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5-08-17
- 帖子
- 70,153
- 反馈评分
- 356
- 点数
- 191
叶匡政:中国为何盛产“公公知识分子”?
“公公知识分子”成为网络热词,还进了《南都周刊》的热词榜。公公知识分子与公共知识分子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却大相径庭。公公学名太监,因没了男根,对于权贵主子自然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这里的男根在我看来,就是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是对真理、正义、良知的信仰。
中国历代都有对“公公知识分子”的批判,孔子就给这种人取了个名字,叫“乡愿”。所谓乡愿,就是一乡之中谁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唯唯诺诺,左右逢源。孔子认为这种人是道义德行的祸害。孟子更反感这类人,直接说“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这里“阉然媚世”就是指像公公一样被阉割的媚世者。孟子这样说他们:这种人你要指责他,找不出什么大毛病;他们同于流俗,合于污世,为人好像忠信,行为似乎廉洁,他们也自以为是,但与真正的道义是完全背离的,他们是人类品德中的败类。
孔孟当年所说的为士之道,与我们今天对公共知识分子的定义大意相同,强调的也是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与批判精神,以及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他们期望知识分子奉行的是独立的道统,而不是与君王同心同德的“妾妇之道”。妾妇之道,意味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无论君王做什么,都得昧着良心奉陪到底。
“妾妇之道”与“听话哲学”,是这类“公公知识分子”奉行的准则,也成为今天中国学术的基石。在他们眼中,真理不过是服务于既得利益者的意识形态,知识也平庸成可以沿街叫卖的产品。他们被关在体制的温室中,成为这个社会最安全、最少异议的人群。他们或者把自己禁锢在学术小世界中自我陶醉,只关心自己学术地位的升迁,不敢惊动任何人任何事;或者像狗一样被权力和媒体随唤随到,为了趋附某种利益、权力或权威,可以做任何观点的改变和妥协,更别说葬送什么公共利益了。
随机应变的活命主义和功利主义,是这类“公公知识分子”的真正信仰。虽然他们有时也自叹是体制的牺牲者,对体制意识的空洞无物也心知肚明,但正是有这种认知使他们的行径更为卑贱,知识界也因这种卑贱在一天天地堕落。在“公公知识分子”看来,生活和活命好像也能体现一种尊严,虽然这时他只剩下一个活动的躯壳。那些公然站出来反抗者,反而成了他们眼中的小丑,他们甚至把反抗看作自杀,把批判精神看作是对平静生活的废黜。这种心理,使得“公公知识分子”能坦然参与到任何共同犯罪的机制中,成为罪犯天然的帮凶。
我们曾把知识分子看作是用知识和真理为社会寻求正义的群体,所以他们会用知识来挑战一切权势压迫下的沉默。那虚假、乐观的公共话语想误导的,从来是知识分子力图揭示的。他们会用自己对真理的热情,来表达我们面临的真实境遇,这种对抗存在一天,至少表明我们还拥有一天的内心自由。但“公公知识分子”不同,他们指东道西、言不由衷,反而率先成为今天精神世界中最先腐烂的伤口。他们对危险无知,对杀戮麻木,他们以沉浸学术为借口,理所当然地逃避着世间苦难。他们躲在学术那貌似傲慢的屋檐下,其实不过是顺从权力的牺牲品。他们就像儿童一样,始终在等待家长们恩赐一点权利,在完全远离现实的学术世界中焦虑、堕落、穷尽一生。
孔子对这类知识分子还有一个称呼,叫“小人儒”,荀子更是直呼“贱儒”。他为“贱儒”画过三幅像,我看也很适合用来描绘“公公知识分子”:一类帽子戴在头上也显得颓废而没有精神,谈吐平淡无味,却故意模仿圣人的样子;一类外表衣冠整齐,脸色庄重,一副自得的样子,整日不发一言;还有一类,懒惰懦弱胆小怕事,没有廉耻却贪图吃喝和利益。
看了荀子的画像,我们会发现这个时代确实盛产这类“公公知识分子”。孔子说,君子不器,这里“器”的意思就是指囿于某一专业,不关心世道人心。而“公公知识分子”却往往以成“器”为傲,根本不会在意学问背后,是否还有什么活的生命法则和真理法则。今天的中国学术殿堂,早已成了这类“公公知识分子”买卖学问的菜市场,只不过这个市场的规则,要复杂一点抽象一点。真正能保持公共知识分子风骨的人,反而越来越少了。
“公公知识分子”成为网络热词,还进了《南都周刊》的热词榜。公公知识分子与公共知识分子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却大相径庭。公公学名太监,因没了男根,对于权贵主子自然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这里的男根在我看来,就是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是对真理、正义、良知的信仰。
中国历代都有对“公公知识分子”的批判,孔子就给这种人取了个名字,叫“乡愿”。所谓乡愿,就是一乡之中谁也不得罪的好好先生,唯唯诺诺,左右逢源。孔子认为这种人是道义德行的祸害。孟子更反感这类人,直接说“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愿也”,这里“阉然媚世”就是指像公公一样被阉割的媚世者。孟子这样说他们:这种人你要指责他,找不出什么大毛病;他们同于流俗,合于污世,为人好像忠信,行为似乎廉洁,他们也自以为是,但与真正的道义是完全背离的,他们是人类品德中的败类。
孔孟当年所说的为士之道,与我们今天对公共知识分子的定义大意相同,强调的也是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与批判精神,以及对公共事务的关注。他们期望知识分子奉行的是独立的道统,而不是与君王同心同德的“妾妇之道”。妾妇之道,意味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无论君王做什么,都得昧着良心奉陪到底。
“妾妇之道”与“听话哲学”,是这类“公公知识分子”奉行的准则,也成为今天中国学术的基石。在他们眼中,真理不过是服务于既得利益者的意识形态,知识也平庸成可以沿街叫卖的产品。他们被关在体制的温室中,成为这个社会最安全、最少异议的人群。他们或者把自己禁锢在学术小世界中自我陶醉,只关心自己学术地位的升迁,不敢惊动任何人任何事;或者像狗一样被权力和媒体随唤随到,为了趋附某种利益、权力或权威,可以做任何观点的改变和妥协,更别说葬送什么公共利益了。
随机应变的活命主义和功利主义,是这类“公公知识分子”的真正信仰。虽然他们有时也自叹是体制的牺牲者,对体制意识的空洞无物也心知肚明,但正是有这种认知使他们的行径更为卑贱,知识界也因这种卑贱在一天天地堕落。在“公公知识分子”看来,生活和活命好像也能体现一种尊严,虽然这时他只剩下一个活动的躯壳。那些公然站出来反抗者,反而成了他们眼中的小丑,他们甚至把反抗看作自杀,把批判精神看作是对平静生活的废黜。这种心理,使得“公公知识分子”能坦然参与到任何共同犯罪的机制中,成为罪犯天然的帮凶。
我们曾把知识分子看作是用知识和真理为社会寻求正义的群体,所以他们会用知识来挑战一切权势压迫下的沉默。那虚假、乐观的公共话语想误导的,从来是知识分子力图揭示的。他们会用自己对真理的热情,来表达我们面临的真实境遇,这种对抗存在一天,至少表明我们还拥有一天的内心自由。但“公公知识分子”不同,他们指东道西、言不由衷,反而率先成为今天精神世界中最先腐烂的伤口。他们对危险无知,对杀戮麻木,他们以沉浸学术为借口,理所当然地逃避着世间苦难。他们躲在学术那貌似傲慢的屋檐下,其实不过是顺从权力的牺牲品。他们就像儿童一样,始终在等待家长们恩赐一点权利,在完全远离现实的学术世界中焦虑、堕落、穷尽一生。
孔子对这类知识分子还有一个称呼,叫“小人儒”,荀子更是直呼“贱儒”。他为“贱儒”画过三幅像,我看也很适合用来描绘“公公知识分子”:一类帽子戴在头上也显得颓废而没有精神,谈吐平淡无味,却故意模仿圣人的样子;一类外表衣冠整齐,脸色庄重,一副自得的样子,整日不发一言;还有一类,懒惰懦弱胆小怕事,没有廉耻却贪图吃喝和利益。
看了荀子的画像,我们会发现这个时代确实盛产这类“公公知识分子”。孔子说,君子不器,这里“器”的意思就是指囿于某一专业,不关心世道人心。而“公公知识分子”却往往以成“器”为傲,根本不会在意学问背后,是否还有什么活的生命法则和真理法则。今天的中国学术殿堂,早已成了这类“公公知识分子”买卖学问的菜市场,只不过这个市场的规则,要复杂一点抽象一点。真正能保持公共知识分子风骨的人,反而越来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