时候已整编好的部队是住在几个较正规的训练营里,老‘总统‘就说:这怎么可以呢?你把训练营腾出来,你们去住国小,让汤恩伯的部队住你们的训练营。孙立人当时就有点气愤,说汤恩伯部队已经是破钢烂铁,没有半年一年的整顿,根本形不成战斗力了,你怎么能够让他们去住整编好部队的营房?老‘总统‘就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自私?就这一句话,孙立人就更生气了,他说:我自私?你才自私,谁不知道汤恩伯是你的嫡系部队,你今天把整编好的部队调走,共军再打过来,你拿什么去打,到那时候,看你往哪里跑?你只有往太平洋里跳。这最后一句话是很严重的,你想老‘总统‘一辈子谁敢跟他这样讲话。"1950年孙立人在台湾上任陆军总司令之后,他和时任总政战部主任的蒋经国一直关系搞得紧张,他们两个人对军队应不应该有政工制度,看法完全不同。同时两个人的个性也差异很大。

  孙立人是一个典型的军人,在搞政治的人看来他完全是个失败者。
 
  孙立人兵变案真相

  2006年06月14日


  孙立人是美国对台策略的牺牲品,目中无人的他处在那一个年代,迟早要出事的,何况他毕竟萌生过谋反念头,然而真正冤枉的是因孙案受株连的107名旧部,真正需要平反的只是受株连者,而非孙立人本人。

  孙立人(1900至1990)安徽舒城人,清华大学、美国维吉尼亚军校毕业。抗战时任新38师师长远征缅甸,战功彪炳,曾获英国皇家勋章。抗战胜利后奉调东北,因与杜幸明不和而被解职。1949年任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台湾防卫司令,翌年3月升陆军总司令兼台北卫戍总司令,1954年调任嗯统府”参军长。次年5月25日,孙立人因僚属郭廷亮等7人涉嫌叛乱被捕,同年8月3日被解除一切职务。20日蒋介石下令陈诚调查孙案,10月‘由国防部随时考察以观后效”。1988年3月20日恒防部长”郑为元亲访孙立人,宣布恒防部”对他的看管己结束。

  孙立人是美国对台阴谋的牺牲品

  一九五五年五月下旬,‘国防部”保密局侦防组长谷正文奉命在台北市南昌街孙公馆旁赁屋监视孙立人这个嗯统府”参军长;六月二日,谷带领宪兵到孙公馆收缴枪械,接管厨师、司机、警卫等二十多人。嗣后将孙软禁于台中,谷氏负责监护孙五年之久。这位八旬老人早年也加入过中共,失手被捕后投效军统,光是从一九四九年八月起计算,就侦办过一千九百多名中共地下党员。他的记忆力似无问题,他于一九九六年十月三日在台北的记者会上证明,孙立人失去自由后,曾在孙的文件柜中搜出两份紧谏宣言”,内容是要求改革现状,用蒋总统名义任命孙为参谋总长,而其中中文本是曾任蒋介石随从秘书和军委会少将高参的台中东海大学教授徐复观所撰。谷向当时的国家安全会议副秘书长蒋经国汇报,蒋说了一句:文人无耻”,不再深究,故徐复观进出台湾自由直至患胃癌病故。而且自案发起,蒋经国确实不相信孙立人企图兵变,力主淡化处理孙案。那么这位战绩彪炳、威震异域的名将为何要被长期软禁呢?冷战结束后陆续解密的美国国务院、国安会、中情局、麦克阿瑟私人档案、柯克上将私档、英国外交档案以及从事外交生涯五十年的顾维钧回忆录回答了上述疑问:四十年代末期美国杜鲁门政府拟订`fir蒋保台”策略后,孙立人确实向美方表示要策动兵变除蒋,还要求美方支持。

  四十年代末期,国民党部队兵败如山倒,杜鲁门认为腐败无能的蒋政权难以抵挡***部队攻台,希望推出一名杰出能干又**亲美的将领取代老蒋。出身维吉尼亚军校、与当时参谋长马歇尔为前后期同学的孙立人便成了山姆大叔眼中的首选。

  一九四九年五月,美国驻华大使馆武官莫成德赴台考察后向国务卿艾奇逊与国安会提议,以孙立人主持台湾以及美国长期租赁台澎海空军基地作为经援台湾的条件。从五月四日美国驻台北领事艾嘉致国务卿艾奇逊的电报可知,美方欲以四千万美元的经济援助与两千万美元的军事赠款交换美国海、空军长期租用台澎军事基地;派孙立人统率全台军队。在台的军队均由孙氏过滤,旨在将当时驻台军队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解甲,送回大陆。六月廿三日,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处主任乔治?肯楠向国务院和国安会提出处理台澎问题报告书,主张联络菲、澳、印度、巴基斯坦、新西兰等国,各派遣一些象征性的兵力,会同美军占领台湾……邀请孙立人将军加入占领军的新政权……通知蒋介石,如他愿意留在台湾,当以政治难民之身分相待……美国在接管行政时,应极力避免担任令人注目之职务,其目的旨在不使台湾落入共党之手”。九月中,李宗仁派甘介侯赴美活动,他对国务次卿腊斯克说,共军渡长江时李己拟任命孙立人为台省主席,孙绝对效忠于李。于是,腊斯克派遣在二战中缅战区熟悉孙立人的战友莫里尔准将赴台探询孙立人倒蒋的可能性,孙立人未作正面回答,只是发了一通牢骚。一九九O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的韩战起源》一书提及:一九四九年十二月美国前任驻台北总领事克伦兹会晤陆军副总司令孙立人,称若孙同意控制国府,则美国将坚决支持他。孙立人拒绝了,那时撤到台湾的文武百官、情治系统等多系蒋介石亲信嫡系,孙深感无能为力。一九五O年一月,麦克阿瑟派其得力助手、东京盟军总部情报处处长韦洛比将军访台,劝蒋介石将权力移交吴国祯,并离开台湾;若要留台,则不应干预行政,麦帅总部愿派一位高级顾问赴台协助他。蒋对此建议,予以坚决拒绝。

  一九五O年二月十一日,麦克阿瑟派专机到台湾接孙立人赴日。据麦帅档案记录,麦勉励孙立人负起保卫台湾的责任,保证尽量提供军援。孙返台后向东南军政长官陈诚报告了会谈清况。赴日前,孙向陈诚呈报,后来他辩称是麦帅总部主动邀他访日,但颧维钧回忆录》指出,是孙立人主动要求共和党参议员佛格森安排同麦帅会晤的。孙立人访日之行更加深了蒋介石对他的猜疑,事实上任何一国的元首都不允许手下高级将领同外国人建立反常关系,何况戴笠摩下的情报机构早在抗战时代,就侦悉孙立人与美国战略情报局特务接触频繁,这种不正常关系一直持续到五十年代。史迪威解职回美后,孙立人曾以中国军官的名义发动上书罗斯福总统,要求让史迪威重返中国,这些都是逾越分际、干犯军人大忌的行径。从一九四九年五六月间美驻台北领事艾嘉致国务卿的七封电报可知,孙立人对美国外交官一直埋怨陈诚故意冷冻他,以至于他有职无权,他希望军民分治,又说台湾局势己发展到人心思变的地步,还抨击陈诚、彭孟缉等人起码落后于时代五十年云云。身为军方要员,向外国官员责骂本国政府,自然是越轨之举。

  美国国务院自一九五O年初开始,紧锣密鼓地推动台湾政变。国务院中国科于一九五O年二月廿日拟订‘台湾政变草案”,建议以孙立人为斩府攀旗的政变指挥官,推翻蒋政权,以吸共,保台,联美”为政变宗旨,对蒋的处置方式则以软禁或放逐为主。

  一九五O年三月二十日,美国中情局一份机密报告称:贩几个月的报道显示,受过美国教育、现负责台湾防务的孙立人,正计划发动政变,稗使蒋介石成为有名无实的领袖,且铲除其亲信。”四月下旬国民党部队撤离海口后,美国驻台武官巴瑞特向国务院发了一通极机密电报,引述孙立人的话说:蒋介石及其党羽己到了If P,乱与绝望”的状态,孙建议采取据日烈的行动以挽回狂澜”。巴瑞特四月廿七日会见孙立人时,孙主动提出畴介石问题”。腊斯克于五月一日见到此电,两天后的五月三日,国务院政策计划处官员尼兹在一次秘密会议中正式提出了由孙立人发动兵变以倒蒋的方案。方案说,政变目的乃是物底铲除国民党的所有重要官员,由孙立人掌控全部军权’一这些工作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完成。政变后的政治真空则由美国调集官员去填补?三天之后,美国派出一批最能干的官员到台湾充任当地政府的顾问,使台湾成为亚洲的橱窗,并作为对抗苏联的秘密文宣基地。五月三日腊斯克呈交艾奇逊一份演示文稿,指出美国己在台湾部署秘密行动,以武装支持岛上的台湾领袖,他建议告知蒋介石,嘱其离开台湾,将权力交给孙立人,然后由联合国决定台湾前途;一旦台湾获联合国托管,杜鲁门总统即宣布撤销一月五日不协防台湾的声明。次日,腊斯克与艾奇逊开会决定通知蒋:他唯一出路是请求联合国托管,美国会支持这项请求,并派遣第七舰队协防台湾。腊斯克承认,第七舰队巡逻台海,固然为保护台湾免受中共攻击,但也是为了防止蒋介石偷袭大陆。

  孙立人勾结美国发动政变倒蒋因韩战爆发而告吹

  六月十九日,美国派遣前第七舰队司令柯克上将担任密使赴台,通知孙立人这项计划。六月下旬,柯克将孙立人的密函送达腊斯克,信中说孙立人愿意领导兵变倒蒋,要求美国支持,一旦掌权他将肃清贪污,且在**方面比蒋更具弹性。腊斯克九十年代初对传记作者熊安邦教授说,事关机密,他呈报艾奇逊上达杜总统,但杜鲁门还未作决定韩战就爆发了。

  原定政变日期在一九五O年六月二十五日,正巧那天南北朝鲜战事起,美国害怕后院失火,政变计划遂告搁置。直至一九五三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史蒂文生访台时,孙立人仍向史抱怨蒋氏父子。孙声音压得很低,抨击蒋氏排斥异己。孙表示国民党部队有能力反攻大陆,但领导层的老人必须清洗。这些行动自然被情治机构负责人蒋经国侦知。孙立人蠢在缺乏警觉。

  显然,所谓匪谍案和兵谏都是当局清除心怀贰志将领的借口。孙立人的罪状何止兵谏,根本就是在美方策动下谋反,何冤枉之有?

  蒋介石对孙立人一直疑忌,但一九四九年八月仍任命孙为台湾防卫司令,次年三月升他为陆军总司令。据麦帅档案,一九五O年六月中旬台湾的国民党当局驻日本军事代表何世礼向麦帅总部情报处长韦洛比转达一项讯息?蒋表示愿交出权力,但绝不交给孙立人。据美国亚利桑纳大学教授麦可?夏勒所著馗格拉斯?麦克阿瑟?远东将领》一书所述,麦克阿瑟颇有出任台湾军政最高指挥的野心,但此非他一个人所能作主。由于蒋介石的坚决拒绝,再加上杜鲁门对他的疑忌,他连统治日本的权力都没有保住。韩战爆发后,台湾转危为安,美援源源而来,蒋氏父子才陆续采取措施清洗挟美自重的高官?一九五三年春罢黯吴国祯,一九五五年整伤孙立人。蒋介石要藉孙案巩固权力中心,他要向美国人显示他能全盘控制台湾局势,请美国对台湾勿存非份之想。然而他又不能同美方拉破脸,那时美方密件未曾解密,由非正当渠道所截获的情报是不能当罪证展示的,所以蒋经国指示淡化处理此案?环能使美国人脸上下不来”。在监察院参加五人小组调查孙案的陶百川,在佃勉强捐八十年》一书中提及,事实远较孙立人的口供严重,这从另一侧面证实孙立人的谋反罪是存在的。

  孙立人是美国对台阴谋策略的牺牲品,目中无人的他处在那一个年代,迟早要出事的,何况他毕竟萌生过谋反念头。当时谷正文判断孙立人的部属郭廷亮等人有兵变企图,但为免牵连孙立人受军法审判,当局使用了性谍自首”的罪名处理郭廷亮,这只是处理不当而己。因此,谷正文认为孙立人案并非罗织。然而,真正冤枉的是因孙案受株连的一百零七名旧部,其中三十五人判监十年以上,而被迫提前退役的部属更数以千计。真正要平反的只是受株连者,而非孙立人本人。

  设想倘若一九五O年六月二十五日孙立人兵变一举成功,他能摆平蒋介石从大陆带到台湾的数万名黄埔子弟吗宁以李宗仁的资望、以白崇禧的小诸葛才干尚一筹莫展,逞论投笔从戎的土木工程学士孙立人了。如若政变成功,老蒋被放逐,黄埔子弟及外省籍文官全被清洗,则台湾早己独立而落入美日两国保护伞;若政变失败,台湾内部派系恶斗,则中共必然挥戈东渡。无论上述哪种结局,这五十四年的台湾历史全部都要重写。

  1988年,香港伏公报》有篇报道讲孙立人在安徽的祖坟风水极好,有老兵探亲回台带了报纸给老将军看,孙特地派老部下、陆军总部作战署组长潘德辉回乡探一下虚实。潘氏查明孙立人祖坟早在咬革”初期就被红卫兵挖掉了。潘氏由一老者陪到一乱葬岗拜祭并摄影,回台后,孙立人忙向潘下跪。从这一点看,孙立人是颇注重旧礼教的。可惜他小处清醒大事糊涂。

  二00一年元月八日台湾监察院”通过决议,称孙案乃被阴谋设局的假案”。领公款六十万台币充作孙案专门研究经费的冲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朱法源教授Ila驻孙公馆翻遍了孙立人将军保存的所有文件,和国防部与总统府的所有机密档案文件,并未发现孙立人有任何不法行为”。台湾当局给孙立人呼反”,这是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事实上民进党处心积虑用张学良、孙立人这些几十年前的旧案来丑化国民党,这是历史研究为政党斗争服务的新鲜一例。
 
  国军名将孙立人的后半生

  2006年06月14日

  1945年8月上旬,新1军在南京集结完毕,随即向日寇盘踞的广州进击.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孙立人麾下之新38师进入广州,特务营进驻沙面原英租界布防,炮兵营在宝安海岸构筑阵地,炮口对准海湾上的英国军舰.新1军驻防广州期间,孙立人利用3000多日本战俘修建了"新1军阵亡将士公墓",墓地位于白云山马头岗.

  1946年元旦,蒋介石指派孙立人赴美出席联合国参谋首长会议,从此一去数月。2月17日,新1军奉命开始船运秦皇岛。3月下旬,全军抵达东北投入内战。4月,因新1军主帅长期在外,故四平一战各师团长官均持消极态度。5月10日,蒋介石从华盛顿招回孙立人统帅新1军。15日孙赶回新1军军部,官兵士气大拯,3日后攻占四平。杜聿明疾贤妒能,偏袒旧部,发表消息说,四平为廖耀湘新6军所攻克。又命新1军攻击中长路上防线坚固之公主岭,新6军则从四平以东超越公主岭直取长春,其用意是要把占领长春的功劳让给他的老部下而非孙立人。不料,孙率领全军飞兵猛进,轻取公主岭。5月下旬,南满海城镇滇军第60军184师告急。当时新1军的位置在最北,杜却命新1军两个师长途驰援,而将第50师留在北满归属廖耀湘指挥,想以此刁难孙立人并趁机将50师重新划归新6军,以削弱孙的实力。25日蒋介石听取孙立人的汇报后同意新1军仍停留北满。6月4日,第50师度过松花江,次日攻叶陶赖昭车站。6月7日,马歇尔将军等三人军事调解小组下令停战,此后4个多月东北无战事。10月,东北战端重起。在反复作战中,新1军充分显示出坚强的战斗力,故林彪部队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只要不打新1军,不怕中央百万兵。”

  1947年4月,杜聿明一再要求将孙立人调离新1军,蒋介石遂委派他以东北保安副司令官的虚职,以潘裕昆继任新1军军长。不久,孙立人奉调在南京成立陆军训练司令部。10月,孙选定台湾凤凰山作为新军训练基地,开始了他一生中的最后一次练兵。11月11月陆训部也迁至此。48年底孙立人任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司令长官和台湾防卫司令。负责制定台湾防卫计划,构建全面防卫体系,整训撤台的80万败军。

  49年10月,华东野战军准备进攻金门。守军第22兵团司令李良荣急电蒋介石,请派孙之新军增援。其时只有201师完成训练,孙命郑果率该师直属部队及601,602两团,共7000多人船运金门。李良荣在校阅该师后,写信给孙说:“201师精神纪律及战斗技术,均为今日部队之最优秀者。金门有此一师,乃敢夸言稳固,此皆吾兄忠诚智慧所得之结果。”10月24日,叶飞部3个团向金门发起进攻,上岸后向纵深突进。叶飞明显有轻敌意味,结果反受困于滩头阵地与二线阵地之间,以至腹背受敌。此战于10月27日结束。后因孙立人下台,有人称是胡琏12兵团所为,其实,12兵团是被歼后重建的部队,武器朽旧,装备不全,战斗力很差,即使没有12兵团参战,201师也能独立结束战斗。

  1950年3月,孙立人升任陆军总司令。到51年4月,经一年多的整训,台湾所有10个军,均由溃败之军成为编制充实,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威武之师。

  孙立人做事认真,不讲情面。以蒋经国为首的政工情报系统,一味效仿苏联,欲以政工人员控制军队,遭到孙的竭力抵制。以陈诚为首的黄埔系,因孙立人反对军队分派系而受挫也暗中嫉恨他。除了各派力量对他的攻击外,老蒋本人的多疑是潜在的最大危险。

  早在49年,杜鲁门就对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彻底失望,中央情报局曾计划刺杀中国的两个大人物,一个是蒋介石,一个是周恩来。国府败退台湾后,美国想起用新人来替代老蒋,开始是吴国桢,后来是孙立人。他是接受过西方教育的自由知识分子,在缅甸战场又与史迪威有过良好的合作关系。因此,在美国人看来,他是地地道道的亲美派。

  50年,麦克阿瑟在东京向孙立人表示,只要他不听命于蒋,所需经费由美国负责,完全不必操心。他万万没想到,这位亲美派人物居然会把倒蒋的阴谋汇报给蒋的心腹陈诚,并请他一定转交蒋介石。美国人看错了孙立人,因为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没有吃透。孙立人也象戴安谰一样最是崇拜岳飞,然而,岳飞蒙冤而死的悲剧似乎也早就给孙立人投下了宿命的阴影。孙立人晚年上演的实际上是一出忠蒋的悲剧,其本质正是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绝对忠诚。

  要说对蒋介石的绝对忠诚,恐怕其黄埔系也没人能比得上孙立人。但是这时却发生了“郭廷亮匪谍案”。55年5月25日,陆军少校教官郭廷亮被政工系统逮捕。随之台湾谣言四起,集中到一点就是,有未遂兵变被侦破,而幕后操纵者是孙立人上将。审讯拖到7月才进行,审讯官一再逼问郭廷亮,孙立人为何经常召见你?他是否向你不止了谋叛任务?总统亲校那天你是不是要呈递意见书?

  说起来是天大的笑话。老蒋来到屏东主持年度阅兵。分明是6月6日,已经是他被逮捕12天后的事了。因此案牵连的人达300多人,其中有孙的随从参谋陈良熏,蒋经国还破格召见了他想诱逼做伪证。为了掩人耳目,老蒋称“孙立人因匪谍郭廷亮引咎辞职”。特设9人委员会祥查此案,而该委员会的主任正是孙的死对头陈诚。10月20日,该委员会发表调查结果,毫无新意,不过是老调重弹。随后,孙立人被软禁于台中市向上路一段18号。

  直到1988年,在被软禁了33年之后,孙立人才重获自由,此时以是90高龄,于两年后逝世。荪立人的绝对忠诚,最终招致的却是猜忌和陷害。那所以严厉闻名的西点军校,铸造了他前半生的辉煌,也铸造了他后半生的灰暗。随着孙立人将军的逝世,18号院终于沉寂了下来。但是,孙将军是永存的,他不灭的精神之光,由孤岛远播四海。他高尚的人格,永远为海内外炎黄子孙铭记不忘。
 
不错,顶了,给你置顶。继续发此类帖子。
1159277515427.gif
(screen.width*0.8-70)) this.width=(screen.width*0.8-70)'>
 
随便顶顶。。。。。。。。。。。。。。。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