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继续一胎政策已经不符合历史条件 (1人在浏览)

电白新闻

研究生
注册
2009-02-26
帖子
1,058
反馈评分
1
点数
61
性别
ha.gif
ha.gif
ha.gif


前言:国家间的一切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的竞争!物质财富是人生产的,科技是人研发的,军事是人装备的,民族与国家的力量是以人为基础的。人是民族与国家存在的生命载体,人是人类活动的微观主体,人是财富的创造者和所有者,人口是民族与国家力量的源泉与实力的载体,人口决定民族与国家的命运!生育孕育着民族与国家的未来,生育是创造民族与国家力量的第一生产力!而现在中国已经处于低生育率阶段,无论从民族复兴还是从中国崛起的角度来考虑,中国都必须注意维护自己人口再生产能力。因此,当中国人不愿多生孩子的时候,一胎政策就失去了其存在前提。


《一》 了解当前人口形势


《二》 当今大国崛起的实质是什么?


《三》 基本国策的目的是什么


《四》 多数计生思想已经不符合历史条件了


《五》 计划生育已经形成知识――权力既得利益集团


声明:为传播科学的人口思想,本文可以随意转载


《一》 了解当前人口形势


我们中国历史上曾占世界40%的人口,近乎世界的一半。当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占世界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但现在,我们总人口仅占世界的19%,每年新生儿数量已经不足世界的10%,而且还在进一步的持续下降。


为更清晰的了解人口问题,我们首先介绍一下总和生育率。总和生育率是指平均每个育龄妇女一生的生育数。如果一个社会长期处于人口数目不变的状态,那么这个数字自然就是2,也即是生育率(本书以下所说的生育率皆是指总和生育率)处在世代更替/平衡水平。但是考虑到新生儿成长到生育期之前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不能繁衍后代,所以这个数字会高于2。在经济发达、社会保障比较好、性别比正常的发达国家和地区,比如西欧国家、日本、中国港澳,这个数字是2.1;而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经济落后、医疗保障差、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国家,这个数字要高得多,如中国需要在2.3以上,更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需要2.5到3.3个左右。由于有的人不愿生孩子或不育,有的人只生一个,并且孩子无法完全全部成人并繁育后代,所以一般国家需要主流家庭生育三个孩子才能维持人口世代更替水平。比如说1/3的夫妇生3个,1/6的夫妇生2个,1/6的夫妇生1个,1/6的夫妇由于不育或不愿生育从而一个不生(中国近20多年不孕不育率增加10倍,1/8夫妇不育,而且还在增加),最后剩下的1/6夫妇生4个及以上(按4.5个计算),则1/3×3+1/6×2+1/6×1+1/6×0+1/6×4.5=2.25,暂时还达不到中国的世代更替水平(等到性别比正常、儿童死亡率下降以后可以达到)。如果生育率一直低于世代更替/平衡水平,人口将不断萎缩,直到种族灭亡。但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显示,我们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22,2005年1%人口抽查统计,我们的生育率也仅是1.33。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05年的《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数据显示:2005年全球平均每个妇女生2.6个孩子,发达国家为1.5个,发展中国家为2.8个。2005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而且,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不到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还要低。


低生育率有多大危害呢?为简化分析,我们首先假设新生儿性别比是100:100,儿童完全存活且都可以繁育后代,每过30年为一代人。如果生育率是1.0,假设第一代是800万人,则第二代是400万人,第三代是200万人,以此类推。可以简单的认为这时的人口结构是800:400:200,总人口是1400万人。而30年后人口结构为400:200:100,总人口是700万人。可见,1.0的生育率可以使人口每过一代减少50%,90年后人口减少到原来的1/8(即12.5%),180年后减少到原来的1/64(不足1.6%),300年后减少到原来的1/1024(不足0.1%)。如果中国每个妇女只生一个孩子,则7代人之后(约210年)中国人口就会从目前的13亿降到1000万,再过7代人的时间就会再下降到不足8万,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民族几乎可以说就已经绝种了。事实上,新生儿性别比不可能是100:100,儿童不可能完全存活且都可以繁育后代,大约至少0.1的生育率是无效的(随社会发展程度而不同,发展中国家则比这要高)。也就是说1.1的生育率就可以使人口每过一代就减少一半。如果是1.2的生育率,则每过一代人口减少45%。如果是1.3的生育率,则每过一代减少40%。以此类推,1.4的生育率每过一代减少35%,1.5的生育率每过一代减少30%,1.8的生育率每过一代减少15%,而2.1的生育率在发达国家则可以维持人口世代不变。


但是,2000年人口普查统计显示,我们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22。2005年1%人口抽查统计,我们的生育率也仅是1.33。按照1.3的生育率推算,到2100年,加上巨大比例的老龄人口,中国仅有4.7亿人;到2300年,加上巨大比例的老龄人口,中国的总人口数量仅为2800万!若在此基础上再过一二百年,中华就接近亡族了。以这样的人口形势下去,我们中华民族何谈复兴世界第一?


2000年人口普查显示,1998-2000年平均每年出生女孩593万;2003年1‰调查显示,此近5年每年平均只出生女孩579万。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房价和养孩子成本的攀升及性别比失衡的持续发展,2001-2010这十年每年新出生女孩只会比2000年及以前进一步的减少。扣除死亡、不育、单身、丁克等因素,近十几年来每年新生可以为中国生育孩子的女孩只有500万。而1990年及以前每年出生女孩1200万左右。也就是说今后每年实际加入生育队伍的育龄妇女将从2015年及以前的1200万左右快速下降到2025年左右的500万。中国20-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将从2010年的1.1亿然后快速下滑到2017年的0.9亿,到2023年只有0.65亿了[1]。现在在大力鼓励生育的情况下,香港每个妇女只生育1.1个孩子,台湾澳门只生育1.0个孩子,韩国只生育1.2个孩子。考虑到中国大陆的生育文化破坏远比港澳台和韩国严重,中国又处在急速的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和高房价高医疗高教育成本的时代,生活工作压力极大,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和养育能力只会更低。即便是大力鼓励生育,中国大陆的生育率依旧会非常低,港澳台和日本韩国等国家现实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果现在不立即调整人口政策并大力鼓励,那我们很快就会错失时机。现在每年进入生育阶段的育龄妇女是1200万左右,但每年新生儿童数量还不到世界的10%。如果再迟疑下去,到时候每年进入生育阶段的育龄妇女只有500万,那时候我们每年新出生儿童数量会达到世界的4%吗?一个一直占人类人口1/3左右的伟大民族将快速的衰落,我们中华民族还何以立于世界强族之林?80后是中国的最后一次婴儿潮,如果错过了,中华民族也许真的要万劫不复了。


支撑一个国家实力增长的,在于其物质再生产与人口再生产能力。而物质再生产能力的长期发展,又取决于人口再生产能力。从长远看,人口再生产能力的变化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变化。要保证中国的成功崛起,必须保证中国相对于其他大国有足够强大的人口再生产能力。没有足够的人口再生产能力做支撑,中国崛起最终不可能成功。


《二》 当今大国崛起的实质是什么?


工业革命前后的西欧国家崛起,如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实质是在一定人口(指在一个时代和一定范围内能够创造出足够国家力量使国家崛起的人口数量,否则它会因人口太少而无法崛起)基础上,通过军事的、制度的和经济的时代差别来崛起的。如西班牙、葡萄牙的枪炮轮船,荷兰、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英国的工业革命,都是与当时的大部分民族和国家有一个时代的差距,才让这些人口远比中国、印度少的“小国”崛起。即便如此,此时的人口仍有决定性作用。虽然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依靠轮船和枪炮占领基本上还处于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美洲和非洲,17世纪荷兰通过股份制、银行等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垄断了全球贸易的一半,但三国人口分别只有800万、200万和100万,无法保持长期的强盛地位,后来被综合三国所长(轮船、枪炮和资本主义制度)且人口更多的英国所取代。而资本主义革命和工业革命开始后,通过制度变革和工业革命,大国崛起就变成了经过这两种革命后的人口大国崛起。也即是说,在现代制度革命和现代经济革命后,只要通过新制度和新科学技术装备国民,人口大国的人口力量必然会通过制度与科学技术对人口力量的倍乘效应使国家力量显著的大幅度的增长,如后来欧洲新崛起的德国、俄国,美洲崛起的美国,和当时亚洲唯一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都是比前面几个国家人口更多的“人口大国”。今天来说,比如中国、印度、巴西的崛起,又全是人口大国。因为在国家制度革命和工业革命后,彼此之间的制度、经济及军事的时代差别趋于消失,变成一个时代内即现代社会内的竞争,而不是资本主义与旧封建主义、工业经济与传统农业经济、热兵器与冷兵器的竞争。在国家制度革命和经济革命后,人口就成了国家崛起中最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因为人是人类一切活动的主体,人是人类一切实力的载体,人是人类一切力量的源泉。综合国力永远可以这样简单表述:综合国力=人口实力×制度×科学技术装备×规模效应和政府协调能力。


人是力量的源泉和承载者,人是一切财富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在全球化下知识技术和物质资源使用无国界的今天,保住了人口就等于保留了实力和财富。未来大国长期竞争的实质不是经济的竞争,也不是科技的竞争,更不是军事或政治的竞争,因为这些竞争归根结底都只是人的竞争,都是依附于人口的竞争。未来大国长期竞争的实质是创造竞争主体――人口的竞争。由于相互学习和不断发展,后发国家和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会使世界各国人口素质具有趋同趋势,未来很难再有今天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巨大人口素质差别。当人口素质的鸿沟消失时,人口数量和结构就是人口实力的一切。创造和吸引竞争的主体――人口,才是未来大国最根本的竞争。保持或促进人口再生产能力的发展将是未来大国竞争中最具根本性的竞争。由于相互学习和发展,制度因素趋于同质化,经济基础差别鸿沟消失,人口因素将更趋于主导地位和决定性地位。在人口这个竞争上胜利了,其他方面的竞争就跟着胜利了。而在人口竞争上失败了,其它一切就必然失败。无论过去他多么强盛多么辉煌,人口竞争的失败将注定一切的失败。失去人口,所有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成果(主要是知识技术)只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


人口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和存在基础。若制度等基本不变,则人口发展变化主导一个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变化,经济社会变化主导一个国家的各方面变化,进而主导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变化。人口主导大国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大国经济变化主导世界经济变化,大国经济竞争主导世界经济格局转变,因而人口最终主导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和大国的起落沉浮,新兴国家的崛起实质是人口力量的崛起和爆发。


无论是经济的竞争,科技的竞争,或军事的竞争、政治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一切国家的竞争都必须由人来进行。因而国家间竞争的实质归根结底是人的竞争。作为国家整体的人,就是人口,它包括人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因而国家间竞争的实质就是人口的竞争(暂不考虑制度等因素,或认为制度是同质的或制度的结果是同质的),人口是国家竞争力量的唯一真正源泉。保持强大的人口实力,是国家强大的根本保障,是国家未来竞争的根本保障,是中国崛起最根本最基础的保障。


《三》 基本国策的目的是什么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推行,1978年, “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写入了宪法。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成为一项国策,被写入宪法已经有32年了,党把它明确定位基本国策也已经有28年了。但现在多数中国人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误解十分严重。为科学理解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也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我们需要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有一个更科学的认识。


一项基本国策,必有伟大的宗旨和深远的意义。能写入宪法的政策,必有深远的内涵和科学的要义。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其宗旨是使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使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比如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简单的说,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就是要使中国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其宗旨和内涵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致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就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最基本的内涵和最核心的使命。为了科学认识和正确了解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为了不使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被少数人当做维护利益的工具,为了中国的可持续性发展和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我们需要纠正一些最基本的认识。


首先是概念的误解。所谓计划生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调控人口发展,与无计划的人口发展相对应。既然是计划,它既可以是计划增加,也可以是计划减少;既可以是鼓励少生,也可以是鼓励多生,这要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来定,比如发达国家的计划生育就是鼓励多生。所以计划生育有两种:鼓励生育型计划生育和抑制生育型计划生育。中国人有这样一个误解:误以为计划生育就是鼓励少生。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计划生育就是要通过人口调控来实现人口的可持续性发展,怎样可持续性发展就怎样调控。长期过高的生育率不是可持续的人口发展,而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也是不可持续的人口发展,否则会有民族灭亡的危机,日本、韩国、欧洲等国家都有这样的担忧。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客观数据显示,我们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22。2005年1%人口抽查统计客观数据显示,我们的生育率也仅是1.33。人口专家按照1.3的生育率推算,到2100年,中国仅有4.7亿人,到2300年中国的总人口数量仅为2800万!显然,那怕中国现在有100亿人口,中国人也应该有这种担忧。所以,不要认为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就是要鼓励少生,像发达国家一样,未来中国计划生育也要鼓励多生,因为这本身就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可持续性发展宗旨和富民强国目的的内在要求,不能理解这一点就是在误解或曲解我们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其次是对人口方面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了解不清楚。人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体和人类社会存在的载体,所以人口是经济、社会、民族与国家的有机体。只有人口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有真正的经济、社会、民族、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而人口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民族、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口的科学发展是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确保不低于世代更替的生育率,是人口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标准,也是经济、社会、民族、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标准。现在中国生育率已经降到1.3左右,是属于十分危险的超低生育率,是一个无法维持经济、社会、民族、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生育率,必定使未来中国面临重老龄化,必定会危害中国经济、社会、民族、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使中国未来发展面临严峻的人口结构形式。很显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随着中国超低生育率的到来,即便不谈一胎政策有无实施的必要,一胎政策也已经超额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对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重新讨论人口政策。所以,我们应该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重新讨论具体的人口政策应该如何转变。真理越辩越明,讨论人口政策,为中国制定一个更符合当前条件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可持续性发展宗旨对中国人提出的要求,否则我们就背离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精神和宗旨。


再次,根据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宗旨的内在要求,根据党的科学发展观和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某一个时期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在一定条件下的具体实施内容,但不等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本身,它要随着具体社会条件的变化根据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精神的内在要求而与时俱进的调整。所以,鼓励少生不是基本国策,当前人口政策不是基本国策,一胎政策本也不是基本国策,否则那就是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僵化理解了。而讨论当前人口政策是否还适宜、是否放开生育或放开二胎、是否鼓励生育,都不能阻止或盖上反对基本国策的帽子,因为这本身就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内涵和党的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人提出的内在要求。当条件变了,由多生变成少生或不愿生,由高生育率变成低生育率,这时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就内在的要求调整具体的人口政策,否则就违反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和宗旨。根据人口普查和人口抽查的客观数据显示,中国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1.3左右,是属于十分危险的超低生育率,是根本不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总和生育率从1991年就降到1.8,2000年降到1.22,这皆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生育率水平。按照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宗旨和精神所提出的内在要求,根据党的科学发展观和与时俱进的要求,中国也应该鼓励生育了。


同样,根据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宗旨的内在要求,根据党的科学发展观和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什么样的具体政策是科学的,什么样的具体政策是可持续发展的,什么样的具体政策是符合当时条件与时俱进的,要有充分的讨论,科学系统的论证。只有这样,才能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才能体现出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党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才能真正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论是200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还是近几年的人口抽查,客观调查数据均显示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1.3左右,这已经完全不同于上世纪五六年代的人口状况,根据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内在要求、党的科学发展观和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这时候就需要对具体人口政策进行讨论,制定一个更符合当前历史条件、更符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精神、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与时俱进的具体人口政策。否则,我们就违背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宗旨,违背了党的科学发展观,历史也要说我们不与时俱进了。


《四》 多数计生思想已经不符合历史条件了


一、生育率会随社会经济发展逐步降下来,不会发生人口爆炸。


中国实施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重要原因在于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人口不控制就会大爆炸,从而使社会动乱走向自我灭亡。但是,世界所有发达国家和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生育演变历史表明,无需任何人口控制,生育率会随社会经济发展而逐步下降,并降低到世代更替以下水平。现在全球已经有70多个国家的生育率低于世代更替水平,而中国现在1.3左右的生育率处于危险的超低水平,所以国民真正应该担忧的不是人口爆炸,而是持续低于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所导致的民族萎缩和民族灭亡!中国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快速下降到1980年的2.24,这时中国应该做的应该是确保生育率不要进一步的下滑,但中国却在1980年实施了一胎政策。1991年中国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8,然后快速下降到2000年的1.22。虽然中国人口从1991年仍然在增长,只不过是寿命延长的惯性延续。中国人均预期寿命从建国前的35岁提高到现在的72岁,也就是说中国孩子一个不多生,中国人口也会因寿命延长而增加一倍――即由5.5亿变成11亿。但现在这种超低生育率注定意味着中国未来人口要大幅减少,只不过是国民对人口问题不了解而认识不到中国的人口危机。


二、少生孩子不能促进经济发展。


人口再生产是物质再生产的基础,人口的可持续性发展是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显然一胎政策是不可持续性发展的人口政策。只有持续造人,才能持续造物。人口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人口是经济实力的载体。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严重损害中国未来的人口实力,使未来中国的劳动者和消费旺盛人口持续的大幅减少,必然严重损害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


生产和消费是经济硬币的两面,经济的发展需要两者的协调,任何一方的不足都会导致另一方的过剩从而危害经济发展。在全球生产过剩消费不足的今天,消费对经济发展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产能严重过剩内需严重不足的中国更是如此。中国一胎政策大幅减少孩子,从婴儿需求,到儿童需求,到少年需求,再到青年需求和中老年需求,都会依次大幅减少。现在孩子少了,儿童教育需求减少了,小学倒闭教师失业,这只是计划生育对中国产业影响的开始。依次人生成长中的各种需求人口的减少,中国产业产业将经历一次大清洗。现在是小学倒闭,明天接着就是大学、汽车、房产等众多行业的倒闭潮,而小学的倒闭就是其前奏。一胎政策不会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只能使现在发展更困难并且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制造危机。


从储蓄投资角度来讲,中国人有爱储蓄的特点,储蓄率本身就高,一胎政策加剧内需不足;中国的投资率一直很高,导致边际投资收益很低甚至为负,根本不需要再提高投资率,少生孩子加剧消费投资的失衡。2007年中国储蓄率高达51%,投资消费严重失衡,此时再少孩子提高储蓄率只会妨碍中国经济发展。就像环境污染了却没有获得经济发展,只不过是白白的浪费中国人力资本的发展,毫无意义的破坏中国的人口结构和损耗中国的人口实力。由于需求分上代人需求、本代人需求和下代人需求,少生孩子导致下代人的需求不足,因而会加剧内需不足,必须有外需来补偿,结果导致中国外贸进一步失衡。所谓计划生育提高中国人口红利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之说是非常值得商榷的,在前期也很可能是因加剧经济失衡而起反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透支人口的报复就会到来!


一胎政策必将使中国人口快速老龄化,人口老了的国家岂能发展更快?一胎政策使未来中国重老龄化,养老负担极重,社会资源被迫更大比例的投入养老,严重抢占用于发展的资源,这岂能有利于中国发展?面对一胎政策造成的老龄化飞速发展和未来的重老龄化危机,有人以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可以了。殊不知,跨国研究表明,由于老龄化降低人口活力、创新活力、经济社会活力且恶化投资预期,老龄化是十分不利于生产率提高的。上世纪90年代初美国日本工业部门的投资大致相同,但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明显超过日本。目前日本的投资额比美国多三分之一,但劳动生产率仍落后美国近20%,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情况也大致如此。


经济发展的根本依赖于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依赖于人力资本,而人力资本来源于人口。人口的持续发展是人力资本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科技进步的强劲动力。减少人口,减少人力资本或降低未来人力资本发展的潜力,皆不利于科技的发展进步,因而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三、少生孩子不能提高人均GDP。


是的,现在一对父母养一个孩子看似提高了人均GDP。但未来,一个孩子养两个父母,是不是又要降低人均GDP?现在是一个孩子分一对父母的GDP,那未来就是两个父母分一个孩子的GDP,最终少生孩子只能降低人均GDP。所谓少生快富和提高人均GDP只不过是杀鸡取卵、饮鸩止渴,是十分目光短视。试想想,一个孩子不生,是不是现在提高人均GDP更快?是的。但是,一个孩子不生的国家未来别说有GDP,连民族和国家都亡了。


GDP从哪里来?天上不会掉下来GDP,人口减少你的人均GDP怎么会增加?人均GDP的意思是大家产值的平均大小,是价值创造能力的平均值,而不是人口去瓜分天上掉下来的GDP,怎么可能因为人口减少每个人的价值创造的能力就提高了呢?人均GDP从根本上来说代表生产力的高低,而生产力的高低取决于知识技术的发展。又知识技术的发展与人口的多少成正相关,也即是人口越多知识技术发展越快,人口越少知识技术发展越慢。因而是人口增加生产力发展快,人口减少生产力发展慢。结果就是,人口增加人均GDP增长更快,而人口减少人均GDP增长变慢。


况且,计划生育减少人口不可能是去杀人,那只能是减少人口素质更高、人力资本含量更高、创造力更强的新生人口。减少人口的实际结果降低了中国的人均生产创造力,减少了中国财富创造力更强的新一代,结果是人口减少中国反而更穷。在人口减少的过程,不单单是人口数量的减少,还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劳动者比例的降低。人口老龄化,必然是收入能力降低或收入增长能力降低。而劳动者比例的降低,必然是人均GDP的降低或人均GDP增速的放缓。比如一个421家庭,当最大一代退休时,给家庭带来收入的劳动力暴减2/3或4/7,很显然家庭极有可能变穷。人口减少,中国岂能更富?


生育是人力资本投资,而不是瓜分GDP的坏分母,但中国人却看不到这个远远比物力资本更宝贵而且是越来越宝贵的人力资本!低生育率的日本已经向我们证明,不是真的“少生快富”,而是真的“少生越穷”、“越生越富”。2007年日本家庭平均年收入退回到了1988年的水平。而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估计日本2024年的家庭财富将降至1997年的水平。现在日本人均收入与美国相比越拉越大,日本少生孩子了并没有更富,而是更穷;美国多生孩子并没有更穷,而是更富。不是越生越穷,而是越生越富――因为生育孩子是进行高收益的人力资本投资,一个国家怎么会因进行高收益的人力资本投资而致贫呢?


四、少生孩子减少人口不能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工资。


消费创造需求,需求创造就业。从怀孕开始,到大学毕业,这些未参加劳动的人口创造了大量消费。少生孩子,必然减少孩子的相关消费,特别是孩子创造的消费多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因而少生孩子必然增大就业压力。况且,孩子需要人照顾,少生孩子则提高就业参与率,进一步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也许有人说孩子终会长大并进入就业市场。是的,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也要就业岗位,但是这个年龄段也是人生消费最旺盛的时候,汽车、房产、各种电子电器等这时会被他们大量消费甚至是提前消费。就业来自消费需求,需求创造就业,他们旺盛的消费所创造就业岗位大于他们的就业需求,因而孩子长大了也不会增加就业压力,而是相反。


计划生育使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失衡,又使未来经济发展困难重重。就业跟宏观经济状况密切相关,计划生育危害宏观经济,无疑是要增加现在及未来的就业压力,并且不利于工资水平的提高。


计划生育提高了就业压力,由于就业的供方竞争扩大,必然不利于工资的提高。一胎政策使人口老化,年龄活力降低,创造力下降,就业竞争力降低,显然也不利于工资的提高。工资提高的长远动力来自科技发展,少生孩子减少人力资本放慢科技发展速度,自然不利于工资的长期提高。


有人拿血汗工厂说事,难道血汗工厂是因为人口多吗?血汗工厂的原因在于:1、中国对劳工权利保障严重不足,劳工保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2、中国长期走低工资、低劳动保障、低人力资本投资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本身就容易制造血汗工厂;3、中国一胎政策大量减少内需,就业压力大,被迫依赖出口,而依赖别人自然就缺乏维持尊严的砝码。如果美国是13亿人口而中国是3亿,血汗工厂也不会是美国,因为这与人口多少无关。


五、中国可以养活自己。


2006年,孟加拉国人口密度为1109人/KO,沙漠上极其缺乏水和耕地的以色列为325人/KO,山地占国土60%的韩国为490人/KO,而中国仅为137人/KO。若说中国山多,可中国山地仅为国土的33%,为韩国的一半。若说中国西北缺水,可以色列土地60%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其中沙漠占了50%,人均水资源是中国的1/10。若说孟加拉国水热足人口承载力大,可我们的稻米单产比它高。若说中国人口分布不均,可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国家没有一个是人口分布均匀的,皆是以少数的国土承载多数的国民,城市化程度高的国家更是如此,如韩国的首尔地区集中了韩国一半的人口,中国只不过是处于中等水平。按人口密度计算,既然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可以养活33亿印度人、105亿孟加拉国人、47亿韩国人、34日本人、31亿以色列人、24亿英国人、23亿德国人、38亿荷兰人,难道中国人在这片土地上没有智慧和能力养活20亿中国人?


中国人均农用地计世界排名第32位,中国人均耕地世界排名第35位,人口密度世界排名第72位,在世界上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均靠中前位。况且,由于中国的非耕地性农用地面积很大,中国有利用非粮食食物资源的巨大潜力,中国水域、草原、山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农业专家张福锁认为,仅把现在农作物品种的优势发挥出来,中国就至少有50%~60%的潜力可提高。况且,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推广先进适用技术等工程和生物措施等措施,中国的粮食产量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西藏之水救中国》认为如果从青藏高原调水到中国大西北,仅此一项中国就可以轻松地吸收和容纳5亿人口。而且,科技还在继续发展,中国的人口承载力远远高于中国现在及未来的人口数量,中国人根本无需担忧养不活自己。


六、少生孩子节约资源的想法是错误的。


随着全球化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源实际是没有国界的,根本不存在节约资源留给自己子孙后代的现实条件。资源少了你会买,你并不少用(加上科技节约的);资源多了你会卖,你并不多用(因资源多了浪费的除外)。一切的世界经济活动和世界贸易,都包含着资源的转移。不仅直接资源贸易是如此,还存在更多的间接资源贸易――除直接资源贸易外的其他实物贸易(如汽车、钢铁等)和和非实物贸易(如服务、技术贸易等)都发生着资源的转移,因为无论汽车、钢铁还是服务、技术,其生产过程都要消耗资源。而我们中国少生孩子无论是节约中国的资源还是节约了世界其他国家的资源,其实只不过是把我们中国少生孩子节约资源服务于其他国家的人口,是以消弱中国而强大他国。现实的世界时:无论资源再丰富还是严重缺乏资源,你使用的资源取决你对资源的有购买力的需求、世界生产的供给能力和国力的保障,与自身资源的多少无关。澳大利亚人口少,不会一个人吃三个人的饭;日本人资源少,也不会饿肚子,连我们这个第一钢铁生产大国还要进口它的优质钢材。


我们人口多了,经济实力强了,需求量大了,我们就可以到世界各处开发资源、入股矿藏。况且,人口多了,民间正在使用的资源和民间储备的资源也多了。万一突然来了战事,你军队可紧急动用的资源也多。假如中国人口萎缩成现在的1/10,那中国军队可紧急调用的民间资源也就下降90%。看那种情况资源更安全?


况且,资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经济与科技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人口多了,科研队伍强大了,经济实力强了(经济支持),新资源的市场大了(降低成本,提高预期收益),资源开发的速度就大大加快了。如核聚变,如果中国能率先完成技术开发工作,那就永远解决了能源问题。人消耗资源的速度是减法,可人创造资源的速度却是乘法。乘法比减法要快的多,那计划生育一定是大大降低中国未来开发新资源的能力。结果一定是,少生孩子只能降低中国的可用资源量,尤其是人均新资源量。


四大洋、南北极、月球、八大行星与小行星带,都没有定位主权,它们的资源量是中国实控国土资源的百倍、千倍、万倍、亿倍。而这些资源,才是中国长期资源安全的最大保障,但这些资源是要靠实力争取的。而我们中国,却自己缩减人口,预备萎缩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和综合国力,等于把这些资源预送给别人,最终危害自己的长期资源安全。


七、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人口数量的罪。


生态环境问题不是人口数量的罪,而是人的生产生活方式造成的:人口再少,只要污染,还是生态环境恶化;人口多,人人为环保努力,生态环境反而因人口多而更和谐。我们中国人口密度仅137人/KO,而日本350人/KO,韩国490人/KO,新加坡人6376/KO。如果是人口多造成环境差,那日本、韩国、新加坡的环境应更差。但是,恰恰相反,他们的环境很好,人口最密的新加坡反而最美丽。国土面积不变,人口越多则单位国土的环保投入越多,所以新加坡可以建成漂亮的花园城市。因而,把生态环境问题归罪于人口数量是不成立的。


生产生活方式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以分三类:负影响、正影响和中性。所以,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性质,即是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是产生了好的影响还是坏的影响或没有影响(中性)。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的人口密度比日本、韩国、新加坡小而我们的环境反而比他们差。而决定生产生活方式性质的因素是:经济技术水平、生态环境的法律制度、政府与公民的环保努力等。


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们以GDP为纲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和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力造成的。由于一味的追求GDP增长的速度,而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视不足,因而目前中国单位产值能源消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还是印度的2.8倍,而单位产值的排污量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几倍!以这样的方式发展经济,环境岂不污染,生态岂不破坏?


主张减少人口保护环境的人认为,少生孩子、减少人口可以促进中国环保的发展,其实是相反的。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造成中国婴幼儿消费和最有消费活力的年轻人口的大幅减少,造成国内市场严重萎缩,内需缺乏。一方面,内需缺乏就必须争取国际市场来解决就业。落后国家要跟发达国家竞争国际市场就不得不牺牲环境成本。我国产品之所以廉价,劳动力廉价是一个方面,但那只是很小的方面,因为我国劳动生产率只是人家的几十分之一,劳动力廉价几乎被生产效率低下完全抵消了。大的方面在不计资源和环境成本、牺牲资源和环境。比如,2004年西班牙焚烧中国皮鞋事件。西班牙生产一双旅游鞋成本在二十欧元左右。而中国只要三到四欧元,甚至2欧元。十多欧元的成本差价怎么来的呢?主要就在环境成本上。例如,生产的皮革要使用硝酸盐,造成的环境污染相当高!另一方面,国内市场严重萎缩导致就业困难,劳动力廉价,国内消费难以承担起环境成本。征收环境成本税收又会导致产品价格大幅升高消费量大幅减少,就业更加困难,失业率更高,经济更糟糕[2]。结果,只好通过牺牲环境来解决内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发展问题和就业问题,最终少生孩子使中国环保处于更不利的境地。


有人拿今年的西南旱灾说事。这是天灾,与人口多少何关?有人把2010年春的西南大旱归罪于中国人口多。西南大旱是天灾,难道人口少了就不发生吗?据郎咸平详实的分析,全球变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自然现象,主要是由太阳活动造成的,把它归结为人类的碳排放增加是一个国际阴谋(详见《郎咸平:气候变暖背后的阴谋》),而人类碳排放量增加所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并且还可以通过技术解决。是的,中国人口多了受灾人口也多了,但救灾的力量也更强大,而且人口密度大还可以降低人均受灾人的救护成本和水利工程的人均建设成本,人口多了更有利于抗天灾。


而人口减少,对环保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发展动力都会降低。并且人口减少不利于经济科技的发展,而经济科技发展水平对环保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少生孩子,减少人口,根本不可能利于中国生态环境的改善。


八、交通压力不是因为人口多。


认为中国人口多的人,常常举挤公交和春运难的例子,难道人口少了中国交通就更舒畅了?巴西人口比我们稀少,但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照样人口密集。由于经济发展对人口规模的要求和大城市对人的吸引力,无论人口多少都会往城市里挤,你挤不挤公交与中国总人口多少无关,而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交通建设和你愿不愿做城市人有关。香港人口极其稠密,但香港交通很顺畅,倒是内地城市老堵车。


再说春运。中国人均铁路里程只有一根烟的长度,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显然不是因为人口多。春运难,真正原因在于:1、铁路投入不足;2、户籍限制,让农民工被迫到处流动;3、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分布错位;4、铁路经营垄断,体制没有活力;5、中国春节的习俗影响。


其实,无论是城市交通还是铁路,人口多可以使交通更便利。城市交通最快的是地铁和轻轨,但建设与运营成本大,只有足够数量的人口才能降低人均成本到经济适可的程度。而铁路也同样如此,比如京津高铁、京沪高铁让京津沪的交通更便利,而郑西高铁还迫使郑州至西安的航线全部停飞,人口多让这些固定成本高昂的便利的交通方式得到更好的发展,反而使交通更便捷便宜舒畅。


九、高房价是政府政策问题。


对于中国的高房价,有人认为是中国人口太多。其实,这种理论根本占不住脚。中国城市为什么房价高住房难?有人认为是中国人口多,所以房价高住房难。俄罗斯人口稀少,且从1992年就不断减少,但莫斯科照样高房价,这还能怪人口多吗?德国人口密度236人/KO,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中国仅为137人/KO,我们也按40平方米计算,全部城市化,平均楼层高度按10层计算,总共才需要5200平方公里土地,仅占国土面积的0.00054%。全国有2860个县区,平均每个县区仅1.8平方公里。即使是达到美国标准,人均住房面积70平方米,也仅需9100平方公里,平均到每个县区仅3.2平方公里。如果再平均到每个镇/街道,即使按照让中国人羡慕的美国标准那根本不值得一提。显然,中国城市高房价根本不是因为人口多。


中国为什么高房价?主要原因在于:1、中国国有化的城市土地供应制度,人为的制造城市土地供应短缺;2、地方政府的利益驱使,为了财政收入和GDP增长而不顾民生压力,对房价调控力度太低;3、贫富差距大,富人因穷人消费不足造成的实业利润低而只好选择投资房产,且因贫富差距大使财富集中因而富人有更多财力投资房,造成房地产投机泡沫严重;4、中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极易发生投机;5、大城市梦与发展不均衡使过多的人涌向少数大城市,结果推动大城市房价上升;6、官商勾结在房地产牟利;7、人口政策拉高房价;8、货币扩张、热钱涌入、信贷资金和股市资金大量进入房地产,推动房地产泡沫。如对城郊耕地的保护,让我们分析分析它的虚伪性。农村住宅按住房与非住房占地面积比1:3计算,城市按楼层15-30层计算,则农村住宅占用耕地是城市的60-120倍。这就意味着,每保护一亩城郊耕地,就要浪费59亩到119亩非城郊耕地。这叫什么保护耕地?其实是变相的浪费!所谓城郊耕地保护,只不过是地方政府想让自己的钱袋子鼓起来、地方官员想让自己“富起来”的借口。地方政府假借耕地保护的名,并携带城市土地必须是国有化的制度利剑,故意制造城市住宅土地供应稀缺,然后引发高地价和“官员致富”,进而制造出城市住房供应不足和高房价,让地方政府、地方官员和房地产开发商们爆赚一把,还让某些计生工作者有凭有据的宣传“中国的人口多造成了中国的房价高和人均住房面积少”。 另外,独生子女政策本身让原本用于养孩子的钱变成炒房子的钱(对中高阶层的人来说,少养一个孩子至少可以多炒一套房子),计划生育造成的性别比失衡让青年男性不得不买房子以“筑巢引凤”娶老婆(性别比失衡让女性和丈母娘有资格要求有房子,否则中国也可以像外国一样租房子也能娶老婆),同时独生子女政策也让只有一个孩子的父母愿意出高价为独生子在大城市买一套好房子,结果又进一步推动高房价。


十、减少人口不能提高人均医疗、教育等公共投入水平。


有人认为,人口少了,国家投入的人均医疗教育水平就高了。按此逻辑,是不是小国的人均教育投入就比大国高了?或者说中国34省分34国是不是人均医疗教育的国家投入就提高34倍?国家收入来自税收,而税收来自劳动者的生产创造。人口少了,劳动者少了,国家收入也就少了,人均医疗教育等国家投入并不能提高。相反,人口多了,像研发、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的人均支出就降低了,反而可以在医疗教育方面投入更高。另外,在人口减少的过程中,人口老龄化严重,老龄人口比重大,经济发展困难,养老投入比例太大,反而不利于人均医疗教育等公共投入水平的提高。现在少生孩子,看似可以提高孩子的人均教育投入。但是,未来老龄化严重,养老负担很重,少生孩子减少人口最终不可能提高人均医疗、教育等公共投入水平。


据不完全估计,2005年中国各级政府官员公款吃喝花费3000多亿,公车消费3000多亿,公款旅游出国考察3000多亿,仅此三项就达1万亿左右,而中国义务教育投入才2000多亿。中国行政支出世界第一,但中国教育投入却世界倒数。中国教育根本不缺钱,而是政府投入不足、财政资源被严重浪费。


十一、少生孩子不能提高人口素质。


首先少生孩子最终不能提高人均教育投入,这在上节已经说过。其次,人口素质和人口结构密切相关。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人口素质的代际差别较大,但计划生育不可能去杀现在的活人,只能减少人口素质更高的下一代,自然平均人口素质就降低了。第三,少生孩子使我国未来老龄化严重,降低了国民年龄活力,因而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第四,人口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一个孩子投入资金多少的问题,更是一个成长环境的问题。但现实却表明,独生子女政策不仅是破坏了传统优秀文化传承,更重要的是它严重损害了孩子的成长环境,使独生子女的成长问题十分突出。第五,计划生育系统庞大,本身就要耗费许多财政资源,如果把这些资源都用到教育投入上,中国教育会更好。第六,计划生育给所谓“超生”家庭沉重罚款,这无疑要减少父母对孩子营养教育的投入。第七,强制计划生育的让那些所谓的“超生”父母东躲西藏,孕妇流离颠沛,降低了新生儿的素质。另外,计划生育造成对所谓“超生”孩子的歧视,许多无法入户口甚至无法升学,破坏了“超生”孩子的成长。


十二、解决养老问题的根本是生育孩子。


有人认为,未来经济发展了,养老制度健全了,不靠孩子也能解决养老问题。按此说法,美国欧洲日本都应该养老问题更轻,因为他们经济发达养老制度健全。但现实却相反,那些经济不发达、养老制度不健全但生育率高人口结构年轻的国家养老压力最轻。养老人不是饲养动物,人的需要会跟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提高,老人也一样,所以说经济发展养老问题就解决想法纯粹是不把老人当人看。而制度只是个壳子,养老归根结底是工作的劳动人口养不工作的老年人口,而不是养老制度在养老人。老人手中的货币,只不过是一堆纸,还必须有劳动人口把它变成真正的财富,否则它只是一堆废纸而不能购买任何东西。无论任何养老方式,真正的依靠者和养老供给者还是孩子:不是自己的孩子就是别人的的孩子。如果整个国家社会都没有孩子,未来就没有劳动者,也就不会有人给你养老,一切养老方式也都无法存在。所以,养孩子,才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根本出路。


由于养孩子边际成本递减,人力资本投资收益高,养孩子风险远比其他投资方式低,且能解决老年依赖和感情需求问题,所以养孩子是最好的养老方式。而一胎政策,无疑让许多国民老来穷,养老压力沉重,甚至因独子死亡而老无所依,尤其是对农民和城市穷人更是如此。


由于独生子女政策,未来劳动力严重短缺,必定会造成物价大幅上涨和服务价格飞涨,让老年人手中的货币大幅贬值。由于独生子女政策,造成中国未来重老龄化,经济不景气,使老年人的养老投资大幅缩水。由于独生子女政策,未来劳动人口比例大幅下降,养老空有制度而严重缺乏劳动力对其投入,社会化养老方式处于低水平的濒临破产的运转,老人获得的养老资金必定相对于不计划生育而大幅减少。由于独生子女政策造成中国未来劳动力大幅减少,财政收入增加困难,政府对医疗、养老等民生支出必定增长缓慢或下滑,让老人生活更加凄凉。


十三、计划生育不能缩小贫富差距。


有人认为多生会扩大贫富差距,而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可以降低贫富差距。这种想法是毫无根据的谬论。首先,计划生育提高就业压力,导致未来的就业危机。而就业问题,对穷人更加重要,就业压力的扩大或就业危机对穷人的危害更大。失业问题,实际上主要是穷人的问题,而计划生育增大就业压力制造就业危机无疑要使贫富差距更大。其次,一胎政策导致养育费用大幅升高,导致一般收入及以下人口因教育负担高而贫穷;或因上不起学失去发展机会,失去摆脱贫困的机会。导致贫困及一般收入群体与富有群体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因为:独生子女的唯一性和珍贵性,家庭采取精品关爱和精英教育模式,导致抚养和教育投入大幅提高;由于少生孩子内需不足造成的就业危机导致学历竞争的激烈,迫使人们要增加学历投资;教育系统趁机抬高教育收费,导致教育收费大幅提高……这些导致抚养和教育费用成为家庭负担的大头,教育费用的大幅升高。很多人以为现在教育费用大幅虚高仅仅是因为教育产业化。这是没有把问题看透。就算没有教育产业化,一胎化也必然导致教育费用大幅提高,因为一胎化造成内需不足会带来就业危机。就业困难不断增加,就业岗位的竞争就越来越激烈,这必导致学历优势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历竞争迫使家长们不得不越来越多地增加子女的学历投资。比如,一般收入的城镇家庭也会花2、3万块择校费上个好中学,也会花几万、十几万买张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根本就是亏本生意!又比如,从幼儿园高收费调查可以看到,幼儿的学前教育费用比大学还高。家长们把教育优势竞争提前到了学前。又比如,本该分文不赚的中小学义务教育变成了第二大暴利行业,紧排房地产业之后,10年乱收搜刮二千亿!第三,一胎化生育破坏了缩小贫富差距的自动调节,扩大贫富差距。根据养育能力选择养育几个本来是贫富差距的有效调节机制。这是因为:1、富人的下一代越多,其每个子女继承的财产就越少。对下一代人来说,缩小了贫富差距。2、培养人才需要付出巨额的资金。穷人缺乏这个条件,而富人有这个条件。富人多养育儿女,富有的财产可用在多为国家经济培养人才。这实际上是公益的、是均贫富的。3、富人多养育儿女是多增加消费最大人口,扩大消费市场。一胎化强迫富人穷人都只生1个,破坏了以上缩小贫富差距的自动调节。我国现状是城镇富于农村,培养儿女的经济能力强。让城镇多养育儿女,一方面可以多培养将来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可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一胎化决定农村养育1.5个,城镇养育1个,此举无疑导致城乡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3]


除人口政策外,贫富差距过大其他重要原因有:1、不平等的竞争机制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2、政策的不平等、改革开放的先后和不平衡的发展战略;3、户籍制度和人为制造的城乡不平等;4、国家的长期低教育投入导致孩子无法接受良好而又公平的教育,尤其是对穷人危害更大;5、民主与法制发展不足,使权贵阶层更富而弱势阶层相对更穷;6、国企垄断导致经济资源向少数国企严重倾斜,而与绝大多数非国企民众收入相关的民营经济与个体经济却遭各种不公平待遇;7、低工资、低劳动保障、低人力资本投资的发展模式扩大贫富差距。而这些因素,责任主要在政府,而与中国人口多无关。


十四、少生孩子不能强国。


计生部门赞美计划生育富民强国,前几节我已经证明计划生育不能富民,其实它更不能强国。综合国力以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为基础。物质财富是人生产的,科技是人研发的,军事是人装备的,综合国力当然是以人为基础的。少生孩子阻碍科技发展,也就同时阻碍了经济发展。一胎政策造成中国兵源大幅萎缩和未来支持军事发展的财政力量相对大幅削弱,当然不可能利于中国军力的发展。GDP=人均GDP×人口数量,而一胎政策既要降低中国未来人均GDP又要大幅减少未来中国人口,无疑要大幅削减未来中国的经济实力。我已经在《人口战略与中国崛起》中证明:在知识经济时代,边际人口科技拉力递增,边际人口GDP递增,边际人口军事实力递增和边际人口综合国力递增。所以,无论如何,少生孩子根本不可能强国,而实际只能弱国。


十五、7亿、5亿或3亿适宜人口论是错误的。


不少中国专家认为中国人口减少了生活水平就更高,不少国民也这样认为。如果按这种说法,那原始人生活水平最高,因为原始人最少!但恰恰相反,原始人是赤贫。按这种说法,中国人口密度仅137人/KO,而日本350人/KO,韩国490人/KO,新加坡6376人/KO,因而日本韩国新加坡人生活的更差,他们应减少人口以改善生活。特别是新加坡,已不适宜人类居住。但恰恰相反,他们生活的很好,人口最密的新加坡也最美丽。显然这种减少人口提高生活水平的说法是相当谬误的,因为提高人生活水平99%的因素是以经济科技水平为基础所形成的综合社会发展水平,而不是单纯的原始人均资源的多少。


一些人口专家坚持认为:我们中国人口太多了,人口拥挤,人口密度高,如果我们中国人口减少到适宜人口生理水平,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好。如果按这样的说法,中国就不应该城市化,因为城市人口密度太大了。如果中国城市化,无论中国有多少人口其居住的人口密度是一样的。美国只有三亿人,但纽约、费城、芝加哥一样非常拥挤。西欧国家人口低惯性增长,小城镇一个个消失,但大城市人口却仍快速增加。俄罗斯人口从1992年就不断减少,但是人口还在往莫斯科等大城市集中,虽然俄罗斯人口稀少但莫斯科照样高房价!所谓的人口密度与总人口数的关系在城市化下都是数字假象,人口生理密度在城市化下与人口总数无关,适宜人口生理论在城市化下是虚伪的数字游戏,毫无实际意义。


何谓适宜人口?其科学标准有两个:1、最佳国力人口;2、最佳生活水平人口。换句话来说,也就是综合国力最大化和生活水平最高化的人口。判断人口多少是适宜的,那就要看:1、增加人口是否增加综合国力;2、增加人口是否有利于生活水平提高。我已经在《人口战略与中国崛起》中证明在知识经济时代边际人口国力递增。这就意味着,对综合国力来说,人口越多越好,不存在最佳国力人口的边界。由于提高人生活水平99%的因素是以经济科技水平为基础所形成的综合社会发展水平而不是单纯的原始人均资源的多少,所以增加人口可以促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的,那就不存在最佳生活水平的适宜人口。


在经济全球化之下,人口承载力也已经全球化。依照适宜人口的标准“综合国力最大化和生活水平最高化”,7亿、5亿、3亿适宜人口论是根本不成立的。首先,一个13亿人口的中国绝对比一个7亿、5亿或3亿人口的中国更强大,中国人口减少绝对不利于国力的增加。其次,中国人口由13亿降到7亿或3亿,与不降低相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更低,因而生活水平也会相对更差。在人口减少的过程中老龄化严重,经济发展能力很低,民生压力很大,怎么可能用减少人口而提高生活水平呢?既然如此,中国人口从13亿降到7亿、5亿或3亿,既不利于综合国力的提高又不利于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什么理由认为7亿、5亿或3亿人口是中国的适宜人口呢?


十六、世界允许存在一个13亿人口发达的中国。


不仅有美国专家劝说中国人口不减少就不能变成发达国家,连多次给中央讲课的经济学家程恩富也认为中国要成为发达国家人口要降到5亿。可惜,据美国预计,美国2010年人口要超过5亿,是不是美国由此沦落为发展中国家呢?现在非洲人口已经超过10亿而且还在高速增长,印度人口预计2100年要超过18亿,是不是非洲永远贫穷印度永远不能成为发达国家呢?在经济全球化之下,资源实际也已经全球化。中国减少人口为世界节约资源,但非洲、印度等都不会这样做,最终我们节约的世界资源还是被他们使用,对我们中国有何益处?中国自知人口多,却要学习美国高耗资源的发展模式,一边大量浪费自己的资源大肆破坏自己的生态环境,再一边高喊自己这种耗费资源破坏生态的发展模式无法承载13亿人口进入发达国家,中国人岂不太可笑了?为什么不学习日本节约资源有利环保的发展模式?世界可以允许100发达的日本,未来地球也可以允许一个人口达100亿人口发达的世界,为什么独独不能允许一个13亿或者20亿人口的中国成为发达国家?是不是中国34省分34国而任何一个省人口都不过一亿是不是又可以成为发达国家了?


相反,世界需要一个13亿人口的中国成为发达国家。成为发达国家后,13亿人口可以带来雄厚的财力、强大的科研力量和广阔的市场。这样的一个国家,不仅可以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创造出巨大的消费驱动力,更能为世界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更多更优更廉价的科技成果。比如航天育种,中国人口越多则财力与科研力量越强,研发速度就越快;中国人口越多人均成本就越低,众多人口可以让中国轻易消化掉巨额研发成本,为世界人民提供的科技成果也就十分廉价了。13亿人口的发达中国可以通过巨大的国内市场有力的带动世界经济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可以对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可以提供更多的援助,可以为世界伸张正义,可以有力的促进新资源的开发和环保发展,从而更强有力的带动世界的发展和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生活的提高,这才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而少生孩子、减少中国人口,根本不是对世界的贡献。


十七、性别比失衡的确是因为计划生育。


正常的新生男婴与女婴的比例是103~105:100,中国的这个比例在1990年是112:100,1995年是116:100,2000年是118:100,2007年和2008年又分别达到120.22:100和120.56:100(实际可能更高,因为各地计划生育部门为了显示对性别比失衡控制的功绩或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几乎全部都在这方面的数据上造假)。中国只有计划生育比较宽松的新疆、西藏两个自治区和二胎试点地区性别比例正常。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推算,到2020年前后,中国将有11276万25~35岁的男青年,而对应的适益婚配的20~30岁的女青年只有7206万,男比女高出4000多万。而从2001年到2010年这10年,每年新出生男婴又比女婴多出120万。与每年增加120万相对应,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每持续一天,每天至少有3000女胎儿被杀。


对于一胎政策和强制计划生育造成的性别比严重失衡,计生部门对此矢口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的二胎试点地区和计划生育较松的新疆西藏性别比正常的现实表明,中国的性别比失衡的确是因为一胎政策和强制计划生育。由于强制计划生育尤其是一胎政策与公民要男孩愿望的矛盾,使许多父母不得不痛心坠下女胎儿。受佛家与儒家思想影响,性情善良的中国人岂愿杀死已经几个月的亲生骨肉?尽管中国文化像其他民族文化一样重男轻女,但只要没有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血液里已经融入佛家与儒家思想的中国人根本不会杀死自己的亲生骨肉,中国也不会性别比失衡,每天也不会增加3000多个光棍。


十八、汉族人其实最不喜欢生孩子。


许多中国人认为中国人喜欢生孩子,尤其是认为汉人喜欢生孩子,所以要对汉人进行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才能解决中国人口问题。但在全世界的现实表明,现在中华文化圈和汉人最不愿生孩子。纵观全球各国各地区,华人总是生育率最低的群体。现在中国生育率已经降到1.3左右,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2009年的《世界人口状况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平均每个妇女生2.6个孩子,发达国家为1.7个,欠发达国家为2.7个,最不发达国家为4.6个,而扣除中国后的欠发达国家为3.1个。在已经大力鼓励生育的情况下,2009年台湾澳门总和生育率仅为1.0,香港也仅为1.1,连排世界倒数前三名。纵览世界现实,岂能说中国人或汉人喜欢生孩子?现在汉族生育率仅1.2左右,这意味着汉族人每过一代人口大约减少45%,7代之后(约200年)人口减少为原来的1.5%(大约1800万人),10代之后(约300年)人口减少为原来的0.25%(大约300万人),况且还是老龄人口比例巨大,新生儿比例极低。也就是说,世界上最大的民族汉族可以在一二百年里完全可以沦落为一个又老又小的弱小民族,汉族几千年来建立起来的民族人口基业可以在一二百年里完全毁掉。


2000年人口普查全国生育率仅为1.22,而少数民族如哈萨克族生育率为3.20,维吾尔族生育率为3.16,远高于汉族。在中国整体人口增长速度不断降低且很低的情况下,少数民族人口却呈加快增长的趋势,如1953到1982年少数民族人口年增长率为2.24%,1982到2000年升到2.52%,2000到2005年竟加速到2.99%,而此时汉族人口年增长率已经仅为0.40%,而且很快面临人口负增长。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计算,2001年到2005年少数民族新生儿约占全国出生人口的25%。而依照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趋势和统计局数据推算,现在少数民族新生儿占全国比重已经突破30%。由于汉族新生儿性别比严重失衡,而且生育率持续处于超低水平,汉族新生儿占全国的比重很快会低于60%乃至50%以下或甚至更低,到时候主体民族必然沦为少数民族。


汉族的生育文化是古代先贤通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养儿防老”、“传香火”、“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等思想文化元素策划出来的。但是,这些传统思想文化已经全部被戴上“思想落后”的帽子,被中国人自己严重破坏。在思想大解放、社会道德堕落、计生宣称铺天盖地、现在经济社会运转机制和社会养老的作用下,汉族的这些传统民族生育文化元素已经流失殆尽,而新的民族生育文化又没有形成,必然导致汉族生育率处于危险的超低水平。汉族人喜欢生孩子,早已是一个天大的谎言。


十九、继续一胎政策利不在千秋。


在给中国造成很大危害的同时,计生部门却宣称计划生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前面已经证明,计划生育无功于当代,同时,实际上它也在祸害千秋。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已经把中国的传统生育文化破坏殆尽,使中国生育率处于超低的危险水平,新生儿比例降到全球的10%。人口是民族与国家力量的源泉,无论是对中国生育文化的巨大破坏还是对中国人口再生产能力造成的巨大伤害,都将严重损害中华民族在未来世界的实力和尊严。


民族的安全最终由民族的人口实力和生育文化所决定。中国如此少生孩子和强制计划生育对中华民族生育文化的摧残,最终只会危害中华民族的自身安全。特别是海外华人,更受本族实力所影响。任何一个民族,只要他的人口与生育文化雄立不倒,哪怕她被打倒一万次,她还能站起来继续跟你打;如果他的人口和生育文化萎缩倒下了,你打他一次,他就完蛋了。众多人口与强劲生育文化,才是一个民族最持久的生命力。强制少生孩子,不仅摧残中华民族(尤其是汉族)的人口,还摧残中华民族(尤其是汉族)的生育文化,这必将危害中华民族的生存延续安全,降低中华民族(尤其是汉族)的生命活力。


五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尤其是主体汉族,历经入侵,历经战乱,历经灾难,多次亡国,多次濒临亡族,多次损失惨重。但我们却败而不亡(亡国),亡(亡国)而不死(民族仍延续),损而不折,依旧顽强的生存延续着,难道不是因为我们人口众多、生育文化强劲吗?众多人口让我们经得起战乱,经得起损耗,经得起折腾;强劲的生育文化让我们在战乱之后、巨损之后、折腾之后随即补充众多的年轻人口,让我们依旧有力量依旧顽强的生存着。这就是我们败而不亡,亡而不死,损而不折,五千年来强劲延续下来并最终成为胜利者的秘密所在。但是,让我们民族尤其是让汉族倔强延续的强劲民族生育文化却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由于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造成中国未来劳动力严重匮乏,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未来20年劳动力缺口1亿以上,为解决劳动力缺口,中国将不得不容忍亚非国家向中国大量移民,中国将形成大规模的移民潮,成为除美国之外容纳全球性移民最多的国家。为何我们不多生一些自己的孩子去解决自己未来的问题并壮大我们民族的实力?为何要逼自己为它族腾出生存空间?这岂能是利在千秋?


二十、继续一胎政策违反基本国策精神、科学发展观。


中国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的实施,实际上是给计生部门的大扩权,让计生部门获得了很大的权力和利益,比如罢官和撤销国家饭碗的巨大权力,巨额罚款收入,大量灰色收入等,半月谈2009年第8期就报道了一名乡干部自曝地方计生成为当地最油水最风光最想进的政府部门。由此,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他们甚至置民族与国家利益于不顾而千方百计的维护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由此,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他们甚至置民族与国家利益于不顾而千方百计的维护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越是宣传人口恐怖论、人口负担论和那些荒谬的人口思想,计划生育就越可以强制,规定的生育数量就可以越少,这样与人民的生育愿望就越背离。而越是背离人民的生育愿望(包括国家人员),他们的实际权力就越大,利益也就越多,否则他们就没有这些巨大权力和利益,所以他们就提倡和支持一胎政策。这就是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诞生与维持的权力――利益机制所在,也是计生人员当初鼓吹要强制计划生育与一胎政策的重要原因,很可能当初他们这么做就是为自己扩张权力而不是他们所说的种种“好处”,因为这些所谓的“好处”基本上都是骗人的谬论。对计生部门来说,越是宣传人口恐怖论、人口负担论和那些荒谬的人口思想,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维持的就越久;计划生育越是强制,规定的生育数量越少,越是可以干扰人民的生育自由,他们实际获得的权力与利益就越大。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5.8快速下降到1980年的2.24,这时候的下一步计划生育工作就是防止生育率下滑到过低的水平(注意:计划生育既可以是鼓励少生,也可以是鼓励多生,并不是计划就要减少,也可以是计划增加),但此时中国却开始一胎政策。即便不谈一胎政策的正确性,到了1991年中国总和生育率降到1.8,1995年降到1.48,2000年降到1.22,一胎政策也已经超额完成了历史使命。但计生部门为了自身利益,通过篡改人口数据、让人口专家向中央建言和继续灌输计生思想的方式继续维持一胎政策。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其宗旨是使人口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使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比如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当然,由于当时人思想认识受时代局限性的限制,这还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但当时的愿望是好的。只不过是到了相关部门具体政策及执行却严重走了样(很可能是为了他们的利益,因为越强制、规定生的越少他们的权力与利益也就越大),不仅破坏了此国策的形象,糟蹋了许多宪法规定的人民权利,恶化了干群关系,还让党和政府为他们的恶劣行为背黑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但党中央国务院是明文规定不准这样做的。简单的说,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就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最基本的内涵和最核心的使命。根据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宗旨的内在要求,根据党的科学发展观和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某一个时期的人口政策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在一定条件下的具体实施内容,但不等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本身,它要随着具体社会条件的变化根据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精神的内在要求而与时俱进的调整。所以,鼓励少生不是基本国策,具体人口政策不是基本国策,强制计划生育不是基本国策,当前人口政策也不是基本国策,一胎政策本更不是基本国策,否则那就是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曲解或误解。而讨论当前人口政策是否还适宜、是否放开生育或放开二胎、是否鼓励生育,都不能阻止或盖上反对基本国策的帽子,因为这本身就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内涵和党的科学发展观对中国人提出的内在要求。当条件变了,由多生变成少生或不愿生,由高生育率变成低生育率,这时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就内在的要求调整具体的人口政策,否则就违反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和宗旨。无论一胎政策本身,中国总和生育率从1991年就降到1.8,2000年降到1.22,还是近几年人口抽查客观数据显示的1.3左右的总和生育率(是属于十分危险的超低生育率),这皆不是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按照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宗旨和精神所提出的内在要求,根据科学发展观和与时俱进的要求,中国不应该再实施一胎政策,而现在更应该鼓励生育。但现实中,既得利益集团不但不提鼓励生育的事,反而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置民族未来、国家与人民的利益于不顾,千方百计的维护一胎政策。显然,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宗旨的内在要求、党的科学发展观和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来讲,计生部门和人口专家中的一些人员至少已经违背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党的科学发展观20年!


《五》计划生育已经形成知识――权力既得利益集团


中国的计生部门一直宣传中国人口爆炸论、人口负担论和其他一些明显谬误的人口思想,谎报人口数据,并千方百计的维护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的继续实施。比如前计生委主张维庆在2005年时说:“按照目前的总和生育率1.8预测,我国总人口将于2010年和2020年分别达到13.7亿、14.6亿”。这意味着2006年到2010年这五年需要增加0.6244亿人口(13.7-13.0756=0.6244),每年需要增加1249万。但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仅显示2006、2007、2008年人口增量也分别只有692万、681万、673万人,计生委主任的预计竟然比统计局数据高85%!这说明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不可能是1.8,而是远低于计生部门一贯所说的1.8。这么大的数据差距,不可能是误差,显然是有意而为的。如果从政府部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义务和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他们根本不应该这样做,但他们为什么又这样做了呢?就像交通部门反对用燃油税代替公路收费制度一样,尽管利国利民,但违背了部门利益,所以他们反对。要理解计生部门的这些不爱国行为,当然就要从计生部门的利益角度出发。实际上,中国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的实施是给计生部门的大扩权,让计生部门获得了很大的权力和利益,比如罢官和撤销国家饭碗的巨大权力,巨额罚款收入,大量灰色收入等,半月谈2009年第8期就报道了一名乡干部自曝地方计生成为当地最油水最风光最想进的政府部门。如果不计划生育了,庞大的计生部门人员不仅没有了权力和收入,更是没有了饭碗,所以想方设法维持计划生育的继续实施就是他们现在的最大利益。


对计生部门来说,越是宣传人口恐怖论、人口负担论和那些荒谬的人口思想,中国民众和决策者就越感到中国人口太多,需要减少。只有这样,中国才需要计划生育,他们的存在才有现实可能性与道德前提。所以,尽管他们的许多宣传很荒谬,但利益会驱使他们继续这样高调的宣传谬论。不然他们不仅失去的是巨大权力和利益,还有铁饭碗。而越是宣传人口恐怖论、人口负担论和那些荒谬的人口思想,计划生育就可以更强制,规定的生育数量就可以更少,同时也与人民的生育愿望更背离,这样他们的权力与利益也就越大:越是强制,规定的生育数量越少,他们权力的范围和权力的强度也就越大,比如罢官和撤销国家饭碗的生杀大权;而越是背离人民的生育愿望(包括国家人员),人民就愿意付出更高的代价,这样计生部门和计生人员就可以获得很大的收入,这就是计生部门油水大的根本原因所在。否则,他们就没有这些巨大权力和利益。这就是计生部门不懈余力宣传谬误的人口思想、千方百计的维持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继续实施的思想权力利益机制所在,也是计生人员当初鼓吹要强制计划生育与一胎政策的最根本原因――扩张权力与利益。很可能当初他们大力提倡、鼓吹实施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并不是真的因为他们所说的种种“好处”,因为这些所谓的“好处”基本上都是骗人的谬论,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恐怕只能用为自己扩张权力和增加利益来解释。


一些所谓的专家,尤其是人口专家,也从这个思想权力利益机制中获得一杯羹。他们帮计生委研究实施少生孩子政策与一胎政策的种种好处,计算中国人口如何太多,宣传人口如何增加国家负担,演说人口多带的种种问题,赞美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的巨大贡献。而计生委,作为中国的最高人口问题权力部门,则给这样的专家一官半职,多给研究经费,多发表其文章,多给其荣誉和利益。这样的专家,当然也心知肚明如何与权力配合从而获得利益。而一些有良心坚持己见的专家,命运就惨了,处处遭打压,其客观科学的人口思想很难在正规场合生存,甚至在网络上也经常被删。


这就是计生部门利益形成的思想权力机制。计生部门和一些专家的的利益来源就是宣传人口恐怖论、人口负担论和那些荒谬的人口思想,甚至在人口数据上造假以误导决策,从而维持强制执行计划生育和继续实施一胎政策。这样一来,计生部门和一些专家就形成了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的既得利益集团,他们置民族国家与人民利益于不顾,千方百计维持强制计划生育和一胎政策的继续实施。
 
看不完
 
长的东东没心情看!但生多少胎是个别有钱人说了算!有的地方第二胎50000左右(可议价的)有的地方1000左右,所以说有钱人说了算,生了还要养得起,不然害了孩子!

现有个认识的在珠三角的,她家公就叫她生多个,交个100000元以内都没问题,大家说这是不是有钱人说了算啊?!如在一些农村,这笔钱可让多少人弯腰了???
 
万恶的计生政策!!!
 
灭绝人性的政策必然导致灭绝人性的结果。
 
我不懂什么大道理,我只是在想“当大家都是独生子女,有战争的时候谁去打呢?想起家中的老父母,自己挂了没人照顾(不要期望政府会帮你养老送终),会不会当逃兵呢”。这才是最需要思考的大问题。
 
祸害百姓的政策。

有了一胎的计生政策,让部分权力在握的人有了祸害百姓为害百姓的尚方宝剑
 
QUOTE(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 2011年04月20日 Wednesday, 11:53 AM)
鸡巴有文章那么长,就好了
[snapback]3130763[/snapback]​


又长又臭的什么鸟理论,当我们看完你这个鸟理论你家里的人不知道还有命不。
 
罗阴国有2个孩子
杨光头也有2个孩子
既然上头都不计划生育,凭什么老百姓要计划生育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