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坛网址:https://db2.mom(可微信分享)、https://0668.es、https://0668.cc(全加密访问)

对"轻松读书,不要考试"的一个回答 (1人在浏览)

山野林泉

博士生
注册
2008-01-01
帖子
1,404
反馈评分
1
点数
61
我的周围不乏这样的虎爸虎妈, 他们的小孩都是成功的. 父母坚持自己的责任, 小孩的回报是可期的. 反之亦然.
Chua==>海话"蔡"?
===============
中文转自:http://www.popyard.com/cgi-mod/newspage.cgi?num=696688&r=0&v=0&j=0

英文连接: http://www.time.com/time/nation/article/0,...43313-3,00.html


为严教正名??“虎妈”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最新的177卷第4期的美国《时代周刊》杂志于2011年1月21日正式出刊,本期封面文章标题为“为严教正名”。文章认为,对子女的传统严教在现代社会中仍有意义,关键是如何因人而异地施严教,而不是施虐教。

自称是"严母(‘tiger mother’)"的耶鲁大学法学院华裔女教授蔡美儿(Amy Chua),在教养子女上沿袭了中国传统的严教思路。她曾导演了令人侧目的一幕:强迫7岁的小女儿Lulu从晚饭后到睡觉前要连续练习弹奏一首钢琴曲数小时。Lulu在此期间不喝水,甚至也不去洗手间方便,直到能较熟练地弹奏此曲。

蔡美儿还会像一些严厉的中国父亲那样,当女儿有失礼举止时会称呼其为"废物(‘garbage’)"。小Lulu为庆祝母亲生日制作了贺卡,但蔡美儿不领情,并把它退给女儿,称原指望能收到Lulu用心绘出祝贺她生日的画作。她自认为理应获得比贺卡更有价值的贺礼。

让蔡美儿感到骄傲,但难以被人接受的,记录着自己以中国传统方式教养子女的大作《严母战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在正式出售前,其教养方式就成为了街头巷尾的抨击话题。《华尔街日报》因摘录了该书出版前的一段内容而引发了人们强烈的反感,其在线版本被阅读过100多万次,至今已招来7000多条评论。当蔡美儿1月11日出现在晨间新闻和脱口秀节目《今日(Today)》上时,通常快乐的主持人 Meredith Vieira在读到网友的"这位母亲是魔鬼","她教养子女的方式令人愤怒","母爱和宽容究竟在何处?"一类的评论时,脸上也禁不住流露出轻蔑神情。

蔡美儿在节目中告诉主持人称,她了解许多亚裔父母私下对西方人父母教养子女的一些做法感到震惊和恐慌,其中包括允许子女每日在电脑和面具网(Facebook)上游荡数小时。他们对自己的将来,一个竞争无处不在的未来世界竞不做准备。

蔡美儿以坦率的母亲的冷酷,用专横压制方式教养子女的确令人感到不快,甚至让人震惊。她的书简直如同1982年获得第二届金酸莓奖(TheAnnual RAZZIE Awards)的最差影片《亲爱的妈咪(Mommie Deare)》一样,是一本回顾往事的传记。

但是,在人们对这位母亲的激烈反应背后还有另一层寓意。蔡美儿虽在美国出生和成长,她所谓的对中国传统教养方式的创新确实触到了美国的痛处。美国人总担心会在竞争中败给中国和其他实力不断上升的国家,担心下一代为在全球性竞争中生存应做的准备。

蔡美儿绝不认同女儿获得A以下成绩,她坚持女儿应在包括周末和假期在内的时间,每日要学习数小时数学、拼字游戏和练习钢琴和小提琴,不允许她们闲逛、在外过夜、长时间看电视和玩电游,甚至在校玩耍的故事,不仅让许多该书的读者愤怒,而且也让他们为自己的教养方式辩解。该书明显在暗示,严母教养的后代是来统治世界的,而西方父母溺爱下的子女是以病态教养方式迎接残酷的全球竞争。

同为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的蔡美儿的丈夫,一位宽容的美国父亲Jed  Rubenfeld只是严厉教养方式的陪衬。当他对妻子教养小女儿的方式表示不满时,便会遭到蔡以嘲弄的口吻反击,称"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特殊方式让自己显得特别。即使是失败者也在以特殊的方式让自己显得特别。"蔡美儿尖酸刻薄的语言让全美的父母们都感到惊愕:自己难到就是她所指的失败者吗?

美国人有充足的理由感到惊愕,其最明显的是失败的经济。专家们虽认为近期的衰退已结束,去年三季度的经济增长已恢复到刚够让人感到一丝安慰的2.6%年率,但许多经济学者认为,总失业率还会维持在9%左右。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何在?因为许多工作岗位都外包到了像巴印中这些国家。美国的房屋价值一直在下跌,退休和教育基金大幅缩水,即使是有了想要改变自己根深蒂固的,消费至上的生活方式的念头,但人们仍醉心于每月的开支,而储蓄不足。中国经济已连续数年在 10%以上的速度增长,它与美国的贸易形成了2524亿美元的顺差。中国政府把大量财富调回国内,用于建设高速铁路和新工厂。

若美国经济与中国相比是失败的,那么,美国中小学教育体系也是失败的。去年12月公布的《学生基础能力国际测评项目(Program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的测试结果让这种差异看的更清楚。美国学生的成绩悬在中游,阅读能力排第17,科学第23,而数学第31,总体成绩第 17。来自上海的学生自PISA于2000年开办以来首次全面大获全胜,以上3项测评都位居第一。当人们请教育专家们做解释时,他们给出了简单、直率的回答:中国学生比美国学生更用功、精力更集中,在学习上花的时间更多。在涉及考试成绩这类衡量标准时,其象征意义更大。奥巴马总统在去年12月的一次有关教育的讲话中提醒人们,美国现已处在像前苏联人造卫星领先上天的时刻,表明了他国在竞赛中超越了一直是常胜者的令人感到羞辱的现实。

呼唤民族要意识危机的情形并不鲜见。美国在20世纪中期曾对苏联抱有妒忌心,以极大精力关注苏联的导弹储备,他们的宇航员,甚至是体操运动员的排名,以此作为衡量自己成功的标准。美国还在1980年代担心日本会以魔幻般的科技和更精巧的产品设计,即当时的iPod,索尼的随身听(Walkman)超越自己。日本投资者还收购了美国的一些名牌企业和许多优质不动产。

然而,苏联已解体为俄罗斯,美国的竞争对手日本也随着另一个对手取代它的位置而消退。中国在去年已超越日本而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尽管仍位居第一,但人们关注的是它究竟还能持续多久。美国经济现已快速接近联邦政府所能筹款的极限,而最大债权人正是中国。人们担心,身陷困境的美国教育体系究竟还能在满足快速变化,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的全球市场上坚持多久。中国学生每学年在校学习的时间一直比美国学生要长,而后者在电视前耗费的时间甚至多于在教室的时间。

当记者走入蔡美儿的家中进行采访时,他们所感悟到的家庭气氛并非呆僵滞和压抑,而是欢快和愉悦。主人想让记者们了解的第一件事是,她不是个魔鬼,自称所做的一切,都是一个母亲建立在爱和关心,以及耗费精力的高期盼之上。她称这也是自己被教养成才的方式。尽管自己的父母在种族上算中国人,但他们长年生活在菲律宾,直到她出生前2年才移居美国。她们姐妹3人在家中都要说汉语,若不慎说出若干英语单词则必遭父母用筷子敲击数次。父母能够接受的女儿的学习成绩只能是A。蔡曾要求父亲出席一次获得第二名的颁奖庆典时惹得父亲大怒,并警告她绝不允许有第二次。

一些对极度严厉教养家庭反感的人往往会走向溺爱类型,但蔡美儿未变成后者。当她成家,并有了孩子后,决心以上一辈的传统方式教养子女。她把自己接受的教养看成是一件很成功的事情。她称,通过如此训练,父母在谆谆教诲自我约束。父母对她儿时的各种选择进行约束,让自己日后的人生却有了更多选择。她被聘为耶鲁大学的教授并非一路直通。她最初在医学预科学习,在学习法律,并成为法学院教授之前还主修过经济学。她认为,正是在父母的人生需努力的价值观影响下,这一切都成为了可能。

蔡美儿意识到父母因多年困苦经历所形成的一些看法会与子女的看法相差很大。他们在菲律宾时曾经历过日本占领下的苦难,后来不得不踏上新国度的土地,学习新语言。在他们看来,生活安全和稳定是最为重要的大事。老两口没有考虑下一代快乐的条件,他们只想要子女能为成年后的生活准备充分。蔡美儿认为,子女的快乐和幸福是她最基本的目标,而强烈关注子女的成就,只是一种有助于她们今后能找到一生事业中的真正满足(genuine fulfillment)的手段。

蔡美儿承认,一味按照严厉方式教养子女不完全奏效。她曾对这种方式过于自信。传统方法对温顺的大女儿有效,但对与姐姐完全不同的二女儿毫不奏效。后者拒绝服从母亲的很多想法,母女间还出现过多次激烈争执。蔡美儿甚至不得不同意小女儿放弃练习小提琴。

蔡美儿此后对女儿们的一些行为宽容了许多,允许大女儿与朋友约会,但每天仍需练习练琴一个半小时,而不是此前的6小时。小女儿也被允许满足她对网球的热爱。蔡还表示,她不会规划女儿的未来。而逐渐走向成年的女儿们表示,她们往后也想继承母亲的严教传统。

让蔡美儿的众多诽谤者感到吃惊的事实是,她的教养方法得到了心理学和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研究的支持。例如,蔡美儿声称美国父母在缓解子女的不适和压力上做得太过头了。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中国父母宁可接受压力,而不愿意选择懦弱。由此让他们的行为与美国父母有很大的不同。

在《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杂志自由撰稿人Hara Estroff Marano于2008年出版的著作《懦弱的国度(ANation of Wimps)》中,所展示的经分析后的证据表明,蔡美儿的教养方法是正确的。Marano的解释是,研究结果表明,未接受过应对各种难题的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建立不起心理学家们称之为的"掌控体验(‘mastery experiences')"。建立起这种体验的孩子会更乐观、更坚定,他们感到自己能够应对逆境和实现目标。Marano还称,从未经历过能力考验的孩子,会成长为情感上脆弱的年轻人,他们很难通过焦虑和压抑的考验。

蔡美儿认为美国父母教养子女时出问题的习惯是,总对付出很少努力的子女做过度的褒奖。他们总是赞扬自己的子女是天才,而亚裔父母强调子女付出努力程度的重要性。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Carol Dweck的研究结果发现,事实上,父母赞扬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努力程度,甚至也会影响子女们如何看待自己。

蔡美儿虽然在赞美中国传统教养方式的美德,但她所讲述的故事却是地道的美国历史的精华,是移民们奋斗的故事。他们决心要在一个各种梦想都可能实现的新国度里,为自己和家庭争取更好的生活。蔡美儿动情地说,她仍清楚地记得父亲每天要工作到凌晨3点,他8年来一直穿着一双同样的鞋子。她成年后对父母为子女所做的各种牺牲了解地更深刻。她要继承这种令父母感到骄傲的价值。

无论是中国式还是美国式,努力、坚持、绝不找任何退缩的理由,只有这些才是让人难以辩驳的成功前提。
 
子女教育,我一直认为是三方必须共同投入的事情:家长、学校和社会
 
也要学美帝的胡萝卜与大棒的方法
 
“轻松读书,不要考试”在中国现在是不切实际的,当一种制度造就了部分特权阶层,人人自然会以挤进特权阶层为努力的目标,这样就束缚人的选择,形成了残酷的竞争,特权阶层毕竟是很少一部分人,当千军万马(现实比千军万马有过之而无不及)向着这座独木桥奋进时,谁也不敢松懈。
 
http://news.sina.com.cn/c/2011-01-25/092021871201.shtml

华裔母亲登上《时代》封面 严厉教育女儿惹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5日09:20

  她是虎妈,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近日她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

  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并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如今讨论随着《时代》周刊的参与几乎达到了一个高潮。虎妈的故事登上了最新一期《时代》周刊封面。

  英媒评价

  中国教育“强度”震惊世界

  1月8日,《华尔街日报》刊发了一篇对《虎妈战歌》的书评,题目就有意无意地把东西方教育方式拉到了比武场内―――《为何中国母亲更胜一筹》。不过,这并非美媒第一次为了中国教育而紧张。2010年底,中国学生首次参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个学生评估项目,上海学生取得了所有34个参试国家中最好的成绩,这让美国坐不住了。当时美国在线杂志《石板书》认为,中美青少年成绩的对比让美国暗淡无光,而英国《金融时报》则一语双关地表示,中国的教育“强度”震惊世界。《纽约时报》援引里根政府时代教育部官员切斯特・费恩的话说,这使他又有了当年苏联抢先将人造卫星送入太空时美国人的震撼感。

  这一次,《虎妈战歌》再一次刺中了美国人的神经。美国《洛杉矶时报》把蔡美儿的书描绘为“像病毒一样蔓延”。

  讨论升级

  教育上升到经济

  《时代》周刊内文《虎妈的真实故事》写道:用她剃刀般锋利的笔,蔡美儿让整个美国的父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就是她所说的“失败者”?

  文章指出,美国经济糟糕得出奇,经济增长2.6%,失业率却能高到9%;而中国却有10%的经济增长,每年还有2500多亿的对美贸易顺差;经济是这样,教育也如此。

  英国媒体分析称,美国人如此激烈的反应,其实跟中美表现迥异的经济状况密不可分,当美国遭遇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颓势时,中国却稳步前进在经济增长的道路上,与其向中国领导人寻求答案,还不如去问问虎妈。

  德国媒体也指出,如果不是因为中国经济奇迹日益受到关注,不是美国害怕中国崛起,这场争论可能很快就偃旗息鼓。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总结称,现在美国流行着关于中国崛起的种种“恐慌故事”,文章奉劝美国人:把这种教育方式的比较上升到国与国的高度并不合适。

  虎妈澄清

  书评断章取义

  随着论战日渐激烈,风口浪尖上的蔡美儿日前澄清,引发论战的书摘是断章取义。蔡美儿强调,东方式的家庭教育如能配合母爱、理解和家长参与,肯定能帮助孩子长大后过幸福生活。她的书不是父母教育儿女指南,而是她为人母十余年的回忆录。《纽约时报》认为,这其实是她已经招架不住批评,从最初的立场上被迫后退。综合

  反应

  中国妈妈

  担心“被代表”

  不过虎妈的言论并没有得到中国妈妈的认可,著名海归洪晃就直斥蔡美儿的行为简直就像“地狱老母”,她表示:“我在中国所认识的诸位母亲中,没人会像她那样对待孩子,身为法学教授的蔡女士在自命不凡这方面,可算是孤芳自赏了。”的确,在中国大陆这个本应是“虎妈”聚居的“野蛮王国”里,很多妈妈却根本不买蔡美儿的账。

  反思

  教育子女

  应中西合璧

  针对美国媒体一窝蜂似的指责,《新闻周刊》则着力安抚着美国母亲们,报道称,即便虎妈们教育出来的孩子分数高,也并不意味着这个国家经济更强大、国民更有创造性、社会更胜一筹。中国出不了比尔・盖茨,而且,如果有条件,虎妈们还是会把孩子送到美国读哈佛。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陈凯认为,由于在中国“赢者通吃”,所以父母把太多的压力放在了子女身上。而美国教育却更关注孩子的品质、创新和独立,小孩可以很自由,而这也因此造成了小孩学习太放松,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中美教育可以说是两个极端的教育,一个是“批评太多”,一个是“表扬太多”,而陈凯认为真正正确的应该是两者的综合体。
 
富二代,官二代不想考试,穷二代很想考试。
 
当年经济大萧条时期,老美也很羡慕前苏联
 

正在浏览此帖子的用户

后退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