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2005-04-23
- 帖子
- 6,195
- 反馈评分
- 407
- 点数
- 191
- 性别
- 男
多 少 人 间 悲 剧 尽 在 文 革 中
----上陈屋陈超之死
令数以千计陈姓人魂牵梦绕的是位于沙院木苏境内的陈礼墓,这座明朝古墓被有关部门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暮春三月,田野草长,每在此时,水东上陈、下陈屋的陈姓子孙与来自广西、广东各地的宗亲云集古墓前慎终追远.
陈礼,浙江籍,是水东最早的陈姓移民,卜居上陈屋,其故居痕迹已难寻觅,但子孙在这里繁衍生息有几百年了.在陈礼的后代中,有的担任过县委书记、省委秘书、教育局副局长、高校教授,福寿双全;也有的因在解放前勤俭持家,谙于致富之道而过上小康生活被划为地主阶级的.如陈超一家.
一、剥削阶级子弟沦为贱骨头
1949年底,国民党政权已处于风雨飘摇中,电白那些大地主和官员纷纷招男带女逃往香港.陈超时年17岁,他和父母没有因局势动荡不安而选择离开大陆,其实也没经济能力去漂泊异域,在陈家看来,自己只不过有20多亩土地,租给别人耕种,收些田租,大船载太阳--勉强渡(度)日而已,共产党不会拿他们怎么样.
1950年,电白土改.土改工作队将陈家评为地主,打入另册,这意味着这户人靠祖宗含辛茹苦挣下的田产不但被没收了,而且在政治上被剥夺了一切权利.陈家的恶运开始了,大会斗、小会批.那年头,水东城岭大队管辖上陈屋生产队,今新风街、旧检察院、人武部一带是该队农业土地生产范围.陈超由一个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少年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刚满18岁就在队里伏低做小,春夏秋冬,风雨来风雨去,牵牛犁田,插秧割稻,种花生红薯,早出晚归,他干得比别人多,但报酬比别人少,作为地主份子,他不敢有任何怨言.水东,附近的森高、彭村残酷斗争地主的情景历历在目和本家的遭遇,他每想起这些,岂敢向生产队提什么合理公平待遇呢!
陈超在艰苦的农业生产劳动、半饥半饱、受人欺凌、遭人歧视的生活中过了许多年.他早到了男大须婚,女大必嫁的年龄,别说"西施、毛嫱而为配",就是要娶一个残疾女人也是一种奢望,地主命与牛马命相同.眼睁睁看着同龄人,女有家、男有室,陈超自知"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君平,汉朝出名的算卦者.陈超叹命苦,苦在投胎地主家庭,是祖宗留下的20几亩田园害惨了全家.
二、沦陷横流 为情遇害
1967年,电白县城烽火连三月.司、核派互相攻伐,司派头儿悬赏500元托炸药包炸水东大戏院碉堡,养鸭奶小叔挺身而出,冒着枪林弹雨模仿董存瑞的动作接近核派堡垒......,司派指挥部派出一批批战斗员通过挖民居墙洞步步为营逼近核派据点大戏院........一个上前线送饭的司派后勤人员(女)在今电白残联一楼右边角落被子弹击中头部......司派的炮弹连续不断地轰击戏院那座俄式风格的前楼,核派挡不住对方一轮又一轮的军事打击,抵抗几天后从水东撤退,县城变成司派的一统天下.
此时的陈超在这个乱世社会苟且偷生,深居简出,除了家人,他几乎没有朋友,一个被踩在社会最底层,动辄得咎受革命群众专政管制的黑五类,谁会和他来往?但偏偏有一个上陈屋年青妇女看中了陈超,双方在秘密交往中日久生情,于是这对正直壮年的男女犹如干柴烈火......。"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他俩忘我地沉浸在爱河里......。
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陈超和年青妇女风情日债之事逐渐传到了大队书记耳中,大队领导觉得陈超本身是地主仔,不好好地改造剥削阶级的思想,竟然敢干伤风败俗的勾当,与良家妇女通奸,下令民兵捉陈超......。
同年,陈超和另一个地主在城岭大队组织召开的所谓宣判大会上,他俩被判处死刑,由足生等人押赴望海岭凉亭附近的一片树林里,刽子手原已把手榴弹系在这2名无辜者身上了,准备将他俩炸成碎骨肉片,围观者于心不忍,请求对这两名地主改用枪决,让他们死后存尸.
陈超惨遭枪杀,时35岁.
那个年代,要夺去一个人的生命如此简单如此野蛮如此儿戏!儿戏到一个根本不具备抓人审人判人法定资格的大队竟然可代替公检法"办案"!荒唐、恐怖的1967!
结束语
陈超生活的那个年代是一个不幸的年代,是一个制造阶级仇恨,草菅人命的年代.在那个对地主阶级残酷无情的年代,陈超是一条卑微的可怜虫.除了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陈超得不到别人的爱,在他35岁的那年,他才终于得到了一个女人的爱.有人说"不是所有爱的花朵,都可以在阳光下绽放,很多伤心的爱,只能搁置心中,独自去浇灌,在寻找别人的理解,直至生命的尽头."不用多言,同队的女人理解陈超了.在那个寒冷的冬天,这个女人用洁白的身体温暖了他,而他"得到了世上懂得爱的人的理解.有些爱留在心中,比起那些同床异梦的所谓爱,不知高尚多少!"陈超为了爱情付出了生命.抚今追昔,我不禁对这个出身小地主家庭的小人物寄予极大的同情,他,他的家人从不干过恶毒事啊!他在旧中国只不过比别人吃得好一些,穿得好一些,住得好一些罢了.陈超生前住在上陈屋,那是我小时候经常去玩的地方,我总想忘记他,但做不到,可能我本身是一个小人物,不论在任何社会,小人物的不幸遭遇都会容易引起小人物心中的共鸣的.当年,那个下令"法办陈超的大队领导至今还活着.昔日的黑五类,今日的公民每次见到对方时再也不用低声下气,畏之如虎了.这是社会的进步.
作者匆匆写于2010年2月25日
----上陈屋陈超之死
令数以千计陈姓人魂牵梦绕的是位于沙院木苏境内的陈礼墓,这座明朝古墓被有关部门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暮春三月,田野草长,每在此时,水东上陈、下陈屋的陈姓子孙与来自广西、广东各地的宗亲云集古墓前慎终追远.
陈礼,浙江籍,是水东最早的陈姓移民,卜居上陈屋,其故居痕迹已难寻觅,但子孙在这里繁衍生息有几百年了.在陈礼的后代中,有的担任过县委书记、省委秘书、教育局副局长、高校教授,福寿双全;也有的因在解放前勤俭持家,谙于致富之道而过上小康生活被划为地主阶级的.如陈超一家.
一、剥削阶级子弟沦为贱骨头
1949年底,国民党政权已处于风雨飘摇中,电白那些大地主和官员纷纷招男带女逃往香港.陈超时年17岁,他和父母没有因局势动荡不安而选择离开大陆,其实也没经济能力去漂泊异域,在陈家看来,自己只不过有20多亩土地,租给别人耕种,收些田租,大船载太阳--勉强渡(度)日而已,共产党不会拿他们怎么样.
1950年,电白土改.土改工作队将陈家评为地主,打入另册,这意味着这户人靠祖宗含辛茹苦挣下的田产不但被没收了,而且在政治上被剥夺了一切权利.陈家的恶运开始了,大会斗、小会批.那年头,水东城岭大队管辖上陈屋生产队,今新风街、旧检察院、人武部一带是该队农业土地生产范围.陈超由一个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少年变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他刚满18岁就在队里伏低做小,春夏秋冬,风雨来风雨去,牵牛犁田,插秧割稻,种花生红薯,早出晚归,他干得比别人多,但报酬比别人少,作为地主份子,他不敢有任何怨言.水东,附近的森高、彭村残酷斗争地主的情景历历在目和本家的遭遇,他每想起这些,岂敢向生产队提什么合理公平待遇呢!
陈超在艰苦的农业生产劳动、半饥半饱、受人欺凌、遭人歧视的生活中过了许多年.他早到了男大须婚,女大必嫁的年龄,别说"西施、毛嫱而为配",就是要娶一个残疾女人也是一种奢望,地主命与牛马命相同.眼睁睁看着同龄人,女有家、男有室,陈超自知"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君平,汉朝出名的算卦者.陈超叹命苦,苦在投胎地主家庭,是祖宗留下的20几亩田园害惨了全家.
二、沦陷横流 为情遇害
1967年,电白县城烽火连三月.司、核派互相攻伐,司派头儿悬赏500元托炸药包炸水东大戏院碉堡,养鸭奶小叔挺身而出,冒着枪林弹雨模仿董存瑞的动作接近核派堡垒......,司派指挥部派出一批批战斗员通过挖民居墙洞步步为营逼近核派据点大戏院........一个上前线送饭的司派后勤人员(女)在今电白残联一楼右边角落被子弹击中头部......司派的炮弹连续不断地轰击戏院那座俄式风格的前楼,核派挡不住对方一轮又一轮的军事打击,抵抗几天后从水东撤退,县城变成司派的一统天下.
此时的陈超在这个乱世社会苟且偷生,深居简出,除了家人,他几乎没有朋友,一个被踩在社会最底层,动辄得咎受革命群众专政管制的黑五类,谁会和他来往?但偏偏有一个上陈屋年青妇女看中了陈超,双方在秘密交往中日久生情,于是这对正直壮年的男女犹如干柴烈火......。"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他俩忘我地沉浸在爱河里......。
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陈超和年青妇女风情日债之事逐渐传到了大队书记耳中,大队领导觉得陈超本身是地主仔,不好好地改造剥削阶级的思想,竟然敢干伤风败俗的勾当,与良家妇女通奸,下令民兵捉陈超......。
同年,陈超和另一个地主在城岭大队组织召开的所谓宣判大会上,他俩被判处死刑,由足生等人押赴望海岭凉亭附近的一片树林里,刽子手原已把手榴弹系在这2名无辜者身上了,准备将他俩炸成碎骨肉片,围观者于心不忍,请求对这两名地主改用枪决,让他们死后存尸.
陈超惨遭枪杀,时35岁.
那个年代,要夺去一个人的生命如此简单如此野蛮如此儿戏!儿戏到一个根本不具备抓人审人判人法定资格的大队竟然可代替公检法"办案"!荒唐、恐怖的1967!
结束语
陈超生活的那个年代是一个不幸的年代,是一个制造阶级仇恨,草菅人命的年代.在那个对地主阶级残酷无情的年代,陈超是一条卑微的可怜虫.除了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陈超得不到别人的爱,在他35岁的那年,他才终于得到了一个女人的爱.有人说"不是所有爱的花朵,都可以在阳光下绽放,很多伤心的爱,只能搁置心中,独自去浇灌,在寻找别人的理解,直至生命的尽头."不用多言,同队的女人理解陈超了.在那个寒冷的冬天,这个女人用洁白的身体温暖了他,而他"得到了世上懂得爱的人的理解.有些爱留在心中,比起那些同床异梦的所谓爱,不知高尚多少!"陈超为了爱情付出了生命.抚今追昔,我不禁对这个出身小地主家庭的小人物寄予极大的同情,他,他的家人从不干过恶毒事啊!他在旧中国只不过比别人吃得好一些,穿得好一些,住得好一些罢了.陈超生前住在上陈屋,那是我小时候经常去玩的地方,我总想忘记他,但做不到,可能我本身是一个小人物,不论在任何社会,小人物的不幸遭遇都会容易引起小人物心中的共鸣的.当年,那个下令"法办陈超的大队领导至今还活着.昔日的黑五类,今日的公民每次见到对方时再也不用低声下气,畏之如虎了.这是社会的进步.
作者匆匆写于2010年2月25日