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背负一个家族的沉重,
也背负着一个家族的希望与荣光――
□ 陈毅艺
他是个商人,却有很多衔头,如茂名市政协委员、电白县政协委员、茂港区人大代表、茂港区商会副会长,且连年荣获茂港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但在他那张薄薄的名片上,我只是看到“广东省电白县沙院珍贸有限公司、广州珍宝海产贸易有限公司经理”两行毫不显眼的汉字――人脉很广、海珍生意已走出国门的他,却这般平易近人,谦逊如地面上那卑微的小草,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
或许采访过太多的电影明星吧,当他走进我的视线时,怎么也看不出他是与笔者同辈生人,长相远比实际岁数年轻!他那结实高大的个头,憨厚的外貌,随和的谈吐,眼前的他倒让我想起当年电影《霓灯灯下的哨兵》中那位爱憎分明的八班长“赵大大”。
他就是电白县与茂港区海珍行业的大佬级人物――陈道遵。
风里来、浪里去,自小漂泊
为儿之道
能吃苦、敢担当,孝为第一
与那些口含银匙出世的孩子不同的,陈道遵是在电白(现茂港区)澳内海边一茅寮里含着风沙啼落人间。父亲没给他留下一丝丁产业,仅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给他留下一个激励他成长与终生受用的“陈道遵”三字――这是个值得他一辈子感恩的名字。
道遵的祖上在当地堪称“大家族”,叔伯兄弟与姊多。其父在家族里排行最小,自小受宠的父亲也就有机会,也是家族里唯一能上学堂“开明启智”的人。从此以后,大凡家族里的“红白”诸事,撰文作联写贴均由其父执笔,可以说是家里的“先生”,村里的“秀才”。
解放初,由于下海有船,上岸有田,幸没雇佣佃户而未被划上“地主富农”什么的,总算逃过一劫。若干年后,陈道遵也在这生活贫瘠、文化闭塞的海边棚户里口含风沙降生。
少年的陈道遵秉承了父的睿智、厚道与善良。在那政治压倒一切的动荡年代,聪颖的陈道遵读完小学也就再没机会升学了。十几岁的他,朝晚在海边等待出海围鱼归来的拖船,与村里的男女老少齐齐起大网做“纤夫”。秋冬湿漉漉的滩头,炎夏烫脚的沙堆留下他稚嫩而有力的脚印。他面对大海、背靠苦难,赤足踏浪奔走,用力牵扯爬满滩岸的鲎母藤暗暗发誓:今后要出人头地,肩负起发扬光大家族的担子!
到了十六、七岁的光景,他跟随邻里大人离乡别井南下海南、北上韶关靠打凿石头或挖土方拉泥谋生。那段起早摸黑,吃苦耐劳的少年成长岁月,没少给他的肩膀与双掌留下磨不去的青春血印。也就应了那句“天要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智。”
岁月无痕,流水有声。从打石场上那弱不禁风的少年郎,陈道遵眨眼间就成长为一米八的堂堂男子汉!
重合同、守信用,依法经商
为商之道
勤致富、爱家族,情深义长
1979年,邓小平在南中国的海边“划了一个圈”,一个改变中国命运与世界经济格局的春风由“圈”内向外荡漾开来。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广东处处是借春风甩开膀子大干的势头,地处粤西的电白也不例外。
当年电白管辖的南海镇民企经济比较活跃,建筑业、塑胶业、皮鞋业、糖果业、海产品加工业等发展势头迅猛……。年轻气盛的陈道遵看准时机乘势而起,带领家族中人合资在南海先后办糖果厂、水产品加工厂及在沙院建起罐头厂。这在当年是有声有色,有影响的。但他对此只是轻描谈写一语带过,他说:“当年这些只是赚吆喝不赚钱。”
1986年,是陈道遵事业大转折的一个春天。
当海参作为美食,在电白还处起步阶段时,陈道遵却开始与香港人合作经营海参生意,大量从香港入货经加工后销向内地。几经努力,人们对海参这天然的大海营养美食有愈来愈多的认识,备受饮食业的欢迎,到了2000年,当别人还停留在国内收购加工转手销售时,他孤胆独闯南非,直接到货源地收购加工。用他的话就是:“在内地坐等货源加工销售只能做大,而杀向国外产地直接收购才能做强。”由于他重合同、守信用、供货及时,他的客户已发展到全国各地,也有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
厚德载物。在公司的事业蒸蒸日上,旁人怂勇陈道遵趁早“分家”独立出来,不要被家族拖累、拖垮。如果真的是那样,胆色与眼光皆过人的陈道遵个人肯定早已飞黄腾达,富甲一方。但为亲有孝心、为人有善心、处事有良心的陈道遵,一次次断然谢绝别人的“好心”规劝。他不仅不割裂族群,还让六兄弟姐妹与叔伯兄弟等十多个参与的家族成员成为公司股东,同担利害风险,荣辱与共。他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大家合力抱团,认真努力去做好各自的工作,才能将家族生意的整体利益链打造得更结实牢靠。”
天道酬勤。在他的悉心经营、带头打拼之下,公司业务今非昔比, 2004年,茂名市召开个体经营表彰大会,他荣获“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奖”;2005年获省工商局“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的称号;2008年被评为茂港区人大优秀代表,茂名市优秀政协委员;最近又被推荐为电白政协2009年“十大风云政协委员”候选人。
爱家庭、爱员工,洁身自爱
为人之道
遵道者、人尊之,和谐共处
陈道遵明白今后的竞争不是金钱与财富,而是知识与人才。作为慈父,他也有威严的一面,他从不给儿女过多的娇宠,过多的享受。想到自己当年没机会念书,他看重的是教育,决心创造条件定要儿女们都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孩子们也都很争气,先后都考上大学,大儿子在政法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公安战线工作,二女儿独自创业,二儿子在深圳大学,小儿子现读广东工业大学。他没有让儿女们接衣钵,参与到家族生意上来。而是放手让他们各自单飞,各自梦寻精彩,都算用心良苦了。
陈道遵多年来为了生意而外“漂”,家里只有贤妻打理一切,把一个个孩子拉扯大并送他们进了大学,他对妻子心存感激,也成为商界中典型的爱家恋家之成功商人。他没有一些商人身上那种通宵搓麻将,喝酒夜夜笙歌的不良嗜好。对此,他说:“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就是不爱惜家庭。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人,如何谈得起为集体,为社会负责?”
可见,陈道遵无论是从年未弱冠的为儿之道,到下海弄潮的为商之道,到为夫之道,为父之道,都是可圈可点,受人尊敬。在对待自己公司内部员工,他也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表现出他的远见及亲和力。如他安置在全国各大城市的销售网点,为了让这批供销人员早日在经济市场经风雨见世面,他大胆放手让他们“断奶”独立自主经营,对有困难的则采取帮扶度难关。后来这批年轻业务员都在经济市场的大风大浪中茁壮成长,独挡一面。前不久,公司里一位财务主管,受电话诈骗分子的蒙蔽,令公司在瞬间就损失巨额资金。身为公司的负责人,他当然是气得够呛!但想到既然已成为事实,钱失去是小事,当事人不可再出问题。他还要好言安慰,让对方放下思想包袱,将大事化小。陈道遵的人格魅力,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例子。
为善信行先。与陈道遵接触愈多就愈觉得他的深沉,生意之外,他不善应酬;不善言谈的他,也不善总结自己的人生,更不刻意修饰自己的故事。他只知道待人致诚,为人厚道有爱心,如逢年过节他会主动关照村中“五保户”,他也实话实说:“花一千几百也是我吃一顿饭的钱,但用来接济有需要的人,就不是小钱了!”他对生意合作伙伴、对客户也是一样,以信誉征服对方。平凡人难做到,比他还有钱的人也难做到的,陈道遵都能身体力行,慈善企业家戴作霖先生就十分欣赏他这点,俩人很早就成为敢讲真话的“诤友”。
笔者也十分欣赏他那骆驼般的奉献精神,背负着一个家族的沉重,也背负着一个家族的荣光,默默跋涉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商战大漠里。他说:“家族互相守望,亲人团结就能兴旺发达。国家由每个家庭组成,家庭好了,国家就好;国家好了,个人就更好!”――这就是陈道遵的“道”!耗半生悟出,朴实无华。
也背负着一个家族的希望与荣光――
□ 陈毅艺
他是个商人,却有很多衔头,如茂名市政协委员、电白县政协委员、茂港区人大代表、茂港区商会副会长,且连年荣获茂港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但在他那张薄薄的名片上,我只是看到“广东省电白县沙院珍贸有限公司、广州珍宝海产贸易有限公司经理”两行毫不显眼的汉字――人脉很广、海珍生意已走出国门的他,却这般平易近人,谦逊如地面上那卑微的小草,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
或许采访过太多的电影明星吧,当他走进我的视线时,怎么也看不出他是与笔者同辈生人,长相远比实际岁数年轻!他那结实高大的个头,憨厚的外貌,随和的谈吐,眼前的他倒让我想起当年电影《霓灯灯下的哨兵》中那位爱憎分明的八班长“赵大大”。
他就是电白县与茂港区海珍行业的大佬级人物――陈道遵。
风里来、浪里去,自小漂泊
为儿之道
能吃苦、敢担当,孝为第一
与那些口含银匙出世的孩子不同的,陈道遵是在电白(现茂港区)澳内海边一茅寮里含着风沙啼落人间。父亲没给他留下一丝丁产业,仅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给他留下一个激励他成长与终生受用的“陈道遵”三字――这是个值得他一辈子感恩的名字。
道遵的祖上在当地堪称“大家族”,叔伯兄弟与姊多。其父在家族里排行最小,自小受宠的父亲也就有机会,也是家族里唯一能上学堂“开明启智”的人。从此以后,大凡家族里的“红白”诸事,撰文作联写贴均由其父执笔,可以说是家里的“先生”,村里的“秀才”。
解放初,由于下海有船,上岸有田,幸没雇佣佃户而未被划上“地主富农”什么的,总算逃过一劫。若干年后,陈道遵也在这生活贫瘠、文化闭塞的海边棚户里口含风沙降生。
少年的陈道遵秉承了父的睿智、厚道与善良。在那政治压倒一切的动荡年代,聪颖的陈道遵读完小学也就再没机会升学了。十几岁的他,朝晚在海边等待出海围鱼归来的拖船,与村里的男女老少齐齐起大网做“纤夫”。秋冬湿漉漉的滩头,炎夏烫脚的沙堆留下他稚嫩而有力的脚印。他面对大海、背靠苦难,赤足踏浪奔走,用力牵扯爬满滩岸的鲎母藤暗暗发誓:今后要出人头地,肩负起发扬光大家族的担子!
到了十六、七岁的光景,他跟随邻里大人离乡别井南下海南、北上韶关靠打凿石头或挖土方拉泥谋生。那段起早摸黑,吃苦耐劳的少年成长岁月,没少给他的肩膀与双掌留下磨不去的青春血印。也就应了那句“天要降大任于斯人,必先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智。”
岁月无痕,流水有声。从打石场上那弱不禁风的少年郎,陈道遵眨眼间就成长为一米八的堂堂男子汉!
重合同、守信用,依法经商
为商之道
勤致富、爱家族,情深义长
1979年,邓小平在南中国的海边“划了一个圈”,一个改变中国命运与世界经济格局的春风由“圈”内向外荡漾开来。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广东处处是借春风甩开膀子大干的势头,地处粤西的电白也不例外。
当年电白管辖的南海镇民企经济比较活跃,建筑业、塑胶业、皮鞋业、糖果业、海产品加工业等发展势头迅猛……。年轻气盛的陈道遵看准时机乘势而起,带领家族中人合资在南海先后办糖果厂、水产品加工厂及在沙院建起罐头厂。这在当年是有声有色,有影响的。但他对此只是轻描谈写一语带过,他说:“当年这些只是赚吆喝不赚钱。”
1986年,是陈道遵事业大转折的一个春天。
当海参作为美食,在电白还处起步阶段时,陈道遵却开始与香港人合作经营海参生意,大量从香港入货经加工后销向内地。几经努力,人们对海参这天然的大海营养美食有愈来愈多的认识,备受饮食业的欢迎,到了2000年,当别人还停留在国内收购加工转手销售时,他孤胆独闯南非,直接到货源地收购加工。用他的话就是:“在内地坐等货源加工销售只能做大,而杀向国外产地直接收购才能做强。”由于他重合同、守信用、供货及时,他的客户已发展到全国各地,也有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
厚德载物。在公司的事业蒸蒸日上,旁人怂勇陈道遵趁早“分家”独立出来,不要被家族拖累、拖垮。如果真的是那样,胆色与眼光皆过人的陈道遵个人肯定早已飞黄腾达,富甲一方。但为亲有孝心、为人有善心、处事有良心的陈道遵,一次次断然谢绝别人的“好心”规劝。他不仅不割裂族群,还让六兄弟姐妹与叔伯兄弟等十多个参与的家族成员成为公司股东,同担利害风险,荣辱与共。他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大家合力抱团,认真努力去做好各自的工作,才能将家族生意的整体利益链打造得更结实牢靠。”
天道酬勤。在他的悉心经营、带头打拼之下,公司业务今非昔比, 2004年,茂名市召开个体经营表彰大会,他荣获“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奖”;2005年获省工商局“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的称号;2008年被评为茂港区人大优秀代表,茂名市优秀政协委员;最近又被推荐为电白政协2009年“十大风云政协委员”候选人。
爱家庭、爱员工,洁身自爱
为人之道
遵道者、人尊之,和谐共处
陈道遵明白今后的竞争不是金钱与财富,而是知识与人才。作为慈父,他也有威严的一面,他从不给儿女过多的娇宠,过多的享受。想到自己当年没机会念书,他看重的是教育,决心创造条件定要儿女们都能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孩子们也都很争气,先后都考上大学,大儿子在政法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公安战线工作,二女儿独自创业,二儿子在深圳大学,小儿子现读广东工业大学。他没有让儿女们接衣钵,参与到家族生意上来。而是放手让他们各自单飞,各自梦寻精彩,都算用心良苦了。
陈道遵多年来为了生意而外“漂”,家里只有贤妻打理一切,把一个个孩子拉扯大并送他们进了大学,他对妻子心存感激,也成为商界中典型的爱家恋家之成功商人。他没有一些商人身上那种通宵搓麻将,喝酒夜夜笙歌的不良嗜好。对此,他说:“不爱惜自己身体的人,就是不爱惜家庭。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人,如何谈得起为集体,为社会负责?”
可见,陈道遵无论是从年未弱冠的为儿之道,到下海弄潮的为商之道,到为夫之道,为父之道,都是可圈可点,受人尊敬。在对待自己公司内部员工,他也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表现出他的远见及亲和力。如他安置在全国各大城市的销售网点,为了让这批供销人员早日在经济市场经风雨见世面,他大胆放手让他们“断奶”独立自主经营,对有困难的则采取帮扶度难关。后来这批年轻业务员都在经济市场的大风大浪中茁壮成长,独挡一面。前不久,公司里一位财务主管,受电话诈骗分子的蒙蔽,令公司在瞬间就损失巨额资金。身为公司的负责人,他当然是气得够呛!但想到既然已成为事实,钱失去是小事,当事人不可再出问题。他还要好言安慰,让对方放下思想包袱,将大事化小。陈道遵的人格魅力,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例子。
为善信行先。与陈道遵接触愈多就愈觉得他的深沉,生意之外,他不善应酬;不善言谈的他,也不善总结自己的人生,更不刻意修饰自己的故事。他只知道待人致诚,为人厚道有爱心,如逢年过节他会主动关照村中“五保户”,他也实话实说:“花一千几百也是我吃一顿饭的钱,但用来接济有需要的人,就不是小钱了!”他对生意合作伙伴、对客户也是一样,以信誉征服对方。平凡人难做到,比他还有钱的人也难做到的,陈道遵都能身体力行,慈善企业家戴作霖先生就十分欣赏他这点,俩人很早就成为敢讲真话的“诤友”。
笔者也十分欣赏他那骆驼般的奉献精神,背负着一个家族的沉重,也背负着一个家族的荣光,默默跋涉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商战大漠里。他说:“家族互相守望,亲人团结就能兴旺发达。国家由每个家庭组成,家庭好了,国家就好;国家好了,个人就更好!”――这就是陈道遵的“道”!耗半生悟出,朴实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